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105/145137 (79%)
Visitors : 52183027      Online Users : 35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3305


    Title: 家、氏族與經濟-以拉芙蘭部落布農族人農業活動為例之研究
    Household, Clan, and Economy: A Case Study on The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of Bunun People in Lavulang Community.
    Authors: 陳巧筠
    Chen, Chiao Yun
    Contributors: 官大偉
    陳巧筠
    Chen, Chiao Yun
    Keywords: 
    布農族氏族
    親屬關係
    遷移
    經濟活動
    農業變遷
    Household
    Clan of Bunun
    Kinship
    Migration
    Economic activities
    Transition of agriculture
    Date: 2017
    Issue Date: 2017-10-02 10:18:51 (UTC+8)
    Abstract:   本論文以高雄市桃源區拉芙蘭部落的農業為例,從空間、社會關係、經濟活動的角度切入,試圖就布農族的文化脈絡來理解經濟,重新反思原鄉地區的產業發展政策。本研究首先回顧原鄉農業變遷的歷程,深究國家的政策與市場的力量如何影響部落的農業發展,藉由經濟人類學的分析觀點及民族誌研究方法探析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爬梳家戶之間的系譜關係、家族及部落的遷移歷史,得到以下的研究發現:第一,家與氏族作為布農族人的內在文化邏輯,互惠關係大抵上仍在tastu lumah、mai tastu lumah的親屬範圍中實踐,以具體家屋為單位的社會範疇作為布農族人的內在文化邏輯,穩定支持了經濟的運作。第二,布農族人經濟生產的社會單位,在不同時期的生活空間轉變、地權制度與農業政策交相影響之下,有所調整變化。整體而言,本研究案例中之空間、社會關係與經濟活動彼此呈現動態的關係,但另一方面,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共食一鍋飯、參與家族聚會以及集體勞動的實踐,「一家人」的關係不斷地被鞏固,維繫了彼此的互惠,持續在經濟活動中發揮力量。
    This is a case study on the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of Bunun people in Lavulang community of Taoyuan District, Kaohsiung. The research attempts to comprehend the economic issues in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Bunun people in terms of space,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the economic activities, which further contemplates the agricultural policies of the indigenous community.
    This study firstly reviews the changes of agricultural patterns of Lavulang community and then explore how the domestic policies and market forces influence on Lavulang community. In addition, the research applies economic anthropology viewpoints and the ethnographical methods to analyze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with Bunun people. Further, it sorts out the genealogical households and the migration history of clan and Lavulang community.
    This study reveals: (1) the practice of mutually benefici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household and clan is based on tastu lumah and mai tastu lumah. The terms tastu lumah and mai tastu lumah is an inner cultural concept for Bunun people which refers to people lives in the same specific house, and maintains the economy in the community. 2) Bunun people’s social unit of production adapts ro the transformation of living spaces, land tenure and agricultural policy in the different period.
    Overall, the spaces,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dynamically. The household is constantly strengthened by eating together “tastu banning”, participating in the family and clan union, and collective labor. The practice of reciprocity reinforces the families and clan’s members during economic activities.
    Reference: E. Wolf原著,張恭啟譯
    1983,《鄉民社會》,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M.Mauss原著,汪珍宜、何翠萍譯
    1923【1991】,《禮物:舊社會中交換的形式與功能》,台北:遠流出版社。

    Marshall Salins原著;張經緯等譯
    1972〔2009〕,《石器時代經濟學》。北京:三聯書店。

    王梅霞
    2014,〈從waya看資本主義的轉化過程:一個賽德克部落的經濟變遷〉,收錄自《考古人類學刊》,第80期,頁53-101。

    丘其謙
    1966,《布農族卡社群的社會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亦園
    1983,《山地行政政策之研究與評估報告書》,台灣省政府民政廳委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力庸
    2012,〈從改善生活到投資山地:戰後山地的農業政策與推廣(1945-1960)〉,發表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歷史研究所合辦,「第二屆沿山地區聚落與族群學術研討會」,2012年6月19-20日,地點: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館北棟3樓第一會議室。

    李文良
    2001,《帝國的山林-日治時期台灣山林政策史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佐山融吉原著,楊淑媛主編
    1919〔2008〕,《蕃族調查報告書:第六冊布農族前篇》,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吳輝虎、吳登楨、盧美君
    2008,〈愛玉子平地栽培生產技術〉,收錄自《農政與農情》,頁87-90,第197期,台北:行政院農委會。

    宋聖君
    2011,《為什麼我們需要錢!?-原住民部落資本主義化過程研究》,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位論文。

    林樂健
    1978,〈發展台灣園藝的新方向〉,收錄自《興大園藝》第三期,頁1-3。

    林梓聯
    1997,〈山地農業推廣教育的現況與展望(上)〉,收錄自《農政與農情》9月號。

    林素珍、陳耀芳
    2000,〈日治時期山地「授產」政策之研究〉,收錄自《大仁學報》,第18期,頁423-440。

    岡田謙原著,余萬居譯
    1938〔1986〕,〈原始家族:布農族之家族生活〉,台北帝國大學文政部哲學科研究年報第五輯。台北:中研院民族所編譯稿

    馬淵東一
    1935,〈臺灣原住民族的系譜傳承〉,楊南郡譯註,收錄自《臺灣原住民族移動與分布》,第二篇,頁51-69。新北:原住民族委員會,台北:南天。
    1954,〈臺灣原住民族的移動與分布〉,楊南郡譯註,收錄自《臺灣原住民族移動與分布》,第三篇,頁71-336。新北:原住民族委員會,台北:南天。
    1974,《馬淵東一著作集》,共三卷。東京:社會思想社。

    馬凌諾斯基原著,于嘉雲譯
    1922〔1995〕,《南海舡人》。台北:遠流出版社。

    施聖文
    2013,《劃界的政治:山地治理下的傳統領域,1895-2005》,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茂泰
    1973,〈從旱田到果園—道澤與卡母界農業經濟變遷的調適〉,收錄自《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36期,頁11-33。

    海樹兒‧犮剌拉菲
    2006,《布農族部落起源及部落遷移史》,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徐靜芬
    2008,《寶山村布農族社會調適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正光
    1970,〈經濟人類學的若干問題〉,收錄自《思與言》7(5),頁11-21,台北:思與言雜誌社。

    康有德
    1965,〈台灣梅之生產〉,收錄自《臺灣省落葉果樹發展問題研討會及考察報告》,頁53-58,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編印。

    程兆熊、黃弼臣、朱長志合編
    1956,《臺灣省中部山地園藝資源調查報告》,收錄自《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特刊》,第16號,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編印。

    黃應貴
    1973,〈Tiv 與Siane經濟:經濟人類學的實質論派與形式論派之比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35期,頁145-162。
    1975,〈光復後高山族的經濟變遷〉,收錄自《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40期,頁85-95。
    1982,〈東埔社土地制度之演變:一個臺灣中部布農族聚落的研究〉,收錄自《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52期,頁115-149。
    1989a,〈玉山國家公園布農族人類學研究研究報告(三)〉,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89b,〈人的觀念與儀式〉,收錄自《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7期,頁177-213。
    1992,《東埔社布農人的社會生活》。 臺北:中研院民族所。
    1993,〈作物、經濟與社會-東埔社布農人的例子〉,收錄自《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75期,頁133-169。
    2012a,《反景入深林》,臺北:三民。
    2012b,《文明之路第一卷「文明化下布農文化傳統之形塑(1895-1945)》,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2014,《21世紀的家:臺灣的家何去何從?》,新北:群學出版社。

    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原著;楊南郡譯註
    2011〔1935〕,《台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南天書局。

    黃孟山
    2006,〈青梅產銷調節執行成果〉,收錄於《農政與農情》,第170期,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2013,〈竿採青梅廠農合作執行成果〉,收錄於《農政與農情》,第251期,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黃松柏
    2007,《退輔會榮民安置與梨山地區農業發展(1956-1987)》,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國禎
    2004,《玉山國家公園楠梓仙溪林道生態資源與經營管理之研究》,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

    葉家寧
    1995,《高雄境內布農族遷移史:兼論遷移動因與「聚落」概念的變遷》,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2,《臺灣原住民史-布農族史篇》,南投:台灣文獻館。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
    1938〔2011〕,《高砂族調查書蕃社概況》,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
    1935,《蕃人所要地調查書-高雄州屏東郡ラボラン社》。
    1941,《高砂族授產年報》,昭和15年版。

    臺灣省政府經濟建設動員委員會
    1980,《南部橫貫公路沿線資源保育利用規劃報告》,南投:臺灣省政府經濟建設動員委員會。

    衛惠林
    1956,〈台灣土著社會的二部組織〉,收錄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2期,頁1-30,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劉方梅
    2004,〈國產青梅產業現況與輔導措施〉,收錄於《農政與農情》,第139期,台北:行政院農委會。

    劉志偉
    2009,〈國際農糧體制與臺灣的糧食依賴:戰後臺灣養豬業的歷史考察〉,收錄自《臺灣史研究》,第16卷第2期,頁105-160。

    顏愛靜、楊國柱
    2004,《原住民族土地制度與經濟發展》,板橋:稻鄉。

    顏浩泙
    2006,《從親屬組織論桃源鄉布農族郡社群isbukun殺豬文化》,國立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韃虎.伊斯瑪哈單.伊斯立端
    2009,《高雄縣那瑪夏鄉布農族親屬與文化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學系
    10125901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1259012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民族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12101.pdf5551KbAdobe PDF2681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