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38936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311/144292 (79%)
造訪人次 : 50940168      線上人數 : 97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臺灣史研究所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38936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8936


    題名: 首間民營無線電視台─民視創立過程之初探
    The establishment of Formosa Television, the first private wireless TV in Taiwan
    作者: 莊立誠
    Chuang, Li-Cheng
    貢獻者: 柯裕棻
    Ko, Yu-Fen
    莊立誠
    Chuang, Li-Cheng
    關鍵詞: 傳播史
    電波開放運動
    無線電視台
    民間全民電視台
    History of communication
    Airwaves Deregulation Policy
    Wireless TV
    Formosa Television
    日期: 2021
    上傳時間: 2022-02-10 13:05:29 (UTC+8)
    摘要: 台灣首間民營無線電視台—民視於1997年正式開播,成為繼台視、中視、及華視之後成立的第四家無線電視台。本研究旨在探討促成民視開台的成因以及導火線,並且爬梳黨外的異議媒介空間以討論開放電波運動之際國內的媒介生態。同時進一步探討政府當局、台視、中視、華視以及社會各界如何看待及回應民視的成立。
    Formosa Television(FTV), also the first private wireless TV went on air in June 1997, in succession to Taiwan Television, China Television and Chinese Television, it has also become the fourth wireless TV in Taiwan. The study explores the causes and fuse of FTV founding process, through the Tan-Wai dissident media to explain the domestic media circumstance during the Airwaves Deregulation Policy. Furthermore, the study discusses the viewpoint and response from the government authority, the other three wireless TVs and all sectors of the community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FTV.
    參考文獻: 官方公文

    《大法官釋字第364號》,https://cons.judicial.gov.tw/jcc/zh-tw/jep03/show?expno=364,擷取日期:2020年6月5日。

    〈立法院第二屆第一會期第三十九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1993年6月16日。

    〈立法院第二屆第二會期第十八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1993年10月5日。

    〈立法院第二屆第二會期第二十七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1993年10月20日。

    〈立法院第二屆第三會期第十九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1994年4月30日。

    〈立法院第二屆第三會期第二十三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1994年5月14日。

    〈立法院第二屆第四會期第一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1994年9月3日。

    〈(82)強廣三字二〇六九七號函奉〉,《行政院新聞局》,1993年11月2日。

    〈立法院第二屆第三會期教育、內政及邊政、外交及僑政三委員會第一次聯席會議紀錄〉,《立法院公報》,1994年3月16日,頁430。

    總統演說稿

    〈總統在歐林講座演講〉,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22622,擷取時間:2021年8月12日。

    〈總統參加民間全民電視開播典禮〉,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4070/,擷取日期:2021年8月14日。

    書籍

    李旺台,〈解嚴沒有解乾淨的「侍從報業」〉,收錄於《關鍵力量的沈淪:回首報禁解除二十年》,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8。

    李登輝,《台灣的主張》,台北:遠流出版,1999。

    李登輝,《新.台灣的主張》,新北:遠足文化,2015。

    李登輝,《餘生:我的生命之旅與台灣民主之路》,台北:大都會文化,2016。

    何貽謀,《台灣電視風雲史》,台北:台灣商務,2002。

    呂松庭,《台灣之聲 許榮棋傳奇》,台北:大村文化,1994。

    吳乃德,《臺灣最好的時刻,1977-1987—民族記憶美麗島》,台北:春山出版,2020。

    政策白皮書編纂小組,《政策白皮書(綱領篇)》,台北: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1993。

    柯義耕著、葉寶森譯,《台灣政治家 李登輝》,台北:前衛出版,2008。

    若林正丈,《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台灣化的歷程》,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4。

    陳世宏,《衝撞與凝聚—綠色小組口述訪談集》,新北:遠景,2016。

    陳水扁,《新世紀 新出路—陳水扁國家藍圖6教育文化傳播》,台北:國家藍圖委員會,2000。

    澄社(Taipei Society)報告,《解構廣電媒建立廣電新秩序》,台北:澄社,1993。

    莊淇銘,《黨政軍退出三台運動—問答手冊》,台北:黨政軍退出三台運動聯盟,1995。

    馮建三,《廣電資本運動的政治經濟學:析論1990年代台灣廣電媒體的若干變遷》,台北:唐山出版社,1995。

    馮建三,《大媒體 貳媒體社會運動》,台北:遠流出版,1998。

    蔡同榮,《民視與我》,台北:民視文化,2003。

    蔡同榮,《我要回去》,台北:敦理出版,1990。

    報章雜誌

    〈11票對8票 民視董事會通過解職 楊憲宏下台 改聘全民董事 張俊宏情抗議 許榮棋也到場陳情〉,《聯合報》,1997年10月17日,版26。

    〈三台看民視 調整節目時段、戲劇機動化、節目年輕化 老大哥提升競爭力迎接挑戰〉,《聯合報》,1997年6月11日,版26。

    〈大選政策戲 三台護盤透玄機 「新樂園」、「頭家娘」、「花開富貴」高喊族群融合 民視緊急跟進〉,《聯合報》,1999年10月15日,版26。

    〈欠資金 民間全民急如星火 年底前要湊齊30億 只好大作廣告邀民眾認股〉,《聯合晚報》,1995年9月30日,版10。

    〈中視發難 老三台勞軍有變 民視不能只享權利不盡義務〉,《聯合報》,2000年12月1日,版27。

    〈民進黨推動「電視解禁」黃信介等人連署〉,《聯合報》,1990年9月24日,版4。

    〈民進黨出版政策白皮書 希望與國民黨進行辯論〉,《中國時報》,1993年8月14日,版4。

    〈民進黨民主台遍佈22縣市 客戶數破兩百萬 將成選戰文宣及掌握票源利器〉,《聯合報》,1993年9月14日,版2。

    〈民進黨下週併處重大違紀案〉,《聯合報》,1994年12月31日,版4。

    〈民主台也為民進黨大力造勢 朝野兩黨是五十步笑百步〉,《聯合報》,1993年11月13日,版11。

    〈民間全民雀屏中選 三黨反應〉,《中國時報》,1995年6月17日,版3。

    〈民視發音採「自然使用」原則 節目、廣告、新聞原音重現 不做作扭曲〉,《聯合報》,1996年11月7日,版22。

    〈民視加入無線電視台戰場 引爆人事挖角風潮〉,《工商時報》,1997年1月4日,版16。

    〈民視節目不與三台刻意區隔 題材大膽新聞局不置評 但須注意侵犯私權〉,《聯合報》,1997年6月13日,版26。

    〈民視董事會支持陳剛信、李光輝 要求公司不必理會地下電台攻擊 堅持企業經營〉,《聯合報》,1997年8月5日,版26。

    〈民視不再回應台灣之聲每日一問 許榮棋坦承想當民視董監事〉,《中國時報》1997年8月5日,版22。

    〈民視拒播國劇 新聞局頭大〉,《聯合報》,1997年8月17日,版26。

    〈民視慶周年 平和過關 陳水扁稱讚:終於有我媽看得懂的電視節目〉,《聯合報》,1998年6月12日,版26。

    〈民視風雲再變!李光輝 胡元輝率先求去〉,《聯合報》,1998年7月21日,版26。

    〈民視三冠王 TVBS、東森、三立互有支持者〉,《中國時報》,2001年11月19日,版27。

    〈民視 不務正業副產品?〉,《中國時報》,2003年8月29日,版A15。

    〈打破電子媒體壟斷 正義連線出擊〉,《自立早報》,1992年3月1日,版4。

    〈由反對運動人士組成 以籌組無線電視台改造媒體為目標 「民間傳播股份有限公司」展開募股〉,《中國時報》,1993年8月6日,版9。

    〈台中民主台開闢陳定南頻道〉,《中國時報》,1994年10月8日,版4。

    〈台灣的天空突然變得比較可愛了一點〉,《新新聞周刊》,1993年12月第353期,頁9。

    〈全學聯派出「突擊隊」噴漆抗議 不滿部分媒體「刻意封鎖」學生運動消息,報社及電視台 建築物成標的,並發動民眾打電話表打抗議心聲〉,《中國時報》,1990年5月7日,版3。
    〈「全民聯合無線電視台」今開播 初期發射範圍以台北縣市為主,短期內涵台灣全島及各離島〉,《中國時報》,1993年11月15日,版2。

    〈非官方新聞 官方不愛!民視常董陳剛信不向壓力低頭〉,《聯合報》,1999年6月12日,版26。

    〈吳樂天昨坦承主導干擾事件 以「連合會」會長身份表示,此舉用意在迫使政府儘速開放聲光媒體,強調將以不定時不定點方式持續行動〉,《中國時報》,1992年1月12日,版3。

    〈李總統:不宜強力壓制地下電台〉,《中國時報》,1994年10月4日,版4。

    〈李光輝出任民間全民總經理 曾任職台視及無線衛星台,老東家現是他唯一大敵手〉,《中國時報》,1996年10月19日,版22。

    〈李總統按鈕 民視開市 張俊宏感謝總統八年前促成開台〉,《中國時報》,1997年6月20日,版22。

    〈李登輝安撫元老派開始進行黨內整合〉,《新新聞周刊》,1995年6月4日第430期,頁14-17。

    〈亞太替三台背十字架 第五台無線還有得拼〉,《新新聞周刊》,1995年6月第433期,頁49。

    〈政治的電視 電視的政治〉,《中國時報》,1994年7月4日,版11。

    〈派系退出 回歸新聞專業 民視員工連署慰留李、胡 呼籲董事會停止鬥爭〉,《聯合報》,1998年7月24日,版26。

    〈原為五家競爭現台亞抽退,全民、民間合併,形成亞太、TVBS及全民民間較勁局面〉,《經濟日報》,1994年6月24日,版15。

    〈連和會「會長」吳樂天:中廣調頻網也要去干擾〉,《聯合報》,1992年1月12日,版2。

    〈連戰:開放第四家無線電視台 審議程序要公平公開〉,《中國時報》,1994年12月20日,版7。

    〈第四家全國無線電視台將開放申請設立〉,《中國時報》,1994年1月29日,版1。

    〈第四家無線電視台 民間全民中選審議委員會提出避免政黨干預等六項附帶要求 該公司表示預計在一年內開播〉,《中國時報》,1995年6月17日,版1。

    〈第四家無線電視台審議揭曉 民間全民獲經營權〉,《聯合報》,1995年6月17日,版1。

    〈第四台誕生 新禁錮階段開始?〉,《中國時報》,1995年6月25日,版11。

    〈第四家無線電視台六.六開播 夢幻組合 民視入厝〉,《聯合報》,1997年1月
    4日,版22。

    〈第四家無線電視台昨開播酒會 民視今晚開播〉,《聯合報》,1997年6月11日,版5。

    〈陳剛信選擇新戰場 將帶著多位戰將級製作人到民視 華視節目生態面臨大地震〉,《中國時報》,1996年12月17日,版22。

    〈從總機小姐做起 爬到無線電視台首席女副總位子 台灣阿湘奮鬥史 媲美日劇阿信〉,《中國時報》,1997年3月19日,版7。

    〈許榮棋砲轟民視23天 「台灣之聲」定位改成監督民視〉,《中國時報》,1997年8月1日,版22。

    〈國慶晚會 三台民視不同調〉,《聯合報》,1997年10月9日,版26。

    〈郭承峰催生 藝文界響應 禮贊國慶 玉山預見〉,《中國時報》,1997年10月9日,版23。

    〈開放頻道 相關單位展開協商〉,《中國時報》,1992年3月6日,版7。

    〈媒體改造 要求黨政軍退出 台北電台定位遭質疑〉,《中國時報》,1995年6月25日,版14。

    〈無線第四台 盼讓全民耳目一新〉,《聯合報》,1994年6月17日,版11。

    〈無線電視公器化仍然任重道遠〉,《自立早報》,1995年6月18日,版5。

    〈新聞局絕不坐視電波干擾 警總展開圍剿〉,《聯合報》,1992年1月12日,版2。

    〈新聞局譴責全民電視台開播研商取締〉,《中國時報》,1993年11月15日,版2。

    〈新聞局長胡志強書面聲明用詞含蓄 使用‘欣聞’而非‘恭喜’〉,《聯合晚報》,1995年6月16日,版10。

    〈該退出媒體的 不只黨政軍〉,《中國時報》,2001年9月27日,版15。

    〈審視綠色小組影帶 檢方搜證鉅細彌遺 可能與瞭解警員涉嫌動粗有關〉,《中國時報》,1988年6月2日,版5。

    〈澄社聽說准許民進黨設立電視台?李登輝面示黃信介〉,《聯合報》,1990年5月7日,版3。

    〈熱化省長選舉 有線電視聯播選聞〉,《聯合報》,1994年9月14日,版4。

    〈辭民視董事長 蔡同榮:為助扁連任〉,《中國時報》,2003年8月29日,版A2。

    〈競逐晚間新聞收視率 民視雙管齊下 推動「看電視學台語」活動 收視超越三台任何一台七天,重賞三百萬元〉,《聯合報》,2000年10月25日,版26。


    期刊論文

    李立,〈黨外的文字與文人!─一頁政論小史〉,《生根週刊》,8(台北,1983)。

    李福鐘,〈從威權統治到民主化—七十年的台灣政治變遷〉,《二十一世紀評論》,177(香港,2020),頁30-42。

    吳聲品,〈臺灣地下電臺面面觀〉,《藝術學報》,75(台北,2004),頁198-199。

    林麗雲〈臺灣二次政黨輪替後電視公共化運動〉,《思與言》,53:2(台北,2015),頁49-88。

    林麗雲〈坐而言,起而行:‘無盟’的實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0(台北,2003),頁145-169。

    林清芬,〈一九八〇年代初期臺灣黨外政論雜誌查禁之探究〉,《國史館學術集刊》5(台北,2005),頁260。

    柯裕棻,〈台灣電視事業發展初期的社會條件與消費狀況〉,《中華傳播學刊》,22(台北,2012),頁3-18。

    陳炳宏,〈台灣有線電視產業集團化趨勢研究:以和信和力霸企業集團為例〉,《廣播與電視》,14:89-110(台北,1999),頁90。

    陳志昌,〈臺灣新聞管制政策下的黨、公營報業發展—以《中央日報》為中心(1949-1953)〉,《暨南史學》,19(南投,2016),頁139-166。

    陳世敏〈國家與廣電頻道使用權之分析:論「有限頻道,無限使用」〉,《新聞學研究》,45(台北,1991),頁25-37。

    陳清河,〈還原媒體的時代形貌—台灣地下電台運動史流變的再論述〉,《臺灣民主季刊》,1:3(台北,2004),頁165-201。

    馮建三,〈台灣媒體八十年1921-2002〉,《二十一世紀》,74(香港,2002),頁119-127。

    管中祥,〈政黨輪替後的廣電政治學〉,《新使者》,99(台北,2007),頁8-11。

    蕭阿勤,〈認同、敘事、與行動:台灣1970年代黨外的歷史建構〉,《台灣社會學》,5(台北,2003),頁195-250。

    學位論文

    江芝瑩,〈社會運動組織議題倡議策略之研究—以媒體改造學社推動「無線電視公共化」議題為例〉(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5)

    吳泰豪,〈《大學雜誌》政治主張之研究—以1971年至1973年為中心〉(台北: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9)

    林恕暉,〈1990年代的左翼媒體—《群眾》雜誌及《群眾之聲》電台之個案研究〉(台北:文化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7)

    林信傑,〈台灣李登輝與陳水扁執政期間本土化與兩岸政策之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9)

    陳彥龍,〈電視媒介與台灣的民主化:民間全民電視台個案研究〉(高雄: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0)

    陳清河,〈台灣地下電台角色的變遷(1991-2004)〉(台北: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04)

    程宗明,〈批判台灣的電視政策,2000-2002:無線電視台公共化與數位化之思辨〉(台北: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03)

    蘇嫻雅,〈第四權與公共利益:戰後台灣的新聞媒體,1949-2004年〉(台北: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3)

    網路資源

    〈《大學雜誌》創辦50年 許信良:沒有《大學雜誌》就沒有台灣民主〉,《風傳媒》,https://www.storm.mg/article/254425?page=1,擷取日期:2021年1月6日。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90年代 台灣野百合學運三十年〉,《端傳媒》,https://theinitium.com/project/20200316-taiwan-wild-lily-30/,擷取時間:2021年6月30日。

    民視官網,https://www.ftv.com.tw/aboutftv.aspx,擷取日期:2020年12月14日。

    民主進步黨,〈為什麼民進黨必須設立無線電視台〉,https://www.dpp.org.tw/media/contents/2216,擷取日期:2021年9月6日。

    玉山台灣精神 政治人物愛攻頂〉,《大紀元》,https://www.epochtimes.com/b5/6/1/31/n1207925.htm,擷取時間:2021年5月24日。

    〈李登輝1923-2020 范雲:藉野百合學運顧權也推動民主化〉,《風傳媒》,https://www.storm.mg/article/2794481?mode=whole,擷取日期:2020年6月27日。

    〈南霸天叱吒政商 高雄陳家百年風華〉,《壹週刊》,https://tw.nextmgz.com/realtimenews/news/36165846,擷取日期:2021年12月25日。

    黃怡菁,〈「高牆倒了還有紅龍」 綠色小組與後輩的跨世代對談〉,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2016年4月27日,https://www.civilmedia.tw/archives/46788,擷取日期:2021年3月3日。

    綠色小組社會運動紀錄片,https://greenteam.tnnua.edu.tw,擷取時間:2020年12月27日。

    鄧紹妤,〈一起加入改變媒體的行列—媒體改造學社秘書長張春炎專訪〉,《逆思》https://aa39998.wixsite.com/letsnewsmedia/0724,擷取日期:2021年9月3日。

    戴寶村,〈玉山與台灣人的認同歷史〉,《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http://www.twcenter.org.tw/thematic_series/history_class/tw_window/e02_20011119,擷取時間:2021年5月6日。

    嚴玉霜,〈台灣地下電台大調查(之一):媒體近用權與公民社會〉,《卓越新聞電子報》,https://www.feja.org.tw/40191,擷取日期:2021年3月3日。

    蘇育琪,〈陳定南:必須當機斷爛根〉,《天下雜誌》,155期,1994年4月1日。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5810,擷取日期:2021年7月1日。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史研究所
    10715800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158006
    資料類型: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200010
    顯示於類別:[臺灣史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800601.pdf1562KbAdobe PDF257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