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中文部分: 王珮華(2004年9月2日)。〈MIC網路購物調查網友年平均消費近萬元〉,《自由時報電子新聞網》,上網日期:2005年8月2日。取自: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4/new/sep/2/today-e12.htm 王溢嘉(民83)。《命運的奧義》。北縣中和:野鵝。 王韻千、古楨焜(2004年1月9日)。〈命理節目當道 東森、緯來、超視各據一方〉,《銘報即時新聞》,上網日期:2005年7月12日。取自:http://mol.mcu.edu.tw/search_show.php?enid=51848 〈《社論》為什麼大家迷於算命看相求神問卜?〉(1987年2月17日)。《聯合報》,2版。 〈《民生論壇》電視節目的變化〉(2003年2月9日)。《民生報》,A2版。 〈《民生論壇》由喜歡算命的人數比例偏高說起〉(1996年7月5日)。《民生報》,2版。 吳明隆(民94)。《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市:知城數位科技。 余德慧(民76)。《中國人的幸福觀》。臺北市:張老師出版社。 余雪鴻(民81)。《從現代面相看人生》。臺北市:自立晚報出版。 〈《命與運》算命不是嗎啡〉(1992年11月15日)。《中國時報》,30版。 林傑斌(2004)。〈SPSS12統計建模與應用實務〉。北縣汐止:博碩文化。 林美智(民92)。《國中生刺青態度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山口(民85)。《行銷管理》。臺北市:全華科技。 邱皓政(民79)。《認知需求、刺激尋求動機、社會焦慮與個人創造性之關係研究》。私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書璇(民82)。《已婚職業婦女之社會支援、內外控傾向與壓力適應方式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怡倫(1993年12月18日)。〈為什麼算命?〉,《聯合報》,第16版。 周雪惠(民78)。《台灣民間信仰的宗教儀式行為之探討》。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寄青、陳燁(1997)。《完全算命手冊》。臺北市:張老師出版社。 柯雲路(民83)。《人類神秘現象破譯十卷(下冊)》。臺北:時報文化。 韋千里(民85)。《命相的故事﹒二》。臺北:武陵。 高賢治(民67)。《台灣的舊慣習俗信仰》。臺北:眾文出版社。 淩坤楨(民82)。《算命行為之歷程分析:以一個紫微鬥數算命的觀察為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貞(2005)。〈影響網路算命行為因素與動機之探討:找尋網路算命行為之動力心理模式〉,《新聞學研究》,85:141-182。 〈現代人凡事愛算命〉(1990年5月14日)。《民生報》,第24版。 〈資策會電子商務研究所(ACI-FIND):我國網際網路用戶數調查〉。上網日期:2005年9月8日,取自資策會電子商務研究所(ACI-FIND)網頁:http://www.find.org.tw/0105/howmany/howmany_disp.asp?id=107 陳美蘭(民88)。《「科學理性論」或「功能論」?:大眾媒體的算命論述》。私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秉璋、陳信木(民79)。《價值社會學》。臺北:桂冠。 莊耀嘉、王重鳴譯(原著Smith Eliot R.&Mackie Diane M.)(2001)。《社會心理學》,臺北:桂冠。 張明喜(民80)。《洩露的天機》。原出版:香港:中華書局。臺北市:金楓。 張治遙(民78)。《大學生內外控信念、社會支援與學習倦怠的相關研究》。國立台灣教育學院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秀慧(民90)。《國中生刺激尋求動機、休閒意願、休閒無聊感與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治遙(民78)。《大學生內外控信念、社會支援與學習倦怠的相關研究》。國立台灣教育學院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宜慶(民88)。《電腦網路德菲研究系統之建構及其可行性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淑珍(民85)。《個人及環境因素對高雄區小學生家長算命態度的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添進(民89)。《網路問卷調查可行性評估研究》。國立臺北大學統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黃堅厚(民88)。《人格心理學》。臺北:心理出版社。 黃碧嬌(1993年6月6日)。〈誰為我修補心上的裂痕?〉,《中國時報》,35版。 黃瓊妙(民89)。《臺北市在學少年不同休閒參與類型之刺激尋求動機、休閒阻礙對其心理社會幸福感之探討》。私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榮仁(民80)。《直接經驗對態度的認知及情感的影響》。私立中原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義治譯(原著F. Askevis-Leherpeux)(1989)。《迷信》。臺北市:遠流。 楊智明(1993年12月23日)。〈臺北人最愛算命,算的人不少,信的人卻不多〉,《民生報》,第22版。 楊維欣、鄭淑紋(2004年1月8日)。〈2003年綜藝節目風潮回顧(系列1)〉,《銘報即時新聞》,上網日期:2005年7月12日。取自:http://mol.mcu.edu.tw/search_show.php?enid=51843 楊國樞(民77)。《中國人的心理》。臺北:桂冠。 楊蕢芬(民76)。《刺激尋求動機與創造力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卉軒(2004年2月8日)。〈近9成上班族愛算命 近5成靠算命尋找戀愛對象〉《東森新聞報》,上網日期:2005年7月13日。取自:http://www.click108.com.tw/news_s006.php 鄭家成(民93)。《便利商店加盟店主內外控人格特質、領導行為與經營績效之相關性研究-以統一超商高高屏地區為例》。國立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佳容(民80)。《國中生刺激尋求動機與休閒取向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承志(2001)。〈網路調查飛滿天:虛擬網調貼近社會脈動〉,《卓越雜誌》,197:33-37。 〈蕃薯藤網路調查:台灣地區2000年網友生活型態大調查〉。上網日期:2005年9月8日,取自蕃薯藤網路調查網頁:http://survey.yam.com/life2000/index.html 瞿海源(1993)。〈術數、巫術與宗教行為的變遷與變異〉,《國科會研究彙刊:人文與社會科學》,3〔2〕:125-143。 瞿海源(1999)。〈術數流行與社會變遷〉,《台灣社會學刊》,22:1-45。 鍾芳榮(民93)。《探討知識工作者內外控人格特質、工作投入、工作滿足及離職傾向之影響關係》。私立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素美(民78)。《國中學生刺激尋求動機、學校環境知覺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蘅(1991年7月10日)。〈中國人的命運觀:算命龍虎榜〉,《聯合報》,第32版。 羅志娟(民86)。《女性自我形體形象、內外控人格與美容商品消費行為關係之研究》。私立元智工學院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濮世緯(民86)。《國小校長轉型領導、教師制握信念與教師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McGuire, W. J.,(1985).Attitudes and attitude change.In G. Lindzey and E. Aroson(Eds.)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3rd ed.).Reading, MA:Addison Wesley. Millar. M. G.,& Millar.K.U.(1990).Attitude change as a function of attitude type and argument typ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59,217-228. Lefcourt, H. M.(1972).Internal versus external control of reinforcement revisited:Recent development. In B. A. Maher(Eds.).Progress in experimental personality research:6. New York:Academic Press. Lord, R. G.,& P. J. Hanges.(1987).A control systems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motivation:theoretical development and applied implications.Behavioral Science,32,161-178. Ostrom, T. M.(1969).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ffective, behavioral, and cognitive concepts of attitude.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5,37-48 Penny, R. K.,& Reinehr,R. C.(1966).Development of a stimulus variation seeking scale for adults.Psycholoical Reports,18, 631-638. Pearson,P. H.(1970).Relationships between global and specificed measures of novelty seeking.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34(2),199-204. Robison, S. P.(1998).Organizational behavior:concepts,controversies and application(8th ed.).New Jersey:Prentice-Hall. Robison, John P.,Shaver, Phillip R.,&Wrightsman, Lawrence S.(1991). Measures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 attitudes. San Diego:Academic Press. Rotter, J. B.(1954).Social learn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Englewood Cliffs, N J.:Prentice-Hall . Rotter, J. B.(1966).Generalized expectancies for internal versus external control of reinforcement.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80,1-28. Zanna, M. P.,& Rempel, J. K.(1988).Attitudes:A new look at the concept. In D. Bartel & A. W. Kruglanski(Eds.).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knowledge(pp.315-334).New York:Cambridge. Zuckerman, M.(1974).The sensation seeking motive. In B. A. Maker(Eds.),Progress in experimental personality research(pp. 79-148).New York:Academic Press. Zuckerman, M.(1978a).Sensation seeking and psychopathy. In R. D. Hare,&D. Schalling(Eds.),Psychopathic behavior:Approaches to research(pp.165-185). New York:Wiley. Zuckerman, M.,Eysenck,S.,& Eysenck, H. J.(1978b)Sensation seeking in England and America:cross-cultural ,age, and sex comparison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46, 139-149. Zuckerman, M.(1979).Sensation seeking:Beyond the optimal level of arousal. Hillsdale,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