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205/145239 (79%)
Visitors : 52559179      Online Users : 98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9667


    Title: 當代中國學在臺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的肇基與嬗遞(1968-2015)
    Contemporary China Studies in Taiwan: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Graduate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1968-2015
    Authors: 褚填正
    Contributors: 邱坤玄
    褚填正
    Keywords: 當代中國學
    冷戰
    吳俊才
    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Date: 2015
    Issue Date: 2016-08-03 11:32:57 (UTC+8)
    Abstract: 本文以當代中國學為核心,並以1968年肇基的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為實際個案,探討臺灣在此學術領域的發展與嬗遞。東亞研究所由吳俊才先生一手創建,標誌臺灣在此學門的學術化與國際化,並能與美國及其他國際學術機構接軌與交流,此所也因而在早先擁有卓越的國際學術聲譽。其後,隨著美蘇兩極的冷戰到後冷戰國際局勢的變化,以及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的轉變影響,都使國際學界在研究方式上產生不同層次的討論,東亞研究所也在這些影響之下不斷進行議題與研究方法的擴充與調整。因而,本文再劃分三個時期,並從課程演進、博碩士論文的學術產出、東亞季刊到東亞研究的期刊刊文,深入觀察東亞研究所的不同面向發展與實際成果。其中,在課程方面可區分為兩大系統與四大領域,也因為具有臺灣自身特色的課程安排,使得初期聘任師資雲集國內包括國際關係研究所、政大與臺大各領域的傑出師資,同時國外許多學術機構優秀人士也在此客座。隨著與國際學術界持續交流,研究方法也從過去較為強調文獻與歷史的方式,轉而從1970年代中後期逐漸走向更為社會科學化的趨勢,並逐步在師生的專著與博碩士論文中引用不同範際的學門領域相關研究理論與範式,同時也因為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實際的田野調查也成為重要的研究方式,這些從理論對話與實地檢證的不斷融合與發展,呈現更多不同當代中國學的樣貌。此外,隨著國際局勢與兩岸關係的變化,東亞研究所也逐漸在兩岸學術交流上扮演重要角色,包括舉辦相關學術會議與兩岸學者交流。時序至今,東亞研究所也面對更多學術的挑戰,包括相關學門與機構也不斷在此領域有所著墨,因而如何調和原有的意識形態與中共黨史等傳統課程與新課程,以及逐漸深化當代中國學,展現獨特性與走向東亞學派都是未來持續努力的目標。
    Reference: 中文部份:
    丁永康,「所友憶當年-東亞所碩士班第十一屆簡介與軼事」,政大東亞研究所四十週年特刊(臺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2008),頁28-29。
    丁渝洲口述、汪士淳撰寫,丁渝洲回憶錄(臺北:天下遠見出版有限公司,2004)。
    丁樹範,「軍事與國防安全」,載於王振寰、湯京平、宋國誠主編,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研究,頁65-86。
    王成志,「歷史寶藏:哥倫比亞大學中國口述歷史研究資源」,圖書資訊學刊,第5卷第1/2 期(2007.6 / 2007.12),頁91-105。
    王成勉,留美經驗談(臺北:黎明文化,1989)。
    王東原,浮生簡述(臺北:傳記文學,1987)。
    王東原,王東原退思錄(臺北:正中,1992)。
    王東原等著,彩繪人生八十年-陳建中先生八秩華誕論文(臺北:日本研究雜誌社,1992)。
    王昇,訪美紀行(臺北:中華日報社,1969)。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臺北:聯經,2003)。
    王晴佳,臺灣史學五十年(1950-2000):傳承、方法、趨向(臺北:麥田,2002)。
    王章陵,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史(臺北:政大東亞所,1973)。
    王振寰、湯京平、宋國誠主編,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研究(新北市:巨流,2011)。
    王信賢,「中國大陸社會變遷」,載於李英明主編,中國大陸研究(臺北:巨流,2007),頁305-331。
    王信賢,「中國大陸社會結構與轉型」,載於趙春山主編,兩岸關係與政府大陸政策,頁125-149。
    王信賢訪談;涂秀玲、廖筱縈整理,芮和蒸中國研究經驗口述歷史訪談記錄(2008年10月),載於臺灣大學政治學系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教學研究中心「中國學研究的知識社群-訪談與資訊」網頁。
    王綺年訪談、胡依蝶謄稿,張煥卿教授口述歷史手稿,載於臺灣大學政治學系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教學研究中心「中國學研究的知識社群-訪談與資訊」網頁。
    王紹光、胡鞍鋼,中國國家能力報告(瀋陽:遼寧人民,1993)。
    尹慶耀,歷史寫下了答案(臺北:政大國研中心,1968)。
    尹慶耀,中共外交與對外關係(臺北:政大國研中心,1973)。
    尹慶耀,從馬克思、列寧到毛澤東(臺北:政大國研中心,1973)。
    尹慶耀,辯證法研究(臺北:政大東亞所,1974)。
    尹慶耀,共黨理論批判(臺北:正中,1976)。
    尹慶耀,共產主義在中國大陸的實驗(臺北:幼獅,1990)。
    尹慶耀,中共的統戰外交(臺北:幼獅,1984)。
    反思會議工作小組編,全球化與知識生產:反思臺灣學術評鑑(臺北:臺灣社會研究季刊出版,2005)。
    中華民國當代名人錄編委會,中華民國當代名人錄(臺北:中華書局,1978)。
    方鵬程,如瑜得水(臺北:商周,2013)。
    包宗和、吳玉山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臺北:五南,1999)。
    石之瑜,兩岸關係的深層結構:文化發展與政治認知(臺北:永然文化,1992)。
    石之瑜,中共外交的理論與實踐(臺北:三民,1994)。
    石之瑜,大陸問題研究(臺北:三民,1995)。
    石之瑜,近代中國對外關係新論:政治文化與心理分析(臺北:五南,1995)。
    石之瑜,創意的兩岸關係(臺北:揚智文化,1997)。
    石之瑜,兩岸關係概論(臺北:揚智文化,1998)。
    石之瑜,政治學的知識脈絡(臺北:五南,2001)。
    石之瑜、黃競涓,當代政治學的新範疇:文化、性別、民族(臺北:翰蘆圖書,2001)。
    石之瑜,後現代的政治知識(臺北:元照,2002)。
    石之瑜,社會科學知識新論:文化研究立場十評(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
    石之瑜主編,從臨摹到反思-我國社會科學博士對歐美知識與體制的回應(臺北:翰蘆圖書,2005)。
    石之瑜主編,近代日本對華思想(臺北:臺灣大學政治系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教學與研究中心,2007)。
    石之瑜,日本近代性與中國:在世界現身的主體策略(臺北:國立編譯館,2008)。
    石之瑜、包淳亮,「微觀臺灣學界對中國大陸的研究角度」,宣讀於第二屆中國研究年會(政治大學東亞所主辦),2011年10月1日於政治大學綜合院館。
    尼洛,王昇:險夷原不滯胸中(臺北:世界文物,1995)。
    朱雲漢、王紹光、趙全勝編著,華人社會政治學本土化研究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桂冠,2002)。
    宋國誠,馬克思的人文主義:『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新探(臺北:桂冠,1990)。
    谷正文,牛鬼蛇人:谷正文情報工作檔案(臺北:書華,1997)。
    呂律,憶難忘:一個小人物的回憶錄(臺北:呂律,1983)。
    佚名,「政要養成所(上)-揭開『國關中心』的神秘面紗」,中外雜誌第52卷第4期(1992年10月),頁112-113。
    朱延智,搶救臺灣:小國危機處理(臺北:時報文化,1999)。
    朱堅章等著,中外政治思想論叢(板橋:漢苑,1981)。
    朱維瑜主編,中華民國名人錄2000(臺北:中央通訊社,1999)。
    江炳倫,政治文化研究導論(臺北:正中,1983)。
    沈清松,現代哲學論衡(臺北:黎明文化,1985)。
    何思因、吳玉山主編,邁入廿一世紀的政治學(臺北:中國政治學會,2000)。
    何思因、陳德昇、耿曙主編,中國大陸研究方法與成果(臺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3)。
    何思慎,擺盪在兩岸之間:戰後日本對華政策(1945-1997)(臺北:東大,1999)。
    吳文津,「當代中國研究在美國的資料問題」,載於書林攬勝:臺灣與美國存藏中國典籍文獻概況(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臺北:學生書局,2003)。
    吳元黎,中共國際經濟政策-「現代化」和「開放」的探索(臺北:幼獅文化,1987)。
    吳玉山、林文程、江水平等著,後鄧時期對大陸及臺灣的震盪(臺北:財團法人國家發展研究文教基金會,1995)。
    吳玉山,共產世界的變遷:四個共黨政權的比較(臺北:東大,1995)。
    吳玉山,遠離社會主義:中國大陸、蘇聯和波蘭的經濟轉型(臺北:正中,1996)。
    吳玉山,抗衡或扈從:兩岸關係新詮:從蘇聯看臺灣與大陸的關係(臺北:正中,1997)。
    吳玉山,「回顧中國大陸產權改革」,香港社會科學學報(香港),1999夏季,頁183。
    吳玉山,「探入中國大陸經改策略之研究:一個比較的途徑」,中國大陸研究,第46卷第3期,2003年5、6月,頁23。
    吳安家,中共史學新論(臺北:幼獅文化,1984)。
    吳安家主編,中共政權四十年的回顧與展望(臺北:政大國關中心,1990)。
    吳安家主編,中共政治發展(臺北:政大國關中心,1994)。
    吳思華等,大學的蛻變:指南山下的創新實踐(臺北:遠流,2014)。
    吳俊才,東南亞史(臺北:正中,1977)。
    吳俊才,印度史(臺北:三民,1981)。
    吳德里主編,愛國與愛才:懷念吳俊才先生文集(臺北:吳俊才先生紀念文集編輯委員會,1997)。
    吳國光、鄭永年,論中央—地方關係:中國制度轉型中的一個軸心問題(香港:牛津大學,1995)。
    吳敬璉,當代中國經濟改革(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4)。
    曲星,中國外交50年(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
    李天民,華國鋒與華國鋒政權(臺北:幼獅文化,1981)。
    李其泰,外交學(臺北:正中書局,1970)。
    李其泰,國際政治(臺北:正中書局,1970)。
    李英明,鄧小平與後文革的中國大陸(臺北:時報文化,1995)。
    李英明主編、閔琦等著,轉型期的中國:社會變遷—來自大陸民間社會的報告(臺北:時報文化,1995)。
    李英明,中國大陸研究(臺北:五南,1995)。
    李英明,中國大陸學(臺北:揚智,1995)。
    李英明,中國研究方法論(臺北:揚智,1996)。
    李英明,中國:向鄧後時代轉折(臺北:生智,1999)。
    李英明,閱讀中國:政策、權力與意識形態的辨證(臺北:生智,2003)。
    李英明,全球化下的後殖民省思(臺北:生智,2003)。
    李英明,新制度主義與社會資本(臺北:生智,2005)。
    李英明,中國研究:實踐與反思(臺北:生智,2006)。
    李英明,中國研究:理論與實際(臺北:三民書局,2007)。
    李英明,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新論:模型、實踐與故事(臺北:三民書局,2007)。
    李英明,中國大陸研究(臺北:巨流,2007)。
    李英明、關向光編著,中國研究的多元思考(臺北:巨流,2007)。
    李宗義、張弘遠、許雅淑,「社會學與中國研究:臺灣的位置(1955-2005)」,東亞研究第41卷第1期(2010年1月),頁33-76。
    李信成,中共統治下的新疆蒙古人:國家整合理論的個案分析(臺北:蒙藏委員會,2002)。
    李華夏主編,大陸經濟Q&A(臺北:商周文化,1990)。
    李雲漢,史學圈裡四十年(臺北:東大,1996)。
    李福鐘,國統會與李登輝大陸政策(臺北:五南,2010)。
    李邁先,俄國史(上)(臺北:正中書局,1968)。
    李邁先,邁先八十自述(臺北:冊府,1998)。
    良雄,戴笠傳(臺北:敦煌書局,1979)。
    汪士淳,千山獨行—蔣緯國的人生之旅(臺北:天下文化,1996)。
    汪士淳,忠與過:情治首長汪希苓的起落(臺北:天下遠見,1999)。
    汪學文,中共文字改革與漢字前途(臺北:政大國研中心,1967)。
    汪學文,中共簡化漢字之研究(臺北:政大國研中心,1977)。
    汪學文,論析中共教育改革與四化建設之關係(臺北:正中書局,1986)。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臺北:三民,1975)。
    周雪光,組織社會學十講(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周曉虹主編、南京大學社會系編,中國社會與中國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邱坤玄,「結構現實主義與中共大國外交格局」,東亞季刊,第三十卷第三期,1999,頁23-38。
    邱坤玄,「霸權穩定論與中(共)美權力關係」,東亞季刊,第三十一卷第三期,2000,頁1-14。
    邱坤玄,「『十七大』前後中共外交之總體形勢評估」,東亞研究,第三十八卷第一期,2007,頁213-216。
    邱坤玄,「臺灣的中共外交研究與國際關係理論的對話」,東亞研究第40卷第2期(2009年7月),頁1-28。
    邱坤玄,「中國在周邊地區的多邊外交理論與實踐」,遠景基金會季刊,2010,11(42):1-41。
    邱坤玄、黃鴻博,「中國的負責任大國身分建構與外交實踐:以參與國際裁軍與軍備管制建制為例」,中國大陸研究,2010,53(2):73-110。
    邱坤玄、張登及,「臺灣中共外交研究的回顧:新發展與新挑戰」,載於吳玉山、林繼文、冷則剛主編,蕭高彥等著,政治學的回顧與前瞻,439-462。
    林一新遺著、姜新立整理,「馬克思的資本論」,載於李英明編,資本論導讀(臺北:時報文化,1990)。
    林碧炤,「開放社會與現代智庫」,問題與研究第32卷第5期(1993年5月),頁1-10。
    卲玉銘,此生不渝:我的臺灣、美國、大陸歲月(臺北:聯經,2013)。
    邵宗海,兩岸關係-兩岸共識與兩岸歧見(臺北:五南,1998)。
    邵宗海,當代大陸政策(臺北:生智,2003)。
    邵宗海,兩岸協商與談判(臺北:新文京,2004。
    邵宗海,兩岸關係(臺北:五南,2006)。
    邵宗海,新形勢下的兩岸政治關係(臺北:五南,2011)。
    邵宗海,中共對臺政策1979-2013(臺北:唐山,2013)。
    邵軒磊,戰後日本之中國研究系譜(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教學與研究中心,2009)。
    宋國誠,21世紀中國:全球化與中國之發展(臺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2)。
    南懷瑾先生講述,易經雜說(一)-易經哲學之研究(臺北:老古文化事業公司,1987)。
    若林正丈著、賴香吟譯,蔣經國與李登輝(臺北:遠流,1998)。
    唐欣偉、詹雅伊整理,專訪中國事務專家姜新立教授,載於臺灣大學政治學系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教學研究中心「中國學研究的知識社群-訪談與資訊」網頁。
    唐柱國,最高機密:高階諜報員首度公開國民黨情報祕史(臺北:新新聞文化出版,1997)。
    唐勃,中共共青團之研究(臺北:幼獅,1986)。
    唐勃,中共與知識份子(臺北:幼獅,1988)。
    唐勃,中共文教制度與現況(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1)。
    馬起華,三民主義政治學(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77)。
    馬起華,共產極權主義的本質(臺北:正中書局,1979)。
    姜新立,瞿秋白的悲劇(臺北:幼獅,1982)。
    姜新立,新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理論(臺北:結構群,1991)。
    姜新立,分析馬克思-馬克思主義理論典範的反思(臺北:五南,1997)。
    姜新立,大轉變:後共產主義與後社會主義研究(臺北:唐山,2004)。
    姜新立,解讀馬克思(臺北:五南,2009)。
    施哲雄等著,發現當代中國(臺北:揚智文化,2003)。
    段家鋒,馬列主義世界革命運動概觀(臺北:政大國研中心,1972)。
    段家鋒,哈德遜河畔(臺北:黎明,1976)。
    段家鋒,第二國際前期研究(臺北:黎明文化,1981)。
    段家鋒,第二國際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87)。
    耿曙、舒耕德、林瑞華,「台商研究的起源、發展與核心議題」,載於耿曙、舒耕德、林瑞華主編,台商研究(臺北:五南,2012),頁3-51。
    涂肇慶、林益民主編,改革開放與中國社會-西方社會學文獻評述(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9)。
    袁頌西,當代政治研究:方法與理論探微(臺北:時英出版社,2003)。
    韋玉莉,意識形態的迷失者-毛澤東(臺北:蒲公英,1993)。
    柯義耕(Richard C.Kagan)著、蕭寶森譯,臺灣政治家:李登輝(臺北:前衛,2008),頁148。
    陶晉生編,陶希聖日記(上)(下)-中華民國立足台澎金馬的歷史見證(臺北:聯經,2014)。
    郭華倫,中共史論(四冊)(臺北:政大東亞所及國研中心,1973)。
    郭華倫,中共問題論集(臺北:政治大學國關中心,1982)。
    曹伯一,江西蘇維埃的建立及其崩潰(臺北:政大東亞所,1973)。
    曹伯一,中共延安時期之政治經驗(臺北:政大東亞所,1973)。
    曹伯一,中國現代史綱(臺北:政大東亞所,1977)。
    曹伯一等著,大陸問題研究集(臺北:幼獅,1985)。
    許志嘉,當代中國外交政策與中美關係(臺北:生智,2004)。
    寇健文,「共黨統治下大規模反抗運動的形成與共黨可能採取的預防策略:理論探討」,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12期(1999年12月),頁55-72。
    寇健文,「中共『幹部年輕化』與政治繼承」,中國大陸研究,2001,44(5):1-16。
    寇健文,中共菁英政治的演變:制度化與權力轉移1978-2004(臺北:五南,2005)。
    寇健文,「中共與蘇共高層政治演變的軌跡、動力與影響」,問題與研究:第45卷第3期(2006年6月),頁39-75。
    寇健文,「胡錦濤時代團系幹部的崛起:派系考量vs.幹部輸送的組織任務」,遠景基金會季刊,8(4):49-95,2007。
    寇健文,中共菁英政治的演變:制度化與權力轉移(1978-2010)(臺北:五南,2010)。
    高輝,社會主義再認識:中共「初階論」研究(臺北:永業,1991)。
    高明輝口述、范立達整理,情治檔案:一個老調查員的自述(臺北:商周文化,1995)。
    陳水逢,東南亞各國略史與現勢(臺北:商務印書館,1969)。
    陳水逢,東南亞各國的政治社會動態(臺北:商務印書館,1977)。
    陳水逢編著,日本文明開化史略(臺北:臺灣商務,1993)。
    陳雨晨,中共政權最高學術領導中心-「中國科學院」之研究(臺北:政大東亞所,1973)。
    陳力生,對共「文化革命」與政治鬥爭(臺北,黎明,1974)。
    陳春生,新文化的旗手—羅家倫傳(臺北:近代中國雜誌社,1985)。
    陳培雄,毛澤東戰爭藝術(臺北:新高地,1996)。
    陳培雄,考驗:老童生回顧集(臺北:揚智,2003)。
    陳陸輝、陳奕伶,「城鄉基層治理」,載於王振寰、湯京平、宋國誠主編,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研究,頁87-107。
    陳璋津,論俄國革命性質(臺北:黎明,1977)。
    陳建廷、石之瑜,中日合群? :日本知識界論爭「中國崛起」的近代源流(臺北:臺灣大學政治系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教學與研究中心,2007)。
    陳義彥等合著、游清鑫主編,民意調查新論(臺北:五南,2009)。
    陳鴻瑜,中華民國與東南亞各國外交關係史(1912-2000)(臺北:鼎文,2004)。
    陳鴻瑜,東南亞各國政治與政治(臺北:翰蘆,2006)。
    陳慶,中共對臺政策之研究(臺北:五南,1990)。
    梅良眉,中日抗戰期間中共統戰策略之研究(臺北:正中,1976)。
    張五岳主編,中國大陸研究(臺北:新文京開發,2003)。
    張亞中、李英明,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概論(臺北:生智,2000)。
    張亞中,「全球治理:主體與權力的解析」,問題與研究,第40卷第4期(2001年7、8月),頁1-24。
    張亞中,開放政治市場:全球治理臺灣(臺北:聯經,2002)。
    張亞中,全球化與兩岸統合(臺北:聯經,2003)。
    張炎憲主編,李登輝總統訪談錄(二):政壇新星(臺北:允晨文化,2008)。
    張炎憲、許瑞浩訪問;許瑞浩、王峙萍記錄整理,從左到右六十年:曾永賢先生訪談錄(臺北:國史館,2009.12)。
    張其仔,社會資本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張登及,建構中國:不確定世界中的大國定位與大國外交(臺北:揚智,2003)。
    張煥卿、段家鋒、周玉山主編,中國大陸研究(臺北:三民書局,1991)。
    張煥卿,情誼涓滴訴不盡(臺北:文史哲,2011)。
    張榮豐,中國大陸資源累積模式與經濟發展之研究:一九五二-一九七八年(臺北:中華經濟研究院,1990)。
    郭華倫,中共問題論集(臺北:政治大學國關中心,1982)。
    許志嘉,中共外交決策模式硏究:鄧小平時期的檢證分析(臺北:水牛,2000)。
    游清鑫、鄭夙芬、陳陸輝合著,電訪實務(臺北:五南,2001)。
    黃天中、張五岳主編,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臺北:五南,1993)。
    黃秀端主編,政治學的發展:新議題與新挑戰(臺北:韋伯文化,2003)。
    黃佳甯、石之瑜,不是東方 : 日本中國認識中的自我與歐洲性(臺北:臺灣大學政治系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教學與研究中心,2009)。
    童振源,東亞經濟整合與臺灣的戰略(臺北:政大出版社,2009)。
    童振源,臺灣的中國戰略:從扈從到平衡(臺北:新銳文創,2011)。
    童振源、曹小衡主編,兩岸經貿關係的機遇與挑戰(臺北:新銳文創,2013)。
    童振源,臺灣經濟關鍵下一步:兩岸經濟整合的趨勢與挑戰(臺北:博碩,2014)。
    童振源,臺灣未來關鍵下一步:透視2016選前兩岸關係發展與政策(臺北:博誌,2014)。
    童振源、李曉莊著,面對:民進黨菁英的兩岸未來(臺北:時報,2015)。
    彭士諤,匪蘇關係的演變(臺北:黎明,1975)。
    彭懷恩發行,透視黨中央(臺北:風雲論壇社,1986)。
    彭懷恩發行,透視情治系統(臺北:風雲論壇社,1987)。
    喬家才,戴笠和他的同志(臺北:中外圖書出版社,1985)。
    馮啟宏,從講習所到研究院-國民黨的幹部訓練(1924-1953)(高雄:麗文文化,2013)。
    崔垂言,國父思想申論(臺北:幼獅,1965)。
    楊開煌、魏艾編著,中國大陸研究概論(臺北:空中大學,1992)。
    楊開煌,縱論兩岸尋雙贏(臺北:歷史智庫,1996)。
    楊開煌,「臺灣『中國大陸研究』之回顧與前瞻」,載於何思因、吳玉山主編,邁入廿一世紀的政治學(臺北:中國政治學會,2000),頁527-551。
    楊國樞、文崇一主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專刊,1982)。
    楊逢泰,現代西洋外交史—正統主義和民族主義時代(臺北:三民,1986)。
    楊逢泰,現代西洋外交史—兩次世界大戰時期(臺北:三民,2003)。
    楊瑞春,國特風雲:中國國民黨大陸工作秘檔(1950-1990)(臺北縣永和市:稻田,2009.12)。
    馮滬祥,新馬克斯主義批判(臺北:黎明,1981)。
    溫洽溢,「當代西方的中國發展:以美國為例」,載於李英明主編,中國大陸研究(臺北:巨流,2007),頁77-118。
    葉青,反共問題與共黨理論批判(臺北:帕米爾書店,1983)。
    葉乃嘉,研究方法的第一本書:從知識管理進入研究工作的遊戲規則(臺北:五南,2008)。
    趙文詞(Richard Madsen),「五代美國社會學者對中國國家與社會關係的研究」,載於涂肇慶、林益民主編,改革開放與中國社會-西方社會學文獻評述,35-56。
    趙全勝,解讀中國外交政策:微觀-宏觀相結合的研究方法(臺北:月旦出版社,1999)。
    趙洪慈,中共政權少數民族政策(臺北:大陸問題研究所,1976)。
    趙春山,蘇聯領導權力的轉移-從列寧到戈巴契夫(臺北:桂冠,1990)。
    趙春山,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臺北:民主文教基金會,1991)。
    趙春山主編,兩岸關係與政府大陸政策(臺北:三民,2014)。
    趙建民,「自序」,當代中共政治分析(臺北:五南,1997)。
    趙建民主編,大陸研究與兩岸關係(臺北:晶典文化,2008)。
    趙建民,中國決策:領導人、結構、機制、過程(臺北:五南,2014)。
    褚填正、劉文淑,「建國百年回首:臺灣之中國研究與政治大學東亞所」,宣讀於第二屆中國研究年會(政治大學東亞所主辦),2011年10月1日。
    黎安友著、斯祖達譯,中國危機的出路—改革的困境和民主的前景(香港:鏡報文化,1991)。
    潘兆民,中共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與實踐(臺北:結構群文化,1996)。
    樂炳南,鄭介民將軍生平(臺北:時英,2010)。
    鄭學稼,中共興亡史(臺北:中華雜誌社,1970)。
    鄭學稼,列寧評傳(臺北:黎明,1975)。
    鄭學稼,列寧主義國家論批判(臺北:共黨問題研究社,1976)。
    鄭學稼,馬克思勞動價值說的爭論(臺北:共黨問題研究社,1976)。
    鄭學稼,第三國際史(上、中、下)(臺北:商務印書館,1977)。
    鄭學稼,共產主義之異化(上)(臺北:黎明文化,1982)。
    鄭學稼,我的學徒生涯(臺北:帕米爾,1984)。
    蔡文軒,中共政治改革的邏輯:四川.廣東.江蘇的個案比較(臺北:五南,2011)。
    蔡石山著;曾士榮、陳進盛譯,李登輝與臺灣的國家認同(臺北:前衛,2006)。
    蔡國裕,1920年代初期中國社會主義論戰之研究(臺北:臺灣商務,1988)。
    蔡維屏,難忘的往事(臺北:三民,1987)。
    鄧公玄,理則學與科學方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7)。
    鄧公玄遺著,浮漚掠影(臺北:鄧張近澂,1979)。
    劉平鄰,撰有「美國學者對中共政治的研究」,載於何思因、吳玉山主編,邁入廿一世紀的政治學,頁497-520。
    劉克倫、石之瑜,入江昭對世界與中國的中間主義立場:一種多元身分的知識視野(臺北:臺灣大學政治系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教學與研究中心,2010)。
    劉青峰編,文化大革命:史實與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6)。
    劉惠林,「論『中共研究』的途徑及中西方在研究上的分歧」,東亞季刊第7卷第4期,頁53。
    劉雅靈,「國家 / 社會關係研究途徑:理論與實例」,載於李英明、關向光編著,中國研究的多元思考,頁45-72。
    劉勝驥,大陸海外留學生面面觀(臺北:永業,1992)。
    劉曉鵬,「敵前養士:『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前傳1937-197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82期(2013年12月),頁145-174。
    厲以寧、秦宛順主編,中國對外經濟與國際收支研究(北京:國際文化,1991)。
    錢穆,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合刊(臺北:東大,1992)。
    謝復生、盛杏湲主編,政治學的範圍與方法(臺北:五南,2000)。
    蕭新煌、陳明秀編,當代中國大陸研究書目彙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東南亞研究區域研究計畫東亞研究資訊服務,2000)。
    鍾延麟,文革前的鄧小平:毛澤東的「副帥」(1956-1966)(香港:中文大學,2013)。
    魏艾,美國對中共之技術轉移:績效評估及其影響(臺北:商務印書館,1990)。
    魏艾等著,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與市場轉型(臺北:揚智文化,2003)。
    魏艾、林長青,中國石油外交策略探索:兼論安全複合體系之理論與實際(臺北:生智,2008)。
    韓復智,錢穆先生學術年譜(五)(臺北:國立編譯館,2005)。
    關中,美國外交與對華政策(臺北:幼獅,1977)。
    關中,國際社會與國際關係(臺北:經聯文化出版社,1978)。
    關中,美匪建交與國家前途(臺北:自由青年社,1979)。
    關中,國際關係理論簡介(臺北: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1992)。
    關中,中國命運關鍵十年:美國與國共談判真相1937-1947(臺北:天下遠見出版,2010)。
    關向光,「中共黨史導讀」,載於李英明、關向光編著,中國研究的多元思考(臺北:巨流,2007),頁1-43。
    關素質,蘇俄黨政演變之評析(上)(下)(臺北::黎明文化,1983)。
    羅金義、鄭文龍編,浩劫以外:再論文化大革命(臺北:風雲論壇,1997)。
    羅曉南,哈伯瑪斯對歷史唯物論的重建(臺北:遠流,1993)。
    蘇起,兩岸波濤二十年紀實(臺北:遠見天下文化,2014)。
    邊燕傑、盧漢龍、孫立平編,市場轉型與社會分層:美國社會學者分析中國(北京:三聯,2002)。
    譚志強,澳門主權問題始末(1553-1993)(臺北:永業,1994)。
    嚴耕望,錢穆賓四先生與我(臺北:臺灣商務,2008)。
    W. Lawrence Neuman著;朱柔若譯,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臺北:揚智文化,2000)。
    彼得.柏克(Peter Burke)著;賈士蘅譯,知識社會史 : 從古騰堡到狄德羅(臺北:麥田,2003)。
    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作; 王淑燕等譯,東方主義(臺北:立緒文化,1999)。
    Earl Babbie, 邱泯科等合譯,研究方法:基礎理論與技巧(臺北:雙葉書廊,2004)。
    Lichbach,Mark Irving & Alan S. Zuckerman,蘇子喬譯,比較政治:理性、文化與結構(臺北:五南,2005)。
    North, Douglass C., 劉瑞華譯,經濟史的結構與變遷(臺北:時報文化,1995)。
    North, Douglass C., 劉瑞華譯,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臺北:時報文化,1994)。
    W. Lawerence Neuman, 朱柔若譯,社會科學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臺北:揚智,2000)。
    Wallerstein, Immanuel,郭方、劉新城、張文剛譯,近代世界體系(臺北:桂冠,1998)。

    英文部分:
    Alastair I. Johnston,”International Structure and Chinese Foreign Policy,”in Kim, China and the Worl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Faces the New Millennium, Boulder, CO:Westview Press,1998,4th ed.,pp.55-90.
    Alastair Iain Johnston,”China’s New ‘Old Thinking’:The Concept of Limited Deterrence,”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0, No.3(Winter1995/1996),pp.5-42.
    A. Doak Barnett, Cadres, Bureaucracy, and Political Power in Communist Chin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7)
    Andrew J. Nathan, China`s crisis : dilemmas of reform and prospects for democracy(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0).
    Andrew G. Walder , 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 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 (Berkel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6).
    Andrew G. Walder , The Waning of the Communist State (Berkel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5).
    Bachman,David. Bureaucracy,Economy,and Leadership in China:The Institutional Origins of the Great Leap Forward.(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Barry Buzan, People, State and Fear: An Agenda fo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in the Post-Cold War Era(Hemel Hempstead:Harvester Wheatsheaf,1991).
    Barryington Moore, Jr., Social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 (Bostion : Beacon Press,1996).
    Baum,Richard, and Alexei Shevchenko,”The ‘State of the State”.pp.333-360.in The Paradox of China’sPost-Mao Reform,ed.,by Merle Goldman and Roderick MacFarquhar (Cambridge: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Becker, Jasper.Hungary Ghost: Mao’s Secret Famine (New York:Free Press,1996).
    Benjamin I. Schwartz, Chinese Communism and the Rise of Mao(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1)
    Bernstein,Thomas P. and Xiaobo Lu.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 in Contemporary Rural China (Cambridge: Cambridre University Press,2003).
    Brzezinski, Zbigniew. The Grand Chessboard: American Primacy and Its Geostrategic Imperatives (New York :Basic Books,1997).
    Chung, Jae Ho,Central Control and Local Discretion in China:Leadership and Implementation duringnPost-Mao Decollectivization(Oxford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David Stark and Laszlo Rruszt, Postsocialist Pathways: Transforming Politics and Property in East Central Europ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David Stark and Victor Nee,”Toward and Institutional Analysis of State Socialism,”in David Stark and Victor Nee, Remaking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Socialism: China and Eastern Europe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p.30.
    David Wank, Commodifying Communism: Business, Trust, and Politiics in a Chinese City(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pp.23-40.
    Domenach,Jean-Luc. Trans.A.M.Berrett. The Origins of the Great Leap Forward: The Case of One Chinese Province.Boulder,Coio.:Westview Press,1995.
    Edward W. Said, Orientalism(New York : Vintage Books, 1994).
    Elizabeth Economy and Michel Ok Prospects (New York: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1999).senberg eds., China Joins thr World: Progress and
    Evans, P. B.,D. Rueschmeyer and T. Skocpol,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Franz Schurmann,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Berkeley, Cali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8).
    Geddes, Barbara, Paradigms and Sand Castles:Theory Building and Research Design in Comparative Politics.(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2003).
    Gerring, John, Social Science Methodology: A Criterial Framework (New Yorl: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Gordon White, Riding The Tiger: The Politics of Economic Reform in Post-Mao Chin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ros Daniel and Alfred Steinherr, Economic Transition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Planting the Seed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Gerald Segal,”Does China Matter?”Foreign Affairs, Vol. 78, No. 5 ( September / October 1999 ) , pp.24-36.
    Harry Harding,”The Study of Chinese Politics: Toward a Third Generation of Scholarship ”,World Politic ,Vol. xxxvi , No2,1984,pp.284-307.
    Harry Harding,”China’s Changing Roles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in ed., China’s Foreign in the 1980s, pp.177-224.
    Howard, Marc Morje, The Weakness of Civil Society in Post-Communist Europe (Cambridge: Cambridre University Press,2003).
    Huang, Yasheng. Selling China: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during the reform era(Cambridge: Cambridre University Press,2003).
    Ivan Szelenyi and Eric Kostello,”Oulline of an Institutionalist Theory of Inequality: the Case of Socialist and Post-Communist Eastern Europe,”in Mary C. Brinton and Victor Nee ed.,cit.,pp.305-326.
    Ivan Szelenyi and Eric Kostello,”The Market Transition Debate: Toward a Synthesi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101, No.4,1996(August),pp.1082-1096.
    Janos Kornai, The Socialist System: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s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
    James S. Coleman, Foundation of Social Theo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James G. March, Johan P. Olsen,”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Organizational Factors in Political Life,”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78.No3. (Sept1984), pp.734-749.
    James, C. F. Wang,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s (Prentice Hall, Englewood Cliffs, 1995).
    Janos Kornai, The Socialist System: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s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
    Jean C. Oi, 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llage Government (Berkel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9).
    Jean C. Oi,”The Role of the State in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The China Quarterly , No.144(December1995), pp.1132-1149.
    Jean C. Oi, Rural China Takes Off:Institutional Foundation of Economic Reform(Berkeley & L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
    Jean Oi and Walder G. Walder, Property Rights and EconomicReform in China (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Jeffrey N. Wasserstrom, ed., Twentieth-Century China: New Approach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03).
    Joseph, William A., Christine P. W. Wong, and David Zweig, eds.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1).
    Joseph A. Schumpeter,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 (N.Y.: Harper Torchbooks, 1942).
    June Teufel Dreyer,China’s Political System(Macmillan Press Ltd.,2000).
    Kenneth Waltz,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York: Random House, 1979).
    Kenneth Lieberthal and Michel Oksenberg , Policy Making in China: Leaders, Structures, and Proces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8).
    King,Gary,Robert O. Keohane, and Sidney Berba,Designing Social Inquiry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4).
    Lampton, David M., ed. The Making of Chinese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Lardy, Nicholas R., China in the World Economy (Washing, D. C.: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April 1994).
    Li, Linda Chelan. Center and Provinces,China 1978-1993: Power as Non-Zero-Sum (Oxford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Lioyd, P.J.& Zhang, Xiao-guang, China in the Global Economy (Northampton, Massachusetts: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Inc.,2000).
    Lin Nan, Social Capital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Lin Nan and Chih-jou Jay Chen,”Local Elites as Officials and Owners: Shareholding and Property Rights in Daqiuzhuang,”in Jean Oi and Andrew Walder ed., Property Rights and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pp.301-354.
    Lin, Yi-min, Between Politics and Markets:firms,competition,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post-Mao China(Cambridge: Cambridre University Press,2001).
    Lowell Ditter, China under Reform(Boulder: Westview Press,1994).
    Lucian W. Pye, The dynamics of Chinese politics(Cambridge, Mass. : Oelgeschlager, Gunn & Hain, 1981).
    Lynn John Hellebust, Think tank directory : a guide to independent nonprofit public policy research organizations (Topeka, Kan. : Government Research Service, 2006 ).
    Mark Granovetter, Richard Swedbery eds., The Sociology of Economic Life (Westview Press, 1992).
    Maurice Meisner , Mao’ China and After: A Histo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 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99).
    Minxin Pei,”Microfoundations of State-socialism and patterns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 vol.29, no.2
    (June1996), p.142.
    Moore, Thomas G., China in the World Market: Chinese Industry and International Source of Reform in the Post-Mao Era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Naughton, Barry, Growing out of the Plan: Chinese Economic reform1978-1993 (Cambridge: Cambridre University Press,1995).
    Naughton, Barry, ed., The China Circle: Economics and Technology in the PRC, Taiwan, and Hong Kong.(Washing, D. 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1997).
    Peter Burke, A social history of knowledge : from Gutenberg to Diderot(Cambridge, U.K. ; Malden, Mass. : Polity Press, 2000).
    Peter Burnham, Research methods in politics(Basingstoke, Hampshire [England] ; New York : Palgrave Macmillan, 2004 ), pp165-188.
    Peter Evans, Embedded Autonomy-States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
    Richard H. Solomon, Mao’s Revolution and the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1).
    Richard Bernstein and Ross Monro,”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America,” Foreign Affairs, Vol. 76, No. 2(March/April 1997),pp.18-32.
    Robinson, Thomas W. and David Shambaugh, e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Samuel S.Kim,”Chinese Foreign Policy in Theory and Practice”,in ed. China and the Worl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Faces the New Millennium, Boulder, CO:Westview Press,1998,4th ed.,pp.3-33.
    Samuel S. Kim e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Faces the New Millennium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1998).
    Shambaugh, David, Great China: the Next Superpower?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Steinfeld, Edward S. Forging Reform In China:The Fate of State-Owned Industry(Cambridge: Cambridre University Press,1998).
    Straughn, Jeremy Brooke,”’Taking the State at Its Word’The Arts of Consentful Contention in the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10(6),2005, pp.1598-1650.
    Susan Shirk, 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pp.4-18.
    Theda Skocpol, State and Social Revolution: A Comparrtive Analysis of France, Russian and China (N.Y.: Cambridge Press,1979).
    Timothy Cheek and Tony Saich, eds., New Perspectives on State Socilism in China (Armonk, New York: M.E. Sharpe,1997).
    Teiwes,Frederick C. and Warren Sun.China’s Road to Disaster:Nao,Central Politician,and Provincial Leaders in the Unfolding of the Great Leap Forward1955-1959. Armonk,N.Y.:M.E.Sharpe,1999.
    Tony Saich and Hans van de Ven, eds.,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Chinese Communistist Revolution (Armonk, New York: M.E. Sharpe,1995).
    Tony Saich,”Negotiating the Sta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Organization in China,”The China Quarterly (April2000),pp.138-139.
    Unger, Jonathan and Antina Chen, ”China, Corporatism, and East Asian Model.”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33 (January). pp.29-53.
    Unnger, Jonathan”Bridge: Private Busines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the Rise of New Associations,”The China Quarterly 147(Sep.).pp.795-819.
    Victor Nee,”A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 E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s in State Socialism,”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 No.54(1989),pp.663-681.
    Victor Nee,”Social Ineqalities in Reforming State Socialism: Between Redistribution and Markets in China ,”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No.56(1991),pp.267-282.
    Victor Nee,”The Emergence of a Market Society: Changing Mechanisms of Stratification in China,”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101, No.4,1996(Jan),pp.908-949.
    White Harrison, Identity & Control:A Structural Theory of Social Ac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2).
    Xiaobo Lu and J. Perry eds., Danwei: The Changing Chinese Workplace in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NY: M. E. Sharp, 1997).
    Yang Dali L. Calamity and Reform in China:State, Rural Society,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since the Great Leap Forward(Stanford,CA:Stanford UP,1996).
    Yang,Dali L.Beyond Beijing:Liberalization and the Regions in China(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1997).
    Yia-Ling Liu,”The Reform From Below: The Private Economy and Local Politics in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of Wenzhou,”The China Quarterly, No.130,1992 (June),pp.293-316.
    Zheng, Yongnian, Globalization and State Transformation in China(Cambridge: Cambridre University Press,2004).
    Zhou, Xueguang,”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Income Inequality in Urban China:Evidence fromPanel Data”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105,No4,January,pp1135-1174.
    Zweig, David.Internationalizing China : domestic interests and global linkages ( 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2).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9426050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4260503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東亞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503101.pdf8485KbAdobe PDF2258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