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56/144643 (79%)
Visitors : 51720815      Online Users : 63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法學院 > 法律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51325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1325


    Title: 論共犯從屬性
    Akzessorietät der Teilnahme
    Authors: 陳力揚
    Contributors: 李聖傑
    陳力揚
    Keywords: 共犯
    從屬性
    共犯處罰根據
    教唆
    幫助
    身分犯
    Akzessorietät
    Teilnahme
    Anstiftung
    Beihilfe
    persönliche Merkmale
    Date: 2009
    Issue Date: 2011-10-05 14:44:36 (UTC+8)
    Abstract: 從共犯從屬性所提出「共犯之成立以正犯行為之存在為必要」的基本命題,可推導出「共犯不法從屬」以及「共犯不法不能獨立存在」等共犯性質。由此可知,共犯從屬性並不僅是形式上的共犯成立要件問題,更在實質上涉及共犯不法的特殊性質。因此對於共犯從屬性法理基礎的探討,毋寧應從共犯概念的最上位問題出發,亦即共犯概念究竟從何而來,對於共犯為何要加以處罰?
    基此,本文首先討論共犯在犯罪體系中的定位問題,以確定在討論共犯犯罪結構時應有之出發點。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討論共犯之處罰基礎,亦即針對共犯在犯罪體系上之特殊地位,探討其處罰根據何在,藉此形塑共犯不法的內涵,以獲得對於共犯不法從屬性質的理解。承此結論,本文繼續說明「共犯成立以正犯行為存在為必要」此命題之法理依據,並據此討論:一、共犯從屬型態;二、未遂教唆之體系定位以及;三、預備犯之共犯等共犯從屬性適用問題。本文最後則處理共犯從屬性於身分犯罪之適用問題,以期能就刑法第31條尋得與共犯從屬性相符之處理方案。
    Reference: 一、 中文期刊
    1. 王和雄,從共犯從屬性說與獨立性說論教唆之未遂與未遂之教唆,法學叢刊,第17卷第2期,1972年4月。
    2. 甘添貴,預備罪之教唆犯或幫助犯,月旦法學教室,第48期,2006年10月。
    3. 甘添貴,刑法總則修正重點評述,收錄於:自由‧責任‧法—蘇俊雄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2005年8月。
    4. 甘添貴、靳宗立,共犯與身分之檢討與省思,收錄於:台灣刑事法學會編著,共犯與身分,2001年11月。
    5. 甘添貴,古典學派與近代學派於現代行法理論之影響,收錄於:氏著,刑法之重要理念,1996年6月。
    6. 余振華,教唆未遂之廢止與間接正犯之界定,收錄於:台灣刑事法學會編,刑法總則修正重點之理論與實務,2005年9月。
    7. 余振華,「共犯與身分」之比較法考察,收錄於:台灣刑事法學會編著,共犯與身分,2001年11月。
    8. 李聖傑,人算不如天算—因果(不幸)與歸責(不法),月旦法學教室,第38期,2005年12月。
    9. 林山田,對「共犯」刑章之刑法修正的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135期,2006年8月。
    10. 林山田,2005年新刑法總評,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67期,2005年2月。
    11. 林東茂,刑法總則修正評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67期,2005年2月。
    12. 花滿堂,論不能犯、違法性錯誤、共犯與身分之修正,收錄於:司法院編,新修正刑法論文集,2006年7月。
    13. 高仰止,教唆犯論,收錄於:蔡墩銘編,刑法總則論文選輯(下),1984年,7月。
    14. 高金桂,論不能未遂與未遂教唆,月旦法學雜誌,第130期,2006年3月。
    15. 高金桂、呂秉翰,論間接正犯之「支配利用關係」,收錄於:刑事法學新趨勢—Lothar Ohilipps教授七秩祝壽論文集,2004年4月。
    16. 高金桂,不純正身分犯之「身分」在刑法體系上之定位問題,收錄於:台灣刑事法學會編著,共犯與身分,2001年11月。
    17. 陳子平,論共犯之獨立性與從屬性,東吳法律學報第19卷第3期,2008年1月。
    18. 陳子平,新刑法總則之理論基礎—正犯與共犯,月旦法學雜誌,第135期,2006年8月。
    19. 陳子平,論刑法第三十一條之身分或其他特定關係,收錄於:台灣刑事法學會編著,共犯與身分,2001年11月。
    20. 陳子平,論正犯與共犯之概念,政大法學評論,第48期,1993年9月。
    21. 陳子平,論未遂教唆之可罰性,東吳大學法律學報,第8卷第1期,1993年3月。
    22. 陳志輝,身分犯之實質不法內涵,台灣本土法學,第84期,2006年7月。
    23. 陳志輝,義務犯,月旦法學教室,第23期,2004年9月。
    24. 許玉秀,從共犯與身分論不法與罪責的區分,收錄於:刑事法之基礎與界限—洪福增教授紀念專輯,2003年4月。
    25. 許玉秀,實質的正犯概念,收錄於:氏著,刑法的問題與對策,修訂再版,2000年11月。
    26. 許澤天,對2005年1月刑法總則篇「刑事責任」、「未遂犯」及「正犯與共犯」章修改之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67期,2005年2月。
    27. 許澤天,單純教唆—刑法第二十九條第三項之論證,法學講座,第14期,2003年2月。
    28. 許澤天,共犯之處罰基礎與從屬性,收錄於:罪與刑—林山田教授六十歲生日祝賀論文集,1998年10月。
    29. 黃榮堅,共犯與身分,收錄於:林山田編,刑事思潮之奔騰—韓忠謨教授紀念論文集,2000年6月。
    30. 黃榮堅,從破壞性教導行為看共犯概念,收錄於:氏著,刑罰的極限,初版二刷,2000年4月。
    31. 黃惠婷,新、舊法未遂教唆之檢討,月旦法學教室,第66期,2008年4月。
    32. 黃惠婷,由教唆犯本質論虛偽教唆,台灣本土法學,第21期,2001年4月。
    33. 楊大器,身分犯罪與其共犯之刑事責任,軍法專刊,第24卷第1期,1978年1 月。
    34. 鄭善印,正犯與共犯概念之修正對於實務運作之衝擊,收錄於:台灣刑事法學會編,刑法總則修正重點之理論與實務,2005年9月。
    35. 黎文德,成年人幫助少年犯罪,月旦法學雜誌,第85期,2002年6月。
    36. 蔡聖偉,論間接正犯概念內涵的演變,東吳法律學報第19卷第3期,2008年1月。
    二、 中文書籍
    1. 甘添貴,刑法案例解評,1999年。
    2. 林山田,刑法通論(上),十版,2008年。
    3. 林山田,刑法通論(下),十版,2008年。
    4. 林山田,刑法通論(下),六版,1998年。
    5. 林鈺雄,新刑法總則,二版,2009年。
    6. 周冶平,刑法總論,五版,1972年。
    7. 洪福增,刑法之基本問題,1964年。
    8. 柯耀程,刑法總論釋義—修正法篇(上),初版,2005年。
    9. 陳子平,刑法總論,二版,2008年。
    10. 陳子平,共同正犯與共犯論,初版,2000年。
    11. 陳子平,共犯處罰根據論,1992年。
    12. 陳樸生,實用刑法,重訂初版,1991年。
    13. 許玉秀,新學林分科六法—刑法,七版,2006年。
    14. 許玉秀,刑法第四章緒論及第28條至第31條註釋,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NSC-85-2417-H-004-002-C4,1997年。
    15. 黃榮堅,基礎刑法學(上),初版,2003年。
    16. 黃榮堅,基礎刑法學(下),初版,2003年。
    17. 楊大器,刑法總則釋論,修訂十九版,1994年。
    18. 楊建華,刑法總則之比較與檢討,1988年。
    19. 褚劍鴻,刑法總則論,增訂八版,1989年。
    20. 劉作揖,少年事件處理法,增訂再版,1996年。
    21. 蔡墩銘,刑法精義,初版三刷,2000年。
    22. 蔡墩銘,刑法總則爭議問題研究,1988年。
    23. 蔡墩銘,中國刑法精義,四版,1986年。
    24. 韓忠謨,刑法原理,增訂再版,2002年。
    25. 蘇俊雄,刑法總論(Ⅱ),1998年。
    三、 德文期刊
    1. Herzberg, Akzessorietät der Teilnahme und persönliche Merkmale, in: GA 1991, 145 ff.
    2. Herzberg, Täterschaft, Mittäterschaft und Akzessorietät der Teilnahme, in: ZStW 99 (1987), S. 49 ff.
    3. Herzberg, Die problematic der „besonderen persönlichen Merkmale“ im Strafrecht, in: ZStW 88 (1976), S. 68 ff.
    4. Herzberg, Anstiftung und Beihilfe als Starftatbestände, in: GA 1971, S. 1 ff.
    5. Jakobs, Kriminalisierung im Vorfeld einer Rechtsverletzung, in: ZStW 97 (1985), S. 751 ff.
    6. Less, Der Unrechtscharakter der Anstiftung, in: ZStW 69 (1957), S. 43 ff.
    7. Puppe, Jedem nach seiner Schuld – Die Akzessorietät und ihre Limitierung, in: ZStW 120 (2008), S. 504 ff.
    8. Schünemann, Die deutschsprachige Strafrechtswissenschaft nach der Strafrechtsreform im Spiegel des Leipizger und des Wiener Kommentars, 2. Teil, in: GA, 1986, S. 293 ff.
    四、 德文書籍
    1. Hoyer, in: Systematischer Kommentar zum Strafgesetzbuch, 7. Aufl., 2001.
    2. Jakobs,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2. Aufl., 1991.
    3. Jescheck/ Weigend,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5. Aufl., 1996.
    4. Kindhäuser,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2. Aufl., 2002.
    5. Kühl,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3. Aufl., 2000.
    6. Lackner/ Kühl, Strafgesetzbuch mit Erläuterungen, 24. Aufl., 2001.
    7. Lüderssen, Zum Strafgrund der Teilnahme, 1967.
    8. Maurach/ Gössel/ Zipf,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BandⅡ,7. Aufl., 1989.
    9. Puppe,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 im Spiegel der Rechtsprechung, BandⅡ, 1. Aufl., 2005.
    10. Puppe, in: Normos Kommentar zum Strafgesetzbuch, 2. Aufl., 2005.
    11. Roxin,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BandⅡ, 1. Aufl., 2003.
    12. Roxin,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BandⅠ, 3. Aufl., 1997.
    13. Roxin, in: Leipziger Kommentar zum Strafgesetzbuch, 11. Aufl., 1993.
    14. Schmidhäuser,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 Studienbuch, 2. Aufl., 1984.
    15. Schmidhäuser,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 Lehrbuch, 2. Aufl., 1975.
    16. Schmidhäuser,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 Lehrbuch, 1. Aufl., 1970.
    17. Schönke/ Schröder/ Cramer/ Heine, Strafgesetzbuch Kommentar, 26. Aufl., 2000.
    18. Schünemann, in: Leipziger Kommentar zum Strafgesetzbuch, 12. Aufl., 2005.
    19. Stratenwerth/ Kuhlen,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BandⅠ, 5. Aufl., 2004.
    20. Trechsel, Der Strafgrund der Teilnahme, 1967.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研究所
    93651032
    98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65103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法律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65103201.pdf1011KbAdobe PDF21875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