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451/144438 (79%)
Visitors : 51268217      Online Users : 86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7366


    Title: 我國土地徵收地價補償行政救濟之研究
    Authors: 陳乃榕
    Contributors: 楊松齡
    陳乃榕
    Keywords: 財產權
    土地徵收
    行政救濟
    異議程序
    Date: 2007
    Issue Date: 2009-09-19 13:17:26 (UTC+8)
    Abstract: 土地徵收,是國家為公共需要或公共用途之目的,基於國家高權之運作,依法定程序,強制取得私人土地權利,並給予適當的補償之行政行為。由於土地徵收係對於私有財產權之合法侵犯,就我國憲法第15條規定,人民財產權應予以保障之意旨,土地徵收須有嚴謹的構成要件,其中包括土地徵收必須給予合理補償。以往土地徵收的補償標準散見於相關法規,且並不一致,常引發相關爭議,為齊一土地徵收程序及補償標準,以保障人民財產權,遂於89年2月2日制定公布土地徵收條例。縱然現行土地徵收補償標準已然統一,惟土地徵收地價補償之爭訟案件仍層出不窮,不僅造成土地徵收作業行政業務的加重;亦令人質疑人民財產權有無受到保障。由憲法保障人民財產權意旨而論,關於土地徵收之地價補償問題,一方面在於土地徵收地價補償標準是否合理;另一方面則著重於財產權的程序性保障。本文係著重在土地徵收地價補償行政救濟程序問題之探討。
    為探討現行土地徵收地價補償行政救濟的相關問題,首先,從財產權的程序性保障觀點出發,檢視土地權利關係人因土地徵收而財產權受到侵害時,是否有公平、合理的途徑以供其主張,而獲得救濟之權利。其次,從實務上行政法院對地價補償行政救濟程序之見解予以分析,釐清相關爭議問題。此外,就土地徵收條例修正草案有關修正行政救濟程序之規定部份,是否已就現行規定之缺失予以改進,或另產生其他相關爭議問題,本文進一步檢討分析,提供作為未來修法方向之參考。
    本研究發現,在土地徵收行政救濟案件中,有關異議程序有特別的規定,而不同於其他案件。然對於「異議程序」是否為提起訴願前之先行程序?查行政法院所受理之徵收補償案件,有經異議、訴願程序而提起行政訴訟者,亦有不經異議程序而逕提起訴願、行政訴訟者,甚至有同時提出異議、訴願者,實務上即有多種不同的見解,造成土地權利關係人行政救濟上的困難。有關地價補償行政救濟程序規定之問題,係因相關法令規定上之疏漏所致,而行政機關之作業規定亦未予以釐清,以致學者、行政法院均有不同見解,造成行政救濟現況的混亂。
    Reference: 1.內政部地政司編撰,2003,『土地徵收條例制定實錄』,台北:內政部。
    2.王文宇,1998,「從財產權之保障論釋字第349號解釋」,收錄劉孔中、李建良主編『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3.司法院行政訴訟及懲戒廳編,2000,『行政法院公用徵收裁判之研究(續篇)』,台北:司法院。
    4.史尚寬,1964,『土地法原論』臺四版,台北:正中書局。
    5.立法院內政及民族委員會,2001,『土地徵收條例法案』,台北:立法院公報處。
    6.吳庚,2004,『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增訂八版,台北:三民總經銷。
    7.吳庚,2004,『憲法的解釋與適用』三版,台北:三民。
    8.吳庚,2005,『行政爭訟法論』三版,台北:三民書局。
    9.李建良,1999,「行政法上損失補償制度之基本體系」,『東吳法律學報』,第11卷第2期。
    10.李建良,2000,「損失補償」,收錄於翁岳生編,『行政法(下冊)』二版二刷,台北:翰蘆圖書總經銷。
    11.李建良、陳愛娥、陳春生、林三欽、林合民、黃啟禎合著,2006,『行政法入門』三版,台北:元照。
    12.李惠宗,1998,『憲法要義』,台北:敦煌書局。
    13.李惠宗,2004,「特別犧牲之損失補償-從既成道路的徵收補償訴訟談起」,論文發表於<損失補償制度之現狀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行政院法規委員會、社團法人臺灣行政法學會:政治大學公企中心國際會議廳,2004年9月11日。
    14.李惠宗,2005,『行政法要義』二版,台北:五南圖書。
    15.李惠宗,2006,『憲法要義』三版,台北:元照。
    16.李榮藝,2004,「從財產權之保障探討既成道路徵收補償之問題」,東海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17.李震山,2000,『人性尊嚴與人權保障』,台北:元照。
    18.李震山,2004,「論行政損失補償責任-以行政程序法之補償規定為例」,論文發表於<損失補償制度之現狀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行政院法規委員會、社團法人臺灣行政法學會:政治大學公企中心國際會議廳,2004年9月11日。
    19.李震山,2007,『行政法導論』修訂七版,台北:三民書局。
    20.林石猛,2004,『行政訴訟類型之理論與實務』二版,台北:學林文化。
    21.林錫堯,2006,『行政法要義』三版,台北:元照總經銷。
    22.林騰鷂,2002,『行政法總論』增訂二版,台北:三民書局。
    23.林騰鷂,2007,『行政訴訟法』增訂三版,台北:三民書局。
    24.邱基峻、邱銘堂,1997,「論行政上之平等原則」,收錄於城仲模主編『行政法之一般法律原則(2)』,台北:三民。
    25.阿蘭•賴恩著,顧蓓曄譯,1991,『財產』,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6.城仲模,1991,『行政法之基礎理論』增訂初版,台北:三民書局。
    27.徐一峯,1959,『土地徵收論』初版,台北:三民書局。
    28.殷章甫,1998,『監察院受理地政案件之研究』,台北:監察院。
    29.翁岳生,2002,『行政訴訟法逐條釋義』初版,台北:五南。
    30.張元旭總編輯,2004,『土地徵收作業手冊』,臺北:內政部。
    31.張嘉紋,2001,「我國土地徵收法制之探討—以行政法院裁判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
    32.許宗力,1999,「基本權程序保障功能的最新發展-評司法院釋字第488號解釋」,『月旦法學雜誌』,第54期。
    33.陳乃榕,2004,「土地徵收地價補償行政救濟之探討」,『中國房地產研究』,第2期。
    34.陳立夫,1998,「評『土地徵收條例草案』」,『月旦法學雜誌』,第42期。
    35.陳立夫,2002,「土地徵收之公告通知、補償給付與徵收效力」,收錄於黃宗樂教授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黃宗樂教授六秩祝賀-公法學篇(二)』一版,台北:學林。
    36.陳立夫,2004,「公告土地現值之法律性質」,『月旦法學教室』,第26期。
    37.陳立夫,2007,「土地徵收與損失補償-我國土地徵收制度之現況與重要課題」,『土地法研究』一版,台北:新學林。
    38.陳立夫,2007,「我國土地徵收制度上若干爭議問題之探討」,『土地法研究』一版,台北:新學林。
    39.陳立夫,2007,「我國土地徵收制度相關爭議問題之探討」,收錄於臺灣行政法學會編『國家賠償與徵收補償/公共任務與行政組織』,台北:元照。
    40.陳立夫,2007,「我國土地徵收制度相關爭議問題之探討-以近年行政法院裁判為中心素材」,收錄於『國家賠償與徵收補償/公共任務與行政組織』,台北:元照。
    41.陳明燦,2001,『財產權保障、土地使用限制與損失補償』,台北:翰蘆圖書。
    42.陳敏,2004,『行政法總論』四版,台北:神州圖書經銷。
    43.陳清秀,2001,『行政訴訟法』二版,台北:翰蘆圖書總經銷。
    44.陳清秀,2006,「依法行政與法律的適用」,收錄於翁岳生編『行政法(上)』三版,台北:元照。
    45.陳慈陽,2005,『行政法總論:基本原理、行政程序及行政行為』二版,台北:翰蘆圖書總經銷。
    46.陳慈陽,2005,『行政法總論』二版,台北:翰蘆圖書。
    47.陳慈陽、王毓正,2003,「論司法院大法官解釋對於基本權保障之理論發展」,『月旦法學雜誌』,第98期。
    48.陳愛娥,2000,「公共設施保留地的指定與財產權保障」,『台灣本土法學』,第10期。
    49.陳愛娥,2004,「正當法律程序與人權之保障-以我國法為中心」,『憲政時代』,第29卷第3期。
    50.陳新民,2002,「公共利益的概念」,『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上)』五版,台北:元照。
    51.陳新民,2002,「公益徵收的目的」,『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上)』五版,台北:元照。
    52.陳新民,2002,「論『公益徵收』的補償原則」,『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上)』五版,台北:元照。
    53.陳新民,2002,「論憲法人民基本權利的限制」,『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上)』五版,台北:元照。
    54.陳新民,2002,「憲法財產權保障之體系與公益徵收之概念」,『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上)』五版,台北:元照。
    55.陳新民,2005,『行政法學總論』修訂八版,台北:三民總經銷。
    56.陳筱珮,1981,「行政上損失補償制度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57.陳瑩真,2004,「土地徵收補償中的估價問題」,台北大學地政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北。
    58.湯德宗,2003,『行政程序法論-論正當法律程序』二版,台北:元照。
    59.湯德宗,2004,「具體違憲審查與正當程序保障-大法官釋字第535號解釋的續構與改造」,『憲政時代』,第29卷第4期。
    60.焦祖涵,1993,『土地法釋論』增訂再版,台北:三民。
    61.黃宗樂,1991,「土地徵收補償法上若干問題之研討」,『臺大法學論叢』,第21卷第1期。
    62.黃冠豪,2007,「我國公告土地現值相關法律問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系碩士論文。
    63.楊松齡,1992,「財產權保障與公用徵收之研究」,『經社法制論叢』,第9期。
    64.楊松齡,1996,「地權限制」,第267-290頁,收錄於李鴻毅主編『土地政策論』,台北:中國地政研究所。
    65.楊松齡,1998,『土地徵收制度與財產權保障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66.楊松齡,1999,「土地所有權保障、限制與徵收補償之探討」,『現代地政理論:殷教授章甫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 第437-478頁,台北:五南。
    67.楊松齡,2005,『實用土地法精義』四版,台北:五南圖書。
    68.楊雲驊,2003,「憲法上正當法律程序之保障」,『法學講座』,第24期。
    69.溫豐文,1982,「論土地所有權之限制」,『東海學報』,第23卷,第59-68頁。
    70.溫豐文,2004,『土地法』修訂版,台中:著者自印。
    71.葉百修,1989,『從財產權保障觀點論公用徵收制度』初版,台北:自版。
    72.葉百修,1994,『行政法院公用徵收裁判之研究』,台北:行政法院。
    73.葉百修,2002,「行政上損失補償之意義」,收錄於『當代公法新論: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初版,台北:元照。
    74.董保城,2002,『國家責任法』初版,台北:神州圖書經銷。
    75.廖義男,1994,「道路規劃與用地取得之法律問題」,『公共建設與行政法理』初版,台北:三民總經銷。
    76.廖義男,1998,『行政法院裁判之評析-土地法及平均地權條例實務與行政法院裁判之評析』,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77.廖義男,2003,『行政法之基本建制』初版,台北:三民總經銷。
    78.劉宗德,1998,『行政法基本原理』一版,台北:學林。
    79.劉建宏,2004,「基本權各論基礎講座(12)-財產權」,『法學講座』,第29期。
    80.蔡宗珍,2003,「既成道路之徵收補償問題」,收錄於葛克昌、林明鏘主編『行政法實務與理論(一)』初版,台北:元照。
    81.蔡茂寅,2006,『行政程序法實用』三版,台北:學林。
    82.蔡進田,2003,「我國土地徵收補償法制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83.蔡進良,2001,「行政救濟言詞辯論之方法及程序」,『全國律師』,2月號。
    84.蔡震榮,2004,「徵收侵害與損失補償」,論文發表於<損失補償制度之現狀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行政院法規委員會、社團法人臺灣行政法學會:政治大學公企中心國際會議廳,2004年9月11日。
    85.蕭文生,2000,「基本權利侵害之救濟」,第471-496頁,收錄於李建良、簡資修主編『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二輯,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86.蕭仲弘,1997,「改進我國土地徵收補償制度之研究」,私立逢甲大學管理學院土地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87.羅傳賢,1989,「行政裁量之司法控制-正當程序之探討」,『憲政思潮』,第88期。
    88.蘇永欽,1994,「民事判例的合憲性控制-以釋字第349號解釋為例」,『憲政時代』,第20卷第3期,第52-64頁。
    89.蘇永欽,1998,「財產權的保障與大法官解釋」,『憲政時代』,第24卷第3期。
    90.司法院,2008,法學資料檢索系統網站。http://jirs.judicial.gov.tw/Index.htm
    91.內政部地政司網站,2008,地價統計資料。http://www.land.moi.gov.tw/chhtml/newpage.asp?cid=237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地政研究所
    91923005
    96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1923005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地政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23005101.pdf91KbAdobe PDF2789View/Open
    23005102.pdf125KbAdobe PDF2952View/Open
    23005103.pdf117KbAdobe PDF2851View/Open
    23005104.pdf102KbAdobe PDF2838View/Open
    23005105.pdf95KbAdobe PDF2811View/Open
    23005106.pdf97KbAdobe PDF2895View/Open
    23005107.pdf202KbAdobe PDF21184View/Open
    23005108.pdf288KbAdobe PDF21686View/Open
    23005109.pdf322KbAdobe PDF22065View/Open
    23005110.pdf327KbAdobe PDF22940View/Open
    23005111.pdf394KbAdobe PDF21300View/Open
    23005112.pdf150KbAdobe PDF21601View/Open
    23005113.pdf160KbAdobe PDF21596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