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03/144284 (79%)
Visitors : 50845638      Online Users : 66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4693


    Title: 回族伊斯蘭教育的多元變遷與適應—以當代蘭州「穆斯林文化復振運動」為例
    Authors: 楊慧娟
    Contributors: 張中復
    楊慧娟
    Keywords: 回族
    伊斯蘭教育
    社會文化適應
    穆斯林文化
    復振運動
    本土運動
    Date: 2008
    Issue Date: 2012-10-30 11:31:34 (UTC+8)
    Abstract: 伊斯蘭教入華一千三百多年來,其顯著的適應性與適應能力在歷史進程中獲得彰明。其一為其對於他文化—中國文化的適應力,中國穆斯林成為中國儒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的雙重載體,於此乃擴充了伊斯蘭於中國發展延續的可能時空。其二為其振聾發聵的適應動能,每當伊斯蘭勢衰受挫時,中國穆斯林總會發起文化復興運動以振衰起敝。中國穆斯林文化復興運動與伊斯蘭教的適應性實為一體兩面,欲深究中國伊斯蘭教或穆斯林史,此議題不能不探。
    迄今為止,中國伊斯蘭教/穆斯林史上曾出現三波穆斯林文化復興運動的高潮—第一波為明末清初「學人寥落、經文匱乏」、「慨道不大著、教恐中湮」之際所起的回回「文藝復興」;第二波為清末民初國勢不振,民族自信低沈之時,作為中國新文化運動一環所起的「穆斯林新文化運動」;第三波為一九七Ο與八○年代之際飽經反封建鬥爭與文革宗教壓抑後的宗教低迷氣氛中所起的「穆斯林文化復振運動」(筆者所稱)。值得留意的是,此三波文化復興運動均藉由改良式伊斯蘭教育為途徑與內涵以竟其功—第一波:經堂教育,第二波:新式回民教育,第三波:新時期多元化伊斯蘭教育(筆者所稱)。其中第三波由當代回族主導、正方興未艾推進中的「穆斯林文化復振運動」,事關中國伊斯蘭教與穆斯林少數民族未來發展前景,但學界卻尚未有人深入探究,因此筆者乃率先投入此十分重要且有幸躬逢其時的課題研究中,並以位居當代中國穆斯林文化復振運動核心且居領導地位的蘭州地區作為研究場域。
    「文化復振/復興運動(revitalization movement)」乃指文化在不斷適應其境遇的變遷歷程中的一種特殊的文化動理現象。最早提出「復振運動」一詞的安東尼.華萊士(Anthony Wallace)為其所下定義是「社會成員的一種蓄意的、有組織的、有意識的努力以建構更滿意的文化」; 並指出復振運動非罕見現象,而是人類歷史上反覆出現的特徵,同時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當代蘭州穆斯林文化復振運動即符合上述定義與界說,並且屬於復興運動中的「本土運動」類型。在林頓(Ralph Linton)的定義中,本土運動乃指兩個文化接觸時,某一文化的部分成員因外來文化的壓力,企圖保存或恢復其傳統文化的若干形相之有意的及有組織的行動。 易言之,本土運動即為文化接觸變遷衝擊下所產生的一種重整反應;此種反應則常因接觸的屬性、不同的文化結構與特殊的處境而有各種不同的表現,而這些不同的表現乃是藉以瞭解文化歷程最重要的材料。 以伊斯蘭文化為本的穆斯林社會可說是中國大社會中的小社會,以「本土運動」的視角,研究「社會中社會」及其文化對外來文化的重整反應,自具有重要而特殊的現實意義與學術意義。
    本論文乃以蘭州市為經,以當代「穆斯林文化復振運動」為緯,以回族伊斯蘭教育(即復振運動的主要路徑與內涵)—為觀察核心,自民族學視閾來探究回族伊斯蘭教育多元變遷與發展的特色和意義,並自其展變遞演中分析回族的社會文化適應問題,並以此為視窗進而分析西北都市回族「族」、「教」邊界消長、族群意識與認同之動態變遷與內在意涵—從中釐清與詮釋當代蘭州穆斯林文化復振運動與回族伊斯蘭教育之間的互動理路與意義及其前景;也再一次梳理伊斯蘭與穆斯林民族在中國社會中的適應機制、功能與角色。
    伊斯蘭教育積極尋求適應不斷變遷的社會文化場景的主要目的,往往在於促進穆斯林文化的振興,進而促進族群意識的強化、鞏固族群內部的認同,並進而促進穆斯林族群的發展。回族主導的蘭州新時期多元化伊斯蘭教育跨越不同性別、年齡、職業、階層與地域,帶動了當地穆斯林文化復興的熱潮,而其若與歷史上的經堂教育、新式回民教育相較,則明顯掌握了新優勢—其型式、途徑、內涵與參與者均更為多元,也擁有新條件(回族的族、教雙重身分、意識與認同)與新資源(新科技與新媒體),但卻也存在威脅與隱憂—穆斯林群體內部的衝突、官方對宗教發展的疑慮以及復振運動理想與現實的落差等。此外,從歷史視角進一步觀察蘭州回族伊斯蘭教育的變遷,可發現其呈現「與時遷移,應『境』變化」的適應意義;歷史上與當代的蘭州穆斯林在不同歷史階段中不同「身分」的轉換與變遷(回回/回民/回族)下所開展的伊斯蘭教育均為結合了「傳統內涵」與「當代特色」的文化適應的產物。
    在今日蘭州回族新時期多元化伊斯蘭教育的各個場域—伊斯蘭教經學院、新式經堂教育、伊斯蘭精銳與基層女學、各類社區阿文教育班、民族幼兒園、穆斯林民辦刊物、穆斯林網站與穆斯林圖書館等均可見伊斯蘭與穆斯林民族再一次展現文化復興、振衰起敝的適應企圖與能力,而筆者試圖釐清的不僅是穆斯林文化復振前景的走向,更重要的是,從中歸納分析「本土運動」視角下回族等穆斯林族群的文化變遷與重整動能、機制、歷程與社會文化適應機轉。
    Reference: 壹、中文

    一、史料
    1.〔宋〕朱彧,《萍洲可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5。
    2.〔宋〕沈括,《夢溪筆談》,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55。
    3.〔元〕王士點撰,商企翁編次,《秘書監志》,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
    4.佚名,《元朝祕史三種》,臺北:維新書局,1975。
    5.〔明〕宋濂等,《元史》,台北:鼎文書局,1977。
    6.〔明〕萬曆年間奉敕,《大明律集解附例(三)》,卷十五,〈兵律、關津〉,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70。
    7.《欽定石峰堡紀略》,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7。

    二、專書
    1.《文史知識》編輯部、國務院宗教事務局宗教研究中心合編,《中國伊斯蘭文化》,北京:中華書局,1996。
    2.《史達林選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教育大辭典》編纂委員會,《教育大辭典 第四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4.《黃土高原上的伊斯蘭—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九十二學年度中國大陸西北穆斯林社會田野調查隊研究報告》,台北,2004。
    5.《穆斯林通訊》,蘭州,2002年合訂本(總第31-42期)及2003年合訂本(總第43-54期)。
    6.〔明〕王岱輿著,余振貴點校,《正教真詮 清真大學 希真正答》,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6。
    7.〔埃及〕納.阿.曼蘇爾撰纂,陳克禮譯注,《聖訓經》,(未註明出版地點、出版社),2004年校勘版。
    8.〔清〕趙燦著,楊永昌、馬繼祖標注,《經學系傳譜》,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
    9.〔美〕E. 布萊恩著,楊豫等譯,《比較現代化》,上海:譯文出版社,1996。
    10.〔美〕N. 尼葛洛龐帝著,胡泳等譯,《數字化生存》,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
    11.〔德〕斐迪南.滕尼斯著,林榮遠譯,《共同體與社會》,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12.丁宏、張國傑編著,《百年中國穆斯林》,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2。
    13.丁俊,《論二十世紀的中國阿拉伯語教育》,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阿拉伯語博士學位論文,2005。
    14.山東省民族事務委員會編,《中國回族教育史論集》,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1。
    15.中國民族史學會編,《中國民族史學會第四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93。
    16.中國伊斯蘭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編,《中國伊斯蘭百科全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6。
    17.中國回教協會發行,《古蘭經中文譯解》,台灣:震大打字印刷有限公司,2000。
    18.中國回族學會編,回族學論壇(第一輯)《西部大開發與回族學展望》,2003,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
    19.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臺北:台灣書店,1993。
    20.中華民國聖經公會,《聖經(舊新約全書)》,台北:中華民國聖經公會,1980。
    21.中華書局《文史知識》編輯部、國務院宗教事務局宗教研究中心合編,《中國伊斯蘭文化》,北京:中華書局,1996。
    22.文化編,《回族婚姻家庭面面觀》,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7。
    23.尹筑光、茆永福主編,《新疆民族關係研究》,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
    24.王世宗,《現代世界的形成:文明終極意義的探求》,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3。
    25.王永亮,《西北回族社會發展機制》,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9。
    26.王正偉,《回族民俗學概論》,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9。
    27.王伏平、王永亮,《西北地區回族史綱》,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3。
    28.王明珂,《羌在漢藏之間:一個華夏邊緣的歷史人類學研究》,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
    29.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1997。
    30.王連生,《教育人類學—理論與應用》,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
    31.王銘銘,《社會人類學與中國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7。
    32.王懷德、馬希平著,《經堂教育—伊斯蘭教育的民族化》,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9。
    33.王鑒,《民族教育學》,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2。
    34.史柏年等編著,《城市邊緣人—進城農民工家庭及其子女問題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35.本尼迪克特˙安特森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人民出版社,2003。
    36.民族問題研究會編,《回回民族問題》,北京:民族出版社,1982。
    37.田培林著,賈馥茗編,《教育與文化》上冊,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5。
    38.甘肅省民族研究所編,《西北伊斯蘭教研究》,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1985。
    39.甘肅省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與甘肅省志宗教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甘肅省志.第七十一卷.宗教志》,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5。
    40.白壽彝,《中國伊斯蘭史存稿》,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3。
    41.白壽彝,《中國回教小史》,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0。
    42.白壽彝,《白壽彝民族宗教論集》,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
    43.白壽彝、丁毅民、韓道仁等編著,《回回民族的歷史和現狀》,北京:民族出版社,1957年。
    44.白壽彝主編,《中國回回民族史》,北京:中華書局,2003。
    45.白壽彝主編,《回族人物志》(明代),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6。
    46.白劍波編著,《清真飲食文化》,西安:陜西旅遊出版社,2000。
    47.回族簡史編寫組,《回族簡史》,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2。
    48.朱解琳,《甘寧青民族教育史簡編》,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
    49.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 J. Hobsbawm)著,李金梅譯,《民族與民族主義》,臺北:麥田出版社,1997。
    50.米壽江、尤佳,《中國伊斯蘭教簡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51.何克儉、楊萬寶編著,《回族穆斯林常用語手冊》,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3。
    52.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社,1976。
    53.余振貴,《中國歷代政權與伊斯蘭教》,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6。
    54.余振貴、楊懷中主編,(中國伊斯蘭歷史報刊萃編 第一輯)《醒回篇.伊斯蘭》,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2。
    55.宋志斌、張同基主編,《一個回族村的當代變遷》,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8。
    56.李亦園,《文化的圖像—宗教與族群的文化觀察》下冊,台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1992。
    57.李亦園,《文化與行為》,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
    58.李希,《中國少數民族現況與發展調查研究叢書:同心縣回族卷》,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59.李育紅、劉曼元主編,《西北少數民族女性/性別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60.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著,楊淑娟譯,《治理中國—從革命到改革》,台北:國立編譯館,1998。
    61.李善同主編,《西部大開發與地區協調發展》,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62.杜磊(Dru C. Gladney)原著,馬海雲、周傳斌合譯,《中國的族群認同—一個穆斯林少數民族的締造》(據Dru C. Gladney, Ethic identity in China: The making of a Muslim minority Nationality.,Orlando: Hardcourt Brace and Company, 1998.),尚未正式出版,2000譯成。
    63.李興華、逢今源編,《中國伊斯蘭教史參考資料選編(1911-1949)》上冊,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5。
    64.李興華、馮今源編,《中國伊斯蘭教史參考資料選編(1911-1949)》下冊,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5。
    65.李興華等著,《中國伊斯蘭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66.沙吉才,《改革開放中的人口問題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
    67.汪鴻明主編,《唐汪回民小學校》,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67年。
    68.阮西湖著,《人類學研究探索—從“世界民族”學到都市人類學》,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69.良警宇,《牛街:一個城市回民社區的形成與演變》,北京,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系博士學位論文,1999。
    70.周偉洲編,《馬長壽民族學論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71.周瑞海主編,《清真食品管理概述》,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72.林惠祥,《世界人種誌》,上海:商務印書館,1932。
    73.林耀華主編,《民族學通論》(修訂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7。
    74.芮逸夫主編,《人類學》(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普及本),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0。
    75.芮逸夫編,《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人類學》,冊10,臺北:商務印書館,1971。
    76.金吉堂,《中國回教史研究》,台北:珪庭出版社,1971。
    77.金宜久主編,《伊斯蘭教小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
    78.金東海主編,《少數民族教育政策研究》,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2。
    79.青海省宗教局編,《中國伊斯蘭教研究》,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
    80.邱樹森,《回族文化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81.邱樹森主編,《中國回族史》,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6。
    82.勉維霖主編,《中國回族伊斯蘭宗教制度概論》,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7。
    83.姚大力,《北方民族史十論》,南寧: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84.姚繼德、蕭芒主編,《雲南民族村寨調查:回族—通海納古鎮》,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1。
    85.政協蘭州市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蘭州回族與伊斯蘭教》(蘭州文史資料選輯,第九輯),蘭州:甘肅省總工會印刷廠,1988。
    86.施政一主編,《中國西部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
    87.胡振華主編,《中國回族》,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3。
    88.范長江,《中國的西北角》,重慶:新華出版社,1980。
    89.俸蘭主編,《新世紀我國民族教育發展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90.孫繩武,《回教論叢》,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社,1963。
    91.納忠等著,《傳承與交融:阿拉伯文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92.秦惠彬,《中國伊斯蘭教與傳統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93.秦惠彬,《伊斯蘭教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94.馬以念主編,《西北回族幼兒教育研究》,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2。
    95.馬以愚,《中國回教史鑒》,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0。
    96.高占福,《西北穆斯林社會問題研究》,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1991。
    97.馬平、賴存理,《中國穆斯林民居文化》,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6。
    98.高永久主編,《西北少數民族地區城市化及社區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99.高永久主編,《西北少數民族地區城市化建設研究》,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3。
    100.馬戎,《民族與社會發展》,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101.馬戎,《西藏的人口與社會》,北京:同心出版社,1996。
    102.馬克林,《回族傳統法文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103.馬長壽主編,《同治年間陝西回民起義歷史調查紀錄》,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3。
    104.高則剛等著,《西部大開發之路—新亞歐大陸橋發展戰略》,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
    105.馬啟成、白振聲主編,《民族學與民族文化發展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106.馬堅譯,Khalil A. Totah著,《伊斯蘭教育史》,(伊斯蘭文化學會編輯)商務印書館發行(未註明出版日期)。
    107.馬強,《流動的精神社區—人類學視野下的廣州穆斯林哲瑪提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108.馬紹周、隋玉梅編著,《回族傳統道德概論》,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8。
    109.馬通,《中國伊斯蘭教派與門宦制度史略》(修訂本),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0。
    110.馬通,《中國伊斯蘭教派與門宦制度史略》,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0。
    111.馬通,《甘肅回族史》,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1994。
    112.馬通主編,《回族近現代史研究》,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1992。
    113.高惠珠,《阿拉伯的智慧:信仰與務實的交融》,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114.馬鄰翼,《伊斯蘭教概論》,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6。
    115.馬霄石,《西北回族革命簡史》,上海:東方書社,1951。
    116.基辛(R. Keesing)著,陳其南校訂,張恭啟、於嘉雲合譯,《文化人類學》,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89。
    117.郭為藩、高強華著,《教育學新論》,台北:正中書局,1988。
    118.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編著,《2003年中國教育綠皮書:中國教育政策年度分析報告》,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119.國家統計局人口和社會科技統計司、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經濟發展司編,《2000年人口普查中國民族人口資料》,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120.張中復,《清代西北回民事變—社會文化適應與民族認同的省思》,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
    121.康少邦、張寧等編譯,《城市社會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122.張永慶、馬平、劉天明著,《伊斯蘭教與經濟》,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4。
    123.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業強出版社,1993。
    124.張慕津、程建國,《中國地帶差距與中西部地帶的崛起》,香港:三聯書店1999。
    125.張學強,《西北回族教育史》,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2。
    126.莊孔韶主編,《人類學通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127.莊景輝編校,《陳埭丁氏回族宗譜》,香港:綠葉教育出版社,1996。
    128.莫里斯.邁斯納(Maurice Meisner)著,杜蒲譯,《毛澤東的中國及其後》,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5。
    129.許英編著,《城市社會學》,濟南:齊魯書社,2002。
    130.逢今源,《中國的伊斯蘭教》,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1。
    131.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
    132.陳永齡主編,《民族辭典》編輯委員會編,《民族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9。
    133.郭廷以校閱,《白崇禧先生訪問記錄》,臺北:中研院近史所,1989。
    134.郭為藩、高強華著,《教育學新論》,臺北:正中書局,1988。
    135.陶紅、白潔、任薇娜,《回族服飾文化》,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3。
    136.陳桂生,《中國民辦教育問題》,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137.陳國強編,《文化人類學辭典》,台北:恩楷股份有限公司,2002。
    138.陳國強編,《文化人類學辭典》,台北:恩楷股份有限公司,2002。
    139.陳廣元、馮今源、鐵國璽著,《古蘭經百問》,北京:幽州書院(未註明出版時間)。
    140.傅統先《中國回教史》,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
    141.博桃生編著,《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思考》,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0。
    142.散伊德.薩比格原著,穆斯林青年翻譯組譯,《伊斯蘭的婚姻制度》(內部資料),(未註明出版地點與出版社),2001。
    143.揣振宇主編,《漢文化 多元文化與西部大開發》,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144.菅志翔,《族群歸屬的自我認同與社會定義:關於保安族的一項專題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145.黃光學、施聯朱主編,《中國的民族識別:56個民族的來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146.黃光學、施聯朱主編,《中國的民族識別:56個民族的來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147.楊文炯,《互動 調適與重構:西北城市回族社區及其文化變遷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148.楊文炯,《互動 調適與重構—西北城市回族社區及其文化變遷研究》,蘭州,蘭州大學民族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
    149.楊文炯,《傳統與現代性的殊相—人類學視閾下的西北少數民族歷史與文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150.楊占武,《回族語言文化》,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6。
    151.楊侯第主編,沈林、和佳、王雲新著,《散雜居少數民族統計與分析》,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152.楊啟辰、楊華主編,《中國伊斯蘭教的歷史發展和現狀》,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9。
    153.楊啟辰、楊華主編,《中國穆斯林的禮儀禮俗文化》,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9。
    154.楊啟辰主編,《《古蘭經》哲學思想》,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1(1999重印)。
    155.楊惠雲主編,《中國回族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3。
    156.楊懷中、余振貴主編,《伊斯蘭與中國文化》,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5。
    157.葛忠興主編,《清真食品產業發展:理論與對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158.寧夏社會科學研究所編,《清代中國伊斯蘭教論集》,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1。
    159.翟本瑞,《連線文化》,嘉義: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2002。
    160.趙子瑩,《明清中國回民的經堂教育》,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7。
    161.劉書田、劉純賓,《失衡的中國》,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
    162.慕壽祺輯,趙元貞、李炳校,《甘寧青史略》,台北:廣文書局,1972。
    163.潘乃谷、馬戎,《邊區開發論著(前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164.滕星、王軍主編,《二十世紀中國少數民族與教育:理論、政策與實踐》,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165.滕星、胡鞍鋼主編,《西部開發與教育發展博士論壇:40餘位博士、教授、研究員對西部的思考與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166.蔡偉傑,《論清朝前期的滿洲文化復興運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5。
    167.鄭杭生主編,《社會學概論新修》,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168.黎軍,《甘青寧民族地區現代遠程教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169.冀黨生、邵秦,《中國人口流動態勢與管理》,北京::中國人口出版社,1995。
    170.蕭啟慶主編,《蒙元的歷史與文化:蒙元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學生書局,
    2001。
    171.賴存理,《中國回族社會經濟》,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2。
    172.臨夏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臨夏市志》,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4。
    173.謝劍,《應用人類學》,臺北:桂冠出版社,1989。
    174.羅惠翾,《伊斯蘭教社會功能研究—以幾個穆斯林社區的對比調查為例》,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8。
    175.蘭州伊斯蘭教經學院編印,《伊斯蘭文化教育》(內部資料),蘭州(未註明出版社),2004。
    176.蘭州年鑑編纂委員會編,《蘭州年鑑》,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3。
    177.顧朝林編著,《城市社會學》,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

    三、論文
    1.〈(蘭州崇德婦女兒童教育中心)教學管理〉,資料來源:「蘭州崇德婦女兒童教育中心(網站)」http://www.lzwcec.org/wcec/main.asp(搜尋日期:2009/2/9)。
    2.〈(蘭州崇德婦女兒童教育中心)資金來源〉,資料來源:「蘭州崇德婦女兒童教育中心(網站)」http://www.lzwcec.org/wcec/main.asp(搜尋日期:2009/2/9)。
    3.〈(蘭州崇德婦女兒童教育中心)管理架構圖〉,資料來源:「蘭州崇德婦女兒童教育中心(網站)」http://www.lzwcec.org/wcec/about/about.asp(搜尋日期:2009/2/9)。
    4.〈(蘭州崇德婦女兒童教育中心)辦學理念、辦學宗旨 〉,資料來源:「蘭州崇德婦女兒童教育中心(網站)」http://www.lzwcec.org/wcec/main.asp(搜尋日期:2009/2/9)。
    5.〈中國回教俱進會初創記評〉(上),《回族研究》,1997年第4期,總第28期,頁1-8。
    6.〈分縣區民族人口〉,蘭州年鑑編纂委員會編,《蘭州年鑑》,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3,頁273。
    7.〈迎古爾邦節演講會〉,資料來源:「蘭州崇德婦女兒童教育中心(網站)」 http://www.lzwcec.org/wcec/news/news.asp(搜尋日期:2009/2/9)。
    8.〈迎接新世紀得挑戰(發刊詞)〉,《穆斯林通訊》,創刊號(第1期),1999年1月,頭版。
    9.〈修建胡太師祖佳城記〉,收入白壽彝主編,《回族人物志》(明代),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6,頁404-407。
    10.〈崇德婦女兒童教育中心積極募捐救助災區〉,資料來源:「蘭州崇德婦女兒童教育中心(網站)」http://www.lzwcec.org/wcec/news/news.asp(搜尋日期:2009/2/9)。
    11.〈淺談流動人口子女學前教育的重要性〉,資料來源:「蘭州崇德婦女兒童教育中心(網站)」http://www.lzwcec.org/wcec/teach/teach.asp(搜尋日期:20〈(蘭州崇德婦女兒童教育中心)資金來源〉,資料來源:「蘭州崇德婦女兒童教育中心(網站)」09/2/9)。
    12.〈第六次全國回族史討論會紀要〉,收入山東省民族事務委員會編的《中國回族教育史論集》,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1,頁1-5。
    13.〈虛擬社區:網絡哲麻提〉,《穆斯林通訊》,2003年第2期,總第44期,第八版。
    14.〈醒回篇發刊序〉,收入余振貴、楊懷中主編,(中國伊斯蘭歷史報刊萃編 第一 輯)《醒回篇.伊斯蘭》,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2,頁7-9。
    15.﹝日本﹞桑田六郎著,安慕陶譯,〈明末清初之回儒〉,收入李興華、馮今源編,《中國伊斯蘭教史參考資料選編(1911-1949)》(上冊),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5,頁584-588。
    16.〔日本〕松本真澄著,魯忠慧編譯,〈中國西北伊斯蘭女子教育—以臨夏中阿女學和韋州中阿女學為例〉,《回族研究》,2003年第4期,總第52期,頁111-115。
    17.〔美〕喬納森.李普曼著,李吉和譯,〈大分散、小集中的網絡社會—中國穆斯林社團研究〉,《甘肅民族研究》,1990年第2期,頁107-114。
    18.丁宏,〈回族教育問題管窺〉,資料來源:「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 http://www.cernet.edu.cn/index.shtml(搜尋日期:2004/7/26),原載於《甘肅民族研究》,1991年第3期。
    19.中國回族學會編輯委員會,〈《回族學論壇》序〉,收入中國回教學會編,《西部大開發與回族學展望》,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3,頁1-6。
    20.文化,〈甘肅穆斯林家庭結構解析〉,收入文化編,《回族婚姻家庭面面觀》,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7,頁1-10。
    21.孔令文,〈回族民間教育的走向及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回族散雜居貧困地區的作用〉,資料來源:「教育管理與執法電子圖書庫」http://www.84999.com.cn(搜尋日期:2004/7/26)。
    22.王日蔚,〈回教回族辯〉,《禹貢半月刊》第5卷,第11期(回教與回族專號)(1936年),頁41-48。
    23.王永亮,〈近現代回族新文化運動述略〉,《甘肅民族研究》,1988年第2期,頁45-52。
    24.王永亮,〈論回族教育的發展和歷史作用〉,《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989年第1期,頁27。
    25.王明珂,〈什麼是民族:以羌族為例探討一個民族誌與民族史研究上的關鍵問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五本,第四分,1994年12月,頁989-991。
    26.王柯,〈「祖國」的發現與民族、宗教、傳統文化的再認識—中國穆斯林的五四與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八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1999年4月。
    27.王夢奎,〈序言〉,李善同主編,《西部大開發與地區協調發展》,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頁1-4。
    28.王靜齋,〈中國回教經堂教育的檢討〉,李興華、馮今源編,《中國伊斯蘭教史參考資料選編,1911-1949》(共2冊)下冊,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5,頁1018-1024。
    29.白立忱,〈迎接西部大開發 展望回族學未來〉,收入中國回族學會編,回族學論壇(第一輯)《西部大開發與回族學展望》,2003,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頁1-3。
    30.白崇人,〈回族歷史和回族文化斷想〉,《回族研究》,1991年第4期,總第4期,頁2-6。
    31.白貴、馬騏,〈論回族發展過程中傳媒資源利用的幾個問題〉,《回族研究》,2004年第2期,總第54期,頁92-97。
    32.白壽彝,〈關於回族史工作的幾點意見〉,收入甘肅省民族研究所編,《西北伊斯蘭教研究》,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1985。
    33.白曉榮,〈蘭州市「東鄉村」的形成研究〉,收入蘭州大學主編,《首屆中國回族學高級論壇論文集》,蘭州,2006年7月8-11日,頁513-518。
    34.任娟娟,〈網絡穆斯林社群的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對中國穆斯林網站BBS社群的個案研究〉,《青海民族研究》,第19卷第2期,2008年4月,頁43-48。
    35.何乃柱、馬明蘭、白關峰、張楊娟,〈蘭州市穆斯林農民工城市適應及健康狀況調查報告〉,資料來源:「女權在線」http://www.feminist.cn/mos/content/view/2242/14554/(搜尋日期:2008/12/16)。
    36.余英時,〈一個人文主義的歷史觀—介紹柯靈烏的歷史哲學〉,收入氏著,《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社,1976,頁223-246。
    37.余振貴,〈中國西北回族穆斯林城市定居模式的形成與變化〉,收入李德洙編,《都市化與民族現代化》,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1994。
    38.吳俊,〈淺論清真飲食的標準、禁忌與發展〉,收入葛忠興主編,《清真食品產業發展:理論與對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頁254-258。
    39.李松茂,〈伊斯蘭教和回民教育〉,收入山東省民族事務委員會編,《中國回族教育史論集》,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1,頁64-75。
    40.李淑蘭、王永亮,〈回族教育“兩難選擇”的當代抉擇〉,《回族研究》,2003年第2期,總第50期,頁106。
    41.李紹唐,〈我省民族教育的發展與扶持措施〉,《甘肅民族研究》,1990年第2期,頁63-66。
    42.李道軍、米壽江,〈回回民族的“文化自覺”—成達師範的創立即及其意義〉,收入《紀念成達師範學校創建八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濟南,2005,頁286-299。
    43.李燕青,〈抗日戰爭時期甘肅回族教育及其歷史地位〉,收入山東省民族事務委員會編,《中國回族教育史論集》,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1,頁200-219。
    44.李興華,〈蘭州伊斯蘭教研究〉,《回族研究》,2006年第2期,總第62期,頁88-102。
    45.沙秋真,〈中國伊斯蘭教經堂教育〉,《世界宗教資料》,1982年第2期。
    46.周傳斌、馬雪峰,〈都市回族社會結構的範式探討問題—以北京回族社區的結構變遷為例〉,《回族研究》,2004年第3期,總第55期,頁33-39。
    47.周瑞海,〈清真食品的特點探析〉,《回族研究》,2004年第1期,總第53期,頁100-103。
    48.芮逸夫,〈中國民族的構成〉,收入氏著,《中國民族及其文化論稿(上)》,臺北:藝文出版社,1972。
    49.虎孝君,〈臨夏人鎮座金港城之糖類批發經營〉,《民族報晚刊》,2005年4月。
    50.保廷樑,〈宗教改良論〉,收入余振貴、楊懷中主編,(中國伊斯蘭歷史報刊萃編 第一輯)《醒回篇.伊斯蘭》,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2,頁41-50。
    51.保廷樑,〈勸同人負興教育之責任說〉,收入余振貴、楊懷中主編,(中國伊斯蘭歷史報刊萃編 第一輯)《醒回篇.伊斯蘭》,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2,頁50-58。
    52.姚大力,〈“回回祖國”與回族認同的歷史變遷〉,收入氏著,《北方民族史十論》,南寧: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頁65-140。
    53.姜歆,〈試論回族婚姻制度及其社會現實意義〉,《回族研究》,2003年第4期,總第52期,頁93-96。
    54.胡君華,〈臨夏市與蘭州市清真餐飲業經營模式比較研究〉,《黃土高原上的伊斯蘭—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九十二學年度中國大陸西北穆斯林社會田野調查隊研究報告》,台北,2004,頁47-66。
    55.胡鴻保,〈泉州滿族與陳埭回族:福建家庭主義再思考〉,收入馬啟成、白振聲主編,《民族學與民族文化發展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頁87-92。
    56.孫繩武,〈內地生活習慣特殊之國民的釋名〉,收入氏著《回教論叢》,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社,1963,頁141-144。
    57.海蘭蘭、張莉,〈“蘭州地區穆斯林婚姻家庭問題研討會”花絮〉,《開拓》,1999年第2期,頁13。
    58.秦惠彬,〈中國伊斯蘭教歷史簡述〉,《世界宗教研究》,1991年第2期,頁144-153。
    59.馬天龍,〈轉型期西部城市社區功能變遷與社區制度創新〉,《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4期,總第47期,頁150-154。
    60.高占福,〈民國時期的甘肅回族教育〉,收入氏著,《西北穆斯林社會問題研究》,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1991,頁259-279。
    61.高占福,〈回族伊斯蘭教育的發展歷程〉,《新月華》,2004年第一期,頁28-33。
    62.高占福,〈我國早期伊斯蘭教的研究及其特點〉,《無神論.宗教》,1988年第1期,頁52-60。該論文並收入氏著,《西北穆斯林社會問題研究》,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1991,頁210-223。
    63.高占福,〈教派團結與民族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臨夏伊斯蘭教歷史與現狀問題探討〉,收入氏著,《西北穆斯林社會問題研究》,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1991,頁36-46。
    64.馬平,〈回族民族內婚姻制度探析〉,《回族研究》,1995年第3期,總第19期,頁39-47。
    65.馬永真,〈蘭州回族發展歷史〉,收入政協蘭州市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蘭州回族與伊斯蘭教》(蘭州文史資料選輯,第九輯),蘭州:甘肅省總工會印刷廠,1988,頁12-16。
    66.馬戎、潘乃谷,〈赤峰農村牧區蒙漢通婚的研究〉,《北京大學學報》,1988年第3期,頁76-87。
    67.馬汝麟,〈回憶蘭州西北中學〉,收入政協蘭州市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蘭州回族與伊斯蘭教》(蘭州文史資料選輯,第九輯),蘭州:甘肅省總工會印刷廠,1988,頁171-188。
    68.馬克林,〈伊斯蘭教婦女觀對西北穆斯林女性的影響〉,收入李育紅、劉曼元主編,《西北少數民族女性/性別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頁73-84。
    69.馬亞萍,〈伊斯蘭教與東鄉族民族教育〉,《新月華》,2004年第1期,頁42-46。
    70.馬宗保,〈求同存異 和而不同—論回族歷史上的文化適應〉,《回族研究》,2001年第3期(總第43期),頁15-18。
    71.馬明良,〈伊斯蘭教教育理論及其特點新探〉,《回族研究》,1995年第3期,總第19期,頁31-38。
    72.馬明良,〈伊斯蘭教經濟文化〉,《西北民族研究》,1996年第1期,頁251-259。
    73.馬松亭,〈中國回教與成達師範學校(節錄)〉,收入李興華、逢今源編,《中國伊斯蘭教史參考資料選編(1911-1949)》(下冊),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5,頁1033-1054。
    74.馬長壽,〈中國西南民族分類〉,原載《民族學研究集刊》,1936年第1期。收入氏著,周偉洲編,《馬長壽民族學論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頁49-82。
    75.馬海雲〈回族研究的新視野:一個方法論的討論—兼評杜磊「中國穆斯斯林」〉,《回族研究》,1998年第4期,頁77-87。另此文亦收錄於《首屆回族歷史與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3,頁462-471。
    76.馬國忠,〈東鄉族自治縣教育事業現狀及採取若干特殊措施的建議〉,收入《西北民族研究論文集》,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4,頁121-125。
    77.馬強,〈二十世紀回族伊斯蘭文化教育歷史反思〉,《閱讀引擎》,2004夏季刊,總第二期,頁68-73。原載《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4期。
    78.馬強,〈回族伊斯蘭文化教育的田野調查及思考〉,《回族研究》,2003年第4期,總第52期,頁104-110。
    79.馬強,〈符號的言說—廣州伊斯蘭教活動場所及文化變遷〉,《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1期,總第44期,頁199-207。
    80.馬強,〈蘭州伊斯蘭教寺院調查研究〉,《回族研究》,2000年第4期,總第40期,頁43-50。
    81.馬通,〈甘肅回族教育問題淺析〉,收入山東省民族事務委員會編,《中國回族教育史論集》,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1,頁187-199。
    82.馬通,〈最大的問題是教育〉,《穆斯林通訊》,1999年第5期,總第5期,頭版。
    83.馬通,〈試談穆斯林興辦經學學校問題〉,《新月華》,2004年第2期,總第2期,頁1-4。
    84.馬馭方,〈社會使命缺失下的阿校教育〉,《閱讀引擎》,2004夏季刊,總第二期,頁59-61。
    85.馬壽榮,《都市回族社區的文化變遷—以昆明市順城街回族社區為例》,《回族研究》,2003年第4期(總第52期),頁33-38。
    86.馬廣德,〈從《回族研究》50期看近13年來的回族學研究〉,《回族研究》,2003年第4期,總第52期,頁55-62。
    87.馬燕,〈回族經堂教育教材的當代變遷—以寧夏西吉、海原、同心為例〉,《回族研究》,2006年第3期,總第63期,頁105-111。
    88.旅平清真寺管委會提供,〈平涼旅平清真寺簡介〉,資料來源:「伊斯蘭之聲」網站: http://www.islamzs.org/bbs/dispbbs.asp?boardid=9&id=300&page=&move=pre(搜尋日期:2009/4/6)
    89.張中復,〈「華夷兼蓄」下的邊緣遊移:論當代中國回族民族屬性中的「少數民族化問題」〉,「人類學的比較與詮釋:慶祝陳奇祿教授八秩華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臺北,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2002年4月。
    90.張中復,〈民族學與當代中國西北穆斯林社會研究—從田野調查的理論與實務談起〉,《黃土高原上的伊斯蘭—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九十二學年度中國大陸西北穆斯林社會田野調查隊研究報告》,台北,2004,頁9-27。
    91.張中復,〈回族現象觀察的「點」與「面」—從三本回族調查資料的研究取向談起〉,「(大陸)第十三次全國回族史討論會論文」,三亞:中國回族學會主辦,2002年10月。該文並刊載於,《回族研究》,2003年第2期,總第50期,頁60-65。
    92.張中復,〈從「蕃客」到「回族」:泉州地區穆斯林族群意識變遷的歷史省察〉,「國家與原住民:亞太地區族群歷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臺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2005年11月。
    93.張中復,〈當代中國大陸西北穆斯林民族社會經濟發展的轉折點—從“西部大開發”的相關影響及評估談起 〉,收入中國回族學會編,回族學論壇(第一輯)《西部大開發與回族學展望》,2003,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頁86-108。
    94.張中復,〈論元朝在當代回族形成過程中的地位:以民族史建構為中心的探討〉,「海峽兩岸蒙元史研討會」論文,臺北: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主辦,1994年4月。收入蕭啟慶主編,《蒙元的歷史與文化:蒙元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學生書局,2001,下冊,頁833-865。
    95.張中復,〈論當代回族歷史意識的建構與民族認同—以「回民起義」史觀為中心的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報》,第22期,1996,頁77-104。
    96.張海洋,〈中國的西部開發與少數民族文化保護〉,收入滕星、胡鞍鋼主編,《西部開發與教育發展博士論壇:40餘位博士、教授、研究員對西部的思考與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頁231-239。
    97.從恩霖,〈伊斯蘭教經學院的教育功能、方法與目標〉,《新月華》,創刊號,2004年第1期,總第1期,頁47-49。
    98.敏生光,〈劉智思想與西道堂〉,《回族研究》,1991年第4期,總第4期,頁19-29。
    99.陳伯強,〈論倫理道德建設與西部大開發〉,收入揣振宇主編,《漢文化 多元文化與西部大開發》,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頁51-64。
    100.陳其彬、楊文炯,〈西寧市城東區回族教育發展現狀的人類學調查與研究〉,《民族研究》,2005年第6期,總第158期,頁29-36。
    101.陳垣(援庵),〈回回教入中國史略〉,收入白壽彝,《中國回教小史》,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0,頁95-109。
    102.郭清祥,〈略論世紀前半期的回族社團〉,收入馬通主編,《回族近現代史研究》,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1992,頁163。
    103.陳進惠,〈王寬阿訇辦學二三事〉,收入《文史知識》編輯部、國務院宗教事務局宗教研究中心合編,《中國伊斯蘭文化》,北京:中華書局,1996,頁162-164。
    104.陳漢章,〈中國回教史〉,收入白壽彝,《中國回教小史》,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0,頁110-139。
    105.喇秉德,〈青海回教教育促進會概述—兼敘青海回族早期教育〉,收入山東省民族事務委員會編,《中國回族教育史論集》,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1,頁244-257。
    106.喇海青、李存福,〈二十世紀初回族知識分子的文化覺醒〉,《甘肅民族研究》,1988年第2期,頁60-65。
    107.喇敏學,〈臨夏市區回族中學生心理特徵成因淺析〉,《甘肅民族研究》,1990年第2期,頁67-70。
    108.黃少華,〈虛擬穆斯林社區的社會網絡〉,《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1期,2008年1月,頁60-68。
    109.馮增烈,〈回族教育的歷程及當前改進的意見〉,收入山東省民族事務委員會編,《中國回族教育史論集》,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1,頁40-63。
    110.馮增烈,〈明清時期陜西伊斯蘭教的經堂教育〉,收入寧夏社會科學研究所編,《清代中國伊斯蘭教論集》,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1,頁217。
    111.黃鎮磐,〈宗教與教育之關繫〉,收入余振貴、楊懷中主編,(中國伊斯蘭歷史報刊萃編 第一輯)《醒回篇.伊斯蘭》,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2,頁11-41。
    112.黃鎮磐,〈論回民〉,收入余振貴、楊懷中主編,(中國伊斯蘭歷史報刊萃編 第一輯)《醒回篇.伊斯蘭》,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2,頁58-60。
    113.楊文炯、張嶸,〈西部大開發:一種另類現代性〉,收入滕星、胡鞍鋼主編,《西部開發與教育發展博士論壇:40餘位博士、教授、研究員對西部的思考與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頁177-189。
    114.楊光榮,〈淺析蘭州市城鎮回族個體經濟問題〉,《回族研究》,1991年第4期,總第4期,頁35-39。
    115.楊志波,〈中國穆斯林留學生今昔〉,《新月華》,2004年第1期,總第1期,頁62-66。
    116.楊志娟,〈城市回族通婚現狀—以寧夏銀川、吳忠、靈武為例〉,收入文化編,《回族婚姻家庭面面觀》,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7,頁171-207。
    117.楊淑麗,〈中國伊斯蘭教經學院〉,《新月華》,2004年第1期,總第1期,頁76-79。
    118.楊慧娟,〈回族伊斯蘭教育的發展與變遷—以當代蘭州多元化伊斯蘭教育為核心觀察〉,「多元文化教育研討會」論文,收入《2006年多元文化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義守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06年11月,頁369-445。
    119.楊懷中,〈中國歷史上伊斯蘭文化的四次高潮〉,《回族研究》,1994年第1期,總第13期,頁4-19。
    120.萬振新、李強,〈蘭州市清真寺經堂教育調查研究〉,《世界宗教研究》,2005年第2期,頁104-109。
    121.趙振武,〈三十年來之中國回教文化概況〉,原載《禹貢》第5卷第11期,再收入李興華、馮今源編,《中國伊斯蘭教史參考資料選編(1911-1949)》下冊,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5,頁947-965。
    122.趙振武筆記,馬子實翻譯,〈中國回教的現狀—馬松亭阿洪在埃及正道會講演〉, 收入李興華、逢今源編,《中國伊斯蘭教史參考資料選編(1911-1949)》(上冊),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5,頁77-87(原載《月華》第5卷第16、17、18期)。
    123.趙國軍,〈當代中國穆斯林的一個話語平台—《穆斯林通訊》現象關注〉,《回族 研究》,2004年第1期,總第53期,頁96-99。
    124.趙國軍、馬桂芬,〈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穆斯林民間刊物的現狀與特點〉,《回族研究》,2003年第2期,總第50期,頁86-90。
    125.趙國軍、馬桂芬,〈當代中國穆斯林的自我表述與文化自覺—以《穆斯林通訊》為中心的考察〉,《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5期,2006年9月,頁68-72。
    126.劉光宇,〈西北鄉村回族社區功能演變與伊斯蘭教〉,《回族研究》,2001年第3期,總第43期,頁58-61。
    127.滕星,〈西部開發與民族地區教育發展若干關係思考〉,收入滕星、胡鞍鋼主編,《西部開發與教育發展博士論壇:40餘位博士、教授、研究員對西部的思考與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頁3-8。
    128.滕星、胡鞍鋼,〈序言〉,滕星、胡鞍鋼主編,《西部開發與教育發展博士論壇:40餘位博士、教授、研究員對西部的思考與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頁1-4。
    129.蔡家藝,〈試論回回民族對漢文化的吸收和影響〉,收入中國民族史學會編,《中國民族史學會第四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93,頁172-187。
    130.衛惠林,〈民族學的對象領域及其關聯的問題〉,《民族學研究集刊》,1936年第1期,頁37。
    131.鄭梅麗,〈淺析穆斯林喪葬習俗的文化內涵〉,《回族研究》,2003年第4期,總第52期,頁97-99。
    132.錢民輝,〈西部人才開發的基礎是提高民族教育的質量〉,收入滕星、胡鞍鋼主編,《西部開發與教育發展博士論壇:40餘位博士、教授、研究員對西部的思考與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頁66-72。
    133.錢伯泉,〈《創建穆民總教院表》—一份近代回族新文化運動的倡議書〉,《回族研究》,1998年第1期,總第29期,頁23-28。
    134.錢志、陳少娟,〈建國以來回族教育研究述略〉,資料來源:「教育管理與執法電子圖書庫」http://www.84999.com.cn(搜尋日期:2004/7/26)。原載於《回族研究》,1994年第3期,總第15期,頁78-83。
    135.謝世忠,〈中國族群政治現象研究策略分析:以傣泐族為例的探討〉,《考古人類學刊》第46期,1989,頁42-66。
    136.謝世忠,〈根本賦與認同與族群政治:中國「漢語穆斯林」的例子〉,收入陳捷先主編,《陳奇祿院士七秩榮慶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頁199-220。
    137.賽炳文,〈求學:一個穆斯林女孩的艱難履歷〉,《穆斯林通訊》,1999年第3期,總第3期,頭版。
    138.韓海潮,〈回族教育事業家馬鄰翼〉,收入政協蘭州市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蘭州回族與伊斯蘭教》(蘭州文史資料選輯,第九輯),蘭州:甘肅省總工會印刷廠,1988,頁45-53。
    139.擺生義、馬玉明,〈走進陳埭〉、〈南方的伊瑪目〉,《穆斯林通訊》,蘭州,2000年第8期,總第14期,頭版及5、8版。
    140.藍炯熹,〈城市化進程中的福建回族社區—以晉江市陳埭鎮回族七村為例〉,《回族研究》2003年第4期〔總第52期〕,頁27-32。
    141.羅萬壽,〈回族近代文化運動的回顧與思考〉,《回族研究》,1991年第4期,總第4期,頁62-69。
    142.龐士謙,〈中國回教寺院教育之沿革與課本〉,收錄於白壽彝,《中國伊斯蘭史存稿》,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3,頁370-374。
    143.蘇萊曼尼.佟永全,〈淺論中國清真食品產業發展〉,收入葛中興主編,《清真食品產業發展:理論與對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頁60-62。
    144.顧頡剛,〈回教文化運動〉,原刊天津上海《大公報》二十六年三月七日《星期論文》,收入《禹貢》第7卷第4期,又收入李興華、逢今源編,《中國伊斯蘭教史參考資料選編1911-1949)》(上冊),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5,頁912-915。

    四、網站
    1.「女權在線」http://www.feminist.cn/mos/content/view/2242/14554/(搜尋日期:2008/12/16)。
    2.「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http://www.cernet.edu.cn/index.shtml(搜尋日期:2004/7/26) 3.「中國穆斯林」網站:http://www.2muslim.com/index.asp(搜尋日期:2004/10/20)。
    4.「打工123」網站:http://www.dagong123.com/company/1414772.html(搜尋日期:2006/4/25)。
    5.「伊斯蘭之聲」網站: http://www.islamzs.org/bbs/dispbbs.asp?boardid=9&id=300&page=&move=pre(搜尋日期:2009/4/6)
    6.「青海新聞網」網站:http://www.qhnews.com/2008zt/system/2008/10/07/002610265.shtml(搜尋日期:2006/4/25)。
    7.「教育管理與執法電子圖書庫」http://www.84999.com.cn(搜尋日期:2004/7/26)
    8.「開遠阿專」網站http://www.kyaz.com/(搜尋日期:2004/7/26)。
    9.「臨夏中阿學校」網站http://www.gslxza.com/(搜尋日期:2004/7/26)。
    10.「蘭州崇德婦女兒童教育中心(網站)」ttp://www.lzwcec.org/wcec/about/about.asp(搜尋日期:2009/2/9)。

    五、其他
    1.〈二○○三年你讀書屋工作總結(報告)〉,臨夏,2004年4月印製。
    2.〈中國甘肅省臨夏中阿學校(簡介DM)〉(未註明印製時間),2004年7月18日於臨夏中阿學校取得。
    3.〈你讀書屋簡介(單張)〉(未註明印製時間),2004年7月11日於臨夏你讀書屋取得。
    4.〈蘭州穆斯林文化教育促進會(簡介DM)〉(未註明印製時間),2004年7月於蘭州穆斯林文化教育促進會取得。
    5.《二十周年院慶 蘭州伊斯蘭教經學院1984-2004(手冊)》(未註名印製地點與日期),2005年7月於蘭州伊斯蘭教經學院取得。
    6.西北民族大學簡介編委會編,〈西北民族大學(簡介)〉(未註明印製時間),2004年7月1日於蘭州西北民族大學取得。
    7.蘭州市民族企業聯合商會印製,〈蘭州市民族企業聯合商會(簡介摺頁)〉(未註明印製時間),2006年7月22日於蘭州取得。
    8.蘭州市崇德女校列印,〈蘭州崇德中阿文女子學校(簡介)〉(未註明印製時間),2005 年7月12日於蘭州取得。
    9.蘭州市崇德女校列印,〈蘭州崇德中阿文女子學校職責制度匯編〉(未註明印製時間),2005年7月12日於蘭州取得。
    10.蘭州西關清真大寺管理委員會製,蘭州西關清真大寺(簡介DM)〉,蘭州:華光印刷廠印製,(未註明印製時間),2004年7月20日及2006年7月19日分別於蘭州取得。

    貳、英文

    一、專書
    1.Bagehot, Walter, Physics and Politics, London: D. Appleton and Company, 1887.
    2.Barker, E., National Character and the Facters in its Formation, London: Methuen, 1927.
    3.Bene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y: Reflection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1991.
    4.Burmn, Stanley O. and William, F., Cities of World,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1992.
    5.Chagnon, M., McDonald, M. and Tonkin, E., History and Ethnicity, ed. by E. Tonkin and M. McDonald, London: Routledge, 1989.
    6.Dillon, Michael, China’s Muslim Hui Community: Migration, Settlement and Sects, Surrey: Curzon Press, 1999.
    7.Geertz, Clifford, ed., Old Societies and New Statea: The Quest for Modernity in Asia and Africa,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3.
    8.Gillette, Maris Boyd, Between Mecca and Beijing: Modernization and Consumption Among Urban Chinese Muslim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9.Gladney, Dru C., Dislocating China: Muslims,Minorities,and Other Subaltern Subjects .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4.
    10.Gladney, Dru C., EthnicIdentity in China: The making of a Muslim minority Nationality., Orlando : Hardcourt Brace and Company, 1998.
    11.Gladney, Dru C., Muslim Chinese: Ethnic Nationalis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1991.
    12.Glazer, Nathan, and Moynihan, Daniel P., Ethnicity: Theory and Experience, ed. by Nathan Glazer & Daniel Moynihan ,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13.Gorden, M., 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14.Guldin, G. E., Urbanizing China, Wes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1992.
    15.Keyes, Charles, ed., Ethnic Change,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81.
    16.Hobsbown, E. J.,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17.Lipman, Jonathan N., Familiar Strangers: A History of Muslims in Northwest China,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7.
    18.Lipman, Jonathan N., Hyphenated Chinese: Sino-Muslim Identity in Modern China. In Remapping China: Fissures in Historical Terrain.Gail Hershatter etc. ed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19.Makdusi, George, The Rise of College----Institutions of Learning in Islam and The West,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81.
    20.Maria Jaschoc and Shue Jingjun,The History of Women’s Mosques in Chinese Islam : A Mosque of Their Own, London: Curzon Press, 2000.
    21.Mill, J. S., Utilitarianism, Liberty and Representitive Government, Everyman edition, London: J.M. Dent, 1910.
    22.Rae, John, The Sociological Theory of Capital, being a complete reprint of The New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by John Rae (1834)(ed.) C.W. Mixter, New York: Macmillan & co. Ltd, 1905.

    二、論文
    1.Chagnon, M., McDonald, M. and Tonkin, E., “Introduction”, in History and Ethnicity, ed. by E. Tonkin and M. McDonald, London: Routledge, 1989.
    2.Geertz, Clifford, “The Integrative Revolution: Primordial Sentiments and Civil Politics in the New States”, in Old Societies and New Statea: The Quest for Modernity in Asia and Africa, ed. by Clifford Geertz,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3, pp.105-157.
    3.Glazer, Nathan and Moynihan, Daniel P., “Introductiion,” in Ethnicity: Theory and Experience, ed. by Nathan Glazer & Daniel Moynihan ,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5,pp.4-5.
    4.King, A. and Chan, Y. K., “A Theoretical and Operational Definition of Community”, occasional paper, no. 1, Social Research Centre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kong.
    5.Kluckhohn, Clyde, “Myths and Rituals: A General Theory”, Havard Theologiacl Review, vol.35, No.1(1942), pp.45-79.
    6.Linton, Ralph, “Nativistic Movements”,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vol. 45, No. 2 (Apr. –Jun. 1943), pp.230-240.
    7.Moerman, Michael, “Ethnic Identification in a complex civilization: Who are the Lue?”,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vol.67 (1965), pp.1215-1218.
    8.Nagata, Judith, “In Defence of Ethnic Boundaries: The Changing Myths and Charters of Malay Identity”, in Ethnic Change, ed. by Charles Keyes,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81.
    9.Wallace, Anthony F. C., “Revitalization Movement ”,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vol. 58, No. 2 (Apr. 1956 ), pp.264-281.
    10.Edmund Leach, “Ritualization in Man in Relation to conceptu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 of the Royal Society, vol.251, pp.403-408。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研究所
    92259011
    97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259011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民族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011101.pdf253KbAdobe PDF2963View/Open
    011102.pdf5995KbAdobe PDF22045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