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105/145137 (79%)
Visitors : 52190342      Online Users : 81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2211


    Title: 中國對於彝族史書寫的歷程
    the Process of China’s Writing for the Yi’s History
    Authors: 林晏如
    Lin, Yen-Ju
    Contributors: 黃季平
    Huang, Chi-Ping
    林晏如
    Lin, Yen-Ju
    Keywords: 彝族
    彝族史
    中國民族史
    族屬
    支系
    Yi
    Yi history
    Chinese ethnic history
    Ethnicity
    Clades
    Date: 2022
    Issue Date: 2022-10-05 09:36:36 (UTC+8)
    Abstract: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瞭解彝族史的建立過程,藉由中國民族史、彝族史等各個作者的書寫,了解彝族史觀如何形成。即研究對象主要為彝族史專書,「彝族史」為要解構的對象,本文主要透過中國民族史、彝族史專書兩類的比較與分析來達成。

    彝族史專書皆以「彝」此一「民族(minzu)」框架來描寫「彝族史」,並根據中央王朝史的發展來進行填空,以達到「彝族自古以來便……」的效果,且更以「古夷成今彝」的概念貫徹全書,其中以2012年王天璽與張鑫昌主編的《中國彝族通史》最為完整,但這完整性是讓人懷疑的。一,「彝族」此一概念的組成相當模糊,彝族在漢文史料的記載也是非常不明確,對於西南夷的分類,中國民族史皆有其說法與不同的史料依據;二,彝族歷史定位有待商榷,彝族史專書是如何看待夜郎國、古滇國、南詔國,此在與其他相關研究比較下發現有很大的出入;三,透過各版彝族史專書的比較,拆解「中國彝族史」的構成要素。

    筆者欲透過以下幾個問題來解構現行彝族史的書寫。透過彝族概念的形成、彝族的歷史定位,及現行彝族史之缺漏等問題的分析,以了解彝族史的建構過程。
    This study aims to help understand the establishment process of Yi history and to picture how the Yi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 has formed through the works of the history of Yi and the Chinese ethnic groups by several authors. That is, to deconstruct “the history of Yi people”, this study will focus on the monographs of Yi history. This article will mainly present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historical monographs for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eople and Yi people.

    The monographs of Yi history all describe “Yi history” in the framework of “Yi” as a “minzu” (nation) whose development is dependent on the history of the central Chinese dynasties. For example, sentences as “Yi people have been……since ancient times” often give the concept of “ancient barbarians become modern Yi” to the readers. The most complete work is General History of the Yi People in China, edited by Wang Tianxi and Zhang Xinchang in 2012, but the completeness is still doubtful. First,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oncept of “Yi” is rather vague, and the records of the Yi people in Chinese historical sources are also very unclear. Secondly, the historical orientation of the Yi people is open to question-- there is a great discrepancy between how the monographs of Yi history view the kingdom of Yelang, kngdom of Dian, southern Zhao when compared with other related studies. Thirdly, through a comparison of various editions of Yi history books, we will deconstruct the components of “Chinese Yi history”.

    The author hopes to deconstruct the current writing of Yi history through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in this article. To help understand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the Yi history, this study will analysize the formation of the Yi concept, the historical positioning of the Yi, the deficiencies in the current view on Yi history.
    Reference: 王桐齡
    1934 《中國民族史》。北平:文化學社。
    王鍾翰(主編)
    1994 《中國民族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王天璽
    2012 《彝韻千秋《中國彝族通史》編纂記》。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王明珂
    1997 《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市:允晨文化。
    1999 〈根基歷史:羌族的弟兄故事〉,收入黃應貴主編,《時間、歷史與記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83-342頁。
    2003 《羌在漢藏之間:一個華夏邊緣的歷史人類學研究》台北市:聯經。
    2006 《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根基歷史的文本與情境》。台北市:允晨文化。
    王明貴 王顯譯
    2005 《彝族源流:漢譯散文版》。北京:民族出版社。
    王子堯(翻譯整理)
    1998 《夜郎史傳》。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王麗珠
    1995 《彝族祖先崇拜研究》。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中國彝族通史編纂委員會 王天璽 張鑫昌主編
    2012 《中國彝族通史》第1卷。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中國彝族通史》第2卷。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中國彝族通史》第3卷。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中國彝族通史》第4卷。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中國西南民族研究學會(編)
    1987 《西南民族研究--彝族專集》。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方國瑜
    1984 《彝族史稿》。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
    巴莫阿依 黃建明編
    2000 《國外學者彝學研究文集》。昆明:雲南教育。
    巴莫阿依、巴莫曲布嫫、巴莫烏薩編著
    1992 《彝族風俗志》。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毛筠如
    1946 《大小涼山之彝族》。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左玉堂、芮增瑞、楊繼中(編)
    1986 《楚雄彝族文學簡史》。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玉溪地區民委(編)
    1990 《哀牢山彝族神話傳說》。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田繼周
    2007 《中國歷代民族史 先秦民族史》。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
    且薩烏牛
    2002 《彝族古代文明史》。北京:民族出版社。
    白興發
    2003 〈彝族史研究的回顧與前瞻〉,《貴州民族學報》4:151-157。
    2003 〈近百年來彝族史研究綜述〉,《學術月刊》9:65-72。
    白翠琴
    2007 《中國歷代民族史 魏晉南北朝民族史》。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
    朱崇先
    1994 《彝族典籍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朱崇先、巴莫阿伊
    1993 〈論彝文文獻分類〉,收入《彝文文獻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40-149頁。
    江應良 主編
    1990 《中國民族史》。北京:民族出版社。
    呂思勉
    1987 《中國民族史》。上海:中國大百科全書。
    2012 《中國民族史‧中國民族演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宋文炳
    1935 《中國民族史》。上海:中華書局。
    余宏模、安文新、李平凡(編)
    1993 《貴州彝學研究》。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李紹明
    2002 〈從中國彝族的認同談族體理論—與郝瑞(Stevan Harrell)教授商榷〉,《民族研究》2:31-38。
    阿洛興德(整理翻譯)
    1994 〈俄索折怒王〉,《支格阿魯王》,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周自強
    1983 《涼山彝族奴隸制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東人達
    2005 〈彝族古籍與彝族史學理論評述〉,《史學史研究》1:43-50。
    林耀華
    1947 《涼山夷家》上海:商務印書館
    1995 《涼山彝家的巨變》。北京:商務印書館。
    1995 〈中國西南地區的民族識別〉。收入黃光學主編,《中國的民族識別》,北京:民族出版社, 351-359頁。
    林惠祥
    1937 《中國民族史》。上海:商務印書館。
    周昆田
    1966 《中國邊疆民族簡史》。台北市:中華大典編印會。
    易謀遠
    2000 《彝族史要》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0 《彝族史要》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芮逸夫
    1972 〈西南少數民族蟲獸偏旁命名考略〉,收入《中國民族及其文化論稿》上。台北:藝文印書館。
    胡慶鈞
    1985 《涼山彝族奴隸制社會形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施瑛
    1945 《中國民族史講話》。出版地不詳:世界書局。
    孫慶忠
    2000 〈林耀華教授和他的涼山彝族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6:8-11。
    馬長壽遺著 李紹明整理
    1987 《彝族古代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馬長壽(遺著),李紹明、周偉洲(等整理)
    2006 《涼山羅彝考察報告》。成都:巴蜀書社。
    馬學良(等編著)
    1989 《彝族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翁獨健
    1990 《中國民族關係史綱要》。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徐杰舜
    1989 《中國民族史新編》。南寧:廣西教育。
    陳世鵬
    2004 《黔彝古籍舉要》。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陳連開(主編)
    1999 《中國民族史綱要》。北京市:中國財政經濟。
    陳佳華 蔡家藝 莫俊卿 楊保隆
    2007 《中國歷代民族史 宋遼金時期民族史》。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
    畢節地區彝文翻譯組
    1982 《西南彝志選》。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
    張 郁
    2005 〈論彝文古籍的收藏、搶救與保護〉,《西南民族大學學報》9:40-41。
    涼山彝族自治州概況編寫組
    1985 《涼山彝族自治州概況》。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黃季平
    2010 《彝族的源流史詩》。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學研究所 博士學位論文。
    黃光學(主編)
    1995 《中國的民族識別》。北京:民族出版社。
    黃建明
    1993 《彝族古籍文獻概要》。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普忠良
    2001 〈彝族古地名考釋〉,《民族語文》6:26-31。
    2003 〈彝族自稱與彝語氏族地名〉《民族語文》1:16-23。
    貴州省民族研究所華節地區彝文翻譯組
    1982 《西南彝志選》。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編)
    1988 《彝族文化研究文集》。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雲南少數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規劃辦公室(編)
    1986 《夷僰榷濮》。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楚雄彝族文化研究室楊(編印)
    1983 〈六祖分支〉,《彝文文獻譯叢》(第5輯)(內部資料)。
    斯帝文‧郝瑞(Steven Harrell)著,巴莫阿依 曲木鐵西譯
    2000 《田野中的族群關係與民族認同─中國西南彝族社區考察研究》。廣西:廣西人民出版社。
    2002 〈再談「民族」與「族群」--回應李紹明教授〉,《民族研究》6:36-40。
    達力扎布
    2010 《中國民族史研究60年》。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溫春來
    2007 〈彝、漢文獻所見之彝族認同問題—兼與郝瑞教授對話〉,《民族研究》5:85-93。
    楊鳳江(譯注)
    1992 《彝族氏族部落史》。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楊學琛
    1994 《中國民族史》。台北市:文津。
    2007 《中國歷代民族史 清代民族史》。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
    楊紹猷 莫俊卿
    2007 《中國歷代民族史 明代民族史》。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
    鄧敏文
    1994 〈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史的建設歷程〉,《民族文學研究》1:11-18。
    劉義棠
    1969 《中國邊疆民族史》上。台北市:台灣中華。
    1969 《中國邊疆民族史》下。台北市:台灣中華。
    盧露
    2016 《從貴省道壯鄉:現代國家建構中的壯族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盧 義
    1993 〈彝族的族稱、支系及其文化〉,收入左玉堂、陶學良(編),《畢摩文化論》。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1-201頁。
    蕭崇素 
    1981 〈彝族的神話、傳說和史詩〉,《民間文學論叢》,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
    謝世忠
    1980 《裸儸族的初步研究─一個人類學與史學觀點的綜合討論》。國立台灣大學 考古人類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1990 〈芮氏民族史的性質及其方法理論建構法則〉,《人類學研究--慶祝芮逸夫教授九秩華誕論文集》。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學系
    106259004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259004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201642
    Appears in Collections:[民族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900401.pdf4216KbAdobe PDF2169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