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205/145239 (79%)
Visitors : 52550941      Online Users : 82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4561


    Title: 匈奴與漢朝和戰關係研究
    Authors: 芬達逹
    Funda Tugba EYUBOGLU
    Contributors: 林恩顯
    芬達逹
    Funda Tugba EYUBOGLU
    Keywords: 民族史
    民族關係
    民族政策
    文化交流
    Date: 2002
    Issue Date: 2009-09-18 10:36:00 (UTC+8)
    Abstract: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漢族以外最強大,與漢族關係最密切、接觸時間又最長久的民族是匈奴;由於匈奴與漢接壤,而前者行游牧生計,後者採農耕生計,生機類型的差異也使匈漢雙方在政治、經濟、外交、文化上有更頻繁的互動與聯繫。尤其是北方游牧民族緣於自然環境及生活方式的限制,在經濟上必需依存南方的農業民族,貿易上的依存性使匈漢兩民族在兩漢四百餘年間時戰時和,或通關互市或彼此對抗,本論文擬藉由深入探究中國兩漢時期匈奴與漢民族間的和戰關係,以期達成下列目的:(一)證清以往因民族本位主義所造成的偏頗史論;(二)根據民族史研究之客觀性原則重新定位匈漢和戰關係;(三)歸納出北方游牧民族與中原農業民族在歷史、文化上的發展趨勢。

    本文範圍以兩漢時代匈奴與漢民族之和戰關係為中心,探討匈奴與漢朝本身的興衰及雙方勢力消長、外交策略運用與和、戰間之關聯。為求歷史研究上有整體的脈絡,先簡介匈奴的起源與早期發展;東漢以後的匈奴史事,則另於「匈奴遺緒」一節中加以敘述。

    研究方法以史學為基礎,著重政治學、軍事學、社會學、民族學的分析,兼採取泛文化比教法、整體研究法及文化接觸研究法。

    本論文內容分為五章十六節,其架構可簡要列示如下圖:

    —————————
    匈奴的起源— — — —→ 匈奴與漢朝— — — —→匈奴與漢朝— — — —→ 結論
    與發展 和戰關係史 和戰關係分析
    ↑ ↑ ↑ ↑
    ∣地理環境及 ∣漢初與匈奴的關係 ∣匈奴南侵原因之探討 ∣匈奴遺緒∣魏晉時期之
    生活類型 ∣漢武帝與匈奴之戰 ∣漢朝之和親政策評析 ∣ 匈奴
    ∣起源∣族稱 ∣匈奴內部分裂及臣服於漢 ∣和戰對匈奴之影響 ∣ 南匈奴之列
    ∣種族 ∣匈奴與王莽及東漢之和戰 ∣和戰對兩漢之影響 ∣結語 國時代及滅亡
    ∣早期發展 ∣與諸夏的和戰 北匈奴之西徙
    ∣頭曼單于時期 入歐
    ∣冒頓單于時期
    本論文的主要限制在於缺乏匈奴自身的史料,探討匈漢和戰關係史不得不侷限於中國史書,例如東漢以南匈奴為正統,致《後漢書》中僅有〈南匈奴列傳〉而無專章載明北匈奴之史事。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面臨最大的挑戰在於運用中國史書提供的史料,而避免其中漢族本位主義的影響;秉持民族史研究之客觀性原則評估匈漢和戰關係。未來的發展可由經濟依存、生機類型差異,以及雙方在西域勢力消長,農業民族對游牧民族和、戰的抉擇等方面繼續研究匈奴史。
    Reference: 參考書目
    一、 史料
    司馬遷《史記》,台北:天工書局,1985年。
    班固《漢書》,台北:世界書局,1972年。
    范曄《後漢書》,台北:世界書局,1972年。
    陳壽《三國志》,台北:鼎文書局,1979-1980年。
    房玄齡《晉書》,台北:鼎文書局,1979-1980年。
    魏收《魏書》,台北:鼎文書局,1979-1980年。
    李延壽《北史》,台北:鼎文書局,1979-1980年。
    宋祁,歐陽修《新唐書》,台北:鼎文書局,1979-1980年。
    魏徵《隋書》,台北:鼎文書局,1979-1980年。
    荀悅《漢紀》,台北:商務印書館,1974年。
    哀宏《後漢紀》,台北:商務印書館,1974年。
    徐天麟《西漢會要》,台北:世界書局,1963年。
    徐天麟《東漢會要》,台北:九思出版社,1979年。
    劉珍《東觀漢記》,京都:中文出版社,1969年。
    劉熙《釋名•釋飲食》,台北:廣文書局,1971年。
    二、 專書
    (一)中文
    丁守和《中國歷代文化概述》,香港:中華書局,1989年。
    巴克爾《匈奴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年1973年。
    巴克爾《韃靼千年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
    王明珂《中國邊疆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蒙藏委員會、台灣師大歷史系所,1995年。
    王桐齡《中國民族史》,華世出版社,1933年。
    王桐齡《東洋史》,台北:商務印書館。
    王國維《觀堂集林》,台北:藝文印書館,1958年。
    王國維《王國維先生全集》,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76年。
    王國維《司馬遷—其人及其書》,三重市:長安出版社,1985年。
    木芹《兩漢民族關係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
    木鐸出版社編《居延漢代遺址的發掘和新出土的史料》,台北:木鐸出版社,1980年。
    左文拳《匈奴史》,台北:三民書局,1977年。
    北京中華書局編《居延漢簡甲乙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札奇斯欽《北亞游牧民族與中原農業民族間的和平戰爭與貿易之關係》,台北:正中書局,1977年。
    札奇斯欽《蒙古史論叢》上冊,台北:學海出版社,1980年。
    刑義田《漢代以夷制夷政策》,台北:台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3年。
    西嗚定生著,黃耀能譯《白話秦漢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年。
    江上波夫《騎馬民族國家》,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8年。
    江鴻《匈奴興亡之追蹤》,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呂思勉《秦漢史》,上海:上海古籍,1983年。
    杜佑《通典》,台北:新興書局,1965年。
    宋海屏《詩經新譯》,台北:人文書局,1972年。
    李符桐《邊疆歷史》,台北:蒙臧委員會編印,1962年。
    邵台新《漢代河西四郡的開拓》,台北:台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垂齊特,費班克《劍橋中國史》,台北:南天書局,1987年。
    吳昌廉《漢代邊郡障隧組織:漢簡與漢代邊郡制度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3年。
    吳慶顯《西漢時期中國與匈奴的關係》,台北:政大邊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73年。
    林旅芝《匈奴史》,香港:波文書局,1973年。
    林恩顯編《中國邊疆研究理論與方法》,台北:渤海堂文化公司印行,1992年。
    林幹《匈奴史》,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76年。
    林幹編《匈奴史論文選集》,呼和浩特:內蒙古自治區革命委員會,1977年。
    林幹《匈奴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林幹《匈奴歷史年表》,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林幹《匈奴史料彙編 上、下》,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林劍嗚《秦史》,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2年。
    林劍嗚《秦漢史》,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2年。
    林靜玉《突厥與中原朝廷和戰之研究─和戰因素之探討》,台北:政大邊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
    周谷城《中國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周昆田《中國邊疆民族簡史》,台北:台灣書店發行,1961年。
    姚大中《古代北西中國》,台北:三民書局,1992年。
    姚從吾《東北使論叢》,台北:政中書局,1970年。
    姚鳳岐《蒙古概況》,出版地不詳,1954年。
    胡秋原《古代中國文化與中國知識份子》台北:學術出版社,1978年。
    紀庸《漢代對匈奴的防禦戰爭》,上海:新知識出版社,1955年。
    孫治安《中原朝廷對北亞游牧民族和親公主的政治角色研究─以漢朝到唐初為中心》,台北:政大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高德義《中國(大陸)的民族政策與族群關係:權力關係研究途徑》,台北: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凌純聲《邊疆文化論集》,台北:中華文化出版社,1954年。
    桑原騭藏 著楊鍊 譯《張騫西征考》,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3年。
    梁啟超〈史記•匈奴傳戎狄名義考〉《梁啟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馬大正,華立《古代中國的北部邊疆》,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年。
    張春樹《漢代邊疆史論集》,台北:食貨出版社,1977年。
    張惠端、高德義《台灣省原住民社會發展方案執行成果評估報告書》,台北:政治大學民族學系,1996年。
    張碧波《中國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哈爾賓市: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郭光鋏《西漢與匈奴在西域征戰之研究》,台北:政大邊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年。
    陳序經《匈奴史稿》,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
    陳蘭同遣《兩漢和西域等地的經濟文化交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政策研究室編《中國民族關係史論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82年。
    曹英哲《漢武帝攘匈奴之研究》,台北:東海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逯耀東《勒馬長城》,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77年。
    楊建新,馬曼麗《西北民族關係史》,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年。
    黃麟書《秦皇長城考》,九龍:造陽文學社,1972年。
    黃麟書《邊塞研究》,九龍:造陽文學社,1979年。
    傅啟學《中國古代外交史廖彙編》,台北:國立編譯館,1980年。
    勞榦《居延漢簡•考釋之部》,台北: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專刊之四十,1960年。
    勞榦《秦漢史》,中華文化出版社。
    陽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冊,台北:東華書局,1981年。
    趙尺子《蒙漢語文比較學隅》,台北:中國邊疆語文研究會,1969年。
    趙林《商代的羌人與匈奴》,台北:國立政治大學邊政研究所出版,1985年。
    劉逖〈我國古代傳統治邊思想初探〉《中國古代邊疆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劉義棠《中國邊疆民族史》,台北:台灣中華書局印行,1967年。
    劉學銚《蒙古論叢》,台北:金蘭圖書公司出版,1979年。
    劉學銚《匈奴史論》,台北:南天書局,1987年。
    劉學銚《北亞游牧民族雙軌政制》,台北:南天書局,1999年。
    劉學銚《五胡史論》,台北:南天書局,2001年。
    鄭金德《人類學理論發展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
    衛惠林《社會人類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
    盧烈紅注譯《鹽鐵論》,台北:三民書居,1995年。
    盧韋丞《漢代經營西域之研究—兼論對匈奴策略之運用》,台北:成大史研所碩士論文,2000年。
    錢穆《秦漢史》,台北:三民書局,1985年。
    藤田豐八著,楊鍊譯《西域研究》,台北:商務印書館,1971年。
    藤田豐八著,楊鍊譯《西北股地研究》,台北:商務印書館,1974年。
    饒東源,黃沛榮《新書讀本》,台北:三民書局,1998年。
    二、土耳其文與英文
    Barfield Thomas J., The Perilous Frontier: Nomadic Empires and China. Cornwall: Basil Blackwell, 1989.
    Caferoglu Ahmet, Turk Dili Tarihi. Istanbul: 1970.
    Christian David, A History of Russia, Central Asia and Mongolia Volume I: Inner Eurasia From Prehistory To The Mongol Empire. Cornwall: T.J. Press, 1998.
    Di Cosmo Nicola, Ancient China and Its Enemies—The Rise Of Nomadic Power In East Asian Hist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Eberhard Wolfram, Muahhar Hun Devrinde Hun Tarihine Kronolojik Bir Bakis. Istanbul: Maarif Matbaasi, 1941.
    Eberhard Wolfram, Cin Tarihi. Ankara: Turk Tarih Kurumu Basimevi, 1995.
    Grousset Rene, The Empire Of The Steppes. New Jersey: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70.
    Gungor Erol, Tarihte Turkler. Istanbul: Otuken Nesriyat, 1997.
    Gurr Ted Robert, Minorities at Risk:A Global View of Ethnopolitical Conflict. 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 Press,1993。
    Kafesoglu Ibrahim, Turk Bozkir Kulturu. Ankara: Ayyildiz Matbaasi, 1987.
    Khazanov Anatoly M., Nomads and the Outside World.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94.
    Lattimore Owen, Inner Asian Frontier of China. Boston: Beacon Press, 1962.
    Maenchen-Helfen Otto J., The World Of The Huns: Studies In Their History And Culture.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3.
    Marger Martin. N., Race and Ethnic Relations-American and Global Perspectives. California:Wadsworth Publishing CoBolment, 1994.
    Nur Riza, Turk Tarihi I. Istanbul: Unal Matbaasi, 1978.
    Oktay Emin, Tarih Ortaokul II. Istanbul: Atlas Yayinevi.
    Ogel Bahaeddin, Buyuk Hun Imparatorlugu Tarihi. Ankara: Kultur Bakanligi, 1981.
    Ogel Bahaeddin, Turk Mitolojisi. Ankara: Turk Tarih Kurumu Basimevi, 1989.
    Oztuna Yilmaz, Buyuk Turkiye Tarihi Cilt I. Istabul: Otuken Yayinevi, 1977.
    Riches David, Northern Nomadic Hunter-Gatherers: A Humanistic Approach. Cornwall: T.J. Press, 1982.
    Seaman Gary, Ecology And Empire: Nomads In the Cultural Evolotion Of The Old World. Los Angeles: Ethnographics Press, 1989.
    Seaman Gary and Marks Daniel, Rulers From The Steppe: State Formation On The Eurasian Periphery. Los Angeles: Ethnographics Press, 1991.
    Simpson George E., Yinger Milton J. Racial and Cultural Minorities:An Analysis of Prejudice and Discrimination. New York: Harper&Row,1965.
    Sinor Denis(Editor),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Early Inner Asia. Taipei: SMC Publishing Inc., 1991.
    Togan A.Zeki Velidi, Umumi Turk Tarihi’ne Giris Cilt I. Istanbul: Aksiseda Matbaasi, 1981.
    三、期刊論文
    (一)中文
    君雪曼〈匈奴與西漢爭奪東亞霸權的檢討〉《姚從五》,華所文化享業中心,1980年。
    王甫昌〈省籍融合的本質一個理論與經驗的探討〉《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出版社,1993年。
    王叔凱〈古代北方民族何以經常南下與西遷〉《西北史地》,1985年1期。
    王明珂〈匈奴的游牧經濟:兼論游牧經濟與游牧社會政治組織的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六十四本一分,1993年。
    王桐齡〈漢唐和親政策〉《史學年報》,一卷一期。
    文崇一〈漢代匈奴人的社會組織與文化形態〉《邊疆文化論集》中冊
    札奇斯欽〈游牧民族軍事行動的動機〉
    田繼周〈秦漢至宋遼金時期我國某些少數民族對中華文化發展的貢獻〉《少數民族與中華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任崇岳〈漢代和親政策的幾個問題〉《中國民族關係史論文集》下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82年。
    邱久榮〈兩漢的民族問題與民族關係〉《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遼寧民族出版社,1992年。
    肖之興〈漢唐的『和親』促進了我國歷史上各民族的友好團結〉《中國民族關係史論文集》下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82年。
    李大龍〈兩漢時期中央王朝派往匈奴的使者述論〉
    李符桐〈匈奴與蒙古〉《李符桐論著全集》第五冊,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年。
    李毅夫、朱論〈拉美民族理論討論會簡記〉《民族研究》,北京:1991年第一期。
    何啟民〈略論匈奴之源起〉《東方雜誌》,第二十二卷,第六期。
    周良霄〈我國古代北方民族發展與民族關係中的幾個問題〉《中國民族關係史論文選集》,甘肅民族出版社,1983年。
    林恩顯〈清朝在新疆的政策制度分析初探〉,台北:國史館,中華民國史專題第五屆討論會,1999年。
    林恩顯〈漢代和親政策研究〉《人文學報》第十四期,1990年。
    施之勉〈讀史記會注考證札記:漢武帝用王恢議擊匈奴〉《大陸雜誌》,六十八卷二期,1984年。
    施之勉〈讀史記會注考證札記:蘇武在匈奴十九年〉《大陸雜誌》,七十四卷二期,1987年。
    耿振華〈漢代匈奴種族問題〉《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第二十二期,1991年六月。
    陳夢家〈漢武帝邊塞考略〉收於《漢簡綴述》。
    莫任南〈匈奴游牧帝國的專制王權〉《古代王權與專制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1993年。
    高德義〈邁向多元一體的族群關係;原住民基本政策的回顧與展望〉《原住民政策與社會發展》,台北:內政部編印,1994年。
    勞榦〈秦漢時代的長城〉《勞榦學術論文集》,甲編。
    梁多俊〈關於我國歷史上的和親問題〉《中國民族關係史論文集》下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82年。
    馮家昇〈匈奴民族及其文化〉《禹貢半月刊》,第七卷第五期,台北:台灣大通書局。
    逯耀東〈司馬遷對匈奴問題處理的限制〉《輔仁歷史學報》,六期,1994年12月。
    逯耀東〈史記匈奴列傳的次第問題〉《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二十七期,1995年9月。
    敬東〈西漢時期三種不同性質的和親〉《中國民族關係史論文集》下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82年。
    管東貴〈前漢在西北的移民與屯田〉《台大文史哲學報》十九期,1970年。
    管東貴〈漢於武帝時期扭輔北疆情勢的原因分析〉《國際中國邊疆學術會議論文》,政治大學出版,1970年。
    賈敬顏〈如何理解歷史上游牧民族的戰爭〉《中國民族關係史論文集》下冊,民族出版社,1982年。
    蔡學海〈萬民歸宗:民族的構成與融合〉《中國文化新論:根源篇》,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1年。
    劉先照〈論漢朝與匈奴的和親政策〉《中國民族關係史論文集》下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82年。
    劉先照〈論歷史上和歷史文學中的昭君和親〉《民族文史論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
    劉光華〈張騫與西漢中期『斷匈奴右臂』戰略〉《西北民族研究》,1988年一期。
    劉學銚〈匈奴與兩漢之戰和極其影響〉《匈奴史論》,台北:南天書局,1987年。
    劉慧琪〈兩漢時期西域與祖國的關係〉《中國民族關係史論文集》上集,民族出版社,1982年。
    謝劍〈匈奴社會組織的初步分析〉《中央研判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第四十本下冊,1969年6月。
    謝劍〈匈奴政治制度的研究〉《中央研判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第四十一本第二分,1969年6月。
    謝劍〈匈奴宗教信仰及其流變〉
    蕭啟慶〈北亞遊牧民族南侵各種原因的探討〉《元代史新探》,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印行,1983年。
    護雅夫著,鄭欽仁譯〈匈奴─古代游牧帝國的形成〉《新時代》,第九卷,第四期。
    (二)土耳其文
    Ogel Bahaeddin, ‘Buyuk Hun Devletinin Kurulusundan Once Kuzey Cin’in Etnolojisi Hakkinda’. Ankara: Turk Tarih Kurumu Basimevi, 1949.
    Onat Ayse, ‘Han Sulalesi Zamaninda Che’e Shih Bolgesindeki Hun-Cin Mucadeleleri’. Ankara: Son Matbaasi, 1978.
    Onat Ayse, ‘Hun Devrine Ait Baslica Cin Kaynaklari Hakkinda Notlar’. Ankara: Turk Tarih Kurumu Basimevi, 1978.
    Onat Ayse, ‘Han Doneminde Hun-Cin Ekonomik Iliskileri’. Ankara: Turk Tarih Kurumu, 1987.
    Tezcan, Mehmet, ‘I-i Chih-i/ I-i Fa-i ve Bes Tuzak: Cinlilerin Hunlari Yikmak Icin Uyguladiklari Temel Stratejiler’ Turkler, cilt 1. Ankara: Yeni Turkiye Yayinlari, 2002.
    四、其他參考資料
    《中國大百科全書》,上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1980年。
    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編《漢英詞典》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7年。
    張其昀《中華百科全書》,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1-1983年。
    黃啟輝《土漢辭典Turkce-Cince Sozluk》台北:政大東方語文學系,1998年。
    商務印書館編輯部《辭源》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二冊〈秦、西漢、東漢時期〉,上海:地圖出版社,1985年。
    Clauson Gerard, 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Pre-Thirteenth-Century Turkish. Oxford: 1972.
    Eren Hasan, Turkce Sozluk. Ankara: Turk Tarih Kurumu Basimevi, 1988.
    Giles H.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London: 1912.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研究所
    87259019
    9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7259019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民族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25901901.pdf122KbAdobe PDF22216View/Open
    25901902.pdf359KbAdobe PDF210291View/Open
    25901903.pdf242KbAdobe PDF23806View/Open
    25901904.pdf354KbAdobe PDF24863View/Open
    25901905.pdf92KbAdobe PDF22094View/Open
    25901906.pdf481KbAdobe PDF22385View/Open
    25901907.pdf37KbAdobe PDF21034View/Open
    25901908.pdf46KbAdobe PDF2992View/Open
    25901909.pdf39KbAdobe PDF2987View/Open
    25901910.pdf95KbAdobe PDF22187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