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51574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648/144635 (79%)
造访人次 : 51690594      在线人数 : 54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51574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1574


    题名: 明代中晚期乞丐研究
    Urban wanderers: beggars of jiangnan in Ming China
    作者: 陳哲謙
    贡献者: 陳秀芬
    陳哲謙
    关键词: 乞丐
    慈善事業
    身分
    生活慣性
    日期: 2009
    上传时间: 2011-10-11 16:54:38 (UTC+8)
    摘要: 寫這本論文的原因是我想說一個關於貧窮的故事,這個故事對於我們而言也許是無聲的、是可憐的、是神祕的,甚至得像許多的故事開頭一樣:從「好久好久以前…….」說起。這個故事就是關於乞丐的故事。雖然根據許多關於乞丐的二手研究顯示,這個故事在中國存在已久,但轉折發生在宋元明是無庸置疑的。
    於是,就讓我們從故事最精采的轉折說起吧!這是一群生活於社會底層人物的故事,在這個敘述中仍存在著兩個疑點:第一個疑點是「底層」;第二個疑點是「哪些人」。先讓我們回答第二個問題,在史書的呈現上,乞丐有著多重角色的轉變(參見附圖),最常被呈現為「流民」,力量稍微大一點的被稱為「無賴」,在城市中則最常被指涉為「城市貧民」。這些指涉和乞丐皆有所交集,而本論文所探究的對象除了既定看法中的乞丐外,也包含了流丐、丐首以及無業游民,因為這些角色和乞丐是最為接近且時常轉換。就像中正大學教授楊宇勛在研究宋代乞丐時,將乞丐定義為「乞討於眾而賴以維生的人。」
    至於第一個問題「底層」,究竟是法律層面、經濟層面還是社會層面呢?根據筆者在第一章的考察,乞丐在法律層面上的位置是曖昧且模糊的。經君健先生研究清代的賤民階級時,將乞丐放置於「良民」的位置,很明顯是因為在法律規定的賤民範疇中沒有乞丐的原因。但是在社會上,乞丐從送代以來便為人民所輕視,例如宋代的《袁采世範》在寫給子孫的家訓中就認為子孫如果淪為乞丐、盜賊是件該處死的事情。而明人陳汝錡所寫的《甘露園短書》也認為乞丐是世人輕賤的對象之一。但宋代以前,根據曲彥彬教授的研究,並無這些既定的觀點。其中很可能的原因誠如夫馬進與梁其姿教授的研究所言:宋代是乞丐滋生的時期。
    那麼,這群底層人物的故事在明代發生了什麼樣的轉折呢?我在做研究時採取了三種方向與兩種立場的轉換來分析。三種方向分別是:官方政策(國家)、救濟事業(文人)、民間觀感(百姓心態);兩種立場的轉換是說:從上述三者的論述與政策,轉向對於乞丐的影響。
    一、 國家(法律、鄉飲酒、救濟)
    先前已經提過,明代在法律中並未詳明乞丐的身分,但在社會上,作為身分確定儀式「鄉飲酒禮」上,明文規定乞丐不准參與,這樣或許還不足以說明乞丐在社會上的位置。隨著時間的發展,邱仲麟對於鄉飲酒禮的考察便指出,明末已有許多乞丐藉由買官而參與這權力爭奪的儀式,當時的文人有些甚至選擇拒絕參加此一活動,並且認為乞丐因財富而擠身官場乃「賤極矣」。雖然並非所有的乞丐都依靠財富而翻身,更多的情形是極為貧苦等待救助。中國官方自唐代以後便有卑田院的設置,宋代設於城市,明初設於鄉間,隨後由於流民群聚於城市轉設於城中。若由救濟的對象看來,宋代從原本的鰥寡孤獨擴及流民乞丐,明代承其精神,但卻將這些人口抽離原本的戶籍,另入別冊。明中葉後,養濟院由於種種因素而敗壞,使得大量的流民於城市中乞討,於是官方一方面實施城市的保甲以維護治安,另一方面又採取「火房」與「粥場」的措施,作為臨時的救濟。
    二、 民間善會
    養濟院逐漸敗壞以後,作為官方養濟院的補充,明末的文人善會成為當時最大的特色,無疑是成功的,但在實際施行上卻造成了許多影響。善會救濟有其一定的標準:沒有德性者不救助、會員制、以會員推薦來確定被救濟人的德行。至此,我們幾乎可以想像明末城市乞丐的增生背景:某地發生了災荒,許多流民舉家遷移,路途中可能和家人分散了,也可能有人死亡。來到城市後,有人擔保的進入同善會接受救助,無人擔保的則進入了養濟院。這時家鄉可能已經無法回去,於是他們自願留在城市裡尋找新的機會,但他們在養濟院可能得不到完善的幫助,他們只得流落街頭乞討,偶爾拿個碗(碗還得自備)去粥場接受施粥,晚上時火房便成為他們彼此睡覺的所在,交換乞討的資訊,也順便分擔無法回家的鄉愁。他們有著共同的生活目標:活下去,也就成為他們團結起來的可能原因。
    三、 百姓心態
    百姓對於乞丐的心態和乞丐本身的組織化息息相關,我在此企圖回答丐首產生於何時以及如何產生的問題。對於此一議題二手研究呈現兩種極端的面向:時間上面有南宋與清朝的說法,產生過程有養濟院的會頭與無賴的化身。但根據前兩章對於明末社會的分析,我認為應是明末,因為火房與粥場為乞丐提供了現實群聚的基礎,再加上無賴文化的滲透(丐首的形象和無賴的形象接近),於是組織化的過程應該是發生在明末時期。直到清代,國家賦予乞丐乞討的合法權力,並且將丐首以保甲的制度與精神收編於地方的體系,乞丐的社會位置才有定著的傾向,且在百姓心中根深蒂固。
    四、 結論
    最後,我在結論部份採取旁觀者的立場,以權力關係網絡來看待乞丐身處於社會上所面臨的種種權力關係,由於乞丐本身的弱勢,在這些權力網絡中往往處在被動的角色,至於他們自己的心聲只能從其乞討所唱的歌以及行動來窺探。從明末回歸良民的渴望到清末無賴化的囂張行徑,在故事主軸的發展下,我也企圖回答旁支的問題,也就是對於乞丐既定觀感的形成,不但和乞丐的組織化與合法化直接相關,也和清朝末年中西文化接觸的背景有關。以徐珂為例,他自己對於乞丐的觀感經歷了四次的改變,而他的女兒甚至直接認為乞丐是中國的毒瘤,象徵著中國的落後。至於乞丐文化的滋生,我認為若沒有組織化的過程,其生活方式不會變成乞丐群體共享的文化,因此,王振忠教授以及盧漢超教授所研究的乞丐文化也才有了意義。
    五、 或許,故事還沒有說完……
    也許關於明代乞丐的故事還沒有說完,由於本論文的設計以及採取的立場是過去二手研究的突破,但相對而言也是局限,使我忽略了許多明末乞丐的其他面向。例如:乞丐與其他底層社會成員的人際關係(蔡惠琴研究明清無賴就是採取這種的研究取徑)。乞丐與城市民變甚至明末社會動亂之間的聯繫。有清一代乞丐被國家收編後與民間的觀感只用了徐珂與其他乞丐史的研究顯然是不足之處,仍有待深入探究。史料的搜集與分析也侷限在自己的研究角度中而顯得挑食。總之,本研究在我所蒐集的史料與立場上所勾勒出來的乞丐史的轉折,有些想像的成分在其中,若有過度詮釋、視野不足與分析不夠力之處,還希望各位老師能不吝指正。
    參考文獻: 一、 史料
    正史、官書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注疏》,台北:台灣開明,1991年。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台北:鼎文書局,1980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 ,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元‧脱脱,《宋史》,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明‧呂坤,《實政錄》,《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第48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年。
    明‧李東陽等撰、申時行等重修,《大明會典》,台北:國風出版社,1963年。
    明‧胡廣等修,《明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
    明‧徐學聚,《國朝典匯》,台北:學生書局,1965年。
    明‧陳龍正,《救荒策會》,《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275,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
    明‧舒化,《大明律直解》,漢城:漢城大學奎章閣,2001年。
    明‧萬表輯,《皇明經濟文錄》,《明代經濟文錄三種》,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微縮複製中心,2003年。
    清‧徐松輯,《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局,1957年。
    清‧徐乾學,《資治通鑑後編》,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張廷玉,民國‧楊家駱主編,《明史》,台北:鼎文書局,1979年。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清‧龍文彬,民國‧楊家駱主編,《明會要》,台北:世界書局,1983年。
    李文海、夏明方主編,《中國荒政全書》第一輯,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3年。
    黃彰健編著,《明代律例彙編》,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9年。
    日‧仁井田陞,栗勁等編譯,《唐令拾遺》,長春:長春出版社,1989年。
    方志
    明‧劉節,《(嘉靖)南安府志》,明嘉靖刻本,天一閣文物保管所。
    明,趙文華,《(嘉靖)嘉興府圖記》,台北:成文,1983年。
    明‧方岳貢修,陳繼儒纂,《(崇禎)松江府志》,《日本藏中國罕見地方志叢刊》第一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1年。
    明‧方瑜纂修,《(嘉靖)南寧府志》,中國科學院圖書館選編,《稀見中國地方志匯刊》,北京:中國書店,1992年。
    明‧沈朝宣,《(嘉靖)仁和縣志》,台北:成文,1983年。
    明‧沈榜,《宛署雜記》,中國科學院圖書館選編,《稀見中國地方志匯刊》,北京:中國書店,1992年。
    明‧夏允彝,《長樂縣志》,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縮影室,1981年。
    明‧張元忭,《(萬曆)紹興府志》,台北:成文,1983年。
    明‧韓浚等修,《(萬曆)嘉定縣志》,台北:成文,1983年。
    清‧王祖肅、楊宜侖修,清‧虞鳴球、董潮纂,《武進縣志》,中國科學院圖書館選編,《稀見中國地方志匯刊》,北京:中國書店,1992年。
    民國‧李揢,《(民國)杭州府志》,民國十一年鉛印本。
    文人筆記、小說
    明‧方鳳,《改亭存稿》,《續修四庫全書》集部133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明‧文翔鳳,《皇極篇》,《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49,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據明萬曆刻本景印。
    明‧王士性,《廣志繹》,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明‧王錡撰、張德信點校,《寓圃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明‧朱國禎,《湧幢小品》,《明清筆記叢刊》,上海:中華書局,1959年。
    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台北:中華,1959年。
    明‧余繼登,《典故紀聞》,北京:中華,1981年。
    明‧吳承恩,《西遊記》,台北:桂冠,1983年。
    明‧吳遵,《初仕錄》,明嘉靖沈子木刻藍印本,北京圖書館。
    明‧呂坤,《去偽齋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61,台南:莊嚴文化,1995年,
    明‧呂坤,《呻吟語》,台北:志一出版社,1994年。
    明‧李樂,《見聞雜記》,《明季史料集珍》第二輯,台北:偉文圖書,1977年。
    明‧沈周,《客座新聞》,清鈔本,北京圖書館。
    明‧沈長卿,《沈氏弋說》,《四庫禁燬書叢刊》子部21,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明‧抱甕老人,《今古奇觀》,台北:文化圖書公司,1981年。
    明‧金木散人,《鼓掌絕塵》,收入《古本小說集成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明‧徐宏祖,《徐霞客遊記》,台北:鼎文書局,1974年。
    明‧徐復祚,《花當閣叢談》,《續修四庫全書》子部117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明‧高攀龍撰,陳龍正編,《高子遺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231,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明‧張萱,《疑糴》,明萬曆三十六年刻本。
    明‧陳汝錡,《甘露園短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87,台南:莊嚴文化,1995年。
    明‧陳龍正,《幾亭全書》,《四庫禁毀書叢刊》集部第12,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明‧馮夢龍編纂,《警世通言》,台北:三民書局,1983年。
    明‧楊東明,《山居功課》,東京:高橋情報,1991年。
    明‧葉權,《賢博編》,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明‧熊鳴岐輯,《昭代王章》,台北:正中書局,1981年。
    明‧謝肇淛、陳留,《五雜俎》(台北:偉文圖書出版社有限公司,1977年)
    清‧王夫之,《噩夢》,收入氏著,《船山全書》,長沙:嶽麓書社,1988年。
    清‧查繼佐,《罪惟錄》,台北:商務印書館,1981年。
    清‧徐珂,《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清‧崔述,《讀風偶識》,台北:學海,1979年。
    清‧陳其元,《庸閑齋筆記》,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清‧藍鼎元,《鹿州公案》,清雍正十年刻鹿洲全集本,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
    清‧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台北:廣文,1979年。
    謝國楨,《明代社會經濟史料編選(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
    二、 二手研究
    中文著作
    方宏孝編著,《明末流寇紀實》,台北:文景出版社,1970年。
    王學泰,《中國流民》,香港:中華書局,1992年。
    王光照,《中國古代乞丐風俗》,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王振忠,《遙遠的迴響─乞丐文化透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王紹璽,《竊賊》,台北:雲龍出版,2003年。
    任建、雷方,《中國丐幫》,江蘇:江蘇古籍出版,1993年。
    呂進貴,《明代的巡檢制度:地方治安基層組織及其運作》,宜蘭:明史研究小組,2002年。
    岑大利等著,《中國古代乞丐》,台北:台灣商務,1999年。
    曲彥斌,《中國乞丐史》,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年。
    曲彥斌,《中國乞丐縱橫談》,台北:雲龍出版,2008年。
    李文怡,《晚明流寇》,台北:食貨,1983年。
    池子華,《中國近代流民》,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
    池子華,《流民問題與社會控制》,廣西:廣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宋昌斌,《中國古代戶籍制度史稿》,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年。
    周育民、邵雍,《中國幫會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周德鈞,《乞丐的歷史》,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5年。
    邱仲麟,《明代北京都市生活與治安的轉變》,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資中心,1994年。
    張研等著,《歷史的瘋狂:嗜血的年代》,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梁其姿,《施善與教化》,台北:聯經,1997年。
    梁其姿,《“貧窮”與“窮人”觀念在中國俗世社會中的歷史演變》,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資中心,1993年。
    陳寶良,《中國流氓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1993年。
    陳寶良,《中國的社與會》,台北:南天,1998年。
    陳寶良,《明代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4年。
    陸德陽,《流氓史》,台北:華成圖書,2004年。
    經君健,《清代社會的賤民等級》,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
    劉海岩主編,《城市史研究》,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2005年。
    劉旭,《底層敘述:現代性話語的裂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台北:里仁出版,1984年。
    羅彤華,《漢代的流民問題》,台北:學生出版,1989年。
    薩孟武,《水滸傳與中國社會》,台北:三民,1971年。
    戴順居,《明代的強盜案件:判牘中所反應的民間社會治安問題》,宜蘭:明史研究小組,2005年。
    外文譯著
    日‧夫馬進,《中國善會善堂史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古偉瀛等譯,《中國與歷史資本主義》,台北,巨流,2004。
    加‧卜正民,方駿、王秀麗、羅天佑等譯,《縱樂的困惑》,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林達‧約翰遜主編,成一農譯,《帝國晚期的江南城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法‧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著,林志明譯,《古典時代瘋狂史》,台北:時報文化,1998年。
    美‧孔飛力著,陳兼、劉昶譯,《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9年。
    美‧何天爵著,鞠方安譯,《真正的中國佬》,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8年。
    若茲‧庫貝洛(Jose Cubero)著,曹丹紅譯,《流浪的歷史》,台北:五南,2007年。
    馬克思‧韋伯著,于曉等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台北:左岸文化,2001年。
    馬克思‧韋伯著,錢永祥編譯,《學術與政治》,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1年。
    艾瑞克‧霍布斯邦著,鄭明萱譯,《盜匪:從羅賓漢到水滸英雄》,台北:麥田,1998年。
    外文著作
    David C. Schak, A Chinese Beggars’Den ,Pittsburgh, Pa. :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c1988.
    James Cahill, Parting at Shore: Chinese Painting of the Early and Middle Ming Dynasty, 1368-1580,” ,New York: Weatherhill,1978.
    Hanchao Lu, Street Criers: A Cultural History of Chinese Beggars,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學位論文
    陳舒涵,《明代時人的金錢觀》,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蔡惠琴,《明清無賴的社會活動及其人際關係網之探討──兼論無賴集團:打行及窩訪》,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吳秀琪,《底層的社會建構與自我認同──以台北市遊民為例》,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衣若蘭,《從「三姑六婆」看明代婦女與社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三、 期刊、會議論文
    王家范,〈中國古代的流民〉,《探索與爭鳴》,第5期,1994年。
    王毅,〈明代流氓文化的惡性膨脹與專制政體的關係及其對國民心理的影響〉,《社會學研究》,第2期,2002年。
    文仲瑄,〈明代流民與資本主義及商品經濟的發展〉,《史苑》,第61期(2001年)。
    池子華,〈沉重的歷史省思─近代中國的乞丐及其職業化〉,《中國黨部幹部論壇》,2004年。
    林麗月,〈世變與秩序:明代社會風尚相關研究評述〉,《明代通訊研究》,第四期。
    邱仲麟,〈明代北京都市生活與治安的轉變〉,《九州學刊》5.2 (1992):49-106。
    邱仲麟,〈明代北京的粥廠煮賑〉,《淡江史學》9 (1998):113-130。
    邱仲麟,〈清代北京的粥廠煮賑〉,《淡江史學》10 (1999):227-259。
    邱仲麟,〈敬老適所以賤老──明代鄉飲酒禮的變遷及其與地方社會的互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6.1 (2005):1-79。
    邱仲麟,〈評岑大利、曲彥斌所著的兩本《中國乞丐史》〉,《新史學》4.1 (1993):133-140。
    吳壽彭,〈逗留於農村經濟時代的徐海各屬〉,《東方雜誌》,27:6。
    徐泓,〈明清浙東的墮民〉,《歷史月刊》,第七輯。
    梁其姿,〈明末清初民間慈善活動的興起─以江浙地區為例〉,《食貨月刊》15.7(1986),52-79。
    岸本美緖,〈明代的應考資格和身份感覺〉,收入黃寬重主編,《基調與變奏:七至二十世紀的中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2008年。
    郭文佳,〈宋代乞丐囚徒救助論略〉,《商丘師範學院學報》23:1,2007年。
    楊宇勛,〈宋代的乞丐〉,《興大人文學報》,第33期,2003年6月。
    蔡惠琴,〈明代無賴集團之一:打行分析〉,《輔仁歷史學報》,第八期,1996年12月。
    鄭定、閔冬芳,〈“良賤之別”與社會演進〉,《金陵法律評論》,秋季卷,南京:2003。
    史碧瓦克(Gayatri C. Spivak)著,邱彥彬、李翠芬譯,〈從屬階級能發言嗎?〉,《中外文學》,24:6,台北:1995年。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研究所
    95153009
    9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153009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300901.pdf1501KbAdobe PDF23285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