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本研究之目的,旨在探討PDM對台灣3C產業研發管理的影響.
先從台灣3C產業研發管理所涉及之組織環境,核心能耐,及組織與知識創造的關聯性做番檢視, 再將主題PDM對焦在研發管理的創新活動中, 復以流程的構面觀點, 透過個案訪談及實驗分析, 理出PDM對研發管理影響之脈絡如下:
一. PDM導入時,進入障礙傾向來自:
(1) 研發人員心理.
(2) 既有流程漏洞.
(3) 橫向協調不易.
二. 需配合的推動要素傾向:
(1) 技術系統客製.
(2) 流程改造.
三. PDM對研發管理的直接助益傾向:
(1) 團隊協同. (2) 專案導向.
(3) BOM管理. (4) 既有資料庫整合綜效.
四. A公司導入PDM後, 組織能耐在
(1) 程序效能 及(2) 研發時程進度掌控上, 皆有可觀的進展.
領悟與啟示-----PDM真正帶給研發管理最大的助益, 在於 : 它會刺激我們省思, 加速改造流程.....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affections of PDM on the Research & Development management, in the environment of Tai-
Wan"s 3C industry.
Starting from viewing the environments of innovative organizations,
Core competenci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rganization and
Knowledge creating. Then, focusing the subject PDM on the innovative
Activities of Research & Development management. And in the process
Point of view, via interviewing of several parties together with experi-
ment analysis, to sum up the veins of the affections of PDM on the Re-
search & Development management as following :
1. When introducing the PDM system, the entering obstacles tend to cause from :
(1) The psychology of Research & Development peoples.
(2) The defects of existing processes.
(3) Horizontally coordinating being not easy.
2. The key promotive factors to be operated in coordination tend to be :
(1) Technical system customization.
(2) Process reconstruction
3. The direct benefits of PDM for Research & Development management
tend to be :
(1) Teamwork co-ordination.
(2) Project oriented.
(3) BOM management.
(4) The interated synergy of existing data banks.
4. After conduting the PDM system, the competencies of party A in the areas of (1) Process efficiency and (2) Research & Development sche-
dule control perform conspicuous improvement.
Inspiration ------ The most benefit of PDM truly impacts on Research &
Development management is : It will stimulate us to make a self-exa-
mination. To speed up to improve our process ……. 本 文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3
第三節 論文結構…………………………………………………----5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創新研發組織環境………………………………………----7
壹、 超聯結組織……………………………………………-------7
貳、 核心能耐………………………………………………------11
參、 研發管理………………………………………………------12
肆、 創新研發組織與知識創造…………………………--------25
第二節 PDM的意涵……………………………………………------29
壹、 定義與範圍……………………………………………------29
貳、 PDM的主要共同功能………………………………---------33
第三節 PDM與研發管理之關聯………………………………------39
壹、 執行與整合新工具……………………………………------39
貳、 PDM對組織知識創造之助益 ………………………-----45
第三章 研究方法……………………………………………………--51
第一節 研究架構………………………………………………-----51
第二節 研究設計與流程……………………………………-…----53
第三節 研究限制………………………………………………-----57
第四章 個案分析……………………………………………………--59
第一節 A公司…………………………………………………------61
壹、 公司背景………………………………………………------61
貳、 PDM與研發管理之關聯……………………………---------67
參、 PDM導入後成效小結………………………………---------85
第二節 B公司…………………………………………………------87
壹、 公司背景………………………………………………------87
貳、 PDM與研發管理之關聯……………………………---------91
參、 PDM導入後成效小結………………………………-------- 98
第三節 C公司…………………………………………………-----101
壹、 公司背景……………………………………………-------101
貳、 PDM與研發管理之關聯……………………………--------105
參、 PDM導入後成效小結………………………………--------114
第四節 D公司…………………………………………………-----117
壹、 公司背景……………………………………………-------117
貳、 PDM與研發管理之關聯……………………………--------121
參、 PDM導入後成效小結………………………………--------127
第五節 E公司…………………………………………………-----129
壹、 公司背景……………………………………………-------129
貳、 PDM與研發管理之關聯……………………………--------133
參、 PDM導入後成效小結………………………………--------141
第六節 個案整理………………………………………………---.143
壹、 新產品開發小組……………………………………-------144
貳、 執行與整合新工具…………………………………-------145
參、 PDM對組織知識創造之助益………………………--------146
肆、 PDM對組織之綜合成效……………………………--------147
第五章 實驗及成效分析……………………………………………-149
第一節 A公司實驗前背景摘要………………………………-----151
第二節 實驗與分析……………………………………………----157
壹、 主要績效指標(KPI)說明…………………………------157
貳、 樣本模擬實驗………………………………………-------172
參、 樣本實驗小結………………………………………-------184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87
第一節 研究發現………………………………………………----187
壹、 執行與整合新工具方面……………………………-------187
貳、 PDM對組織知識創造之助益方面…………………--------192
參、 PDM導入後之綜合成效方面………………………--------195
肆、 相近系統之干擾…………………………………--…-----199
伍、 效率之外,還有什麼?……………………………-------200
陸、 其它發現:新產品開發專案小組之評核…………-------201
第二節 結論……………………………………………………----205
第三節 建議....…………………………………………………--209
參考文獻…………………………………………………………………-211
附件………………………………………………………………………-215
表 目 錄
表2-1-1 不同世代研發管理的特性………………………………-----15
表2-1-2 專案管理的組織方式……………………………………-----21
表4-6-1 新產品開發小組個案彙整………………………………----144
表4-6-2 執行與整合新工具個案彙整……………………………----145
表4-6-3 PDM對組織知識創造之助益個案彙整………………-------146
表4-6-4 PDM對組織之綜合成效個案彙整……………………-------147
表5-1-1 A公司PDM KPI 911117………………………………-------153
表5-2-1 樣本產品開發(M1~M3)時長KPI……………………------175
表5-2-2 樣本開發時程誤差KPI…………………………………-----176
表5-2-3 樣本試作未解問題點比率KPI…………………………-----177
表5-2-4 樣本量試主要設計問題點比率KPI……………………-----178
表5-2-5 樣本測試計劃/工程資料發行及時率KPI………………----179
表5-2-6 樣本量試測試驗證延誤率KPI…………………………-----180
表5-2-7 樣本設計疏失工程變更比率KPI………………………-----181
表5-2-8 樣本料表正確率KPI……………………………………-----182
表5-2-9 樣本工程變更驗證達成率KPI…………………………-----183
表5-2-10 樣本實驗結果彙整………………………………………----184
表6-1-1 導入障礙之綜合傾向……………………………………----188
表6-1-2 PDM對組織知識創造之助益綜合傾向………………-------193
圖 目 錄
圖2-1-1 超聯結組織…………………………………………………----9
圖2-1-2 核心能力的四個構面……………………………………-----11
圖2-1-3 技術管理…………………………………………………-----13
圖2-1-4 技術的生命週期…………………………………………-----17
圖2-1-5 知識螺旋…………………………………………………-----27
圖2-1-6 組織知識創造螺旋………………………………………-----28
圖2-3-1 四種知識創造執行工具的責任歸屬……………………-----42
圖3-1-1 研究架構…………………………………………………----.53
圖3-2-1 研究流程…………………………………………………-----51
圖4-1-1 A公司組織圖……………………………………………------63
圖4-1-2 A公司研發組織圖………………………………………------63
圖4-1-3 A公司產品開發週期……………………………………------65
圖4-1-4 A公司專案小組架構……………………………………------66
圖4-2-1 B公司組織圖…………………………………………------…88
圖4-2-2 B公司研發組織圖……….………………………………-----89
圖4-2-3 B公司產品開發流程……………………………………------89
圖4-2-4 B公司專案小組架構……………………………………------90
圖4-3-1 C公司組織圖……………………………………………-----103
圖4-3-2 C公司研發組織圖………………………………………-----103
圖4-3-3 C公司產品開發週期…………………………………1------104
圖4-3-4 C公司專案小組架構…………………………………-------104
圖4-4-1 D公司組織圖……………………………………………-----118
圖4-4-2 D公司研發組織圖………………………………………-----119
圖4-4-3 D公司產品開發週期……………………………………-----120
圖4-4-4 D公司專案小組架構……………………………………-----120
圖4-5-1 E公司組織圖……………………………………………-----130
圖4-5-2 E公司研發組織圖………………………………………-----131
圖4-5-3 E公司產品開發週期……………………………………-----132
圖4-5-4 E公司專案小組架構……………………………………-----132
圖5-2-1 產品開發(M1~M3)時長KPI(依產品線)…………------158
圖5-2-2 開發時程誤差KPI(依部門)…………………………-----159
圖5-2-3 未解問題點比率KPI(依產品線)……………………-----161
圖5-2-4 量試主要設計問題點KPI(依部門)…………………-----162
圖5-2-5 測試/工程資料發行及時性KPI(依部門)……………----163
圖5-2-6 量試驗證延誤率KPI(依總和平均)…………………-----165
圖5-2-7 設計疏失工程變更比率KPI(依部門)………………----.166
圖5-2-8 零件共用率KPI…………………………………………-----167
圖5-2-9 料表正確率KPI(依機種)……………………………-----169
圖5-2-10 工程變更驗證達成率KPI(依總和平均)……………-----170
圖5-2-11 回修/報廢/重工成本KPI(依總和平均)……………-----172
附 件 目 錄
附件2-2-1 PDM產品一覽…………………………………………-----215
附件2-2-2 PDM產品比較…………………………………………-----221
附件3-2-1 導入PDM經驗訪問綱要920208………………………-----229
附件4-1-1 量試階段組包時機釐清…………………………--------231
附件4-1-2 OEM組包責任釐清……………………………………-----233
附件4-1-3 大陸料表與台灣料表之整合評估………………………--235
附件4-4-1 E計劃與PDM之關聯比對………………………----------239
附件5-1-1 PDM先期訪談時程……………………………--…-------243
附件5-1-2 A公司現行作業流程問題彙整…………………………---245
附件5-1-3 M1~M3產出文件之時點………………………………-----253
附件5-1-4 包材組裝確認程序之釐清……………………………---.261
附件5-1-5 Firmware入BOM會議記錄……………………………-----263
附件5-1-6 PDM需求整理訪談時程………………………………-----267
附件5-1-7 產品開發週期主要績效指標(KPI)彙整……-…------269
附件5-1-8 A公司PDM啟動會議………………………………--------271
附件5-1-9 A公司PDM專案佈告討論區建立…………………--------273
附件5-1-10 A公司PDM專案計劃時程920113……………………------275
附件5-1-11 PDM財務需求會議記錄………………………………-----277
附件5-1-12 未e化之工程表單………………………………………---279
附件5-1-13 工程資料中心(EDC)文件清單920128………………---2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