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10155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979/145005 (79%)
造访人次 : 52018228      在线人数 : 68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0155


    题名: 台東縣太麻里鄉Tjavualji(大麻里)部落一位竹占師兼祭司之研究:Vuvu i Gaitjang(卓良光先生)的生命歷程
    A study of the Bamboo Diviner and Shaman in Tjavualji Tribe, Taimali, Taitung : the life history of Vuvu Gaitjang (Mr. ZHUO Liang Kuang)
    作者: 余明旂
    Yu, Ming-Chi
    贡献者: 官大偉
    胡台麗

    Kuan, Da-wei
    Hu, Tai-Li

    余明旂
    Yu, Ming-Chi
    关键词: 東排灣群
    男巫師
    祭司
    祭儀
    竹占師
    Eastern Paiwan
    Male Shaman
    Shaman
    Ritual
    Bamboo Diviner
    日期: 2017
    上传时间: 2017-06-01 09:54:35 (UTC+8)
    摘要: Tjavualji部落是位於台東縣太麻里鄉的排灣族部落,於Panapanayang發祥地的南方,Tjavualji部落除了是排灣族邊陲地帶,在地理位置上更是各個族群匯集混居的地區,在文化上更是多元的呈現,是排灣族與卑南族部分獨立及部分重疊的過渡型。Tjavualji部落並沒有排灣族部落象徵性的maljeveq祭儀,主要祭儀是masalut(小米收穫祭)及到Ruvuaqan發祥地祭祖。
    本文要記錄的這位儀式專家Vuvu Gaitjang(卓良光先生)現年90歲,其生命歷程無異是一本東排灣族的活字典,更是不可多得的祭儀耆老,作者認為其生命史的重要性,在當地具有特殊意義,作者自2014年十月即陸陸續續的進行訪談紀錄,將這些紀錄整理為這篇論文。首先將說明這位男巫的家世與社會背景以及他由竹占師到祭司的成巫之路,從靈魂概念、空間和方位、崇拜與祭祀的概念一窺vuvu的整個宇宙觀;再由vuvu的實踐過程去分析Tjavualji部落儀式的分類與性質,並歸納出儀式執行過程中所依據的原則,最後從儀式實踐的觀察、禱詞結構的分析及儀式空間的脈絡,希望能為相關文化傳承內容,進行基礎的整理與保存;並整理出可以成為傳承Tjavualji部落祭儀的原則和原理的範本。
    本研究發現太麻里地區在時代的變遷中,發生了多元文化的交融滲入,形成獨特的文化樣貌,是「文化多樣性」保存中十分重要的區塊;排灣族嚴明的階序,在大麻里部落已經漸漸鬆動瓦解;儀式中的性別分工秩序也被打破了;信仰系統、宇宙觀與儀式各種象徵意義不可分離,形成太麻里地區獨特的巫術文化, 也是珍貴的原住民文化遺產。論文亦對於研究方法的使用進行檢討。並對於儀式禱詞進行「文化復振」提供建議;最後提出未來可以繼續討論的議題方向。
    Tjavualji is a Paiwan village which is south of Panapanayang, the place of tribal origin. Geographically, Tjavualji village is located in the peripheral area of Paiwan tribe, and also the area of ethnic heterogeneity. It represents the cultural diversity of both Paiwan and Pinuyumayan tribes. There is no maljeveq, a characteristic Paiwan ceremony, in Tjavualji. Its main ceremony is masalut (millet harvest ceremony) and to worship the ancestors in Ruvuaqan, the place of origin.
    This thesis documents the 90-year-old ritual expert, Vuvu Gaitjang (Mr. ZHUO Liang Kuang). His life history could be seen as a dictionary of Eastern Paiwan. The importance and significance of his life history is meaningful to the locale.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interviews that I have conducted with him successively since October 2014. In this thesis, I first represent Vuvu Gaitjang’s family and social background and the process of becoming a male shaman from a bamboo diviner. We are able to understand his worldview by examining the concept of spirit, space, direction, and worshipping. I then illustrate Vuvu Gaitjang’s ritual practices, analyze the classification and properties of tribal rituals of the Tjavualji village, and summarize the principles of ritual practising. Last, I aim to investigate and document this culture in basis by observing the ritual practices, analyzing the structure of incantations, and contextualizing the ritual space, so that we may able to pass down the ritual knowledge of Tjavualji village.
    This study finds that in Taimali, in the changes of the times, the multicultural blend of infiltration, form a unique cultural appearance. Tamali is an important area for the preserve of the "cultural diversity". In Tjavualji, the strict social hierarchy of the Paiwan people had been collapsed and the order of the gender division in the ritual had been broken too. The insepar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ymbolic meaning and belief system of rituals and ritual objects made an unique witchcraft culture here in Tamali. This thesis not only reflects on research methods, but also proposes suggestions for cultural revival of the ritual incantation, as well as for the further discussion.
    參考文獻: Bareigts,André
    1976 Les principaux mythes de L` ethnie amis, volume 1 traduction et notes. Hualien.。
    千千岩助太郎
    1960《台灣高砂族住家》台北:南天書局。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院研究所編譯
    2015 《蕃族調查報告書第八冊》。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院研究所。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院研究所編譯
    2004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第三冊》。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院研究所。
    中村孝志著,吳密察、許賢瑤譯
    1994〈荷蘭時代的台灣蕃社戶口表〉《台灣風物》,44卷1期。
    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太麻里至善宮管理委
    2008《至善宮十周年紀念特刊》,台東:太麻里至善宮管理委員會。
    王學新
    1998《日據時期東台灣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與研究》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台灣省文獻會編著1997《台東縣鄉土史料》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弗雷澤 (James George Frazer),汪培基譯
    1991《金枝 (上/下)》。新店:桂冠。
    安倍明義
    2003《台灣地名研究》台北:武陵出版社。
    江樹生譯註
    2000《熱蘭遮城日記I》台南:台南市政府。
    吳燕和
    1993,《台東太麻里溪流域的東排灣人》,
    台北: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第七期。
    呂順安主編
    1994《台灣鄉土史料》,南投市: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出版。
    巫化・巴阿立佑司撰
    2010〈神靈之路:排灣人祭儀經語之研究〉台東市: 國立台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
    所。
    李恩賜
    2003〈排灣族刺球(djemuljat)之研究〉。
    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體育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汪桂蘭
    2010〈社會變遷對卑南族傳統體育影響之研究—─以台東市卡地布部落為例〉
    台東:國立台東大學體育學系體育教學碩士論文
    林二郎
    2005〈以大巴六九部落的實踐經驗芻建卑南族巫術的理論〉。
    台南:國立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秀蘭
    2015〈排灣族巫文化的延續與變遷:以土坂村 Patjaljinuk 頭目家族為例〉
    台東:國立台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業系南島文化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美容等纂修
    2001《台東縣史,漢族篇》,台東:台東縣政府。
    邱新雲
    2010 〈東排灣族女巫養成研究:以土坂村為例〉台北: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院研究所。
    胡台麗
    1999〈儀式與影像研究的新面相〉《中研院民族所集刊》第86 期,台北:
    中研院民族所。
    胡台麗、劉璧榛編
    2010《台灣原住民巫師與儀式展演》。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
    胡傳
    1993《台東州采訪冊》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凌純聲
    1956〈台東的吐舌人像及其在太平洋區的類緣〉《中研院民族所集刊》第2 期,
    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真耶穌教會台灣總會
    年代不詳《真耶穌教會簡介》台中:真耶穌教會台灣總會編。
    排蒼生
    1926〈台東廳下之部〉《東台灣研究叢書四》台北:成文出版社。
    移川子之藏,楊南郡譯
    2001~2002《高砂族系統所屬調查》,臺北市 : 行政院原民會, 南天書局。
    許功明、柯惠譯合著
    1998《排灣族古樓村的祭儀與文化》。板橋:稻鄉出版社。
    傅琪贻
    2006,《日治末期台灣原住民皇民化之研究》。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日治末期台灣原住民皇民化之研究 期末報告》,
    台北:財團法人日本文教基金會
    童春發
    2001《排灣族史篇》。台灣原住民史。南投:省文獻會
    筒井太郎
    1932〈台東之旅〉《東部台灣案內》台北:成文出版社。
    黃連生整理編寫
    年代不詳《太麻里堂區簡史》台東。
    葉一飛
    2012《東排灣的男子會所與社會階級—以Tjavualji為例》
    新竹: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志杰等撰
    2013《太麻里鄉鄉志》台東:台東縣太麻里鄉公所。
    趙川明等編撰
    2002《知本溪流域》,台東市:台東縣政府。
    劉璧榛
    2008《認同、性別與聚落:噶瑪蘭人變遷中的儀式研究》,南投:國史館台灣文
    獻館。
    劉克襄
    1992,《後山探險 -19 世紀外國人在台灣東海岸的旅行》台北:自立晚報。
    鄭全玄
    1995《台東平原的移民拓墾與聚落》,台北市:知書房。
    瞿海源、姚麗香
    1986〈台灣宗教變遷之探討〉《台灣社會文化變遷》,台北: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藤井志津枝
    1997,《理蕃-日本治理台灣的計策》,台北:文英堂出版。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學系
    1032590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259001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民族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900101.pdf5352KbAdobe PDF2490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