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205/145239 (79%)
Visitors : 52550687      Online Users : 89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4691


    Title: 西螺溪下游地區宗教活動與人群關係-以西螺街媽祖信仰為中心
    Authors: 楊朝傑
    Yang,Chao Chieh
    Contributors: 洪麗完
    陳文玲

    Hung, Li Wan
    Chen, Wen Ling

    楊朝傑
    Yang,Chao Chieh
    Keywords: 西螺
    詔安客
    西螺社
    猫兒干社
    媽祖信仰
    族群關係
    Date: 2011
    Issue Date: 2012-10-30 11:31:31 (UTC+8)
    Abstract: 祭祀圈研究透過地方廟宇與人群關係的觀察,解釋臺灣漢人族群、地方社會與信仰文化的發展,這一方面的研究已經累積相當豐富的成果。儘管透過祭祀圈及信仰圈概念的運用,可以對當代或特定時間內的信仰狀況提供表象的解釋,但是就祭祀圈及信仰圈概念的本質而言,應該更進一步思索地方社會背後所蘊含的歷史、文化、經濟等因素,以及其社會網絡如何形成的問題。本論文〈西螺溪下游地區之宗教活動與人群關係──以西螺街媽祖信仰為中心〉針對西螺溪(今濁水溪)下游地方社會作一貫時性的討論,一方面透過文獻研究,從歷史演變的過程,討論西螺溪下游地帶埔漢、閩粵族群關係,以及西螺地方社會發展的複雜性;另一方面輔以田野現況的調查,剖析西螺街媽祖信仰活動背後的人群、商業與交通網絡的形成,試圖全面性掌握人群、宗教與地方社會的形塑過程。換言之,本論文從地域史與族群關係史的觀點,透過古文書、廟宇碑記、地方士紳文集與日人宗教調查等資料,輔以田野調查與口述歷史,勾勒西螺溪下游的地方社會特色,從而考察現今西螺地區媽祖信仰之遶境活動範圍與村際網絡形成的歷史由來。

    本論文以西螺福興宮「螺陽迎太平」的媽祖遶境活動為例,考察遶境範圍何以集中於今日二崙、崙背、西螺、莿桐四鄉鎮。福興宮媽祖遶境範圍的形成,與清代西螺商業街肆的發展,以及西螺溪下游村落的互動關係皆有密切關聯。本論文透過漢人移民拓墾活動的討論,一方面由西螺街肆的成立,檢視交通網絡、交易活動與媽祖信仰傳播、擴散的關係;另一方面分析西螺地區以「詔安客」為主的漳人勢力的形成,以及其對地方社會發展,特別是福興宮、廣福宮信仰人群網絡的影響。

    根據本論文的研究可以得知:日治時期日人調查西螺溪下游所見「西泉東漳」的人群地理空間分布,為十八世紀以來逐漸形成、十九世紀上半確立的現象,而其中的漳人乃是以「詔安客」為主的人群。換言之,西螺地區「詔安客」優勢人群的出現,為十八世紀以來地方社會人群整合的歷史結果。本論文不僅釐清現今全臺最大「詔安客」人群分布形成的歷史由來,也討論「詔安客」中張廖、李姓宗族的收族方式,說明了西螺地方社會之宗族建構的策略不同,其對於地方影響力所出現的差異;並證明以詔安客為主的漳籍人群之社經地位,及其對於現今本地媽祖遶境範圍所具有的深遠影響。福興宮與廣福宮信仰範圍的形成,乃是西螺溪下游水陸交通、「詔安客」為主的漳籍人群網絡,以及西螺商業街肆發展的相互影響之結果,其表現在「謝平安」、請「頭香」與「貳香」等活動上,明顯地與麥寮街拱範宮為主的泉人勢力圈有所區隔。總之,西螺街媽祖遶境活動所反映出的,其實是「詔安客」為主的漳籍人群活動與西螺街肆商業發展的這一深層結構,以及兩者相互影響發展的歷史過程。
    Reference: 壹、中文部分
    一、史料

    甲、方志

    王瑛曾
    2006《重修鳳山縣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社,清代臺灣方志彙刊﹝以下簡稱「方志彙刊」﹞第14冊。

    王禮
    2005《臺灣縣志》。方志彙刊第4冊。

    林豪
    2006《澎湖廳志》。方志彙刊第30冊。

    余文儀
    2007《續修臺灣府志》。方志彙刊第15冊。

    周鍾瑄
    2005《諸羅縣志》。方志彙刊第3種。

    周璽
    2006《彰化縣志》。方志彙刊第21種。

    倪贊元
    2011《雲林縣采訪冊》。方志彙刊第36種。

    高拱乾
    2004《臺灣府志》。方志彙刊第2冊。

    陳國瑛
    2007《臺灣采訪冊》。方志彙刊第20冊。

    劉良璧
    2005《重修福建臺灣府志》。方志彙刊第6種。

    蔣毓英
    2004《臺灣府志》。方志彙刊第1冊。

    乙、文集、雜著

    丁曰健
    1959《治臺必告錄》。文叢第17種。

    江藻如(著)、鄭定國(編)
    2008《江藻如詩文集》。嘉義:南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中心。

    唐贊袞
    1959《臺陽見聞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以下簡稱「文叢」﹞第30種。

    陳盛韶
    1997《問俗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黃叔璥
    1957《臺海使槎錄》。文叢第4種。

    楊英
    1958《從征實錄》。文叢第32種。

    魏照洲
    2006《淡然詩文集》。雲林:西螺輔材文庫。

    藍鼎元
    1958《東征集》。文叢第12種。

    丙、檔案、奏摺、碑文、契據

    上海師大歷史系中國近代史研究室、中國第一檔案館(編)
    1993《福建上海小刀會檔案史料匯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
    ──〈道光18年彰化縣西螺保本街市仔頭廖士浡等立賣杜盡根契字〉,檔案編號T0161D0148-0010_000、〈嘉慶11年東螺保樹仔腳庄林喜立賣杜絕盡根契〉,檔案編號T0738_01_0004、〈東螺保樹仔腳庒林喜立賣杜絕盡根契〉,檔案編號T0738_01_0004。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藏)
    1959《宗教調查資料》,原件編號Etr44158。

    六十七
    1961《番社采風圖考》。文叢第90種。

    王連茂、葉恩典(整理)
    1999《泉州、臺灣張士箱家族文件匯編》。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

    江槐邨(藏)
    ──〈光緒14年正月西螺街布戶金萬福公議合約字〉、〈江藻如手稿──南靖心香社序〉、〈江藻如手稿──恭請上玉皇大帝、三官大帝、天上聖母等諸神文〉。

    1988〈江擎甫手稿──鯤溟留影〉。
    西螺地政事務所(提供)
    ──《西螺段土地臺帳》,第7-1冊。
    ──《共有人連名簿》,西螺段。
    ──《西螺段土地臺帳》,第13冊。

    何培夫(主編)
    1996《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臺南市篇》。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1996《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雲林縣、南投縣篇》。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吳德功
    1959《戴施兩案紀略》。文叢第47種。

    李偉作(藏)
    ──〈光緒18年7月布嶼東堡大義崙庄李合投詞稟單〉。

    孫爾準
    1987《孫文靖公奏牘稿本》。天津:古籍出版社。
    徐泓(編輯)
    2007《清代臺灣自然災害史料新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1982《宮中檔乾隆朝奏摺v.54》。臺北:故宮博物院。
    ──〈照錄台灣鎮總兵劉廷斌印稟剿捕賊匪情形清單〉,軍機處檔摺件編號066613。
    ──〈臺灣總兵劉廷斌稟單剿捕賊匪情形〉,軍機處檔摺件編號066615。
    ──〈奏為嘉義賊匪滋事文武前往查辦並請內地遴員調兵來台剿捕事〉,軍機處檔摺件編號066548。
    ──〈照錄台灣總兵劉廷斌稟單剿捕賊匪情形〉,軍機處檔摺件066614。
    ──〈奏報拏獲偽西王陳啞狗並剿堵各股逆匪情形(附件見097863號)〉,軍機處檔摺件文獻編號097861。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藏)
    ──〈岸裡大社文書〉,檔案編號AL00953_026_01。

    郭雙富(藏)
    ──〈光緒年間廣福宮金福豐會契抄簿〉。

    陳雲林(主編)
    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第14冊,北京:九州出版社。

    傅斯年圖書館(藏)
    ──〈乾隆25年東螺社番山有系立典字〉,文物編號Fsn02-09-467。

    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藏)
    ──〈西螺社丈單〉,編號T305、T306。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
    2007《明清臺灣檔案匯編》。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社,臺灣史料集成第3輯第32冊。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59《臺案彙編丙集》。文叢第176種。
    1962《臺灣中部碑文集成》。文叢第151種。
    1963《臺案彙錄壬集》。文叢第227種。
    1963《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文叢第152種。
    1966《臺灣兵備手抄》。文叢第222種。
    1966《臺灣南部碑文集成》。文叢第218種。

    謝遂
    1996《清職貢圖選》。文叢第180種。

    魏嘉亨(藏)
    ──〈光緒18年添建成美街墾單〉。

    丁、族譜

    尹章義(編)
    1985《臺灣鑑湖張氏族譜》。臺北:張士箱家族拓展史研纂委員會。

    李昭元(抄)
    1912《宗遠堂家譜書編》。無出版項。

    李偉作(藏)
    ──《義隆館李氏族譜》。無出版項。

    林振聲(編)
    1954《西螺林廣合族譜》。無出版項。

    美國猶他家譜協會(藏)
    ──《臺灣家譜資料微卷》,編號VAULT INTL Film [1411371 Item 14]、VAULT INTL Film[ 1365475 Item 1]、VAULT INTL Film [ 1411235 Item 6 ]、VAULT INTL Film [1037484 Item 8]。

    程大學(編)
    1999《程氏族譜》。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廖大漢、廖德福(編)
    1969《廖氏大族譜》。雲林:雲林縣元子公張廖姓宗親會。

    廖寄彰(編)
    2010《臺灣詔安張廖氏大族譜》。雲林:雲林縣元子公張廖姓宗親會。

    戊、輿圖

    日本天理大學圖書館(藏)
    ──〈乾隆中葉軍備圖〉。

    南天出版社(編)
    1933〈昭和8年西螺都市計畫圖〉。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
    ──〈康熙臺灣輿圖〉。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雍正臺灣輿圖〉。

    國立中央圖書館(藏)
    ──〈乾隆臺灣輿圖〉。

    二、近人專著與期刊論文(含碩博士論文)

    三尾裕子
    2003〈從地方性廟宇到全臺性廟宇:馬鳴山鎮安宮的發展及其祭祀圈〉,收入於林美容主編,《信仰、儀式與社會》,頁229-296。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中村孝志著,吳密察、許賢瑤譯
    1994〈荷蘭時代的臺灣番社戶口表〉,《臺灣風物》44(1): 196-234。

    尹章義
    1985〈閩粵移民的協和與對立──客屬潮州人的開發臺北與新莊三山國王廟的興衰史〉,《臺北文獻直字》74:1-28。
    2001《張士箱家族移民發展史》。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王志宇
    2003〈民間信仰與地方社會──以清代及日治時期的苑裡地區為例〉,《社會科教育學報》6:91-110。

    王業鍵
    2003〈十八世紀福建的糧食供應與糧價分析〉,收入於王業鍵,《清代經濟史論文集》,頁119-150。臺北:稻香出版社。

    光大寮聚寶宮第十五屆管理委員會
    2007《光大寮聚寶宮沿革誌》。雲林:光大寮聚寶宮第十五屆管理委員會。

    江丙坤
    1972《臺灣田賦改革事業之研究》。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吳國聖
    2009〈十七世紀臺灣Favorlang人研究〉。臺北: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吳聰敏
    2008〈荷蘭統治時期之贌社制度〉,《臺灣史研究》15(1):1-29。
    2009〈贌社制度之演變及其影響,1644-1737〉,《臺灣史研究》16(3):1-38。

    宋光宇
    1993〈霞海城隍祭典與臺北大稻埕商業發展之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2(2): 291-336。

    李佳穎
    2006〈西螺地區「張廖」宗族特色與在地歷史發展〉。臺南: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

    李昭容
    2011《鹿港意樓──慶昌行家族史研究》。臺中: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李雪溱
    2008〈西螺七欠發展之研究〉。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碩士論文。

    李麗卿
    2006〈清代麥寮地區的開發與社會變遷〉。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班論文。

    阮忠仁(纂修)
    2009《嘉義縣志‧卷三住民志》。嘉義:嘉義縣政府。

    林玉茹
    2000《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臺北:聯經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林佩欣
    2002〈日治前期臺灣總督府對舊慣宗教之調查與理解(1895-1919)〉。臺北: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林美容
    1987〈由祭祀圈來看草屯鎮的地方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2:53-114。
    1988〈由祭祀圈到信仰圈──臺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收入於張炎憲主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三)》,頁95-126。臺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1991〈臺灣區域性宗教組織的社會文化基礎〉,《東方宗教研究》2:345-364。

    林偉盛
    1988《清代臺灣分類械鬥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滿紅
    1979〈貿易與清末臺灣的經濟社會變遷〉,《食貨》9(4):146-160。

    林衡道
    1981《臺灣勝蹟採訪冊》,第六輯。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82《臺灣勝蹟採訪冊》,第七輯。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邱彥貴
    2003〈臺灣客家三山國王信仰淵源新論〉,收入於張珣、江燦騰編,《研究典範的追尋:臺灣本土宗教研究的新視野和新思維》,頁175-219。臺北:南天書店。
    2005〈新街三山國王與五十三庄──管窺北港溪流域中游的一個福佬客信仰組織〉,《臺灣宗教研究》3(2):1-56。

    施振民
    1973〈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平原聚落發展模式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所集刊》36:191-206。

    施添福
    1982《臺灣的人口移動和雙元性服務部門》。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1989〈清代竹塹地區的「墾區莊」:萃豐莊的設立和演變〉,《臺灣風物》39(4):33-69。

    洪惟仁
    1992《臺灣方言之旅》。臺北,前衛出版社。

    洪麗完
    1990〈清代臺中地方福佬客關係初探──兼以清水平原三山國王廟之興衰為例〉《臺灣文獻》41(2):63-92。
    1999〈二林地區漢人拓墾過程與平埔族群移居活動之探討〉,《臺灣史研究》4(1):49-95。
    1999〈檔案利用與平埔研究:以日治時期之戶籍舊簿為中心〉,《臺灣文獻》50(1): 17-74。
    2009《熟番社會網絡與集體意識──臺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臺北:聯經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洪麗完、楊朝傑
    2011〈從東螺社古文書看區域研究特色〉,收於臺灣古文書學會等編校,《第五屆臺灣古文書與歷史研究》,頁17-97。臺中:逢甲大學出版社。

    徐雨村
    1996〈宗族與宗教組織原則的轉換與並存──以雲林縣六房天上聖母的祭祀組織為例〉,《思與言》34(2):175-198。
    1997〈雲林縣六房天上聖母的祭祀組織〉,《臺灣文獻》48(1):97-136。

    祝天宮管理委員會
    2007《二崙祝天宮:新店七嵌媽祖發展史(七欠媽)》。雲林:新店祝天宮管理委員會。

    翁佳音
    2007〈路是人走出來──十七世紀中葉臺灣島內南北交通路線表〉,《歷史月刊》232:33-38。

    康 豹
    1997〈慈祐宮與清代新莊街地方社會之建構〉,《北縣文化》53:71-78。

    張奉珠
    2006〈詔安客家廟祭祖研究──以雲林縣崇遠堂為例〉。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素玢
    2004《歷史視野中的地方發展與變遷──濁水溪畔的二水、北斗、二林》。臺北:學生書局。
    2006〈平埔社群空間地圖的重構與解釋──以東螺社與眉裡社為中心〉,《臺灣文獻》57(2):45-87。

    張珣
    2002〈祭祀圈研究的反省與後祭祀圈時代的來臨〉,《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58:78-111。

    張婉妤
    2010〈崙背鄉迎媽祖與著年輪祀研究〉。嘉義:中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菼
    1970〈清代初期治臺政策的檢討〉,《臺灣文獻》21(1):19-44。

    張瑞津
    1983〈濁水溪沖積扇河道變遷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7:85-100。

    梁志輝
    1998〈區域歷史與族群:清代雲林地區平埔族群討論〉,收入於劉益昌、潘英海主編,《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頁141-162。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許宇承
    2009《臺灣民間信仰中的五營兵將》。臺北:蘭臺出版社。

    許雪姬
    1987《清代臺灣的綠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許惠玟
    2010〈由《西螺柑賦》看清代至日治臺灣在地物產的書寫〉,《臺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3:157-195。

    許瑛玳
    2008〈雲林詔安客文化圈形成──以崙背、二崙兩鄉鎮為例〉。桃園: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嘉明
    1973〈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77-184。
    1978〈祭祀圈之於居臺漢人社會的獨特性〉,《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6):59-68。

    梁震明
    2010《臺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臺北:國立編譯館。

    陳三郎
    2009〈清代張丙事件在雲林──以西螺福興宮「好義從風」匾分析之〉,《雲林文獻》51:15-29。

    陳正祥
    1993《臺灣地誌》。臺北:南天書局。

    陳宏維
    2008〈臺灣中部市街群的形成與區域變遷〉,《白沙歷史地理學報》5:87-128。

    陳秀卿
    2010〈急水溪中上游平埔聚落之比較研究(1875-1945)──已哆囉嘓社、大武壠社移住村落為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春聲
    1995〈三山國王信仰與臺灣移民社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0:61-114。

    陳秋坤
    2009《清代臺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1700-1895》。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陳國川
    2002《清代雲林地區的農業墾殖與活動形式》。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程大學(總主編)
    2000《西螺鎮志》。雲林:西螺鎮公所。

    雲林縣元子公張廖姓宗親會
    1965《崇遠堂張廖宗祠沿革詳誌》。雲林:雲林縣元子公張廖姓宗親會。

    黃富三、翁佳音
    1984〈清代臺灣漢人墾戶階層初論〉,《近代中國區域史研討會論文集》,頁117。-149。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楊永雄
    2009《著年》。雲林:雲林縣貓兒干文史協會。

    溫振華
    2003〈鄭成功治水神格形成試探──以臺中縣為例〉,收入於臺中縣文化局編,《臺中縣開發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69-181。臺中:臺中縣文化局。

    詹素娟
    2003〈贌社、地域與平埔社群的成立〉,《臺大文史哲學報》59:117-142。
    2009〈從差異到混同:日治初期「帝國臣民」架構下的熟番社會〉,收入於洪麗完主編,《國家與原住民:亞太地區族群歷史研究》,頁71-104。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廖丑
    1998《西螺七嵌開拓史》。臺北:前衛出版社。

    廖本全
    2003〈空間規劃與聚落空間性轉化之研究──西螺地方的構成〉。臺北:臺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博士論文。

    廖良元
    2009《七欠足拓》。雲林:港尾七欠文化工作室。

    廖珠伶
    2010〈西螺──一個農業市鎮的社會經濟變遷(1895-1945)〉。桃園: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婉粧
    2009〈張廖族人的移入大西螺地區與社群組織之發展(1683-1895)〉。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廖淑玲
    2005《掌中崙背》。雲林:雲林縣政府文化局。

    廖鋒燕
    2008〈彰南平原溪洲地區聚落發展──以廖姓族群為例〉。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史地學系碩士論文。

    彰化縣文化局
    2005《彰化縣客家族群調查》。彰化:彰化縣文化局。

    劉益昌
    2011《雲林縣猫兒干遺址群內涵與範圍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書》。雲林:雲林縣政府。

    劉漢奎
    2003〈西螺與溪湖果菜市場蔬菜集貨圈結構之比較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班論文。

    劉澤民
    2004〈從古文書看清代東螺社、眉裏社名制──聯名制之親名後聯型或永續性姓名制姓後聯型〉,《臺灣文獻》55(2):1-39。

    蔡志展
    1999《明清臺灣水利開發研究》。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蔡相輝
    1994〈以媽祖信仰為例:論政府與民間信仰的關係〉,收入於漢學研究中心編,《民間信仰與中國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頁437-454。臺北:漢學研究中心。

    蔡素娟、鄭錦全、郭彧岑 黃菊芳
    2007〈崙背鄉客家話地理分布〉,收入於《第五屆數位地球國際研討會論文》,頁601-612。臺北:中國文化大學。

    鄭振滿
    2009《明清福建家族組織與社會變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戴炎輝
    1979《清代臺灣之鄉志》。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謝英從
    1990〈永靖──一個彰化平原的鄉鎮社區發展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
    1996〈從「謝平安」祭祀活動看永靖地區的村落〉,《臺灣文獻》47(4):69-115。
    2010《臺南吳郡山家族發展史》。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簡瑛欣
    2004〈宜蘭廟群KHIAM(示簽)祭祀圈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顏義芳
    2003〈清代臺灣鹽業發展之脈絡〉《臺灣文獻》54(1):47-74。

    魏等如
    1953《西螺鎮鄉土志》。雲林:西螺鎮公所。

    貳、日文部分(含中譯)
    一、史料
    ──
    1898〈十二月中西螺辨務署行政事務報告(元臺南縣)〉,《臺灣總督府檔案》,
    第9755冊,文號31。
    1898〈斗六廳布嶼堡吳昌記對李和刷外三人和解ノ件〉,《臺灣總督府檔案》,第4418冊,文號8,頁158、166、198。
    1902〈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查ノ件〉,《臺灣總督府檔案》,第781冊,文號1。
    1902〈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查ノ件〉,《臺灣總督府檔案》,第782冊,文號1。
    1903〈斗六廳長稟申西螺支廳用家屋其他物件地方稅經濟ヘ寄附受納認可〉,《臺灣總督府檔案》,第4767冊,文號12。
    1903〈斗六廳大租二關スル舊記書類〉,《臺灣總督府檔案》,第4422冊,文號43。

    ──
    1901〈濁水溪の調查(一)〉,《臺灣日日新報》,明治34年3月27日,日刊第2版。
    1901〈濁水溪の調查(二)〉,《臺灣日日新報》,明治34年3月28日,日刊第2版。
    1901〈濁水溪の調查(三)〉,《臺灣日日新報》,明治34年3月30日,日刊第1版。
    1901〈濁水溪の調查(四)〉,《臺灣日日新報》,明治34年3月31日,日刊第2版。
    1905〈糖廓爭奪利權〉,《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明治38年10月24日,第4版
    1909〈斗六の平埔蕃〉,《臺灣日日新報》,明治42年7月3日,日刊第2版。
    1920〈一萬人の行列〉,《臺灣日日新報》,大正9年4月28日,日刊第4版。
    1920〈西螺賽會〉,《臺灣日日新報》,大正9年5月3日,日刊第4版。
    1929〈西螺祈雨〉,《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昭和4年3月9日,夕刊第4版。

    日治法院檔案(嘉義地院)
    1913〈年賦償還金錢貸借契約〉,《斗六公正證書原本第五冊》,第197號。

    溫國良(編譯)
    1999《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宗教史料彙編(明治二十八年十月至明治三十五年四月)》。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劉澤民、陳文添、顏義芳(編)
    2001《臺灣總督府檔案平埔族關係文獻選輯》。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二、近人專著與期刊論文

    五十嵐榮吉(編)
    1915《大正人名辭典》。東京:東洋新報社。

    不著撰人
    ──《寺廟調查書‧南投廳》。出版項不詳。

    不著撰人
    ──《社寺廟宇ニ関スル取調查‧嘉義廳》。出版項不詳。

    不著撰人
    ──《雲林縣舊制度考》。臺北:成文出版社。

    伊能嘉矩
    1909《大日本地名辭書》,第三臺灣。東京:富山房會社。

    岡田謙(著)、陳乃蘗(譯)
    1960〈臺灣北部村落之祭祀範圍〉,《臺北文物》9(4):14-29。

    相良吉哉(編)
    1933《臺南州祠廟名鑑》。臺南:臺灣日日新報社臺南支局。

    參謀本部
    1895《臺灣誌》。東京:八尾書店。

    移川子之藏
    1931〈承管埔地合同約字を通じて觀たる──埔里の熟蕃聚落(其二)〉,《南方土俗》1(2):11-19。

    富田芳郎
    1944〈西螺探訪記〉,《民俗臺灣》48(8):26-30。
    1949〈臺灣街の研究〉,《東亞學》第6輯:33-72。
    1955〈臺灣鄉鎮之地理學的研究(一續)〉,《臺灣風物》5(1):23-45。

    鈴木清一郎
    1995《台湾旧慣冠婚葬祭と年中行事》。臺北:南天書局。

    臺南新報社
    1907《南部臺灣紳士錄》。臺南:臺南新報社。

    臺南廳
    ──《南部臺灣誌》,第七編。出版項不詳。

    臺灣新聞社(編)
    1919《臺灣商工便覽》,第四編‧大地主。臺中:臺灣新聞社。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3《臺灣私法物權編》。文叢第9種。

    臺灣銀行(編)
    1902《第一次臺灣金融事項參考書附錄》。臺北:臺灣銀行。

    臺灣總督府官房統計課(編)
    1910《臺灣之米作統計》。臺北:臺南新報社臺北支局。

    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編)
    1928《臺灣在籍漢民鄉貫別調查》。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

    臺灣總督府專賣局(編)
    1925《臺灣鹽專賣志》。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編)
    1906《臺灣重要農作物調查》,第三編。臺北: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所。

    臺灣總督府農業試驗場(編)
    1918《嘉義廳土性調查報告》。臺北:臺灣總督府農業試驗場。

    臺灣總督府史料編纂會(編)
    1902《臺灣史料稿本(明治三十五年十一月)》。臺北:臺灣總督府史料編纂會。

    鄭津梁
    1953〈雲林沿革史畧(三)〉,《雲林文獻》2(2):379-380。

    增田福太郎
    1939《臺灣の宗教──農村を中心とする宗教研究》。東京:養賢堂。
    1999《臺灣漢民族的司法神:城隍信仰的體系》。臺北:眾文書局。
    2001《東亞法秩序序說:民族信仰を中心として》。東京:大空社。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編)
    1998《台湾土地慣行一斑(一)》。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1998《台湾土地慣行一斑(二)》。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二部(編)
    1905《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二部調查經濟資料報告》,上卷。東京:三秀舍。

    藤山雷太
    1936《臺灣遊記》。東京:千倉書房。

    叁、西方語部分(含中譯)

    江樹生(譯註)
    2000《熱蘭遮城日誌‧第一冊》。臺南:臺南市政府。
    2003《熱蘭遮城日誌‧第三冊》。臺南:臺南市政府。

    Barth,Fredrik
    1969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Boston: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Emily Honig
    1992 Creating Chinese Ethnicity:Subei People in Shanghai 1850-1980.New Haven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John R. Shepherd
    1996 “From Barbarians to Sinners: Collective Conversion Among Plains Aborigines in Qing Taiwan, 1859-1895.” In Daniel H. Bays, ed., Christianity in China: From the Eighteen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p.120-137.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研究所
    97259002
    100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25900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民族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900201.pdf4898KbAdobe PDF2436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