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55040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4105/145137 (79%)
造訪人次 : 52200428      線上人數 : 72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政大機構典藏 > 法學院 > 法律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55040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5040


    題名: 司法審查對法規命令訂定程序之影響
    作者: 黃馥瑤
    貢獻者: 廖元豪
    黃馥瑤
    關鍵詞: 法規命令訂定程序
    民主正當性
    司法審查
    行政程序法
    預告程序
    日期: 2010
    上傳時間: 2012-10-30 15:22:32 (UTC+8)
    摘要: 行政程序法制定前,我國對法規命令之監督模式繁多,惟我國始終側重於是否有立法授權以及其授權是否明確之監督方向,常有論者提出授權不足以控制行政立法或是民主正當性不足之疑慮,雖仍有其他如發布、備查等程序監督或法院審查等司法監督,惟似不足以解決對行政立法監督不周全之問題,並徒生弊端。有鑑於美國行政程序法所建立起之程序監督頗有成效,我國行政程序法為解決前述立法前即存在之缺失,參考美國行政程序法,對法規命令之監督增訂訂定時應踐行之預告程序,冀望擷取美國經驗,改善既有缺失,然而實際上不但未改善既存問題,反而製造新的問題,因此有對我國法規命令監督模式再檢討之必要─究竟何種監督模式較適合我國採行?應該如何選擇?從對德美兩國之比較、歷史發展之脈絡發現,對法規命令之監督不在於採擇模式之多寡而在於是否有效,各種監督模式間也應進行一定程度之「互易」,故「何為有效之監督及配套措施」,並無一定標準,端視各種監督模式之間互易程度而定,而在現代化國家任務龐雜需求迅速彈性回應社會之能力之訴求、民主原則、權力分立原則之要求以及借鏡美國程序監督模式之經驗下,本文認為應以有利於司法審查之「法規命令訂定程序」監督模式作為我國從今往後應致力之監督方向。本論文內容結構安排如下:第壹章說明研究動機、目標、方法及架構。第貳章則對可能的法規監督模式作一概括了解,並提出「互易」概念及「訂定程序」之監督模式是較適合現代社會之監督機制之論點。第參章則從美國法制探討起,整理出美國法規程序之制定背景以及其所呈現之完整法制,最重要者係美國訂定程序法制之背後思考:即「有利於司法審查」之程序制度設計。第肆章則是循歷史脈絡從美國法院角度來看司法機關如何在法規訂定程序之監督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法院所顯露之態度如何影響其他機關對法規訂定程序之態度以及監督。第伍章比較分析我國行政程序法立法前及立法後之法規監督模式,發現立法後之法制仍有缺漏,問題之癥結點可能在於司法監督之有無以及強弱。第陸章則以美國經驗之啟發來確立我國適合朝向「有利於司法審查」之程序監督著手改善對法規命令之監督,以「有利司法審查」之程序監督觀點,具體檢討第伍章提出懸而未決的問題。第柒章則是綜合各章重點作為本論文之結論。
    參考文獻: 英文書籍
    ALFRED C. AMAN, JR., ADMINISTRATIVE LAW IN A GLOBAL ERA (1992).
    ALFRED C. AMAN, JR., THE DEMOCRACY DEFICIT: TAMING GLOBALIZATION THROUGH LAW REFORM (2004).
    CARNEGIE COMMISSION, RISK AND ENVIRONMENT: IMPROVING REGULATORY DECISIONMAKING (1993).
    CORNELIUS M. KERWIN, RULEMAKING- HOW GOVERNMENT AGENCY WRITE LAW AND MAKE POLICY (3rd ed. 2003).
    DAVID SCHOENBROD, POWER WITHOUT RESPONSIBILITY: HOW CONGRESS ABUSES THE PEOPLE THROUGH DELEGATION (1993).
    JERRY L. MASHAW & RICHARD A. MERRILL, ADMINISTRATIVE LAW: THE AMERICAN PUBLIC LAW SYSTEM (2nd ed. 1985).
    JERRY MASHAW & DAVID HARFST, THE STRUGGLE FOR AUTO SAFET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S.A. (1990).
    JOHN HART ELY, DEMOCRACY AND DISTRUST (1980).
    MARTIN M. SHAPIRO, WHO GUARDS THE GUARDIANS? (1988).
    PHILLIP J. COOPER, PUBLIC LAW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2007).
    STEPHEN G. BREYER, RICHARD B. STEWARD, CASS R. SUNSTEIN, ADRIAN VERMEULE, ADMINISTRATIVE LAW AND REGULATORY POLICY : PROBLEMS, TEXT, AND CASES, Aspen Law & Business (6th ed. 2006).
    SUSAN ROSE-ACKERMAN, CONTROLLING ENVIRONMENTAL POLICY: THE LIMITS OF PUBLIC LAW IN GERMANY AND THE UNITED STATES (1995).
    TED GREENWOOD, KNOWLEDGE AND DISCRETION IN GOVERNMENT REGULATION, Praeger Publishers (1984).
    TED GREENWOOD, KNOWLEDGE AND DISCRETION IN GOVERNMENT REGULATION, Praeger Publishers (1984)
    William F. West, ADMINISTRATIVE RULEMAKING: POLITICS AND PROCESS (1985).
    英文文章
    Alan B. Morrison,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Act: A Living and Responsive Law, 72 VA. L. REV. 253(1986).
    Bruce A. Ackerman & William T. Hassler, Beyond the New Deal: Coal and the Clean Air Act, 89 YALE L. J. 1466(1980).
    Cass R. Sunstein, Interest Groups in American Public Law, 38 Stan. L. Rev. 29 (1985).
    Cass R. Sunstein, Nondelegation Canons, 67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 315 (2000).
    Chip Cameron, Philip J. Harter, Gail Bingham, and Neil R. Eisner,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with Emphasis on Rulemaking Negotiations, 4 ADMINISTRATIVE LAW JOURNAL 83 (1990).
    Daniel A. Farber, Statutory Interpretation and Legislative Supremacy, 78 GEO. L.J. 281 (1989).
    E. Donald Elliott, INS v. Chadha: The Administrative Constitution, the Constitution, and the Legislative Veto, 1983 SUP. CT. REV. 125.
    Gary Lawson, The Rise and Rise of the Administrative State, 107 HARV. L. REV. 1231, 1237-41(1994).
    Girardeau A. Spann, Deconstructing the Legislative Veto, 68 MINN. L. REV. 473 (1984).
    Harold Leventhal, Environmental Decisionmaking and the Role of the Courts, 112 U. PA. L. REV. 509 (1974).
    Henry H. Perritt, Jr., Negotiated Rulemaking and Administrative Law, 38 ADMIN. L. REV. 417, 417-506 (1986).
    Jacob K. Javits & Gary J. Klein, Congressional Oversight and the Legislative Veto: A Congressional Analysis, 52 N.Y.U.L. REV. 455 (1977).
    Jerry L. Mashaw, Reinventing Government and Regulatory Reform: Studies in the Neglect and Abuse of Administrative Law, 57 U. PITT. L. REV. 405 (1996).
    Kenneth Culp Davis, An Approach to Problems of Evidence in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ss, 55 HARV. L. REV. 364(1942).
    Mark Green & Ralph Nader, Economic Regulation vs. Competition: Uncle Sam the Monopoly Man, 82 YALE L.J. 871 (1973).
    Mark Seidenfeld, Demystifying Deossification: Rethinking Recent Proposals to Modify Judicial Review of Notice and Comment Rulemaking, 75 TEX. L. REV. 483 (1997).
    Marshell J. Breger, the APA: An Administrative Conference Perspective, 72 VA. L. REV. 337 (1986).
    Martin Shapiro, APA: Past, Present, Future, 72 VA. L. REV. 447 (1986).
    Merton C. Bernstein, The NLRB’s Adjudication-Rule Making Dilemma Under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Act, 79 YALE L.J. 571(1970).
    NEIL D. McFEELEY, Note: Judicial Review of Informal Administrative Rulemaking, 1984 DUKE L. J. 347 (1984).
    Patricia M. Wald, Judicial Review: Talking Points, 48 ADMIN. L. REV. 350 (1996).
    Peter H. Aranson, Ernest Gellhorn & Glen O. Robinson, A Theory of Legislative Delegation, 68 CONELL L. REV. 1 (1982).
    Peter H.A. Lehner,Judicial Review of Administrative Inaction, 83 COLUM. L. REV. 627, 627-689 (1983).
    Peter L. Strauss, Changing Times: The APA at Fifty, 63 U. CHI. L. REV. 1389 (1996).
    Peter L. Strauss, From Expertise to Politics: 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Rulemaking, 31 WAKE FOREST L. REV. 745(1996).
    Peter L. Strauss, Risk Assessment Perspectives, 48 ADMIN L. REV. 341 (1996).
    Peter L. Strauss, The Rulemaking Continuum, 41 DUKE L.J. 1463 (1992).
    Richard B. Stewart, The Reformation of American Administrative Law, 88 HARV. L. REV. 1667 (1975).
    Richard J. Pierce, Jr., Reconstituting the Natural Gas Industry from Wellhead to Burnertip, 25 ENERGY L.J. 57(2004).
    Richard J. Pierce, Jr., The APA and Regulatory Reform, 10 Admin. L.J. AM. U. 81 (1996).
    Richard J. Pierce, Jr., The Choice Between Adjudicating and Rulemaking for Formulating and Implementing Energy Policy, 31 HASTING L.J. 1(1979).
    Richard J. Pierce, Jr., The Fiftieth Anniversary Of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Act: Past And Prologue: Rulemaking And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Act, 32 TULSA L.J. 185(1996).
    Richard J. Pierce, Jr., The State of the Transition to Competitive Markets in Natural Gas and Electricity, 15 ENERGY L.J. 323(1994).
    Robert W. Hamilton, Procedure for the Adoption of Rules of General Applicability: The Need for Procedural Innovation in Administrative Rulemaking, 60 CAL. L. REV. 1267 (1972).
    Ronald Levin, Judicial Review of Procedural Compliance, 48 ADMIN. L. REV. 359 (1996).
    Sally Katzen, Administration Perspectives on the 1995 Regulatory Reform Legislation, 48 ADMIN. L. REV. 331 (1996).
    Stephen G. Breyer & Paul W. MacAvoy, The Natural Gas Shortage and the Regulation of Natural Gas Producers, 86 Harv. L. Rev. 941 (1973).
    Sylvia K. Lowrance, Risk Assessment Perspectives from the Agency View, 48 ADMIN. L. REV. 345 (1996).
    Thoms O. McGarity, Some Thoughts on “Deossifying” the Rulemaking Process, 41 DUKE L.J. 1385 (1992).
    Uwe Kischel, Delegation of Legislative Power to Agenc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United States and Germany Law, 46 ADMIN. L. REV. 213 (1994).
    Walter Gellhorn,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Act: The Beginnings, VIRGINIA LAW REVIEW 72 (1986).
    William H. Rodgers, Jr., Benefits, Costs, and Risks: Oversight of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Decisionmaking, 4 HARV. ENVTL. L. REV. 191(1980).
    中文書籍
    LAWRENCE M. FRIEDMAN著、吳懿婷譯,《二十世紀美國法律史》(AMERICAN LAW IN THE 20TH CENTURY),臺北市:商周出版,初版,2005年2月。
    五南法律小組編,《行政程序法立法資料彙編》,五南出版,初版,1999年3月。
    王浦傑,《行政程序法之內涵及其實際—由各行政行為作成之程序立論》,收錄於司法研究年報,第二十三輯第十六篇,第一版,2003年11月。
    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自版,增訂八版,2004年8月。
    吳庚,《憲法的解釋與適用》,自版,三版,2004年6月。
    李惠宗,《行政法要義》,元照出版,三版,2007年2月。
    李惠宗,《憲法要義》,元照出版,二版,2004年10月。
    林子儀、葉俊榮、黃昭元、張文貞,《憲法—權力分立》,新學林出版,二版,2008年9月。
    林錫堯、費玲玲,《考察「美、日行政程序法立法與實務」報告》,1994年11月。
    法治斌、董保城,《憲法新論》,董保城出版,二版,2005年1月。
    法務部法律事務司編,《行政程序法解釋及諮詢小組會議記錄彙編(二)》,初版,2002年12月。
    法務部法律事務司編,《行政程序法解釋及諮詢小組會議記錄彙編》,初版,2001年12月。
    邱昌泰主持、廖元豪協同主持,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國立臺北大學研究之研究報告《建立管制性法規影響分析機制可行性研究》,臺北市: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初版,2003年12月。
    金寶瑜,《全球化與資本主義危機》,台北市:巨流出版,初版,2005年5月。
    翁岳生主持,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健全經社法規小組委託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研究之研究報告《行政程序法之研究:行政程序法草案》,1991年12月,初版,台北市:行政院經建會法規小組。
    程明修,《憲法基礎理論與國家組織》,台北市:新學林出版,一版,2006年10月。
    黃舒芃,《法規命令》,三民出版,初版,2011年3月。
    葉俊榮,《行政法案例分析與研究方法》,初版,1999年3月。
    葉俊榮,《環境行政的正當法律程序》,再版,1997年11月。
    葉俊榮,環保署委託研究計畫《美國環境法上「糾紛處理替代途徑」在我國實施可行性之研究》,1992年。
    臺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編印,《行政程序法相關法令解釋彙編2001》,2001年8月,初版,台北市:臺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
    蕭新煌主持,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委託中央硏究院民族學硏究所執行之研究計畫《七0年代反污染自力救濟的過程與結構分析》,1988年,初版,臺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羅傳賢,《美國行政程序法論》,初版,1985年6月。
    中文文章
    王毓正,〈政府資訊請求權與機關保密義務之衝突與調適─以政府資訊公開法第18條第1項第3款與第4款為中心〉,收錄於《101年度直轄市法制及行政救濟業務研討會會議資料(下冊)》,2012年6月29日,第一篇。
    李介民,〈經由立法機關逕行修改法規命令問題之研究〉,《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20期,2004年6月,頁1-37。
    李念祖、劉定基,〈美國律師公會(The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淺介〉,《律師雜誌》,第246期,2000年3月,頁49-55。
    林紀東,〈行政法之法典立法問題〉,收錄於氏著《行政法論集》,1964年6月,初版,自刊,頁41-54。
    林國明、陳東升,〈審議民主、科技與公民討論:臺灣的實作經驗〉,《科技、醫療與社會》,第3期,2005年9月,頁1-49。
    法治斌,〈論行政訴訟中訴之利益〉,《政大法學評論》,第35期,1987年6月,頁39-70。
    翁岳生,〈法治行政之時代意義〉,收錄於氏著《法治國家之行政法與司法》,1994年6月,月旦出版,頁217-232。
    翁岳生,〈論「不確定法律概念」與行政裁量之關係〉,收錄於氏著《行政法與現代法治國家》,1990年9月,第十一版,頁37-72。
    翁岳生,〈論命令違法之審查〉,收錄於氏著《行政法與現代法治國家》,1990年9月,十一版,頁109-130。
    翁岳生,〈論法官之法規審查權〉,收錄於氏著《臺大法學論叢》,第24卷第2期,1995年6月,頁1-23。
    張劍涵,〈美國聯邦行政程序法制訂之目的〉,《法律評論》,第37卷第3期,1971年3月,頁15-19。
    張劍寒,〈美國聯邦行政程序法制定之經過〉,《思與言》,第9卷第4期,頁1-12。
    許宗力,〈行政命令授權明確性問題之研究〉,收錄於氏著《法與國家權力》,1999年10月,初版,元照出版,頁215-267。
    許宗力,〈訂定命令的裁量與司法審查〉,收錄於氏著《憲法與法治國行政》,2007年1月,二版,頁207-247。
    許宗力,〈論法律保留原則〉,收錄於氏著《法與國家權力》,1999年10月,初版,元照出版,頁117-213。
    許宗力,〈論國會對行政命令之監督〉,收錄於氏著《法與國家權力》,1999年10月,初版,元照出版,頁269-300。
    陳敏,〈行政法院有關依法行政原則裁判之研究〉,《政大法學評論》,第36期,76年12月,頁109-136。
    陳淳文,〈現行行政命令合法性審查之檢討〉,收錄於黃舒芃主編《2007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2008年11月,新學林出版。
    陳清秀,〈行政法的法源〉,收錄於翁岳生編《行政法(上)》,三版,2006年10月,元照出版。
    陳清秀,〈行政程序法簡介〉,《全國律師》,第3卷,1999年4月,頁8-21。
    湯德宗,〈大法官有關「權力分立原則」解釋案之研析〉,收錄於氏著《權力分立新論卷二》,2005年4月,初版,元照出版,頁305-425。
    湯德宗,〈三權憲法、四權政府與立法否決權〉,收錄於氏著《權力分立新論卷一》,2005年4月,初版,元照出版,頁421-494。
    湯德宗,〈立法裁量之司法審查的憲法依據—違憲審查正當性理論初探〉,收錄於氏著《權力分立新論卷二》,2005年4月,初版,元照出版,頁1-73。
    湯德宗,〈行政立法之研究—美國行政程序法本土化應用之嘗試—〉,收錄於翁岳生主持、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健全經社法規小組委託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研究之研究報告,《行政程序法之研究【行政程序法草案】》,1991年12月,頁321-364。
    湯德宗,〈行政立法之監督〉,收錄於氏著《行政程序法論》,2003年10月,二版,頁211-276。
    湯德宗,〈行政程序法〉,收錄於翁岳生編《行政法(下)》,2006年10月,三版,元照出版,頁25-155。
    湯德宗,〈美國行政程序法〉,收錄於翁岳生主持、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健全經社法規小組委託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研究之研究報告《行政程序法之研究【行政程序法草案】》,1991年12月,頁181-202。
    湯德宗,〈美國清潔空氣法之理論與實際〉,收錄於氏著《美國環境法論集》,1990年3月,初版,頁33-58。
    湯德宗,〈違反行政程序的法律效果〉,收錄於氏著《行政程序法論》,2003年10月,二版,頁85-125。
    湯德宗,〈論正當行政程序〉,收錄於氏著《行政程序法論》, 2003年10月,二版,頁1-49。
    湯德宗,〈論行政程序法的適用〉,收錄於氏著《行政程序法論》, 2003年10月,二版,頁127-166。
    湯德宗,〈未依法訂定之法規命令得否作為裁判依據─大法官釋字第672號解釋評析〉,《法令月刊》,第61卷第5期,2010年5月,頁4-24。
    黃昭元,〈國會改革五法簡介〉,《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期,1999年4月,頁182-197。
    黃舒芃,〈憲法解釋的「法適用」性格:從德國公法上法學方法論傳統對「法適用」與「法制訂」的區分探討聯邦憲法法院解釋活動的本質〉,《政大法學評論》,第81期,2004年10月,頁51-110。
    楊智傑,〈授權明確性原則之法理分析與經濟分析〉,《憲政時代》,第28卷第2期,2002年10月,頁19-37。
    葉俊榮,〈台灣法律發展回顧:行政法〉,《臺大法學論叢》,第39卷第2期,2010年6月,頁31-55。
    葉俊榮,〈民主與法治之間〉,收錄於《行政程序法之實施經驗與存在問題—聽證制度之理論、制度及實務》,2009年7月,初版,頁87-134。
    葉俊榮,〈行政命令〉,收錄於翁岳生編《行政法(上)》,2006年10月,三版,元照出版。
    葉俊榮,〈行政程序法的內涵〉,收錄於氏著《面對行政程序法—轉型台灣的程序建制》,2010年3月,二版,元照出版,頁97-171。
    葉俊榮,〈行政程序法的立法過程與立法設計的考量〉,收錄於氏著《面對行政程序法—轉型台灣的程序建制》,2010年3月,二版,元照出版,頁39-64。
    葉俊榮,〈行政程序法的法律性質、立法目的及適用範圍〉,收錄於氏著《面對行政程序法—轉型台灣的程序建制》,2010年3月,二版,元照出版,頁67-95。
    葉俊榮,〈環境行政上之協商:我國採行美國「協商式規則訂定」之可行性〉,收錄於氏著《環境理性與制度抉擇》,1997年11月,初版,自版,頁231-289。
    葉俊榮,〈環境影響評估的公共參與:法規範的要求與現實的考慮〉,收錄於氏著《環境政策與法律》,2002年4月,初版,元照出版,頁195-228。
    葉俊榮,〈邁向『自制』之路:美國最高法院對環保團體當事人適格的緊縮〉,收錄於氏著《環境理性與制度抉擇》,1997年11月,初版,台北市:翰蘆出版,頁409-423。
    葉俊榮,〈轉型台灣的程序立法〉,收錄於氏著《面對行政程序法—轉型台灣的程序建制》,2010年3月,二版,元照出版,頁13-37。
    葉俊榮、張文貞,〈司法積極主義—論行政法院改制之後對於違法行政命令審查的積極趨勢〉,收錄於《行政法實務與理論(一)》,2003年3月,元照出版,頁41-75。
    廖元豪,〈行政程序法命令訂定程序之研究〉,《華岡法粹》,第27期,1999年12月,頁301-338。
    廖元豪,〈走自己的路—大法官「法律保留本土化」之路〉,《台灣本土法學》,第58期,2004年5月,頁21-40。
    廖元豪,〈美國憲法學對臺灣憲法實務與理論之影響—以方法論為重心〉,《月旦法學教室》,第100期,2011年2月,頁51-69。
    廖元豪,〈論建立「法規命令預先公告程序」制度之必要性〉,《經社法制論叢》,第22期,1998年7月,頁153-201。
    廖義男,〈行政程序法草案之重要內容(一)—適用範圍、行政處分與法規命令〉,收錄於《行政程序法草案研討會論文集》,1999年2月,頁9-51。
    蔡茂寅,〈公法上之爭議與行政訴訟—司法權界限理論之檢討〉,《台灣本土法學》,第5期,1999年12月,頁123-127。
    中文學位論文
    施依玲,《法規命令違憲審查之研究—以司法院大法官解釋為中心》,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范嘉倩,《法院對行政命令審查之研究—以美國之相關法制為鑑》,國立台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張文貞,《行政命令訂定程序的改革:多元最適程序原則的提出》,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陳威駿,《授權明確性原則的檢討─借鏡美國立法授權的制度經驗》,國立台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黃銘輝,《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在我國行政程序法上應用可能性之研究—兼論「比例原則」之解構—》,國立臺北大學法學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6月。
    蔡穎瑩,《論我國行政程序聽證制度之建構—以美國法為比較基礎》,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網路資源
    「貓空纜車」應否實施環境影響評估,http://ivy5.epa.gov.tw/enews/Newsdetail.asp?InputTime=0971215173403&MsgTypeName (民國101年9月4日造訪)。
    北纜規避環評恐步貓纜後塵,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aug/27/today-p4.htm (民國101年9月4日造訪)。
    立委質疑 軍方掩護廠商規避環評,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apr/26/today-p11.htm (民國101年9月4日造訪)。
    Attorney General`s Manual on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Act 9 (1947), available at http://www.law.fsu.edu/library/admin/1947i.html (民國101年9月4日造訪)。
    「發展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計畫第二階段成果簡明版」,http://theme.cepd.gov.tw/aproc/html/total.doc (民國101年9月4日造訪)。
    行政院公報資訊網,http://gazette.nat.gov.tw/egFront/Gaz/paragraph.jsp (民國101年9月4日造訪)。
    政府公告系統,http://gazette.nat.gov.tw/egFront/index.jsp (民國101年9月4日造訪)。
    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 (民國101年9月4日造訪)。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100年5月31日環署檢字第1000045585號公告,http://gazette.nat.gov.tw/EG_FileManager/eguploadpub/eg017103/ch07/type3/gov60/num42/Eg.htm (民國101年9月4日造訪)。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100年4月11日環署綜字第1000028128號公告,http://ivy5.epa.gov.tw/epalaw/prelaw/pre06180.doc (民國101年9月4日造訪)。
    內政部100年5月26日台內社字第1000104655號公告,http://gazette.nat.gov.tw/EG_FileManager/eguploadpub/eg017100/ch02/type3/gov10/num2/Eg.htm (民國101年9月4日造訪)。
    內政部100年5月27日台內社字第1000085911號公告,http://gazette.nat.gov.tw/EG_FileManager/eguploadpub/eg017101/ch02/type3/gov10/num3/Eg.htm (民國101年9月4日造訪)。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100年5月10日通傳技字第10043011245號公告,http://www.ncc.gov.tw/chinese/news_detail.aspx?site_content_sn=34&is_history=0&pages=0&sn_f=20202 (民國101年9月4日造訪)。
    「環保論壇」,http://forum.epa.gov.tw/EPASPS/FRU/FRUA01001.aspx (民國101年9月4日造訪)。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研究所
    94651030
    9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651030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法律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103001.pdf2344KbAdobe PDF21645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