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24960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311/144292 (79%)
造訪人次 : 50938694      線上人數 : 97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4960


    題名: 政府內部人力市場管理之研究:以建構「公務人力銀行」為核心之初探
     
    作者: 謝政佑
    Hsieh, Chen-Yu
    貢獻者: 陳敦源
    謝政佑
    Hsieh, Chen-Yu
    關鍵詞: 政府內部人力市場
    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
    人力媒合
    事求人機關徵才系統
    公務人力銀行
    日期: 2019
    上傳時間: 2019-08-07 16:53:00 (UTC+8)
    摘要: 當代人力資源管理著重的是組織目標的達成及策略化的應用,政府機關應不再是毫無成本概念忽視績效的公器,是要能有效運用社會資源,回應民眾績效成果要求的「民器」。本研究從政府內部人力市場管理之範圍發起,以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的角度切入,並藉由現行政府人力媒合機制(事求人機關徵才系統)成效評估的指標分析,初步探討建構公務人力銀行可行性之此一議題。
      本研究透過質化與量化混合方法,以吳秉恩(2012)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所需具備的效能、效率及彈性三項要素作為變項,分析其在於事求人機關徵才系統成效與發展、公務人力銀行可行性及政府內部人力市場管理之影響;並以深度訪談,探討政府組織如何進行內部人力市場管理及人力資源管理作為,並透過其對現行人力媒合措施之評述,延伸瞭解建構公務人力銀行可行性之看法。
    研究發現,事求人機關徵才系統在個人與機關之效率、效能上,與事求人系統滿意度、政府內部人力市場管理及公務人力銀行可行性等存在一定程度的關係,但多數項目可解釋力較為不足。又機關效能是在人力媒合構面上最有影響之項目,但對照質化所提出之意見,卻與量化結果不同。綜合來說,政府人力媒合機制成效評估指標對公務人力銀行可行性等構面之影響尚屬未知,應對相關層面進行更多的研究,找出影響因素,以作為政府人力媒合機制後續的發展參考。
      總結研究結論,現階段政府內部人力市場管理,尚無公務人力銀行之概念,且仍具文官制度上之扞格,建構公務人力銀行之可行性仍須進一步研究。故僅初步於實務面提出現有文官制度開放、人力媒合機制改善及公務人力銀行可行性等參考建議;在學術面上,則希藉由本研究所蒐集的調查結果,作為政府內部人力市場管理及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發展的參據。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吳定等人編著(1996)。行政學(二)。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吳泰成(2012)。落實公務人力政策及管理-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的規劃與展望。研考雙月刊, 36(2),151-156。
    吳秉恩(2012)。高階人力資源管理:分享式觀點(初版)。臺北: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吳淑禎(2011)。求職者使用人力銀行考慮因素及態度之研究。銘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邱皓政(2003)。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第2版)。台北:五南。
    余韶誠(2013)。行政機關外補甄選的招募管理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芳如(1997)。公部門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之初探。人力發展,40,14-22。
    林明煌(2011)。政府與企業人力策略管理之特性與比較。萬能商學學報,16,28-43。
    林皆興、邱靖蓉(2010)。策略性公務人力教育訓練與管理發展。政策與人力管理,1(2),37-61。
    俞雅心(2001)。人力網站的經營發展策略及競爭優勢。國立台灣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施能傑(2003)。公務人員考選制度的評估。台灣政治學刊,7(1),157-207。
    施能傑、蔡秀涓(2004)。契約性人力制度之規劃作法。公務人員月刊,102,15-23。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初版)。台北:巨流。
    胡悅倫、陳皎眉、洪光宗(2009)。國家考試口試之命題與評分。國家菁英季刊,5(4),35-56。
    席代麟(2012)。政府契約人力制度之現況與展望。人事行政, 179,28-55。
    許慶復(2006)。政府部門人力多元化管理。台大法學論叢,5,1-21。
    許南雄(2010)。人事行政學(第6版)。臺北:商鼎出版社。
    許南雄(2010)。當前政府人力資源策略管理之新情勢與趨勢。人事月刊,51(4),23-34。
    黃朝盟(1999)。21世紀公務人力資源發展之策略議題管理。中國行政評論,9(1),75-102。
    黃英忠、蔡正飛、黃毓華、陳錦輝(2003)。網際網路招募廣告內容之訴求-求職者觀點。人力資源管理學報,3(1),43-61
    陳向明(2011)。社會科學質的研究(第16版)。台北市:五南。
    陳啟元(2010)。人力銀行顧客忠誠度之研究-以104人力銀行為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世瑩(2014)。SPSS 22統計分析嚴選教材(初版)。台北市:碁峰。
    張若寧(2011)。台灣104人力銀行發展之策略聯盟探析。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曾介宏(2006)。公部門推動策略性人力資源發展的基本問題。研習論壇,72,30-38。
    劉仲矩(2013)。人力銀行數位資本、服務氣候與求職者滿意關聯性之研究。管理評論,32(4),31-50。
    蔡良文(2006)。政府改造與彈性用人政策。考銓季刊,46,28-63。
    蔡秀涓(2002)。政府部門人力資本理論與應用。東吳政治學報,14,135-166。
    蔡秀涓(2004)。公務人力資本之理論與政策原則:兼論加拿大政府高級公務人力資本作法。人事月刊,38(1),13-24。
    蔡秀涓(2007)。全球與在地之趨同與差異:台灣公部門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初探。人事月刊,45(3),38-43。
    龍文彬(2013)。103年-105年公務人力推估研究。國家菁英,9(4),P57-79。
    簡春安、鄒平儀(2004)。社會工作研究法(2004修訂版)。台北市:巨流。
    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2015)。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質性研究法(初版)。台北市:東華。
    蘇偉業(2010)。從地方政府運用約聘僱人員之調查剖析我國公務人力制度之改革。政策與人力管理,1(1),107-144。
    蘇偉業(2012)。政府契約人力之政策定位與現實:政府內部人力市場之啟示。文官制度季刊,4(1),33-59。
    蘇偉業(2012)。彈性化改革下的政府契約人力定位與改革。人事行政季刊,179,21-27。
    蘇偉業(2018)。我國政府內部人力市場之初探:個人利益與組織利益之權衡。文官制度季刊,10(1),21-58。


    英文部分
    Ansoff, H. I. (1980). Strategic issue management.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2), 131-148.
    Armstrong, M. (1992). Armstrong`s Handbook of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 (6th Ed.). Philadelphia, PA: Kogan Page.
    Babbie, E. and Rubin, A. (1992). Research Methods for Social Work(2nd Ed.). Pacific Grove, CA: Brooks/Cole.
    Feick, L. F. (1989). Latent class analysis of survey questions that include don`t know responses.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53(4), 525-547.
    Geertz, C. (1973). Thick Description: Toward an Interprettive Theory of Culture. In C. Geertz (E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pp. 310-323). New York: Basic Books.
    Gow, J. I. and Simard F. (1999). Introductio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 65(1), 5-12.
    Hays, S. W. and Keamey, R. C. (1995). Public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Problems and Prospects(3rd Ed.).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Lepak, D. and Snell (1999). The human resource architecture:Toward a theory of human capital alloc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4 (1), 31-48.
    Lofland, J.and Lofland, L.H. (1984). Analyzing Social Settings:A Guide to Qualitativ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2nd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Osterman, P. (1987). Choice of employment systems in internal labor markets. Industrial Relations, 26(1), 46–67.
    OECD (2007). Ageing and The Public Service: Human Resource Challenges. Retrieved October 08, 2016, from http://www.oecd.org/gov/pem/ageingandthepublicservicehumanresourcechallenges.htm.
    OECD (2012). Workforc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Retrieved October 11, 2016, from http://www.oecd.org/gov/pem/workforceplanningandmanagement.htm.
    OECD (2012). Acquiring Capacity. Retrieved October 12, 2016, from http://www.oecd.org/gov/pem/acquiringcapacity.htm.
    OECD (2016). Strategic HRM and Compensation. Retrieved October 29, 2016, from http://www.oecd.org/gov/pem/strategic-hrm-and-compensation.htm.
    Pettman, B. O. (1976). Manpower Planning Workbook. Epping , NSW: Gower Press.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2en Ed.).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10392107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921079
    資料類型: thesis
    DOI: 10.6814/NCCU201900535
    顯示於類別:[行政管理碩士學程(MEPA)]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107901.pdf3389KbAdobe PDF261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