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73276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18/144297 (79%)
Visitors : 51003888      Online Users : 91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3276


    Title: 臺灣人權促進會與臺灣人權發展(1984-1992)
    Taiwan Association for Human Rights and Human Rights Development(1984-1992)
    Authors: 雷思庭
    Lei, Shih Ting
    Contributors: 薛化元
    雷思庭
    Lei, Shih Ting
    Keywords: 臺灣人權促進會
    人權發展
    自由民主
    言論自由
    政治犯
    Date: 2013
    Issue Date: 2015-02-03 10:22:40 (UTC+8)
    Abstract: 臺灣在1949年以後,自由民主發展受到強人威權體制的壓制,人權保障長期無法獲得實現。直到1980代以後,自由化、民主化才開始在臺灣社會逐步展開;1992年立法院三讀通過「刑法」第一百條修正案,不僅代表臺灣人權邁向新的里程碑,也讓臺灣告別了「白色恐怖」。
    這段臺灣人民突破強人威權體制、爭取自由民主的過程,向來是學界相當重要的探討課題。然而,現有的相關研究成果,多半是由統治者的態度、政治反對運動的努力及國際壓力等因素及角度加以探究,較少以1980年代蓬勃發展的社會運動團體對臺灣自由民主、人權發展的影響進行討論。
    1984年12月10日成立之「臺灣人權促進會」(簡稱「臺權會」)是第1個由民間成立、非官方、主張超越任何黨派的國際性人權組織,以關心人權議題為主要訴求。本文目的即是以臺權會為對象,藉由分析臺權會關心的人權議題、訴求及爭取人權的行動,探究作為民間社會運動團體臺權會在臺灣自由化、民主化改革及人權發展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本文以臺權會成立的1984年為起點,立法院三讀通過「刑法」第一百條修正案、臺灣告別白色恐怖的1992年為終點。運用「台灣人權促進會人權檔案數位典藏計畫」資料庫,透過整理該時期臺權會的主要刊物《人權雜誌》、出版品《人權報告》及籌備委員會、第一到八屆執行委員會的會議紀錄,分析、探究臺權會在面對侵害人權的事件發生時,如何主張、採取行動及其所產生的影響。此外,亦查閱相關人權事件發生前後各報刊雜誌的報導,一方面以補臺權會刊物內容之不足;另一方面,則藉此理解政府部門、社會輿論對相關人權議題、事件的主張及反應,作為探究臺權會在該議題、事件中的所扮演的角色及影響的評估。
    Reference: 檔案
    〈簽報臺灣人權促進會會長江鵬堅先生申請特別接見受刑人施明德案〉,國防部檔案,檔號:0069/00H00-1537/34/33/022。
    〈臺灣人權促進會擬舉辦談監獄人權座談會〉,國防部檔案,檔號:0069/00H00-1537/34/33/009。
    〈呈報情報要報俾提報臺灣人權促進會舉辦監獄與人權座談會〉,國防部檔案,檔號:0069/00H00-1537/34/34/026。

    政府公報
    《立法院公報》1985-1992年
    《國民政府公報》1935-1948年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1945-1947年
    《臺北市政府公報》1984-1992年
    《總統府公報》1949-1992年

    報紙
    《中國時報》1984-1992年
    《太平洋日報》1988-1992年
    《民眾日報》1984-1992年
    《自立早報》1988-1992年
    《自立晚報》1984-1992年
    《自由日報》1984-1986年
    《自由時報》1987-1992年
    《臺灣時報》1984-1992年
    《聯合報》1984-1992年
    《聯合晚報》1984-1992年

    臺灣人權促進會相關史料
    任文,〈如何救援國外良心犯〉,《臺灣人權促進會會訊》,第6期,1986年11月,頁17。
    李勝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籲請釋放施明德及所有政治犯〉,《臺灣人權》,第4期,1988年6月,頁5。
    陳永興,〈為什麼推動「二二八和平日」促進工作?〉,《臺灣人權促進會會訊》,第8期,1987年5月,頁3-4。
    陳菊,〈公義何在?-臺獨案判決有感-〉,《臺灣人權》,第2期,1988年1月,頁15。
    陳菊,〈誰來關心臺灣的曼德拉-施明德〉,《臺灣人權》,第13期,1990年2月,頁9-10。
    康保瑜,〈會務報告〉,《臺灣人權》,第20期,1992年4月,頁34。
    臺灣人權促進會,〈「臺灣人權促進會」成立記者會記實〉,《臺灣人權促進會會訊》,第1期,1985年2月,頁3-5。
    臺灣人權促進會,〈「臺灣人權促進會」成立聲明〉,《臺灣人權促進會會訊》第1期,1985年2月,頁2。
    臺灣人權促進會,〈創會經過〉,《臺灣人權促進會會訊》,第1期,1985年2月,頁3。
    臺灣人權促進會,〈臺灣人權促進會章程〉,《臺灣人權促進會會訊》,第1期,1985年2月,頁18-19。
    臺灣人權促進會,〈施明德絕食日誌〉,《臺灣人權促進會會訊》,第2期,1985年6月,頁18。
    臺灣人權促進會,〈臺灣人權促進會為「民眾日報」停刊事件公開聲明〉,《臺灣人權促進會會訊》,第3期,1985年9月,頁8。
    臺灣人權促進會,〈「由民眾日報停刊看新聞自由」座談會〉,《臺灣人權促進會會訊》,第3期,1985年9月,頁6-8。
    臺灣人權促進會,〈國際筆會「獄中作家委員會」來函〉,《臺灣人權促進會會訊》,第3期,1985年9月,頁9。
    臺灣人權促進會,〈會務日誌〉,《臺灣人權促進會會訊》,第6期,1986年11月,頁23。
    臺灣人權促進會,〈二十六名政治犯假釋出獄〉,《臺灣人權促進會會訊》,第7期,1987年2月,頁17。
    臺灣人權促進會,〈臺灣人權促進會聲明〉,《臺灣人權促進會會訊》,第7期,1987年2月,頁14。
    臺灣人權促進會,〈我們可以原諒,卻不可無交代-二二八事件學術座談會〉,《臺灣人權促進會會訊》,第8期,1987年5月,頁5-33。
    臺灣人權促進會,〈會務報告〉,《臺灣人權促進會會訊》,第8期,1987年5月,頁61。
    臺灣人權促進會,〈為當局釋放黃信介、張俊宏等呼籲釋放所有政治犯聲明〉,《臺灣人權促進會會訊》,第9期,1987年8月,頁9-11。
    臺灣人權促進會,〈臺權會探訪綠島監獄報告〉,《臺灣人權促進會會訊》,第9期,1987年8月,頁14-15。
    臺灣人權促進會,〈臺灣人權促進會對主張臺灣獨立事件聲明〉,《臺灣人權》,第1期,1987年11月,頁26。
    臺灣人權促進會,〈言論自由與刑法座談會〉,《臺灣人權》,第1期,1987年11月,頁10-17。
    臺灣人權促進會,〈會務日誌〉,《臺灣人權》,第1期,1987年11月,頁30。
    臺灣人權促進會,〈「臺灣獨立案」記者會側記〉,《臺灣人權》,第2期,1988年1月,頁16。
    臺灣人權促進會,〈籲請宣布大赦聲明〉,《臺灣人權》,第2期,1988年1月,頁24。
    臺灣人權促進會,〈從人權角度看二二八事件〉,《臺灣人權》,第3期,1988年4月,頁4-5。
    臺灣人權促進會,〈一場遲到四十一年的葬禮〉,《臺灣人權》,第3期,1988年4月,頁6-7。
    臺灣人權促進會,〈請嚴肅正視二二八事件的「善後工作」〉,《臺灣人權》,第3期,1988年4月,頁8-10。
    臺灣人權促進會,〈呼籲全面減刑,特赦政治犯〉,《臺灣人權》,第3期,1988年4月,頁16-17。
    臺灣人權促進會,〈呼籲當局尊重許信良回國的自由〉,《臺灣人權》,第3期,1988年4月,頁15。
    臺灣人權促進會,〈臺灣人返鄉權座談會 兼談金馬地區之戒嚴與人權〉,《臺灣人權》,第3期,1988年4月,頁20-28。
    臺灣人權促進會,〈國際人權瞭望〉,《臺灣人權》,第3期,1988年4月,頁13。
    臺灣人權促進會,〈惡魔島上猶有未歸人〉,《臺灣人權》,第4期,1988年6月,頁9-10。
    臺灣人權促進會,〈土城看守所平三舍探監行〉,《臺灣人權》,第5期,1988年8月,頁26。
    臺灣人權促進會,〈臺權會呼籲有關單位廢除黑名單,無條件允許陳婉真等人回國〉,《臺灣人權》,第5期,1988年8月,頁22。
    臺灣人權促進會,〈走出歷史陰影、踏上臺灣人光明的路途-給228事件受難者家屬及社會大眾的公開信〉,《臺灣人權》,第8期,1989年2月,頁3。
    臺灣人權促進會,〈228公義和平運動聲明1989〉,《臺灣人權》,第8期,1989年2月,頁4。
    臺灣人權促進會,〈228公義和平運動〉,《臺灣人權》,第8期,1989年2月,頁5。
    臺灣人權促進會,〈為高檢處以鄭南榕所辦雜誌刊登臺灣共和國新憲草案涉嫌叛亂加以傳訊,發表緊急聲明〉,《臺灣人權》,第8期,1989年2月,頁12。
    臺灣人權促進會,〈人民之結社自由不容剝奪 臺灣人權促進會聲明〉,《臺灣人權》,第8期,1989年2月,頁23。
    臺灣人權促進會,〈抗議立法院三讀(1989.1.20)通過侵犯人權的人團法〉,《臺灣人權》,第8期,1989年2月,頁23。
    臺灣人權促進會,〈請支持致電李登輝總統呼籲特赦政治犯行動〉,《臺灣人權》,第8期,1989年2月,頁22。
    臺灣人權促進會,〈臺灣新憲法案件聲援會為鄭南榕自焚事件發表聲明〉,《臺灣人權》,第9期,1989年4月,頁7。
    臺灣人權促進會,〈敬悼鄭南榕為追求言論自由而殉道〉,《臺灣人權》,第9期,1989年4月,頁8。
    臺灣人權促進會,〈只要民主政黨不要民主社會?〉,《臺灣人權》,第9期,1989年4月,頁12-19。
    臺灣人權促進會,〈會務報告〉,《臺灣人權》,第9期,1989年4月,頁38。
    臺灣人權促進會,〈為當局擬對突破「黑名單」闖關回臺成功的陳婉真究其刑責發表聲明〉,《臺灣人權》,第10期,1989年6月,頁23。
    臺灣人權促進會,〈呼籲當局尊重人民結社之自主權,對已申請登記之團體勿予刁難,不擬登記者也不應予迫害〉,《臺灣人權》,第11期,1989年8月,頁18。
    臺灣人權促進會,〈抗議當局以野蠻手段強押蔡正隆、羅益世二人遞解出境,發表緊急聲明〉,《臺灣人權》,第11期,1989年8月,頁17。
    臺灣人權促進會,〈為許信良回國事件發表聲明〉,《臺灣人權》,第12期,1989年11月,頁22。
    臺灣人權促進會,〈致電李登輝總統籲請宣布特赦政治犯〉,《臺灣人權》,第13期,1990年2月,頁17。
    臺灣人權促進會,〈臺灣人權促進會為當局欲以叛亂罪入罪郭倍宏發表緊急聲明〉,《臺灣人權》,第13期,1990年2月,頁17-18。
    臺灣人權促進會,〈1988年4月22日減刑後出獄之政治犯〉,《臺灣人權》,第14期,1990年8月,頁20。
    臺灣人權促進會,〈臺灣人權促進會對鄭自才遭強制離境之嚴正聲明〉,《臺灣人權》,第16期,1991年1月,頁12。
    臺灣人權促進會,〈「獨臺會」案緊急聲明〉,《臺灣人權》,第17/18期,1991年8月,頁10。
    臺灣人權促進會,〈獨臺會案大事記〉,《臺灣人權》,第17/18期,1991年8月,頁11-20。
    臺灣人權促進會,〈陳婉真“預備叛亂”案〉,《臺灣人權》,第17/18期,1991年8月,頁30。
    臺灣人權促進會,〈「生不能聚,死不能別」黑名單〉,《臺灣人權》,第17/18期,1991年8月,頁34-36。
    臺灣人權促進會,〈會務報告〉,《臺灣人權》,第17/18期,1991年8月,頁41-46。
    臺灣人權促進會,〈會務報告〉,《臺灣人權》,第19期,1991年12月,頁39-47。
    臺灣人權促進會,〈違憲侵犯、人權不保〉,《臺灣人權》,第19期,1991年12月,頁28。
    臺灣人權促進會,〈惡法不廢、迫害不止〉,《臺灣人權》,第19期,1991年12月,頁29。
    臺灣人權促進會,〈不能衣錦還鄉 只有爬牆回家〉,《臺灣人權》,第19期,1991年12月,頁29。
    臺灣人權促進會,〈違憲侵犯、人權不保〉,《臺灣人權》,第19期,1991年12月,頁28。
    臺灣人權促進會,〈不能衣錦還鄉只能爬牆回家〉,《臺灣人權》,第19期,1991年12月,頁29-30。
    臺灣人權促進會,〈主張臺獨返鄉無門〉,《臺灣人權》,第19期,1991年12月,頁34。

    專書
    Freeman, Michael著,湯智貿譯,《人權》,臺北:巨流出版社,2006年。
    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編,《走出二二八的陰影-二二八和平日促進運動實錄(1987-1990)》,臺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91年。
    中國人權協會編,《人權呼聲》,臺北:久大文化,1988年。
    中國人權協會編,《人權法典》,臺北:遠流出版社,2001年。
    艾琳達,《激盪!!臺灣反對運動總批判》,臺北:前衛出版社,1997年。
    李筱峰,《臺灣民主運動40年》,臺北:自立晚報,1987年。
    呂秀蓮著,《重審美麗島》,臺北:前衛出版社,1997年。
    李鴻禧,《憲法與人權》,臺北:元照出版社,1999年。
    李禛祥等編,《人權之路:臺灣民主人權回顧》,臺北:玉山社,2002年。
    李永熾、張炎憲、薛化元主編,《人權理論與歷史論文集》,臺北:國史館,2004年。
    林山田,《抗爭100廢除刑法第一百條抗爭札記》,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1年。
    林文義,《菅芒離土:郭倍宏傳奇》,臺北:前衛出版社,1991年。
    林紀東,《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一)》,臺北:三民書局,1993年。
    林子儀編,《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臺北:月旦出版社,1993年。
    林山田著,《五十年來的臺灣法制:1945-1995》,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系,1996年。
    周琇環、陳世宏主編,《戰後臺灣民主史料彙編(二)組黨運動》,臺北:國史館,2000年。
    胡民祥編,《獨火闖關:蔡正隆博士紀念文集》,臺北:前衛出版社,1991年。
    范雲編,《新生代的自我追尋-臺灣學生運動文獻彙編》,臺北:前衛出版社,1993年。
    若林正丈著,洪金珠、許佩賢譯,《臺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臺北:新自然主義出版,2009年。
    高明輝口述,范立達整理,《情治檔案:一個老調查員的自述》,臺北:商周文化,1995年。
    張瑞成編,《光復臺灣之籌劃與受降接收》,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90年。
    陳明城,《海外臺獨運動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1992年。
    郭紀舟著,《70年代臺灣左翼運動》,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1999年。
    陳世宏、張建隆主編,《戰後臺灣民主史料彙編(三)從黨外助選團到黨外總部》,臺北:國史館,2001年。
    張炎憲訪問、陳鳳華訪問整理,《100行動聯盟與言論自由》,臺北:國史館,2002年。
    許雪姬總策劃,《臺灣歷史辭典》,臺北: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年。
    張富忠、邱萬興編,《綠色年代-臺灣民主運動25年(上)》,臺北:INK印刷出版,2005年。
    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著《自決與認同-1950~1990海外臺灣人運動專輯》,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5年。
    陳佳宏,《臺灣獨立運動史》-臺北:玉山社,2006年。
    陳志龍、邱榮舉、倪子修總編輯,《臺灣人權與政治事件學術研討會》,臺北:財團法人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2006年。
    黃昭堂著,《臺灣總督府》,臺北:前衛出版社,2002年。
    新臺灣研究文教基金會美麗島事件口述歷史編輯小組編,《走向美麗島:戰後反對意識的萌芽》,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9年。
    新臺灣研究文教基金會美麗島事件口述歷史編輯小組編,《沒有黨名的黨:美麗島政團的發展》,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9年。
    新臺灣研究文教基金會美麗島事件口述歷史編輯小組編,《暴力與詩歌:高雄事件與美麗島大審》,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9年。
    楊秀菁、薛化元、李福鐘主編,《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七)新聞自由(1945~1960)》,臺北:國史館,2002年。
    楊秀菁、薛化元、李福鐘主編,《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八)新聞自由(1961~1987)》,臺北:國史館,2002年。
    楊秀菁,《臺灣戒嚴時期的新聞管制政策》,臺北:稻香出版社,2005年。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臺灣省通志稿》,卷10〈光復志‧光復紀盛篇〉,臺北:臺灣省文獻會,1958年。
    臺灣人權雜誌社編,《臺灣1987-1990人權報告》,臺北:臺灣人權促進會,1990年。
    臺灣政治受難者聯誼總會編,《政治犯-臺灣獨立運動史》,臺北:臺灣政治受難者聯誼總會,1995年)。
    鄭南榕烈士治喪委員會籌備會編,《焚而不燬‧臺灣魂-臺灣建國烈士鄭南榕紀念集》,臺北:自由時代周刊社,1989年。
    鄧丕雲著,《八O年代臺灣學生運動史》,臺北:前衛出版社,1993年。
    黎淑惠編著,《人權概論》,臺北:新文京開發出版社,2003年。
    魏廷朝,《臺灣人權報告書(一九四九~一九九六)》,臺北:文英堂,1997年。
    薛月順、曾品滄、許瑞浩主編,《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一)從戒嚴到解嚴》,臺北:國史館,2000年。
    薛化元、陳翠蓮、吳鯤魯、李福鐘、楊秀菁,《戰後臺灣人權史》,臺北:國家人權紀念館籌備處,2003年。
    薛化元、楊秀菁、林果顯主編,《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彙編(九)言論自由(一)》,臺北:國史館,2004年。
    薛化元、楊秀菁、林果顯主編,《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彙編(十一)言論自由(三)》,臺北:國史館,2004年。
    薛化元,《臺灣地位關係文書》,臺北:日創社,2007年。
    薛化元,《自由化、民主化:臺灣通往民主憲政的道路》,臺北:日創社,2007年。

    期刊、專書論文
    〈「黑名單」的結束-「刺蔣案」主角黃文雄返鄉〉,《海外學人》第284期,1996年7月,頁63-65。
    王文興等著,〈國是九論〉,《大學雜誌》,第6卷第1期,1972年1月,頁7-44。
    王興中著,〈書寫臺灣人權運動史:普世人權的本土歷程〉,《臺灣人權學刊》,第1卷第3期,2012年12月,頁205-218。
    吳鯤魯,〈政治自由化的潛流:1970年代威權統治下的臺灣人權發展〉,收入李永熾、張炎憲、薛化元主編,《人權理論與歷史論文集》,臺北:國史館,2004年,頁347-371。
    李憲榮著,〈世臺會與海外臺灣人「返鄉運動」〉,收入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著《自決與認同-1950~1990海外臺灣人運動專輯》,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5年,頁428-430。
    江如蓉、翁大鈞著,〈探討戒嚴時期國家權力濫用行為〉,收入陳志龍、邱榮舉、倪子修總編輯,《臺灣人權與政治事件學術研討會》,臺北:財團法人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2006年,頁244。
    林山田著,〈論內亂罪〉,《法學叢刊》,第40卷第1期,1995年1月,頁42。
    林峰正、林俊言著,〈臺灣現有人權團體之回顧與展望─以臺灣人權促進會為例〉,《國家政策季刊》,第1卷第2期,2002年12月,頁143-158。
    胡慶山,著〈人權觀念的歷史發展與展望〉,收入李永熾、張炎憲、薛化元主編,《人權理論與歷史論文集》,臺北:國史館,2004年,頁96-131。
    張景涵等著,〈國是諍言〉,《大學雜誌》,第46期,1971年10月,頁1-12。
    陳東豪著,〈大整肅開始?調查局偵辦「獨立臺灣會」人員涉嫌叛亂案內幕決策〉,《新新聞週刊》,第218期,1991年5月,頁10-17。
    陳東豪著,〈陳清碧把他們四個人都「二條三」了〉,《新新聞週刊》,第219期(1991年5月),頁17-19。
    陳重信著,〈臺灣門(TAIWANGATE)-黑名單政策與人權〉,收入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著《自決與認同-1950~1990海外臺灣人運動專輯》,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5年,頁555-560。
    蔡正隆著,〈突破黑名單〉,收錄於胡民祥編,《獨火闖關:蔡正隆博士紀念文集》,臺北:前衛出版社,1991年,頁108-120。
    編輯部,〈請尊重言論自由-學者專家談民眾日報停刊事件〉,《大學雜誌》,第36卷第1期,1985年7月,頁8-13。
    薛化元、楊秀菁著,〈強人威權體制的建構與轉變〉,收入李永熾、張炎憲、薛化元主編,《人權理論與歷史論文集》,臺北:國史館,2004年,頁272-315。

    學位論文
    古淑芳,〈臺灣黨外運動(1977-1986)-以黨外言論為中心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李泰翰,〈黨團、軍事與教育—一九五○年代學生軍訓進入校園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洪淑華,〈臺灣戒嚴時期大法官釋憲與人權發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張瑞玲,〈動員戡亂時期人民團體法之研究〉,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郭松穎,〈臺灣民主化過程中人權運動的發展與轉型─以「臺灣人權促進會」為分析焦點〉,臺北: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郭凱迪,〈學生運動與臺灣自由民主發展之研究(1981-1992)〉,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許雅惠,〈臺灣新聞自由的發展-以廣播電視法為例【1976-2006】〉,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裘佩恩,〈戰後臺灣政治犯的法律處置〉,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劉建佑,〈戰後臺灣言論叛亂除罪化的確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羅詩敏,〈二二八事件之法律史考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蘇瑞鏘,〈臺灣政治案件之處置(1949-1992)〉,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0年。

    外文專書
    ギジェルモ・オドンネル、フィリップ・シュミッター 著,真柄秀子譯,《民主化の比較政治学―権威主義支配以後の政治世界》,東京:未來社,1986年。
    Wu, Nai-the The Politics of a Regime Patronage System: Mobilization and Control Within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 Ph. D Thesis, Dpt. of Politic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87.

    網路資料
    立法院法律系統,http://lis.ly.gov.tw/lgcgi/lglaw?@14:1804289383:f:NO%3DE01224*%20OR%20NO%3DB01224$$11$$$PD%2BNO,瀏覽日期:2013年12月18日。
    世界人權宣言(中文版),http://www.un.org/zh/documents/udhr/,瀏覽日期:2014年7月25日。
    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Content.aspx?PCODE=C0000010,瀏覽日期:2013年10月15日。
    社團法人中華人權協會,http://www.cahr.org.tw/index.php,瀏覽日期:2013年5月7日。
    臺灣人權促進會人權檔案數位典藏計畫─口述訪談,http://www.digitaltahr.org.tw/digitaltahr-2/pages/db/collection/human-rights-oral.jsp,瀏覽日期:2013年5月5日。
    臺灣人權促進會人權檔案數位典藏計畫─執委會會議紀錄,http://www.digitaltahr.org.tw/digitaltahr-2/pages/db/collection/human-rights-conference.jsp,瀏覽日期:2013年5月5日。
    臺灣時報,http://www.twtimes.com.tw/index.php?page=news&nid=304558,瀏覽日期:2014年5月20日。
    鄭南榕基金會,http://www.nylon.or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frontpage&Itemid=1,瀏覽日期:2013年11月3日。
    聯合國憲章(中文版),http://www.un.org/zh/documents/charter/,瀏覽日期:2014年7月25日。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史研究所
    97158006
    10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158006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800601.pdf4104KbAdobe PDF2346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