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中文書目 李丁瓚、陳兆勇(1998)。〈衛星電視與國族想像:以衛視中文台的日劇為觀察對象〉,《新聞學研究》,56:9-34。 李天鐸、何慧雯(2002)。〈遙望東京彩虹橋:日本偶像劇在台灣的挪移想像〉,《媒介擬想》,1:15-49。 李天鐸、何慧雯(2003)。〈我以前一定是個日本人?日本流行文化的消費與認同實踐〉,《媒介擬想》,2:14-41。 李明璁(2003)。〈這裡想像,那裡實踐 「日劇場景之旅」與台灣年輕人的跨文化認同〉,《媒介擬想》,2:42-73。 林鴻佑(1991)。〈布希亞的擬像社會理論〉,《當代》,65: 31-47。 邱琡雯(2002)。〈文化想像 日本偶像劇在台灣〉,《媒介擬想》,1:50-67。 陳光興(1991)。〈真實—再現—擬仿:布希亞的後現代(媒體)社會學〉,《當代》,65: 18-30。 張錦華(1992)。〈電視與文化研究〉,《廣播與電視》,1: 1-13。 遲恆昌(2003)。〈「哈日之城」台北西門町青少年的空間與消費文化〉。《媒介擬想》,2:74-98。 戴育賢(1994)。〈大眾媒體與真實建構—次現象社會學的探討〉,《新聞學研究》,48: 169-192。 蘇蘅、陳雪雲(2000)。〈全球化下青少年收看本國及外國電視節目之現況及相關影響研究〉,《新聞學研究》,64: 103-138。 林瑞端(2000)。《媒介、消費與認同:台灣青少年收看日本偶像劇之效果研究》,私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逸叡(2003)。《越界的日本流行文化現象:「哈日族」十五人的生活風格實例研究》,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玉佩(2003)。《當代閱聽人研究之理論重構:試論閱聽人的思辨能力》,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博士論文。 蔡雅敏(2003)。《日本偶像劇行銷宣傳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佳凌(2001)。《電視劇迷在虛擬社群中的交談意義》。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宇鈴。(1998)。《虛構的敘事/想像的真實:日本偶像劇的流行文化解讀》 ,私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亞維譯,Barsam, Richard M著(1996)。《紀錄與真實—世界非劇情片批評史》,台北:遠流。 宋昭儀譯,片桐聰美等著(2003)。《戀愛巴士(03)喚起真愛奇蹟的戀愛巴士》。台北:尖端。 林聖芳、陳貞如譯,內山京子等著(2002)。《戀愛巴士(01)尋找真愛的浪漫之旅》。台北:尖端。 林聖芳譯,片桐聰美等著(2002)。《戀愛巴士(02)環遊世界之旅的真愛奇蹟》。台北:尖端。 徐江敏、李姚軍譯,Goffman著(2004)。《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台北:桂冠。 徐詠絮譯,岩瀏功一著(2000)。〈重返亞洲?日本在全球影音社場的動向〉,李天鐸編,《重繪媒介地平線》,191-218。 陳雅汝等譯,Calvert, Clay著(2003)。《偷窺狂的國家》。台北:商周。 游惠貞譯(2000),Rabinowitz著。《誰在詮釋誰—紀錄片的政治學》。台北:遠流。 葉欣怡、林俊甫、王雅瑩等合譯,Hobson, Dorothy著(2004)。《肥皂劇》。台北:弘智。 鄭玉菁譯,Wells Liz等著(2005)。《攝影學:批評導讀》。台北:韋伯。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羅若嵐譯,片桐聰美等著(2003)。《戀愛巴士(04)Way of Difference》。台北:尖端。 蘇宇鈴譯,岩瀏功一著(2000)。〈日本文化在亞洲全球本土化與現代性的「芳香」?〉,李天鐸編,《重繪媒介地平線》,305-340。 鄭宇君(2006)。〈關於「真實」的神話學解析:從人們為什麼在乎影像「真假」談起〉,論文發表於2005 文化研究學會年會。桃園:中壢。 謝豫琦(2004)。〈真人實境節目的閱聽人解讀初探——以日本節目《戀愛巴士》之台灣閱聽人為例〉,發表於2004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 謝豫琦(2005),〈「真人」的「真實生活展演」?真人實境節目舞台機制及閱聽人觀展策略初探〉,發表於2005年資訊社會學會暨研究生發表會。 簡妙如(2005b)。〈真人秀節目心理技術初探〉,論文發表收於《大眾傳播與文化研討會論文集》,頁44-62。台中:靜宜大學大眾傳播學系。 簡妙如(2006)。〈觀看與被觀看:台灣真人秀的慾望監控、螢幕機體與偽裝後現代〉,論文發表於2005 文化研究學會年會。桃園:中壢。
新聞及網路文章目錄 須田真希子(2006)。〈『あいのり』のウラ〉。《JUNON》,11: 39-43。東京:主婦と生活社。 王祖壽(1990年7月6日)。〈看他們的現在 就能預知我們的未來 東洋綜藝 在玩什麼遊戲?〉。《民生報》,11版。 王祖壽(1994年12月6日)。〈志村健可望`笑`得正大光明〉。《民生報》,12版。 王祖壽(1996年6月4日)。〈不抄襲 為國人原創綜藝鼓掌〉。《民生報》,12版。 王祖壽(1996年12月31日)。〈細數今年綜藝好節目〉。《民生報》,12版。 王祖壽(1997年1月5日)。〈多胎異言堂 模仿也瘋狂〉。《民生報》,12版。 王祖壽(2003年6月25日)。〈誰才是製造假辣妹的元兇?觀眾愛看 彷彿窺探到厝邊的私事 披綜藝之皮 其實是類戲劇 台灣社會怎麼了?〉。《民生報》,C2版。 王雅蘭(2005年12月4日)。〈誰是接班人〉。《民生報》,A20版。 民生報(2003年10月19日)。〈節目與閱聽的水準〉。《民生報》,A2版。 江聰明、耿暄(1998年1月16日)。〈扮月老 當紅娘 電視鵲橋會大家一起來〉。《中國時報》,36版。 李韶明(2003年5月16日)。〈天堂與地獄槓上最後的晚餐?〉。《民生報》,CS1版。 李雨勳(2002年10月16日)。〈戀愛巴士 一台凸全台灣〉。《星報》,第2版。 李名揚(2005年5月26日)。〈超人氣網 每天百萬人〉。《聯合報》,C3版。 何軒憶、葉君遠、葉宜欣(2003年11月30日)。〈咦?綜藝真人真事 換台又是她〉。《聯合報》,A5版; 何軒憶(2003年5月17日)。〈真人秀造假?胡瓜報料,小董也鬆口〉。《聯合報》,D3版。 吳光中(1996年7月9日)。〈日本五電視台 成立JET衛星頻道〉。《民生報》,12版。 吳光中(2003年11月18日)。〈學者觀點 將人生悲劇當娛樂 心態可議〉。《民生報》,C2版。 吳禮強(2003年2月15日)。〈綜藝真實演出代價多少?愛的郵差車馬費五百到五千 最後的晚餐一萬五 綜藝大集合一千五起跳〉。《民生報》,C8版。 吳禮強(2003年9月4日)。〈幸福原來是假造的?才播一集就被檢舉 男優小展老實說 確實有演出大綱〉。《民生報》,C2版。 林曉娟(2004年11月28日)。〈美紀:戀愛巴士絕沒作假〉。《星報》,A6版。 林欣若(2005年11月28日)。〈誰是接班人 下月登台〉。《聯合報》,D6版。 林欣若(2006年1月2日)。〈真人實境節目 台灣趕熱潮 美國收視高 商機燒滾滾〉。《星報》,第9版。 林欣若(2006年1月13日)。〈誰是接班人 被疑造假〉。《聯合報》,D6版。 郎亞玲(1995年12月16日)。〈日劇當紅 價格一路飆〉。《聯合晚報》,10版。 耿暄(2001年12月21日)。〈偷拍搶成一窩蜂偷窺大家一起來 「TV三賤客」走紅〉「綜藝鐵金鋼」跟進 連「超級星期天」也在考慮〉。《聯合報》,第27版。 麥若愚(2004年10月28日)。〈美國螢光幕 今秋群模亂舞〉。《民生報》,CS5版。 梁岱琦(2004年10月14日)。〈15億台幣請不動洛叔〉。《聯合晚報》,第7版。 陶福媛(1999年7月20日)。〈極貧旅行 自助百分百 電波少年掀風潮 新人類「克勤克儉 沿途打工走完全程」〉。《民生報》,第30版。 張文輝(2003年9月17日)。〈偷窺節目違規否?月底評鑑 類戲劇安排演員互毆 易誤導觀眾 新聞局籲電視台自律〉。《聯合報》,D2版。 黃尚智(2004年5月13日)。〈實例難求 演的容易 求愛 常立欣坦承作假〉。《星報》,A2版。 黃尚智(2003年6月2日)。〈實境節目 穩操勝算 他人家務事 收視救命丹〉。《星報》,第2版。 賀靜賢(2002年8月5日)。〈日本綜藝事件簿二之一叭叭叭 戀愛巴士要開了 單身男女快上車〉。《中國時報》,BX版。 賀靜賢(2002年8月6日)。〈台灣播出回響大 醫病、尋人衍生番外篇〉。《中國時報》,第27版。賀靜賢(2002年8月6日)。〈日本綜藝事件簿2-2 日製巴士超帶勁 台產巴士抄不通 模仿類似概念做節目 卻欠缺好「劇本」 國內觀眾不捧場〉。《中國時報》,第27版。 葉宜欣(2003年5月31日)。〈綜藝節目傷痛萬歲 悔當蹺家辣妹 況明潔噴淚 痛風趴趴走 舜子衝收視率不要命〉。《聯合報》,D3版。 葉宜欣(2003年7月1日)。〈辣妹衝收視 假辣媽騙觀眾?網友質疑 民視說是「外景實境節目」 未強調真人真事〉。《聯合報》,D2版。 葉宜欣(2003年9月19日)。〈你抄我跟 給他做到死〉。《聯合報》,D2版。 葉君遠(2005年11月11日)。〈綜藝節目 金鐘40前哨站系列5-3 綜藝抄襲有餘 創意不足〉。《星報》,12版。 楊韶彧(1996年12月12日)。〈又一日本頻道 攻進台灣〉。《聯合晚報》,10版。 楊起鳳(2003年12月10日)。〈沈玉琳新戲 宣宣作主 跨足戲劇界 AV女當女主角〉。《星報》,第3版。 黑鳥麗子(2002年7月27日)。〈戀愛巴士〉。《中國時報》,BS版。 黑鳥麗子(2003年5月3日)。〈垃圾大使 我們尊敬你!〉。《中國時報》,D2版。 黑鳥麗子(2003年8月23日)。〈戀愛巴士種愛苗 旅途結束考驗才開始〉。《中國時報》,D2版。 黑鳥麗子(2003年9月20日)。〈遠藤遊台灣 哪ㄟ這可憐?〉。《中國時報》,D2版。 黑鳥麗子(2003年10月18日)。〈處處可見日本綜藝節目的遠親〉。《中國時報》,D2版。 黑鳥麗子(2003年10月25日)。〈美少女出道 要付出多少〉。《中國時報》,D2版。 黑鳥麗子(2004年7月10日)。〈電視字幕讓人又恨又愛〉。《中國時報》,D6版。 黑鳥麗子(2005年4月30日)。〈黑鳥麗子看東洋戲法 看電視就像鍊金術〉。《中國時報》,D2版。 黑鳥麗子(2005年12月24日)。〈戀巴VS.接班人 情場、商場皆如戰場〉。《中國時報》,D2版。 黑鳥麗子(2006年1月14日)。〈給愛看戲的人 作美夢的權利〉。《中國時報》,D4版。 劉子鳳、梁岱琦(1994年3月13日)。〈真相新聞網、彩虹頻道、日片頻道、新知頻道 有線電視 多道爭鳴〉。《聯合晚報》,10版。 劉子鳳、梁岱琦(1994年3月5日)。〈有線電視頻道 最新戰況:美國電視影片 台灣 同步看〉。《聯合晚報》,9版。 鄭士榮(1995年11月23日)。〈偶像劇日漸走紅〉。《民生報》,37版。 聯合報(1982年10月8日)。〈石永貴要扮月下老人 將開闢「我愛紅娘」牽紅線〉,9版。 ウィキペディア日本語版(2005),〈あいのり〉。《ウィキペディア》,上網日期2005年11月3日,取自http://ja.wikipedia.org/wiki/%E3%81%82%E3%81%84%E3%81%AE%E3%82%8A トレンドボックス(2000)。〈お手軽恋愛VS.ドラマのような恋愛〉。《消費者情報トレンドポックス》,上網日期2006年1月14日,取自http://www.dentsu.co.jp/trendbox/topics/2000/09192000.html。 Wikipedia(2005),〈Ainori〉。《Wikipedia》,上網日期2005年11月3日,取自http://ja.wikipedia.org/wiki/%E3%81%82%E3%81%84%E3%81%AE%E3%82%8A。 小葉。〈真人實事,男女七人戀物語~《戀愛巴士》〉。《時報閱讀網》,上網日期2006年2月26日,取自http://www.readingtimes.com.tw/discuss/japantv/records/record083.htm。 李欣頻(1997)。〈楚門的世界網路試閱版〉。《李欣頻的文字遊戲》,上網日期2004年7月15日,取自http://www.books.com.tw/authors/shinpin/content4.htm。 王幸慧(2002年7月29日)。〈坐上戀愛巴士 直達人氣『巔峰』〉。《自由電子新聞網》,上網日期2006年2月26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2/new/jul/29/today-show6.htm。 謝豫琦(2005)。〈紀錄片?真人秀?新文類的可能?定義的難題:擬仿時代的真人實境節目〉,《文化研究月報》,上網日期2006年2月26日,取自http://hermes.hrc.ntu.edu.tw/csa/journal/44/journal_park341.htm。
日文書目 TVLIFE編集部編。(2004)。あいのり6 東京。学習研究社。 TVLIFE編集部編。(2005)。あいのり7 東京。学習研究社。 TVLIFE編集部編。(2006)。あいのり8 東京。学習研究社。 中町綾子(2002)。TVはバラエティである!GALAC,2002(3). 12-21. 今野勉(2005)。テレビの嘘を見破る。東京。新潮社。 伊藤守(2004)。「日本偶像劇」と錯綜するアイデンティティ,岩渕功一編(2004) 越える文化、交錯する境界。東京。山川出版社。 岩渕功一編(2004)。グローバルプリズム。東京。平凡社。 岩渕功一編(2004)。越える文化、交錯する境界。東京。山川出版社。 岩渕功一(2005)。トランスナショナルジャパン。東京。岩波書店。 脇谷典利編(2003)。あいのり 恋愛の教科書。東京。学習研究社。 浜野保樹(2005)。模倣される日本。東京。祥伝社。 酒井亨(2004)。哈日族 なぜ日本がすきなのか。東京。光文社。 渡辺武達(1997)。メディアトリックの社会学 テレビは「真実」を伝えているか京都。世界思想社。 渡辺武達(2001)。テレビー「やらせ」と「情報操作」。東京。三省堂。 鈴木淳史(2003)。美しい日本の掲示板。東京。洋泉社。 鈴木淳史(2005)。「電車男」は誰なのか。東京。中央公論社。 奥野卓司(2004)。日本発イット革命。東京。岩波書店。
西文書目 Abercrombie, N. & Longhurst, B. (1998). Audiences: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Performance and Imagination. London & Thousand Oaks & New Delhi: Sage. Andrejevic, Mark. (2002). The kinder gentler gaze of Big Brother: Reality TV in the era of digital capitalism. New media & society, 4(2): 251-270. Andrejevic, Mark. (2004).Reality TV: The work of being watched.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Ang, Ien. (1985). Watching Dallas: soap opera and the melodramatic imagination. New York: Methuen. Barnfield, Graham. (2002). From Direct Cinema to Car-wreck Video: Reality TV and The Crisis of Content. in Cummings, Dolan et al. (2002). Reality TV: How Real is Real? London: Hodder & Stoughton. Baudrillard, Jean. (1994). “The Precession of Simulacra”. in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 Ann Arbor, Michigan: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42. Benza, Jack. (2005). So you wannabe on reality TV. New York: Allworth press. Biressi Arita & Nunn Heather. (2005). Reality TV: realism and revelation. New York: Wallflower press. Bruzzi, Stella. (2000). New Documentar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Routedge. Corner, John. (2001). “Documentary realism”. In G. Creeber (ed.) The Television Genre Book, 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 126-9. Corner, John. (2002). Performing the real: Documentary diversions. Television & New Media, 3(3): 255-269. Corner, John. (2004). “Afterword.” in Holmes, Su & Jermyn, Deborah. ed., Understanding Reality Television. New York: Routledge, 290-299. Couldry, Nick. (2004). “Teaching us to fake it: The ritualized Norms of Televison’s ‘reality’ games.” In Murray, Susan & Laurie. ed., Reality TV: Remaking Television Culture.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57-74. Cummings, Dolan et al. (2002). Reality TV: How real is real? London: Hodder & Stoughton. Debord, Guy.(1995). “Separation Perfected.”、“The Commodity as Spectacle.” in 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 Trans. Donald Nicholson-Smith. New York: Zone Book, 11-34, 149-154. Dunkley, Christopher. (2002). “It is not new and it’s not clever. ” in Cummings, Dolan et al. (2002). Reality TV: How real is real? London: Hodder & Stoughton. Fetveit, Arild. (2002). “Reality TV in the digital era” in Friendman, James (eds). Reality Squared. New Brunswick: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19-137. Friedman, James. (2002). “Introduction” in Friedman, James (eds). Reality Squared. New Brunswick: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19-137. Gillan, Jennifer. (2004).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ality (star) sitcom. in Holmes, Su & Jermyn, Deborah. ed. Understanding Reality Television. New York: Routledge, 54-70. Glynn, Kevin. (2000). Tabloid culture.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Goffman, Erving. (1959).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New York: Doubleday. Hight, Craig. (2001). Debating Reality-TV. Journal of Media & Cultural Studies. 15(3): 390-395. Hight, Craig. (2003). “‘It isn’t always Shakespeare, but it’s genuine’: cinema’s commentary on documentary hybrids”. in Holmes, Su & Jermyn, Deborah. ed. Understanding Reality Television. New York: Routledge, 233-251. Hills, Matt( 2002). Fan cultures.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Hill, Annette. (2002). Big Brother: The real audience. Television & New Media, 3(3): 323-340. Hill, Annette & Palmer Gareth. (2002). Big Brother. Television & New Media, 3(3): 251-254. Hill, Annette. (2005). Reality TV: Audiences and Popular Factual Television. New York. Routledge. Holmes, Su. (2004a). Reality goes pop! Television and new media, 5(2): 147-172. Holmes, Su. (2004b). But this time you choose! Approaching the ‘interactive’ audience in reality TV.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7(2): 213-231. Holmes, Su & Jermyn, Deborah. (2004). “Introduction” in Holmes, Su & Jermyn, Deborah. ed. Understanding Reality Television. New York: Routledge, 1-32. Holmes, Su & Jermyn, Deborah. ed. (2004). Understanding Reality Television. New York: Routledge. Jenkins, Henry (1992). Textual Poachers: Television Fans and Participatory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Jones, Janet. (2003). Show your real face. New Media and Society, 5(3): 400-421. Kilborn, Richard. (1994). How real can you get? Recent developments in ‘Reality’ Television.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9(4): 421-439. Kilborn, Richard. & John izod. (1997). An introduction to television documentary.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Kilborn, Richard. (2003). Staging the real: Factual TV programming in the age of Big Brother.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Kompare, Derek. (2004). “‘Extraordinarily Ordinary” in Murray, Susan & Laurie Ouellette. ed., Reality TV: Remaking Television Culture.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97-116. Lane, Richard. (2004). Jean Baudrillard. London: Roultedge. Langer, John. (1998). Tabloid Television: Popular Journalism and the “Other News.”. London. Roultedge. Leeuwen, Theovan. (2001). What is authenticity? Discourse Studies, 3(4): 392-397. Livingstone, Sonia. (2004). The challenge of Changing Audiences.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9(1): 75-86. McCarthy, Anna. (2004). “ ‘Stanley Milgram, Allen Funt, and Me’ Postwar social science and the “First wave” of reality TV” in Murray, Susan & Laurie. ed., Reality TV: Remaking Television Culture.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39. Montgomery, Martin. (2001). Defining ‘authentic talk’ Discourse Studies, 3(4): 397-405. Murray, Susan. (2004). “‘I think we need a new name for it’ The meeting of documentary and reality TV.” in Murray, Susan & Laurie Ouellette. ed., Reality TV: Remaking Television Culture.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40-56. Murray, Susan & Laurie Ouellette. ed. (2004). Reality TV: Remaking Television Culture.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Nabi, Robin L., Biely Erica N., Morgan, Sara J., Stitt, Carmen R. (2003). Reality-based Television Programming and the Psychology of Its Appeal. Media Psychology, 5(4): 303-330. Nichols, Bill. (1994). Blurred boundaries: Questions of meaning in contemporary culture.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Ouellette, Laurie & Murray, Susan. (2004). “‘Introduction” in Murray, Susan & Laurie Ouellette. ed., Reality TV: Remaking Television Culture.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40-56. Rabinowitz, Paula. (1994). They must be represented.. The politics of documentary. London: Verso. Reiss, Steven, Wiltz, James. (2001). Why America Loves reality TV. Psychology Today; 34(5): 52-55. Reiss, Steven, Wiltz, James. (2004). Why people watch reality TV. Media psychology, 6(4): 363-378. Robinson, Matthew. (2005). How to get on reality TV. New York: Random House Reference. Roscoe, Jane et al. (1995). The Television audience: A reconsideration of the Taken-for-granted terms ‘active’ ‘social’ and ‘critical’.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0(1): 87-108. Roscoe, Jane. (2001). Big Brother Austral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4(4): 473-488. Rose, Brian. (2003). TV Genres Re-Viewed. Journal of popular film & television, 31(1): 2-4. Rosen, Philip. (1993). “Document and Documentary: On the Persistence of Historical.” in Renov, Michael, ed., Theorizing Documentary, New York: Routledge, 58-89. Sardar, Ziauddin. (2000).The rise of the voyeur. New statesman, Nov 6, 2000; 13. 630; 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 25. Sliverstone, Rogers. (1994). Television and Everyday Life. London: Routledge. Saade, John & Borgenicht, Joe. (2004). The Reality TV Handbook. San Francisco: Quirk. Tincknell, Estella & Raghuram, Parvati. (2002). Big Brother: reconfiguring the `active` audience of cultural studies?. European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5(2): 199-216. Tincknell, Estella & Raghuram, Parvati. (2004). Big Brother: reconfiguring the `active` audience of cultural studies? in Holmes, So & Jermyn, Deborah (Eds.), Understanding Television: pp.252-269. New York: Routledge. Van Zoonen, L. (2001). Desire and resistance : Big Brother and the recognition of everyday life.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23(1): 669-6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