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18/144297 (79%)
Visitors : 50952723      Online Users : 94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49195


    Title: 公務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制研究
    Authors: 王品清
    Contributors: 莊國榮
    王品清
    Keywords: 利益衝突迴避
    收受財物
    飲宴應酬
    請託關說
    離職後職務迴避
    Date: 2007
    Issue Date: 2010-12-08 02:01:21 (UTC+8)
    Abstract: 利益之收受係貪腐之開端,利益迴避制度可有效隔絕公務員與利害關係人之接觸,而制度之執行有賴明定規範加以管制,本文研究利益迴避衝突法制,檢視現行利益衝突迴避之法規體系是否完備,是否足以發揮外控機制功能。由探討美國、香港及新加坡利益衝突迴避法制,以及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對於公務員倫理行為之管制所提供之相關規範,與我國現狀進行分析,以他山之石作為我國檢討改進之道,經由對利益衝突迴避規範之比較研究,提供我國健全利益衝突迴避法制之建議。
    研究發現我國法典集中度遠較美國、香港及新加坡低,未將公務員利益衝突迴避作為一專題研究並統一規劃,致使我國利益衝突迴避規範雜亂無章、鬆散不全且衝突矛盾之現狀。且觀察外國利益衝突迴避規定均為法律或命令層級,反觀我國以法律或命令規定者雖數量眾多,然其中有非專法規範、規範對象過狹、僅適用特定人士或規範未臻周全…等,而內容較為具體周延之倫理規範,法層級則僅為行政規則,無法與他國專以法律或命令制定相比,此種現象顯示我國政府歷來並未確實將利益衝突迴避規範視為重要議題。
    研究建議應統一法制,建置一套完整的法令規範,且提升利益衝突迴避規範之法律地位,使其得產生較大之規範效力,並應修正公務員服務法中禁止贈受財物及接受招待及離職後職務迴避之規定。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壹 研究動機..1
    貳 研究目的..2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5
    壹 研究方法..5
    貳 研究流程..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7
    壹 研究範圍..7
    貳 研究限制..8
    第二章 利益衝突迴避文獻與理論探討.. 9
    第一節 相關文獻探討..9
    壹 國內相關論文回顧..9
    貳 國外相關文獻摘要整理..13
    第二節 利益衝突迴避相關概念分析..14
    壹 倫理、道德、價值..14
    貳 公務倫理意涵..16
    第三節 利益衝突迴避之倫理意涵..20
    壹 利益衝突態樣..20
    貳 利益迴避意涵..21
    叁 利益衝突之倫理思考..22
    第三章 我國利益衝突迴避法制現況..24
    第一節 法令體系..24
    壹 中央法令..24
    貳 地方行政規則..26
    叁 法律性質探討..27
    第二節 收受財物..30
    壹 規範對象..30
    貳 行為態樣..32
    叁 除外規定..34
    肆 其他事項..36
    伍 違反罰則..43
    第三節 飲宴應酬..45
    壹 規範對象..45
    貳 行為態樣..45
    叁 除外規定..46
    肆 其他事項..47
    伍 違反罰則..48
    第四節 請託關說..49
    壹 規範對象..49
    貳 行為態樣..49
    叁 其他事項..50
    肆 違反罰則..51
    伍 程序外接觸之禁止..52
    第五節 離職後職務迴避..53
    壹 規範對象..53
    貳 行為態樣..53
    叁 違反罰則..54
    第四章 他國利益衝突迴避法制檢視..57
    第一節 美國..57
    壹 法令體系..57
    貳 收受財物..63
    叁 飲宴應酬..68
    肆 離職後職務迴避..69
    第二節 香港..73
    壹 法令體系..73
    貳 收受財物..74
    叁 飲宴應酬..83
    肆 離職後職務迴避..83
    第三節 新加坡..87
    壹 法令體系..87
    貳 收受財物..88
    叁 飲宴應酬..89
    肆 離職後職務迴避..90
    第四節 OECD倡議之公共服務倫理規範..92
    壹 一九九六年八項基礎工程..92
    貳 一九九八年改善公共服務倫理行為之建議..93
    第五章 利益衝突迴避法制之比較與檢討..96
    第一節 國內外法制比較..96
    壹 法典集中度..96
    貳 立法層級..97
    叁 法規範內容及控制強度..98
    第二節 我國法制檢討..103
    壹 有無集中立法必要..103
    貳 立法層級是否提高..104
    叁 行政規範內容應否修正加強..105
    肆 公服法對於收受財物、飲宴應酬之規定可否以行政規則行之?
    有無「法律漏洞」?如何補充?..107
    伍 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對於「除其他法律另有嚴格規定」
    之意義?..111
    第六章 結論..113
    第一節 研究發現..113
    第二節 研究建議..115
    壹 統一法制..115
    貳 提昇法規範層級..115
    參 修正公務員服務法中禁止贈受財物及接受招待之規定..116
    肆 修正離職後職務迴避規定..117
    參考文獻..118
    Reference: 一、中文參考文獻
    王暉(2005),《香港廉政制度體系》,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
    中華民國歐洲聯盟研究協會(2007),《統合性政府倫理法制之研究(上)(下)》,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朱愛群(1996),〈行政倫理的體與用〉,《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十輯》,頁419-455。
    江岷欽(1998),〈功績制度新詮-美國人事制度革新之啟示〉,《空大行政學報》,第8期,頁47-76。
    江明修(1999),《健全我國行政倫理法制之研究》,台北:銓敘部。
    何 錚(2001),《香港廉政建設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呂銳鋒、聶陣光、曾映明(1991),《香港廉政》,廣東:人民出版社。
    吳瓊恩、陳秋杏、張世杰(1993),《公共行政的行動理論》,台北:五南。
    吳庚(2007),《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台北:自行出版。
    李雄揮編譯(2000),《倫理學》(Frankena,William K. 原著),台北:五南。
    李建良、林明鏘、周志宏、蔡茂寅(2001),《行政程序法實用》,台北:新學林。
    李惠宗(2002),《行政法要義》,台北:五南。
    李其泓(2003), 《從倫理的觀點探討公務人員利益的衝突》,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明明(2005),〈建立公共部門之全面品德管理〉,《人事月刊》,第40卷第4期,頁7-17。
    李依盈(2005),〈公部門的倫理管理〉,《人事月刊》,第40卷第3期,頁16-25。
    法務部(1995),《法務部新加坡考察報告》,台北:法務部。
    法務部(2007),《法務部95年政風工作年報》,台北:法務部。
    邱忠瑞(2001),〈行政倫理在公共管理中的規範性作用-倫理分析與道德抉擇途徑〉,《東海社會科學學報》,第21期,頁27-43。
    邱華君(2007),〈公務倫理規範之探討〉,《公務人員月刊》,第134期,頁5-13。
    林維成(2004),《我國設置廉政專責機構必要性之研究》,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台北。
    林炯样(1995),《我國肅貪政策與防貪策略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施能傑(1999),《美國政府人事管理》,台北:商鼎。
    施能傑(2003),〈建立公共服務倫理規範:以OECD的標竿經驗〉,《倡廉反貪及行政透明論文輯》,台北:公企中心。
    施能傑(2004),〈公共服務倫理的理論架構與規範作法〉,《政治科學論叢》第20期,頁103-140。
    侯景芳等 (2005),《公務員服務法旋轉門條款之研究》,銓敘部94年度人事制度研究改進委員會專案研究報告。
    海闊富主講(1987),吳定翻譯,〈行政倫理〉,《人事月刊》,第四卷,第五期。
    韋漢樑(2001),《我國廉政制度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徐連城(2005),《我國反貪腐策略改進之研究-以香港與新加坡為標竿學習對象》,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翁岳生(1994),《法治國家之行政法與司法》,台北:元照。
    翁岳生編(2006),《行政法(上)(下)》,台北:元照。
    翁源燦(2004),《我國廉政制度之國際比較分析-以政風機構為個案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 敏(2007),《行政法總論》,台北:學林。
    陳慈陽(2001),《行政法總論:基本原理、行政程序及行政行為》,台北:翰蘆。
    陳新民(1995),《行政法學總論》,台北:自行出版。
    陳德禹(2000),〈現代行政倫理體系初探〉,《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十四輯》,頁285-305。
    陳愛娥(1996),〈公務員之操守與利益迴避的現代問題〉,《月旦法學雜誌》,第18期。
    陳敦源、蔡秀涓(2006),〈國家發展的倫理基礎:反貪腐與公職人員倫理準則〉,《台灣民主季刊》,第3卷第3期,頁185-200。
    陳坤發、黃朝盟(2002),〈公務人員的行政倫理觀-台灣縣市政府行政菁英意見調查分析〉,《政治科學論叢》,第16期,頁119-136。
    陳豐文(1984),《行政院暨所屬各級行政機關推行端正政風行動整肅貪污方案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曹俊漢(1999),〈行政文化中的倫理窘境與調適:理論與實證的分析〉,《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十三輯》,頁377-410。
    張金鑑(1990),《人事行政學》,台北:三民。
    張翠菱(1994),《公共服務倫理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莊英敏(2005),《澎湖縣公務員廉政倫理行為決策因素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台北。
    許漢洲(1999),《香港廉政制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許南雄(2007),《各國人事制度》,台北:商鼎。
    湯德宗(2003),《行政程序法論》,元照。
    彭錦鵬主編(1996),《文官體制之比較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黃茂榮(2006),《法學方法與現代民法》,台北:植根。
    開南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2007),《公務員服務法旋轉門條款規範內容之研究》,台北:考試院。
    詹靜芬(2000),〈美國行政倫理相關法令之介紹〉,《空大學訊》,第253卷,頁80-85。
    詹靜芬(2001),〈建構一個可行的行政倫理機制〉,《空大學訊》,第281卷,頁76-80。
    臺灣行政法學會編(2000),《行政法爭議問題研究(上)(下)》,台北:五南。
    臺灣行政法學會編(2000),《行政救濟行政處罰地方立法-1999台灣行政法學會學術研討論文集》,台北:元照。
    臺灣行政法學會編(2003),《公務員法與地方制度法》,台北:元照。
    廖義男主編(2007),《行政罰法》,台北:元照。
    廖敏璋(2002),《美國行政倫理法制之研究》,東吳大學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文仕(1999),《地方立法權:體系概念的再造與詮釋》,台北:學林。
    劉育君(2007),《我國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良文(2005),〈論公務人員行政倫理理論與實踐〉,《人事行政》,第152期,頁3-21。
    蔡良文(2007),〈公務倫理規範與相關法制之探討〉,《考詮季刊》,第52期,頁1-35。
    蔡金火(2005),《我國當前行政倫理法制化發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蕭武桐(2001),《公務倫理》,台北:智勝文化。
    蕭乃沂(2001),〈動態政策環境中的決策輔助--標竿學習的實驗研究〉,《行政暨政策學報》,第3期。
    盧建旭(1994),〈行政倫理的批判-美國行政倫理理論研究之問題〉,《研考雙月刊》,18卷3期,頁31-46。
    鮑忠銑(2003),《公務員服務倫理之研究》,銘傳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繆全吉(1987),〈行政倫理導論〉,《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二輯》,頁511-544。
    戴楊健(1996),《行政倫理守則之研究》,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龍浩(2004),《前瞻導向之廉政機制設計:一個比較的觀點》,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羅昌發(2000),《政府採購法與政府採購協定論析》,台北:元照。
    二、外文參考文獻
    Bowman(1991). Ethical frontiers in public management : seeking new strategies for resolving ethical dilemmas, San Francisco : Jossey-Bass
    Bowman, James S. and Russell L. Williams.(1997). “Ethics in Government: From A Winter of Despair to A Spring of Hop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57(6): 517-526.
    Bruce, Willa.(1996). “Codes of Ethics and Codes of Conduct: Perceived Contribution to the Practice of Ethics in Local Government,” In James S. Bowman (ed), Public Integrity Annual. Lexington, Ky.: Council of State Governments : American Society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
    Brumback(1991). “Institutionalizing Ethics in Government,” Public Personal Management, 20: 353-364.
    Cooper, Terry L.(1991). An Ethic of Citizenship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Cooper, Terry L.(1998). The Responsible Administrator: An Approach to Ethics for the Administrative Role. 4rd 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Denhardt, Robert B.(1995).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 Action Orientation. 2nd ed. Fort Worth, Tex.: 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
    Frederickson, H. George and Jeremy David Walling.(2001). “Research and Knowledge in Administration Ethics,” In Terry L. Cooper ﹙ed﹚, Handbook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 2nded., rev. & exp. New York: Marcel Dekker.
    Menzel, Donald C.(2007). Ethics management for public administrators : building organizations of integrity. Armonk, New York : M.E. Sharpe
    Nigro, Felix A., and Lloyd G. Nigro, (1989). Modern Public Administration,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Waldo, D.(1981). The Enterpris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Novato, California : Chandler & Sharp.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研究所
    91256030
    96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1256030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公共行政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21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