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401/145431 (79%)
Visitors : 53174245      Online Users : 57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其他 [60/60]
    國科會研究計畫 [314/315]
    學位論文 [1260/1262]
    專書/專書篇章 [455/475]
    展演 [3/13]
    期刊論文 [1208/1633]
    研究報告 [15/17]
    考古題 [151/151]

    Collection Statistics

    近3年內發表的文件:64(5.35%)
    含全文筆數:378(31.58%)

    文件下載次數統計
    下載大於0次:364(96.30%)
    下載大於100次:311(82.28%)
    檔案下載總次數:150537(2.39%)

    最後更新時間: 2025-02-08 21:42


    Top Upload

    Loading...

    Top Download

    Loading...

    RSS Feed RSS Feed
    Jump to a point in the index:
    Or type in a year:
    Ordering With Most Recent First Show Oldest First

    Showing items 701-750 of 1197. (24 Page(s) Totally)
    <<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
    View [10|25|50] records per page

    DateTitleAuthors
    2007-12 由義素分析學習漢語詞彙 竺家寧
    2007-12 宋代「詞選本」在「詞典律史」建構上的意義─「詞史」研究、書寫「方法論」之省思 侯雅文
    2007-12 「32條政治要求」再閱讀 陳芳明
    2007-12 儒家哲學的重建─當代新荀學的進路 劉又銘
    2007-12 三合一!劇藝品質∕文化品味∕劇團品牌的創作思維 蔡欣欣
    2007-11 華語文教學碩博士班課程規劃 ~~以政治大學為例 王文顏
    2007-11 孟、莊之德比較 王志楣
    2007-11 從古文字學的研究成果重新檢視鄭玄注經的得失 林宏明
    2007-11 出土文獻與孟子學研究 林啟屏
    2007-11 兩岸翻譯用語比較研究 竺家寧
    2007-11 在「因」、「創」之間——論清代文言小說「蒲派」與「紀派」的續衍辯證 高桂惠
    2007-11 《四庫全書總目》「總集類」清帝御定書〈提要〉的文學思想 曾守正
    2007-11 胡瑗、孫復的經學及其與宋代經學發展的關係 董金裕
    2007-11 穿梭內外、遊走大小、跨足影視——綜覽新世紀臺灣戲曲的劇藝景觀 蔡欣欣
    2007-11 戲以人傳——臺灣對傳統戲曲藝師的記傳承與記錄保存 蔡欣欣
    2007-10 創意教學淺見--以詩歌為例 陳伯适
    2007-10 建構神聖: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的空間論述 高莉芬
    2007-10 荒涼作為一種鄉愁-林惺嶽風格與台灣歷史意識 陳芳明
    2007-10 歌盡桃花扇底風——崑曲在台灣發展之歷史景觀 蔡欣欣
    2007-09 三國佛經語言的「行V」結構 竺家寧
    2007-09 穿花尋路——臺灣民間戲曲的傳藝景觀 蔡欣欣
    2007-09 南管的當代新風姿——梨園樂舞與戲曲小劇場 蔡欣欣
    2007-08 艷與異的續衍辯證:清代文言小說「蒲派」與「紀派」的綺想世界 高桂惠
    2007-08 當代新荀學的基本理念 劉又銘
    2007-08 新世紀臺灣崑曲的自我發聲 蔡欣欣
    2007-07 田野中的經史學家──顧頡剛學術考察事業中的古蹟文物調查活動 車行健
    2007-07 與《周易》卦名相關之成語中的智慧 董金裕
    2007-07 重建皇民化時期的戲劇現場—以劇本、寫真與曲盤為建構對象 蔡欣欣
    2007-06 稽其道里:蔣驥《山帶閣注楚辭》的地理論述 廖棟樑
    2007-06 高德溫(Samuel Goldwyn, 1882-1974) 王壽南
    2007-06 論李夢陽以「和」為中心的詩學體系之二:以「二元對立調和」的法則為依據所規創的詩歌創作理論 侯雅文
    2007-06 遠國異人:《山海經》中的文化他者與身體想像 高莉芬
    2007-06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撰作史料輯證 陳逢源
    2007-06 《四庫全書總目》詩文評類的文學思想──以明代批評史圖像為考察對象 曾守正
    2007-06 明清自然氣本論者的論語詮釋 劉又銘
    2007-06 試論老子之基本思維模式 程南洲
    2007-05 論「正反互足例」對釋讀甲骨卜辭的重要性 林宏明
    2007-05 殷墟甲骨研究札記 林宏明
    2007-05 「重紐」現象各家學說之比較與評估 竺家寧
    2007-05 佛經中的仁與仁者 竺家寧
    2007-05 周家臺30號秦墓簡牘文字研究 洪燕梅
    2007-05 錢穆論朱熹四書章句集注 陳逢源
    2007-05 「文」的譜系:論晚明清初學者對屈辭藝術性的認識 廖棟樑
    2007-05 歲時長生/仞利情永——清傳奇《長生殿》「死與再生」的節令意涵 蔡欣欣
    2007-05 論「正反互足例」對釋讀卜辭的重要性 林宏明; Lin, Hung-Ming
    2007-04 論《老子》中的身體觀 王志楣
    2007-04 策略聯盟——新世紀臺灣傳統戲曲小劇場的掘興 蔡欣欣
    2007-03 歌詩與圖象的互文詮釋-以《相逢行》為例 高莉芬
    2007 驚悚、怪誕、另類閒賞--《醉茶志怪》中「他者」之在場 高桂惠
    2006-12 論莊子之用 王志楣

    Showing items 701-750 of 1197. (24 Page(s) Totally)
    <<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
    View [10|25|50] records per page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