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一、中文 1.Douglass C. North 著,劉瑞華譯,1994,『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台北:時報出版社。 2.Douglass C. North 著,劉瑞華譯,1995,『經濟史的結構與變遷』,台北:時報出版社。 3.Eggertsson, Thrainn著,吳經邦等譯,2004,『經濟行為與制度』,北京:商務印書館。 4.Robert Cooter & Thomas Ulen著,溫麗琪譯,2003,『法律經濟學』,台北: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5.立法院國會圖書館第七屆第七屆法律提案審議進度追蹤系統。ttp://lis.ly.gov.tw/lgcgi/ttsweb?@0:0:1:/disk1/lg/lgmempropg07@@0.3046800328870781 6.大進社區發展協會,2008,大進社區農村再生計畫。 7.大進社區發展協會,2008,97年度大進社區農村再生建設申請書。 8.王仕圖,2007,「社區型非營利組織資源動員與整合:以社區發展協會為例」,『台灣社會福利學刊』,5(2):103-137。 9.毛育剛,1996,「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農業政策之演變」,論文發表於〈海峽兩岸農業研討會實錄〉,逸仙文教基金會編,台北:508-540。 10.王俊豪、陳昭郎,2001,「活化鄉村社區產業與技術發展計畫」,論文發表於〈活化鄉村發展研討會專輯〉,國立台灣大學農學院農業推廣學系,台北:133-136。 11.王順民,2006,「非營利組織的社會行銷及其相關議題論述-以當代台灣地區為例」,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評論,社會(研)095-007號。 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SS/095/SS-R-095-007.htm(2009/04/28) 12.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農村再生專屬網。 http://rr.swcb.gov.tw/ 13.江明修、鄭勝分,2005,「台灣非營利組織公共課責與自主性之研究」,論文發表於〈轉型期中國公民社會發展-國際的視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4.江明修,1997,「非營利組織公共服務功能之研究」,國科會編號NSC87-2418-H-004-004-E21。 15.行政院農委會,2005,『農地資源空間規劃配置構想研擬計畫(以三星鄉為例)』,行政院農委會:台北。 16.曲振濤,1996,「產權功能及其與所有權的區別」,『中央財政金融學院學報』,5:12-16 17.李永展,2005,「永續鄉村營造之初探」,『中華水土保持學報』, 36(4):340-353。 18.李永展、徐志山、陳佳霙,2005,「如何落實民眾參與理念—以社區營造條例(草案)試行計畫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11:215-229。 19.余美滿,2007,『臺灣土地改革政策之政治經濟分析,1945-1953』,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南投。 20.李炳秀,2005,「內部人控制與非營利組織治理結構探討」,『云夢學刊』,26(2):53-56。 21.吳威德,2005,「台灣農村永續發展規劃策略之研究 --以高雄縣旗山區城鎮風貌改造示範計畫為例」,國立高雄大學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22.吳惠林、周亞貞,1998,『放權讓利 : 由產權理論談中國經改』初版,台北:中華徵信所。 23.官有垣、李宜興,2002,「地方民間組織與政府在社區營造的夥伴關係:以嘉義新港文教基金會推動淨港計畫為例」,『研考雙月刊』,26(3):87-99。 24.周志龍計畫主持、古宜靈、廖淑容共同主持,2004,『農村土地發展與聚落環境改造政策之研究』,財團法人環境規劃與城鄉研究文教基金會執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93年度科技研究計畫研究報告。 25.周其仁,1996,「市場裡的企業:一個人力資本與非人力資本的特別契約」,『經濟研究』6:75-85。 26.林英彥,2009,「談農村再生條例草案」,『土地問題研究季刊』,8(1):133-135。 27.林瑞發,2001「非營利組織的管制-從寇斯(Ronald H. Coase)定理談起」,論文發表於〈全球化與社會福利〉研討會,2001.04.27-28。 http://swat.sw.ccu.edu.tw/downloads/papers/200104270302.pdf(2009/4/28) 28.施美琴、柯勇全、周志龍,2009,「以社區自主經驗探討農村再生之可行性」,論文發表於〈2009年第六屆農村再生規劃學術研討會〉,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國立中興大學農村規劃研究所:台中,2009.07.10,頁3-1~3-14。 29.祝瑞敏,2006,「推動縣級鄉村風貌綱要規劃之展望」,『農政與農情』,165:46-49。 30.徐世榮、顏愛靜、賴宗裕,2009,「農村再生為了誰」,《中國時報》A14版,2008/12/22。 31.徐世榮、顏愛靜、賴宗裕,2009,「農村再生別再淪為空談」,《中國時報》A14版,2009/03/26。 32.崔慈悌,2009,「律師公會求撤農村再生草案 認為違反憲法保障財產權精神:台灣農村陣線也將抵制」,《工商時報》C4版,2009/03/26。 33.馬迎賢,2006,「從代理理論的角度談非營利組織治理」,『全國中文核心期刊』,11:13-15。 34.「推動農村再生,找回人與土地新倫理」座談會,《中國時報》A7版,2009/01/07。 35.高偉傑,2007,『台灣鄉村再生治理與制度障礙之研究-以雲林縣古坑鄉華山村為例』,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台北。 36.倪葆真,2004,「活化鄉村社區組織之推動」,『農政與農情』,148:29-32。 37.孫煒,2004a,「非營利管理的責任問題:政治經濟研究途徑」,『政治科學叢論』,20:141-166。 38.孫煒,2004b,「非營利管理的薪酬政策:代理理論的觀點」,『第三部門學刊』,2:1-23。 39.張志銘,2008,「從委託代理觀點探討集村農舍制度之執行」,『土地經濟年刊』,18:187-217。 40.陳金貴,1994,『美國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初版,台北 : 瑞興 : 中興大學法商學院圖書部經銷。 41.陳芬苓,2007,「國家與市場之外:地方政府中福利混合經濟之實踐」,『國家與社會』,2:83-126。 42.張五常,1989,『賣桔者言』,初版,台北:遠流出版社。 43.張岳志,2006,「農村規劃永續經營管理機制之研究-以新竹縣照門地區為例」,中興大學農村規劃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44.張軍,1991,『現代產權經濟學』,初版,上海 : 聯書店。 45.陳武雄,「通過農村再生條例不能拖」,農村再生專屬網。 http://rr.swcb.gov.tw/news_inside.aspx?id=583(2009/05/04) 46.張智傑,2008,「簡論農村發展政策與農村再生條例」,台灣新社會智庫。 http://www.taiwansi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752&Itemid=122&userid=92&content_type=article(2009/4/28) 47.陳榮俊、陳明燦,2008,「以再生觀點談農村規劃及建設」,『台灣水土保持』,64:1-18。 48.陳榮俊、翁志成,2003,「農村聚落重建社區總體營造案例探討-以雲林縣古坑鄉華山村為例」,『鄉村發展』,4:27-43。 49.郭瑞坤、向家弘,2009「農村發展,不要怕介入」,《中國時報》言論廣場,2009/04/04。 50.張維迎,1996,「所有制、治理結構及委託—代理關係」,『經濟研究』,9:3-15。 51.莊淑姿,2000,「台灣鄉村類型之研究」,台灣大學農業推廣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 52.曾旭正總編輯,2004,『行政院「挑戰二八 : 國家發展重點計畫」: 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政策說明書』,台北:文建會。 53.黃煌雄、郭石吉、林時機調查,2001,『社區總體營造總體檢調查報告書』,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54.湯京平、王詩涵,2009,「公共政策如何瓦解社區發展的集體行動:在地治理的政治與制度分析」,論文發表於〈兩岸農村治理與鄉村發展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中國大陸研究中心、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台北,2009.04.24-25,頁3-1~3-30。 55.湯曉虞,2008,『台灣的農村』第一版,台北: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56.楊光華,陳曉春,2005,「非營利組織產權問題研究」,『哈爾濱學院院報』,26(3):62-66。 57.楊松齡,2006,「都市更新權利變換制度之產權結構分析」,論文發表於〈2006 年海峽兩岸四地土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地政研究所;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台北,2006.09.13-14,頁516-535。 58.楊瑞龍、周業安,1997,「一個關於企業所有權安排的規範性分析框架及其理論含義-兼評張維迎、周其仁及崔之元的一些觀點」,『經濟研究』,1:12-21。 59.楊瑞龍、楊其靜,2000,「對資本雇佣勞動命題的反思」,『經濟研究』,6:91-100。 60.董建宏,「台灣農村規劃與再生的困境—台灣農業與農村發展過程的反思」,『空間規劃』,122:82-90。 61.劉立偉,2008,「社區營造的反思:城鄉差異的考量、都市發展的觀點、以及由下而上的理念探討」,『都市與計劃』,35(4):313-338。 62.翟林瑜,1995,「從代理理論看國有企業改革方向」,『經濟研究』,2:23-30。 63.廖俊松,2007,「從網絡治理觀點觀察重建區社區總體營造計畫之執行」,『政策研究學報』,7:35-64。 64.劉清榕、張明瑜,2001,「活化鄉村人力資源教育培訓」,論文發表於〈活化鄉村發展研討會專輯〉,國立台灣大學農學院農業推廣學系,台北:151-163。 65.劉健哲,2001,「農宅政策之研究」,論文發表於〈活化鄉村發展研討會專輯〉,國立台灣大學農學院農業推廣學系,台北:47-72。 66.劉健哲,2001,「德國農村社區更新及其對台灣之意義」,『鄉村發展』,2:1-29。 67.劉健哲、林春良、翁志成,2003,「由農村規劃之觀點探討我農地利用的現況與發展方向」,『鄉村發展』,4:45-57。 68.劉健哲,2002,「農村建設由下而上規劃模式之研究」,收錄於『農村建設由下而上規劃模式及訓練機制之建立』,行政院農委會。 69.廖樹宏2007,「台灣農村建設的體制設計與發展經驗」,『豐年半月刊』,57(8):42-46。 70.蔡明哲,1987,『社會發展理論 : 人性與鄉村發展取向』一版,台北:巨流。 71.蔡宏進,1993,『鄉村發展的理論與實際』初版,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72.蔡宏進,2003,『台灣新鄉村社會學』初版,台北: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73.蔡建福,2009,「解碼農村再生條例—臺灣農村的再生」,『農訓雜誌』,225:14-17。 74.謝一鋒,2008,「從產權結構論編定工業區開發制度」,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台北。 75.韓選棠,2002,「農村建設由下而上的規劃模式及訓練機制之建立─以台灣農村規劃地區訓練機制建立為例」,收錄於『農村建設由下而上規劃模式及訓練機制之建立』,行政院農委會。 76.鍾麗華,「觀光VS.產銷 給農村一個機會?」,《自由時報電子報》,2009/05/08。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may/8/today-life7.htm,(2009/11/18) 77.簡龍鳳、賴宗裕,2006,「以代理理論觀點探討民間參與區段徵收開發之規模」,『都市與計畫』,33(3):169-188。 二、外文 1.Arrow, K. J.,1985,"The Economics of Agency", p.38 in Principals and Agents: The Structure of Business, edited by Pratt J.W. and Zeckhauser R.J., Harrad Business School Press, Boston: Massachusetts,37-51. 2.Alchain, A. and Demsetz, H.,1972,“Production, Information Cost,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Am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2:777-795。 3.Barzel, Y., 1989, Economic Analysis of Property Right,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Norman E. Bowie, R. Edward Freeman edited, 1992, Ethics and agency theory :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5.Coase, R., 1937,“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 4(16):386-405. 6.Coase, R., 1960,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3(1):1-44. 7.Demsetz, H., 1967,“Toward a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7(2):47-59. 8.Eric W. Orts ,1998,“Shirking and Sharking: A Legal Theory of the Firm”, Yale Law and Policy Review 16(2):265-329. 9.Fama E. F., and M. C. Jensen, 1983a. “Agency Problems and Residual Claims”, The Journal of Law and Econmic, 26:327-349. 10.Fama, E. F., and M. C., Jensen. 1983b.“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26:301-325. 11.Grey, Thmas C., 1980, The Disintegration of Property. pp. 69–85 in property, ed. By J. R Pennock and J. Chapman, New York:NYU Press. 12.Grossman, S. J. & Hart, O., 1986,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Ownership:A Theory of Vertical and Lateral Integration”,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Economy, 94(4):691~719. 13.Hansmann , H.B., 1980, "The Role of Nonprofit Enterprise". Yale Law Journal, 89(5):835-901. 14.Hart, O. & Moore J., 1990, “Property Rights and the nature of the Firm”,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Economy ,98:1119~1158. 15.Jensen, Michael C. and William H. Meckling, 1976,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305-360. 16.Moe, R. C., 1984 , “Exploring the Limit of Privatization” ,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47(6):453-460. 17.Steven, C., 1983, “The Contractual Nature of the Firm”,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l26:1 - 21. 18.Williamson, O. E. 1979,“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The Govermance of contractual relations”,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 22:233-261. 19.Williamson, O.E.1985,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Firms, Markets, Relational Contracting". New York:The Free Press. 20.Williamson, O. E., 1998, the institutions of governance,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8:75-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