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1. 王明懿(2002),中國大陸證券市場之探討,國立台北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 安娜琳(2008),A 股和H 股互動關係研究,國立政治大學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3. 余津嫺(2006),大陸A 股與香港H 股門檻共整合關係之實證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4. 吳其定(2007),滬、港、台、美四地股市指數與區域經濟成長關聯性及共整合之研究─以中、港CEPA 實施前後期為例,國立中央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5. 吳戰箎(2007),「解釋與證據:基於估值理念差異下的A 股與H 股價差」,財經科學,6:231,16-23。 6. 宋軍、吳冲鋒(2008)「國際投資者對中國股票資產的價值偏好:來自A-H股和A-B 股折扣率的證據」,金融研究,2008 年,第333 期,103-116。 7. 孟衛東、江成山(2009),「基於價格不完全揭示信息資產定價的B 股折價」,系統工程,第27 卷,第3 期,36-40。 8. 林啟光(2006),中國股市與香港中資類股報酬率與波動性外溢效果之研究-VEC-GJR GARCH-M 模型之應用,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9. 姜貴珍(2007),「中國B 股折價研究述評」,北方經濟,第2007 卷、12A 期,80-81。 10. 徐壽福(2009),「雙重上市公司A、H 股價格差異的因素研究」,證券市場導報,2009 年2 月號,54-60。 11. 秦宛順、王永宏(2000),「中國A 股與B 股價格差異的實證分析」,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0 年,第5 期,15-19。 12. 高金坡(2005),「上海股市信息散布過程實證分析」,數理統計與管理,2005年,3 月,第24 卷,第2 期,108-114。 13. 張小明(2009),「論我國商業銀行QDII 業務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現代商業,第2009 卷,第2B 期,25-26。 14. 張巧宜(2002),兩岸四地股票市場連動關係之研究─分數共整合應用,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金融營運所碩士論文。 15. 張煥政(2007),兩岸QFII 制度對股市的影響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6. 許坤原(2006),兩岸三地台商籌資評估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7. 許雅明(2007),「中國大陸金融發展及其加入WTO 開放金融市場之承諾」,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第002 號。 18. 陳建福(2003),「B 股開放政策對中國大陸股票市場效率性有影響嗎?不對稱 門檻共整合模型的應用」,台灣財務金融學會財務金融學刊,第11 卷,第3期,89-119。 19. 陳政國(1999),共整合檢定與模型之建立,國立中央大學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20. 陳韋均(2001),「市場區隔與股票異常報酬之研究-中國大陸A、B 股市場」,台灣財務金融學會財務金融學刊,Vol.9,No.2,39-65。 21. 陳國芬(2005),大陸A 股與香港H 股溢折價關係之實證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22. 陳慧君(2008),中國A 股與香港H 股是整合或是區隔? 結構改變共整合模型的應用,國立東華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23. 游正雍(2000),中國大陸股票市場之發展及國際化挑戰,東吳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碩士論文。 24. 黃志偉(2007),中國大陸A 股與香港H 股股價的傳遞效果:多變量GARCH-DCC模型的應用,國立東華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25. 蔣正華、王建傳、陳工孟(2004),「中國股票市場外國投資者所有權投資的限制與市場分割」,當代經濟科學,第26 卷,第1期,14-20。 26. 蔡齡慧(2000),中國大陸B 股開放境內人民投資之影響及實證,國立政治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研究所碩士論文。 27. 韓德宗(2006),「A 股和H 股市場軟分割因素研究-兼論推出QDII 的步驟和時機」,商業經濟與管理,第3 期,42-46。 28. 顏彣全(2006),A 股與B 股存在資訊不對稱嗎?資訊時有比例的探討,國力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9. Birtch,Thomas A. and Paul B. McGuinness (2006) ,“The 2001-2005 price convergence in the A-and H-shares of Chines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Journal of Financial Regulation and Compliance,Vol.16,No.3, pp. 239-250. 30. Chong,Terence Tai-Leung and Qian Su(2006), “On the Comovement of A and H Shares," The Chinese Economy, vol. 39, no. 5,September-October, pp.68-86. 31. Fernald John and John H. Rogers(2002),“ Puzzles in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Vol.84, No.3,pp.416-432. 32. Guo,L.and L.Tang (2006),“Cost of capital and liquidity of cross-listed Chinese companies,"Financial Management Association. 33. Su, Dongwei (1999),“Market Segmentation and Foreign Share Discount in China,"Asia-Pacific Financial Markets 6:pp. 283-309. 34. and Wilson H.S. Tong(1999), “The effect of market segmentation on the stock prices:The China syndrome,"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24, pp. 1875-1902. 35. Su, Qian, Tai-Leung Chong and Isabel Kit-Ming Yan(2007),“On theconvergence of the Chinese and Hong Kong stock markets: a cointegration analysis of the A and H share," Applied Financial Economics, 17, pp. 1349-1357. 36. Wang, Y. and Iorio, A.D.(2006),“Are the China-related Stock Markets Segmented with Both World and Regional Stock Market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Institutions and Money. 37. 上海證交所 http://www.sse.com.cn/sseportal/ps/zhs/home.html 38. 中國證券監督委員會 http://www.csrc.gov.cn/n575458/index.html 39. 台灣財務金融學會 http://www.finance.org.tw/ 40.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http://etds.ncl.edu.tw/theabs/index.html 41. 香港交易所 http://www.hkex.com.hk/index_c.htm 42. 華藝線上圖書館 http://www.airitilibrar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