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822/144841 (79%)
Visitors : 51797029      Online Users : 65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99587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9587


    Title: 製作盛世皇帝—清末民初野史對清帝王的記憶與想像
    The Fabrication of High Qing Emperors: Rewritings and Historical Memories of Qing Emperors in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China
    Authors: 黃璿璋
    Huang, Hsuan Chang
    Contributors: 鄭文惠
    Cheng, Wen Huei
    黃璿璋
    Huang, Hsuan Chang
    Keywords: 滿清皇帝
    歷史演義
    野史
    華夷
    通俗史觀
    盛世
    Qing emperors
    history novels
    Shunzhi
    Yongcheng
    Qianlong,
    yanyi
    Date: 2016
    Issue Date: 2016-08-02 17:40:38 (UTC+8)
    Abstract: 本文並不同於孟森等的史家立場,將民國流行的清朝「四大疑案」:太后下嫁、順治出家、雍正奪位與乾隆出身海寧等作為辯駁對象;而是將清末民初記載疑案的筆記野史與長篇歷史演義,作為小說創作的「現象」考察,觀察小說家如何在通俗場域中,「製作」出大眾熱於閱讀,卻不同於史書上的帝王形象。「四大疑案」所涉及的帝王為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四帝,當康乾三朝被文人以「盛世」歌頌時,盛世三朝對漢人言論的嚴格箝制,亦讓晚清民國流傳豐富的盛世帝王野史。而民國時期的小說家,不僅作意好奇,處於消費娛樂的語境中,亦融合「小說救國」的風潮,進而形成具「排滿」與「漢族」意識的「演義救國」創作群,在筆墨之間多夾雜華夷之辨、滿漢意識。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於指出民國歷史演義在新小說的影響下,如何從傳統的「演義」文類過渡到「新演義」,形成描寫自清以來的民族「傷心史」;並梳理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四帝的野史傳聞,在文人作品如《影梅庵憶語》和《紅樓夢》,以及官方出版的典籍如《大義覺迷錄》和乾隆御製詩的基礎上,匯合清末不同的野史筆記,在多種身分轉化、觀念演變等文學手法中形成富含漢族意識的長篇歷史演義。在順治野史裡,帝王被化作為情出家的「情種」,而董鄂氏作為「天眷」,野史卻將其降格反諷為明遺民冒襄寵妾的「名妓」董小宛;從「天眷—名妓」的女體形塑,可見清朝國體被替換為明代國體的寓言轉換。康熙朝的雍正奪嫡,則將帝王化作武俠,藉由頭顱被割下的復仇敘事與身體政治,將清朝統治正統「大義」藉由「俠義」平反。乾隆皇帝在野史中則多以「漢家皇帝」現身,歷史上奉母南巡的「孝」在言說中質變為對漢家身世的「孝」,而「海寧省親」所啟動的風月故事,亦成為小說家筆下清朝國運轉衰的關鍵。種種身分與觀念的轉變,皆攸關漢人與滿人的矛盾。本文並認為民國相關小說產量豐富,當代作家金庸、高陽、瓊瑤均有所承繼,如不釐清民國小說的本來面目,即容易忽略從晚清至當代,小說創作脈絡中的「民國根源」與「現代路徑」。
    Since the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historians have debated about the four big mysteries of Qing四大奇案, which were popular stories about Qing Dynasty: Empress Xiaozhuang`s rumored marriage to Dorgon太后下嫁; Qing Shizu’s entering a monastery順治出家; Qing Shizong’s inheriting the throne雍正奪嫡; and Qinglong as a son of a Han family, the Chens, in Haining乾隆出身海寧陳家. Evinced by many unofficial histories and popular novels, the four big mysteries were well and alive in late Qing society. While historians treat these mysteries as suspicious rumors, this thesis uses the perspectives of collective memory and narrative production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ways in which the emperors in these mysteries are in effect fabricated. I contend that the rewritings and literal sequels of high Qing emperors in the four big mysteries were not only products of public entertainment, but they also represented the Han’ s traumatic memory and their ideals of anti-Manchuism, especially as they are correlated with the “new novels” 新小說employed by late Qing intellectuals to aid their pursuit of the national enlightenment in modern China.
    In the first chapter, I assert that contemporary historical novels of Qing emperors are mostly based on the re-writings since late Qing. In my view, without discovering the “roots” of the late Qing novels readers would be able to misunderstand the “routes” that the contemporary history novels have paved. In the second chapter, I reevaluate the classical genre of Chinese novels: yanyi演義 from early Republican China. During this period, Yanyi connected the thoughts of national enlightenment and “salvation and survival” 救亡圖存 in the “new novel”, giving rise to what I call “new yenyi”新演義, which was apparently different from the original one.
    In the following chapters, I focus on how the Qing emperors, such as Shunzhi順治, Yongcheng雍正 and Qianlong乾隆, are portrayed to express Ming-Qing transitional dynasty memory and the trauma of Manchu’s political persecution by way of using literary symbols, such as corresponding pattern of “body” and “nation” in literature. In the third chapter, by discussing how the courtesan Dong Xiao-wan, who was married to an adherent of Ming Mao Xiang, was referred to the princess consort Donggo, I argue that the Shunzhi emperor was “adherentized” 遺民化to an adherent of a former dynasty. In the fourth chapter, I examine the ways in which the Yungcheng Emperor, a great monarch of Qing dynasty, is transformed into a despot and peculiarly into a knight-errant, particularly his violent death, in which he was decapitated by the female knight-errant Lü Siniang (Lü’s fourth daughter). In the fictional narrative, the assassination of Yung-cheng (the fourth son of the Qing royal family) by Lü’s fourth daughter leads the readers to contemplate the Qing’s legitimacy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Han Chinese against the Manchus. Finally, by analyzing the narrative of Qianlong as a son of Han family, instead of Manchu family, I aim to explain the historical cause of Qianlong’s southern tour, namely, filial piety, as he was alternated to a kind of nostalgia for the hometown where he was born.
    Reference: (一)野史研究相關文學文本
    《大義覺迷錄》(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此版據1730年版影印)。
    《清高宗御製詩文全雧》(乾隆武英殿景印版)(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6年)。
    小橫香室主人:《清朝野史大觀‧清宮遺聞》(上海:中華書局,1915年)。
    天嘏《清代外史》,收入於《中國野史集成‧滿清野史初編》(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
    王先謙:《東華續錄》(臺北:大通書局景印本,1968年)。
    王闓運:《湘綺樓文集》(上海:國學扶輪社,1910年)。
    王闓運:《湘綺樓詩文集》(長沙:岳麓書社,1996年)。
    老太婆(許興凱):《明清演義》(北平:讀賣社,1933年)。
    佚名:《聖朝鼎盛萬年青文獻》(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
    吳虞公、陳燕方:《乾隆演義》(上海:廣益書局,1925年)。
    吳虞公、陳燕方:《順治演義》(上海:廣益書局,1924年)。
    吳虞公、陳燕方:《雍正演義》(上海:廣益書局,1925年)。
    我佛山人:〈兩晉演義〉,《月月小說》第1期(1906年)。
    李伯元:《中國現在記》(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0年)
    李伯通:《清朝全史演義》(上海:廣益書局,1928年)。
    金庸:《書劍恩仇錄(新修版)》(臺北:遠流,2003年)
    金庸:《書劍恩仇錄》(臺北:遠流,2003年)。
    金庸:《鹿鼎記》(北京:三聯書店,1994年)。
    冒襄:《影梅庵憶語》(臺北:世界書局,1974年)。
    胡憨珠:《董小宛演義》(上海:競智圖書館,1927年)。
    胡蘊玉:《滿清野史‧正編二十種》(成都:昌福公司,1920年)。
    英和:《恩福堂筆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英和:《恩福堂筆記》(臺北:文海出版社,1986年)。
    孫劍秋:《劍俠呂四娘演義:清朝第一女俠》(上海:亦新書社,1925年)。
    孫劍秋:《劍俠呂四娘演義:清朝第一女俠》(上海:亦新書社,1925年)。
    徐珂:《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旅庵本月:《敕住善果旅庵月和尚奏對錄》,收入:《中華佛教人物傳記文獻全書》(北京:線裝書局,2005年)。
    高陽:《再生香・醉蓬萊》(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
    常杰淼著,燕雨石點校:《雍正劍俠圖》(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5年)。
    許指嚴:〈奪嫡妖亂志七則〉,收入於《中國野史集成・十葉野聞》。
    許嘯天《清宮十三朝演義》(上海:國民圖書公司,1925年)。
    許慕羲:《清宮歷史演義》(武漢:武漢古籍書店,1985年)。
    陳其元撰,楊璐點校:《庸閑齋筆記》(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陳其元撰,楊璐點校:《庸閒齋筆記》(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陳朕躬:《乾隆帝演義》(上海:宏文圖書館,1925年)。
    陳蓮痕《清宮四大奇案》(上海:大達圖書供應社,1935年)。
    陳懷編:《清史要略》(北京:北京大學出版部排印本,1925年)。
    陶君起:《京劇劇目初探》(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陸律西:《中華民國史演義》(上海:大達圖書供應社,1935年)。
    陸律西:《多妻遺恨記》(上海:中外書局,1921年)。
    舒湮:《董小宛:四幕大悲劇》(上海:光明,1947年)。
    馮夢龍:《警世通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黃世眾:《洪秀全演義》(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
    蒲松齡:《聊齋志異》(臺北:藝文出版社,2006年)。
    蔡東藩:《清史通俗演義》(上海:會文堂新記書局石印本,1916年;臺北:世界書局,1980年)。
    魯迅: 《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
    燕北老人:《滿清十三朝宮闈秘史》(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8年)。
    錢謙益:《牧齋初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聶先編輯:《續指月錄》(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8年)。
    羅貫中:《三國志通俗演義》(《古今小說集成》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釋超綺:《大覺普濟能仁國師年譜》(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874年)。
    釋道忞:《北遊集》,收入釋明復主編:《禪門逸書‧續編》第10冊(臺北:漢聲,1987年)。

    (二)近代報刊
    《大公報》
    《月月小說》
    《民報》
    《申報》
    《時務報》
    《國粹學報》
    《庸言》
    《清議報》
    《湘學新報》
    《新小說》
    《新民叢報》
    《新青年》
    《新潮》
    《嚮導》

    (三)相關史學專著
    《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1987年)。
    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著,溫洽溢、吳家恆譯:《雍正王朝之大義覺迷》(Treason by the Book)(臺北:時報出版,2002年)。
    白新良:《乾隆皇帝傳》(南昌: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年)。
    周遠廉:《乾隆皇帝大傳》(鄭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
    周遠廉:《順治帝》(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
    孟森:《心史叢刊》(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
    孟森:《明清史論著集刊》(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孟森:《清初三大疑案考實》(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10年)。
    金兆豐:《清史大綱》(上海:開明書店,1935年)。
    金恒源:《正本清源說雍正》(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紀大樁:《「香妃」:乾隆榮妃的幻影》(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0年)。
    張榮錚、劉勇強、金懋初點校:《大清例律》卷33(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3年)。
    張爾田著,沈雲龍編:《清列朝后妃傳稿》(臺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
    脫脫等:《宋史・后妃傳上》卷242(北京:中華書局,1977 年)。
    陳垣:《陳垣史學論著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陳垣:《陳垣史學論著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陳寅恪:《柳如是別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陳捷先:《乾隆寫真》(臺北:遠流,2002年)。
    陳捷先:《順治寫真》(臺北:遠流,2006年)。
    馮柳堂:《乾隆與海寧陳閣老》(上海:上海圖書館近代圖書庫藏,1937年)。
    馮爾康:《雍正繼位新探》(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楊啟樵:《雍正篡位說駁難》(上海:上海書店,2012年)。
    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
    劉法曾:《清史纂要》(上海:中華書局,1914年)。
    蕭一山:《清代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47年)。
    蕭一山:《清代通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28年)。
    錢鐘書:《談藝錄》(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
    閻崇年:《正說清朝十二帝》(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羅志田:《權勢轉移:近代中國的思想、社會與學術》(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Silas H. L. Wu, Passage to power: Kʻang-hsi and his heir apparent, 1661-1722(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四)其他專著
    Michel Foucault著,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L`Archeologie Du Savoir)(臺北:麥田,1990年)。
    大木康:《冒襄と『影梅庵憶語』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10年)
    孔飛力(Philip A. Kuhn)著,陳兼、劉昶譯:《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Soulstealers: 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年)。
    王旭川:《中國小說續書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04年)。
    王汎森:《權力的毛細管作用‧序論》(臺北:聯經,2013年)。
    王夢阮、沈瓶庵:《紅樓夢索隱》(北京:中華書局,1916年)。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臺北:麥田,2007年)。
    王德威:《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臺北:麥田出版,2011年)。
    王德威:《想像中國的方法:歷史‧小說‧敘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臺北:麥田,2011年)。
    王璦玲、胡曉真主編:《經典轉化與明清敘事文學》(臺北:聯經,2009年)。
    史書美:〈性別與種族座標的華俠省思:金庸、徐克、香港〉,《中外文學》第30卷第3期(2001年8月)。
    吉見俊哉:《博覽會的政治學》(臺北:群學,2010年)。
    朱一玄、劉毓忱編:《三國演義資料彙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年)。
    朱一玄:《聊齋志異資料滙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年)。
    艾略特(T. S. Eliot)著,李熾寧譯:《艾略特文學論文集》(南昌:百花文藝出版社,2010年)。
    吳樾:《暗殺時代》,收於張玉法編:《晚清革命文學》(臺北:經世書局,1981年)。
    呂文翠:《海上傾城:上海文學與文化的轉異,1849-1908》(臺北:麥田,2009年)。
    李孝悌:《昨日到城市:近世中國的逸樂與宗教》(臺北:聯經,2008年)。
    李志宏:《「演義」:明代四大奇書敘事研究》(臺北:大安,2011年)。
    李志宏:《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敘事研究》(臺北:大安,2008年)。
    李怡:《日本體驗與中國現代文學的發生》(臺北:秀威資訊,2006年)。
    李瑞騰:《晚清文學思想論》(臺北:漢光文化,1992年)。
    杜維運:《憂患與史學》(臺北:東大圖書,1993年)。
    沈從文:《沈從文全集》(北京:北嶽文藝出版社,2002年),
    孟兆臣:《中國近代小報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彼得‧柏克(Peter Burke)著,許綬南譯:《製作路易十四》(The Fabrication of Louis XIV)(臺北:麥田,2005年)。
    林芳玫:《解讀瓊瑤愛情王國》(臺北:臺灣商務,2006年)。
    阿英:《晚清小說史》(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9年)。
    俞旦初:《愛國主義與中國近代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柯文(Paul A. Cohen)著,杜繼東譯:《歷史三調:作為事件、經歷和神話的義和團》(History in three keys: The Boxer as Event, Experience, and Myth)(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年)。
    胡適:《胡適文存》(臺北:遠東圖書,1990年)。
    胡曉真主編:《世變與維新——晚明與晚清的文學藝術》(臺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2001年)。
    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臺北:世界書局,1980年)。
    范伯群、孔慶東編:《通俗文學的十五堂課》(臺北市:五南,2008年)。
    范伯群:《中國近現代通俗作家評傳叢書》(南京:南京出版社,1994年)。
    夏志清:《雞窗集》(上海:上海三聯,2000年)。
    夏曉虹:《晚清女性與近代中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浦安迪:《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海登‧懷特(Hayden White)著,陳新譯:《元史學:19世紀歐洲的歷史想像》(Metahistory: The Historical Imagination in Nineteenth-Century Europe)(南京:譯林出版社,2004年)。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臺北:時報文化,1999年)。
    秦燕春:《清末民初的晚明想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袁進:《中國小說的近代變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馬幼垣:《實事與構想:中國小說史論釋》(臺北:聯經,2007年)。
    馬蹄疾編:《水滸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高桂惠:《追蹤躡跡:中國小說的文化闡釋》(臺北:大安,2005年)。
    康正果:《重審風月鑑:性與中國古典文學》(臺北:麥田,1996年)。
    康正果:《重審風月鑒:性與中國古典文學》(臺北:麥田出版,1996年)。
    康來新:《晚清小說理論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
    張少康:《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北京:北京大學書版社,2005年)。
    張俊才:《林紓評傳》(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張崑將:《德川日本儒家思想的特質:神道、徂徠學與陽明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
    梁啟超:《梁啟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梁啟超《飲冰室文集》(臺北:新興書局,1957年)。
    梅家玲:《從少年中國到少年臺灣──二十世紀中文小說的青春想像與國族論述》(臺北:麥田,2012年)。
    淡江大學中文系編:《扣問經典——淡江大學第十屆社會與文化國際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學生書局,2005年)。
    章學誠《丙辰札記》(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許嘯天:《國故學討論集》(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年)。
    郭玉雯:《紅樓夢學》(臺北:里仁,2004年)。
    陳平原、王德威、商偉編:《晚明與晚清:歷史傳承與文化創新》(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陳平原、王德威編:《北京: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北京:北京大學,2005年)
    陳平原:《小說史:理論與實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陳平原:《中國現代小說的起點──清末民初小說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陳志明箋注:《金庸筆下的文史典故》(北京:東方出版社,2007年)。
    傅斯年:《中國古代文學史講義》(臺北:五南書局,2011年)。
    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著,許綺玲譯:《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Walter Benjamin Essais)(臺北:臺灣攝影,1998年)。
    黃一農:《二重奏:紅學與清史的對話》(新竹:清大出版社,2014年)。
    黃錦珠:《晚清時期小說觀念之轉變》(臺北:文史哲,1995年)。
    黃錦樹:《文與魂與體:論現代中國性》(臺北:麥田出版,2006年)。
    黃霖、韓同文選注:《中國歷代小說論著選》(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黃應貴:《人類學的視野》(臺北:群學出版社,2006年)。
    楊義:《中國古典小說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董乃斌:《中國古典小說的文體獨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賈克・洪席耶(Jacques Rancière)著,韓德驥、楊淳嫻譯:《歷史之名》(Les noms de l`histoire : essai de poétique du savoir)(臺北:麥田,2014年)。
    熊秉真主編:《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私情篇》,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3年9月初版。
    趙建忠:《紅樓夢續書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年)。
    趙園:《明清之際的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劉劍梅:《革命與情愛: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史中的女性身體與主題重述》(臺北:釀出版,2014年)。
    蔡元培:《石頭記索隱》(臺北:金楓,1998年)。
    鄭欣淼:《故宮與故宮學》(臺北:遠流,2009年)。
    鄭觀應:《鄭觀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魯迅:《魯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謝國楨:《明末清初的學風》(臺北:仲信出版社,1985 年)。
    謝肇淛:《五雜俎》(臺北:新興書局,1971年)。
    魏紹昌:《我看鴛鴦蝴蝶派》(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魏紹昌編:《鴛鴦蝴蝶派硏究資料‧敘例》(上海市 :文藝出版社, 1962年)。
    譚嗣同:《仁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
    嚴復著,盧雲昆編選:《社會劇變與規範重建:嚴復文選》(上海:上海遠東,1996年)。
    Bourdieu, P. R. Johnson, Ed.,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 (Oxford, UK: Polity Press).
    C. T. Hsia,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1917-1957(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9).
    C. T. Hsia, The Classic Chinese Novel (New York and Lond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8).
    Francois Dosse, New History in France: The Triumph of the Annales, trans. Peter V. Conroy, Jr.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94).
    Gills Deleuze & Félix Gauttari, Anti-Oedipus: 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 Trans. By Robert Hurley, Mark Seem, and Helen R. Lan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3).
    Jacques Derrida, De la Grammatologie (Paris: Minuit, 1972).
    Jacques Derrida, Spectres de Marx (Paris: Galilée, 1993).
    Jing Yuen Tsu, Failure, Nationalism, and Literature: The Making of Modern Chinese Identity, 1895-1937(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Judith T. Zeitlin﹐Historian of the Strange: Pu Songling and the Chinese Classical Tal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Lord, Albert B, The Singer of Tale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Maurice Halbwachs, On Collective Memory, Ed. and Trans. By Lewis A. Cose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Perry Link, Mandarin ducks and butterflies. Popular fiction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cites (Berkeley and Los Angel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1).
    Rey Chow, Woman and Chinese modernity: the politics of reading between West and East(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7).
    Snakes` Legs: Sequels, Continuations, Rewritings, and Chinese Fiction. Edited by. Martin. W. Huang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4).
    Wai-yee Li, Writing Women in Late Imperial China(Stanford: Stanford U. Press, 1997).
    Y. W. Ma, “The Chinese Historical Novel: An Outline of Themes and Contexts”,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34, No. 2(1975.2).

    (五)其他單篇論文
    于平:〈俠女與呂四娘孰先孰後〉,《蒲松齡研究‧創刊三十期紀念專號》(1998年4月)。
    大木康:〈彭剣南の戯曲『影梅庵』『香畹楼』とその時代〉,《東洋文化研究所 紀要》第161冊(2012年3月)。
    王汎森:〈清末的歷史記憶與國家建構──以章太炎為例〉,《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第三十四卷第三期(1996年9月)。
    王明珂:〈歷史事實、歷史記憶與歷史心性〉,《歷史研究》2001年第5期。
    王泛森:〈「主義時代」的來臨──中國近代思想史的關鍵發展〉,《東亞觀念史集刊》第4期(2013年6月)。
    王夢阮:〈紅樓夢索隱提要〉,《中華小說界》第6;第7期(1916年)。
    王璦玲:〈記憶與敘事:清初劇作家之前朝意識與易代感懷的戲劇轉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4期(2004年3月)。
    王鍾翰:〈清世宗奪嫡考實〉,《燕京學報》1949年第36期。
    白裕昌:〈清世祖出家考〉,《史苑》第35期(1982年6月)。
    白裕昌:〈清世祖出家考〉,《史苑》第35期(1982年6月)。
    伏俊璉、劉子立:〈「狸貓換太子」故事源頭考〉,《文史哲》2008年第3期。
    朱希祖:〈本師章太炎先生口授少年事蹟筆記〉,《制言》第二十五期。
    宋偉杰:〈「包括在外」,排除在內,金庸俠義地形圖〉,《中國現代文學》第22期(2012年12月)。
    李志宏:〈「話本」與「演義」的關係:以〈《古今小說》敘〉為討論中心〉,《中正漢學研究》2013年第1期(總第21期)(2013年6月)。
    李華川:〈「康乾盛世」淵源考〉,《清史論叢》2011年號。
    李隆獻:〈近代民間復仇事例的省察與詮釋 ──以「地方志」為重心〉,《成大中文學報》第40期(2013年3月)。
    汪榮祖:〈記憶與歷史:葉赫那拉氏個案論述〉,《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64期(2009年6月)。
    汪榮組:〈梁啟超新史學試論〉,《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期(1971年6月)。
    周法高:〈董妃與董小宛新考〉,《漢學研究》第1卷第1期(1983年6月)。
    周蔥秀:〈魯迅與野史〉,《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2期(2004年3月)。
    周黎菴:〈清乾隆帝的出身〉,《古今文史(半月刊)》(1944年5月)。
    季家珍著,曹南平譯:〈擴充女性╱國族的想像:晚清婦女期刊中的社會女英雄及女戰士〉,收入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復旦大學中外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編:《新文化史與中國近代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林志宏:〈文化政治:書寫中的自我認同〉,收入氏著:《民國乃敵國也:政治文化轉型下的清遺民》(臺北:聯經,2009年)。
    林辰:〈紅樓續書之我見〉,《光明日報》,1985年2月26日。
    林保淳:〈中國古典小說中的「女俠」形象〉,《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1期(1997年9月)。
    林保淳:〈通俗小說的類型整合──是論金庸小說的「虛」與「實」〉,《漢學研究》第17卷第1期(1999年6月)。
    邵東方:〈清世宗《大義覺迷錄》重要觀念之探討〉,《漢學研究》第17卷第2期(1999年12月)。
    金承藝:〈胤禎、非清世宗本來名諱的探討〉,《中央研究院近史所集刊》第8期(1979年10月)。
    金承藝:〈胤禎:一個帝夢成空的皇子〉,《中央研究院近史所集刊》第6期(1977年6月)。
    金承藝:〈從「胤禵」問題看清世宗奪位〉,《中央研究院近史所集刊》第5期(1976年6月)。
    姚達兌:〈梁啟超與《新小說》的歷史想像〉,《中山人文學報》第29期(2010年7月)。
    柳存仁:〈關於鴛鴦蝴蝶派〉,《人文中國學報》第五期(1998年4月)。
    胡衍南:〈明清「狹邪筆記」研究──以明代後期至清代中期為範圍〉,《淡江中文學報》第29期(2013年12月)。
    夏祖恩:〈「清代野史」的史學地位初探〉,《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1期。
    夏衛東:〈雍正四年停浙江鄉會試始末〉,《歷史檔案》,2003年01期。
    夏曉虹:〈晚清女性典範的多元景觀——從中外女傑傳到女報傳記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6年3期。
    徐文明:〈野史、傳奇傳統與華語電影中的「乾隆遊江南」〉,《浙江傳媒學院學報》第18卷第5期(2011年10月)。
    高桂惠:〈 世道與末技:《三言》、《二拍》演述世相與書寫大眾初探〉,《漢學研究》第25卷第1期(2007年6月)。
    高桂惠:〈「物趣」與「物論」:《聊齋誌異》物質書寫之美典初探〉,《淡江中文學報》第25期(2011年12月)。
    高桂惠:〈情慾變色──試論丁耀亢《續金瓶梅》的德色問題〉,《中國古典文學研究》(1996年6月)。
    高桂惠:〈豔與異的續衍辯證:清代文言小說「蒲派」與「紀派」的綺想世界──以《螢窗異草》為主的討論〉,《長庚人文社會學報》2008年第1期。
    高陽:〈董小宛入清宮始末詩證〉,《聯合月刊》(1982年9月)。
    高遠:〈名士內外——西北聯大教授許興凱的學術及精神世界〉,《絲綢之路》2015年第1期。
    崔岩:〈乾隆帝御製詩史學價值探微〉,《求是學刊》第35卷第5期(2008年9月)。
    郭成康:〈乾隆皇帝生母與誕生地考——從最近公布的一則清宮檔案說起〉,《清史研究》第4期(2003年11月)。
    郭成康:〈傳聞、官書與信史:乾隆皇帝之謎〉,《清史研究》1993年03期。
    郭璉謙:〈明末清初話本小說中的女俠〉,《中國文學研究》第19期(2004 年 12)。
    陳平原:〈「元氣淋漓」與「絕大文字」——梁啟超及「史界革命」的另一面〉,《古今論衡》第9期(2003年7月)。
    陳佑慎:〈革命與暗殺——二十世紀初期中國政治暴力的初步考察〉,《國史館館刊》第25期(2010年9月)。
    陳俊啟:〈重估梁啟超小說觀及其在小說史上的意義〉,《漢學研究》第20 卷第1 期(1992 年6 月)。
    陳垣:〈記呂晚村子孫〉,收入北平故宮博物院文獻館編:《文獻特刊》(台北:台聯國風景印本,1967年)。
    陳建華:〈拿破崙與晚清「小說界革命」:從《泰西新史攬要》到《泰西歷史演義》〉,《漢學研究》第23卷第2期(2005年12月)。
    陳熙遠:〈皇帝的最後一道命令 ──清代遺詔製作、皇權繼承與歷史書寫〉,《臺大歷史學報》第33期(2004年6月)。
    傅斯年:〈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1本第1分(1928年10月)。
    馮其庸:〈論《書劍恩仇錄》〉,《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5期。
    黃一農:〈史實與傳說的分際——福康安與乾隆帝關係揭秘〉,《漢學研究》第31卷第1卷(2013年3月)。
    黃克武:〈梁啟超與中國現代史學之追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1期(2003年9月)。
    黃敏蘭:〈梁啟超《新史學》的真實意義及歷史學的誤解〉,《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2期。
    黃莘瑜:〈晚明「情種」說之文化意涵〉,《臺大中文學報》第41期(2013年6月)。
    黃進興:〈中國近代史學的雙重危機:試論「新史學」誕生及其所面臨的困境〉,《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新期第6期(1997年)。
    黃錦珠:〈晚清小說的女性書寫——以《俠義佳人》為例〉,收入林明德、黃文吉總策劃:《台灣學術新視野:中國文學之部(二)》(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7年)。
    黃璿璋:〈集體記憶與俠義概念:清末民初野史中雍正形象之正統與裂變〉,《東亞觀念史集刊》第7期(2014年12月)。
    熊秉真:〈歷史之幻與文字之真──折照晚清與晚明〉,《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9卷第4期(1999年12月)。
    熊秉真:〈歷史之幻與文字之真──折照晚清與晚明〉,《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9卷第4期(1999年12月)。
    劉柏正:「歷史的小說」:《故事新編》的歷史意識與敘事策略〉,《東亞觀念史集刊》第5期(2013年12月)。
    劉瓊云:〈帝王還魂──明代建文帝流亡敘事的衍異〉,《新史學》第23卷第4期(2012年,12月)。
    歐麗娟:〈論《紅樓夢》中人格形塑之後天成因觀──以「情痴情種」為中心〉,《成大中文學報》第45期(2014年6月)。
    蔡鴻生:〈「頌紅妝」頌 〉,《〈柳如是別傳〉與國學研究——紀念陳寅恪教授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顏健富:〈「病體中國」的時局隱喻與治療淬鍊──論晚清小說的身體/國體想像〉,《臺大文史哲學報》第79期(2013年11月)。
    羅志田:〈中國文藝復興之夢:從清季的古學復興到〉,《漢學研究》第20卷第1期(2002年6月)。
    C. T. Hsia, "Hsu Chen-ya`s Yu-li hun: An essay in Literary History and Criticism", Renditions 17 and 18(1982).
    Peter Zarrow, “Liang Qichao and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Race in Late Qing China”,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Moder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52 (2006).
    Silas H. L. Wu, “History and Legend: Yung-cheng Chien-hsia Novels”, In Tradition and Metamorphosis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Essays in Honor of Professor Kwang-ching Liu`s Seventy-fifth Birthday (Volume II), Edited. by Yen-p’ing Hao and Hsiu-mei Wei (Taipei: Institute of Moder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1998).
    Wai-Yee Li, Women and National Trauma in Early Qing Literature,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59, No. 2(1999.12).

    (六)學位論文
    陸琬綿:《以艷為史:以《隋煬帝艷史》為中心的小說現象考察》(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115100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1151003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003101.pdf6683KbAdobe PDF212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