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3137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325/144300 (79%)
造访人次 : 51164824      在线人数 : 87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傳播學院 > 廣告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3137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137


    题名: 命理節目接觸經驗與算命行為之關聯性研究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erience of Exposing to Fortune Telling Programs and Fortune Telling Behavior
    作者: 唐與璿
    Tang,Yu-hsuan
    贡献者: 郭貞
    Kuo,Cheng
    唐與璿
    Tang,Yu-hsuan
    关键词: 命理節目
    算命行為
    算命態度
    內外控
    刺激尋求動機
    fortune telling program
    fortune telling behavior
    fortune telling attitude
    locus of control
    sensation seeking motivation
    日期: 2005
    上传时间: 2009-09-17 15:35:00 (UTC+8)
    摘要: 星座命理節目是近年來在台灣新興崛起的一種綜藝型態,尤其在國人對於未來越來越沒有信心與安全感的現今,命理節目的存在,無疑地為國人提供一個簡便預測未來的方法。命理節目在台灣雖已行之有年,但是針對命理節目收視行為所進行的研究卻相當少,本研究運用人口變項及外控傾向、刺激尋求動機等人格特質,試圖描繪出命理節目收視族群的輪廓,並且進一步探討命理節目的收視經驗與算命態度、算命行為之間的關聯性。
    本研究使用網路問卷調查方式,經過歷時三週的調查,共有653名網友參與本研究。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命理節目的收視族群以年輕未婚女性居多,職業多為學生、服務業或待業中人士,收入則在10000元以下,並且具有高刺激尋求動機的人格特質,至於外控傾向高低對於命理節目收視經驗並無顯著影響。此外,本研究發現命理節目接觸經驗對於算命態度與算命行為中實際算命次數、算命結果滿意度、未來從事付費算命可能及自認算命結果影響性均有正向的關係,足見命理節目接觸經驗越多對於算命態度與算命行為越有提升的效果。
    Recently,Fortune telling programs are newly developed in Taiwan. Nowadays,people are losing their confidence and sense of security for future. Therefore,fortune telling programs absolutely offer an easy solution for Taiwanese. Though fortune telling programs have been produced in Taiwan for years,the researches on fortune telling programs are rare.
    The author intends to address the fact of the audience by utilizing demographics and psychological orientation such as locus of control and sensation seeking. Moreover,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experience of exposing to fortune telling programs、fortune telling attitude and fortune telling behavior are discussed.
    There are 653 internet users recruited and invited to complete the internet questionnaire in the period of three weeks. The results from the analysis indicate that the main audience of fortune telling programs are young single women. Students、people who are engaged in service industry and the unemployed occupy higher proportion of the participants,and their monthly income is under NT10000. To conclude,these people have the character of high sensation seeking. The character of external control has no obvious effect to the experience of exposing to fortune telling programs. In addition,the research points out that the experience of exposing to fortune telling programs has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fortune telling attitude and fortune telling behavior. Obviously,when the audience have more the experience of exposing to fortune telling programs,there are more positive effects.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珮華(2004年9月2日)。〈MIC網路購物調查網友年平均消費近萬元〉,《自由時報電子新聞網》,上網日期:2005年8月2日。取自: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4/new/sep/2/today-e12.htm
    王溢嘉(民83)。《命運的奧義》。北縣中和:野鵝。
    王韻千、古楨焜(2004年1月9日)。〈命理節目當道 東森、緯來、超視各據一方〉,《銘報即時新聞》,上網日期:2005年7月12日。取自:http://mol.mcu.edu.tw/search_show.php?enid=51848
    〈《社論》為什麼大家迷於算命看相求神問卜?〉(1987年2月17日)。《聯合報》,2版。
    〈《民生論壇》電視節目的變化〉(2003年2月9日)。《民生報》,A2版。
    〈《民生論壇》由喜歡算命的人數比例偏高說起〉(1996年7月5日)。《民生報》,2版。
    吳明隆(民94)。《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市:知城數位科技。
    余德慧(民76)。《中國人的幸福觀》。臺北市:張老師出版社。
    余雪鴻(民81)。《從現代面相看人生》。臺北市:自立晚報出版。
    〈《命與運》算命不是嗎啡〉(1992年11月15日)。《中國時報》,30版。
    林傑斌(2004)。〈SPSS12統計建模與應用實務〉。北縣汐止:博碩文化。
    林美智(民92)。《國中生刺青態度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山口(民85)。《行銷管理》。臺北市:全華科技。
    邱皓政(民79)。《認知需求、刺激尋求動機、社會焦慮與個人創造性之關係研究》。私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書璇(民82)。《已婚職業婦女之社會支援、內外控傾向與壓力適應方式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怡倫(1993年12月18日)。〈為什麼算命?〉,《聯合報》,第16版。
    周雪惠(民78)。《台灣民間信仰的宗教儀式行為之探討》。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寄青、陳燁(1997)。《完全算命手冊》。臺北市:張老師出版社。
    柯雲路(民83)。《人類神秘現象破譯十卷(下冊)》。臺北:時報文化。
    韋千里(民85)。《命相的故事﹒二》。臺北:武陵。
    高賢治(民67)。《台灣的舊慣習俗信仰》。臺北:眾文出版社。
    淩坤楨(民82)。《算命行為之歷程分析:以一個紫微鬥數算命的觀察為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貞(2005)。〈影響網路算命行為因素與動機之探討:找尋網路算命行為之動力心理模式〉,《新聞學研究》,85:141-182。
    〈現代人凡事愛算命〉(1990年5月14日)。《民生報》,第24版。
    〈資策會電子商務研究所(ACI-FIND):我國網際網路用戶數調查〉。上網日期:2005年9月8日,取自資策會電子商務研究所(ACI-FIND)網頁:http://www.find.org.tw/0105/howmany/howmany_disp.asp?id=107
    陳美蘭(民88)。《「科學理性論」或「功能論」?:大眾媒體的算命論述》。私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秉璋、陳信木(民79)。《價值社會學》。臺北:桂冠。
    莊耀嘉、王重鳴譯(原著Smith Eliot R.&Mackie Diane M.)(2001)。《社會心理學》,臺北:桂冠。
    張明喜(民80)。《洩露的天機》。原出版:香港:中華書局。臺北市:金楓。
    張治遙(民78)。《大學生內外控信念、社會支援與學習倦怠的相關研究》。國立台灣教育學院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秀慧(民90)。《國中生刺激尋求動機、休閒意願、休閒無聊感與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治遙(民78)。《大學生內外控信念、社會支援與學習倦怠的相關研究》。國立台灣教育學院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宜慶(民88)。《電腦網路德菲研究系統之建構及其可行性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淑珍(民85)。《個人及環境因素對高雄區小學生家長算命態度的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添進(民89)。《網路問卷調查可行性評估研究》。國立臺北大學統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黃堅厚(民88)。《人格心理學》。臺北:心理出版社。
    黃碧嬌(1993年6月6日)。〈誰為我修補心上的裂痕?〉,《中國時報》,35版。
    黃瓊妙(民89)。《臺北市在學少年不同休閒參與類型之刺激尋求動機、休閒阻礙對其心理社會幸福感之探討》。私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榮仁(民80)。《直接經驗對態度的認知及情感的影響》。私立中原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義治譯(原著F. Askevis-Leherpeux)(1989)。《迷信》。臺北市:遠流。
    楊智明(1993年12月23日)。〈臺北人最愛算命,算的人不少,信的人卻不多〉,《民生報》,第22版。
    楊維欣、鄭淑紋(2004年1月8日)。〈2003年綜藝節目風潮回顧(系列1)〉,《銘報即時新聞》,上網日期:2005年7月12日。取自:http://mol.mcu.edu.tw/search_show.php?enid=51843
    楊國樞(民77)。《中國人的心理》。臺北:桂冠。
    楊蕢芬(民76)。《刺激尋求動機與創造力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卉軒(2004年2月8日)。〈近9成上班族愛算命 近5成靠算命尋找戀愛對象〉《東森新聞報》,上網日期:2005年7月13日。取自:http://www.click108.com.tw/news_s006.php
    鄭家成(民93)。《便利商店加盟店主內外控人格特質、領導行為與經營績效之相關性研究-以統一超商高高屏地區為例》。國立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佳容(民80)。《國中生刺激尋求動機與休閒取向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承志(2001)。〈網路調查飛滿天:虛擬網調貼近社會脈動〉,《卓越雜誌》,197:33-37。
    〈蕃薯藤網路調查:台灣地區2000年網友生活型態大調查〉。上網日期:2005年9月8日,取自蕃薯藤網路調查網頁:http://survey.yam.com/life2000/index.html
    瞿海源(1993)。〈術數、巫術與宗教行為的變遷與變異〉,《國科會研究彙刊:人文與社會科學》,3〔2〕:125-143。
    瞿海源(1999)。〈術數流行與社會變遷〉,《台灣社會學刊》,22:1-45。
    鍾芳榮(民93)。《探討知識工作者內外控人格特質、工作投入、工作滿足及離職傾向之影響關係》。私立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素美(民78)。《國中學生刺激尋求動機、學校環境知覺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蘅(1991年7月10日)。〈中國人的命運觀:算命龍虎榜〉,《聯合報》,第32版。
    羅志娟(民86)。《女性自我形體形象、內外控人格與美容商品消費行為關係之研究》。私立元智工學院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濮世緯(民86)。《國小校長轉型領導、教師制握信念與教師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McGuire, W. J.,(1985).Attitudes and attitude change.In G. Lindzey and E. Aroson(Eds.)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3rd ed.).Reading, MA:Addison Wesley.
    Millar. M. G.,& Millar.K.U.(1990).Attitude change as a function of attitude type and argument typ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59,217-228.
    Lefcourt, H. M.(1972).Internal versus external control of reinforcement revisited:Recent development. In B. A. Maher(Eds.).Progress in experimental personality research:6. New York:Academic Press.
    Lord, R. G.,& P. J. Hanges.(1987).A control systems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motivation:theoretical development and applied implications.Behavioral Science,32,161-178.
    Ostrom, T. M.(1969).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ffective, behavioral, and cognitive concepts of attitude.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5,37-48
    Penny, R. K.,& Reinehr,R. C.(1966).Development of a stimulus variation seeking scale for adults.Psycholoical Reports,18, 631-638.
    Pearson,P. H.(1970).Relationships between global and specificed measures of novelty seeking.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34(2),199-204.
    Robison, S. P.(1998).Organizational behavior:concepts,controversies and application(8th ed.).New Jersey:Prentice-Hall.
    Robison, John P.,Shaver, Phillip R.,&Wrightsman, Lawrence S.(1991).
    Measures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 attitudes. San Diego:Academic Press.
    Rotter, J. B.(1954).Social learn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Englewood Cliffs,
    N J.:Prentice-Hall .
    Rotter, J. B.(1966).Generalized expectancies for internal versus external control of reinforcement.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80,1-28.
    Zanna, M. P.,& Rempel, J. K.(1988).Attitudes:A new look at the concept. In D. Bartel & A. W. Kruglanski(Eds.).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knowledge(pp.315-334).New York:Cambridge.
    Zuckerman, M.(1974).The sensation seeking motive. In B. A. Maker(Eds.),Progress in experimental personality research(pp. 79-148).New York:Academic Press.
    Zuckerman, M.(1978a).Sensation seeking and psychopathy. In R. D. Hare,&D. Schalling(Eds.),Psychopathic behavior:Approaches to research(pp.165-185). New York:Wiley.
    Zuckerman, M.,Eysenck,S.,& Eysenck, H. J.(1978b)Sensation seeking in England and America:cross-cultural ,age, and sex comparison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46, 139-149.
    Zuckerman, M.(1979).Sensation seeking:Beyond the optimal level of arousal. Hillsdale,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廣告研究所
    92452010
    9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4520101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廣告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52010101.pdf44KbAdobe PDF21072检视/开启
    52010102.pdf78KbAdobe PDF2993检视/开启
    52010103.pdf74KbAdobe PDF2965检视/开启
    52010104.pdf84KbAdobe PDF21370检视/开启
    52010105.pdf100KbAdobe PDF21471检视/开启
    52010106.pdf245KbAdobe PDF22353检视/开启
    52010107.pdf170KbAdobe PDF21359检视/开启
    52010108.pdf450KbAdobe PDF22685检视/开启
    52010109.pdf274KbAdobe PDF21581检视/开启
    52010110.pdf130KbAdobe PDF21125检视/开启
    52010111.pdf192KbAdobe PDF21813检视/开启
    52010112.pdf228KbAdobe PDF21769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