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41731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974/145000 (79%)
Visitors : 52017182      Online Users : 62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1731


    Title: 民權歌劇團的性別展演與分工
    The Gender Performance and Gender Division of Labor in Min Kuan Taiwanese Opera Troupe
    Authors: 吳姿樺
    Wu, Zi-Hua
    Contributors: 高雅寧
    Kao, Ya-Ning
    吳姿樺
    Wu, Zi-Hua
    Keywords: 歌仔戲
    家庭戲班
    性別分工
    性別展演
    Date: 2022
    Issue Date: 2022-09-02 15:24:22 (UTC+8)
    Abstract: 本論文以民權歌劇團幕前幕後的性別運作為研究主軸,探究歌仔戲班在社會變遷中,內部與外部結構相互作用的過程。歌仔戲自1930年代開始就有以女性擔當主要展演者以作為戲班特色的現象,此性別展演特色出現與臺灣社會環境變動密切相關。歌仔戲班面對外在環境變動時,內部結構會產生自體協商,以回應外部力量產生的影響,此為歌仔戲展演者的自我調節機制,也是其能動性展現之處。
    透過民權歌劇團的研究再佐以相關文獻回顧,發現歌仔戲展演中的「變」與「不變」。歌仔戲經歷商業化、東洋化、國際化、本土化等不同階段,社會環境、文化政策、大眾媒體均影響歌仔戲展演者與觀眾的性別比例,亦作於戲班中的性別分工,此乃社會變化下歌仔戲班「變」的部分。雖然女性成為展演者與觀眾的主體,歌仔戲的內容、角色形塑與傳達的價值觀依然強化儒家「忠孝節義」以及「男女有別」的性別觀,男性角色以登科報效國家立志,女性角色為丈夫守節、為子嗣負責,這些性別期待屬於「不變」的部分。這些「變」或「不變」的部分,皆為歌仔戲內部群體協商的結果。
    本研究透過歌仔戲「變」與「不變」的探討,亦檢視兩性在展演及現實生活所受到的性別框架之限制。本文藉由時間與空間的探討,分析歌仔戲展演者與觀演者在性別運作上的變化。在時間上,民權歌劇團橫跨兩代人的家庭戲班發展,歷經臺灣社會轉型的幾個階段。在空間上,筆者藉由歌仔戲班在幕前的展演空間、幕後的家庭分工,以及演員與觀眾在臺上與臺下的互動空間之比較,探討兩性分工以及性別關係間的變化。筆者結合時間的動態與空間的轉換,從中找到傳統性別框架鬆動的空間,例如本研究發現胡撇仔戲中所具有的性別模糊地帶以及家庭性別分工中女性角色的變化。透過以上的討論,本研究分析了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歌仔戲展演者與觀演者在社會與展演的既定結構之中得以運作、改變與協商的空間。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gender operations in front of and behind the scenes of the Min Kuan Taiwanese Opera Troupe. Explore between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structures of the Taiwanese opera troupe in social change. Taiwanese opera is Taiwan`s native traditional drama. Since the 1930s, there has been a phenomenon characterized by women as the main performers, and the emergence of this gender performance featur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hanges in Taiwan`s social environment. When Taiwanese opera troupe faces changes in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the internal structure will produce self-negotiation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external forces. This is the self-regulation mechanism of the Taiwanese opera performers, and it is also the place where the agency of the performers is displayed.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Min Kuan Taiwanese Opera Troupe and then with the review of relevant literature, This study discover the "change" and "unchanging" in the performance of Taiwanese opera. In the history of Taiwanese opera. It has faced different stages of commercialization, orientaliz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cultural policies, and mass media all affect the gender ratio of performers and audiences. It also acts in the gender division of labor in Taiwanese opera troupe. This is the part of "change" of the opera troupe under social change. Although women became the subject of the performers and the audience, the content and character shaping and conveyed values of the Taiwanese opera still strengthen the Confucian concepts of loyalty, filial piety, righteousness, and the gender view of "men and women are different". This is the "unchanging" part. Whether it is a "change" or an "unchanging" component, both are the result of internal group coordination of Taiwanese opera.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change" and "unchanging" part of the Taiwanese Opera, It also examines the gender framework which constraints men and women in both performances and real life. And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time and spa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ynamics of performers and audience in gender operation. In terms of time, Min Kuan Taiwanese Opera Troupe has developed across two generations of family opera troupe, going through several stages of Taiwan`s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terms of space,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gender division of labor and the changes in gender relations through the performance space of the opera troupe in front of the curtain, the division of labor behind the scenes, and the interaction space between the actors and the audience on stage and offstage, to explore the gender division of labor and the changes in gender relations. The author combines with the dynamics of tim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pace, it finds the space where the traditional gender framework is loosened, such as the gender ambiguity in the Opeila performances, or changes in the role of women in the gender division of labor in the family . Through the above discussion,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space in which performers and audience can operate, change and negotiate in the established structure of society and performance in the proces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Reference: 丁仁傑
    2019 大型地方性:台南西港刈香村際網絡再思考。收入進香‧醮‧祭與
    社會文化變遷,謝國興編,頁297-357。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卜正民
    2020 掙扎的帝國 : 氣候、經濟、社會與探源南海的元明史。廖彥博
    譯。臺北市:麥田出版社。
    王嵩山
    1988 扮仙與作戲:臺灣民間戲曲人類學研究論集。新北:稻香出版
    社。
    王安祈、李元皓
    2011 京劇表演與性別意識─戲曲史考察的一個視角。漢學研究29(2):
    153-188。
    左丘明
    1996[漢] 春秋左傳(中)。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司黛蕊(Silvio, Teri)
    2013 「我們哭得好開心!」戰後歌仔戲的感情結構與臺灣女性的生活
    轉變。收入臺閩戲劇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施懿琳、陳文松主編,頁101-119。臺南:成大閩南文化中心。
    石廷宇
    2012 「覽爛查某」的性別關係:日治中期台灣歌仔冊中女性負面形象再思考。文史臺灣學報 5:173-205。

    朱熹
    2016[宋] 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江欣惇、許光麃、程瑞福
    2012 從大甲媽祖遶境探討女性身體自主權的變化。身體文化學報14:37-60。
    吳紹蜜、王佩迪
    1999 蕭守梨生命史。臺北:傳藝中心籌備處。
    吳明德
    2005 台灣布袋戲表演藝術之美。臺北;學生書局。
    吳玄妃
    2006 晚明傳奇中女扮男裝情節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楚材、吳調侯、俞日霞
    2021 古文觀止。新北:新潮社文化出版。
    李殿魁
    2001 無丑不成戲:傳統戲劇中的丑角。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李玉珍
    2003 寺院廚房裡的姊妹情︰戰後台灣佛教婦女的性別意識與修行。刊於《婦女與宗教:跨領域的視野》。李玉珍、林美玫編。臺北:里仁書局。
    李孟勳
    2016 曲館與地方社會:北港音樂子弟團的變遷。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辛晚教
    2002 臺灣歌仔戲生態與演出現象。刊於《百年歌仔 2001年海峽兩岸歌仔戲發展交流研討會論文集》。蔡欣欣編,頁593-613。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呂訴上
    1961 臺灣電影戲劇史。臺北:銀華出版部。
    呂冠儀
    2002 臺灣歌仔戲武場音樂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呂錘寬
    2005 臺灣傳統音樂概論・歌樂篇。臺北:五南出版社。
    呂妙芳
    2011 孝治天下:「孝經」與近世中國的政治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社。
    邱坤良
    1980 野台高歌: 台灣戲曲活動的參與。臺北:皇冠出版社。
    2001 陳澄三與拱樂社:臺灣戲劇史的一個硏究個案。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2004 呂訴上:銀華飄落。臺北:文化建設委員會。
    邱火榮、邱婷
    2002 北管戲曲唱腔教學選集。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余舜德
    2008 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林佳怡
    2009 拱樂社歌仔戲劇本之語言研究:以《金銀天狗》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沿瑜
    2007 倚坐歌仔戲窗口思索舞臺上顛鸞倒鳳的成因。國立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
    林鶴宜
    2002 酬神的與戲劇―新世紀出臺北地區廟會劇場的戲臺和椅子出租。刊於《百年歌仔 2001年海峽兩岸歌仔戲發展交流研討會論文集》。蔡欣欣編,頁520-543。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2007 從田野出發:歷史視角下的臺灣戲曲。新北:稻鄉出版社。
    2008 「做活戲」的幕後推手:臺灣歌仔戲知名講戲人及其專長。戲劇研究1:221-252。
    2012 臺灣歌仔戲「做活戲」的演員即興表演與劇目創作參與。民俗曲藝175:107-175。
    2015 臺灣歌仔戲「做活戲」後場樂師的人才養成與即興伴奏技巧。戲劇學刊21:161-194。
    2015 臺灣戲劇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6 東方即興劇場 歌仔戲「做活戲」(上編): 歌仔戲即興戲劇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林鶴宜、蔡欣欣
    2004 光影・歷史・人物歌仔戲老照片。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林茂賢
    2006 歌仔戲表演型態研究。臺北:前衛出版社。

    林美璱
    2007 歌仔戲皇帝:楊麗花。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美容
    2019 由祭祀圈到信仰圈。刊於《進香‧醮‧祭與社會文化變遷》。謝國興編,頁71-98。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林美容、辜神徹
    2010 女乩、義女與誦經女:女性在「公寓廟」的活動與地位。民俗曲藝168:21-51。
    洪瓊芳
    2008 歌仔戲坤生性別與表演文化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洪瓊芳、黃思超、曾子玲
    2017 臺灣戲曲劇種之腳色行當藝術:生旦淨丑話戲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洪郁如
    2017 近代臺灣女性史:日治時期新女性的誕生。吳佩珍,吳亦昕譯。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20 殖民地台灣的「摩登女性」現象與時尚政治化。刊於《性別與權力》。洪郁如編,頁147-206。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20 誰的「日本時代」?女性口述與自傳文本中的性別、階層與帝國。刊於《性別與權力》。洪郁如編,頁175-206。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社中心。
    施又文
    2019 論《儀禮.士昏禮》之男女觀。東海大學圖書館館刊42:21-31。

    紀振倫
    2011[明] 楊家將演義。臺北:三民書局出版社。
    施德玉
    2012 新北市口述歷史:傳統藝術類-鄉土戲樂全才林竹岸。新北: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施懿琳
    2013 臺閩文化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施如芳
    2016 舞靈戲精:小咪的華麗轉身陳鳳桂生命史。臺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容世誠
    1997 戲曲人類學初探:儀式、劇場與社群。臺北:麥田出版社。
    2012 尋覓粵劇聲影:從紅船到水銀燈。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徐亞湘
    2006 日治時期臺灣戲曲的現代化探討。戲劇學刊3:175-189。
    徐祥峯
    2016 外台歌仔戲胡撇仔戲服飾研究-以台北藝人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陳玉華、伊慶春、呂玉瑕
    2000 婦女家庭地位之研究:以家庭決策模式為例。臺灣社會學刊24:1-38。
    陳郁菁
    2003 台灣野台歌仔戲丑角研究——以台南市秀琴歌劇團為例。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慧玲
    2004 外台歌仔戲藝人表演風格形塑之探討﹘以蔡美珠演藝歷程為對象。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萬鼐
    2005 從《藍采和》雜劇談元代戲班的「伶倫門戶」。臺灣戲專學刊10:93-114。
    陳幼馨
    2010 臺灣歌仔戲的異想世界-胡撇仔表演藝術進程。臺北:稻香出版社。
    陳春梅
    2012 日治時期臺灣養女習俗與小說研究(1895-1945)。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正茂
    2019 文化資產、第三勢力及政治人物。臺北:獨立作家出版社。
    陳來玲
    2021 明清扮裝劇研究—社會與性別含意。刊於《城大文史芻論: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文學碩士論文集(第一輯)》。林學忠主編。頁49-60。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高美瑜
    2021 海上京奇:海派京劇藝術論(1900-1949)。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脫脫 編
    2004[宋] 宋史。北京:中華書局。

    康豹
    2000 日治時期新莊地方菁英與地藏庵的發展。北縣文化64:83-100。
    張清發
    2006 楊家將故事的演化與流傳探析。語文學報13:181-198。
    麥玲玲
    2015 禮俗文化開運大全。臺北:日閱堂出版社。
    許紀霖
    2018 家國天下-現代中國的個人、國家與世界認同。香港:三聯書店。
    游千慧
    2000 一九五○年代台灣的「保護養女運動」:養女、婦女工作與國/家。國立清華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鑑明
    2020 當外省人遇到台灣女性:戰後台灣報刊中的女性論述(1945-1949)。刊於《性別與權力【台灣史論叢女性篇】》。洪郁如編,頁209-269。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社中心。
    黃慧琥
    2002 臺北民權歌劇團古路戲的音樂運用―以《山伯英臺》為例。刊於《百年歌仔2001年海峽兩岸歌仔戲發展交流研討會論文集》。蔡欣欣編,頁230-250。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黃雅勤
    2002 經典全女班 V.S.迷醉女觀眾。刊於《百年歌仔2001年海峽兩岸歌仔戲發展交流研討會論文集》。蔡欣欣編,頁477-504。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黃萍瑛
    2014 當代埔里鸞生的宗教生活:以育化堂女鸞為考察中心。民俗曲藝184:279-334。
    曾永義
    1988 台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曾郁珺,徐亞湘
    2012 城市‧蛻變‧歌仔味: 臺北市歌仔戲發展史。臺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馮爾康
    1997 擬制血親與宗族。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68:943-986。
    1998 中國古代宗族與祠堂。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馮利華
    2009 孟姜女形象及故事主干情節的社會文化成因—劉向《列女傳》齊杞梁妻故事內涵新探。天府新論3:154-157。
    馮祺婷
    2013 林美香歌仔戲劇生涯與表演藝術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馥菱
    2002 臺灣歌仔戲史。臺中:晨星出版社。
    賈馥茗
    2004 教育倫理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鄭玄注
    2001[漢] 儀禮注疏(凶禮)。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1[漢] 周禮注疏。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鄭榮興
    2002 臺灣歌仔戲藝術教育,刊於《百年歌仔2001年海峽兩岸歌仔戲發展交流研討會論文集》。蔡欣欣編,頁568-584。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廖晨志
    2010 台日商業劇團行銷策略之比較。淡江大學亞洲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秀容
    2011 閨門旦。臺灣時報1月5日、1月6日:第十八版。
    蒲軒柔
    2021 不想只是朋友:名人粉絲的擬親屬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院碩士論文。
    歐陽修
    1936[宋] 歐陽文忠公文集。上海:商務印書館。
    潘光旦
    1987 中國伶人血緣之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蔡欣欣
    2002 當代臺灣地區歌仔戲研究論述。刊於《百年歌仔2001年海峽兩岸歌仔戲發展交流研討會論文集》。蔡欣欣編,頁642-688。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2005 臺灣歌仔戲史論與演出評述。臺北:里仁書局。
    2006 「古意/古藝」盎然的臺北民權歌劇團。北縣文化88:30-40。
    2018 臺灣歌仔戲史論:文本、展演與傳播。臺北:政大出版社。
    蔡敦勇
    2012 戲曲行話辭典。臺北:國家出版社。

    劉美菁
    2000 由劇團看高雄市歌仔戲之過去, 現在與未來。高雄:學海出版社。
    劉佩詩
    2006 「家庭版」沿革及女性角色轉變—以《中國時報》為例(1959-2004)。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璧榛
    2008 認同、性別與聚落:噶瑪蘭人變遷中的儀式研究。南投:國館臺灣文獻館。
    劉南芳
    2016 台灣歌仔戲中的活戲套路及程式語言。臺北:文津出版社。
    厲復平
    2017 府城・戲影・寫真:日治時期臺南市商業戲院。臺北:獨立作家出版社。
    蕭阿勤
    2005 世代認同與歷史敘事:台灣一九七○年代「回歸現實」世代的形成。台灣社會學9:1-58。
    謝筱玫
    2002 歌仔戲胡撇仔劇目研究。刊於《百年歌仔2001年海峽兩岸歌仔戲發展交流研討會論文集》。蔡欣欣編,頁187-212。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薛宗明
    2003 臺灣音樂辭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魏宏晉
    2008 民意與輿論:解構與反思。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譚元杰
    1992 中國京劇服飾圖譜。北京:新華書店。
    顧頡剛
    1984 孟姜女故事研究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Ahearn, Laura M.
    2000 Agency. Journal of Linguistic Anthropology 9(1-2): 12-15.
    Bourdieu, Pierre
    1977[1972]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Esquisse d`une théorie de la pratique, précédé de trois études d`ethnologie kabyle). Richard Nice Translat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elicia, Patrick
    2011 Classifying Serious Games: the G/P/S Model. In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Improving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through Educational Games: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es. Patrick Felicia ed.pp118-136.Hershey PA: Information Science Reference.
    Giddens, Anthony
    1979 Central Problems in Social Theory: Action, Structure, and Contradiction in Social Analysis.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New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Ho Ts’ui-p’ing(何翠萍)
    2013 Gendering Ritual Community across the Chinese Southwest Borderland. In Chieftains into Ancestors: Imperial Expansion and Indigenous Society in Southwest China. David Faure and Ho Ts’ui-p’ing, eds. pp.206-246.Vancouver: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Van Leeuwen, Marco H.D., and Ineke Maas
    2005 Endogamy and Social Class in History: An Overview.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ocial History 50: 1-23.
    Di Leonardo, Micaela
    1991 Introduction: Gender, Culture, and Political Economy, Feminist Anthropology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n Gender at the Crossroad of Knowledge: feminist Anthropology in the Postmodern Era. Micaela di Leonardo ed.pp.1-50. California: 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
    Ortner, Sherry B.
    1989 High Religion: A Cultural and Political History of Sherpa Buddhism.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6 Is Female to Male as Nature Is to Culture? In Making Gender: The Politics and Erotics of Culture.pp.21-42.Boston: Beacon Press.
    1996 Making Gender. Toward a Feminist, Minority, Postcolonial, Subaltern, etc., Theory of Practice. In Making Gender: The Politics and Erotics of Culture.pp1-20.Boston: Beacon Press.
    1996 The Problem of Women as an Analytic Category. In Making Gender: The Politics and Erotics of Culture. pp116-138.Boston: Beacon Press.
    2006 Anthropology and Social Theory: Culture, Power, and the Acting Subject.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20 Life and Death on Mt.Everest: Sherpas and Himalayan Mountaineering.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Yan Qing and Yang Fan.
    2021 From Parasocial to Parakin: Co-creating Idols on Social Media. New Media & Society 23(9): 2593-2615.
    Rosaldo, Michelle Zimbalist
    1974 Woman, Culture, and Society: A Theoretical Overview. In Woman, Culture, and Society. Michelle Zimbalist Rosaldo and Louise Lamphere ed. pp.17-42.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ahlins, Marshall
    1981 Historical Metaphors and Mythical Realities: Structure in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Sandwich Islands Kingdom.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Silvio, Teri
    1998 Drag Melodrama/Feminine Public Sphere/Folk Television: ` Local Opera` and Identity in Taiwa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olf, Margery
    1972 Women and The Family in Rural Taiwan.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Chinese Women: Old Skills in a New Context. In Woman, Culture, and Society. Michelle Zimbalist Rosaldo and Louise Lamphere ed. pp.157-172.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電子資源
    民權歌劇團
    2003 https://www.minkuan.org.tw/。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2017 明光三姊妹歌劇團。歌仔戲主題知識網https://taiwaneseopera.ncfta.gov.tw/home/zh-tw/mature_troupe/28752。
    趙瑪姬
    2015 以轉代替創新 說一段美麗老故事 音樂劇戲中戲《老母上學去》 榮耀北管。傳藝online https://magazine.ncfta.gov.tw/onlinestoryarticle_121_43.html。2016年4月上線。
    楊儀靜
    2015 後場女樂師 讓音樂發光發熱。傳藝online https://magazine.ncfta.gov.tw/onlinestoryarticle_121_183.html。2020年4月上線。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學系
    10625900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259002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201466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Ethnology]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900201.pdf6815KbAdobe PDF2131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