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11/144292 (79%)
Visitors : 50921689      Online Users : 93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臺灣史研究所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19751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9751


    Title: 在日台獨運動、思想發展: 以《台灣青年》為中心(1960-1979)
    The development of thought and movement of Taiwan Independence in Japan: Centered around the publication of ";Taiwan Youth";(1960-1979)
    Authors: 余佩真
    Yu, Pei-Jhen
    Contributors: 薛化元
    余佩真
    Yu, Pei-Jhen
    Keywords: 《台灣青年》
    台獨運動
    「台灣青年社」
    中國代表權問題
    台獨理論
    Date: 2018
    Issue Date: 2018-08-29 15:54:53 (UTC+8)
    Reference: 徵引書目
    一、 史料
    1.《台湾青年》,1960-1979。
    2.《台灣民報》,1955-1972。
    二、 口述資料
    1. 張炎憲,陳美蓉採訪整理,《建國舵手黃昭堂》,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出版,2012。
    2. 張炎憲,曾秋美,沈亮主編,《青春.逐夢.台灣國口述歷史系列--掖種》台北市: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2010。
    3. 張炎憲,曾秋美,沈亮主編,《青春.逐夢.台灣國口述歷史系列--發芽》,台北市: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10。
    4. 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自覺與認同:1950-1990年海外台灣人運動專輯》,台北市: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5。
    5. 張炎憲,曾秋美編,《一門留美學生的建國故事》,台北市: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9。
    6. 張炎憲、沈亮主編,《青春.逐夢.台灣國》,台北市: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13。
    7. 陳儀深訪問、林東璟等紀錄,《海外台獨運動相關人物口述史(續編)》,台北市:中研院近史所,2012。
    8. 陳儀深訪問、簡佳慧等紀錄,《海外台獨運動相關人物口述史》,台北市:中研院近史所,2009。
    9. 辜寬敏口述;張炎憲,曾秋美採訪整理,《逆風蒼鷹:辜寬敏的台獨人生》,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15 。
    三、 專書
    中文
    10. 何義麟,《戰後在日台灣人的處境與認同》,(台北:五南,2015)。
    11. 何義麟,《戰後在日台灣人的處境與認同》,台北:五南,2015。
    12. 宋重陽,《台灣獨立運動私記》,臺北:前衛,1996。
    13. 林果顯,《1950年代台灣國際觀的塑造—以黨政宣傳媒體和外來中文刊物為中心》,台北:稻香,2016。
    14. 陳佳宏,《台灣獨立運動史》,台北:玉山社,2006。
    15. 陳昱齊,《中華民國政府對海外台灣獨立運動之因應:以美國為中心(1956-1972)》,台北:國史館,2015。
    16. 陳慶立,《廖文毅的理想國》,台北:玉山社,2014。
    17. 廖文毅,《台灣民本主義》,東京:台灣民報社,1956。
    18. 薛化元,《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台北:稻鄉,1996。
    日文
    1. 小山弘健,《日本社會運動史》,東京:新泉社,1979。
    2. 小山弘健,《続日本社會運動史》,東京:新泉社,1979。
    3. 小熊英二,《1968:若者たちの叛乱とその背景》,東京 : 新曜社, 2009。
    4. 文景洙,《在日朝鮮人問題の起源》,東京:サンケリ,2007。
    5. 吉岡增雄,《在日外國人と日本社會—多民族社會と囯籍的問題》,1989。
    6. 林景明,《台湾人から奪っているもの : 生命と囯籍と人権と自決権》,東京都 : 林景明氏支援の会,2006。
    7. 張群著;吉屋奎二譯,《日華‧風雲の七十年》,東京:サンケリ出版,1980。

    四、 論文
    中文
    1. 西川潤,〈領導時代潮流的台灣人自我發現史〉,收錄於《日本統治下的台灣》,台北:玉山社(2005),頁6。
    2. 吳叡人,〈祖國的辯證:廖文奎(1905-1952)台灣民族主義思想初探〉 ,《思與言》,37:3(1999年9月),頁47-100。
    3. 吳叡人,〈祖國的辯證:廖文奎(1905-1952)台灣民族主義思想初探〉,《思與言》37:3(1999年9月),頁47-100。許維德,〈發自異域的另類聲音:戰後海外臺獨運動相關刊物初探〉,《台灣史料研究》17(2001年5 月),頁99-155。
    4. 柳金財,〈台獨論述理論的建構:以史明、彭明敏、黃昭堂及陳隆志為中心的探討〉,收錄於《二十世紀台灣歷史與人物:第六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台北:國史館,2002),頁1449-1486。
    5. 柳金財,〈國府遷台以來反對勢力台獨論述的形成、理論建構與轉型〉,《台灣史料研究》,第17號(2001年5月),頁71-98。
    6. 張炎憲,〈序二:台獨發展的新視野〉,收錄於陳佳宏,《台灣獨立運動史》(台北:玉山社,2006年)。
    7. 張炎憲,〈戰後初期台獨主張產生原因的探討:以廖文毅兄弟為例〉,《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二二八民間研究小組,1992),頁279-304。
    8. 張炎憲,〈戰後初期台獨主張產生原因的探討:以廖文毅兄弟為例〉,收入胡慧玲編《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1)》(台北二二八民間研究小組,1992),頁286--301。
    9. 許維德,〈發自異域的另類聲音:戰後海外臺獨運動相關刊物初探〉,《台灣史料研究》17(2001年5 月),頁99-155。
    10. 許維德,〈評陳佳宏《台灣獨立運動史》〉,《台灣國際研究季刊》3:3(2007年9月),頁237-264。
    11. 許瓊丰,〈戰後日本的台灣獨立運動:以廖文毅及其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為中心〉收錄於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主辦「台灣人的海外活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灣人的海外活動」國際學術研討會》(2011年8月25、26日)。
    12. 陳正茂,〈戰後台獨運動先驅:廖文毅與「台灣再解放聯盟」初探〉,《台北城市大學學報》, 35期(2012年5月),頁361-382。
    13. 陳欣欣,〈廖文毅與「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台北:淡江大學公行系公共政策碩士論文,2006)
    14. 陳欣欣,〈廖文毅與「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台北:淡江大學公行系公共政策碩士論文,2006。
    15. 陳翠蓮、嚴婉玲〈1960年代政治反對人士強制遣返政策初探:以柳文卿案為中心〉,收入《戰後檔案與歷史研究:第九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頁873-907。
    16. 陳儀深,〈台獨主張的起源與流變〉,《台灣史研究》,17:2(2010年6月),頁131-169。
    17. 黃昭堂,〈還原日本統治下的台灣面貌〉,收錄於《日本統治下的台灣》,台北:玉山社(2005),頁2。
    18. 楊欽堯,《二二八事件前後廖文毅思想轉變之研究》(台中:中興大學歷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19. 藍適齊,〈再檢討戰後海外臺獨運動相關刊物及「海外台灣人史」〉,《台灣史料研究》18(2002 年3 月),頁99-109。
    20. 嚴婉玲,《1960年代《台湾青年》的民族主義論述》(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日文
    19. 王育德,〈台湾は台湾人のもの(1964年4月)〉,《自由》,15:2 (1973年2月),頁114-119。
    20. 王育德,〈日本‧中国ライバル論—真の自主外交のために〉,《自由》, (1965年月),頁41-47。
    21. 黄有仁,〈台湾独立への悲願〉,《自由》,5:7(1963年7月),頁72-76。
    22. 加藤俊作,〈「無國籍」者の系譜—在日台湾人の場合〉,《関東学院大学文学部紀要》,174(1977年5月),頁61-74。
    23. 皆川洸,〈政治亡と国際法〉,《国際問題》,第174期(1974年9月)
    24. 宮崎繁樹,〈台湾青年林景明氏の"叫び"--政治亡命と国際人権の意識を考える〉,《朝日ジャ-ナル》,12:5(1970年2月1日),頁59-64。
    25. 許世楷,〈《朝日新聞》への質問状〉,《自由》,13:5(1971年5月),頁53-54。
    26. 許瓊丰,〈在日台灣人與戦後日本神戸華僑社會の変遷〉,《台灣史研究》18:2(100年6月),頁147-195。
    27. 許瓊丰,〈戰後日本的台灣獨立運動:以廖文毅及其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為中心〉收錄於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主辦「台灣人的海外活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灣人的海外活動」國際學術研討會》(2011年8月25、26日)。
    28. 嵯峨薫,〈默殺される在日台湾人〉,《新聞の眼》,18:7 (1977年7月),頁84-91。
    29. 宗像隆幸,〈日本不在の日中論議〉,《自由》,13:5(1971年5月),頁44-52。
    30. 新華社中國通訊,〈「台湾独立運動」の本質 : 米日反動派の『二つの中国』陰謀の変種〉,《アジア經濟旬報》,785(197月3月11日),頁:20-22。
    31. 西野英礼,〈日中関係における台湾の位置--植民地の傷痕と「台湾独立運動」の本質〉,《歴史評論》,125(1961年1月),頁:2-10。
    32. 大畑篤四郎,〈政治亡と命日本〉,《国際問題》,第174期(1974年9月)
    33. 陳肇斌,〈戰後日本の中国政策の原型〉,《思想》,887(1998年5月),頁27-44。
    34. 陳鵬仁,〈台湾独立論への疑問〉《自由》,5:7,(1963年7月),頁77-81。
    35. 陳來幸,〈神戸の戦後華僑史再構築に向けて〉,《海港都市研究》,5(2010年3月),頁65-73。
    36. 田畑茂二郎,〈二つの中国論を検討する〉,《自由》,5(1960年4月),頁2-11。
    37. 藤島宇内,〈謀略うずまく台湾〉,《朝日ジャ-ナル》,13:43(1971年11月12日),頁33-37。
    38. 入江通雅,〈二つの中国と日本の姿勢〉《自由》,7:5(1965年5月),頁62-70
    39. 武藤一羊,〈全學連の思想〉,《思想の科學》,62(1967年5月),頁2-19。
    40. 編輯部,〈學生運動の現狀と展望〉,《思想の科學》,62(1967年5月),頁20-33。
    41. 報道戦線編集部,〈新聞・報道界における『台湾独立』の新たな策動〉,《アジア經濟旬報》,867( 1972年6月21日),頁:10-16。
    42. 本間 浩,《政治亡命の法理》(東京:早稲田大学出版部,1974年)
    43. 林景明,〈台湾の政治裁判と恐怖政治〉,《新聞の眼》,21:7 (1980年7月),頁148-157 。
    44. 連根藤,〈孤立無援の在日台湾人〉,《新聞の眼》,15:5(1974年1月),頁228-234。
    45. 蔡友民,〈「台湾独立派」の犯罪性をあばく:毒書,『知られざる台湾』にみる歴史の偽造〉,《アジア經濟旬報》,800(1970年8月11日),頁13-30。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史研究所
    98158502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81585022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DIS.NCCU.Taiwan.007.2018.A04
    Appears in Collections:[臺灣史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502201.pdf4873KbAdobe PDF23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