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99605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873/144892 (79%)
造访人次 : 51900475      在线人数 : 51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9605


    题名: 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的中國敘事
    The Chinese Narratives of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who grew up in the Japanese Colonial Era
    作者: 羅詩雲
    Lo, Shih Yun
    贡献者: 陳芳明
    Chen, Fang Ming
    羅詩雲
    Lo, Shih Yun
    关键词: 臺灣知識分子
    中國
    現代性
    移動
    社會運動
    旅居
    Taiwanese intellectual
    China
    Modernity
    Migration
    Social movement
    Sojourn
    日期: 2016
    上传时间: 2016-08-03 09:45:52 (UTC+8)
    摘要: 日治時期殖民地臺灣青年在帝國政治與資本經濟擴張下流動於東亞,其間與臺灣具有文化親緣性的中國,在地理空間、現代性、社會運動的座標上成為臺灣知識分子企求文明開化與去殖民化的參照體。本文由臺灣民報報系的社論、時事消息、中國通信、編輯記事,統整知識社群對中國認知之架構,再探討臺人的旅居經驗與書寫文本。以一九二○年代活躍於臺灣社會政治運動與文化啟蒙運動,擁有傳統漢文、殖民地近代教育背景的雙語世代,且具中國旅居經驗的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為討論對象。依據臺灣社會思想的關鍵期,分由1920、1927、1937與1945年為時點,以「中國」為參數,析論臺灣知識分子於中國各地的社會活動及書寫。探究「中國/臺灣」的重層認同結構,是如何影響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的中國認識與文化視域。
    承此問題意識與研究進路,臺灣知識分子中國書寫的空間物景、歷史人文、行旅感官,無不回應其於帝國邊緣歷經殖民地社會、近代世界文明觀、資本主義霸權之圖景。其所延伸的中國敘事、政治實踐與精神結構之階段變動,呈示臺灣知識分子於二○年代至1945年以現代性與殖民性為敘事範疇,思辨位置由知識分子的文化啟蒙走向普羅大眾的生存現實;敘事視域從現代化與民族情感糾葛之個人探求,轉化為帝國資本與民族資本相互傾軋下現代性異化的社會考察。1937年的歷史變革迫使臺人再次面對殖民語境,回歸個人敘事而越過殖民現實探討民族文化保存和戰後秩序重建問題;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的精神結構,深受「遲到的現代性」與「脫殖民意識」的雙重焦慮所影響。故一九二○年代以降臺人中國敘事之現代性意涵,由價值觀念的規範性概念走向社會情境的當下意義,再變為戰爭現代性的時代表徵,而演化為民主政治的精神實踐。臺人的移動亦由向島外探求的離心性模式轉化為內求臺灣的向心性模式,從而對中國由認同變為疏離的心理狀態。
    本文關於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的中國經驗與書寫之討論,意在揭示臺人於地緣移動中追求身分歸屬與文明價值的心靈框架,以及中國性、現代性及移動性等感覺結構下「中國」之於臺灣去殖民化過程的意義變化。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的中國敘事展現了文化位置上處於非中非日雙重邊緣的臺灣人,歷經中國不同時期和地域空間的文化慣習之衝擊、意識形態之改變後,如何回應自我生存問題的思想圖景,即臺灣政治能動者其現代性主體生成的漫長過程。
    When Taiwan was a colony under Japanese rule, imperial politics and economic expansion allowed Taiwanese to travel throughout Eastern Asia. During this period, China, which had a cultural affinity with Taiwan, became the point of reference for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to seek cultural enlightenment and decolonization because of China’s geographical location, modernity, and social movements.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structure of beliefs about China held by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as well as their experiences as sojourners and their written texts by examining the editorials, events, communications with China, and editors’ notes recorded in the Taiwan Minbao series of newspaper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under Japanese rule who were active in Taiwan’s sociopolitical and cultural enlightenment movements in the 1920s. In addition to being experienced in living in China, they were bilingual as a result of receiving both traditional Chinese education and modern colonial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ritical periods in Taiwan’s social thought transformation, the years of 1920, 1927, 1937, and 1945 were selected as temporal points, with “China” as the parameter, to analyze how multiple overlapping identities affect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cognition and cultural vision about China under Japanese rule.
    According to this problematic and research route, the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writings regarding places and circumstances in China,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their emotions as travelers all reflect their perspectives of and experiences with colonial society, the modern world and culture, and capitalist hegemony at the periphery of the empire. Gradational changes in their narratives about China, political practices, and mental structure demonstrate how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used modernity and colonialism as a model for their narratives from the 1920s to 1945. The focus of their speculations shifted from cultural enlightenment of intellectuals to the survival and reality of the general public. Their narrative perspective also changed from personal explorations of modernization and emotional conflicts with ethnicity to social observations of the alienation that resulted from the conflict between imperial capital and ethnic capital. Historical events and changes that occurred in 1937 once again forced Taiwanese to confront colonialism. Therefore,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Chinese narrative skips the reality of Japan colonial expansion in China intentionally, and discusses safeguarding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wartime reconstruction. The mental structure of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under Japanese rule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two concerns: delayed modernity and decolonization. Thus, after the 1920s, the element of modernity in Taiwanese narratives of China diverged from normative concepts of values toward the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of social situations, moved onto the modern war that served as the symbol of the era, and finally evolved into the mentality of democratic politics. Furthermore, Taiwanese migration changed from a mode of centrifugal search beyond the island to a centripetal search approach within the island. Therefore, their feelings about China changed from recognition to alienation.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hich examines the experiences of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in China and their writings, was to reveal the mental framework of intellectuals in Taiwan under Japanese rule who searched for identity, belonging, and the value of enlightenment through geographical relocation. In addition, this study explored how the meaning of “China,” originally constructed through the concepts of Chineseness, modernity, and migration changed in Taiwan throughout the decolonization process. The Chinese narratives demonstrated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with double-edge position of non-Chinese and non-Japanese how to response their self-survival problem after going through different periods and geographical spaces of China. Their experiences and writings about China form real introspective interpretations of modernity by Taiwan’s political actors, witnessing the gradual emergence of modernity in Taiwan.
    參考文獻: 本文參考資料分為如下五項,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列:第一部份為史料文本;第二部份為中外文出版專書;第三部份為期刊、會議、專書論文、報章文章;第四部份為學位論文;第五部份為電子資源。
    一、史料文本
    《臺灣》,臺北:東方文化書局影印版,1974。(1922-1924年)
    《臺灣民報》,臺北:東方文化書局影印版,1974。(1923-1930年)
    《臺灣青年》,臺北:東方文化書局影印版,1973。(1920-1922年)
    《臺灣新民報》(週刊),臺北:東方文化書局影印版,1974。(1930-1932年)
    中國地圖出版社編,《北京城市記憶系列之最新北京市街地圖》,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2014。
    王白淵著,莫渝編,《王白淵 荊棘之道》,臺中市:晨星出版,2008。
    王詩琅譯註,《臺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臺北:稻鄉出版社,1995.11。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市:海峽學術,1999。
    池田敏雄、莊楊林編,《人人》、《フォルモサ》,《臺灣新文學雜誌叢刊》,臺北市:東方,1981。
    何標,《明月多應在故鄉》,臺北市:海峽學術,2008。
    吳密察、吳瑞雲編譯,《臺灣民報社論》,臺北:稻鄉出版社,1992。
    吳新榮,《吳新榮回憶錄》,臺北市:前衛出版社,1989。
    吳濁流著,張良澤編,《南京雜感》,臺北市:遠行,1980。
    林海音,《我的京味兒回憶錄》,臺北市:遊目族文化,2000。
    河原功解說,《『台湾出版警察報』解說・発禁図書新聞リスト》,東京:不二出版,2001。
    洪炎秋,《忙人閒話》,臺北市:三民書局,1968。
    周宗賢,《黃朝琴傳》,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
    張光正編,《張我軍全集》,臺北市:人間出版社,2002。
    張光直,《蕃薯人故事》,臺北:聯經,1998。
    張光直編,《張我軍詩文集》,臺北:純文學,1989。
    張秀哲,《「勿忘臺灣」落花夢》,新北市:衛城出版,2013。
    張德南,《堅勁耿介的社會運動家-黃旺成》,新竹市:新竹市文化局,2001。
    盛京時報館編,《盛京時報》,瀋陽市:盛京時報影印組,1985。
    陳芳明等編,《張深切全集》(卷1、2、3、4、6、11、12),臺北市:文經出版社,1998。
    陳逢源,《新支那素描》,臺北市:臺灣新民報社,1939。
    陳逢源,《溪山煙雨樓詩存》,臺北市:龍文,1992。
    陳逸松口述,吳君瑩記錄,林忠勝撰述,《陳逸松回憶錄:太陽旗下風滿台》,臺北市:前衛,1994。
    陳雲林總主編,《館藏民國臺灣檔案彙編》(第68冊),北京市:九州出版社,2007。
    陳萬益編,《閑話與常談:洪炎秋文選》,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6。
    黃旺成著,許雪姬編著,《黃旺成先生日記》,臺北市:中研院臺史所,2008-。
    黃富三、陳俐甫編,《近現代臺灣口述歷史》,臺北:林本源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1991。
    黃朝琴,《朝琴回憶錄:臺灣政界耆宿黃朝琴》,臺北:龍文,2001。
    黃頌顯編譯,《陳逢源選集》,臺北市:海峽學術出版,2006。
    廈門市檔案局、廈門市檔案館編,《近代廈門涉外檔案史料》,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7。
    楊威理著,陳映真譯,《雙鄉記 葉盛吉傳:一台灣知識份子之青春・徬徨・探索・實踐與悲劇》,臺北市:人間出版,1995。
    楊紅英編,《張我軍譯文集》,臺北市:海峽學術出版,2011。
    楊肇嘉,《楊肇嘉回憶錄》,臺北市:三民書局,1970。
    臺灣日日新報編輯部,《臺灣日日新報》,臺北市:五南復刻出版,1994。(1898年5月-1945年10月)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主編,林熊祥主修,黃旺成纂修,《台灣省通志稿 革命志抗日篇》,臺北市:海峽學術,2002。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王乃信等譯,《臺灣社會運動史(一九一三~一九三六年)》(第一冊 文化運動)(第二冊 政治運動)(第三冊 共產主義運動),臺北市:海峽學術,2006。
    劉捷,《我的懺悔錄》,臺北:九歌出版社,1998。
    蔣中正講,葉楚傖主編,〈新生活運動第二期的目的和工作的要旨〉,《新生活運動》,南京市:正中書局,1934。
    魯迅,《魯迅全集》(三),北京: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謝南光,《台湾人は斯く観る; 台湾人の要求; 日本主義的没落》,東京:龍溪書舎,1974。
    謝南光,《謝南光著作選》(上)(下) 臺北市:海峽出版社,1999。
    謝國興,《陳逢源:亦儒亦商亦風流(1893-1982)》,臺北市:允晨文化,2002。
    鍾理和著,鍾怡彥主編,《新版鍾理和全集》(第2、3冊),高雄:高雄縣政府文化局,2009。
    魏永竹主編,《抗戰與臺灣光復史料輯要》,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

    二、出版專書
    (一)中文(含中譯本)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市:時報文化,2012.10。
    Crang, Mike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臺北市:巨流圖書,2008.9。
    克瑞茲威爾(Cresswell, Tim)著,王志弘、徐苔玲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市:群學,2006。
    薩依德(Edward W. Said)著,蔡源林譯,《文化與帝國主義》,臺北:立緒文化,2000.12。
    薩依德(Edward W. Said)著,單德興譯,《知識分子論》,臺北市:麥田,2004。
    裴恩特(Joe Painter)著,謝明珊、陳坤森譯,《空間與權力:政治地理學新風貌》,臺北市:韋伯文化,2012。
    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著,溫洽溢譯,《追尋現代中國》(中),臺北市:時報文化,2001。
    哈伯瑪斯(Jurgen Habermas)著,曹衛東等合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臺北市:聯經,2002。
    Paul Cloke、Philip Crang、Mark Goodwin著,王志弘等譯,《人文地理概論》(Introducing Human Geographies),臺北:巨流圖書,2006。
    小熊英二著,臺灣文化研究中心經典研讀會譯,《「日本人」的國境界:從沖繩、愛奴、台灣、朝鮮的殖民地統治到回歸運動》,嘉義縣:國立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臺灣文化研究中心,2011。
    子安宣邦著,趙京華編譯,《東亞論:日本現代思想批判》,長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中村孝志著,卞鳳奎譯,《中村孝志教授論文集:日本南進政策與臺灣》,臺北縣:稻鄉,2002。
    中華民國史料硏究中心編,《中國現代史專題報告》(第3輯),臺北市:史料中心,1973。
    中華民國史料硏究中心編,《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第22輯),臺北市:史料中心,2001。
    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編,《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一九二○年代的中國》(第23輯),臺北市:史料中心,2002。
    卞鳳奎,《日治時期臺灣籍民在海外活動之研究(1895-1945)》,臺北市:樂學書局,2006.7。
    方孝謙,《殖民地台灣的認同摸索》,臺北市,巨流圖書,2001。
    王永斌,《北京的商業街和老字號》,北京市: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
    王學新,《日本對華南進政策與臺灣黑幫籍民之研究(1895-1945)》,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出版,2009。
    白永瑞,《思想東亞:韓半島視角的歷史與實踐》,臺北:臺灣社會研究雜誌社,2009。
    石曉軍,《中日兩國相互認識的變遷》,臺北:臺灣商務,1992。
    任金斯(Jenkins, Richard)著,王志弘、許妍飛譯,《社會認同》,臺北市:巨流出版,2006。
    吉見俊哉著,蘇碩斌、李衣雲、林文凱、陳韻如譯,《博覽會的政治學》,臺北市:群學,2010。
    西原大輔著,趙怡譯,《谷崎潤一郎與東方主義──大正日本的東方幻想》,北京:中華書局,2005.8。
    佐藤三郎著,徐靜波、李建雲譯,《近代日中交涉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何義麟,《跨越國境線──近代台灣去殖民化之歴程》,臺北:稻郷出版社,2006.1。
    余杰,《徬徨英雄路:轉型時代知識分子的心靈史》,臺北市:聯經出版,2009。
    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臺北市:五南圖書,2009.9。
    忻平,《從上海發現歷史:現代化進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會生活》,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作息》,臺北市:遠流,1998。
    呂紹理,《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臺北市:麥田出版,2005。
    李文卿,《共榮的想像:帝國・殖民地與大東亞文學圈(1937-1945)》,臺北:稻鄉,2010。
    李建平、張中良主編,《抗戰文化研究》(第二輯),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臺北市:麥田,1996。
    走向近代編輯小組編,《走向近代:國史發展與區域動向》,臺北市:臺灣東華,2004。
    阮斐娜(Faye Yuan Kleeman)著,吳佩珍譯,《帝國的太陽下:日本的台灣及南方殖民地文學》,臺北市:麥田出版,2010.9。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市:允晨文化,2004。
    東海大學中文系編,《旅遊文學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2000.1。
    林德政,《在中國革命的道路上:歷史巨變下的臺灣人》,臺北市:五南圖書,2014。
    林慶彰主編,《日治時期臺灣知識份子在中國》,臺北市:北市文獻會,2004。
    近藤正己著,林詩庭譯,《總力戰與臺灣:日本殖民地的崩潰》,臺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
    邱士杰,《一九二四年以前臺灣社會主義運動的萌芽》,臺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2009。
    威廉斯(Williams, Raymond)著,王爾勃、周莉譯,《馬克思主義與文學》,開封市: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
    威廉斯(Williams, R.)著,倪偉譯,《漫長的革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台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6。
    柳書琴,《荊棘之道: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臺北市:聯經出版,2009.5。
    段義孚著,周尚意、張春梅譯,《逃避主義》,臺北:立緒文化,2006.3。
    洪子偉編,《存在交涉:日治時期的臺灣哲學》,臺北市:聯經出版,2016。
    紀登斯(Anthony Giddens)著,趙旭東、方文譯,《現代性與自我認同:晚期現代的自我與社會》,臺北:左岸文化出版,2002。
    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臺北市:播種者文化,2004。
    若林正丈著,臺灣史日文史料典籍研讀會譯,《臺灣抗日運動史研究》,臺北市:播種者出版,2007。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市:明文書局,1993。
    徐佑驊、林雅慧、齊藤啟介著,《日治台灣生活事情:寫真、修學、案內》,臺北市:翰蘆,2016。
    荊子馨著,鄭力軒譯,《成為「日本人」:殖民地臺灣與認同政治》,臺北市:麥田,2006。
    張京媛,《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臺北市:麥田,2003。
    張泉,《淪陷時期北京文學八年》,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1994。
    張笑川,《近代上海閘北居民社會生活》,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
    張偉,《西風東漸:晚清民初上海藝文界》,臺北市:要有光,2013。
    張靜茹,《上海現代性˙臺灣傳統文人:文化夢的追尋與幻滅》,臺北:稻鄉出版社,2006。
    張濤甫,《報紙副刊與中國知識份子的現代轉型:以《晨報副刊》為例》,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梁華璜,《臺灣總督府的對岸政策研究-日據時代台閩關係史》,臺北,稻鄉出版社,2001。
    許俊雅編選,《臺灣現當代作家硏究資料彙編16 張我軍》,臺南市:臺灣文學館,2012。
    許秦蓁,《時∕空的重組與再現──臺灣文學與城市論述》,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2009.5。
    許秦蓁,《戰後臺北的上海記憶與上海經驗》,臺北市:大安,2005.9。
    許雪姬等紀錄,《日治時期在「滿洲」的臺灣人》,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2。
    陳文松,《殖民統治與「青年」──臺灣總督府的「青年」教化政策》,臺北市: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
    陳平原、王德威編,《北京: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陳芳明,《殖民地臺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臺北市:麥田出版,1998。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臺北市:麥田出版,2004。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臺北市:聯經出版,2011.11。
    陳芳明主編,《台灣文學的東亞思考:台灣文學藝術與東亞現代性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7。
    陳芳明編選,《臺灣現當代作家硏究資料彙編52 張深切》,臺南市:臺灣文學館,2014。
    陳俐甫,《日治時期臺灣政治運動之研究》,臺北:稻鄉,1996。
    陳室如,《近代域外遊記硏究:一八四○-一九四五》,臺北市:文津,2008。
    陳建忠主編,《跨國的殖民記憶與冷戰經驗:臺灣文學的比較文學硏究》,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硏究所,2011。
    陳培豐著,王興安、鳳氣至純平編譯,《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臺北市:麥田出版,2006.11。
    陳翠蓮,《台灣人的抵抗與認同1920-1950》,臺北市:遠流,2008。
    彭小妍主編,《漂泊與鄉土:張我軍逝世四十週年紀念論文集》,臺北市:行政院文建會,1996。
    程玉凰,《洪棄生的旅遊文學:《八州遊記》硏究》,臺北市:文津,2011。
    賀業鉅,《中國古代城市規劃史》,北京:中國建築工業,1996。
    黃秀政,《臺灣割讓與乙未抗日運動》,臺北市:商務,1992。
    黃武忠,《台灣作家印象記》,臺北:眾文圖書,1984。
    黃金麟、汪宏倫、黃崇憲編,《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考察》,臺北市:群學,2010。
    黃俊傑,《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11。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台灣總督府》,臺北市:前衛出版社,2004。
    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臺北市:麥田,2007。
    黃慧貞,《日治時期臺灣"上流階層" 興趣之探討:以《臺灣人士鑑》為分析樣本》,臺北:稻鄉出版社,2007。
    楊克煌,《台灣人民民族解放鬥爭小史》,臺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1999。
    楊東平,《城市季風:北京和上海的變遷與對峙》,臺北市:捷幼出版,2006。
    楊劍龍,《都市上海的發展與上海文化的嬗變》,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2。
    葉啓政,《社會、文化和知識分子》,臺北市:東大圖書,1984。
    葉啓政,《知識份子與臺灣發展》,臺北市:聯經出版,1989。
    葉榮鐘,《日據下台灣政治社會運動史》(上)(下),臺中市:晨星,2000。
    蔡培火、吳三連,《台灣民族運動史》,臺北:自立晚報,1987。
    鄧慧恩,《日據時期外來思潮的譯介研究:以賴和、楊逵、張我軍為中心》,臺南市:臺南市立圖書館,2009.12。
    蕭阿勤,《回歸現實:台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8。
    戴寶村,《近代台灣海運發展—戎克船到長榮巨舶》,臺北:玉山社,2000。
    韓國臺灣比較文化硏究會著,柳書琴主編,《戰爭與分界:「總力戰」下臺灣.韓國的主體重塑與文化政治》,臺北市:聯經出版,2011。
    簡炯仁,《台灣民眾黨》,臺北:稻鄉,2001。
    藍博洲,《民族純血的脈動:日據時期台灣學生運動(一九一三-一九四五)》,臺北市:海峽學術出版,2006。
    羅鋼、劉象愚主編,《文化研究讀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9。
    蘇碩斌主編,《旅行的視線:近代中國與臺灣的觀光文化》,臺北市:國立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2012。

    (二)外文專書
    Kerr, George H. Formosa: Licensed Revolution and the Home Rule Movement, 1895-1945. Honolulu: The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74.
    LIao, Ping-hui, "Print Culture and the Emergent Public Sphere in Colonial Taiwan, 1895-1945." in Taiwan Under Japanese Rule, 1895-1945, ed by David De-wei Wang and Ping-hui Liao,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6.
    Raymond Williams. Marxism and literature. Oxford, E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Stuart Hall, “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 in Identity: 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 edited by Jonathan Rutherford,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1990.
    エズラ˙ヴォーゲル、平野健一郎編,《日中戦争期中国の社会と文化》,東京:慶應義塾大学出版会,2010。
    山室信一,《キメラ:満洲囯の肖像》,東京都:中央公論新社,2007。
    小林英夫,《〈満洲〉の歴史》,東京:講談社,2008。
    中村孝志編,《日本の南方関与と台湾》,奈良縣:天理教道友社,1988。
    中島利郎編,《『台灣民報‧台灣新民報』總合目錄》,東京:綠蔭書房,2000。
    木山英雄,《北京苦住庵記:日中戰爭時代の周作人》,東京:筑摩書房,1978。
    宇野重昭編,《深まる侵略屈折する抵抗:1930年─40年代日˙中のはざま》,東京:研文出版,2001。
    有山輝雄,《海外観光旅行の誕生》,東京都:吉川弘文館,2002。
    佐藤春夫,《定本佐藤春夫全集》(卷22、27、別卷2),京都:臨川書店,1999。
    杉野要吉編,《交争する中国文学と日本文学:淪陥下北京1937-45》,東京:三元社,2000。
    紀旭峰,《大正期台湾人の「日本留学」硏究》,東京都:龍溪書舍,2012。
    洪郁如,《日本の殖民統治と「新女性」の誕生:近代台灣女性史》,東京:勁草書房,2001。
    若林正丈,《台湾抗日運動史研究》,東京:研文出版,2001。
    高成鳳,《植民地の鉄道》,東京都:日本経済評論社,2006。
    曾山毅,《植民地台湾とツーリズム》,東京:青弓社,2003。
    富永健一,《近代化の理論》,東京:講談社,1999。
    鶴見祐輔,《正伝˙後藤新平》,東京都:藤原書店,2004。

    三、期刊、會議、專書論文、報章文章
    J.B. Jacobs著,陳俐甫、夏榮和合譯,〈臺灣人與中國國民黨1937-1945──臺灣「半山人」的起源〉,《臺灣風物》第40卷第2期,1990年6月,頁17-54。
    川島真著,鍾淑敏譯,〈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館藏臺灣人出國護照相關資料之介紹(1897-1934)〉,《臺灣史研究》4卷2期,1999年6月,頁133-147。
    山本有造,〈滿洲國〉,《環:歷史˙環境˙文明》夏季號,2002年10月,頁72-78。
    王秀惠,〈二十世紀初葉日本人移民美國對華人之衝擊〉,《師大歷史學報》第29期,2001年6月,頁171-205。
    王美平,〈甲午戰爭前後日本對華觀的變遷--以報刊輿論為中心〉,《歷史研究》第1期,2012,頁143-161。
    王學新,〈日治時期臺灣出入境管理制度與渡航兩岸問題〉,《臺灣文獻》第62卷第3期,2011年9月,頁1-54。
    王學新,〈南進政策下的籍民教育(1895-1937)〉,《國史館學術集刊》第14期, 2007年12月,頁97-131。
    宋明軍,〈南京國民政府戰前首都禁娼初探〉,《民國檔案》第2期,2004年,頁80-83。
    李承機,〈殖民地臺灣〈民眾〉的發現──「民眾論」的歷史社會學考察〉,《東海歷史研究集刊》第1期,2013年9月,頁81-118。
    李承機,〈《臺灣民報》與社會運動〉,《臺灣學通訊》第85期,2015年1月,頁14-15。
    林莊生,〈「中國」與「支那」兩個名詞在日據時代的意義〉,《臺灣文學評論》2卷3期,2002年7月,頁47-50。
    河原功文,張文薰譯,〈台灣出版會與蘭記書局〉,《文訊》第257期,2007年3月,頁80-89。
    邱秀春,〈鍾理和在中國(上)〉,《臺北文獻》第149期,2004年9月,頁135-189。
    邱秀春,〈鍾理和在中國(下)〉,《臺北文獻》第150期,2004年12月,頁165-200。
    邱玲婉,〈論張我軍轉載兒童文學──〈魚的悲哀〉和〈狹的籠〉中的啟蒙思想〉,《臺灣文學評論》12卷1期,2012年1月,頁41-55。
    柳書琴,〈傳統文人及其衍生世代:臺灣漢文通俗文藝的發展與延異(1930-1941)〉,《臺灣史研究》第14卷第2期,2007年6月,頁41-88。
    柳書琴,〈「滿洲他者」寓言網絡中的新朝鮮人形象:以舒群〈沒有祖國的孩子〉為中心〉,《韓中言語文化研究》第21輯,2009年10月,頁187-216。
    若林正丈,〈臺灣抗日運動中的「中國座標」與「臺灣座標」〉,《當代》第17期,1987年9月,頁40-51。
    張光正口述,陳宛萱紀錄整理,〈亂世浮生:張我軍家庭的兩岸之旅〉,《聯合文學》第216期,2002年10月,頁80-94。
    張良澤,〈鍾理和作品中的日本經驗與祖國經驗〉,《中外文學》第2卷第11期,1974年4月,頁33-57。
    張泉,〈張深切移居北京的背景及其"文化救國"實踐--抗戰時期居京臺籍文化人研究之一〉,《臺灣研究集刊》第92期,2006年6月,頁80-88。
    張惠珍,〈紀實與虛構:吳濁流、鍾理和的中國之旅與原鄉認同〉,《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3期,2007年9月,頁29-66。
    梅家玲,〈發現少年,想像中國──梁啟超「少年中國說」的現代性、啟蒙論述與國族想像〉,《漢學研究》第19卷1期,2001年6月,頁249-276。
    莊勝全,〈紅塵中有閒日月:1920 年代黃旺成的社會觀察、政治參與及思想資源〉,《臺灣史研究》第23卷2期,2016年6月,頁111-164。
    許俊雅,〈日據時期臺灣文化人與上海〉,《臺灣文學評論》2卷2期,2002年4月,頁20-52。
    許雪姬,〈1937年至1947年在北京的臺灣人〉,《長庚人文社會學報》1卷1期,2008年4月,頁33-84。
    許雪姬,〈1937-1947年在上海的臺灣人〉,《臺灣學研究》,第13期,2012年6月,頁1-32。
    陳室如,〈日治時期臺人大陸遊記之認同困境:以連橫《大陸遊記》與吳濁流《南京雜感》為例〉,《人文研究學報》41卷1期,2007年4月,頁33-50。
    陳瑋芬,〈由「東洋」到「東亞」,從「儒教」到「儒學」:以近代日本為鏡鑑談「東亞儒學」〉,《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1卷1期,2004年6月,頁201-232。
    陳慧先,〈華麗島看中國: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歷史、地理科的支那意象〉,《臺灣文獻》62卷3期,2011年9月,頁93-124。
    彭明偉,〈愛羅先珂與魯迅1922年的思想轉變──兼論〈端午節〉及其他作品〉,《政大中文學報》第7期,2007年6月,頁153-182。
    曾士榮,〈一九二○年代臺灣國族意識的形成:以《陳旺成日記》為中心的討論(1912-1930)〉,《臺灣文學學報》第13期,2008年12月,頁1-64。
    曾巧雲,〈故國之內‧國境之外-日治前期《臺灣日日新報》上傳統文人的西渡經驗初探〉,《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8期,2014年4月,頁153-206。
    湯熙勇,〈烽火後的同鄉情:戰後東亞臺灣同鄉會的成立、轉變與角色 (1945-48)〉,《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9卷1期,2007年3月,頁1-49。
    萅丞,〈日據時期之中文書局〉(上),《臺北文物》3卷2期,1954年8月,頁131-136。
    萅丞,〈日據時期之中文書局〉(下),《臺北文物》3卷3期,1954年12月,頁115-130。
    黃得時,〈臺灣新文學運動概觀(上)〉,《臺北文物》第3卷2期,1954年8月,頁13-25。
    黃種祥,〈謝春木、臺灣革命同盟會與中華民國在臺灣〉,《海外華人研究》第8期,2013年11月,頁199-229。
    黃麗月,〈「中國作家」/「臺灣作家」:夢的兩端--解讀鍾理和返臺前後的作品〉,《漢學研究集刊》第4期,2007年6月,頁111-138。
    雷祥麟,〈習慣成四維:新生活運動與肺結核防治中的倫理、家庭與身體〉,《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74期,2011年12月,頁133-177。
    廖炳惠,〈旅行與異樣現代性:試探吳濁流的《南京雜感》〉,《中外文學》29卷2期,2000年7月,頁288-312。
    廖炳惠,〈旅行、記憶與認同〉,《當代》第175期,2002年3月,頁84-105。
    廖振富,〈從「富家公子」到民族運動「啟蒙先驅」--蔡惠如生平與作品新論〉,《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7期,2013年10月,頁143-183。
    趙中孚,〈一九二○~三○年代的東三省移民〉,《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期,1971年6月,頁325-343。
    趙勳達,〈孫中山「大亞洲主義」在臺灣的興起與發展概況(1924-1937)〉,《國家發展研究》10卷2期,2011年6月,頁77-116。
    蔡盛琦,〈日治時期臺灣的中文圖書出版業〉,《國家圖書館館刊》第2期,2002年12月,頁65-92。
    蔡龍保,〈日治時期公路運輸之興起與交通體系之變遷(1910-1936)〉,《近代中國》第156期,2004年3月,頁88-121。
    薛建蓉,〈烽火下的理想家國造象:從謝雪漁戰爭小說看東亞論下理想家國形塑及其認同問題探討〉,《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4期,2012年4月,頁39-78。
    簡笙簧,〈中日戰爭中期寧波的走私活動(1939-1941)〉,《國史館學術集刊》第18期,2008年12月,頁101-127。
    簡錦松,〈1934-1938年臺灣菁英陳逢源的中國旅行印象〉,《東華漢學》第17期, 2013年6月,頁239-286。
    簡錦松,〈初識中國──1922年在中國大陸旅行的臺灣詩人陳逢源之所見〉,《臺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第4期,2010年12月,頁1-29。
    Mannheim, K. “The Problem of Generations.” Pp. 109-155 in Theories of Ethnicity: A Classical Reader, edited by W. Sollors. Basingstoke: Macmillan, 1952.

    四、學位論文
    白筱薇,《吳濁流的大陸經驗及其相關作品研究》,臺北市: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李承機,《台灣近代メディア史學研究序說:植民地とメディア》,東京:東京大學大學院綜合文化研究科博士論文,2004。
    沈信宏,《東亞流動中臺灣文化人的文化身分與位置──以洪炎秋為例》,新竹: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陳泓達,《東亞共同體的想像:日本的「亞細亞」與「近代」》,臺北市: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
    曾巧雲,《往返之間:日治時期臺灣知識份子的中日移動經驗與夾縫地理》,臺南市: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4。
    賴婉蓉,《謝春木及其作品研究》,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五、電子資源
    Japan Knowledge資料庫:http://japanknowledge.com/library/
    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亞洲歷史資料中心(JACAR)):http://www.jacar.go.jp/index.html
    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国立公文書館):http://www.digital.archives.go.jp/
    日治時期圖書全文影像系統(國立臺灣圖書館):http://stfb.nt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MFRl6p/main?db=webmge&menuid=index
    李承機主編,六然居資料室策劃,「六然居存日刊臺灣新民報:社說輯錄1932-35」(光碟資料),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09.12。
    葉榮鍾全集、文書及文庫數位資料館(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http://archives.lib.nthu.edu.tw/jcyeh/main-guide.htm
    國家檔案資訊網(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https://aa.archives.gov.tw/index.aspx
    臺灣人物誌(漢珍數位圖書):http://tbmc.ncl.edu.tw:8080/whos2app/start.htm
    臺灣文學期刊目錄資料庫(國立臺灣文學館):http://dhtlj.nmtl.gov.tw/opencms/journal/index.html
    臺灣時報(漢珍數位圖書):http://libdata.ascc.sinica.edu.tw:8080/twjihoapp/start.htm
    臺灣記憶(國家圖書館):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HYPAGE=index.hpg
    賴和紀念館(文化部):http://cls.hs.yzu.edu.tw/laihe/search1/search1.htm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981595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81595021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臺灣文學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502101.pdf4336KbAdobe PDF21494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