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99848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873/144892 (79%)
造訪人次 : 51938740      線上人數 : 22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9848


    題名: 思念的回映:父女關係形塑歷程之自我探究
    Thoughts of Reverberation:Self-exploration in Fa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s Shaping
    作者: 趙偉婷
    貢獻者: 倪鳴香
    趙偉婷
    關鍵詞: 生命故事
    自我探究
    生命教育
    Life Story
    Self-Exploration
    Life Education
    日期: 2016
    上傳時間: 2016-08-09 14:34:29 (UTC+8)
    摘要: 這是一篇思考生死真相及生命真義的論文,藉由自身在經歷父親死亡後,為求釐清死亡的面貌,採用自我敘說作為起點,道出與父親共處的生命故事。故事內描繪眼中的父親圖像,突顯與父親強烈的依附情感,面對父親的離世所引發重大失落、極度悲傷之負面情緒,隨著時間的流動,自覺該跳脫此一低靡的情境。而這份自覺來自於體悟人無法掌握出生的時機和選擇死亡的方式,無法決定生命的兩端,那父親生死兩端要如何活出意義與價值,是本研究想要去彰顯及探討。
    透過母親的敘述訪談輔佐採集父親的資料,整全父親的生命故事。然而訪談母親的同時也消解過去自身對母親和哥哥的心結,重新締結良好關係,避免可能的終生遺憾。
    最後,帶著對生死理解後的安身立命,本研究在力圖將生死的愛與關懷拓展延伸至幼兒教育,闡述處理幼兒的喪親之痛中「教師陪伴」的必要性,不僅要容許幼兒有悲傷的權力,並協助幼兒學習與悲傷相處,同時給予幼兒擁抱及正面的關懷。在強調生命教育皆與每個人生命發展有緊密的關聯下,安頓自身生死之心境質變的同時,自我探究追尋理解生命的本質,乃是為了把握未來活出生命的色彩與美好。
    參考文獻: 王金貴,張作驥(2009)。爸…你好嗎?。
    http://blog.xuite.net/changfilm/father?st=c&p=1&w=1724935
    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丁興祥校閱。Catherine Kohler Riessman(1993)原著。敘說分析(Narrative Analysis)。台北:五南。
    王邦雄(1985)。緣與命。台北:漢光文化。
    王震武、林文瑛(1994)。教育的困境與改革的困境。台北市:桂冠。
    朱儀羚、康萃婷、柯禧慧、蔡欣志、吳芝儀 (2004)。吳芝儀校閱。Michele L. Crossley (2000) 原著。敘事心理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構 (Introducing narrative psychology: self, trauma,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eaning)。嘉義:濤石文化。
    朱自清(1990)。背影。台北:金楓。
    何粵東(2005)。敘說研究方法論初探。應用心理研究,25,55-72。
    吳芝儀(譯)(2008)。Amia Lieblich, Rivka Tuval-Mashiach & Tamar Zilber (1998) 原著。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 (Narrative Research: Reading,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嘉義:濤石文化。
    吳秀碧(2006)。生命教育理論與教學方案。臺北:心理。
    李開敏、林方皓、張玉仕、葛書倫(譯)(2006)。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原作者:J.W. Worden)。臺北:心理。
    李俐歆(2009)。再現台灣。台中:莎士比亞。
    易之新(譯)(2000)。吉兒‧佛瑞德門(Jill Freedman)、金恩‧康姆斯(Gene Combs)(1999)原著。敘事治療-解構並重寫生命的故事(Narrative therapy)。台北:張老師。
    卓格多傑(2007)。大圓滿:佛陀的終極理念。台北縣中和市:久又達文化。
    周月明(2015)。你偏心!為什麼每次都要我讓弟弟?有效化解手足爭執15招。台北市:華文經典。
    林尹、高明(1991)。中文大辭典。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洪漢鼎等(譯)。詮釋學經典文選(上)(原著作:G.A.F.Ast)。台北市:桂冠。
    范信賢(2005)。期待一種帶有敘事性質的敘說研究方法論。應用心理研究,26,19-21。
    翁開誠(2002)。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研究,16,23-69。
    倪鳴香(2004)。敘述訪談與傳記研究。教育研究月刊,118,26-31。
    高淑清、連雅慧、林月琴(譯)(2004)。高淑清校閱。Max van Manen(1990)原著。探究生活經驗:建立敏思行動教育學的人文科學(Researching lived experience : human science for an action sensitive pedagogy 2nd ed.)。嘉義:濤石文化。
    張定綺(譯)(2009)。布萊克‧摩里森(Blake Morrison)(1993)原著。最後的告別(And When Did You Last See Your Father?)。台北:臺灣商務。
    張淑美(2001)。兒童「生死教育」之理念與實施。載於郭聰貴(主編),生命教育,(1-16)。台南:南師院輔導處。
    馬志國(2012年7月)。我為何總是亂吃醋。新天地雜誌,7,39。
    徐憑(譯)(2003)。殺不死我的,使我更堅強(原作者:Maxine Schnall)。台北市:張老師。
    許玉來、成蒂、林方皓、陳美琴、楊筱華、葛書倫、呂嘉惠(譯)(2002)。Doka, Kenneth J.(1996)原著。與悲傷共渡-走出親人遽逝的喪慟(Living with grief after sudden loss:suicide, homicide, accident, heart attack, stroke)。台北:心理。
    許玉容(2014)。枯木又逢春:悲傷的面對與處理。載於紀潔芳、張淑美(主編),生死關懷與生命教育(10:4-10:24)。新北:新頁圖書。
    莊慧秋等(1993)。中國人的姻緣觀。台北:張老師。
    傅偉勳 (2010)。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六版)。台北:正中。
    鈕則誠(2010)。生命教育:人生啟思錄。臺北:洪葉文化。
    游賀凱 (2007)。孤獨行者朝向麥田捕手:自殺者遺族的敘說與實踐。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蔡敏玲、余曉雯(譯 )(2003)。D.Jean Clandinin & F. Michael Connelly (2000) 原著。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 Narrative Inquiry :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台北:心理。
    蔡婉緩(2011)。漫遊竹塹:新竹古蹟導覽。新竹市:竹市文化局。
    黎雅麗(譯)(2003)。活在當下(原作者: Barbara Angelis)。臺北:天下文化。
    賴誠斌、丁興祥(2005)。自我書寫與生命創化:以蘆荻社大學員蕃薯的故事為例。應用心理研究,25,73-114。
    蕭菊貞(2001)。銀簪子-終究,我得回頭看見自己。台北:時報文化。
    戴寶村(2007)。簡明台灣史。南投市:台灣文獻館。
    蘇絢慧(2003)。請容許我悲傷。臺北:張老師。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幼兒教育所
    9815701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81570171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幼兒教育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017101.pdf3319KbAdobe PDF2880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