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105/145137 (79%)
Visitors : 52196785      Online Users : 72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25611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5611


    Title: 端其蒙養,習與性成:明代的兒童習禮
    Children Education about Li in Ming Dynasty
    Authors: 陳詩瑋
    Chen, Shih-Wei
    Contributors: 陳秀芬
    陳詩瑋
    Chen, Shih-Wei
    Keywords: 明代
    兒童教育
    禮儀
    Date: 2019
    Issue Date: 2019-09-05 16:01:48 (UTC+8)
    Abstract: 本文旨在討論明代兒童教育中的「禮儀學習」,分別由理論和實際的教育內容和教學方法切入。第一章探討明代士人對於兒童認識和童蒙教育的構想。明代士人受到宋代理學家的影響,認為兒童的善性與良知是與生俱來的,只要加以操持存養即作為成德成聖的根本;但在教學或日常生活中,士人們也觀察到兒童的天性既非全然的善良,並且極易受到後天環境的影響。在這兩種拉力間,士人們除了強調及早開始教育的重要,也著手改良童蒙教育的內容,「習禮」逐漸成為童蒙教育的重點之一。
    第二章討論士人和官員在地方推行兒童習禮的方法與課程。弘治十七年(1504),明代朝廷下令使習禮正式成為明代社學的課程之一,而即使在某些地區社學成效不彰,身處基層社會的士人也試圖通過集會的方式教導兒童習禮。習禮的內容大致可分為三類:冠婚喪祭四禮、相見禮和事奉父母兄長之禮。這些禮儀教育雖然範圍各不相同,但其背後主旨仍可大體歸納如下:首先,習禮的目的不在強求兒童精通各種儀式的步驟和背後意涵,能粗略認識並且在教師的帶領下演習即可。其次,習禮更偏重兒童切身之事,以求易懂易行,而家內倫理的「孝悌」既是官方標舉的重要德目,也是兒童最熟悉、最容易實踐者,因此習禮的課程也以婚冠祭為重、侍奉尊長之禮多半關於家內孝順父母。
    本文的第三章則討論明代童蒙教材、塾師對日常生活中儀節、禮貌的教學。這些日常雜儀雖然瑣碎,但仍有其共通點:首先,如何打理自己的衣著外表、與人見面相處的禮貌和良好的儀態,這些「禮」既關乎政府的法令,也包括社會上約定成俗的價值觀,透過這些禮儀教導了兒童基處的應世之道。其次,過去外在言行被認為是內在德性與修養的自然流露,但明代童蒙書籍更傾向將行為管理視為控制內心的方式:如透過衣著、飲食的簡約,使兒童習慣於克制私慾,成人後才不至流於放蕩淫佚;而對於視聽言動、舉手投足多半要求從容舒緩,用以戒除內心的粗服急躁,培養安詳沈穩的性情。這些禮儀教育更清晰地展示了對兒童「外而內」兒童的規訓,且不只是透過師長、父兄等他者,也期望兒童能時時自省、自我約束,因此各類童蒙書籍不只直白的告訴兒童該怎麼做,也強調這些行為在社交場合、在他人眼中的看法。藉以強化兒童的自我管理,「檢束身心」使之視聽言動皆合乎禮法的規範。
    Reference: (一)史料
    1. 鄭玄注,孔穎達疏,龔抗雲整理,王文錦審定,《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2. 趙岐注,孫奭疏等整理,錢遜審定,《孟子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3. 長孫無忌等撰,《唐律疏議》,臺北:弘文館出版社,1986。
    4. 朱熹,《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 張廷玉等撰,楊家駱主編,《明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
    6. 中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明太祖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7.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明英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8.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明憲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9. 明太祖,《御製大誥初編》,收入劉海年、楊一凡總主編,《中國珍稀法律典籍集成》乙編,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
    10. 李東陽等撰,申時行等重修,《大明會典》,臺北:國風出版社,1963。
    11. 徐一夔等撰,《明集禮》,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 1983。
    12. 不著撰人,《教子良規》,收錄於陶珙編,《穀詒彙》,國家圖書館藏明崇禎甲戌滇南陶氏刊本。
    13. 文震亨,《長物志》,收入《飲食起居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14. 方可立等輯,屠羲英校,《鄉校禮輯》,中研院傅斯年圖書館藏光碟,據明隆慶元年刻本拍攝。
    15. 王守仁,《王陽明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
    16. 王廷相,《王廷相集》,北京:中華書局,1989。
    17. 王昶等纂修,《直隸太倉州志》,上海:上海古籍, 2002,據嘉慶七年刻本影印。
    18. 王齊,《雄乘》,收入《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3,臺北:新文豐,1985,據嘉靖刻本影印。
    19. 丘濬,《大學衍義補》,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
    20. 吕坤撰,王國軒、王秀梅整理,《呂坤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
    21. 李贄著,張建業、張岱注,《李贄全集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10。
    22. 沈鯉,《文雅社約》,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1997,據浙江圖書館藏明萬曆三十年刻本影印。
    23. 明.葛丈簡纂修,《績溪積慶坊葛氏家訓》,收入《中國家譜資料選編.家族規約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據明嘉靖四十四年刻本點校。
    24. 林希元,《同安林次崖先生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1997,據遼寧省圖書館藏清乾隆十八年陳臚聲詒燕堂刻本影印。
    25. 柳應龍,《新刊社塾啟蒙禮教類吟》,收入《故宮珍本叢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據明萬曆二十二年錢唐湯沐刻本影印。
    26. 凌錫祺編,《尊道先生年譜》,收錄於《叢書集成三編》,臺北:新文豐,1996,據清光緒二十六年刻本影印。
    27. 唐彪,《父師善誘法》,上海:華東師大,1992。
    28. 桂萼,《文襄公奏議》,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1997,據重慶圖書館藏明嘉靖二十三年桂載刻本影印。
    29. 崔學古,《幼訓》,收入《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1999,據檀几叢書本排印。
    30. 張文嘉,《重定齊家寶要》,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 1997,據北京圖書館分館藏清康熙刻本影印。
    31. 張行簡,《塾中瑣言》,收入徐梓、王雪梅主編,《童蒙要義》,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
    32. 張伯行,《養正類編》,收入《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編輯部,1985,據同治左宗棠增刊本排印。
    33. 張祥鳶,《華陽洞稾》,收入《四庫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1997,據南京圖書館藏明萬曆刻本影印。
    34. 陳宏謀,《五種遺規.養正遺規》,臺北:中華書局,1981。
    35. 陳昭祥輯,《文堂鄉約家法》,中研院傅斯年圖書館藏光碟片,隆慶六年刻本。
    36. 陳選,《小學句讀》,國家圖書館藏,明嘉靖戊戌紹興刊本。
    37. 陸世儀,《桴亭先生集外文》,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第3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民國十六年刻本。
    38. 陸世儀,《酬學論答》,收入《叢書集成三編》,臺北:新文豐, 1989,據清光緒二十五年刻本。
    39. 陸深,《儼山集》,收入《景印文津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
    40. 黄佐,《泰泉鄉禮》,收入《清文津閣四庫全書》48冊,北京 : 商務印書館,2005。
    41. 湛若水,《湛甘泉先生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1997,據山西大學圖書館藏清康熙二十年黃楷刻本影印。
    42. 馮夢龍編撰,《警世通言》,臺北:三民書局,1983。
    43. 黃佐,《小學古訓》,收入《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據清道光伍崇曜校刊本排印。
    44. 楊守阯,《碧川文選》,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1997,據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明嘉靖四年陸鈳刻本影印。
    45. 葉春及,《石洞集》,收入《清文津閣四庫全書》429冊,北京 : 商務印書館,2005。
    46. 劉子明輯,《新板全補天下便用文林妙錦萬寶全書》,收入《明代通俗日用類書集刊》,重慶 : 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據明萬曆四十年書林劉氏安正堂重刊本影印。
    47. 錢肅樂修,張采纂,《太倉州志》,國家圖書館藏微縮資料,崇禎十五年刻本。
    48. 霍韜,《渭厓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1997,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四年霍與瑕刻本影印。
    49. 薛瑄,《讀書錄・續錄》,收入《清文津閣四庫全書》236冊,北京 : 商務印書館,2005。
    50. 薛論道,《林石逸興》,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2002,北京圖書館藏明萬曆刻本影印。
    51. 顏鈞著,黃宣民點校,《顏鈞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52. 魏良弼,《太常少卿魏水洲先生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1997,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三十五年熊劍化徐良彥刻本影印。
    53. 魏良弼,《太常少卿魏水洲先生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1997,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三十五年熊劍化徐良彥刻本影印。
    54. 魏校,《莊渠遺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
    55. 羅汝芳著,方祖猷等編校,《羅汝芳集・近溪子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56. 龔廷賢,《萬病回春》,收入《龔廷賢醫學全書》,北京:中國中醫藥發行,1999)
    (二)專書
    1. 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2. 王汎森,《權力的毛細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學術與心態》,臺北:聯經,2014。
    3. 何淑宜,《明代士紳與通俗文化的關係─以喪葬禮俗為例的考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4.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臺北:允晨文化,2004。
    5. 吳震,《陽明後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發行, 2003。
    6. 吳震,《羅汝芳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
    7. 呂妙芬,《孝治天下:《孝經》與近世中國的政治與文化》,臺北:聯經,2011。
    8. 巫仁恕,《品味奢華 : 晚明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北京:中華書局,2008。
    9. 李弘祺,《學以為己 : 傳統中國的教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2。
    10. 林麗月,氏著《奢儉.本末.出處:明清社會的秩序心態》,臺北:新文豐,2014。
    11. 徐梓,《蒙學讀物的歷史透視》,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12. 張志公,《傳統語文教育教材論》,北京:中華書局,1992。
    13. 張壽安,《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禮教論爭與禮秩重省》,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
    14. 陳秀芬,《養生與修身 : 晚明文人的身體書寫與攝生技術》,臺北:稻鄉出版社,2009。
    15. 陳來,《宋明理學》,臺北: 允晨文化,2010。
    16.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
    17.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 : 復旦大學,2001。
    18. 解揚,《政治與事君︰呂坤《實政錄》及其經世思想研究》,北京:三聯書局,2011。
    19. 熊秉真,《幼幼:傳統中國的繈褓之道》,臺北:聯經,1995。
    20. 熊秉真,《安恙:近世中國兒童的疾病與健康》,臺北:聯經,1999。
    21. 熊秉真,《童年憶往:中國孩子的歷史》,臺北:麥田出版社,2000。
    22. 趙克生,《明代地方社會禮教史叢論——以私修禮教書為中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23. 趙園,《家人父子:由人倫探訪明清之際士大夫的生活世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24. 劉志琴,《晚明史論 : 重新認識末世衰變》,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
    25. 錢新祖,《思想與文化論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
    26. 酒井忠夫,《中國日用類書史の研究》,東京:圖書刊行會,2011。
    27. 菲利浦・阿利埃斯(Philippe Ariès)、喬治・杜比(Georges Duby)等主編,楊家勤等譯,《私人生活史III:激情》,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2013。
    28. 白馥蘭(Francess Bray)著,江湄、鄧京力譯,《技術與性別——晚期帝制中國的權利經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29. 埃利雅斯(Norbert Elias)著,王佩莉、袁志英譯,《文明的進程 : 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硏究》,上海 : 譯文出版社出版,2009。
    30. 曼素恩(Susan Mann)著,楊雅婷譯,《蘭閨寶錄:晚明至盛清時期的中國婦女》,臺北:左岸文化出版社,2005。
    31. 羅威廉(William T. Row)著,陳乃萱等譯,《救世——陳宏謀與十八世纪中國的精英意識》(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13),頁629。
    32. 沃特納(Ann Waltnar)著,曹南來譯,《烟火接續:明清的收繼與親族關係》,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33. Ariès, Philippe. Centuries of Childhood: A Social History of Family Life. New York : Vintage books, 1962.
    34. Bai, Li-Min.(白莉民) Shaping the Ideal Child : Children and Their Primer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Hong Kong :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5.
    35. Bryson, Anna. From Courtesy to Civility: Changing Codes of Conduct in Early Modern England. New York : Clarendon Press, 1998.
    36. Chow, Kai-wing. (周啟榮) The Rise of Confucian Ritualism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Calif.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37. Johnson, David. Nathan, Andrew. and Rawski, Evelyn S. (eds.). 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38. Pollock, Linda. Forgotten Children : Parent-Child Relations from 1500 to 1900.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39. Rawski, Evelyn. Education and Popular Literacy in Ch`ing China.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79.
    40. Riley, Matilda White (ed.). Aging and Society. Vol. 3, A Sociology of Age Stratification. New York :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1972.
    41. Watson, James. and Rawski, Evelyn. (eds.). Death Ritual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8.
    (二)論文
    1. 王鴻泰,〈迷路的詩——明代士人的習詩情緣與人生選擇〉,《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0 (臺北:2005.12),頁1-54。
    2. 王鴻泰,〈明清感官世界的開發與欲望的商品化〉,《明代研究》,18 (臺北:2012.6),頁103-141。
    3. 王鴻泰,〈情竇初開——明清士人的異性情緣與情色意識的發展〉,《新史學》,26.3 (臺北:2015.9),頁1-76。
    4. 李強等,〈社會變遷與個人發展生命歷程研究的範式與方法〉,《社會學研究》,1999年第6期(北京:1999),頁1-8。
    5. 周啟榮,〈為功名寫作:晚明的科舉考試、出版印刷與思想變遷〉,收錄於張聰、 姚平主編,《當代西方漢學研究集萃•思想文化史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頁217-244。
    6. 長谷川道雄,〈六朝士族與家禮——以日常禮儀為中心〉,收入高明士編,《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家禮、家族與教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頁3-22。
    7. 倪文君,〈新視角下的教材史研究——評Limin, Bai, Shaping the Ideal Child--Children and Their Primers in Later Imperial China〉,《九州學林》,14(香港:2007.05),頁286-297。
    8. 徐泓,〈明代社會風氣的變遷——以江、浙地區為例〉,收入《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明清與近代史組》,臺北:中央研究院,1989,頁137‐159。
    9. 張國剛,〈從禮容到禮教:中國中古士族家法的社會變遷〉,《河北學刊》2011年03期(河北:2003.3),頁36-40。
    10. 梁其姿,〈評David Johnson、Andrew Nathan、Evelyn Rawski 編, 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中國明清時期的通俗文化》〉,《新史學》,1(臺北:1990.3),頁145-153。
    11. 陳士銀,《明初的相見禮》,《廣西大學學報》39.2(廣西:2017.3),頁8-15。
    12. 陳詩瑋,〈從族規、家訓試論明清徽州社會的「成人之道」〉,《政大史粹》29(臺北:2016.3),頁1-43。
    13. 彭美玲,〈君子與容禮——儒家容禮述義〉,《臺大中文學報》16(臺北:2006.6),18-34。
    14. 劉志琴,〈晚明城市風尚初探〉,收入氏著《晚明史論:重新認識末世衰變》(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發行,2004),頁114‐132。
    15. 韓曉華,〈論顏山農的「七日閉關法」:兼論明代中後期的儒學宗教化傾向〉,《清華學報》新 48 卷第 3 期(新竹:2018.9),頁467-469。
    16. 小島毅著,張文朗譯,〈明代禮學的特點〉,收入林慶彰、蔣秋華主編,《明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6),頁393-409。
    17. 岸本美緒,〈明清時代的身份感覺〉,收入森正夫等編,《明清時代史的基本問題》(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頁364-366。
    18. 羅友枝(Evelyn Rawski)著,廖迪生譯,〈一個歷史學者對中國人喪葬儀式的研究方法〉,《歷史人類學學刊》,2.1(香港:2004.10),頁135-150。
    19. 華琛(James L. Watson)著,湛蔚晞譯,廖迪生校,〈國喪葬儀式的結構——基本形態、儀式次序、動作的首要性〉,《歷史人類學學刊》,1.2(香港:2003.10),頁98-114。
    20. 顧史考(Scott Cook),〈從「成於樂」到「移風易俗」:論中國古代的樂教傳統〉,收路於李弘祺《中國與東亞的教育傳統(一):中國的教育與科舉》(臺北:喜瑪拉雅研發基金會,2006),頁21-44。
    21. 謝和耐(Jacques Gernet),〈童蒙教育(11-17世紀)〉,收入《法國漢學》第八輯(北京 : 中華書局,2003),頁99-154。
    22. Brook, Timothy. “Funerary Ritual and The Building of Lineag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49. 2 (Dec., 1989): 465-499.
    23. Elder, Glen H. “Age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Life Course.”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 (1975): 165-190.
    24. Elman, Benjamin. “Review: Shaping the Ideal Child: Children and Their Primer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y Limin Bai.” The China Quarterly 185 (Mar., 2006): 199-202.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102153009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153009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1900935
    Appears in Collections:[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300901.pdf2305KbAdobe PDF21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