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311/144292 (79%)
造访人次 : 50920486      在线人数 : 94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臺灣史研究所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15741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5741


    题名: 清廷治下的蘇澳開發(1812-1895)
    The Development of Suao under the Ching Dynasty Rule(1812-1895)
    作者: 張峻浩
    贡献者: 戴寶村
    張峻浩
    关键词: 蘇澳
    新城溪
    七星嶺
    施八坑
    白米溪
    南澳
    三山國王
    張公聖君
    噶瑪蘭廳
    開山撫番
    牡丹社事件
    大南澳拓墾事件
    羅大春
    義學
    後山北路
    日期: 2017
    上传时间: 2018-02-02 11:18:03 (UTC+8)
    摘要:   本文以蘇澳作為研究空間,探討蘇澳在清廷治下所發展出的民間開發、政府政策以及族群互動發展模式,藉此釐清蘇澳早期發展的樣貌。本文依照地理環境、社會結構及歷史發展,將蘇澳再細分為新城溪沖積平原區、蘇澳灣及山間谷地區、東澳及南澳區三個地理空間,分別探討他們在不同的環境背景及國家政策的影響下,造就出各自獨特的空間特色。
      
      綜觀蘇澳在清代的發展,民間的拓墾部分,最重要的特色為在這裡從事開墾的族群非常多元化。漢人的部分,漳、泉、粵三籍漢人皆可在蘇澳看到。在新城溪沖積平原,由於清廷劃界招墾的實施,漳、泉、粵三籍漢人受官派佃首的招募,到各籍負責的墾區開墾。馬賽附近的沿山地區為粵籍漢人墾區,馬賽及奇武荖周邊的隆恩莊為泉籍漢人墾區,猴猴社周邊的加留餘埔則為漳籍漢人墾區。此外,在七星嶺以南的蘇澳灣及山間谷地區則為泉籍漢人主要分布區。

      平埔族的部分,曾經在蘇澳活動的有從花蓮立霧溪流域遷徙至此的猴猴人,從蘭陽平原來的噶瑪蘭人,來自臺灣西部的阿里史、阿束、吞霄、大甲等社。他們遷徙時間不一,不過都有相似的遷徙原因,就是在原鄉受到其他族群,如漢人、泰雅人、太魯閣等的壓迫,生活日益艱困而遷徙至此。

      除了漢人及平埔族外,在蘇澳還有外國人曾經企圖在此從事開墾。同治八年到同治九年期間(1868年–1869年),英國人James Horn在日耳曼商人美利士的資助下,曾招募不少漢人與平埔族人到南澳從事拓墾伐木,參與者中還有不少的外國人和James Horn在南澳一帶勘查活動。

      清代在蘇澳所推行國家政策方面,可以同治十三年(1874年)為界,在這以前的政策方針呈現長期穩定不變的特性,如劃界招墾政策即長期被主政者確實施行,沒有換了主政者,政策就隨之改變走向的案例。

      在同治十三年(1874年)以後則呈現很大的變動幅度,與蘇澳息息相關的開山撫番政策時常因主政者的更換,而轉變政策走向,導致政策的推動難收成效。成效不彰的開山撫番政策,使清廷雖在蘇澳到花蓮之間推動幾次的招墾措施,但每次都終告失敗。

      清代的蘇澳發展,可以看到環境條件與國家政策塑造出蘇澳的發展特性,在許多地方都呈現出不少與蘭陽平原不同的特色。
    參考文獻: 一、 史料、志書
    Edward C. Taintor
      1874 The Aborigines of Northern Formosa:A Paper Read Before the North China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Shanghai:Privately printed at the Customs
        Press.
    丁紹儀
      1957《東瀛識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文慶
      1972《籌辦夷務始末(v.6)》。臺北:台聯國風。
    王元穉
      1959《甲戊公牘鈔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王學新譯著
      2001《日據時期宜蘭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與研究》。南投:臺灣 
       省文獻委員會。
    江樹生譯註
      1999《熱蘭遮城日誌》。臺南:臺南市政府。
    伊能嘉矩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編譯
      2011《臺灣文化志》。臺北:臺灣書房。
    吳贊誠
      1966《吳光祿使閩奏稿選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沈葆楨
      1959《福建臺灣奏摺》。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李毓中主編
      2013《臺灣與西班牙關係史料彙編III》。南投:臺灣文獻館。
    周鍾瑄
      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波越重之編,莊振榮、莊芳玲譯
      2014《臺北州理蕃誌(舊宜蘭廳)》。宜蘭:宜蘭縣史館。
    洪安全總編輯
      1999《清宮洋務始末臺灣史料(一)》。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胡傳
      1960《臺灣日記與稟啟》。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柯培元
      1961《噶瑪蘭志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姚瑩
      1957《東槎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馬偕著,林晚生譯
      2007《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臺北:前衛。
    夏獻綸
      1959《臺灣輿圖》。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84《臺灣輿圖並說》。臺北:成文出版社。
    陳淑均
      2006《噶瑪蘭廳志》。臺北:文建會。
    陳倫烔
      1996《海國聞見錄》。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偕叡理著,王榮昌等譯
      2012《馬偕日記I》。臺北:玉山社。
    達飛聲(James W.Davidson)原箸,陳政三譯註
      2014《福爾摩沙島的過去與現在》。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彭瑞金總編纂
      2013《蘇澳鎮志》。宜蘭:蘇澳鎮公所。
    費德廉、羅效德
      2006《看見十九世紀台灣:十四位西方旅行者的福爾摩沙故事》。
       臺北:如果出版社。
    劉璈
      1958《巡臺退思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劉銘傳
      1958《劉壯肅公奏議》。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劉克襄譯著
      1992《後山探險:十九世紀外國人在東海岸的旅行》。臺北:自立
    晚報。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71《道咸同光四朝奏議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8《清季申報臺灣紀事輯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6《臺案彙錄壬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4《清德宗實錄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72《臺灣關係文獻集零》。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臺灣總督府
      1895-1945《總督府公文類纂》。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
      1928《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譯
      1996《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一卷:泰雅族。臺北:中研院民族
       所。
      2012《蕃族調查報告書》第五冊:泰雅族-前篇。臺北:中研院民
       族所。
    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研究室調查、楊南郡譯註
      2011《臺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第一冊:本文篇。臺北:行
       政院原民會、南天書局。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1905《宜蘭廳管內埤圳調查書》上卷。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羅大春
      1972,《臺灣海防並開山日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藤崎濟之助著,林呈蓉譯
      2004《樺山資紀蘇澳行》。臺北:玉山社。

    二、 專書
    吳永華
      1994《蘇花古道宜蘭段調查研究報告》。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
       心。
    邱彥貴主持,林怡靚等撰述
      2006《發現客家:宜蘭地區客家移民的研究》。臺北:行政院客委
       會。
    林呈蓉
      2006《牡丹社事件的真相》。臺北:博揚文化。
    洪敏麟
      1980《臺灣舊地名之沿革 第一冊》。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連心豪、鄭志明
      2008《閩南民間信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施添福
      1997《蘭陽平原的傳統聚落:理論架構與基本資料》。宜蘭:宜蘭
       縣立文化中心。
    陳進傳
      1995《宜蘭傳統漢人家族之研究》。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黃雯娟
      1998《宜蘭縣水利發展史》。宜蘭:宜蘭縣政府。
      2000《臺灣地名辭書卷一:宜蘭縣》。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游謙、施芳瓏
      2003《宜蘭縣民間信仰》。宜蘭:宜蘭縣政府。
    廖守臣
      1984《泰雅族的文化:部落遷徙與拓展》。臺北:世界新聞專科學
       校觀光宣導科。
    廖風德
      1990《清代之噶瑪蘭》。臺北:正中。
    賴榮興
      2015《北方澳:溯源.傳奇.故事》。宜蘭:宜蘭縣立蘭陽博物
       館。

    三、 學位論文
    陳文立
      2010〈從自然到人文空間的轉化─宜蘭員山地區的拓墾行動(1802-
       194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于玲
      1998〈清代噶瑪蘭土地租佃制度的形成與演變〉,國立臺灣大學社
       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雯娟
      2004〈日治時代宜蘭三星地區的區域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
       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琬鈴
      2007〈清代宜蘭溪南地區漢人拓墾勢力與地方社會(1804–
       189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家瑞
      2003〈清領時期蘇澳地區漢人聚落的發展(1796~1895)〉,國立新
       竹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詹素娟
      1998〈族群、歷史與地域-噶瑪蘭人的歷史變遷(從史前到1900
       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廖英杰
      2002〈宜蘭近山地區發展過程之研究 (1796–1920)—樟腦、泰雅
       與叭哩沙平原〉,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 期刊論文
    中村孝志著,賴永祥譯
      1970〈十七世紀西班牙人在臺灣的佈教〉,《臺灣史研究初集》,
       頁112-146。臺北:作者出版。
    白長川
      1984〈蘇澳開拓史考〉,《臺灣文獻》35:4,頁171–206。
      1991〈宜蘭先賢陳輝煌協臺評傳〉,《臺灣文獻》42:3/4,頁215–
       231。
    邱水金
      1993〈清代蘇澳開發之初探〉,《宜蘭文獻雜誌》2,頁1–18。
    李信成
      2012〈清代宜蘭猴猴人遷徙與社會文化的考察〉,《臺灣史研究》
       19:1,頁29–85。
      2004〈清治下噶瑪蘭族「番社」的組織與運作〉,《宜蘭文獻雜
       誌》67/68,頁82–138。
    林昌華
      2012〈噶瑪蘭族洗禮簿—教會檔案史料中的平埔族〉,《原住民族文
    獻》3,頁13-16。
    黃富三
      1982〈清代臺灣外商之研究—美利士洋行(上)〉,《臺灣風物》
    32:4,頁104–136。
      1983〈清代臺灣外商之研究—美利士洋行(下)〉,《臺灣風物》
    33:1,頁92–126。
      1984〈清代臺灣外商之研究—美利士洋行(增補)〉,《臺灣風物》
    32:4,頁123–140。
    張智欽
      2006〈宜蘭地區三山國王信仰與族群互動〉,《族群與文化:「宜
    蘭研究」第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631-664。宜蘭:
    宜蘭縣史館。
    游謙、施芳瓏
      1993〈宜蘭縣廟宇與神明傳說— 一個初步的呈現與分析〉,《宜蘭
    文獻雜誌》5,頁5-30。
    詹素娟
      2001〈有加有留–清代噶瑪蘭的族群土地政策〉,收於詹素娟、潘英
    海編《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頁113-138。臺
    北:中研院臺史所。

    五、 網路資料
    中研院民族所數位典藏網站,網址:
    http://c.ianthro.tw/70709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系統」,網址: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aspx
    中央氣象局網站,網址:http://www.cwb.gov.tw/V7/climate/monthlyMean/Taiwan_precp.htm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史研究所
    10215801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21580122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臺灣史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012201.pdf12809KbAdobe PDF21066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