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51575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318/144297 (79%)
造访人次 : 51068354      在线人数 : 90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臺灣史研究所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51575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1575


    题名: 「修」台灣「學」日本:日治時期台灣修學旅行之研究
    The study of educational excursion in Taiwan during the period of Japanese rule
    作者: 林雅慧
    贡献者: 戴寶村
    林雅慧
    关键词: 修學旅行
    同化
    學校行事
    educational excursion
    assimilation
    acts of school
    日期: 2009
    上传时间: 2011-10-11 16:54:52 (UTC+8)
    摘要: 起源於日本的「修學旅行」,隨著日本在台實施新式教育的政策,進入了台灣社會。以學生為主體的修學旅行,不僅兼具近代遊憩活動的意涵,更富教育功能,成為教室以外拓展學生視野的新興校外活動;同時,修學旅行是還是殖民當局貫徹其同化策略的工具。此時的修學旅行,也反映出近代化旅遊的樣貌,亦即從過去「個人探險」的形式,進入「制度化」的階段:島內、海外修學旅行開始流行,象徵著交通建設走向完備;由與旅行相關的事物越來越多,顯示修學旅行已成為既定行事。而在旅行的過程中,透過讓學生觀賞近代建設,不僅有助於增廣見聞,也是使其從對於近代化的嚮往轉化為對統治者的認同;或是參拜神社,接觸國家神道的核心,感受日本國體萬世一系的天皇體制,台灣學生在被檢視同化教育成效之餘,認知方面也無條件地被強化成為「日本人」。由此可知修學旅行中處處可見政治力量的鑿痕。此外,在修學旅行之中,學生所見到與鄉土相關的景物時,該物件已經被賦予新的意義,也就是被化約在日本歷史系統之下,漸漸失去其主體性。而學生即是在修學旅行的過程裡,體驗殖民與近代化之間曖昧不明的滋味。
    The "educational excursion" which originated in Japan,had entered Taiwan society with the new education policies Japanese carried out in Taiwan. The educational excursion took students as the main part, were not only concurrently the meaning of modern recreational activities,but also were full of educational functions, and became new activities outside the school that could widen students` horizons beyond the classroom; and in the same time, the educational excursion were also the tool for colonial authorities to carry out the strategies for the assimilation.
    The educational excursion at this time, also reflected the appearance of modern tourism, which entered the stage of "institutionalized" from the past form of "personal adventure": the domestic,overseas educational excursion became popular, which signified the transportation construction were going to be complete; since the travel-related things became more and more,it showed that the educational excursion had become main stream activities.
    And in the process of travel, through letting students to view the modern buildings,it did not only help to broaden their horizons, but also made their yearning to the modernization transformed to the acceptance to the rulers; or to let them visiting the Yasukuni Shrine, and to access the core of to the national Shinto religion,to experience the system of the eternal Emperor of Japanl, except that Taiwanese students were viewed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assimilation education . The recognitions of Taiwanese students could be forced to become "Japanese” unconditionally. From this we can see the marks of political power everywhere in the educational excursion.
    In addition, during the educational excursion, when the students saw the scenes related to the home town,that thing had been given a new meanings,it was converted into the system of Japan history, and gradually losing its subjectivity. And the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al excursion were experiencing the taste of ambiguities between colo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參考文獻: 一、日文部分
    (一)官方史料及學校出版品
    1.《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2.《台灣總督府府報》
    3.文部省普通學務局,《独国の修学旅行》,東京:愛善社。
    4.台中中學校,《台灣公立台中中學校要覽》,台中:該校,1918。
    5.台中州立台中商業學校,《台中州立台中商業學校要覽》,台中:該校,1939。
    6.台中家政女學校《校報》,台中:該校,1942。
    7.台中師範學校,《台中師範學校創校十周年紀念誌》,台中:該校,1935。
    8.台中師範學校校友會,《綠楊》創刊號(1937)、第2號(1941),台中:該校。
    9.台中商業學校校友會,《新高》第13-14號,台中:該校,1938-1939。
    10.台北中學校校友會,《校友會誌》,台北:該校,1940。
    11.台北市樺山尋常小學校體育研究部,《台灣に於ける小學校體育の實際》,台北:台灣子供世界社,1924。
    12.台北州立台北第一高等女學校,《台北州立台北第一高等女學校要覽》1927年度、1931年度,台北:該校。
    13.台北州立台北第二中學校,《台北州立台北第二中學校一覽》,1933-37年度、1938-1941年度,台北:該校,。
    14.台北州立台北第三高等女學校,《台北州立台北第三高等女學校一覽》,台北該校,1926。
    15.台北州立台北第三高等女學校,《台北州立台北第三高等女學校創校三十周年紀念誌》台北:該校,1936。
    16.台北州立商業學校,《圖南》第2、4、6號,台北:該校,1934-1937。
    17.台北州立基隆中學校同窗會,《堵陵会報》第13號,日本:堵陵會,1971。
    18.台北師範學校,《台北師範學校一覽》,台北:該校,1939。
    19.台北師範學校,《台北師範學校一覽表》,台北:該校,1921。
    20.台北師範學校,《台北師範學校創立三十周年紀念誌》,台北:該校,1922。
    21.台北第一師範學校,《台北第一師範學校一覽》,台北:該校,1928。
    22.台北第一師範學校校友會,《麗育學報》第42號,台北:該校,1941。
    23.台北第一高等女學校,《台北第一高等女學校校友會誌》第25-26號,台北:該校,1936-1937。
    24.台北第一高等女學校,《台北第一高等女學校創立二十五周年紀念》,台北:該校,1935。
    25.台北第二師範學校,《台北第二師範學校一覽》,台北:該校,1936。
    26.台北第二師範學校校友會,《芳蘭》十周年紀念,台北:該校,1939。
    27.台北第二師範學校校友會,《芳蘭》第10號(1938)、第11號(1940)、第13號(1943),台北:該校。
    28.台北第二商業學校報國校友會,《青雲》創立五周年記念號,台北:該校,1941。
    29.台北第三中學校報國校友會,《三中》第5號,台北:台北第三中學校報國校友會,1943。
    30.台北第三高等女學校,《台北第三高等女學校創立三十五周年紀念誌》,台北:該校,1933。
    31.台南州立嘉義中學校,《台南州立嘉義中學校一覽表》,嘉義:該校,1928-1930年度、1934年度。
    32.台灣總督府中學校,《台灣總督府中學校一覽》,台北:該校,1911。
    33.台灣總督府台北中學校,《台灣總督府台北中學校一覽》,台北:該校,1916。
    34.台灣總督府台北高等商業學校,《台灣總督府台北高等商業學校一覽》,台北:該校,1928-1939。
    35.台灣總督府屏東師範學校,《台灣總督府屏東師範學校一覽表》,屏東:該校,1940。
    36.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一覽》,台北:該校,1915-1917年度。
    37.台灣總督府醫學校,《台灣總督府醫學校一覽》,台北:該校,1899-1901年度、1903-1905年度、1916年度、1918年度。
    38.后里農業公民學校,《赭土-內地旅行記念號》,后里:該校,1937。
    39.竹南公學校創立四十周年記念事業委員會,《竹南公學校創立四十周年記念會誌》,新竹:該校,1939。
    40.作者不詳,《內地修學旅行の栞》,出版者、出版年代不詳,收藏於中研院台史所檔案館。
    41.私立台北女子高等學院學友會,《あさひかづら》,台北:該校,1937、1939。
    42.私立淡水中等學校 私立淡水高等女學校,《學則及諸規程 附學事關係法規》,台北:該校,1940。
    43.高雄淑德女學校校友會,《たちばな》創刊號,高雄:該校,1941。
    44.嘉義中學校同窗會,《旭陵会会報》第36號,日本:嘉義中學校同窗會,1994。
    45.嘉義農林學校校友會,《瑞穗》第12、13號,嘉義:該校,1937、1938。
    46.頭圍公學校,《學事年報》,宜蘭:該校,1910-1915。
    (二)報紙及雜誌
    1.《台灣日日新報》(1898-1944)
    2.《朝日新聞》
    3.《台灣時報》
    4.《台灣教育會雜誌》(1900-1911,1912-1943改稱《台灣教育》)台北:台灣教育會。
    5.《理蕃の友》,1933
    6.《もこと》,1937
    7.《第一教育》,台北:台灣子供教育社,1931
    8.《台灣教育事情》,台北:台灣時代社,1937。
    9.《台灣婦人界》6月號,1934。
    10.《實業之台灣》第117期,1919。
    (三)時人論著
    1.佐藤源治,《台灣教育の進展》,台北:台灣出版文化株式會社,1945;臺北:成文,1999複印。
    2.台灣教育會編,《台灣教育沿革誌》,台北:南天,1939。
    3.吉野秀公,《台灣教育史》,台北:南天,1927。
    (四)近人論著(依照作者姓氏假名音順排列)
    1.阿部洋編集,《近代日本アジア教育認識‧資料篇(台湾の部5)》第30、33、34卷,東京:龍溪書舍,2004。
    2.佐藤秀夫編,〈遠足‧修学旅行の歴史〉《日本の教育課題5学校行事を見直す》,東京:東京法令,2002,頁395-485。
    3.中根隆行,《〈朝鮮〉表象の文化誌》,東京:新曜社,2004。
    4.浜野兼一,〈明治期における学校行事の研究--運動会・遠足にみる修学旅行成立への布石〉《早稲田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紀要 別冊》9:2,日本:早稲田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2001,頁119-127。
    5.浜野兼一,〈高等女学校における修学旅行の成立過程に関する一考察〉《早稲田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紀要 別冊》14:2,日本:早稲田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2007,頁73-83。
    6.山本信良、今野敏彥著,《近代教育の天皇制イデオロギ—:明治期学校行事の考察》,東京:新泉社,1987。
    7.山本禮子,《植民地台灣の高等女学校研究》,東京:多賀出版,1999。
    8.石山脩平,《修学旅行―その計画から整理まで遠足・見学・夏期施設を含む》,日本:大学出版協会,1955。
    9.伊東香織,〈2000年度教育科学コース卒業論文から--修学旅行の歴史〉《人間発達研究》24,東京:お茶の水女子教育大学,2001,頁35-46。
    10.井上美香子、新谷恭明,〈師範学校における修学旅行の成立・普及過程について〉《教育基礎学研究》5,日本:九州大学大学院人間環境学府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史研究室,2007,頁1-20。
    11.〈修学旅行に就きて〉《教育時論》第561號,收錄於教育ジャーナリズム史研究会編,《教育関係雑誌目次集成. 第1期(教育一般編)第3卷(東京:日本図書センター,1987),頁39-40。
    12.新谷恭明,〈日本最初の修学旅行の記録について一平澤金之助「六華華記」の紹介〉《九州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紀要》4,日本:九州大学大学院人間環境学研究院教育学部門,2001,頁37-61。
    13.(財)日本修学旅行協会,《教育旅行白書 修学旅行を中心として》,東京:(財)日本修学旅行協会,2009,頁123-127。
    14.三谷憲正,〈日本近代の朝鮮観--明治期の満韓修学旅行をめぐって(特集 今に続く明治の光と影)〉《Gyros》11,日本:勉誠出版,2005,頁66-77。
    15.熊谷忠泰、增田史郎亮,《近世日本教育文化史》,東京:学芸図書,1973八版。
    16.鈴木普慈夫,〈満韓修学旅行の教育思想的考察--教育目標の時代的変化の一例として〉《社会文化史学》48,日本:社会文化史学会,2006,頁125-136。
    17.鈴木健一,《修学旅行の理論と実際》,東京:ぎょうせい,1983。
    18.鈴木健一,〈講座‧生活文化史 明治期の教育と修学旅行〉,《歴史と地理》,511,日本:山川出版社,1998,頁46-57。
    19.今野敏彥,《「昭和」の学校行事》,東京:日本圖書,1989。
    20.曽山毅,《植民地台湾と近代ツ-リズム》,東京:青弓社,2003。
    二、中文部分(依照作者姓名筆畫排列,已譯為中文之書籍,則以中文譯者姓氏排序)
    (一)官方文書、學校出版品
    1.北一女百年特刊編輯委員會編纂,《典藏北一女》,台北:正中,2003。
    2.吉開右志太著,黃得峰編譯,《台灣海運史》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09
    3.吳枝坤,《薪傳與創新-宜蘭縣蘇澳國小百年學校發展史》,宜蘭:宜蘭縣蘇澳國小,2006。
    4.林文龍撰文,《揀花盛開時的回憶:日治時期畢業紀念冊展圖錄第三冊》,南投:台灣文獻館,2005。
    5.林品桐譯著,《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教育史料彙編與研究(上)(下)》,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01。
    6.徐碧生主持;黃桂生、林淑妙編撰;王秀娟主編,《國立宜蘭大學校史:第一輯 創校至專科學校時期(1926.5.12-1998.6.30)》,宜蘭:宜蘭大學,2006。
    7.鄭麗玲,楊麗祝編著,《台北工業生的回憶》,台北:台北科大,2009。
    8.駱香林主修,〈交通篇〉《花蓮縣志稿》卷六,花蓮:花蓮文獻委員會,1957。
    (二)專書
    1.吳三連口述、吳豐山撰記,《吳三連回憶錄》,台北:自立晚報,1991
    2.吳文星,《日治時期台灣的社會領導階層》,台北:五南,2008。
    3.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師範教育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3。
    4.吳文星等編著,《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與國民學校國語讀本:解說‧總目次‧索引》,台北:南天書局,2003。
    5.吳濁流,《無花果》,台北:前衛,1988。
    6.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治時期台灣的生活作息》,台北:遠流,1999。
    7.呂紹理,《展示台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論述》,台北:麥田,2005。
    8.李園會,《日據時代台灣之初等教育》,台中:復文,1983。
    9.杜淑純口述 曾秋美、尤美琪訪問整理,《杜聰明與我》,台北:國史館,2005。
    10.杜聰明,《回憶錄:台灣首位醫學博士杜聰明》,台北:揚智,2001。
    11.依田熹家,《日本通史》,台北:揚智文化,1995,頁224。
    12.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台灣史論集》,台北:允晨,2002。
    13.派翠西亞.鶴見(E. Patricia Tsurumi)著;林正芳譯,《日治時期台灣教育史》,宜蘭:仰山文教基金會,1999。
    14.林玉体,《西洋教育史》,台北:文景,1983再版。
    15.林玫君,《從探險到休閒—日治時期台灣登山活動之歷史圖像》,台北:博揚文化,2006。
    16.林茂生著;林詠梅譯,《日本統治下臺灣的學校教育 : 其發展及有關文化之歷史分析與探討》,台北:新自然主義,2000。
    17.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跨界的台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台北:播種者,2004。
    18.張良澤、林智美譯;楊千鶴著,《人生的三稜鏡 : 一位傑出台灣女作家的自傳》,台北:前衛,1995。
    19.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主編,《台灣史論文精選(上)》(台北:玉山社,2004)
    20.張瓈文硏究主持,《校園萬花筒》,台北市,北市鄉土教育中心,2004。
    21.許佩賢,《殖民地台灣的近代學校》,台北:遠流,2007。
    22.郭惠娜、許芳庭編著,〈郭雨新先生照片曁史料集〉,台北:國史館,2008。
    23.竹中信子著;曾淑卿譯,《日治台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台灣(大正篇1912-1925)》,台北:時報,2007。
    24.游鑑明訪問,吳美慧、張茂霖、黃銘明、蔡說麗紀錄,《走過兩個時代的台灣職業婦女訪問記錄》,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94。
    25.程佳惠,《台灣史上第一大博覽會-1935年魅力台灣SHOW》,台北:遠流,2004。
    26.John Urry著;葉浩譯,《觀光客的凝視》,台北:書林出版,2008。
    27.廖炳惠,《關鍵詞200》,台北:麥田,2003。
    28.蔡龍保,《推動時代的巨輪:日治中期的臺灣國有鐵路1910-1936》,台北:台灣書房,2010。
    29.竹中信子著;蔡龍保譯,《日治台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台灣(明治篇1895-1911)》,台北:時報,2007。
    30.Edward J Mayo,Lance PJarvi著;蔡麗伶譯,《旅遊心理學》,台北:揚智文化,1990。
    31.荊子馨著;鄭力軒譯,《成為「日本人」:殖民地台灣與認同政治》,台北:麥田,2005。
    32.詹伯望主編,《重道崇文:台南人百年老照片》,台南:財團法人台南市文化基金會,1998。
    33.鄭政誠,《認識他者的天空:日治時期原住民的觀光行旅》,台北:博揚,2005。
    34.戴寶村,《近代台灣海運發展—戎克船到長榮巨舶》,台北:玉山社,2000。
    35.蘇碩斌,《看不見與看得見的台北》,台北:左岸,2005。
    (三)期刊論文
    1.呂紹理,〈日治初期台灣的休閒生活與商業活動〉收錄於黃富三、翁佳音主編《台灣商業傳統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9,頁359-397。
    2.呂紹理,〈日治時期台灣的旅遊活動與地理景象的建構〉,《畫中有話:近代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頁290-326。
    3.林秀富,〈日治時期頭城地區公學校生活片段〉《宜蘭文獻》54(宜蘭,2002.11),頁64-96。
    4.林玫君,〈健康、實學與教化—日治時期台灣公學校登山活動的論述〉《台中技術學院人文社會學報》5(台中,2006.12),頁69-91。
    5.陳其澎,〈”框架” 台灣:日治時期殖民現代性的研究〉,文化研究學會2003年年會「靠文化‧By Culture」學術研討會。
    6.葉龍彥,〈日治時期台灣觀光行程之研究〉,《台北文獻直字》145(台北,2003.9),頁83-110。
    7.葉龍彥,〈一九○八年在台灣觀光史上的意義〉,《台北文獻直字》151(台北,2005.3),頁103-135。
    8.蔡龍保,〈日治時期台灣鐵路與觀光事業的發展〉,《台北文獻直字》142(台北,2002.12),頁69-86。
    9.鄭政誠,〈日治時期台灣原住民的修學旅行-以蕃童教育所為例〉《台灣教育史研究會通訊》,第46期(2006),頁2-14。
    (四)學位論文
    1.朱珮琪,〈台灣日治時期菁英教育的搖籃﹍以台中一中為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2.李佳玲,〈日治時期蕃童教育所之研究(1904-1937)〉,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3.沈方茹,〈台北市公共巴士之發展(1912-1945)〉,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4.林文龍,〈日治時期台灣陸路交通建設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5.林淑華,〈日治前期台灣縱貫鐵路之研究(1895-1920)〉,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98。
    6.張倩容,〈日治時期台灣的觀光旅遊活動〉,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7.陳思琪,〈日治時期台北地區初等教育之研究〉,台北: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8.陳家豪〈日治時期桃園輕鐵的經營與發展〉,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9.彭慧媛,〈日治前期「殖民台灣」的再現與擴張-以「台灣勸業共進會」(1916)為中心之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10.游鑑明,〈日據時期台灣的女子教育〉,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
    11.黃玉惠,〈日治時期休閒景點北投溫泉的開發與利用〉,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12.黑崎淳一,〈台北高等商業學校與南支南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13.馮瓊瑩,〈展示「統治時間」:日據時代「始政週年記念博覽會」的治理技術〉,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14.詹茜如,〈日據時期台灣的鄉土運動〉,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15.劉方瑀,〈被選擇的台灣—日治時期台灣形象建構〉,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5。
    16.蔡元隆,〈日治時期嘉義市公學校的思想掌控及學校生活之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17.蔡蕙光,〈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的歷史教育:歷史教科書之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18.謝仕淵,〈殖民主義與體育—日治前期(1892-1922)台灣公學校體操科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19.謝明如,〈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之研究(1896-1919)〉,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7。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史研究所
    96158012
    9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158012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臺灣史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801201.pdf1628KbAdobe PDF24279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