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4571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648/144635 (79%)
造訪人次 : 51681190      線上人數 : 59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4571


    題名: 原漢學校本位課程之比較分析--以台灣中部以北地區國民小學為例
    作者: 柯文麗
    Ke, Wen-Li
    貢獻者: 張駿逸
    柯文麗
    Ke, Wen-Li
    關鍵詞: 學校本位課程
    原住民族教育
    族群認同
    school-based curriculum
    aboriginal education
    ethnic identification
    日期: 2003
    上傳時間: 2009-09-18 10:37:34 (UTC+8)
    摘要: 社會變遷的快速,推波助瀾學校教育改革的腳步。學校教育不能原地踏步,必須有所創新;學校教育必須能掌握社會脈動,才能提供學子隨機應變的能力。因此,教育改革勢在必行。
    中央統籌規劃的課程是一套統一的架構,並未考量學生生活經驗、學生成長背景、學生民族身分..,所以,為了改善上述缺失,教育部現今推行的九年一貫國民教育,在課程規劃上,安排一周兩節課的彈性學習時間,提供給各小學彈性運用課程的設計,也就是鼓勵學校妥善運用這兩節課時間,設計規劃適合該校學童學習的課程活動。精神上強調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期望學生從此課程學習中找到學習的樂趣,從而喜愛上學、更有自信面對挑戰。課程的內容可以是各學科的補救教學活動;或是結合社區發展、自然生態資源、機關團體的課程設計;還是民族文化相關的課程發展活動…。因此,學校本位課程的推動,彰顯了各學校的發展特色。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風土民情;語言、習俗上的不同,讓台灣境內各民族有了各自不同的特色。學校本位課程所提供各學校彈性的自主課程設計,造就了原住民小學與漢人小學在課程設計方向上不同的發展。原住民小學發展了與該學校學童民族身分相關的民族文化課程活動,有的是民族語言課程、民族舞蹈活動、原住民合唱社團、還有原住民祭儀活動,以及傳統編織、織布技藝等課程。漢人小學則多是結合社區發展鄉土人文、自然生態,或是與社區機關、社團結合的課程活動。

    本論文是以比較分析台灣中部以北地區,八所原漢國民小學所推動的學校本位課程活動,透過訪談、問卷調查,綜合歸納後得到下列點結論:

    壹、原住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傾向於民族文化相關課程。
    貳、漢人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多與社區資源相結合。
    參、原住民教師比漢人教師關心民族教育。
    肆、學生喜愛主題活動式課程。
    伍、學校本位課程活動設計打造學校特色。
    Study and Analyze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of Aboriginal Schools and General School for the Northern of Taiwan Elementary Schools

    The modern society changes so fast that it accelerates the revolution in our system of education and the school education system should innovate in order to make progress instead of regression.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the ability to adapt modern society, which changes all the time, revolution in our educational system is imperative.

    The central government designed curriculum, a prevailing uniformity of educational skeleton, concerns nothing about the living experience, backgrounds and special racial dignity of the individual, so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promotes the nine-year integrated education, an educational frame, in order to correct the flaw that ignores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The nine-year integrated education provides the flexibility in program design by arranging elastic courses two times a week. In other words, the purpose on this special educational frame is that appropriate arrangement for activities and programs which suit students. Moreover, the essence of the nine-year integrated education puts emphasis on the spirit that the individual can see the fun of learning. In additionnine-year integrated education, students love to go to school and act with confidence to face challenges. The ingredients of the program may contain tutorial class or cooperate with community development, nature resources, and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s. Therefore, advocating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makes traits of every single school more obvious.

    Generally speaking, diverse races have dissimilar cultures which are unique. The variety of historical backgrounds, languages and custom contribute the special feature which belongs to natives in Taiwan.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which offers flexibility in program design makes the difference in curriculum arrangement between aboriginal elementary school and general elementary school. The aboriginal elementary schools have developed the cultural programs, which include mother language, folk dance, chorus, ritual ceremony and traditional weave skill, relating to their historical background according to the traits that students present. On the other hand, the general elementary schools combine their programs with native humanism, environmental concerns or cooperate with community activities and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s.

    The thesis analysis and compares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of eight schools which include aboriginal and general elementary schools in north and central Taiwan by interviews, questionnaires and then obtains conclusions represented below.


    1.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of aboriginal elementary school inclines to develop cultural programs.
    2.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of general elementary school chiefly combines with community resources.
    3. The aboriginal teachers concern more about national education than other teachers.
    4. The students prefer topical subject curriculums.
    5. Designing school-based curriculum forms characteristics of schools.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一) 專書
    王保進
    2003《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台北:心理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
    2000《課程統整—理論篇》教育部
    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1998《學校本位課程與教學創新》台北:揚智
    中國教育學會
    1993《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台灣書店
    方德隆
    1999《國民中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雯琳
    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決定的個案研究:以一所「學校社區化」之國小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智穎
    2002《我國國小鄉土語言課程實施之研究—以三所國民小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詹賢政
    2002《融入排灣文化的原住民國中國文網路化輔助教材之設計與評鑑》義守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劉見至
    2001《原/漢族群關係課程方案在高雄市國中實施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蔡宗河
    2001《課程理論與實務》高雄:麗文
    2000《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以一所小學圖書館利用教育之個案研究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健霖
    2001《泰雅族男童的世界觀:兼論其教育意義》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孟蓉
    2001《當泰雅族學童「遇到」科學家—探討不同族群背景學童之科學家意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三)期刊論文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
    2001《邁向課程新紀元(六)》兩岸三地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學術研討會
    李振賢
    2000〈學校、社區與伙伴關係之探討〉《高中教育》12期,頁52-56
    李子建、黃顯華
    李臣
    2001〈學校本位課程實施與教師專業成長〉發表於兩岸三地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學術研討會《邁向課程新紀元(六)》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吳天泰
    1993〈小學的多元文化教育〉載於中國教育學會編《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台灣書店,頁375-386
    林振春
    1996〈學校社區化與社區終身學習體系的建構〉《台灣教育》551期,頁41-45
    林振春
    1997〈學校社區化〉《國民教育》37卷6期,頁7-15
    林偉人
    1999〈淺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國教之友》51卷2期,頁3-13
    1996《課程:範式、取向和設計》台北:五南
    林進材
    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上的議題〉《國教之友》51卷2期,頁14-20
    林佩璇
    200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及其影響因素之探討〉載於教育部台灣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所編《九年一貫課程試辦學校研習參考資料》台北:教育部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頁76~93
    周德禎
    2000〈打造學校與社區結合的新時代〉《國教新知》第46卷,第45期,頁80
    周德禎
    1997〈小學社會科原住民文化補充教材之發展與應用—一個臨床教學實驗報告〉《原住民教育季刊》8期,頁53-71
    洪福財
    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中的小學教師角色〉《教育實習輔導季刊》5卷1期,頁6-13
    林明地
    胡應銘
    1999〈從實務觀點看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教師天地》103期,頁30-35
    高新建
    200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意涵與實施〉《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工作坊資料集—邁向課程新紀元(二)》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頁61-80
    高新建
    1999a〈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多樣性〉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學校本位課程與創新教學》台北:揚智,頁61-80
    高新建
    1999b〈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成功因素〉載於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系《新世紀中小學課程改革與創新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頁15-23
    高新建
    1999c〈營造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有利情境〉《教師天地》101期,頁25-31
    2001《學校與社區關係》台北:五南
    高新建
    1999d〈邁向成功的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載於市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北師
    高新建
    1999e〈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立論基礎與理想情境〉載於《87學年度市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北師
    高新建
    1999f〈建構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推展情境〉發表於《邁向課程新紀元九年一貫課程理想的詮釋與對話研討會》板橋:台灣藝術學院,頁32-49
    高新建
    1999g〈以基本能力及能力指標為本位發展統整課程〉發表於市北師《現代教育論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設計》台北:市北師,頁27-37
    高新建
    1999h〈外國推展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緣由〉《教師天地》第103期,頁17
    林秀容
    教育部
    2000a《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手冊□---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基本理念與實施策略》
    教育部
    2000b《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手冊□---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實例分析與展望》
    教育部
    1998《教育部公報》第286卷
    教育部
    1997《教育部公報》第269卷
    陳美如
    1999〈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學校知識---多元文化學校知識探究〉《教育資料與研究》30期,頁36-44
    1999《學校本位課程與教學創新》台北:揚智
    陳麗華
    1997〈從兒童的族群社會化談班級的族群關係經營〉《原住民教育季刊》2期,頁53-77
    郭昭佑、陳美如
    1997〈學校本位的課程決定與管理---從澳洲三個學校的個案研究談起〉《教育資料與研究》14期,頁87-91
    張明輝
    1999〈學校本位管理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載於《學校教育與行政革新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張嘉育
    1998〈認識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學
    校本位課程與創新教學》台北:揚智,頁23-48
    張駿逸
    周德禎
    1997〈民族學觀點的原住民鄉土文化教材〉《原住民教育季刊》
    黃嘉雄
    1999〈落實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行政領導策略〉發表於市北師《現代教
    育論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設計》台北:市北師,頁41-49
    葉連祺
    1999〈中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意涵和取向〉《教師天地》103期,頁21-29
    蔡清田
    1999〈推動學校本位課程發展,進行學校課程總體營造〉發表於《新世紀中小學課程改革與創新教學學術研討會》高雄:高師大,頁25-33
    歐用生
    2000〈學校本位課程改革---爭議與回應〉《國民教育》40卷3期,頁2-9
    1999《教育人類學導論—文化觀點》台北:五南
    歐用生
    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的內涵與特色〉《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工作坊資料集—邁向課程新紀元(二)》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頁13
    羅清水
    1998〈九年一貫課程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研習資訊》第十五卷 第五期 台北
    顧瑜君
    1999〈從以教師、社區為中心的課程設計案例探討鄉土教育課程發展的可能性〉載於《1999行動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東師範學院
    英文部分
    Brady,L.
    1987 Curriculum development(2nd ed) Sydeny:Prentice Hall
    Eggleston
    陳伯璋、許添明
    1980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Britain : a collection of case studies London Boston : Routledge & Kegan Paul,p.7
    Marsh, C., Day, C., Hannay, L. & McCutcheon, G.
    1990 Reconceptualizing School-bas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London:The Falmer Press
    OECD
    1979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aris :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 [Washington, D.C. : sold by OECD Publ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Center,p.13
    Skilbeck,M.
    1984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London:Harper&Row Ltd
    Skilbeck,M.
    1976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dlopment. In J. Walton & J. Welton(Eds),
    2002《學校本位經營的理念與實務》台北:高等教育
    Rational curriculum planning:Four case studies London:Ward Lock Educational.
    網路部分
    行政院
    1994《教育改革咨議總結報告書》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2/tsy-all_3.html,2003/09/03
    行政院原住民族資訊網
    2003〈原住民族教育法施行細則〉第六條
    http://www.apc.gov.tw/official/govinfo/lawsearch_result.aspx?no=122,2003/12/10
    高新建
    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成功因素:綜合分析〉
    http://140.127.40.7/~edu/item4-article4.htm,2002/07/02
    陳麗華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
    2003〈九年一貫課程實施要點〉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網站
    http://teach.eje.edu.tw/9CC/brief/brief6.php 2003/09/24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
    2003〈九年一貫課程新舊課程比較〉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網站http://teach.eje.edu.tw/9CC/brief/brief6.php,2003/11/12
    張駿逸
    2002〈教育系統宜放手〉《中央日報》
    http://www.cdu.com.tw/daily/2002/04/29/text/910429c2.htm,2002/08/13
    2000《族群關係課程發展研究》台北:五南
    黃政傑
    1999《課程改革》台北:漢文
    黃政傑
    1997《課程改革的理念與實踐》台北:漢文
    黃政傑
    1993《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張建成
    2000《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課題與別人的經驗》台北:師大書苑
    張嘉育
    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楊龍立
    2001《學校為本課程—設計與探討》台北:五南
    蔡清田
    2002《學校整體課程經營—學校課程發展的永續經營》台北:五南
    簡良平
    2002《學校課程決定—理論與實證》台北:師大書苑
    (二)學位論文
    王錦蓉
    2002《國民小學社會科教科書世界觀教育知識之內容分析》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文吉
    2000《屏東縣原住民學童多元致能與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建昌
    2001《平地籍教師在原住民學校的教師較色認同》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銘豐
    2002《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卓石能
    2001《都市原住民學童族群認同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美慧
    2002《文化回應教學模式之行動研究—以一個泰雅族小學五年及社會科教室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珮璇
    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個案研究---台北縣鄉土教學活動的課程發展》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霓岑
    2000《國民小學教師設計統整課程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麗惠
    1999《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學童的認知風格、推理表現與問題解決表現之相關》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顯忠
    2001《多元文化課程發展決定歷程之研究—以一所國小活動課程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邦欣
    1999《學校與社區家長的互動關係:一位原住民女性校長的理念與策略》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迪慧
    2000《學校本位管理之研究:一所國民小學各案分析》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英
    2002《鄉土教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凌平
    2000《原住民國小學童族群認同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幼蘭
    2001《台灣及紐西蘭原住民傳統幼童教育之比較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新建
    200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工作坊資料集—邁向課程新紀元(二)》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高新建
    1991《國小教師課程決定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及勉
    2001《金門縣國民小學鄉土教育課程設計之研究》銘傳大學公共管理與社區發展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莊采珂
    1998《多元文化課程方案的實施—學生經驗課程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巧如
    2000《國民中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策略之研究:以嘉義縣市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金春
    2001《九年一貫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以吳興國小健康與體育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燦金
    1996《美國學校本位管理及其在我國國民小學實施可行性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玲月
    2002《九年一貫課程中的鄉土教育—新舊課程之比較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烘玉
    2001《原住民傳統工藝課程方案對原住民學童自我概念、族群認同和文化素養影響之研究—以阿美族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錦田
    2001《客語課程與教學之行動研究—從台北縣國小客家籍學生的認同與理解發》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麗莉
    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以屏東縣仕絨國小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湯昌文
    2002《客家母語教學中族群意識與文化認同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守仁
    2002《原住民學校「族群認同」課程之個案研究:以一所桃園縣復興鄉國小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琦琪
    2000《推動原住民社區本位教育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嘉育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研究所
    90259018
    9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0259018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民族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25901801.pdf40KbAdobe PDF21082檢視/開啟
    25901802.pdf84KbAdobe PDF21137檢視/開啟
    25901803.pdf110KbAdobe PDF21325檢視/開啟
    25901804.pdf78KbAdobe PDF21361檢視/開啟
    25901805.pdf215KbAdobe PDF21655檢視/開啟
    25901806.pdf849KbAdobe PDF227252檢視/開啟
    25901807.pdf273KbAdobe PDF21808檢視/開啟
    25901808.pdf167KbAdobe PDF21686檢視/開啟
    25901809.pdf130KbAdobe PDF23467檢視/開啟
    25901810.pdf321KbAdobe PDF21320檢視/開啟
    25901811.pdf125KbAdobe PDF21612檢視/開啟
    25901812.pdf131KbAdobe PDF22509檢視/開啟
    25901813.pdf175KbAdobe PDF21517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