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8345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56/144643 (79%)
Visitors : 51755333      Online Users : 52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8345


    Title: 「照慾症」:城市漫遊中的數位攝影實作
    Shutterbug : a syndrome of being a "flaneur" with digital camera
    Authors: 洪瑞薇
    Contributors: 柯裕棻
    洪瑞薇
    Keywords: 照慾症
    數位攝影
    城市漫遊
    日常生活
    例行與變異
    Date: 2008
    Issue Date: 2010-04-09 14:42:58 (UTC+8)
    Abstract: 本研究源於數位攝影的「遍在」,欲處理的是有關「照慾」的問題。數位相機促成了生活方式化的攝影實踐,而數位攝影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恰好是帶著數位相機上路的城市漫遊者們所可以指涉的。

    本研究將數位相機視為一種「文化物」,將日常生活的數位攝影行動視為一種具有文化脈絡的「事件」(event)。根據本研究的概念脈絡,「日常生活」是一種「例行」與「變異」間的動態變化過程,而本研究所關注的是日常生活變異的潛能。

    漫遊與攝影為日常生活的變異提供了可能性的條件,城市漫遊者的數位攝影實作涉及了這兩種變異的潛能。從這類實作中我們探索的是真實的「日常生活」與攝影再現的「日常生活」之間的裂隙如何產生,目的是為了看出日常攝影的「意欲」。

    本研究針對六件城市漫遊者的日常攝影案例進行文本分析,從分析中得見,城市漫遊攝影者運用各種「戰術」來面對例行化秩序主宰的日常生活,這些戰術是「城市生理學」、「城市修辭學」與「城市對話」。「城市生理學」進行的是一種城市生活「寫實」,這類戰術採集城市日常生活的細節,企圖拼構城市日常生活的「全景」並加以展示。「城市修辭學」是一種對於現實的陳述方法,企圖透過攝影賦予城市日常生活特定的氛圍或意義。「城市對話」則經由與城市日常空間的相互對話,讓漫遊攝影者的主體得以現身。

    本研究發現:對日常生活的攝影再現行動已然變成了日常生活本身,此為現代城市日常生活的「照慾症」。「照慾症」具有雙極性的特質:內在感覺包含:1、「照慾」的排解與強化;2、感官經驗的拓展與框限;3、漫遊性的獲得與失去;4、抒解壓力與創造焦慮。外在表現上:1、兼有秩序的混亂(慾望所致)及經營的軌跡(戰術所致);2、使城市熟悉化又陌生化;3、追求主體又趨於整一。

    本研究欲稱:「照慾症」是一種日常生活意義的填補與賦予行動。這種行動是微觀政治的,它可能出於主體的自覺,也可能出於不自覺,它或許具有某種進步性,但卻不一定是革命的。
    Reference: 中文書目
    Barthes, Roland著,許綺玲譯(1997)。《明室》。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
    Benjamin, Walter著,許綺玲譯(1999)。《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
    Benjamin, Walter著,張旭東、魏文生譯(2002)。《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台北:臉譜。
    Braudel, Fernand著,施康強、顧良譯(2006)。《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日常生活的結構:可能與不可能(卷一)》。台北:左岸文化。
    Cresswell, Tim著,王志弘、徐苔玲譯(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
    Flusser, Vilém著,李文吉譯(1994)。《攝影的哲學思考》。台北:遠流。
    Fiske, John著,楊全強譯(2001)。《解讀大眾文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Giddens, Anthony著,葉肅科譯(1986)。〈都市狀態與日常生活〉,《社區發展季刊》,36:87-93。
    Highmore, Ben著,周群英譯(2005)。《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台北:韋伯文化。
    Lefebvre, Henri著,王志弘譯(1993)。〈空間:社會產物與使用價值〉,夏鑄九、王志弘(編),《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頁19-30。台北:明文書局。
    Orwell, George著,董樂山譯(1991)。《一九八四》。台北:志文。
    Solnit, Rebecca著,刁筱華譯(2001)。《浪遊之歌:走路的歷史》。台北:麥田出版。
    Sontag, Susan著,黃翰荻譯(1997)。《論攝影》。台北:唐山。
    Urry, John著,葉浩譯(2007)。《觀光客的凝視》。台北:書林。
    Wells, Liz等著,鄭玉菁譯(2005)。《攝影學批判導論》。台北:韋伯文化。
    于堅(2006)。《暗盒筆記——圖像與思:全球化時代背後的日常生活》。北京:中信出版社。
    什克洛夫斯基(1989)。〈關於散文理論〉,見方珊,《俄國形式主義文論選》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文靜(2007年4月)。〈大眾觀察學派雞毛蒜皮中的社會意義〉,《世界博覽》,頁54-57。(線上閱讀:http://www.gotoread.com/vo/4277/page446429.html)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策劃(2007)。《凝視驛鄉》。台北:台灣國際勞工協會。
    朱光潛編譯(1988)。《西方美學家論美與美感》。台北:天工書局。
    朱朝輝(2004)。〈看上去很美——對日常生活審美化問題的思考〉,《學術論壇》,2004年第2期=163:130-133。
    李幼蒸(1998)。《欲望倫理學──弗洛伊德與拉康》。嘉義:南華管理學院。
    李晏佐(2006)。《例行化及其之外──「日常生活」概念的社會學考察》。東海大學社會所碩士論文。
    林士民(2003)。《攝影行為現象之研究──邁向攝影現象學研究的美學思考》。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芳玫(1994)。《解讀瓊瑤愛情帝國》。台北:時報文化。
    易博士編輯室、韓淑真編著(2000)。《第一次買數位相機就上手》。台北:易博士文化。
    周憲(2001)。〈旅行者的眼光──從近代遊記文學看現代性體驗的形成〉,《旅行與文藝國際會議論文集》,頁405-424。台北:書林。
    胡錦媛(2000)。〈靜止與遊牧──《印度之旅》中的兩種旅行〉,東海大學中文系編,《旅遊文學論文集》,頁182-205。台北:文津。
    柯錫杰(2006)。《心的視界:柯錫杰的攝影美學》。台北:大塊文化。
    高宣揚(1998)。《當代社會理論(上冊)》。台北:五南。
    亞里斯多德,〈修辭學〉,見伍蠡甫編(1964),《西方文論選(上)》。上海:人民文學出版社上海分社。
    郭力昕(1998)。《書寫攝影》。台北:元尊文化。
    張旭東(2002)。〈班雅明的意義〉,《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頁29-63。台北:臉譜。
    張照堂(1989)。《台灣攝影家群象(3)張照堂》。台北:躍昇文化。
    陳漢榮、David Chang、楊楨著(2007)。〈活用DSLR情境模式,輕鬆拍出好照片〉,《單眼數位相機DSLR完全探索 第二版》。台北:旗標。
    游本寬(2003)。《美術攝影論思》。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
    游崴(2007)。〈當一群弱勢者拿起相機──關於「凝視驛鄉:移工攝影展」的故事〉,《典藏今藝術》,2007年7月號=178:136-137。
    黑格爾著,朱孟實譯(1981)。《美學(二)》。台北:里仁書局。
    舒國治等(1997)。《國境在遠方》。台北:元尊文化。
    菜鳥梅子編著(2002)。《親愛的…我得了照慾症:數位相機獨領風騷》。台北:文魁資訊。
    葉啟政(2004)。《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與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論述對話》。台北:三民。
    楊澤(2007 年6 月22 日)。〈數位鋼筆論,數位毛筆論〉,《中國時報》,E7版。
    雷驤(2007 年6 月18 日)。〈捷運浮世繪──眨動市民的眼睛〉,《自由時報》,E5版。
    劉紀雯(1997)。〈多重孤獨,多重空間:加勒比海──加拿大作家的多倫多空間想像〉,《中外文學》,25[12]:133-158。
    蕭正龍(2000)。〈歷史進入文學──論俄國形式主義文學史觀念〉,《中國古典文學研究》,3:137-150。
    藍佩嘉(2008)。《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台北:行人。
    顏忠賢(2007)。〈天使的BLOG天譴〉,《因數位而美麗》,頁16-21。台北:大塊文化。
    顧錚(2003)。《城市表情:20世紀都市影像》。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顧錚(2006)。《世界攝影史(修訂版)》。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
    英文書目
    Batchen, G. (1997). Burning With Desire: The Conception of Photography.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Batchen, G. (1990). Burning With Desire: The Birth and Death of Photography, Afterimages, January, 8-11.
    Bailey, David A. and Hall, Stuart (1992). Identity and the black photographic image, Ten/8, 2(3) Critical Decade, 14-24.
    Barthes, Roland (1999). Rhetoric of the image. Visual Culture: the Reader. Evans, Jessica. & Stuart Hall eds. London, Thousand Oaks, 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s, 33-40.
    Bourdieu, Pierre (1990). Photography: A Middle-Brow Art. (Shaun Whiteside, Trans.). Cambridge, U.K. : Polity Press.
    Chaney, David (2002). Cultural Change and Everyday Life. New York: Palgrave.
    Cowan, R. S. (1976).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the home: household technology and social change in 20th century. Technology and Culture, 17(1), 1-23.
    de Certeau, Michel (1988).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Steven Rendall, Trans.).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84)
    Dickens, Charles (1958). The Uncommercial Traveler. London ;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iske, John (1989).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Boston: Unwin Hyman.
    Hall, Stuart (1972). The social eye of Picture Post. Working Papers in Cultural Studies 2, Spring: 71-120.
    Lefebvre, Henri (1991).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VolumeⅠ: Introduction. (John Moore, Trans.). London; New York: Verso.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58)
    Lefebvre, Henri (1984). 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 (Sacha Rabinovitch, Trans.). New Brunswich; London: Transaction Publisher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8)
    Malpas J. E. (1999). Place and Experience: A Philosophical Topography. Cambridge; U.K.;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ontag, Susan (1977). On Photography. New York: An Anchor Book.
    網路資料
    boss67kimo(2008 年1 月17 日)。〈原來我得了「照慾症」〉,《Yahoo!奇摩部落格》。上網日期:2008 年5 月8 日,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boss67kimo/article?mid=19625&next=9479&l=f&fid=90
    mydcmad(2007 年9 月3 日)。〈看看Sony的「smile shutter」功能有多厲害〉,《數碼影像情報誌》。上網日期:2007 年12 月9 日,取自http://blog.pixnet.net/mydcmag/post/8604862
    沈洋(2007 年2 月9 日)。〈我可以用數位相機到書店『拍』書嗎〉,《大眾網》。上網日期:2008 年12 月16 日,取自http://218.57.134.148:82/gate/big5/edu.dzwww.com/school/xyly/200702/t20070209_2008763.htm
    邱紹璟(2005 年12 月16 日)。〈攝影工作坊 畫說台灣外勞〉,《大紐約區台灣同鄉會》。上網日期:2008 年12 月18 日,取自http://www.taiwaneseny.com/coranto/taa/EEFyFEZAkyoRhvBBJP.shtml
    張嵐霆(2007 年9 月6 日)。〈Sony推出可辨別笑容的數位相機〉,《iThome online》。上網日期:2007 年12 月9 日,取自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45215
    黃紹麟(2004 年10 月10 日)。〈質感和造型是膚淺的〉,《數位之牆》。上網日期:2007 年11 月15 日,取自http://www.digitalwall.com/scripts/display.asp?UID=264
    楊向榮(2005)。〈西方「陌生化」詩學縱讀——從亞里斯多德到布萊希特〉。(線上閱讀:http://www.zisi.net/htm/ztlw2/wymx/2005-05-11-21038.htm)
    〈照相行為調查〉(無日期),《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上網日期:2007 年6 月26 日,取自http://www.insightxplorer.com/specialtopic/self_digitalcamera20060811.html
    〈櫻桃小丸子〉(無日期),《維基百科》。上網日期:2007 年6 月24 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AB%BB%E6%A1%83%E5%B0%8F%E4%B8%B8%E5%AD%90&variant=zh-tw
    〈躁鬱症〉(無日期),《維基百科》。上網日期:2008 年5 月6 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BA%81%E9%AC%B1%E7%97%87&variant=zh-tw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廣播電視學研究所
    94453002
    97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45300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Radio & Television & Graduate Program]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51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