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4072
|
Title: | 近代初期東亞貿易網絡下的臺灣 Trade Network of Taiwan in Early Modern East Asia |
Authors: | 林逸帆 Lin, Yi-fan |
Contributors: | 翁佳音 Ang, Kaim 林逸帆 Lin, Yi-fan |
Keywords: | 荷蘭東印度公司 魍港 北港 淡水雞籠 漳州 針路 |
Date: | 2021 |
Issue Date: | 2021-03-02 14:29:19 (UTC+8) |
Abstract: | 本文從「長期結構」史的角度,以十七世紀貿易網絡為主,以臺灣本島的視角,分成島內網絡與島外網絡兩方面。一方面從宏觀的視野,考察東亞航海網絡的長期結構與發展,臺灣於網絡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以歷史學考證為方法,漢文、歐文、日文文獻比對,分析台灣進出口商品與本島內部交流物品及歷史意義。本文以《Selden航海圖》作為鳥瞰式的東亞航線考察,比對相關的針路簿。皆以漳州九龍江為出發處,分為往北與往南,往北為福州—日本—琉球路線,往南則是至呂宋或東南亞。東南亞中主要轉折的指標地為崑崙山、羅灣頭、苧盤山三處,七洲、順塔次之。航海路線結構的變動不大,只因歷史事件的變動,使得路線微調。十六世紀後半,東番魍港、北港有林道乾、林鳳等海賊的活動,出現漢籍文獻中。因海賊活動臺灣進入東亞貿易網絡的結構,台灣沿岸如北港、雞籠、淡水、二林、魍港、打狗、沙馬歧頭,從針路指標點變成目的地。十六世紀與十七世紀之交,臺灣島上已有一定的外來活動,1619年前後,大海商林錦吾、趙若思集團、李旦、顏思齊、鄭芝龍等人接連來到臺灣西岸。 1622至1624年間,澎湖島為中心,北往日本、東往臺灣、西往中國、南則往越南、巴達維亞等東南亞地區,1624年改以臺灣港為中心,澎湖為輔,在佔有淡水、雞籠後,臺灣島的附近公司航行網絡形成淡水、雞籠、澎湖與臺灣港主要四角關係,然而西岸沿海港口的史料,顯示臺灣有好多港口,對島內聯絡,亦可對外航行,至十八世紀仍可見其存在,其具有長期結構性。以《熱蘭遮城日誌》來看,其記載與公司業務與利益相關,因此船隻運作上又分成公司船隻與非公司船隻,前者為公司相關的貿易、軍事或日常治理的運輸,後者為漢商、自由商人、漁人與勞工的運輸與移動。非公司的船隻的對外網絡,以前往中國沿海、澎湖、東南亞為主,特別是巴達維亞與廣南。進出口貨品方面,對中國沿海與澎湖的貨品甚多,進口中國民生物品,如絲棉襪、布料、油紙、粗紙、金紙、磁、甕、鐵鍋,以及食物、農產品、明礬等,出口物品有公司的東南亞香料、東南亞藤,鉛,錫,1640年代以後包含各種鹿的加工品、魚貨與漁業加工品、農產品、糖蜜、糖、麻、酒等。島內的貨品流通也與民生用品、各項加工品,即當地特產有關,從貨物往來可見各地漢人活動與定住增多。 在荷蘭東印度公司控制臺灣全島後,陸路交通網絡,連接起來可以環島一圈,並有北、中、南路皆有橫貫道路的存在可能,多半未被公司完全掌控,然而並非不存在。本文以臺灣島嶼為中心,討論臺灣於十七世紀的島內情況與島外連結。從東亞小島的角度,看貿易與航海網絡的流通與聯結,兼探臺灣島內早期歷史的情況。 |
Reference: | 一、 史料 (一)歐文 1. Jan Pietersz. Coen, erzameld door H.T. Colenbrander, Jan Pietersz. Coen, bescheiden omternt zijn bedrijf in Indië, deel 1, `s-Gravenhage: M. Nijhoff, 1919. 2. J. L. Blussé , M. E. van Opstall, Ts’ao Yung-Ho eds., De dagregisters van het kasteel Zeelandia, Taiwan, 1629-1662, deel 1, ’s-Gravenhage: M. Nijhoff, 1986. 3. J. L. Blussé, N. C. Everts, W. E. Milde, Ts’ao Yung-Ho, eds., De dagregisters van het kasteel Zeelandia, Taiwan, 1629-1662, deel 4, Den Haag: Instituut voor Nederlandse Geschiedenis, 2000. 4. J. L. Blussé, W. E. Milde, Ts’ao Yung-Ho eds., De dagregisters van het kasteel Zeelandia, Taiwan, 1629-1662, deel 2, Den Haag: Instituut voor Nederlandse Geschiedenis, 1995. 5. J. L. Blussé, W. E. Milde, Ts’ao Yung-Ho eds., De dagregisters van het kasteel Zeelandia, Taiwan, 1629-1662, deel 3, Den Haag: Instituut voor Nederlandse Geschiedenis, 1996. 6. José Eugenio Borao Mateo, Spaniards in Taiwan. Vol. I, II. Taipei: SMC Publishing Inc., 2001-2002. 7. Leonard Blussé, Natalie Everts, The Formosan encounter : notes on Formosa`s aboriginal society: a selection of documents from Dutch archival sources. vol. 1- vol. 4. Taipei : Shung Ye Museum of Formosan Aborigines : Distributor, SMC Pub Press, 1999-2010. 8. Linschoten, Itinerario, Voyage ofte Schipvaert van Jan Huygen van Linschoten, 1579-1592. Uitgegeven door Dr. H. Kern. Werken der Linschoten Vereeniging II, ’s-Gravenhage: M. Nijhoff, 1910, 9. W. ph Coolhaas, Generale missiven van gouverneurs-generaal en raden aan heren XVII der Ver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 deel 1, 1610-1638, ’s-Gravenhage: M. Nijhoff, 1960. 10. W. ph Coolhaas, Generale missiven van gouverneurs-generaal en raden aan heren XVII der Ver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 deel 2, 1639-1655, ’s-Gravenhage: M. Nijhoff, 1964. 11. W. ph Coolhaas, Generale missiven van gouverneurs-generaal en raden aan heren XVII der Ver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 deel 3, 1656-1674, ’s-Gravenhage: M. Nijhoff, 1968. 12. 雷爺兒生日誌1622.7.30, VOC 1077 fol.153-171. 13. 決議錄VOC1077 fol. 180-202;VOC 1077 fol.153-171;決議錄VOC1077 fol. 180-202, VOC 1080 fol.76-91。 (二)日文 1. 永積洋子譯,《平户オランダ商館日記1-4》岩波書店,1969-1970。 2. 岩生成一等譯註,《東方案內記》,東京:岩波書店,1968。 3. 高瀬弘一郎訳註,《モンスーン文書と日本:十七世紀ポルトガル公文書集》,東京都:八木書店,2006。 4. 松田毅一監訳,《十六・七世紀イエズス会日本報告集》,京都:同朋舎出版,1987-1998。 5. 松田毅一監譯,《十六‧七世紀イエズス会に本報告集》第II期第I卷,京都:同朋社,1990。 6. 村上直次郎訳、柳谷武夫編,《イエズス会士日本通信 上、下》,東京:雄松堂書店,1968-1969。 7. 村上直次郎訳注;中村孝志校注,《バタヴィア城日誌》1,東京都:平凡社,1970。 8. 村上直次郎訳注;中村孝志校注,《バタヴィア城日誌》2,東京都:平凡社,1972。村上直次郎訳注;中村孝志校注,《バタヴィア城日誌》3,東京都:平凡社,1975。 9. 村上直次郎譯,《異國往復書翰集 增訂異國日誌抄》,東京:駿南社,1929。 10. 村上直次郎譯註,《ドン・ロドリゴ日本見聞錄‧ビスカイノ金銀島探檢報告》,東京:雄松堂書店,1966。 11. 臺湾総督府民政局殖産部,《臺湾産業調査録》,東京市:臺湾総督府民政局殖産部,1896。 12. 鄭舜功、三ケ尻浩校訂,《日本一鑒》,1937年抄本。 13. 東京大學史料編纂所編,《日本海外關係史料 オランダ商館長日誌譯文編之六》,東京:東京大學史料編纂所刊行,1987。 14. 臺灣總督府;史料編纂會,〈司令官コルネリス ライエルセンの日誌〉,臺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年分不詳。 (三)漢文 1. 《明實錄》,「漢籍全文資料庫」。 2.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 3.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4. 不著撰人,《安平縣雜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5. 中央硏究院曆史語言硏究所編,《明清史料戊編 1》,臺北:維新,1972。 6. 向達校注,《西洋番國志 鄭和航海圖 兩種海道針經》,北京市:中華書局,2000。 7. 朱國禎,《湧幢小品》。「漢籍全文資料庫」。 8.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9. 江樹生,《熱蘭遮城日誌》1,臺南市:臺南市政府,1999。 10. 江樹生,《熱蘭遮城日誌》2,臺南市:臺南市政府,2002。 11. 江樹生,《熱蘭遮城日誌》3,臺南市:臺南市政府,2003。 12. 江樹生,《熱蘭遮城日誌》4,臺南市:臺南市政府,2011。 13. 江樹生主譯註;翁佳音協譯註;陳瑢真、Paula Koning、李瑞源,《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臺灣長官致巴達維亞總督書信集 Ⅲ、Ⅳ、Ⅴ(1629-1636)》,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5。 14. 江樹生主譯註;翁佳音協譯註;陳瑢真、林孟欣、Paula Koning,《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臺灣長官致巴達維亞總督書信集 Ⅰ(1622-1626)、Ⅱ(1627-1629)》,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臺南市: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0。 15. 金國平編譯,《西方澳門史料選萃(15-16世紀)》,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2005。 16. 李毓中,《臺灣與西班牙關係史料彙編 1-3》,南投市:臺灣文獻館,2008-2013。 17. 汪大淵撰、藤田豐八校注,《島夷志略校注》(北平:文殿閣書莊,1936),頁97-98。國臺灣華文電子書庫:https://taiwanebook.ncl.edu.tw/zh-tw/book/NTUL-9900013369. 18. 沈有容,《閩海贈言》,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19. 周凱,《廈門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20. 周鍾瑄,《諸羅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21. 查繼佐,《罪惟錄選輯》,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22. 范咸,《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23. 計六奇,《明季南略》,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24. 夏獻綸,《臺灣輿圖》,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25. 孫元衡,《赤崁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26. 馬歡著、馮承鈞校注,《瀛涯勝覽校注》,上海市:商務,1935。臺灣華文電子書庫:https://taiwanebook.ncl.edu.tw/zh-tw/book/NCL-001101082 27. 張燮著、謝方點校,《東西洋考》,北京:中華書局,1981 28. 曹履泰,《靖海紀略》,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29. 曹學佺,《湘西紀行》。国立公文書館藏。 30. 許孚遠,《敬和堂集》,中央圖書館影印日本內閣文庫藏,明萬曆三十九年刊本。 31. 郭棐撰,黃國聲、鄧貴忠點校,《粵大記》上冊,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4。 32. 陳仁錫,《無夢園初集》漫集二,崇禎6年(1633)本。世界數字圖書館(WDL) 33.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34. 陳佳榮、朱鑑秋主編,《中國歷代海路針經》,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2016.1。 35. 陳培桂,《淡水廳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36. 傅吾康主編,《泰國華文銘刻匯編》,臺北市:新文豐,1998。 37. 程紹剛譯註,《荷蘭人在福爾摩沙》,臺北縣:聯經,2000。 38. 費信著、馮承鈞校注,《星槎勝覽校注》(上海市:商務,1936),頁9-10。臺灣華文電子書庫:https://taiwanebook.ncl.edu.tw/zh-tw/book/NCL-002875556 39.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 40. 黃省曾著、謝方點校,《西洋朝貢典錄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1。 41. 慎懋賞,《四夷廣記》下,臺北:中央圖書館,1985。 42. 鄒漪,《明季遺聞》,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43.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使琉球錄三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0。 44.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明經世文編選錄》,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1。 45.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4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初海疆圖說》,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47.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案彙錄己集》,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 48. 劉徳称等纂,《大南一統志》第二輯,東京市:印度支那研究会,1941。 49. 蔣毓英,《臺灣府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7。 50. 蔣毓英,《臺灣府志》臺灣史料集成 清代臺灣方志彙刊第1冊,臺北:行政院文建會,2004。 51. 鄭亦鄒,《鄭成功傳》,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52. 盧之頤,《本草乘雅半偈》,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53. 蕭崇業、謝杰,《使琉球錄》,臺北市:學生,1969,明萬曆刊本。 54. 薛紹元,《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55. 謝肇淛,《五雜俎》。國立公文書館 56. 瞿九思,《萬曆武功錄》。https://archive.org/embed/02081853.cn 57. 饒宗頤《潮州志匯編》,香港:龍門書店,1965。 58.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中華古籍資源庫。 二、專書 (一)歐文 1. Gaastra F.S. De geschiedenis van de VOC. Zutphen: De Walburg Pers, 2012 2. H. Yule, A. C. Burnell, Hobson-Jobson, London: John Murray, 1903. 3. J. C. Van Leur, Indonesian Trade and Society: Essays in Asian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The Hague: W. van Hoeve, 1955. 4. José María Alvarez, Formosa, geográfica e históricamente considerada. Barcelona: 1933. 5. J. Wills Jr., Eclipsed Entrepô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 Taiwan and Central Vietnam, 1500-1800. Aldershot : Ashgate, 2002. 6. Leonard Blussé, Visible Cities Canton, Nagasaki and Batavia and the Coming of the American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7. M Kooijmans, J E Oosterling, VOC-Glossarium: Verklaringen van termen, verzameld uit de Rijks Geschiedkundige Publicatiën, die betrekking hebben op de Ver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 Den Haag: Instituut voor Nederlandse Geschiedenis, 2000. 8. Rodolfo Dalgado, Influência do Vocabulário Português em Línguas Asiáticas, Coimbra: Imprensa da Universidade, 1913. 9. Tonio Andrade, How Taiwan Became Chinese: Dutch, Spanish, and Han Colonization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8. 10. Tonio Andrade, Lost Colony: The Untold Story of China’s First Great Victory over the Wes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1. 11. Van Dam-Stapel, Beschrijvinge van 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 eerste boek, deel I, uitgegeven door Dr. F. W. Stapel, `s-Gravenhage: Martinus nijhoff, 1927. 12. Van Dam-Stapel, Beschrijvinge, derde boek, `s-Gravenhage: Martinus nijhoff, 1943. 13. Van Dam-Stapel, Beschrijvinge, eerste boek, deel II, `s-Gravenhage: Martinus nijhoff, 1929. 14. Van Dam-Stapel, Beschrijvinge, tweede boek, deel I, `s-Gravenhage: Martinus nijhoff, 1931. 15. Van Dam-Stapel, Beschrijvinge, tweede boek, deel II , `s-Gravenhage: Martinus nijhoff, 1932. 16. Van Dam-Stapel, Beschrijvinge, tweede boek, deel III , `s-Gravenhage: Martinus nijhoff, 1939. 17. Van Dam-Stapel, Beschrijvinge, vierde boek, `s-Gravenhage: Martinus nijhoff, 1954. 18. X. Soares, Portugese Vocables in Asiatic Languages, NEW Delhi: Asian educational services, 1988. 19. G. C. Klerk de Reus, Geschichtlicher ueberblick der Administrativen, Rechtlichen und Finanziellen Entwicklung der Niederlandische-Ostindischen Compagnie. VGB. 47 (1891). Batavia.(雷塢士著,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譯,《荷蘭東印度會社の司法》,「南支那及南洋調查」,第七八(大正十二年,五月),頁32。) (二)日文 1. オスカー・ナホッド著、富永牧太訳,《十七世紀日蘭交涉史》,奈良県:養德社,1956。 2. 安野眞幸,《港市論 平戸・長崎・横瀬浦》,東京都:日本エディタースクール出版部,1992。 3. 羽田正,《東インド会社とアジアの海》,東京都:講談社,2007。 4. 永積昭,《オランダ東インド会社》,東京都:講談社,2000。 5. 永積洋子,《朱印船》,東京:吉川弘文館,2001。 6. 永積洋子編,《唐船輸出入品数量一覧 1637-1833年》,東京都:創文社,1987。 7. 岸本美緒,〈東アジア‧東南アジア傳統社會の形成〉《岩波講座世界歷史13:東アジア‧東南アジア傳統社會の形成》(東京:岩波書店,1998) 8. 岩生成一,《新版朱印船貿易史の研究》,東京:吉川弘文館,1985。 9. 岩生成一,《南洋日本町の研究》,東京:南亜文化研究所,1941。 10. 弘末雅士,《東南アジアの港市世界―地域社会の形成と世界秩序》,東京都:岩波書店,2004。 11. 荒野泰典、石井正敏、村井章介,《アジアのなかの日本史》,東京都:東京大學出版会,2000。 12. 荒野泰典,《近世日本と東アジア》,東京都:東京大學出版会,2005。 13. 佐久間重男,《日明関係史の研究》,東京:吉川弘文館,1992。 14. 山脇悌二郎著,《事典 絹と木綿の江戶時代》,東京都:吉川弘文館,2002。 15. 徐玉虎,《明鄭和之硏究》,高雄市:德馨室出版社,1980。 16. 西嶋定生,《古代東アジア世紀と日本》,東京都:岩波書局,2000。 17. 中島楽章編,《南蛮・紅毛・唐人 一六・一七世紀の東アジア海域》,京都:思文閣出版,2013。 18. 桃木至朗編,《海域アジア史研究入門》,東京都:岩波書店,2008。 19. 藤田元春,《日支交通の研究 中近世篇》,東京:富山房,1938。 20. 片桐一男,《平成蘭學事始》,東京:智書房,2004。 21. 矢野暢,《東南アジア学入門》,東京:弘文堂,1992。 (三)漢文 1. 中村孝志,《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 上卷》,新北市:稻鄉,1998。 2. 中村孝志,《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 下卷》,新北市:稻鄉,2002。 3. 方真真,《明末清初臺灣與馬尼拉的帆船貿易(1664-1684)》,臺北:稻鄉出版社,2006。 4. J.C. Blusse,莊國土譯,《巴達維亞華人與中荷貿易》,西寧:廣西人民,1997.3。 5. 包樂史、曹永和、江樹生編,《荷蘭東印度公司有關臺灣檔案目録》,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1997。 6. 江樹生,《鄭成功和荷蘭人在臺灣的最後一戰及換文締和》,臺北市:漢聲,1992。 7. 江樹生,《檔案敘事 : 早期臺灣史硏究論文集》,臺南市: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6。 8. 金國平、吳志良,《東西望洋》,澳門:澳門成人教育學會,2002。 9. 海軍海洋測繪研究所、大連海運學院航海史研究室編制,《新編鄭和航海圖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 10. 翁佳音,《大臺北古地圖考釋》,新北市:稻鄉,2006。 11. 翁佳音,《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的連續性問題》,新北市:稻鄉出版社,2008。 12. 康培德,《殖民接觸與帝國邊陲—花蓮地區原住民十七至十九世紀的歷史變遷》,新北市:稻鄉出版社,1999。 13. 康培德,《殖民想像與地方流變:荷蘭東印度公司與臺灣原住民》,臺北市:聯經,2016。 14. 張天澤著,姚楠、錢江譯,《中葡早期通商史》,香港:中華書局,1988。 15. 曹永和,《中國海洋史論集》,臺北市:聯經出版社,2000 16. 曹永和,《近世臺灣鹿皮貿易考:青年曹永和的學術啟航》,臺北市:遠流,2011。 17.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市:聯經出版社,1979。 18.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臺北市:聯經出版社,2000。 19. 曹婉如等編《中國古代地圖集 明代》,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 20. 許賢瑤譯,《荷蘭時代臺灣史論文集》,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1。 21. 陳佳榮、謝方、陸峻嶺,《古代南海地名匯釋》,北京市:中華書局,2002。 22. 陳宗仁,《雞籠山與淡水洋:東亞海域與臺灣早期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5。 23. 陳荊和,《16世紀之菲律賓華僑》,香港:新亞研究所東亞研究室刊,1968。 24. 陳國棟,《東亞海域一千年》,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2005。 25. 馮承鈞,《中國南洋交通史》,上海市:商務印書館,1937。 26. 楊彥杰,《荷據時代臺灣史》,臺北市:聯經,2000。 27. 楊國禎,《閩在海中》,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 28. 楊國楨,《瀛海方程:中國海洋發展理論和歷史文化》,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 9。 29. 劉益昌主編,《臺灣史前史專論》,臺北:聯經,2016。 30. 鄭永常,《明清東亞舟師祕本:耶魯航海圖研究》,臺北市:遠流,2018。 31. 鄭永常主編,《東亞海域網絡與港市社會》,臺北市:里仁,2015。 32. 鄭維中,《海上傭兵:十七世紀東亞海域的戰爭、貿易與海上劫掠》,臺北市:衛城出版,2021。 33. 薛化元、川島真、洪郁如主編,《跨域青年學者臺灣與東亞近代史研究論集》,新北市:稻鄉,2016。 34. 韓家寶,鄭維中譯《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臺北:播種者文化,2002.5。 三、期刊論文 1. Robert Batchelor (2013) The Selden Map Rediscovered: A Chinese Map of East Asian Shipping Routes, c.1619, Imago Mundi, 65:1, 37-63, DOI: 10.1080/03085694.2013.731203. 2. W. P. Groeneveldt, ‘De Nederlanders in China, 1601-1624.’ Bijdragen T. L. en V. van N.I.(BKI)6e reeks, 4de deel. 1898. 3. 中島楽章,〈ポルトガル人日本発来航再論〉,《史淵》146(福岡市:九州大学大学院人文科学研究院,2009.03),頁41-78。 4. 中島楽章,〈十六世紀末の福建-フィリピン-九州貿易〉,《史淵》144,(福岡市:九州大学大学院人文科学研究院,2007.03),頁55-92。 5. 中島楽章,《大航海時代の海域アジアと琉球──レキオスを求めて》(京都市:思文閣,2020),頁239-257。 6. 方真真,〈十七世紀馬尼拉與南亞的貿易研究〉,《成大歷史學報》53,2017.12,頁179-227。 7. 岩生成一,〈有馬晴信の臺灣島視察船派遣〉,收入臺湾総督府博物館編,《創立三十年記念論文集》,臺北:臺湾博物館協会,1939,頁287-296。 8. 岩生成一,〈明末日本僑寓支那人甲必丹李旦考〉,《東洋學報》,23:3(東京:東洋文庫,1936),頁379-435。 9. 岩生成一,〈長崎代官村山等安の臺灣遠征と遣明使〉,《臺北帝国大学文政学部史学科研究年報》(臺北:臺北帝国大学文政学部,1934)頁283-359。 10. 岩生成一,〈豐臣秀吉の臺灣島招諭計畫〉,《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史學科研究年報》7(臺北:臺北帝国大学文政学部,1942),頁77-118。 11. 林偉盛,〈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大員的船舶與貨物轉運〉,《國史館館刊》45,2015,頁1-57。 12. 林偉盛,〈荷蘭東印度公司檔案有關臺灣史料介紹〉,《漢學研究通訊》19:3,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0,頁262 - 271。 13. 林偉盛,〈論早期臺灣鹿皮貿易史的研究:由曹著《近世臺灣鹿皮貿易考》談起〉,《臺灣史研究》21:3,2014,頁181-218。 14. 邱炫煜,〈中國海洋發展史上「東南亞」名詞溯源的研究〉,《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4(臺北市:中研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2002),頁317-321。 15. 邱馨慧,〈從雞籠到淡水―荷蘭時代北臺灣的政治經濟移轉〉,《淡江史學》23,2011.09,頁205-221。 16. 翁佳音,〈複數海賊王--鄭芝龍與他的前後輩〉,《臺灣風物》69:3(臺北市:財團法人林本源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2019.09),頁25-53。 17. 翁佳音,〈蕃薯圖像的形成--十六、十七世紀臺灣地圖的研究〉,發表於空間新思維──歷史輿圖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故宮博物院文會堂:國立故宮博物院,2008年11月6-7日。 18. 翁佳音〈荷蘭時代的經濟作物 Teezee 探考〉,《臺灣風物》,68:2(2018.6),頁9–19 19. 康培德,〈荷蘭時代澎湖對外海運角色及與大員關係〉,收入澎湖縣文化局編,《澎湖研究 第七屆學術研討會論文輯》,澎湖:澎湖縣文化局,2008 年。 20. 陳佳榮,〈再說《順風相送》源自吳朴的《渡海方程》〉,《海洋史研究》10(北京市:廣東省社科院,2017.6),頁354-364。 21. 陳佳榮,「新近發現的《明代東西洋航海圖》略析」,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blog/?p=2025,date: 2020.11。 22. 陳宗仁,〈1622年前後荷蘭東印度公司有關東亞貿易策略的轉變──兼論荷蘭文獻中的Lamang傳聞〉,《臺大歷史學報》35(2005.6),頁283-308。 23. 陳宗仁,〈Selden Map 有關臺灣與琉球的描繪及其知識淵源:兼論北港與加里林的位置與地緣意涵〉,《臺灣史研究》27:3,(臺北市:中研院臺史所,2020. 09),頁21-28。 24. 陳宗仁,〈明朝晚期〈福建海防圖〉的繪製及其時代背景〉,《臺灣史研究》23:3(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6.9),頁1-42。 25. 陳春聲,〈從「倭亂」到「遷海」:明末清初潮州地方動亂與鄉村社會變遷〉《明清論叢》2,(北京:紫金城出版社,2001),頁73-106。 26. 陳鴻瑜,〈早期南海航路與島礁之發現〉,《政治大學歷史學報》39(臺北,政治大學歷史系,2013.5),頁25-92。 27. 湯開建,〈明隆萬之際粵東巨盜林鳳事跡詳考——以劉堯誨《督撫疏議》中林鳳史料為中心〉,《歷史研究》6(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2012),頁43-65。 28. 湯開建,〈明隆萬之際粵東巨盜林鳳事蹟詳考:以劉堯誨《督撫疏議》中林鳳史料為中心〉,《歷史研究》6,北京:2012,頁43-65。 29. 萬明,〈晚明海洋意識的重構——「東礦西珍」與白銀貨幣化研究〉,《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13.4),頁71-156。 30. 劉廣定,〈中國用硫史研究:古代純化硫磺法初探〉,《中國科學史論集》(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02),頁377-390。 31. 横田きよ子,〈日本における「臺湾」の呼称の変遷について:主に近世 を対象として〉,《海港都市研究》4(神戸:神戸大学大学院人文科学研究科海港都市研究センター,2009-03),頁163-183。 32. 鄭瑞明,〈巴達維亞城與熱蘭遮城貿易關係初探1624-1662〉,發表於臺南「國姓爺與媽祖信仰研討會」,2011年10月。 33. 鄭瑞明,〈近世初期荷蘭東印度公司VOC的臺日貿易初探(1624-1662)〉,《臺灣文獻》,57:4(南投市,2006.12),頁1-36。 34. 鄭維中,〈荷蘭東印度公司(VOC)經營臺灣鹿皮出口貿易的緣起(1624-1642)〉,《臺灣史研究》24:3,2017.9,頁 1-48。 35. 錢江,〈1570—1760年中國和呂宋貿易的發展及貿易額的估算〉,《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6:3,廈門:廈門大學,1986。 四、碩博士論文 1. 李碩珞,〈李旦與顏思齊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 2. 林逸帆,〈十七世紀東亞布匹貿易──以絲綢為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0。 3. 林偉盛,〈荷據時期東印度公司在臺灣的貿易1622-1662〉,臺大史研所博士論文,1998.6。 4. 蔡郁蘋,〈十七世紀鄭氏家族對日貿易關係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5。 |
Description: |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史研究所 100158502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158502 |
Data Type: | thesis |
DOI: | 10.6814/NCCU202100369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臺灣史研究所]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Description |
Size | Format | |
850201.pdf | | 47366Kb | Adobe PDF2 | 11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