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2229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324/144300 (79%)
造訪人次 : 51121680      線上人數 : 91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2293


    題名: 社區大學職員的公共服務動機-以雙北地區四所社區大學為例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of Employees from Four Community Colleges in Taipei City and New Taipei City
    作者: 鄧怡均
    貢獻者: 莊國榮
    鄧怡均
    關鍵詞: 公共服務動機理論
    公共服務動機過程理論
    社區大學
    日期: 2018
    上傳時間: 2019-02-12 15:49:33 (UTC+8)
    摘要:   非營利組織在公民社會中倡議社會議題、提供公共服務,政府有時候亦將具公益性質的活動委託給非營利組織經營,然而,相較於政府組織,非營利組織的收入較不穩定、組織型態較扁平,無法提供職員豐厚的薪資與升遷管道。外在報酬不豐沛的情況下,是什麼樣的工作動機促使職員願意留在組織中工作呢?本研究參考Perry(1996)公共服務動機理論、Perry(2000)公共服務動機過程理論,深入訪談雙北地區四所社區大學的職員,探討:(一)公共服務動機如何呈現(二)公共服務動機如何形成與演變(三)如何建立職員願意投入的工作團隊。
      研究者發現社區大學職員展現了對公共利益的承諾、關懷之心。雖然非營利組織對公共政策的制定沒有公權力,仍積極追求影響力。雖然從研究者角度來看,職員花費大量時間與精力,但是職員主觀上認為自己並沒有做自我犧牲,而是盡工作本分。在探討公共服務動機時,發現公共服務動機也受職員個人與組織、他人互動的影響,經由過程理論更清楚知道職員的公共服務動機的形成與演變,包括進入目前工作單位前的社會歷史系絡,塑造職員的個人、工作價值;進入組織之後受到動機系絡(制度、工作環境與特質、組織誘因等等)的影響;前兩個系絡影響職員形成自我概念與個人能力,最後在產生挫折時,自我概念與動機系絡(組織價值、團隊合作、自我實踐與成長等等)協助職員進行自我調節,產生理性選擇、規則制約、義務三個行為模式。
      本研究針對如何建立職員願意投入的團隊,給予下列建議:(一)保持明確的組織價值(二)注重每位職員參與的團隊氛圍(三)營造職員相互支持、砥礪的團隊文化(四)提倡在工作中實踐個人理想(五)提升外在報酬給予的誘因。
    參考文獻: 內政部公益資訊平台,2018年7月27日,取自:https://npo.moi.gov.tw/npom/
    王俊元(2014)。強化公共服務動機之可行策略。T&D飛訊,(197),1-32。
    王品惟(2017)。我國公務人員公共服務動機之研究:影響因素與其變化。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
    王淑娟(2002)。婦女的發聲:蘆荻社大與啟力模式。應用心理研究,(13),233-249。
    司徒達賢(2008)。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臺北:天下遠見。
    永和社大(2015)。這裏有玫瑰花,就在這裡跳舞吧!2018年7月27日,取自:https://community-univ.org/2015/11/05/永和社區大學-這裏有玫塊花,就在這裏跳舞吧!/
    永和社大(2015)。步道行動教室。2018年7月27日,取自:https://community-univ.org/2015/12/20/步道行動教室-2/
    沈宗瑞(2001)。我國社區大學發展的政治社會學分析。通識教育季刊,8(4),1-26。
    沈宗瑞(2009)。新竹市青草湖暨香山社區大學91年度預算遭刪減與恢復始末。2018年8月15日,取自:http://www.napcu.org.tw/db73.html&p=1
    李重志(2000)。社區大學教學領域之檢討與期待。載於楊碧雲、蔡傳暉、李鴻瓊(編),臺北市社區大學教學理念與實務運作(一)(117-138頁)。臺北:北市教育局。
    李柏諭(2005)。公私協力與社區治理的理論與實務:我國社區大學與政府經驗。公共行政學報,(16),59-106。
    何青蓉(2008)。社區大學與教育改革---賀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十年有成,2016年11月13日,取自:http://www.wenshan.org.tw/index.php/關於我們/辦學理念.html
    何素秋(2010)。臺灣非營利組織與政府競合間的社工人力資源管理策略。社區發展季刊,(129),267-280。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各社大介紹,2018年7月27日,取自:http://www.napcu.org.tw/college_list.html#
    社區大學發展條例,2018年9月23日,取自:http://www.rootlaw.com.tw/LawArticle.aspx?LawID=A040080020000900-1070613
    林玉雯(2015)。公共服務動機量表與前導因子之實證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南投。
    林茂榮(2010年1月10日)。北縣/永和社大舉辦2010社區學習博覽會。今日新聞,2018年7月27日,取自: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00110/789168
    林振春(2003)。社區大學行政人員的基本能力。社教雙月刊,(114),47-49。
    林詩穎、張秀華、周惠文(2007)。團隊多元性及團隊衝突對團隊績效的影響。電子商務學報,9(2),353-376。
    吳惠珍(2016)。組織文化對社福型非營利組織專職人力管理之影響。社區發展季刊,(153),454-469。
    邱明珠(2017)。公共服務動機與組織支持感對教師工作幸福感影響之研究:以臺北市南港大學為例。世新大學非營利組織與社會企業碩士在職學位學程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
    徐一仁(2006)。永和社區大學行政人員實踐公民教育經驗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
    高宗樺(2016)。公共行政發展脈絡下探究公共服務動機之演變。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
    孫同文(2018)。芝麻掉了?讀〈公共服務動機:回顧、反思與未來方向〉有感。公共行政學報,(54),127-138。
    孫煒(2004)。非營利組織人力資源策略管理之體系建構。中國行政評論,13(3),119-138。
    徐瑋伶(2003)。工作動機研究之回顧與前瞻。應用心理研究,(19),89-113。
    終身教育司(2017年7月26日)。教育部表揚社區大學業務辦理績優縣市。教育部即時新聞,2018年7月27日,取自: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67240FDB394831E8
    陳重安(2018)。芝麻要是掉了,掉多點才好:對暨大孫同文老師評論〈公共服務動機:回顧、反思與未來方向〉的回應。公共行政學報,(54),139-146。
    陳重安、許成委 (2016)。公共服務動機:回顧、反思與未來方向。公共行政學報,(51),69-96。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圖書。
    陳君山(2016年10月16日)。讓社區大學成為另一個教育選項。獨立評論,2018年9月22日,取自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95/article/4881
    陳定銘(2008)。非營利組織、政府與社會企業:理論與實踐。臺北:智勝文化。
    陳怡昌(2014)。論公共服務動機的提升。T&D飛訊,(196),1-24。
    陳金貴(1994)。美國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臺北:瑞興圖書。
    陳政智(2010)。非營利組織管理。臺北:華都文化。
    陳香如(2006)。非營利組織行政團隊之研究-以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為例。國
    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雯萍(2005)。1999-2004年國內以社區大學為研究主題之碩博士論文內容分
    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高雄。
    梁恩嘉(2010)。我國社區大學主管人員經營管理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中
    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武雄(1995)。台灣教育的重建。臺北:遠流。
    黃武雄(1998)。我們要辦什麼樣的社區大學。2018年8月15日,取自:http://cmcu.tacocity.com.tw/a-about%20cmcu/cmcu%20writing/a-4-3.htm
    黃皇凱(1997)。非營利組織人力資源管理個案研究──以高雄市文教基金會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家齊、蔡達人(2003)。團隊多元化與知識分享、知識創造及創新績效。臺大管理叢刊,13(2),233-280。
    黃富順(2002)。台灣地區社區大學的發展與省思。教育資料集刊,(27),105-125。
    黃新福、盧偉斯(2006)。非營利組織與管理。臺北:空大。
    張之傑(2012)。社區大學的科學課程—以文山社區大學為例。科普研究,7(6),1-13。
    張火燦(1998)。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臺北:揚智文化。
    張文菁、翁良杰、藍庭國(2014)。團隊成員多元性、成員交換關係及成員角色
    定義幅度對團隊品質之影響。品質學報,21(1),33-55。
    張其祿(2015)。公共服務動機概念操作與應用之研究紀要。中國行政評論,21(1),1-14。
    張涵洋(2002)。社區大學方案規劃人員專業能力重要性及實際應用之分析。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高雄。
    張德永(2009)。社區大學核心理念實踐之探究與檢證。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9(1),135-174。
    張緯良(2003)。人力資源管理(二版)。臺北:雙葉書廊。
    新北市訊(2017年8月1日)。終身學習好樂活 新北全國唯一社大、樂齡業務評比雙特優。新新聞,2018年7月27日,取自:https://www.new7.com.tw/NewsView.aspx?t=&i=TXT20170801171255FLE
    新北市蘆荻社區大學(2015)。104年新北市蘆洲區節電參與式預算審議與票選階段成果報告書-庶民發電全民節電 民眾參與「節電」施政的草根民主實驗方案。
    蔡宏政(2006)。論社區大學之”知識解放”如何可能?-一個知識論原則的分析。教育與社會研究,(10),31-64。
    蔡傳暉(2000)。社區大學的基本理念與發展現況。載於楊碧雲、蔡傳暉、李鴻瓊(編),臺北市社區大學教學理念與實務運作(一)(33-62頁)。臺北:北市教育局。
    蔡傳暉(2017年12月20日)。不要讓北門社大招標事件,變成大學社會責任的反面教材。獨立評論,2018年8月15日,取自: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95/article/6439
    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2015)。文山社區大學104年第2期選課手冊。
    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2016)。臺北參與式預算提案構想書,2016年11月13日,取自:http://themes.gov.taipei/public/Attachment/66138544815.pdf
    臺北市北投社區大學-北投社大理念,2018年7月27日,取自:http://www.btcc.org.tw/about/values.php
    臺北市北投社區大學-北投學學習認證,2018年7月27日,取自:http://www.btcc.org.tw/course/btknowledge.php
    臺北市北投社區大學【北投社區學習服務中心】-歷年北投學學術研討會,2018年7月27日,取自:https://sites.google.com/site/beitou2014/li-nian-bei-tou-xue-xue-shu-yan-tao-hui-1
    臺北市北投區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2019年1月10日,取自:http://sixstar.moc.gov.tw/blog/ptcf/communityAction.do?method=doCommunityView
    臺北市社區大學聯網-臺北市社區大學推動儲備老闆學校,2018年7月27日,取自:http://www.ccwt.tp.edu.tw/cht/index.php?act=activity&code=content&id=11
    臺北縣教育局(2009)。北縣教育動態。北縣教育,(66),p.12。
    劉兆明(1992)。工作動機理論的發展。應用心理研究,(1),39-50。
    劉怡君(2013)。非營利組織領導者的公共服務動機研究:以台南閱讀起步走(Bookstart)為例。國立臺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南。
    潘如瑛、李隆盛(2013)。提高公共服務動機提升為民服務效能。人事月刊,(332),1-10。
    蕭佳純(2011)。領導者創新領導行為、組織創新氣氛、知識管理能力與社區大學創新經營關連之探究。教育研究學報,45(1),45-69。
    鄭邦彥(2012)。「誰」是博物館體制下的「非觀眾」?初論《凝視驛鄉-Voyage 15840移工攝影展》於蘆荻社大之行動研究。應用心理研究,(56),191-250。
    鄭欣怡(2009)。台灣地區社區大學行政人員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新竹。
    賴誠斌、丁興祥(2005)。自我書寫與生命創化:以蘆荻社大學員番薯的故事為例。應用心理研究,(25),73-114。
    Brewer, G. A., & S. C. Selden (1998). Whistle Blowers in the Federal Civil Service: New Evidence of the Public Service Ethic.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8(3), 413-439.
    Bright, Leonard (2016). Is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a Better Explanation of Nonprofit Career Preferences than Government Career Preferences? Public Personnel Management, 45(4), 405-424.
    Clerkin, Richard M., & Jerrell D. Coggburn (2012). The Dimensions of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and Sector Work Preferences. Review of Public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 32(3), 209-235.
    Gelatt, J. P. (1992). Managing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 Phoenix, Arizona: The Oryx Press.
    Moynihan, Donald P., & Sanjak K. Pandey (2007). The Role of Organizations in
    Fostering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7(1), 40-53.
    Paarlberg, Laurie E., James L. Perry, & Annie Hondeghem (2008).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Strategies for Applying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In Perry, James L., & Annie Hondeghem (Ed.), Motivation in Public Management: The Call of Public Service (pp.268-293).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erry, James L., & A. Hondeghem (2008). Motivation in Public Management: The Call of Public Servi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erry, James L. (1996). Measuring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An Assessment of Construct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6(1), 5-22.
    Perry, James L. (2000). Bringing Society In: Toward a Theory of Public-Service Motivatio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10(2), 471-488.
    Perry, James L. (2014). The Motivational Bases of Public Service: Foundations for A Third Wave of Research.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36(1), 34-47.
    Perry, James L., & Lois Recascino Wise (1990). The Motivational Bases of Public Servic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50(3), 367-373.
    Perry, James L., Jeffery L. Brudney, David Coursey, & Laura Littlepage (2008). What Drives Morally Committed Citizens? A study of the Antecedents of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8(3), 445-458.
    Salamon, Lester M. (1992). America’s Nonprofit Sector: A Prime. New York: The Foundation Center.
    Salamon, Lester M., & Stephaine Lessans Geller (2007). The Nonprofit Workforce Crisis: Real or Imagined? COMMUNIQUE, (8), 1-9.
    Taylor, Jeannette (2010).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Civic Attitudes and Actions of Public, Nonprofit and Private Sector Employees. Public Administration, 88(4), 1083-1098.
    Word, Jessica, & Heather Carpenter (2013). The New Public Service? Applying the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Model to Nonprofit Employees. Public Personnel Management, 42(3), 315-336.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學系
    10525600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5256007
    資料類型: thesis
    DOI: 10.6814/THE.NCCU.PA.004.2019.F09
    顯示於類別:[公共行政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600701.pdf2577KbAdobe PDF20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