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8906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311/144292 (79%)
造訪人次 : 50940697      線上人數 : 97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臺灣史研究所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89063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9063


    題名: 台灣水利機關人事變遷之研究(1943-1960)
    The study of the personnel vicissitude in Taiwan water resources agency(1943-1960)
    作者: 游淑如
    You, Shu Ru
    貢獻者: 薛化元
    Hsueh, Hua Yuan
    游淑如
    You, Shu Ru
    關鍵詞: 人事變遷
    章錫綬
    臺灣省水利局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耕地課
    臺灣 省行政長官公署農田水利局
    臺灣總督府農商局耕地課
    臺灣總督府鑛 工局土木課
    日期: 2013
    上傳時間: 2016-05-02 13:53:55 (UTC+8)
    摘要: 臺灣的水利設施在日治時期以前,大多以民間的力量來完成許多工程,並且設立了許多與水利相關的私人組織,儘管於荷治、鄭氏與清代等時期,其官方即有介入水圳事業的案例,但大體上仍以高度自治的慣習為主要處理原則。但直到日本統治臺灣後,為有效率地成就日本殖民母國所推行的「農業臺灣」政策,施行了農業生產灌溉排水職業,以提高土地利用價值,又整理埤圳與組織水利團體,並且更進一步掌握與水相關的建設工事,如開發防洪、水力、工業用水與自來水等其它現代土木水利技術工程,漸漸將此種水利開發與管理方式納為總督府官府高度介入的水利事業。到了戰後,由於受到戰爭末期工程建設連年破壞與災害的影響,故初期對臺灣的水利事業目標,基本上是以水利設施的修復與水利機構的接收復員為首要任務,爾後政府為謀求進一步的經濟發展,也制定了相關水利建設、法規與組織的政策。
    再者,了解日治末期至戰後1950年代,是臺灣組織與人事複雜多變的時期,除了該機構沿革、工程技術與行政政策之實行需要討論外,該水利機構最關鍵的決策主事者與背後工作團隊的研究,尤其是經歷時代變革的成員,其延續或斷裂的人事安排情形更有待進一步釐清。由於土木水利機關業務更迭,因此,本文將以主管水利事業的臺灣總督府農商局耕地課、鑛工局土木課,至戰後的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耕地課、農田水利局及臺灣省水利局為例,從中探討其實際掌管事務與人事安排。
    觀察這段時期的臺灣,要從原本的日本勢力圈轉入為中華民國的統治範圍內,舉其人事、組織法條、行政業務或者工程建設,皆有一定的過渡性質存在,處於兩者文化的影響。可以瞭解的是,在臺灣尚深受日本近代水利事業的侵入洗禮下,於同一時期,中國本身也正在進行水利革新的蛻變,從法制的制定、行政機關的分治統合、人才的培育、技術知識理念至社會風氣等情形的轉變,都對近代水利發展產生了明顯的作用,僅管民國時期中國社會動盪紊亂,但仍不可忽略中國是具有自傳統邁向近代科學的企圖欲望。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中國主權易幟,跟隨失勢國民黨政權的外省籍成員,喪失了可以在中國發揮水利長才的舞臺,可卻也因而直接或間接帶來了於中國所制定的法律條文、行政建制理念與知識經驗。至於本省籍成員方面,由於日治時期無積極培養本省籍的技術官僚,以及受實戰經驗所限等原因,故有於接收之時不得不留用日籍人員的情況發生,一直到農田水利局時期才完全遣送日本技術人員回日本。但基本上本省籍成員,仍應用其所學的智識與技能,繼續參與著戰後水利事業的發展。簡言之,不論是外省籍成員或是本省籍成員,兩者皆需要克服並面對時代變革下所可能產生的衝突與再造揉合,以進而合力推行許多涉及人民財產安全的臺灣水利事業。
    參考文獻: (一)檔案史料
    1. 《中華民國政府官職資料庫》,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資料中心。
    2. 《省府委員會議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3. 《省級機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4.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5. 《臺灣總督府府(官)報資料庫》,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6. 《臺灣當代人物誌1946-1990》,漢珍公司。
    7. 《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藏。
    8. 水利部門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
    9. 臺灣省水利局檔案,檔案管理局藏。
    10. 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農復會工作報告》,臺北: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1953,第三期。
    11. 石門水庫建設委員會統計室,《石門水庫統計年報四十五年度年報》,桃園:石門水庫建設委員會統計室,1957。
    12. 何鳳嬌編,《政府接收臺灣史料彙編》,臺北:國史館出版,1990,上冊。
    13. 張研、孫燕京主編,《民國史料叢刊─政治‧政權機構》,鄭州市:大象出版,2009。
    14. 陳雲林編,《館藏民國臺灣檔案匯編》,北京:九州出版,2007,第22冊。
    15. 經濟部,《六年來經濟的成長》,臺北:經濟部,1960。
    16. 臺灣水利人物誌編輯委員會編,《臺灣水利人物誌》,臺北:臺灣水利人物誌編輯委員會,1956。
    17. 臺灣總督府編,《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出版,1944。
    18. 臺灣省建設廳水利局編印,《臺灣省建設廳水利局三十八年度年報》,南投:臺灣省建設廳水利局出版,1950。
    19. 臺灣省建設廳水利局,《臺灣省建設廳水利局三十九年度年報》,南投:臺灣省建設廳水利局出版,1951。
    20. 臺灣省建設廳水利局編,《臺灣省建設廳水利局四十年度年報》,南投:臺灣省建設廳水利局出版,1952。
    21. 臺灣省水利局,《臺灣省水利局四十一年度年報》,南投:臺灣省水利局出版,1953。
    22. 臺灣省水利局,《臺灣省水利局年報四十三年度年報(一月至六月)》,南投:臺灣省建設廳水利局出版,1955。
    23. 臺灣省水利局,《臺灣省水利局四十三年度年報》,南投:臺灣省水利局出版,1958。
    24. 臺灣省水利局編,《臺灣省水利局四十五年度年報》,南投:臺灣省水利局出版,1958。
    25. 臺灣省水利局,《臺灣省水利局四十六、四十七、四十九年度年報》,南投:臺灣省水利局出版,1960。
    26.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施政報告:臺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一次大會》,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出版,1946。
    27.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人事室編,《臺灣省各機關職員錄》,臺北:文海出版,1978。
    28.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編,《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不詳: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出版,1946。
    29.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農林處,《臺灣農林》,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農林處出版,1946。
    30.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農林處耕地科,《臺灣省農田水利》,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農林處耕地科出版,1946。
    31. 臺灣省改進各地水利委員會指導委員會編,《臺灣省各地水利委員會改進工作總報告》,臺北:臺灣省改進各地水利委員會指導委員會出版,1965。
    32. 臺灣省建設廳水利局,《臺灣省水利要覽》,臺北:臺灣省建設廳水利局出版,1948。
    33. 臺灣省政府建設廳,《臺灣建設概況》,臺北:臺灣省政府建設廳出版,1954。
    34. 臺灣省政府圖表室,《臺灣省施政概況圖表》,臺北:臺灣省政府圖表室出版,1960。
    35. 蕭富隆等編,《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職員輯錄(一)》,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出版,2005。
    36. 顧雅文編著,《經濟部水利署文化性資產口述歷史成果報告》,臺北:經濟部水利署出版,2009。

    (二)報紙與政府公報
    1. 國家圖書館政府公報資訊網藏,《立法院公報》。
    2. 國家圖書館政府公報資訊網藏,《高雄市政府公報》。
    3. 國家圖書館政府公報資訊網藏,《國民政府公報》。
    4. 國家圖書館政府公報資訊網藏,《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
    5. 國家圖書館政府公報資訊網藏,《臺灣省政府公報》。
    6. 國家圖書館政府公報資訊網藏,《總統府公報》。

    (三)專書與論文集
    1. 中央設計局臺灣調查委員會編,《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水利》,重慶:中央訓練團出版,1945。
    2. 王甫昌,《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出版,2006。
    3. 古田勝三著,陳榮周譯,《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傳》,臺北:前衛出版,2005。
    4. 古偉瀛,〈嘉南大圳在光復初期的人事變遷:臺灣史關鍵性時期的農田水利管理〉,收錄於賴澤涵、黃俊傑主編的《光復後臺灣地區發展經驗》,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1,頁101-132。
    5. 石門水庫建設委員會編,《石門水庫建設誌》,桃園:石門水庫建設委員會,1966。
    6. 平野久美子著,楊鴻儒譯,《臺日水的牽絆:識水柔情─鳥居信平的故事》,屏東:屏東縣政府,2009。
    7. 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臺北:五南圖書,2008。
    8. 吳祖揚總編,《臺灣省水利局慶祝成立四十週年紀念專輯》,臺中:臺灣省水利局出版,1987。
    9. 吳密察監修、遠流臺灣館編,《臺灣史小事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出版,2000。
    10. 宋希尚,《我國歷代治水工程及水利行政之檢討》,臺中:逢甲學院,1974。
    11. 李永熾監修、薛化元主編,《臺灣歷史年表─終戰篇I(1945-1965)》,臺北: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1990。
    12. 李園會,《日據時期臺灣教育史》,臺北:國立編譯館,2005。
    13. 沈百先、章光彩等編,《中華水利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14. 林清芬、林佩欣訪談,《徐金錫:農田水利多角化經營的領航人》,臺北:國史館出版,2006。
    15. 若林正丈著,許佩賢、洪金珠譯,《臺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臺北:月旦出版,1994。
    16. 徐世大,《回憶與感想:服務水利建設五十年》,臺北:三民出版,1967。
    17. 徐鼐,《石門水庫》,桃園:石門水庫建設委員會,1965。
    18. 國史館編印,《中華民國史交通志(初稿)》,臺北:國史館出版,1991。
    19. 張勝彥等編著,《臺灣開發史》,臺北:國立空中大學出版,1996。
    20. 張瑞成編,《光復臺灣之籌劃與受降接收》,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出版,1990。
    21. 郭成偉、薛顯林主編,《民國時期水利法制研究》,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出版,2007。
    22. 陳正美,《嘉南大圳與八田與一》,臺南:臺南市文化局出版,2011。
    23. 陳鴻圖,《臺灣水利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09。
    24. 喻本伐、熊賢君,《中國教育發展史》,臺北:師大書苑出版,1995。
    25. 黃昭堂主編,《八田與一研究》,臺北:財團法人現代文化基金會出版,2002。
    26. 經濟部水利署,《水舞百年建國100年紀念專書:百年臺灣重大水利建設紀要》,臺北:經濟部水利署出版,2012。
    27. 臺北工概覽編輯委員會,《省立臺北工業專科學校概覽》,臺北:臺灣省立臺北工業職業工業專科第一工業職業補習學校,1950。
    28.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臺灣地區水資源史》,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第一篇。
    29.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灣地區水資源史》,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第四篇。
    30.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臺灣地區水資源史》,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第五篇上冊。
    31. 臺灣省水利局編,《臺灣水利建設三十年》,臺中:臺灣省水利局出版,1977。
    32. 臺灣省政府水利局,《臺灣省水利局慶祝成立四十週年紀念專輯》,臺中:臺灣省政府水利局出版,1987。
    33. 臺灣省政府水利處,《水利五十年》,臺中:臺灣省政府水利處,1997。
    34. 劉方燁,《往事自述》,美國:劉方燁,1999。
    35. 鄭梓,《戰後臺灣的接收與重建─臺灣現代史研究論集》,臺北:新化圖書出版,1994。
    36. 鄭肇經,《中國水利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
    37. 鄭麗玲,《臺灣第一所工業學校─從臺北工業學校到臺北工專(1912-
    1968)》,臺北:稻鄉出版社出版,2012。
    38. 薛化元,《臺灣開發史》,臺北:三民書局出版,2008。

    (四)期刊、學位、研討會論文
    1. 王曉秋,〈中國人留學日本110年歷史的回顧與啟示〉,《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2卷4期(2006.07),頁1-3。
    2. 吳儀君,〈嘉南大圳守護人─訪徐金錫會長〉,《源雜誌》,23期(1999.09),頁34-38。
    3. 宋希尚,〈張謇的家書〉,《農田水利雜誌》,9卷9期(1963.01),頁10。
    4. 李軒志,〈臺灣北部水利開發與經濟發展關係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5. 李勤,〈試論民國時期水利事業從傳統到現代的轉變〉,《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7卷5期(2005.09),頁22-26。
    6. 邱淑娟,〈戰後臺灣農田水利組織變遷歷程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7. 張峻嘉主持,羅伊真、江若筠、林思婷紀錄,于秉儀整理,曾建元校訂,〈不為兒孫買美田─紀念灌溉之父蔡崔源先生〉,《嘉義縣文獻》,33期(2007.08),頁46-61。
    8. 郭雲萍,〈日治時期「嘉南大圳」的發展─1902-1945〉,《臺灣歷史學會通訊》,10期(2000.05),頁9-41
    9. 郭雲萍,〈國家與社會之間的嘉南大圳─以日據時期為中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10. 郭雲萍,〈戰後臺灣水利之發展─以水利委員會為中心〉,《人文研究期刊》,7期(2009.12),頁57-93。
    11. 陳正美,〈農田水利會多角化經營領航人─徐金錫〉,《農田水利》,54卷4期(2007.08),頁24-33。
    12. 陳正美,〈嘉義郡水利組合組織與演變〉,《嘉義縣文獻》,33期(2007.08),頁20-45。
    13. 陳正美,〈樂在水利心繫鄉土:嘉南農田水利會徐金錫會長〉,《豐年半月刊》,55卷11期(2005.06),頁28-31
    14. 陳雅青,〈彰化農田水利會之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2008。
    15. 陳鴻圖,〈徐世大與戰後臺灣水利發展〉,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戰後臺灣歷史的多元鑲嵌與主體創造工作坊(三)─人脈篇」,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2.12.08。
    16. 陳鴻圖,〈嘉南大圳研究(1901-1993)─水利、組織與環境的互動歷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17. 陳鴻圖,〈戰後水利會水利小組的變遷(1945-1975),《東華人文學報》,20期(2012.01),頁137-167。
    18. 劉凌斌,〈光復初期(1945-1949)閩臺兩省人事關係初探〉,《臺灣研究集刊》,111期(2010.10),頁85-92。
    19. 劉素芬,〈日治時期霧峰水利組織與地域社會的演變〉,《中央大學人文學報》,31期(2007.07),頁145-180。
    20. 劉曉明,〈戰後桃園農田水利會組織之探討(1945-2002)〉,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2010。
    21. 蔡龍保,〈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之技術官僚─以土木技師為例〉,《興大歷史學報》,19期(2007.11),頁309-390。
    22. 鄭雅芳,〈臺灣南部農田水利事業經營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23. 鄭肇經,〈憶河海工科大學〉,《治淮》,2期(1984),頁28-29。
    24. 薛化元,〈水利會組織的變化與人事變遷:臺灣地方菁英斷裂與連續的一個考察(1941-1956)〉,愛知大學東亞同文書院大學紀念中心、中研院台史所主題計畫「戰後臺灣歷史的多元鑲嵌與主體創造」主辦,「近代台湾の経済社会変遷─日本とのかかわりをめぐって」,日本:愛知大學名古屋校舍,2012.08.04-2012.08.06。
    25. 薛化元,〈水利會組織變革中的林蘭芽〉,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戰後臺灣歷史的多元鑲嵌與主體創造工作坊(三)─人脈篇」,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2.12.08。
    26. 薛化元、黃仁姿,〈戰後台灣南部水利組織的人事變化—以嘉南、高屏地區為例〉,日本台灣史研究會、台灣歷史學會主辦,「1940~1960年代の台湾」(台湾史研究会第15回学術討論会),日本:大阪關西大學,2012.07.28-
    2012.07.29。
    27. 蘇容立,〈水利開發對臺灣中部經濟發展之影響〉,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五)網站資料
    1. 經濟部水利署,http://www.wra.gov.tw/lp.asp?CtNode=2436&CtUnit=308&BaseDSD=7(2013/01/14),2013.01.20。
    2. 農田水利會聯合會,http://www.tjia.gov.tw/about-brief.asp(2013/01/18),
    2013.01.18。
    3. 開南校史網,http://web1.knvs.tp.edu.tw/web/校史.html,2013.05.12。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史研究所
    9815800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158003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臺灣史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800301.pdf3547KbAdobe PDF21742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