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一.原典部分 1. 朱熹(宋),《朱子全書》,上海 : 上海古籍,2002。 2. 朱熹(宋),《朱子文集》,臺北市 : 德富文教基金會出版 : 允晨文化總經銷, 民89。 3.朱熹(宋),《朱子語類》,北京 : 中華書局, 1994。 4.朱熹(宋),《朝鮮古寫徽州本朱子語類》,日本京都 : 中文, 1982。 5. 朱熹(宋),《朱子大全》,臺北市 : 臺灣中華, 民53 6. 朱熹(宋),《周易本義》,臺北市 : 廣學社, 民64。 7. 朱熹(宋),《四書集注》,臺北 : 中華, 民55。 8. 朱熹(宋),《易學啟蒙》,臺北市 : 廣學社, 民64。 9. 朱熹(宋),《近思錄》,臺北市 : 臺灣商務, 民63。 10.周敦頤(宋),《周子全書》,臺北市 : 廣學社, 民64。 11.張載(宋),《張子全書》,臺北市 : 臺灣商務, 民68。 12. 張載(宋),《張載集》,臺北 : 漢京, 民72。 13.程顥、程頤(宋),《二程全書》,臺北 : 中華, 民55。 14. 程顥、程頤(宋),《二程集》,臺北 : 漢京, 民72。 15.陸九淵(宋),《陸九淵集》,台北市 : 里仁書局, 民70。 16.黃宗羲(明),《宋元學案》,台北 : 河洛, 民62-66。 17.黃宗羲(明),《明儒學案》,台北 : 河洛, 民62-66。 18. 劉宗周(明),《劉宗周全集》,臺北市,中研院文哲所,民85-86 19.羅欽順(明),《困知記; 羅整庵先生存稿; 思辨錄輯要》,臺北市 : 廣學社, 民64。 20.王廷相(明),《王氏家藏集》,台北 : 偉文圖書出版社, 民65 21.王守仁(明),《王陽明全書》,臺南市 : 和裕, 2003。 22.戴震(清),《戴東原先生全集》,臺北市 : 大化, 民67。 23.王弼(魏),孔穎達(唐),《周易正義》,臺北市 : 臺灣古籍, 2001[民90]。 24. 毛公傳,鄭元箋(漢),孔穎達等正義(唐),《毛詩正義》,臺北 : 中華, 民55。 25. 陳奇猷,《韓非子集釋》,臺北市 : 國家, 民72。 26.陳淳(宋),《北溪字義》,臺北市 : 臺灣商務, 民72。 27.朱熹(宋),《晦庵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 : 臺灣商務, 民72。 28. 朱熹(宋),《朱子語類》,《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 : 臺灣商務, 民72。 29.李滉,《退溪全書》,退溪學研究院,1990.6。 30.王夫之,《張子正蒙注》,台北市:世界書局,民51。 31.曹端,《曹端集》,北京:中華書局,2003。 32.邵雍,《皇極經世書》,台北:中華書局,民55。 二.專書部分 1.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市 : 臺灣學生, 民71。 2.錢穆,《朱子新學案》,臺北市 : 撰者自刊, 民60。 3. 陳榮捷,《朱熹》,臺北市 : 東大出版 : 三民總經銷, 民79。 4. 陳榮捷,《朱學論集》,臺北市 : 臺灣學生, 民71。 5. 金春峰,《朱熹哲學思想》,臺北市 : 東大發行 : 三民總經銷, 民87。 6. 陳來,《朱熹哲學研究》,臺北市 : 文津, 民79。 7. 曾春海,《朱熹哲學論叢》,臺北市 : 文津, 2001[民90]。 8. 曾春海,《朱熹易學析論》,臺北縣新莊市 : 輔大, 民79。 9. 曾春海,《中國哲學概論》,台北:五南書局,2005.9。 10. 曾春海,《易經的哲學原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3.3。 11. 牟宗三,《牟宗三先生全集》,臺北市 : 聯經, 2003[民92]。 12.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一)》,臺北市 :正中 ,民85。 13.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三)》,臺北市 :正中 ,民84。 14.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台北:臺灣學生,1997.8。 15. 牟宗三,《圓善論》,台北:臺灣學生,民85。 16. 羅光,《羅光全書》,臺北市 : 臺灣學生, 民85。 17. 羅光,《中國哲學思想史 : 宋代篇》,臺北市 : 臺灣學生, 民73。 18. 羅光,《儒家形上學》,臺北市 : 臺灣學生發行 , 民80。 19. 羅光,《儒家生命哲學》,臺北市 : 臺灣學生, 民84。 20. 羅光,《儒家哲學的體系》,臺北市 : 臺灣學生, 民79。 21.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 : 原性篇》,臺北市 : 學生, 民73。 22.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 : 導論篇》,台北市 : 學生, 民75。 23.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 : 原道篇卷三》,台北市 : 學生, 民75。 24. 方東美,《中國哲學精神及其發展(上)(下)》,台北市 : 黎明,2005。 25. 方東美,《生生之德》,台北市 : 黎明,2005。 26. 方東美,《中國人生哲學》,台北市 : 黎明,2005。 27.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臺北市 : 黎明, 民72。 28. 方東美,《新儒家哲學十八講》,臺北市 : 黎明, 民72。 29.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 4冊,臺北市 : 三民, 民79。 30.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2冊 , 台北市 : 台灣商務, 民82。 31.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臺北市 : 藍燈, 民80。 32. 馮友蘭,《新理學》,出版地不詳 : 出版者不詳, 民27序 33. 蔡仁厚,《宋明理學南宋篇 : 心體與性體義旨述引》,臺北市 : 學生, 民72。 34. 蒙培元,《理學的演變 : 從朱熹到王夫之戴震》,臺北市 : 文津, 民79。 35. 張立文,《理》,臺北市 : 漢興, 1994[民83]。 36.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台北 : 藍燈文化, 民81。 37. 張岱年,《張岱年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 38.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市 : 臺灣學生, 民64。 39.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 續編》,臺北市 : 時報文化, 民74二刷 40.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4。 41.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臺北市 : 藍燈,1991。 42. 吳展良編,《朱子研究書目新編1900-2002》,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04。 43. 陳來,《宋明理學》,臺北市 : 洪葉文化, 1994。 44. 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宋明理學史》,北京市 : 人民出版 : 新華發行, 1984。 45.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 : 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臺北市 : 允晨文化, 民92。 46.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臺北市 : 允晨文化, 2004。 47. 祝平次,《朱子學與明初理學的發展》,台北市 : 臺灣學生, 民83。 48. Chung Tsai-chu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s of Heaven and of Man in the Philosophy of Chu Hsi(Taipei:Institute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Academia Sinica,1993)。 49. 田浩,《宋代思想史論》,北京 :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 2003。 50. 田浩,《朱熹的思維世界》,臺北市 : 允晨文化, 民85。 51. 成中英,《知識與價值 : 和諧‧真理與正義的探索》,台北市 : 聯經, 民75。 52. 成中英,《合外內之道:儒家哲學論》,台北:康德出版,2005。 53. 杜維明,《儒家思想 : 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臺北市 : 東大發行 : 三民書局總經銷, 民86。 54. 楊祖漢,《從當代儒學觀點看韓國儒學的重要論爭》,臺北市 : 臺大出版中心, 2005[民94] 55. 楊祖漢,《當代儒學思辨錄》,臺北市 : 鵝湖, 民87 56. 李明輝,《四端與七情 : 關於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臺北市 : 臺大出版中心, 2005[民95] 57. 布魯格著,《西洋哲學辭典》,項退傑編譯,台北:國立編譯館,民78。 58. 今井宇三郎、小野澤精一等,《氣的思想》,李慶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59. 陳俊民,《張載哲學與關學學派》,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79。 60. 張亨,《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台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1997。 三.碩博士論文 1. 黎華標,《朱子之理氣系統》,香港 : 香港大學新亞研究所哲學組, 民65年9月 2. 李楠永,《朱熹本體觀念之研究》,(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69) 3. 簡宗修,《朱子的理氣說》,(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2) 4. 沈享民,《朱熹理一分殊哲學之溯源與開展》,(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5. 陳一峰,《宋明理學中氣觀念之反省與釐清-一項以張載、朱熹與王守仁為典型的分析》(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 6. 沈享民,《知態評價、智的德性與格物致知-論德性知識論之兩個進路,並論朱熹格物致知哲學之智的德性的基礎》(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7. 鄭相峰,《朱子心論研究》,(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 8. 連顯章,《朱子之工夫論研究》,香港 : 香港大學新亞研究所哲學組, 民78。 9. 胡森永,《從理本論到氣本論 : 明淸儒學理氣觀念的轉變》,(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10. 金尚燮,《朱熹以理學詮釋易學之研究》,(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80) 11. 卜龍模,《朱熹「理氣」哲學思想之研究》,(台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84) 12. 謝仁真,《析論朱熹與張栻的仁說及其論辨》,(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13. 游騰達,《朱子對北宋四子的理解與詮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4) 14. 張子立,《朱子倫理觀爭議評述 :以牟宗三的批判觀點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9) 四.期刊論文或論文集 1. 鍾彩鈞主編,《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篇》(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 2. 楊儒賓主編,《朱子學的開展-東亞篇》(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 3. 鍾彩鈞主編,《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3) 4. 朱杰人主編,《邁入21世紀的朱子學:紀念朱熹誕辰870周年、逝世800周年論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1) 5. 黃俊傑、林維杰主編,《東亞朱子學的同調與異趣》(臺北市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07[民96]) 6. 陳來,〈元明理學的”去實體化”轉向及其理論後果—重回”哲學史”詮釋的一個例子〉,《中國文化研究》,2期(2003)。 7. 錢穆,〈朱子心學略〉,《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五)》,台北,東大,民67。 8. 鍾彩鈞,〈羅整庵的理氣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6期(1995.3)。 9. 朱漢民,〈朱熹本體論的時空關係〉,《中國文化月刊》,第146期(1991,台北)。 10. 黎華標,〈朱子之道德的宇宙論〉,《新亞書院學術年刊》,第14期(1972,香港) 11. 袁信愛,〈朱熹理氣論中的人學思想〉,《哲學與文化》,第23卷5期,總264期(1996,台北)。 12. 蔡仁厚,〈朱子理氣論的幾個要點〉,《哲學與文化》,2卷2期,總12期(1975,台北)。 13. 黎華標,〈朱子理氣系統之疏解〉,《新亞書院學術年刊》,第13期(1971,香港) 14. 李志林,〈論朱熹「理一分殊」說的積極意義〉,《哲學與文化》,第20卷10期,總233期(1993,台北)。 15. 劉述先,〈「理一分殊」的規約原則與道德倫理重建之方向〉,《哲學與文化》,28卷7期(2001,台北)。 16. 王孺松,〈朱子論陰陽〉,《國文學報》第8期,(1979,台北)。 17. 方蕙玲,〈朱子的認知哲學〉,《中國文化月刊》第95期(1987,台北)。 18. 林安梧,〈知識與道德之辯證性結構-對朱子學的一些檢討〉,《鵝湖》,10卷6期(1984,台北)。 19. 張永儁,〈從宋代理學之思想脈絡略論程朱理學之「方法」〉,《臺大哲學評論》,第14期(1991,台北)。 20. 呂凱,朱熹和性理學,《中華學苑》,第35期(1987,台北)。 21. 張永儁,〈從程朱理氣說析論朱熹心性論之要義〉,《臺大哲學評論》,第12期(1989,台北)。 22. 劉述先,〈朱子的性論〉,《清華學報》17卷,(1985,新竹)。 23. 蔡仁厚,〈朱子性理系統形成的關鍵與過程〉,《哲學與文化》,28卷7期(2001,台北)。 24. 蔡仁厚,〈朱子心性之學綜述〉,《東海學報》第27期(1986,台中)。 25. 溫帶維,〈論朱子宇宙論中惡之可能〉,《哲學與文化》,26卷7期(1999,台北)。 26. 徐剛,〈朱熹易學自然哲學〉,《中國文化月刊》251期(2001,台北)。 27. 程元敏,〈朱子易例及易傳比較研究〉,《中山學術文化集刊》第四期(1969,台北)。 28. 蔡仁厚,〈「性即理」的兩個層次與朱子學之歧義〉,《鵝湖》, 1卷8期,總8期(1976,台北)。 29. 成中英,〈論孔子之知與朱子之理:並申論知識與道德之互基性〉,《孔孟月刊》,21卷9期(1983,台北)。 30. 楊祖漢,〈朱子「盡心章注」與胡五峰思想之關係〉,《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24期,民90年12月。 31. 張慧芳,〈朱子的理氣觀〉,《靜宜人文學報》第2期(1990,台中)。 26. 吳洲, 〈朱熹理氣共時性相即思路與其天理人欲觀的內在矛盾〉,《福建論壇(文史哲版) 》,6期,1997。 32. 梁宗華,〈朱熹與李退溪理氣觀異同及意義〉,《孔子研究》,4期,1990。 33. 石福祁,〈試論朱熹解決理氣矛盾的方式〉,《社科縱橫》,2期,1999。 34. 郭淑新,〈理之尊嚴”與“理之無能”——論朱熹哲學的理氣關系說〉,《淮北煤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期,2000。 35. 林建華,〈關于朱熹理氣神化動靜的思想〉,《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3期,2001。 36. 林樂昌,〈張載理觀探微——兼論朱熹理氣觀與張載虛氣觀的關係問題〉,《哲學研究》,8期,2005。 37. 耿彥君,〈馮友蘭與朱熹“理在氣先”說之比較〉,《錦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期,1997。 38. 周桂芹,〈朱熹“格物致知”說學理價值評析 〉,《江西社會科學》,6期,2002。 39. 郭振香,〈由朱熹性理學說觀“理一分殊”之多重意蘊〉,《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6期,2003。 40. 郭齊,〈性與天道:朱熹“理從天出”說辨析〉,《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期,2004。 41. 任繼愈,〈朱熹格物說的歷史意義〉,《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期,2001。 42. 趙峰,〈論朱熹的格物致知之旨〉,《孔子研究》,4期,1998。 43. 程林,〈胡煦與朱熹對“太極”“道器”理解之分歧〉,《中國哲學史》,3期,2005。 44. 李明輝,〈劉蕺山對朱子理氣論的批判〉,《漢學研究》,39期,民國90年12月。 45. 周志川,〈朱子太極觀對後世的影響--以清初理學家為中心〉,《通識研究集刊》,3期,民92.6。 46. 林月惠,〈由《太極圖說》探討周濂溪與朱子思想之差異〉,《嘉義師院學報》。3期。 47. 杜保瑞,〈朱熹哲學研究進路〉,《哲學與文化》,374期 民94.07。 48. 曾昭旭,〈朱子格物之再省察〉,《鵝湖》,123期,民74.09。 49. 蔡淑閔,〈從王陽明對朱子「格物窮理」之反省論其致良知說〉,《中文研究學報》,1 期,民86.06。 50. 張子立,〈釋朱子「脫然貫通」說〉,《東吳哲學學報》,12期(8,2005)。 51. 趙中偉,〈「仁」的詮釋之轉化與延伸—以朱熹《論語集注》為例〉,《輔仁國文學報》,增刊(2006.1)。 52. 鄧克銘,〈明中葉羅欽順格物說之特色及其效果〉,《鵝湖學誌》,26期(2001.6)。 53. 東方朔,〈上達體悟與下學窮理--朱子、南軒仁說之辨所表達的工夫方向〉,《世界中國哲學學報》,6期,民91年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