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中文資料
王志弘,〈移/置認同與空間政治:桃園火車站周邊消費族裔地景研究〉。
《台灣社會研究》,第六十一期,2006。
朱雲鵬、廖惠珠,〈引進外籍勞工之成本與效益研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委託研
究計畫,1992。
林津如,〈「外傭政策」與女人戰爭:女性主義策略再思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第三十九期,2000。
吳慧琳、王素灣,〈外籍勞工在台灣的趨勢、經濟關聯與政策〉。《人口學刊》
第二十二期,2001。
吳挺鋒,《「外勞」休閒生活的文化鬥爭》。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1997。
吳比娜,《ChunShan─台北市菲籍外勞社群空間的形成》。台灣大學城鄉研究所
碩士論文,2002。
范裕康,《誰可以成為外勞?移工的招募與篩選》。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5。
韋伯,《社會學的基本概念》。台北:遠流出版社,1983。
韋伯,《宗教社會學》。台北:遠流出版,1993。
馬凱、吳惠林,《合理外勞人數推估模式之研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委託研究計
畫,1996。
徐美、陳明郎、吳孟道,〈外籍勞工與國內生產要素間替代互補關係之探討─以
台灣製造業為例〉。收錄於台灣經濟學會編,《1997年台灣經濟學會年會論
文集》。台北:台灣經濟學會,pp.65-91,1997。
夏曉鹃,《流離尋岸 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北:唐山出版社,
2002。
黃克先,《原鄉、居地與天家:外省第一代的流亡經驗與改宗經驗》。台灣大學社
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黃聖哲,〈意義的結構─結構詮釋學作為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基礎〉。收於《人文社
會科學的邏輯》,台北:松慧,2005。
張昌吉,〈外籍勞工對經濟、社會、政治層面影響之分析〉。《政大勞動學報》。2002。
許弘毅,《中山北路聖多福教堂地區外勞的空間使用及其影響之研究》。淡江大學
建築所碩士論文,2000。
曾嬿芬,2004,〈引進外勞的國族政治〉。《台灣社會學刊》,第三十二期。
曾嬿芬,〈誰能打開國界的門:台灣移民政策的階級主義〉。《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第六十二期,2006。
單驥,〈外籍勞工、技術、非技術人員與資本之間替代關係之探討:以台灣製造
業為例〉。收錄於陳肇男編,《人口、就業與福利》。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
研究所,1996。
劉梅君,〈廉價外勞論述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三十
八期,2002。
蔡明璋、陳嘉慧,〈國家、外勞政策與市場實踐:經濟社會學的分析〉。台北:台
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二十七期,1997。
藍佩嘉,〈階層化的他者〉。台灣社會學刊,第三十四期,2005。
藍佩嘉,〈跨越國界的生命地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四十八期,2002。
藍佩嘉,2002,〈跨越國界的生命地圖:菲籍家務工的流動與認同〉。《台灣
社會研究季刊》,第四十八期。
蘇怡文,2001,《伊斯蘭教在台灣的發展與變遷》,國立政治大學民族所碩士論文。
行政院主計處編,《中華民國統計年鑑》,台北:行政院主計處,1991,pp.202-203。
內政部編印:《中華民國八十年台灣地區宗教團體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內政
部統計局, 1992,p.3。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重修台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宗教篇》,p.878。
英文資料
Berger, P. (彼得 伯格)The sacred canopy: elements of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religion.中譯本《神聖的帷幕:宗教社會學理論的要素》,台北:商周文化出
版,2003。
Bourdieu, P. The Logic of Practic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Stanford ,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Cliford, J,“Diaspora, from Route”in the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 Cambridge, Mass.:Harve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Cohen, R. Global Diaspora: An Introduction. Seattle, Wash: University of Washing
Press, 1997.
Durkheim, E. The elementary forms of religious life. New York: Free Press, 1995.〈中
譯本請見芮傳明、趙學元等譯涂爾幹,《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台北:桂
冠出版社,1992。〉
Geertze, Cliffor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selected essays.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3.〈中譯本《文化詮釋》,韓莉譯,南京:譯林。〉
Gilroy, P. “It Ain’t Where You’re From, It’s Where You’re At….”in the The
Dialectics of Diasporic Identification,Third Text, 13, Winter, 3-16, 1991.
Hall, S. “Who Needs ‘Identity’”, in 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Sage:London, 1996.
________“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in Identity 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1990.
________ “Culture identity and diaspora”in the Diaspora and Visual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press, 2000.
Parrenas, R. Servants of Globalization: Women, Migration and Demestic Work.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Law Lisa. “Home cooking: Filipino women and geographies of the senses in Hong
Kong.” Ecumene 2001 8 (3).
Levitt, P. “You Know, Abraham Was Really the First Immigrant”: Religion and
Transnational Migration. IMR Volume 37 Issue 3.
Luhmann, N. 《社會的宗教》,周怡君等譯,台北:商周,pp.3-20,2004。
Safran, W, “Diaspora in Modern Societies: Myth of Homeland and Return”,
Diaspora,Volume1, spring, 83-99, 1991.
Sassen, S. Guest and Aliens. Germany: Fischenbuch Verlag. 1999.〈中譯本請見
黃克先譯 《客人?外人?遷移在歐洲(1800~)》。台北:國立編譯館與巨流圖
書公司, 2006。〉
Massey, Douglas, Arango, Joaquin ,Hugo, Graeme, Kouaouci, Ali, Pellegrino, Adela
and Edward Taylor.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 Review and
Appraisal.”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Volume19.
Sasaki, S. “Modernity and Postmodernity in Japanese attitudes,” in Ben-Rafael &
Sternberg ed. Identity, Culture and Globalization. Leiden: Brill, 2002.
Tambiah, S. “Vigenettes of Present Day Diaspora,”in Ben-Rafael & Sternberg ed.
Identity, Culture and Globalization. Leiden: Brill, 2002.
Wolf, Eric. Europe and the People Without History. California: 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 1983.中譯本請見:賈士衡譯,《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
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