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一、中文文獻 中國國家統計局(2014)。年度數據:廣播電視事業發展情況。中國國家統計局。取自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2015年11月01日上網 瀏覽) 王家通等譯(1996)。幼兒教育與文化——三個國家的幼教實況比較研究(原作者:J. Tobin& D. Wu& D. Davidson)。高雄市:麗文。 王碧瑤(2005)。現職非師範體系國中教師生涯轉換之敘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臺北市。 王慧蘭(2009)。童年之死:在電子媒體下長大的兒童。載於張盈堃(主編),童年的凝視:兒童的文化研究選集(65-84頁)。屏東市: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王瓊珠(2010)。故事結構教學與分享閱讀(第二版)。臺北市:心理。 田海龍,張邁曾(2006)。話語權力的不平等關係:語用學與社會學研究。外語學刊,129(2),7-13。 李秀美(1995)。兒童故事基模發展與電視卡通暴力訊息解讀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臺北市。 李菁芸(2006)。卡通影片對幼兒繪畫圖像表達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臺北市。 何三本(1995)。幼兒故事學。臺北市:五南。 呂翠夏(1988)。兒童的社會發展:策略與活動。臺北市:桂冠。 沈清松(2001)。台灣精神與文化發展。臺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林正福(譯)(2001)。人際關係(原作者:D. Dwyer)。臺北市:弘智。(原著出版年:2000) 林芳玫(1996)。女性與媒體再現——女性主義與社會建構論的觀點。臺北市:巨流圖書。 林東泰(1997)。大眾傳播理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知賢(1993)。國小兒童節度卡通影帶的研究:以「龍貓」為例。初等教育學報,6,131-168。 吳翠珍(1991)。影響兒童電視觀看時間因素之分析。新聞學研究,44,73-94。 吳翠珍(1998)。兒童收看電視卡通行為研究—兼論媒體素養。教育資料文摘,42(6),48-75。 兒童福利聯盟(2012)。2012年兒少收視行為與兒少節目困境分析。兒童福利聯盟。取自http://www.children.org.tw/research/detail/68/596。(2015 年11月02日上網瀏覽) 唐維敏(譯)(1996)。大眾傳播研究方法:質化取向(原作者:K. B. Jensen& N. W. Jankowski)。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91) 陳玲玲(1991)。兒童友伴選擇、友誼概念與友誼知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台灣東華。 張盈堃(2009)。好人不用戴帽子:兒童對媒體的言談分析。載於張盈堃(主編),童年的凝視:兒童的文化研究選集(37-64頁)。屏東市: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文西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5-42。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13)。電視使用行為及滿意度調查報告。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取自http://www.ncc.gov.tw/chinese/files/13092/2886_26579_ 130924 _1.pdf。(2015年11月01日上網瀏覽) 馮建三(譯)(1995)。電視,觀眾與文化研究(原作者:D. Morley)。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92) 鈕文英(2014)。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 黃葳威(2004)。閱聽人與媒體文化。臺北市:揚智文化。 黃藍瑩(2005)。幼兒觀看卡通的樂趣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臺北市。 黃美雯(1999)。不同年齡層學生對童話繪本中友誼概念之詮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楊雅婷(譯)(2003)。童年之死:在電子媒體下長大的孩童(原作者:D.Buckingham)。臺北市:巨流。(原著出版年:2000) 楊思偉、沈姍姍(1996)。比較教育。臺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楊佩珍(2005)。尋訪童語的秘密花園:幼兒同儕私下言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臺北市。 劉苓莉(1998)。兒童對童話中「友誼概念」之詮釋:以青蛙與蟾蜍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鄭培蒂(2006)。不同依附關係之國小兒童對童話中友誼概念之詮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蔡素琴(2009)。女性主義母職理論的發展與演變。諮商與輔導,284,24-29。 賴文鳳(2007)。聆聽邊緣之聲—以新台灣之子的敘說作為實踐幼兒多元文化教育的起點,課程與教學,10(1),65-81。 藍婉禎(2011)。鷹架式概念構圖繪本教學策略對幼兒友誼概念的知識結構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嘉義縣。 戴芳煒,蔡敏玲(2013)。大班到小學一年級兒童回應圖畫故事書的思考脈絡。教育實踐與研究,26(1),1-32。 蕭昭君(譯)(2007)。童年的消逝(原作者:N. Postman)。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94) 蕭孟萱(2015)。解讀電視暴力卡通:成人與兒童觀點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蘇峰山(2009)。理論化童年。載於張盈堃(主編),童年的凝視:兒童的文化研究選集(01-16頁)。屏東市: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二、西文文獻 Argyle, M. (1996).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New York, N.Y.: Penguin Books. Berndt, T. J. (1978). Children’ s conception of friendship and the behavior expected of friends. Unpublished manuscript, Yale University, New Have, CT. Berndt, T. J. (1981). Relations between social cognition, nonsocial cognition, and social behavior: The case study of friendship. In J. H. Flavell& L. Ross(Eds.), Social cognitive development(pp. 176-199)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igelow, B.J. (1977). Children’ s friendship expectations: A cognitive-developmental study. Child Development, 48, 246-253. Burton, G. (2005). Media and society: Critical perspectives. Buckinghamshire, Engl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 Damon, W. (1977). The social world of the child.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Furman, W. & Bierman, K. L. (1983). Development changes in young children’ s conceptions of friendship. Chil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2(5), 925-931. Hayes, D. S. (1978). Cognitive bases for liking and disliking among preschool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49, 906-909. James, A., Jenks, C., & Prout, A.(1998). Theorizing Childhood. Cambridge, England:Polity Press. Livingstone, S. (1990). Interpreting television narrative: How viewers see a stor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0(1), 72-82. Reiman, J. M. & Shorr, S. I. (1978). Friendship claims and expectations among children and adults. Child Development, 49, 913-916. Smollar, J., & Youniss, J. (1982). Social Development through friendship. In K. H. Tobin, J. J. (2000). Good guys don’ t wear hats: Children’ s talk about the media. New York, N.Y.: Teacher College Press. Youniss, J. (1980). Parents and Peer in social development. Chicago, I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三、圖片來源 圖2-1 http://hiphotos.baidu.com/stevenchou_bai/pic/item/276395d99de3d21432fa1c0d.jpg 圖2-2 http://pic.baike.soso.com/p/20120904/20120904205310-202711256.jpg 圖2-3 http://c.hiphotos.baidu.com/baike/c0%3Dbaike80%2C5%2C5%2C80%2C26/sign=25247503cffcc3cea0cdc161f32cbded/279759ee3d6d55fbd0cf8f076a224f4a20a4dd82.jpg 圖2-4 http://img4.imgtn.bdimg.com/it/u=3609386100,3455109038&fm=21&gp=0.jpg 圖2-5 http://img4.imgtn.bdimg.com/it/u=4105832667,4013237975&fm=21&gp=0.jpg 圖2-6 http://img4.imgtn.bdimg.com/it/u=1227700634,2159033654&fm=21&gp=0.jpg 圖2-7 http://img4.imgtn.bdimg.com/it/u=1051373776,2447846664&fm=21&gp=0.jpg 圖2-8 http://img4.imgtn.bdimg.com/it/u=2214255364,1153414260&fm=21&gp=0.jpg 圖2-9 http://img0.imgtn.bdimg.com/it/u=4230525226,3831437772&fm=21&gp=0.jpg 圖2-10 http://img4.imgtn.bdimg.com/it/u=3430358581,124666683&fm=21&gp=0.jpg 四、影片來源 製片人,蔡瑞琼,導演,谭淑君(2011)。喜羊羊與灰太狼之奇思妙想喜羊羊。廣東省:廣東原創動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