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50251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311/144292 (79%)
造访人次 : 50918968      在线人数 : 82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0251


    题名: 老人社區照顧社會工作者的情緒勞動
    The Emotional Labor of Social Workers in the Community Care for the Elderly
    作者: 黃美熒
    Huang, Mei-Ying
    贡献者: 蔡培元
    黃美熒
    Huang, Mei-Ying
    关键词: 情緒勞動
    社工
    老人服務
    社區照顧
    Emotional labor
    Social worker
    Community care
    Elderly services
    日期: 2024
    上传时间: 2024-03-01 14:08:33 (UTC+8)
    摘要: 老人社區照顧社會工作者是在社區中提供長者初級預防服務的社會工作者。為融入社區,與多元的對象建立關係與互動,其情緒勞動的付出是相當大的,然其情緒勞動經驗卻未被受到重視,故本研究主要探討老人社區照顧社會工作者的情緒勞動樣態、情緒勞動對於社會工作者的影響、影響情緒勞動的因素、社會工作者因應的方式以及所需的支持與資源。本研究以質性深度訪談的方式進行資料收集與分析,訪談臺北市與新北市共13位老人社區照顧社會工作者。
    本研究有以下研究發現:1.社會工作者主要展現的情緒勞動包含正向以及嚴肅的態度。選擇展現何種情緒勞動,皆有其考量。在不同階段、不同對象與轉換不同職位,亦有其不同的情緒勞動樣態。2.情緒勞動對社會工作者具有正負向影響,正向影響為獲得成長與學習,負向影響可能會造成社會工作者下班後不想與人接觸、仍心繫工作、負向想法增多、壓力大、睡眠品質差,甚至造成心理疾病和離職等。特殊狀況下,例如:在服務中遇到個案死亡的情況,個案的離世使社會工作者除了經歷難過的情緒,更帶來正面的影響,包含轉換角度思考後感到平靜並得到啟發。3.情緒勞動在工作環境中會受到組織文化、團隊氛圍、督導機制和工作量多且節奏快等因素影響。情緒勞動也受個人因素中的個人價值觀、多重角色、性別、年資與工作經驗等影響。除此之外,另還受專業形與綜合因素影響著。4.社會工作者對於情緒勞動的因應方式包含自行調適、團隊給予支持或離職以因應情緒勞動的消耗。社會工作者所需的支持與資源,包含外部資源給予心理諮商與組織、督導機制與同事團隊的支持。基於上述研究發現,本研究建議調整專業教育與實習機制,將情緒勞動納入課程與實習中,實務上建立志工管理規範與建立界線,以利合作關係的進行,並且建置相關支持機制,包含政府設立輔導支持機制、組織提供紓壓團體與外部的資源以及增設社區諮商資源等,另透過提倡與落實性別平等,使社會工作者不受性別與多重角色影響,打造友善職場。此外,對於專業形象納入更多討論與彈性,增添更多可能性與多樣性,以更貼近社會工作的本質與深意。
    Elderly community care social workers are professionals who provide primary preventive services to the elderly in the community. In order to integrate into the community and establish relationships and interactions with diverse individuals, they put a lot of effort in terms of emotional labor. However, their experiences have not been given due recognition. Therefore, this study mainly explores the emotional labor patterns of social workers in elderly community care, the impact of emotional labor on social workers, factors influencing emotional labor, coping strategies employed by social workers, and the support and resources needed. This study collected and analyzed data through qualitative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13 elderly community care social workers in Taipei City and New Taipei City.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Social workers primarily exhibit emotional labor with both positive and serious attitudes. There are considerations in choosing which emotional labor to display. Different stages, different subjects, and transitions to different positions also entail different emotional labor forms.
    2. Emotional labor ha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n social workers. Positive effects include growth and learning, while negative effects may lead them to avoid contact with others after work, being emotionally attached to work, increasing negative thoughts, experiencing high levels of stress, poor sleep quality, and even leading to mental illness and resignation. In special situations, such as encountering the death of a client during service, besides experiencing sad emotions, the client's passing can bring positive effects, including feeling calm and inspired after reflecting from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3. Emotional labor in the work environment is influenced by factors such as organizational culture, team atmosphere, supervision mechanisms, heavy workloads, and fast pace. Personal factors such as individual values, multiple roles, gender, seniority, and work experience also influence emotional labor. In addition, it is influenced by factors such as professional image and comprehensive.
    4. Social workers' coping strategies for emotional labor include self-adjustment, support from the team, or resignation to cope with emotional labor exhaustion. Support and resources needed by social workers include external resources for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supervision mechanisms, and support from colleagues and teams. Based on the above research findings, this study suggests adjust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internship mechanisms to incorporate emotional labor into curriculum and internships. In practice, establishing volunteer management regulations and setting boundaries facilitate the progress of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s. It is also recommended to establish support mechanisms, including government establishing counseling support mechanisms, providing stress-relief groups and external resources by organizations, and increasing counseling resources in community. Furthermore, promoting and implementing gender equality to prevent social workers from being affected by gender and multiple roles and creating a friendly workplace. Incorporating more discussions and flexibility into professional image discussions adds more flexibility and possibilities, bringing diversity, which is closer to the essence and significance of social work.
    參考文獻: 丁茹喬(2015)。《照顧中的互惠:失智老人日間照顧中心照顧服務員的情緒勞動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文科、王智弘(2010)。〈質的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彰化師大教育學報》, 17,29-50。
    王仕圖、吳慧敏(2003)。〈深度訪談與案例演練〉,齊力、林本炫(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95-113。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所。
    王光旭(2022)。《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服務志工情緒勞務的前置因素與其結果關連性之研究》,《社會科學論叢》,16(4),69-118。
    王安琪(2015)。《從處理問題到防治風險:輔導體制的風險治理、助人專業與情緒勞動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潔媛(2016)。〈全球化的跨國勞動力-外籍看護工在長照機構之情緒勞動〉,《社區發展季刊》,153,154-169。
    甘炳光、梁祖彬(1995)。《社區工作:理論與實踐(第二版)》。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朱雲(2020)。《助人工作者工作壓力、情緒調節、心理彈性之相關研究》。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文慈(2009)。〈「和顏悅色」與 「忍氣吞聲」的背後:國小教師情緒勞動的心理歷程分析〉,《教育心理學報》,40(4),553-575。
    江函育(2015)。《社區發展協會社工員角色的敘事研究 ─以旗艦計畫社工員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江淑媛(2006)。〈家暴婦女庇護中心工作者情緒張力與因應策略〉,《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0(1),189-226。
    行政院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2021)。〈國情統計通報(第037號)〉。取自https://www.stat.gov.tw/public/Data/132162358VPAVQ8D.pdf
    余金燕、李俐瑩、石宛婷、蘇惠甘(2009)。〈社區關懷據點推行老人日托服務現況初探-以高高屏三縣市為例〉,《安泰醫護雜誌》,15(2),81-96。
    吳宗祐(2003)。《工作中的情緒勞動:概念發展、相關變項分析、心理歷程議題探討 》。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宗祐(2008)。〈由不當督導到情緒耗竭:部屬正義知覺與情緒勞動的中介效果〉,《中華心理學刊》,50(2),201-221。
    吳宗祐(2013)。〈主管與部屬互動中情緒勞動:回顧、釐清、及前瞻〉,《人力資源管理學報》,13(3),57-105。
    吳宗祐、鄭伯壎(2006)。〈工作投入、調節他人情緒能力與情緒勞動之交互作用對情緒耗竭的預測效果〉,《中華心理學刊》,48(1),69-87。
    吳淑蓉、王秀紅(2005)。〈護理人員情緒勞務及其相關因素探討〉,《實證護理》,1(4),243-252。
    吳惠文、許雅惠(2015)。〈「家」內鬩牆-兒少安置機構專業人員之專業互動分析〉,《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9,25-51。
    吳嘉苓(2012)。〈訪談法〉,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二):質性研究法》,頁33-60。臺北:東華。
    呂寶靜(2012)。《老人福利服務》。臺北:五南。
    李人杰(2008)。《台灣社區式老人照顧的解構與再建構》。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易駿(2012)。〈提昇社區能力的輔導:一個短期的行動研究〉,《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2(2),81-122。
    李俊達、洪基貴(2020a)。〈情緒勞務的定義、策略與職業類別:文獻探討的觀點〉,《國家文官學院T&D飛訊》,267,1-15。
    李俊達、洪基貴(2020b)。〈臺北市公立長照機構服務人員情緒勞務與離職傾向之研究:工作滿意度的中介效果〉,《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24(1),35-77。
    阮光勛(2014)。〈促進質性研究的品質與可信性〉,《國教新知》,61(1),92-102。
    林少龍、盧姍姍、陳曉天(2009)。〈心理契約缺口與情緒耗竭之關係:情緒勞動之中介角色〉,《運籌與管理學刊》,8(1),1-15。
    林少龍、繆敏志(2020)。〈深層演出與情緒耗竭的關係:關係能量及情緒智商之角色〉,《人力資源管理學報》,20(1),75-99。
    林玉枝(2015)。《學校護理師的職場經驗探究》。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林尚平(2000)。〈組織情緒勞務負擔量表之發展〉,《中山管理評論》,8(3),427-447。
    林怡香(2011)。《情緒勞務、組織公平與自我效能對組織承諾之關聯性研究-以員工工作滿意度為中介變數》。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林明禛(2013)。〈從當代社區的變異初探社區工作者角色〉,《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3(1),99-126。
    林宥芯(2010)。《專業環境與情緒勞動:以保護型社工員為例》。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林羿君(2011)。《社區發展實務工作者能力之研究~以高雄市社區為例》。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碩士論文。
    林萬億(2013)。《當代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三版)》。臺北:五南。
    林曉君(2015)。〈論析社區工作者、社區成人教育者在社區發展脈絡下之工作角色〉,《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5(1),1-33。
    施旦旦(2019)。《從「居委會大媽」到「社區工作者」:國家治理性在城市社區》。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博士論文。
    柯曉涵(2014)。《以情感理論模式探討影響急診醫療團隊工作態度之要素》。長榮大學醫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
    紀乃文(2014)。《情緒勞動對組織是利是弊?探討知覺主管支持、同事支持對情緒勞動與服務績效、離職傾向關係的差異化干擾效果》。〈組織與管理〉,7(1),115-160。
    胡曉玲、張寶琪、林佳慧、陳淑貞(2021)。《臨床護理人員之情緒勞務經驗》。〈中華職業醫學雜誌〉,28(3),269-280。
    國家發展委員會(2022年8月)。〈五、高齡化時程〉。 取自https://www.ndc.gov.tw/Content_List.aspx?n=D527207EEEF59B9B
    張乃文(2019)。《教師情緒素養建立之研究:情緒勞務負荷的觀點》,〈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3(1),75-98。
    張世雄(2018)。《高齡社會中的社區照顧與社區政策:社區要怎樣照顧?》,〈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8(3),1-34。
    張淑卿、陳妍杏(2013)。《長期照護專業間合作策略-以臺灣社區照護場域運用為例》,〈長期照護雜誌〉,17(3),213-221。
    張緡鏐、張英陣(2019)。《台灣社會工作者職場抗拒類型之研究-以兒少保社工者為例》,〈社會發展研究學刊〉,23,1-35。。
    梁乃文(2018)。《避風港裡的波濤洶湧— 少年安置機構社會工作者情緒勞動經驗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畢恆達(1998)。〈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嚴祥鸞(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頁31-91。臺北:三民。
    郭彥谷、林舜慈、莊適瑜、林瑩滋、張邦立(2014)。《情緒勞務孰輕孰重?探討工作壓力對情緒勞務之影響》,〈新臺北護理期刊〉,10(2),11-24。
    郭珮妤(2014)。《阿珠上班去:建制論述中消失的「人」》,〈社會分析〉,9,151-176。
    陳世明、陳柏宗(2006)。《社區組織參與老人社區照顧之研究:以台南市長榮社區為例》,〈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0(1),49-113。
    陳向明(2009)。《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怡如(2020)。《長期照顧機構社工員幸福感與生命意義感之相關性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16(1),1-33。
    陳亭蓁(2021)。《探究醫院看護的勞動情境、因應與社會支持》。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社會暨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陳威任(2011)。《老人安養及長期照顧機構社會工作人員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相關因素之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陳淑玲、鄭雅任、陳文惠(2014)。《情緒勞動對服務品質之影響:團隊服務氣候及情緒能力之調節角色》,〈人力資源管理學報〉,14(2),27-54。
    陳鈺欣(2007)。變與辯-我在社區工作歷程中對專業的反思。長榮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慶元、賴怡伶、顏采如、林金定、許齡尹(2019)。《建構高齡預防及延緩失能支持性環境-以醫院與社區合作模式為例》,〈健康促進研究與實務〉,2(2),31-39。
    陳錦棠(2018)。《社會工作督導:經驗學習導向》。臺北:巨流。
    陳璿如、王淑清(2016)。《居家托育服務人員情緒勞務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幼兒教保研究〉,17,1-21。
    彭佳宣(2017)。《幼教工作者情緒勞動研究面向之探討》,〈國教新知〉,64(4),85-97。
    彭康哲(2014)。《探討醫務社工經歷案主死亡之正向主觀經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淑敏(2009)。《知覺展示規則、顧客負面事件與服務人員情感傳遞的關係:正、負向團隊情感氛圍的干擾效果及情緒勞動的中介效果》。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美惠(2010)。〈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跟研究新手談「訪談法」技巧〉。周平、林昱瑄(編),《質性/別研究》,頁113-145。臺北:巨流。
    童敏、羅敏敏 (2017)。 《反思、批判和反身性:實現“助人自助”的三種服務邏輯》,〈中國社會工作研究〉,15,44-56。
    黃心瑜(2010)。《社區工作學習者如何看待社區組織 》。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黃克先(2012)。《助人專業與多元情緒勞動:社工員與常民助人者服務外籍配偶的比較研究》,〈台灣社會學〉,24,99-154。
    黃冠能(2003)。《安寧緩和社會工作臨終倫理態度初探》。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黃姝文(2020)。《老人社會工作者之專業挑戰》,〈社區發展季刊〉,172 ,355-367。
    黃敦群、紀乃文、張雅婷、郭洧岑(2014)。《情緒勞動的前因、後果與潛在干擾變數:統合分析法之探討》。〈人力資源管理學報〉,14(3),91-134。
    黃雅筠(2018)。《社會工作人員悲憫疲憊之初探-以大台北地區從事老人日間照顧與居家服務領域為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源協(2000)。《社區照顧服務輸送模式之探討》,〈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4(2),179-220。
    黃源協、蕭文高、劉素珍(2009)。《從「“社區發展」”到「“永續社區」”-台灣社區工作的檢視與省思》,〈臺大社會工作學刊〉,19,87-131。
    楊家瑜(2013)。《國小代理教師情緒勞務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7(1),39-55。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37(4),17-23。
    詹佩蓉、雷燕萍、黃千郁(2020)。《探討血液透析護理人員情緒勞動、工作壓力與生活品質關係之研究-以中部地區為例》,〈澄清醫護管理雜誌〉,16(3),29-36。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蔡孟君(2015)。《公部門兒少保社工的離職歷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培元(2020)。《沒有情緒,何以為人?一個社工員勞動敘事的情緒社會學考察》,〈慈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刊〉,25,80-107。
    衛生福利部(2021)。〈「整合、評估、永續」長者健康促進的關鍵~明年再升級 近4000處服務據點〉。取自
    https://www.mohw.gov.tw/cp-5023-64435-1.html
    衛生福利部(2022)。〈老人福利〉。取自https://www.ey.gov.tw/state/98B78B731CEF2DDE/158f3041-d578-4dd4-b119-4eb7c291e09c 
    中華民國數位發展部(2022)。〈樂當銀髮族,讓政府助您享受樂齡生活!〉。取自https://www.gov.tw/News_Content.aspx?n=26&s=536541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2022)。〈老人長期照顧、安養機構概況〉。取自https://www.sfaa.gov.tw/SFAA/Pages/List.aspx?nodeid=358
    鄭如雅、李易駿(2011)。《社區工作者核心能力之探討:專業社會工作者之經驗與觀點》,〈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1(1),1-42。
    蕭文高(2007)。《臺灣社區工作的政策典範與治理–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的省思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
    蕭婉鎔(2014)。《員工每日情緒對情緒勞動之影響:情感事件理論的觀點》,〈臺大管理論叢〉,24(2),249-281。
    蕭鳳慈(2019)。《兒少安置機構社工員與生活輔導員情緒勞務、工作倦怠之比較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賴兩陽(2010)。《地方政治人物對推動社區工作的影響性分析:桃園縣觀音鄉社區工作者的觀點》,〈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4(1),39-79 。
    賴美年(2012)。《護理人員難應付顧客發生頻次、情緒勞動及情緒耗竭之關連性-工作特性干擾效果之驗證》。長榮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謝秀芬(2010)。《社會個案工作:理論與技巧(四版)》。臺北:雙葉。
    謝佳容、張希文、周怡汝、張玨(2008)。《探討護理人員情緒智力與職業疲潰的關連性》,〈新臺北護理期刊〉,10(2),11-24。
    謝依倫(2011)。《一個社工員看社區志工管理的自我對話–我在「不老協會」之經驗與反思》。長榮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鍾揚傑(2012)。《保護性業務社工員感受之督導功能與其情緒勞務相關因素研究》。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碩士論文。
    鍾斐如(2012)。《外籍照顧服務員工作壓力、情緒勞動、工作滿意與留任意願關聯性研究》。長榮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鍾瀙鋌(2007)。《成人面對重要他人非預期性死亡中學習經驗內涵與歷程之探討》。國立暨南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春安、鄒平儀(2016)。《社會工作研究法》。臺北:巨流。
    顧美俐、劉一龍(2018)。《社工員的困境與流動意向: 個人因素、工作環境與外部環境之探討》,〈財務社會工作與貧窮研究學刊〉,1(1),153-204。
    Ashforth, B. E., & Humphrey, R. H. (1993). Emotional labor in service roles: The influence of identity.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8(1), 88-115.
    Brotheridge, C.M. & Lee, R.T. (2002). Testing a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model of the dynamics of emotional labor.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7, 57-67.
    Carolyn Saarni (1999). The Development of Emotional Competence. The Guilford Press.
    Grandey, A. A. (2000). Emotional regulation in the workplace: A new way to conceptualize emotional labor.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5(1), 95-110.
    Grandey, A. A. (2003). When the “show must go on”: Surface acting and deep acting as determinants of emotional exhaustion and peer-rated service delivery.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6 (1), 86-96.
    Gross JJ. (1998). Antecedent- and response-focused emotion regulation: divergent consequences for experience, expression, and physiology. J Pers Soc Psychol, 74(1), 224-37.
    Gross JJ. (1998). Antecedent- and response-focused emotion regulation: divergent consequences for experience, expression, and physiology. J Pers Soc Psychol, 74(1), 224-237.
    Guba, E. G. (Ed.). (1990). The paradigm dialog. Sage Publications, Inc.
    Guba, E. G., & Lincoln, Y. S. (1994). Competing paradigm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105-117. Sage Publications, Inc.
    Hareli, S., & Rafaeli, A. (2008). Emotional cycles: On the social influence of emotion in organizations.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8, 35-59.
    Hochschild, A. R. (1983). The Managed Heart: Commercialization of Human Feel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Maxwell, J. H. (1992). Understanding and validit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62(3), 279-300.
    Mikolajczak, M., Tran, V., Brotheridge, C.M., & Gross, J.J. (2009). Using an emotion regulation framework to predict the outcomes of emotional labor. Research on Emotion in Organizations,5, 245-273.
    Morris, J. A., & Feldman, D. C. (1996). The dimensions,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emotional labor.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1(4), 986-1010.
    Wharton, A. S., & Erickson, R. J. (1993). Managing emotions on the job at home: Understanding the consequences of multiple emotional rol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8, 457-487.
    Zapf, D. (2002). Emotion work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some conceptual consideration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12(2), 237-268.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工作研究所
    10826400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8264008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社會工作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400801.pdf2078KbAdobe PDF2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