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67198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92/144379 (79%)
Visitors : 51203697      Online Users : 91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7198


    Title: 桃園縣國民中學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Innovation Management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oyuan County
    Authors: 許顥騰
    Hsu, Hao Teng
    Contributors: 湯志民
    Tang, Zhi Min
    許顥騰
    Hsu, Hao Teng
    Keywords: 學校創新經營
    學校效能
    School Innovation Management
    School Effectiveness
    Date: 2013
    Issue Date: 2014-07-01 12:24:08 (UTC+8)
    Abstract: 本研究旨在瞭解桃園縣國民中學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之現況、分析不同背景變項的國民中學教師對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的知覺差異情形、探討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之間的關係及學校創新經營對學校效能的預測力。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抽取桃園縣34所公立國民中學616位教師為調查對象,以自編之「桃園縣國民中學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正式施測有效樣本為563份,所蒐集的資料分別以描述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以及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論如下:

    一、桃園縣國民中學教師對學校創新經營之現況的知覺趨於正向,且達到中高程
    度,其中以「學生多元展能創新」與「資源應用創新」的知覺程度較佳。
    二、桃園縣國民中學教師對學校效能之現況的知覺趨於正向,且達到中高程度,其
    中以「教師教學品質」與「學校環境規劃」的知覺程度較佳。
    三、桃園縣不同「性別」、「職務」、「學校規模」、「校齡」及「學校所在地」
    等背景變項之國民中學教師對學校創新經營的知覺有顯著差異;不同「年齡」、
    「學歷」、「服務年資」、「特色認證數」等背景變項則無顯著差異。
    四、桃園縣不同「性別」、「職務」、「學校規模」、「校齡」、「學校所在
    地」等背景變項之國民中學教師對學校效能的知覺有顯著差異;不同「年齡」、
    「學歷」、「服務年資」、「特色認證數」等背景變項則無顯著差異。
    五、桃園縣國民中學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之間呈現顯著高正相關。
    六、學校創新經營對學校效能具有預測力,可解釋變異量達72.4%,其中以「資源
    應用創新」對學校效能最具有解釋力。
    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與結論,提出以下建議:
    一、對教育行政機關之建議
    (一)設立創新經營種子學校,積極媒合校際策略聯盟。
    (二)資源妥適分配具體支持,引領創新增進學校效能。
    (三)積極推廣創新經營理念,活化校園蓄積變革能量。
    二、對國民中學之建議
    (一)重視學生多元展能創新,加強行政組織管理創新。
    (二)鼓勵教師參與校務運作,推動多元任職促進認同。
    (三)落實推動課程教學創新,有效提升學生成就表現。
    (四)推動校園環境整體創新,營造優質環境增進效能。
    (五)積極開發資源應用創新,厚植學校創新經營基石。
    (六)實施學校創新經營策略,築夢踏實提升學校效能。
    三、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研究對象:可將國民小學、高級中學等不同層級的學校教師或校長納入研
    究樣本。
    (二)研究範圍:可擴及私立學校、區域縣市或全國地區。
    (三)研究方法:可佐以個別訪談、長期觀察或個案研究。
    (四)研究變項:可增加動態情境因素之探討。
    This research aim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chool Innovation Management (SIM)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SE)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oyuan County, an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Also, it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of the teachers’ perspectives in terms of individual background. Moreover, it examines the predictability of SIM to SE.
    This research uses questionnaire-survey method, targeting at 616 teachers in 34 public junior high schools. The researcher designs the “School Innovation Management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Questionnaire” as an instrument. Among these teachers, 563 valid samples were finally collected to be analyzed through the statistic methods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with a package of SPSS for Windows 20.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The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perception toward SIM is positive to high-intermediate degree. Among them, “Student Activity Innovation”, and “Resources Application Innovation” have higher perceptions.
    2.The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perception toward SE is positive to high-intermediate degree. Among them, “Teaching Quality of Teachers”, and“ Environmental Planning of School” have higher perceptions.
    3.From teachers’ perspective to SIM,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their gender, position, school scale,school location,and school history.However,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their age, degree, teaching tenure, and the numbers of certified school characteristics.
    4.From teachers’ perspective to SE,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their gender, position, school scale, school location, and school history. However,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their age, degree ,teaching tenure, and the numbers of certified school characteristics.
    5.There are significant high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SIM and SE.
    6.The SIM is a significant predicator for SE, and it can explain 72.4% of the total variance. In the five domains of the SIM, “Resources Application Innovation” is the most influential.
    At last,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the researcher suggests that:
    1. The administration
    (1)sets up the SIM seeded schools and organizes the
    schools into groups and coalitions.
    (2)distributes resources equally and gives SIM substantial
    support.
    (3)promotes the ideas of the SIM to enlarge the energy for
    school change.
    2.The junior high schools
    (1)strengthen students’ adaptive development and
    strengthen the innov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ion.
    (2)encourage teache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school
    affaires and take turns of Different positions.
    (3)support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innovation to
    improve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s.
    (4)emphasis on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campus innovation,
    offer good equipment,and provide qualifie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5)make use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sources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SIM.
    (6)implement different SIM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SE.
    3.The future research
    (1)expends the research subjects, to the primary school’s
    or senior high school’s teachers and principals.
    (2)expends the research area to the private schools, some
    counties or the entire country.
    (3)adds the interviews, the participant observations, or
    case studies as the research methods.
    (4)adds the “dynamic condition” factor to the variables.
    Reference: 一、中文部分

    王如哲(2002)。知識經濟與教育。臺北市:五南。
    王淑珍(2012)。探討雲林縣轉型優質特色課程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雲林科技
    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王俊杰(2010)。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臺北縣為例。
    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王雅芳(2012)。國民小學校長專業領導行為、學校內部社區感與學校效能之研究。
    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王環鈴(2011)。臺中市國民小學分布式領導與學校創新經營之研究。私立東海大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王保進(2002)。知識經濟時代下知教育省思。現代教育論壇,7,56-66。
    古雅瑄(2010)。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之後設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政策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白沛緹(2009)。幼稚園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之研究-以臺南縣市為例。南臺科技
    大學教育領導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呂俊宏(2013)。花蓮縣國民小學校長分布式領導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東華大
    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李玉美(2009)。新竹地區國民中學學校創新經營、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與學校效能
    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市。
    李金蓮(2011)。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創新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李冠霖(2010)。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
    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李芝靜(2008)。學習型組織理論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李勇緻(2012)。新北市國小校長正向領導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李健慧(2010)。學校組織創新管理、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南投縣
    國小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碩士學位學程在職專
    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李咏吟、張新仁、潘慧玲、許殷宏(1998)。國民小學學校效能縱貫研究。教育研
    究資訊,6(3),1-25。
    林天祐(2003)。教育行政學。臺北市:心理。
    林義良(2013)。高雄市國民小學校長道德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
    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煥民(2008)。知識管理在學校創新經營之應用。學校行政雙月刊,54,73-
    93。
    林靖倫(2007)。北縣市國民小學校長創新經營能力與學校效能之研究。臺北市立
    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朝隆(2007)。臺北縣國民小學學習型組織與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臺北市立
    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新發、邱國隆、王秀玲(2004)。學習型組織在國民中小學之應用。國民教育,
    44(3),62-79。
    邱雅娟(2005)。國民小學全面品質管理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
    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卓秀冬(1995)。臺灣省高級中等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之關係研究。國立政治
    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胡星文(1998)。臺灣省原住民地區國民小學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
    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洪婉容(2011)。學校創新經營與教師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基隆市國民小學
    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吳培源(1995)。臺灣省高級中學校長領導型態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宗立(2002)。學校行政決策。高雄市:麗文文化。
    吳思華(2000)。策略九說:策略思考的本質。臺北市:臉譜。
    吳清山(1989)。國民小學管理模式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
    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清山(1992)。學校效能研究。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林天祐(1994)。全面品質管理與學校行政革新。教育資料與研究,22,
    19-22。
    吳清山、林天祐(1997)。解釋名詞-組織變革。教育資料與研究,18,62。
    吳清山(1998)。學校效能研究。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1999)。教育革新與發展。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清山、林天祐(2000)。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37,100。
    吳清山(2003)。知識經濟與教育發展。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清山(2004)。學校創新經營的理念與策略。教師天地,128,30-44。
    吳清山、林天祐(2003)。創新經營。教育資料與研究,53,134-135。
    吳清山(2006)。學校創新經營理念與策略。教師天地,128,30-44。
    吳清山、賴協志(2006)。國民中小學學校創新經營成效、阻力與因應途徑之研究。
    教育研究月刊,141,58-74。
    吳清山(2007)。學校效能研究。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黃姿霓、王令宜(2011)。國民教育階段關鍵績效指標之初步建構。教育
    研究月刊,209,5-15。
    吳明清(1994)。塑造學校文化特色。竹市文教,10,29-33。
    吳明隆(2005)。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2006)。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市:知城數
    位。
    吳舒婷(2009)。國民中學創新經營策略之研究─以臺灣北部縣市為例。國立臺北
    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涂富焜(2013)。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
    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秦夢群(1999)。教育行政理論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秦夢群、濮世緯(2006)。學校創新經營理念與實施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月刊,
    2(3),123-50。
    秦夢群(2012)。教育領導理論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秦夢群、莊清寶(2012)。臺灣國民中小學特色學校創新經營及其學校效能關係之
    探討。教育政策論壇,15(2),163-192。
    姜美桂(2011)。國民小學校長創新經營策略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
    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莫淑淳(2010)。少子化下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之研究。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
    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許佑民(2009)。臺南縣國民小學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屏東大學
    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傅如瑛(2009)。桃園縣國民小學組織氣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
    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高美燦(2011)。澎湖縣國民小學學校創新經營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
    院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高希均(2000)。知識經濟之路。臺北市:天下遠見。
    高麗鳳(1998)。全面品質管理及其在我國國民小學實施之可能性之研究。臺北市
    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曾增福(2003)。桃園縣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春蓮(2006)。國小校長轉型領導、組織創新氣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高雄
    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志賢(2011)。澎湖縣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溝通行為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
    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梁永增(2009)。臺北縣國民小學家長參與校務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
    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康靜慧(2013)。新竹縣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
    教育大學人資處教育行政碩士專班,未出版,新竹市。
    黃東城(2010)。國民小學營造學習型學校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百大特色小
    學為例。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未出版,臺中市。
    黃建翔(2006)。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行政與
    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黃建翔、吳清山(2012)。臺灣近十年學校創新經營研究之分析與展望:以期刊與
    學位論文為主。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8(3),1-29。
    黃淑貞(2012)。影響高雄市國小學校效能因素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哲彬、洪湘婷(2005)。創新管理與學校創新經營。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集刊,
    1,211-232。
    黃宏傑(2009)。臺北縣國民小學創新經營與學校行政效能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
    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侯凉烝(2009)。國民小學學校本位管理實施現況之研究-以屏東縣為例。國立屏
    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莊光復(2011)。臺南市私立高中職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臺灣首
    府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郭怡玲(2012)。雲林縣國民中學教師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
    郭梨玉(2012)。桃園縣公立國小學校創新經營、教師專業成長與學校效能研究。
    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郭進隆譯(2005)。Peter M. Senge著。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
    臺北市:天下文化。
    郭家妤(2009)。國民小學創新經營策略之研究---以臺灣北部三縣市為例。國立
    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湯志民(2006)。政大附中創新經營的理念與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45,59-72。
    陳春蓮(2006)。國小校長轉型領導、組織創新氣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
    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淑華(2003)。桃園縣國民小學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曹玉福(2006)。國民中小學校長教學領導、教師專業成長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以馬祖地區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班,未出版,
    彰化市。
    高美燦(2011)。澎湖縣國民小學學校創新經營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
    院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文達(2006)。臺北縣國民小學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行政
    與評鑑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班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楊嘉玲(2008)。臺北市國民小學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振明(2009)。國中校長僕人領導、教師工作滿意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高雄
    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楊淙富(2012)。國民小學教師領導、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
    中教育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劉京偉(譯)(2000)。知識管理的第一本書。臺北市:商業週刊。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與KDP國際教育榮譽學會臺灣分會(2012)。2012全國學校經營
    創新KDP國際認證獎創新內涵。取自
    http://163.21.236.197/~principal/innoschool2012/award.htm。
    張潤書(1998)。行政學。臺北市:三民。
    張明輝(1999)。學校教育與行政革新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明輝(2002)。學校經營與管理研究:前瞻、整合、學習與革新。臺北市:學富
    文化。
    張明輝(2005)。教育組織變革。取自
    http://web.ed.ntnu.edu.tw/~minfei/artical/educationorganizationchange.pdf。
    張德銳(1994)。教育行政研究。臺北市:五南。
    張德銳(1995)。以學校中心的管理推行開放教育。載於尤清主編臺北縣教育改革
    經驗。高雄:復文。
    張德銳(1999)。我國中小學教師評鑑的檢討與展望。師友,381,5-8。
    張慶勳(2000)。國小校長轉化、互易領導影響學校組織文化特性與組織效能之研
    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蔡淑惠(2013)。臺中市國民小學學校創新經營對學校效能之影響—以組織承諾為中介變項。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蔡純姿(2005)。學校經營創新模式與衡量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
    營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蔡念芷(2009)。臺北縣國民小學創新經營策略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
    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宗興(2004)。雲嘉南地區國民中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
    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鄭崇趁(2011)。教育經營學導論。臺北市:心理。
    戴久永(1994)。全面品質經營。臺北市:中華民國品質管制學會。
    潘品昇(2000)。企業實施知識管理與電子商務關聯性之研究。大葉大學資訊管理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潘慧玲(1999)。學校效能研究領域的發展。教育研究集刊,43,71-101。
    濮世緯(2003)。國小校長轉型領導、學校文化取向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鍾佳容(2013)。屏東縣國民中學校長分布式領導、創新經營、組織學習與學校效
    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市。
    謝文全(2002)。學校本位管理的實施與困境。教育研究集刊,48(2),1-36。
    謝文全(2004)。教育行政學。臺北市:高等教育。
    謝淑雲(2009)。國中校長推動學校創新經營之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
    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謝詹億(2008)。基隆市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
    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顏秀如、張明輝(2005)。學校創新經營的意涵與實施計畫。中等教育,56(3),
    28-52。
    魏敏茹(2011)。國中推動特色學校及其創新經營之研究-以新竹縣市三所國中為
    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二、英文部分

    Alegre, J., Lapiedra, R., & Chiva, R. (2006). A measurement scale for product
    innovation performance. European Journal of Innovation, 9(4), 333-346.
    Bruce, H. K., & Scott, D. (2000). Forces driving organizational change: A business
    schoo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Business ,75(3), 133-137.
    Cheng, Y. C. (1996).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based management: A mechanism for development. London, England: The Flamer Press.
    Crumrine, B., & Runnels, T. (1991).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in vocational technical
    Edu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40846).
    Garvin, D. A. (1993). Building a learning organiz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1(5), 122-132.
    Herman, J. J. (1993). Holistic quality managing: Restructuring and empowering school. Santa Monica, CA: Corun.
    Hoy, W. K., & Miskel, C. G. (1987).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3rd ed.). New York, NY: Random House.
    Kaiser, H. F. (1974). An index of factorial simplicity. Psychometrika, 39, 31-36.
    Keely, M. (1984). Impartiality and participant-interest theories of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9, 1-25.
    Lewin, K. (1951). Field theory in social science. New York, NY: Harper.
    Nonaka, I.,& Takeuchi, H. (1995).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London,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Redding, J. (1997). Enhancing team performance. Academy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AHRD) Conference Proceedings, March, 6-9.
    Redding, R. (1997). Hardwiring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Training & Development,
    August, 61-67
    Stoll, L.,& Fink, D. (1993). Effecting school change: the halton approach. In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 3(1), 19-41.
    Schenkat, R. (1993). Quality connections: transforming schools through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cheerens, J., & Bosker, R. J. (1997). The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al effectiveness. New York, NY: Pergamon.
    Young, D. J. (1998). Characteristics of effective rural schools: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western Australian high school student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22141).
    Yuchtman, E., & Seashore, S. E. (1967). A system resource approach to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2, 891-923.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97911008
    10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911008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Master of Education in School Administration]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0801.pdf3020KbAdobe PDF222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