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中文書目 Barthes, Roland著,許綺玲譯(1997)。《明室》。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 Benjamin, Walter著,許綺玲譯(1999)。《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 Benjamin, Walter著,張旭東、魏文生譯(2002)。《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台北:臉譜。 Braudel, Fernand著,施康強、顧良譯(2006)。《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日常生活的結構:可能與不可能(卷一)》。台北:左岸文化。 Cresswell, Tim著,王志弘、徐苔玲譯(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 Flusser, Vilém著,李文吉譯(1994)。《攝影的哲學思考》。台北:遠流。 Fiske, John著,楊全強譯(2001)。《解讀大眾文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Giddens, Anthony著,葉肅科譯(1986)。〈都市狀態與日常生活〉,《社區發展季刊》,36:87-93。 Highmore, Ben著,周群英譯(2005)。《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台北:韋伯文化。 Lefebvre, Henri著,王志弘譯(1993)。〈空間:社會產物與使用價值〉,夏鑄九、王志弘(編),《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頁19-30。台北:明文書局。 Orwell, George著,董樂山譯(1991)。《一九八四》。台北:志文。 Solnit, Rebecca著,刁筱華譯(2001)。《浪遊之歌:走路的歷史》。台北:麥田出版。 Sontag, Susan著,黃翰荻譯(1997)。《論攝影》。台北:唐山。 Urry, John著,葉浩譯(2007)。《觀光客的凝視》。台北:書林。 Wells, Liz等著,鄭玉菁譯(2005)。《攝影學批判導論》。台北:韋伯文化。 于堅(2006)。《暗盒筆記——圖像與思:全球化時代背後的日常生活》。北京:中信出版社。 什克洛夫斯基(1989)。〈關於散文理論〉,見方珊,《俄國形式主義文論選》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文靜(2007年4月)。〈大眾觀察學派雞毛蒜皮中的社會意義〉,《世界博覽》,頁54-57。(線上閱讀:http://www.gotoread.com/vo/4277/page446429.html)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策劃(2007)。《凝視驛鄉》。台北:台灣國際勞工協會。 朱光潛編譯(1988)。《西方美學家論美與美感》。台北:天工書局。 朱朝輝(2004)。〈看上去很美——對日常生活審美化問題的思考〉,《學術論壇》,2004年第2期=163:130-133。 李幼蒸(1998)。《欲望倫理學──弗洛伊德與拉康》。嘉義:南華管理學院。 李晏佐(2006)。《例行化及其之外──「日常生活」概念的社會學考察》。東海大學社會所碩士論文。 林士民(2003)。《攝影行為現象之研究──邁向攝影現象學研究的美學思考》。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芳玫(1994)。《解讀瓊瑤愛情帝國》。台北:時報文化。 易博士編輯室、韓淑真編著(2000)。《第一次買數位相機就上手》。台北:易博士文化。 周憲(2001)。〈旅行者的眼光──從近代遊記文學看現代性體驗的形成〉,《旅行與文藝國際會議論文集》,頁405-424。台北:書林。 胡錦媛(2000)。〈靜止與遊牧──《印度之旅》中的兩種旅行〉,東海大學中文系編,《旅遊文學論文集》,頁182-205。台北:文津。 柯錫杰(2006)。《心的視界:柯錫杰的攝影美學》。台北:大塊文化。 高宣揚(1998)。《當代社會理論(上冊)》。台北:五南。 亞里斯多德,〈修辭學〉,見伍蠡甫編(1964),《西方文論選(上)》。上海:人民文學出版社上海分社。 郭力昕(1998)。《書寫攝影》。台北:元尊文化。 張旭東(2002)。〈班雅明的意義〉,《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頁29-63。台北:臉譜。 張照堂(1989)。《台灣攝影家群象(3)張照堂》。台北:躍昇文化。 陳漢榮、David Chang、楊楨著(2007)。〈活用DSLR情境模式,輕鬆拍出好照片〉,《單眼數位相機DSLR完全探索 第二版》。台北:旗標。 游本寬(2003)。《美術攝影論思》。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 游崴(2007)。〈當一群弱勢者拿起相機──關於「凝視驛鄉:移工攝影展」的故事〉,《典藏今藝術》,2007年7月號=178:136-137。 黑格爾著,朱孟實譯(1981)。《美學(二)》。台北:里仁書局。 舒國治等(1997)。《國境在遠方》。台北:元尊文化。 菜鳥梅子編著(2002)。《親愛的…我得了照慾症:數位相機獨領風騷》。台北:文魁資訊。 葉啟政(2004)。《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與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論述對話》。台北:三民。 楊澤(2007 年6 月22 日)。〈數位鋼筆論,數位毛筆論〉,《中國時報》,E7版。 雷驤(2007 年6 月18 日)。〈捷運浮世繪──眨動市民的眼睛〉,《自由時報》,E5版。 劉紀雯(1997)。〈多重孤獨,多重空間:加勒比海──加拿大作家的多倫多空間想像〉,《中外文學》,25[12]:133-158。 蕭正龍(2000)。〈歷史進入文學──論俄國形式主義文學史觀念〉,《中國古典文學研究》,3:137-150。 藍佩嘉(2008)。《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台北:行人。 顏忠賢(2007)。〈天使的BLOG天譴〉,《因數位而美麗》,頁16-21。台北:大塊文化。 顧錚(2003)。《城市表情:20世紀都市影像》。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顧錚(2006)。《世界攝影史(修訂版)》。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 英文書目 Batchen, G. (1997). Burning With Desire: The Conception of Photography.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Batchen, G. (1990). Burning With Desire: The Birth and Death of Photography, Afterimages, January, 8-11. Bailey, David A. and Hall, Stuart (1992). Identity and the black photographic image, Ten/8, 2(3) Critical Decade, 14-24. Barthes, Roland (1999). Rhetoric of the image. Visual Culture: the Reader. Evans, Jessica. & Stuart Hall eds. London, Thousand Oaks, 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s, 33-40. Bourdieu, Pierre (1990). Photography: A Middle-Brow Art. (Shaun Whiteside, Trans.). Cambridge, U.K. : Polity Press. Chaney, David (2002). Cultural Change and Everyday Life. New York: Palgrave. Cowan, R. S. (1976).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the home: household technology and social change in 20th century. Technology and Culture, 17(1), 1-23. de Certeau, Michel (1988).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Steven Rendall, Trans.).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84) Dickens, Charles (1958). The Uncommercial Traveler. London ;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iske, John (1989).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Boston: Unwin Hyman. Hall, Stuart (1972). The social eye of Picture Post. Working Papers in Cultural Studies 2, Spring: 71-120. Lefebvre, Henri (1991).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VolumeⅠ: Introduction. (John Moore, Trans.). London; New York: Verso.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58) Lefebvre, Henri (1984). 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 (Sacha Rabinovitch, Trans.). New Brunswich; London: Transaction Publisher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8) Malpas J. E. (1999). Place and Experience: A Philosophical Topography. Cambridge; U.K.;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ontag, Susan (1977). On Photography. New York: An Anchor Book. 網路資料 boss67kimo(2008 年1 月17 日)。〈原來我得了「照慾症」〉,《Yahoo!奇摩部落格》。上網日期:2008 年5 月8 日,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boss67kimo/article?mid=19625&next=9479&l=f&fid=90 mydcmad(2007 年9 月3 日)。〈看看Sony的「smile shutter」功能有多厲害〉,《數碼影像情報誌》。上網日期:2007 年12 月9 日,取自http://blog.pixnet.net/mydcmag/post/8604862 沈洋(2007 年2 月9 日)。〈我可以用數位相機到書店『拍』書嗎〉,《大眾網》。上網日期:2008 年12 月16 日,取自http://218.57.134.148:82/gate/big5/edu.dzwww.com/school/xyly/200702/t20070209_2008763.htm 邱紹璟(2005 年12 月16 日)。〈攝影工作坊 畫說台灣外勞〉,《大紐約區台灣同鄉會》。上網日期:2008 年12 月18 日,取自http://www.taiwaneseny.com/coranto/taa/EEFyFEZAkyoRhvBBJP.shtml 張嵐霆(2007 年9 月6 日)。〈Sony推出可辨別笑容的數位相機〉,《iThome online》。上網日期:2007 年12 月9 日,取自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45215 黃紹麟(2004 年10 月10 日)。〈質感和造型是膚淺的〉,《數位之牆》。上網日期:2007 年11 月15 日,取自http://www.digitalwall.com/scripts/display.asp?UID=264 楊向榮(2005)。〈西方「陌生化」詩學縱讀——從亞里斯多德到布萊希特〉。(線上閱讀:http://www.zisi.net/htm/ztlw2/wymx/2005-05-11-21038.htm) 〈照相行為調查〉(無日期),《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上網日期:2007 年6 月26 日,取自http://www.insightxplorer.com/specialtopic/self_digitalcamera20060811.html 〈櫻桃小丸子〉(無日期),《維基百科》。上網日期:2007 年6 月24 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AB%BB%E6%A1%83%E5%B0%8F%E4%B8%B8%E5%AD%90&variant=zh-tw 〈躁鬱症〉(無日期),《維基百科》。上網日期:2008 年5 月6 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BA%81%E9%AC%B1%E7%97%87&variant=zh-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