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99798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656/144643 (79%)
造访人次 : 51696905      在线人数 : 53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99798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9798


    题名: 從藩部到特區:熱河地區的一體化研究(1723-1914)
    From A Dependency to A Special Region:A Study on Interiorzation of Rehe, 1723-1914
    作者: 許富翔
    贡献者: 張哲郎
    徐泓

    許富翔
    关键词: 熱河
    省制
    盟旗
    八旗
    地方財政
    在地化
    內地化
    一體化
    日期: 2016
    上传时间: 2016-08-09 10:58:57 (UTC+8)
    摘要: 清朝建立後蒙古進入中國版圖,清朝透過理藩院管理的盟旗制度以及各地駐防之將軍、都統、大臣的八旗制度來治理當地。清朝統一中國後,中央的力量深入全國各地,向地方擴張權力;而當地隨著漢民族的不斷移入加上清廷的放墾,當地蒙人逐漸從游牧業轉向農業。在這樣的情況下,屬於內地行省制的府州縣廳制度被清廷逐漸移入屬於藩部的漠南蒙古社會中。同時清廷也將權力一元化,把當地的軍事、司法、外交等重要政務轉移到派駐當地的將軍、大臣、都統手中,並向皇帝負責,這樣的過程稱為藩部政治的「一體化」。而內蒙古地區的一體化與清末新政的推行,成為後來民國時期熱河、察哈爾、綏遠等地設立特別區的基礎。因此,研究清朝至民國初年的邊疆政策演變與政區的變化等問題都離不開清代藩部政治的「一體化」研究。本文以清至民國初年的熱河地區為研究對象,對於清代藩部政治的「一體化」演變提供一個歷史案例。
    本文分為五章:第一章以盟旗制度為出發點,釐清盟旗制度設立的背景、推廣的過程,以及它在清朝治理蒙古諸部中所發揮的功能。接著對熱河地區的各個盟旗介紹其沿革、地理位置、各蒙旗之職官與人口概況,並論述熱河地區之盟旗與清朝的特殊關係。第二章則介紹清朝在熱河設立之八旗職官,透過探討熱河總管衙門與熱河八旗駐防來檢視清朝在熱河建立的內務府與八旗駐防體系,並釐清這兩種職官各自的職掌,以及他們在面對共同事務時彼此的權責如何劃分。第三章則論述清初至乾隆時期漢人移入的過程,說明此過程與當地推展府州縣廳制度的關係,並兼論行政體系與稅收體系的建立。第四章則論述嘉慶十五年(1810)至光緒新政在熱河建立軍府制度的演變,以及清廷如何將原先用於漢人社會的保甲制一併推廣至蒙古人與旗人社會中。第五章則探討清末熱河設省之爭、熱河新政的推行內容,以及民國三年(1914)熱河如何改制為特別區的經過。由此觀察民國初年熱河地區在當時的邊疆危機之下,熱河如何從藩部轉變為「準行省」般的「熱河特別區」,並達到初步「一體化」的變遷。
    參考文獻: 一、檔案
    1. 〈經營漠南計畫〉,收於《中國邊疆行紀調查記報告書等邊務資料叢編‧初編》,第7冊,香港:蝠池書院出版有限公司據清底本影印,2009,頁1-22。
    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館藏清代朱批奏摺財政類》微捲,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郭廷以圖書館藏。
    3. 《內務府奏銷檔》,北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
    4. 《刑科題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1998,微卷。
    5. 《明清檔案》,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6. 《軍機處檔‧月摺包》,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7. 《宮中硃批奏摺‧財政類》,北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1987,膠片。
    8. 《宮中檔光緒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3-75。
    9. 《宮中檔同治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未刊。
    10. 《宮中檔咸豐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未刊。
    11. 《宮中檔乾隆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2-86。
    12. 《宮中檔康熙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6-77。
    13. 《宮中檔道光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未刊。
    14. 《宮中檔雍正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
    15. 《宮中檔嘉慶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未刊。
    16.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檔案》,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
    17. 《題本》,北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
    18. 〔清〕錫良,《錫良遺稿‧奏稿》,北京:中華書局,1959。
    19. 中國人民大學淸史硏究所、中國人民大學檔案系中國政治制度史敎硏室合編,《淸代的旗地》,北京:中華書局,1989。
    20.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承德市文物局合編,《清宮熱河檔案》,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2003。
    2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館藏清代朱批奏摺財政類目錄》,5冊,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0-1992。
    2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光緒朝上諭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
    23.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光緒朝硃批奏摺》,北京:中華書局,1995,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清代宮中檔光緖朝漢文硃批奏摺影印。
    24.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咸豐同治兩朝上諭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
    25.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1991。
    26.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滿文寄信檔譯編》,長沙:嶽麓書社,2011。
    27.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康熙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28.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康熙朝漢文硃批奏摺匯編》,北京:檔案出版社,1984-1985。
    29.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清初內國史院滿文檔案譯編》,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9。
    30.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雍正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合肥:黃山書社,1998。
    3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雍正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
    3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嘉慶道光朝上諭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33. 四川省民族硏究所淸末川滇邊務檔案史編輯組編,《淸末川滇邊務檔案史料》,北京:中華書局,1989。
    34. 希都日古,《清內秘書院蒙古文檔案漢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
    35. 故宮博物院明淸檔案部編,《淸代檔案史料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78。
    36. 關嘉祿、佟永功、關照宏編,《天聰九年檔》,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
    二、官書典籍
    (一)、官書
    1. 《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2. 《蒙古律例》,收於張銳智、徐立志主編,《中國珍稀法律典籍集成‧丙編》,第2冊,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
    3. 《蒙藏院調查內蒙古及沿邊各旗統計報告》,收於《內蒙古史志》,第7冊,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2。
    4. 《熱河園庭現行則例》,收於宋建昃主編,《清代匠作則例‧第三卷》,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據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書照相膠捲復原影印。
    5. 〔元〕脫脫,《金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
    6. 〔明〕陳子龍等輯,《皇明經世文編》,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第1655-166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據明崇禎平露堂刻本影印。
    7. 〔清〕允祿等奉敕編,《世宗憲皇帝上諭旗務議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1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8. 〔清〕內務府編,《總管內務府會計司現行則例》,收於《故宮珍本叢刊》,第311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影印清同治元年內府抄本。
    9. 〔清〕文璧等纂,《欽定總管內務府現行則例》,收於《故宮珍本叢刊》,第306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影印清咸豐內府抄本。
    10. 〔清〕王延熙、王樹敏輯,《皇清道咸同光奏議》,收於《近代中國史料叢刊‧正編》,第331冊,臺北:文海出版社,1969。
    11. 〔清〕托津等奉敕纂,《欽定大清會典(嘉慶朝)》,收於《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631-640冊,臺北:文海出版社,1991。
    12. 〔清〕朱啟鈐編,《東三省蒙務公牘彙編》,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15。
    13. 〔清〕承啓、英傑等纂,《欽定戶部則例(同治朝)》,收於《清代各部院則例(8)》,香港:蝠池書院出版有限公司,2004。
    14. 〔清〕松森,《理藩部則例》,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
    15. 〔清〕祁韻士,《皇朝藩部要略》,收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第74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據天津圖書館藏清道光筠淥山房刻本影印。
    16. 〔清〕庫勒納等奉敕撰,《清代起居注冊‧康熙朝》,北京:中華書局,2009,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康熙起居注按檔案原貌掃描影印。
    17. 〔清〕庫勒納等奉敕撰,《清代起居注冊‧康熙朝》,臺北:聯經出版社,2009,據國立故宮博物院珍藏手稿本影印。
    18. 〔清〕崇厚輯,《盛京典制備考》,收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88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據天津圖書館藏清光緒四年(1878)奉天督署刻本影印。
    19. 〔清〕崑岡等奉敕著,《清會典圖(光緒朝)》,北京:中華書局,1991,據光緖二十五年(1899)石印本影印。
    20. 〔清〕崑岡等奉敕著,《欽定大清會典(光緒朝)》,北京:中華書局,1991,據光緖二十五年(1899)石印本影印。
    21. 〔清〕崑岡等奉敕著,《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光緒朝)》,北京:中華書局,1991,據光緖二十五年(1899)石印本影印。
    22. 〔清〕清高宗敕撰,《欽定大清會典則例》,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20-62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23. 〔清〕清高宗敕撰,《欽定皇朝文獻通考》,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32-63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24. 〔清〕貽穀,《綏遠奏議》,收於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103冊,臺北:文海出版社,1974,據民國間排印本影印。
    25. 〔清〕貽穀,《墾務奏議》,收於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102冊,臺北:文海出版社,1974。
    26. 〔清〕賀長齡編,《皇朝經世文編》,臺北:台聯國風出版社,1963,影印善化賀氏原刊本。
    27. 〔清〕鄂爾泰等纂修,李洵、趙德貴等點校,《八旗通志‧初集》,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
    28. 〔清〕會典館編、趙雲田點校,《乾隆朝內務府抄本《理藩院則例》》,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6。
    29. 〔清〕劉錦藻撰,《清朝續文獻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據光緒二十五年(1899)石印本影印。
    30. 〔清〕鐵保等纂,李洵等標點,《欽定八旗通志》,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
    31. 內政部印行,《臨時政府內務行政紀要》,收於《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222冊,臺北:文海出版社,1987。
    32. 清史稿校註編纂小組編纂,《清史稿校註》,臺北:國史館,1991。
    33. 葛士濬輯,《清朝經世文續編》,收於《清朝經世文編八種彙刊》,第9-13冊,臺北:文海出版社,1973,據清光緒二十三(1897)年刊本及石印本影印。
    (二)、方志、輿圖
    1. 《口北三廳志》,收於《中國方志叢書‧塞北地方‧察哈爾省》,第36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據乾隆二十三年(1758)刊本影印。
    2. 《熱河內屬中國及行宮駐防始末記》,民國二十一年(1932)石印本。
    3. 〔清〕王世球等纂修,《兩淮鹽法志》,收於于浩輯,《稀見明清經濟史料叢刊‧第一輯》,第4-9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據清乾隆間刻本影印。
    4. 〔清〕和珅、梁國治等奉敕撰,《欽定熱河志》,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95-49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5. 〔清〕金志章修、黃可潤增補,《(光緒)圍場廳志》,〔清〕查美蔭、謝霖溥纂修,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 稿本。
    6. 〔清〕洪汝冲纂修,《宣統昌圖府志》,收於《中國地方志集成‧遼寧府縣志輯》,第10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據清宣統二年(1910)鉛印本影印。
    7. 王文江、宣本榮編,《熱河地方志》,收於《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續編》,第1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9,據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稿本影印。
    8. 周鐵錚修、沈鳴詩等纂,《朝陽縣志》,收於《中國地方志集成‧遼寧府縣志輯》第23冊,南京:鳳凰出版社,1983,據民國十九年(1930)鉛印本影印。
    9. 周鐵錚修、宮葆廉纂,《(民國)凌源縣志》,收於《遼寧省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第7-9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2,據民國二十年年(1931)稿本影印。
    10. 承德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承德府志校點組點校,《光緖朝重訂承德府志校點本》,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6。
    11. 武尚權纂,《(民國)熱河新誌》,收於《復旦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第1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據民國三十二年(1943)重慶中國文化服務社鉛印本影印。
    12. 武國棟總纂,《赤峰市志》,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
    13. 翁牛特旗志編纂委員會編,《翁牛特旗志》,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
    14. 康清源,《熱河經棚縣志》,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12。
    15. 敖漢旗志編纂委員會編,《敖漢旗志》,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
    16. 喀喇沁右旗公署,《蒙地概況》,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13,據內蒙古圖書館藏康德八年(1941)本影印。
    17. 喀喇沁旗志編纂委員會編,《喀喇沁旗志》,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
    18. 蘇紹泉修、徐致軒纂,《(民國) 林西縣志》,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14。
    19. 亞新地學社編輯,《大中華京省道縣詳圖》,武昌:亞新地學社,1915。
    20. 商務印書館編繪,《大清帝國全圖》,上海:商務印書館,1910。
    (三)、期刊、報紙、雜誌
    1. 上海申報舘編輯,《申報》,上海:上海書店,1982-1987,影印本。
    2. 中國地學會編輯,《地學雜誌》,收於姜亞沙、經莉、陳湛綺主編,《中國早期科技期刊匯編》,第4-29冊,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8。
    3. 東方雜誌社編,《東方雜誌》,上海:商務印書館,1904-1948。
    4. 國家圖書館分館編選,《(清末)時事采新彙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
    (四)、文集、筆記
    1. 〔法〕張誠,《張誠日記》,北京:商務印書館,1973。
    2. 〔法〕張誠,《張誠日記》,收於徐志敏等譯,《老老外眼中的康熙大帝》,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08。
    3. 〔清〕西清,《黑龍江外記》,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
    4. 〔清〕汪國鈞著,《蒙古紀聞》,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
    5. 〔清〕汪灝,《隨鑾紀恩》,收於〔清〕鄭光祖編,《舟車所至》,臺北:正中書局,1963,據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琴川鄭氏青玉山房刊本影印。
    6. 〔清〕哈達淸格,《塔子溝紀略》,收於《遼海叢書》第2冊,瀋陽:遼瀋書社,1985。
    7. 〔清〕姚錫光,《籌蒙芻議》,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08。
    8. 〔清〕昭槤,《嘯亭雜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
    9. 〔朝鮮〕朴趾源,《熱河日記》,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7。
    10. 〔朝鮮〕柳得恭,《灤陽錄》,收於金毓紱主編,《遼海叢書》,第1冊,瀋陽:遼瀋書社,1985,影印本。
    11. 翁同龢著、陳義杰整理,《翁同龢日記》,北京:中華書局,1989。
    12. 袁世凱著,駱寶善、劉路生主編,《袁世凱全集》,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3。
    13. 陳籙,《止室筆記》,收於《近代中國史料叢刊‧正編》,第169冊,臺北:文海出版社,1968。
    14. 熊希齡,《熊希齡先生遺稿》,上海:上海書店,1998。
    15. 熊希齡,《熱河改建行省議案》,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據民國初年鉛印本影印,2014。
    16. 熊希齡著、周秋光編,《熊希齡集》,長沙:湖南出版社,1996。
    (五)、調查資料
    1. 〔日〕天海謙三郎,《舊熱河蒙地の開懇資料二則》,満鉄調査局內部刊物,1943。
    2. 〔俄〕阿‧馬‧波兹德涅耶夫(Pozdneev, Aleksei Matveevich)著、張夢玲等譯,《蒙古及蒙古人(二)》,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
    3. 滿洲國地籍整理局,《錦熱蒙地調查報告》,新京:滿洲國地籍整理局,1937。
    4. 滿鐵調查部資料課編,《滿鐵調查月報》,大連: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
    5. 蒙藏委員會編譯室,《關於熱河之蒙鹽》,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13,據民國二十四年(1935)鉛印本影印。
    6. 趙允元,《赤峰州調查記》,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14。
    三、中文書目
    (一)、專書
    1. 《內蒙古教育志》編委會編,《內蒙古教育史志資料‧第一輯(上)》,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5。
    2. 〔日〕田山茂著、潘世憲譯,《淸代蒙古社會制度》,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15。
    3. 〔日〕勃兒只斤・布仁賽音著、娜人格日勒譯,《近現代蒙古人農耕村落社會的形成》,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7。
    4. 〔韓〕任桂淳,《清朝八旗駐防興衰史》,北京:三聯書店,1993。
    5. 丁長清、唐仁粵主編,《中國鹽業史‧近代當代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6.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所等編,《山莊研究──紀念承德避暑山莊建園290週年論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4。
    7. 王玉海,《從游牧走向定居──清代東部內蒙古農村社會研究》,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14。
    8. 札奇斯欽,《蒙古之今昔》,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5。
    9. 安雙成主編,《滿漢大辭典》,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1993。
    10. 朱永杰,《清代駐防城時空結構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1. 朱金甫、張書才主編,《清代典章制度辭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12. 何炳棣著、葛劍雄譯,《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關問題1368-1953》,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
    13. 何耀彰,《滿清治蒙政策之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78。
    14. 佟佳江編,《民國職官年表外編》,北京:中華書局,2011。
    15. 宋瞳,《清初理藩院研究──以順治朝理藩院滿文題本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16. 李國祁,《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閩浙臺地區,1860-1916》,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5。
    17. 李細珠,《地方督撫與清末新政──晚清權力格局再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18. 杜家驥,《清朝滿蒙聯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9. 周金生、張愛萍,《承德文史文庫》,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8。
    20. 周振鶴,《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1. 孟和寶音,《近代內蒙古行政建制變遷研究》,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10。
    22. 定宜莊,《清代八旗駐防研究》,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3。
    23. 承德滿族經濟文化發展促進會,《承德滿族》,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9。
    24. 祁美琴,《清代內務府》,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9。
    25. 阿地力‧艾尼,《清末邊疆建省硏究》,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12。
    26. 烏雲格日勒,《十八至二十世紀初內蒙古城鎮研究》,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
    27. 烏雲畢力格,《喀喇沁萬戶研究》,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
    28. 珠颯,《18-20世紀初東部內蒙古農耕村落化研究》,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
    29. 袁森坡,《康雍乾經營與開發北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
    30. 郝維民、齊木德道爾吉主編,《內蒙古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1. 馬汝珩、馬大正主編,《清代邊疆開發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32. 張永江,《清代藩部硏究:以政治變遷為中心》,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1。
    33. 張杰,《滿族要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34. 張啟雄,《中國國際秩序原理的轉型──從「以不治治之」到「實效管轄」的清末滿蒙疆藏籌邊論述》,臺北:蒙藏委員會,2015。
    35. 清史編委會編,《清代人物傳稿》,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2。
    36. 陳鋒,《清代軍費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3。
    37. 陶晉生,《女真史論》,臺北:稻香出版社,2003。
    38. 傅林祥、林涓、任玉雪、 王衛東,《中國行政區劃通史‧清代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3。
    39. 傅林祥、鄭寶恒,《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中華民國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40. 楊強,《清代蒙古盟旗制度》,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41. 葉高樹,《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臺北:稻香出版社,2002。
    42. 趙令志,《清前期八旗土地制度硏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43. 趙珍,《資源、環境與國家權力──清代圍場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44. 趙雲田,《清代治理邊疆的樞紐──理藩院》,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
    45. 趙雲田,《清代蒙古政教制度》,北京:中華書局,1989。
    46. 趙雲田,《清末新政研究──20世紀初的中國邊疆》,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4。
    47. 劉小萌,《清代北京旗人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48. 劉小萌,《滿族從部落到國家的發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49. 劉鳳雲、劉文鵬編,《清朝的國家認同──「新清史」的研究與爭鳴》,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50. 盧明輝,《清代蒙古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
    51. 賴惠敏,《乾隆皇帝的荷包》,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4。
    52. 閻天靈,《漢族移民與近代內蒙古社會變遷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53. 瞿同祖著、范忠信等譯,《清代地方政府》,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54. 魏秀梅,《清季職官表附人物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2。
    55. 羅運治,《清代木蘭圍場的探討》,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
    56. 羅爾綱,《困學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
    57. 蘇德畢力格,《晚清政府對新疆、蒙古和西藏政策硏究》,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
    (二)、論文
    1. 〔日〕勃兒只斤・布仁賽音著、王晶譯,〈邊緣地區異族衝突的複雜結構──圍繞1981年「金丹道暴動」的討論〉,收於《中國邊疆民族研究(第五輯)》(北京,2011),頁341-353。
    2. 〔日〕真水康樹,〈雍正年間的直隸州政策〉,《歷史檔案》1995:3(北京,1995),頁86-91。
    3. 〔美〕范‧西蒙斯著、唐博譯,〈出巡中的乾隆──通往承德的帝國之路〉,收於《清史譯叢》10(北京,2011),頁64-78。
    4. 〔美〕羅友枝著、唐博譯,〈乾隆時期的清王朝〉,收於《清史譯叢》10(北京,2011),頁54-63。
    5. 公孫訇,〈關于1891年熱河東部人民起義〉,《河北學刊》1992:6(石家莊,1992),頁79-85。
    6. 王世麗,〈清末熱河東部地區的「金丹道教」起義〉,《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1995:4(呼和浩特,1995),頁65-70。
    7. 王玉亮、張家玉,〈熱河都統及其衙署初探〉,《河北旅遊職業學院學報》17:1(承德,2012),頁107-112。
    8. 王德勝,〈北洋軍閥對蒙政策幾個問題初析〉,收於內蒙古近代史研究所編,《內蒙古近代史論叢‧第三輯》,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頁26-136。
    9. 王曉輝,〈清代熱河的官倉〉,《古今農業》2008:4(北京,2008),頁79-88。
    10. 王鍾翰,〈國語騎射與滿族的發展〉,收於氏著,《王鍾翰清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第2冊,頁846-859。
    11. 付際紅,〈清朝前期承德府、廳、州、縣的設置及其原因〉,《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8:1(承德,2008),頁66-69。
    12. 布尼阿林,〈承德滿族姓氏探源〉,《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991:5(北京,1991),頁60-62。
    13. 布尼阿林,〈熱河八旗駐防簡述〉,《承德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88:1(承德,1988),頁65-67。
    14. 札奇斯欽,〈近代蒙古之地方行政制度〉,收於氏著,《蒙古史論叢》,臺北:學海出版社,1980)下冊,頁1061-1086。
    15. 伊利民,〈清代承德的莊頭〉,《滿族研究》1999:2(瀋陽,1999),頁69-71。
    16. 何淑宜,〈光緒十七年(一八九一)熱河東部金丹教、在理教的反教事件〉,《史耘》第3、4期(臺北,1998),頁165-180。
    17. 佟雙喜,〈金丹道事件起因研究〉,《內蒙古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呼和浩特,2011),頁1-6。
    18. 呂士朋,〈清代的理藩院──兼論清代對蒙藏回諸族的統治〉,《東海大學歷史學報》1(臺中,1977),頁61-98。
    19. 呂文利,〈清代蒙古地區票照制度初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7:4(北京,2007),頁18-28、148。
    20. 宋瞳,〈外藩蒙古內扎薩克四十九旗考〉,收於烏雲畢力格主編,《滿文檔案與清代邊疆民族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頁141-159。
    21. 李守信,〈李守信自述〉,收於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內蒙古文史資料(20)》,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
    22. 李國祁,〈明清兩代地方行政制度中道的功能及其演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期上(臺北,1972),頁139-187。
    23. 李國祁,〈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5:2(臺北,1978),頁131-159。
    24. 李國祁,〈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內體化的解釋〉,《歷史月刊》107(臺北,1996),頁58-66。
    25. 李國榮,〈光緒十七年熱河金丹道教起義〉,《歷史檔案》1988:4(北京,1988),頁98-104、134。
    26. 那木海扎布,〈東蒙要事雜憶〉,收於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文史資料硏究委員會編,《內蒙古文史資料(31)》,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頁186-198。
    27. 周志平、唐亞君,〈清代熱河地區移民進程分析〉,《前沿》2006:12(呼和浩特,2006),頁230-232。
    28. 周學軍,〈哲布尊丹巴八世登極「額真汗」日期考〉,《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00:1(呼和浩特,2000),頁48-54。
    29. 定宜莊,〈清代理事同知考略〉,收於《慶祝王鍾翰先生八十壽辰學術論文集》,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3,頁263-274。
    30. 林涓,〈清代統縣政區的改革──以直隸州為中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4(西安,2000),頁79-101。
    31. 金朝力,〈清末「移民實邊」政策對蒙古社會經濟的影響〉,《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4(蘭州,2007),頁36-40、76。
    32. 侯仁之,〈承德城市發展的特點和它的改造〉,收於氏著,《歷史地理學的視野》,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頁369-398。
    33. 烏仁其其格,〈清代四柱清冊檔案中的盟旗經濟與管理──以歸化城土默特為例〉,2015 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2015年12月10日-11日。
    34. 烏雲畢力格,〈內齊托音喇嘛與錫埒圖庫倫旗〉,收於沈衛榮主編,《西域歷史語言研究集刊‧第四輯》,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頁355-368。
    35. 烏雲畢力格、宋瞳,〈關於清代內扎薩克蒙古盟的雛形──以理藩院滿蒙文題本為中心〉,收於烏雲畢力格主編,《滿文檔案與清代邊疆民族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頁62-77。
    36. 特克寒,〈厄魯特蒙古達什達瓦部東遷承德〉,《承德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999:2(承德,1999),頁46-48。
    37. 特克寒,〈厄魯特蒙古達什達瓦部東遷承德考〉,《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00:3(呼和浩特,2000),頁61-64。
    38. 特克寒,〈承德滿族的形成與發展〉,《滿族研究》2000:2(瀋陽,2000),頁48-54。
    39. 特克寒,〈清代熱河莊頭概述〉,《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1(承德,2000),頁86-88。
    40. 珠颯,〈東部蒙旗蒙古族的跨旗流動──以卓、昭二盟蒙古族的北遷活動為中心〉,《西域歷史語言研究集刊》2(北京,2009),頁49-62。
    41. 秦兆祥,〈避暑山莊與熱河駐防〉,《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6:6(呼和浩特,2007),頁37-40。
    42. 袁森坡,〈達什達瓦部東遷熱河〉,《滄州師範專科學校學報》1990:1(滄州,1990),頁100-105。
    43. 馬汝珩、成崇德,〈康乾時期人口流動與長城邊外開發──兼論避暑山莊興建的社會條件〉,《清史研究》1993:2(北京,1993),頁10-20。
    44. 高俊、王建英,〈達什達瓦部眾東遷與承德的伊犁廟〉,《檔案天地》2007:1(石家莊,2007),頁34-35。
    45. 張永江,〈八旗蒙古任官初探〉,《蒙古史研究》3 (呼和浩特,1989),頁150-181。
    46. 張永江,〈試論清代內蒙古蒙旗財政的類型與特點〉,《清史研究》2008:1(北京,2008),頁37-50。
    47. 張永江,〈論清代漠南蒙古地區的二元管理體制〉,《清史研究》1998:2(北京,1998),頁29-40。
    48. 張羽新,〈《熱河志畧》── 一部珍稀的承德地方志〉,收於氏著,《清朝塞外皇都──承德避暑山莊與外八廟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13),頁565-575。
    49. 張建軍,〈民國北京政府時期察哈爾、熱河境內鎮守使沿革述論〉,《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32:1(呼和浩特,2011),頁52-56。
    50. 張興唐,〈蒙古的盟部旗制度〉,收於廣祿主編,《蒙古研究》,臺北:中國邊疆歷史語文學會,1968,頁225-258。
    51. 莊吉發,〈清太祖太宗時期滿蒙聯姻的過程及其意義〉,收於氏著,《清史論集(二)》,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頁277-302。
    52. 莊吉發,〈清初諸帝的北巡及其政治活動〉,收於氏著,《清史論集(一)》,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頁235-276。
    53. 許富翔,〈《熱河內屬中國及行宮駐防始末記》校注〉,《東吳歷史學報》28(臺北,2012),頁207-269。
    54. 陳其南,〈清代臺灣社會的結構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9(臺北,1980),頁115-147。
    55. 陳鋒,〈清末民國年間日本對華調查報告中的財政與經濟資料〉,《近代史研究》2004:3(北京,2004),頁291-314。
    56. 傅林祥,〈清初直隸州的推廣與行政層級的簡化〉,《歷史檔案》2010:4(北京,2010),頁57-66。
    57. 景愛,〈清代木蘭圍場的交通〉,《中國歷史地理論叢》3(北京,1993),頁181-222。
    58. 景愛,〈關於《圍場廳志》〉,《北方文物》2000:1(哈爾濱,2000),頁87-89。
    59. 湯開建、張彧,〈1891年熱河金丹道起義中的蒙、漢民族衝突〉,《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6(蘭州,2005),頁17-22。
    60. 華立,〈從旗人編查保甲看清王朝「旗民分治」政策的變化〉,《民族研究》1988:5(北京,1988),頁97-106。
    61. 華立,〈新疆軍府制下的理民體制與滿漢員的任用〉,收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政治史研究室編,《清代滿漢關係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頁366-380。
    62. 華林甫,〈清前期「屬州」考〉,收於劉鳳雲、董建中、劉文鵬編,《清代政治與國家認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上冊,頁169-214。
    63. 敬知本,〈試論一八九一年熱河東部人民大起義〉,《社會科學研究》1984:2(成都,1984),頁83-90。
    64. 楊選第,〈清代前期對內蒙古地區的賦役徵派及其特徵〉,《內蒙古社會科學》1998:1(呼和浩特,1998),頁64-68。
    65. 趙雲田,〈清代理藩院研究六十年〉,《中國邊政》134(臺北,1996),頁2-26。
    66. 劉文鵬,〈清代提塘考〉,《清史研究》2007:4(北京,2007),頁87-91。
    67. 鄧春陽,〈建昌、平泉教案與金丹道起義〉,《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6(成都,1987),頁47-56。
    68. 賴惠敏,〈從杭州滿城看清代的滿漢關係〉,《兩岸發展史研究》5(臺北,2008),頁37-91。
    69. 賴惠敏,〈第一歷史檔案館發行《清代硃批奏摺財政類》微卷簡介〉,《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22(臺北,1996),頁101-105。
    70. 藍美華,〈一九一一年蒙古獨立運動原因之探討〉,《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10:2(臺北,2002),頁89-115。
    71. 藍美華,〈內蒙古與一九一一年蒙古獨立動〉,《漢學研究》23:1(臺北,2005),頁393-425。
    72. 顏廷真、陳喜波、韓光輝,〈清代熱河地區盟旗和府廳州縣交錯格局的形成〉,《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9:6(北京,2002),頁108-115。
    73. 顏廷真、韓光輝,〈清代以來西遼河流域人地關係的演變〉,《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1(北京,2004),頁16-25、156。
    74. 龐鳳芝,〈灤河鎮的滿族〉,《承德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2(承德,1991),頁65-67。
    75. 寶音德力根,〈十五至十七世紀的克什克騰〉,《蒙古學問題與爭論》10(東京,2014),頁87-110。
    76. 阿拉坦格日勒,〈阿魯科爾沁旗建置〉,收於中國政治協商會議阿魯科爾沁委員會編,《阿魯科爾沁文史(第三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5),頁64-74。
    77. 于曉娟,〈清末熱河地區新政研究〉,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人文學院碩士論文,2007。
    78. 王曉輝,〈清代熱河地區行政管理制度研究〉,天津: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博士論文,2006。
    79. 吳正心,〈清代廳制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80. 吳秀瓊,〈清朝前期漢人在蒙古的經濟活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81. 李宗育,〈清雍正朝府廳州縣行政區劃運動〉,臺北:東吳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82. 林正全,〈清季內蒙古墾務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邊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
    83. 林涓,〈清代行政區劃變遷研究〉,上海: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
    84. 林麗容,〈晚清漢人在內蒙古的移墾(1858-1911)〉,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85. 唐亞君,〈清代至民國前期熱河地區移民研究〉,濟南:山東大學碩士論文,2008。
    86. 秦兆祥,〈清代熱河都統的設立與職能演化〉,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人文學院碩士論文,2005。
    87. 翁道樂,〈清代在漠南蒙古的軍事駐防體系〉,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人文學院碩士論文,2006。
    88. 許富翔,〈清代江寧滿城的研究〉,臺北:東吳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8。
    89. 彭嘉楨,〈清代熱河地區之巡幸活動與區域發展關係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90. 焦紅娟,〈內蒙古東四盟與肅親王的調查〉,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人文學院碩士論文,2010。
    91. 黃麗君,〈皇帝及其包衣奴才:論清代皇權與內務府官僚體制〉,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4。
    92. 楊正孝,〈清代理藩院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學院民族與華僑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
    93. 劉茗,〈熱察綏改省對國家整合影響研究(1928-1937)〉,北京: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碩士論文,2009。
    94. 鄧文靜,〈清代皇家活動與承德城市的興起〉,成都: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碩士論文,2006。
    95. 穆崟臣,〈清代熱河蒙地開發與社會變遷研究〉,長春: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
    四、英文書目
    (一)、專書
    1. Atwood, Christopher P. Encyclopedia of Mongolia and the Mongol Empire. New York: Facts On File, 2004.
    2. Crossley, Pamela K. Orphan Warriors : Three Manchu Generations and the End of the Qing World. Princeton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中譯本見〔美〕柯嬌燕著、陳兆肆譯,《孤軍:滿人一家三代與清帝國的終結》,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3. Elliott, Mark C. The Manchu Way: The Eight Banners and Ethnic Ident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4. Forêt, Philippe. Mapping Chengde : The Qing Landscape Enterprise. Honolulu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0.
    5. Millward, James A., Dunnell, Ruth., Elliott, Mark C., and Foret, Philippe. New Qing Imperial History: The Making of Inner Asian Empire at Qing Chengd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Curzon, 2004.
    6. Skinner, William G. 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中譯本見〔美〕施堅雅主編、葉光庭等譯,《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北京:中華書局,2000。
    7. Zelin, Madeleine. The Magistrate`s Tael: Rationalizing Fiscal Reform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g China.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中譯本見〔美〕曾小萍,《州縣官的銀兩──18世紀中國的合理化財政改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五、日文書目
    (一)、專書
    1. 〔日〕三田村泰助,《清朝前史の研究》,京都:京大東洋史研究會,1972。
    2. 〔日〕矢野仁一,《近代蒙古史研究》,京都:弘文堂,1925。
    3. 〔日〕岡洋樹,《清代モンゴル盟旗制度の硏究》,東京:東方書店,2007。
    4. 〔日〕礪波護、岸本美緒、杉山正明,《中囯歴史硏究入門》,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出版會,2006。
    (二)、論文
    1. 〔日〕佐藤公彥,〈1891年、熱河金丹道の蜂起〉,《东洋史研究》43:2(東京,1985),頁37-71。部分中譯見〔日〕佐藤公彥著、寶力格譯,〈熱河金丹道起義〉,《蒙古學資料與情報》1990:1(呼和浩特,1990),頁27-83。
    2. 〔日〕貴志俊彥,〈袁世凱政権の內モンゴル地域支配体制の形成──「蒙藏院」の成立と內モンゴル三特別区の設置──〉,《史學研究》185(廣島,1989),頁23-40。中譯文見〔日〕貴志俊彥,〈內蒙古地區袁世凱政權統治體制的形成──蒙藏院的成立和內蒙古三個特別行政區的設置〉,《國外中國近代史研究(第21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頁121-140。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9815350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153505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350501.pdf9276KbAdobe PDF21627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