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9957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822/144841 (79%)
Visitors : 51782113      Online Users : 49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9579


    Title: 文體批評視野下的明清杜詩學——以創造力為研究角度
    Ming and Qing’s Du Fu poetics in the view of stylistic criticism:an observation on creativity
    Authors: 王冠懿
    Contributors: 吳彩娥
    王冠懿
    Keywords: 明清杜詩學
    文體批評
    變體
    創造力
    Date: 2016
    Issue Date: 2016-08-02 17:38:54 (UTC+8)
    Abstract: 「文體批評」是明清學者詮釋杜甫詩的常見方法,該批評重視辨體的緣故,「變創」成為明清杜詩學的重要子題。在明清學者探討杜甫五古、七古、五律、七律、排律、絕句的成果裡,包含杜甫變化傳統、開創新體的現象,探討杜甫變創的緣由等詩學意見。據此,本論文要做的學術工作之一,從明清杜詩學抽引這條以變化、創新論杜的線索,從「文體批評」之「辨體」方法,找出明清杜詩學者評價杜詩各體風格、內涵、題材、正變之說,尤其是明清杜詩學者論杜詩正宗與變體的辯證過程,建立詮釋軌跡,掌握明清學者論杜詩變創的焦點與面向。

    再者,創造力是改變既有領域,或是將既有領域轉變成新領域的任何作為、理念或產品的概念,由此看來,明清杜詩學以「體要」判定杜甫變化創新與否的方法,與當代創造力理論有許多共通之處。因此,本論文學術工作之二,便是沿著明清學者開發的論杜小徑,另採用「匯合取向研究」的「創造力系統模式」、「創造力三成分模式」、「共識評量技術」為研究角度,拓深與補充明清杜詩學論杜詩各體變創的內涵,說明杜甫身為創造者的個人特質,影響杜甫從事變創的幾種要素,杜甫具備的變通力、獨創力、精進力、流暢力、敏覺力等特殊才能。

    最後,通過創造力理論的協助,進一步從文體批評視野下的明清杜詩學說,得出杜甫身為「巨匠」、「開創者」、「內省者」的詩人形象,豐富杜甫在歷代以來流行的「詩聖」形象。藉著杜甫形象的開拓,期盼我們對杜甫詩有新的眼光,能善用明清杜詩學遺產,從中歸納中國古典文學在創新方面的經驗,在當代「創意經濟」重視創新的氛圍裡,能回應今日培養創造力人才與創新法則的需求。

    關鍵字:明清杜詩學、文體批評、變體、創造力
    Reference: 一、杜集箋注與杜詩學資料
    宋‧趙次公注,林繼中輯校:《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明‧王嗣奭:《杜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明‧汪 瑗:《杜律五言補注》臺北:大通書局,1974
    明‧盧世㴶:《讀杜私言》,周維德集校:《全明詩話》濟南:齊魯書社,2005
    清‧仇兆鰲:《杜詩詳注》北京:中華書局,1979
    清‧吳瞻泰:《杜詩提要》臺北:大通書局,1974
    清‧沈德潛:《杜詩偶評》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清‧浦起龍:《讀杜心解》北京:中華書局,2000
    清‧黃 生:《杜工部詩說》,諸偉奇主編:《黃生全集》冊2,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9
    清‧楊 倫:《杜詩鏡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蕭滌非主編:《杜甫全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
    張忠綱等編:《杜集敘錄》濟南:齊魯書社,2008
    張忠綱編注:《杜甫詩話六種校注》濟南:齊魯書社,2012
    華文軒等編:《古典文學研究資料彙編——杜甫卷‧上編唐宋之部》北京:中華
    書局,1964
    二、經史子集傳統文獻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
    漢‧班固著,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
    南朝梁‧蕭子顯:《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
    後晉‧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宋‧宋祁:《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漢‧劉安:《淮南子》臺北:中華書局,1966,四部備要
    晉‧陶淵明著,王叔岷箋證:《陶淵明詩箋證稿》北京:中華書局,2007
    南朝宋‧謝靈運著,顧紹柏校注:《謝靈運集校注》臺北:里仁書局,2004
    唐‧元稹著,周相錄校注:《元稹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唐‧韓愈著,錢仲聯集釋:《韓昌黎詩繫年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宋‧秦觀著,徐培均箋注:《淮海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宋‧歐陽修著,劉尚榮編:《歐陽修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
    宋‧蘇軾著‧明‧茅維編,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
    宋‧蘇軾著,清‧王文誥輯註,孔凡禮點校:《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
    明‧王廷相著,王孝魚點校:《王廷相集》北京:中華書局,1989
    明‧何景明著,饒龍隼選注:《何景明詩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
    明‧徐禎卿著,范志新編校注:《徐禎卿全集編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
    清‧王士禛:《帶經堂集》淸康熙四十九年至五十年程氏七略書堂刻本
    清‧沈德潛著,潘務正,李言校點:《沈德潛詩文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
    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60
    清‧趙翼著,李學穎、曹光甫校點:《甌北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逯欽立輯校:《先秦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83
    三、古典詩文評及詩選
    南朝梁‧劉勰著,詹鍈義證:《文心雕龍義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南朝梁‧鍾嶸著,王叔岷撰:《鍾嶸詩品箋證稿》北京:中華書局,2007
    唐‧司空圖著,郭紹虞箋注:《詩品集解》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唐‧孟 棨:《本事詩》,清‧丁福保:《歷代詩話續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
    宋‧洪 邁:《容齋隨筆》,吳文治主編:《宋詩話全編》南京:鳳凰出版社,1998
    宋‧范晞文:《對床夜語》,吳文治主編:《宋詩話全編》南京:鳳凰出版社,1998
    宋‧孫 奕:《示兒編》,吳文治主編:《宋詩話全編》南京:鳳凰出版社,1998
    宋‧葉夢得:《石林詩話》,吳文治主編:《宋詩話全編》南京:鳳凰出版社,1998
    宋‧葛立方:《韻語陽秋》,吳文治主編:《宋詩話全編》南京:鳳凰出版社,1998
    宋‧蔡居厚:《蔡寬夫詩話》,吳文治主編:《宋詩話全編》南京:鳳凰出版社,1998
    元‧方回選評,李慶甲集評點校:《瀛奎律髓彙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元‧范 梈:《木天禁語》,吳文治主編:《遼金元詩話全編》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
    元‧楊士弘編選,明‧張震輯注,明‧顧璘評點,陶文鵬、魏祖欽點校:《唐音評注》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6
    元‧楊 載:《詩法家數》,吳文治主編:《遼金元詩話全編》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
    宋‧胡仔纂集,廖德明校點:《苕溪漁隱叢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
    宋‧葉夢得:《石林詩話》,清‧何文煥:《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1
    宋‧嚴羽著,張健校箋:《滄浪詩話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明‧王世貞:《藝苑巵言》,周維德集校:《全明詩話》濟南:齊魯書社,2005
    明‧朱 權:《西江詩法》,周維德集校:《全明詩話》濟南:齊魯書社,2005
    明‧吳訥、徐師曾、陳懋仁著:《文體序說三種》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
    明‧李東陽:《麓堂詩話》,周維德集校:《全明詩話》濟南:齊魯書社,2005
    明‧周 敘:《詩學梯航》,周維德集校:《全明詩話》濟南:齊魯書社,2005
    明‧周履靖:《騷壇秘語》,周維德集校:《全明詩話》濟南:齊魯書社,2005
    明‧冒愈昌:《詩學雜言》,周維德集校:《全明詩話》濟南:齊魯書社,2005
    明‧胡震亨:《唐音癸籤》,周維德集校:《全明詩話》濟南:齊魯書社,2005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詩評》,周維德集校:《全明詩話》濟南:齊魯書社,2005
    明‧胡應麟:《詩藪》,周維德集校:《全明詩話》濟南:齊魯書社,2005
    明‧郝 敬:《藝圃傖談》,周維德集校:《全明詩話》濟南:齊魯書社,2005
    明‧高 棅:《唐詩品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明‧梁 橋:《冰川詩式》,周維德集校:《全明詩話》濟南:齊魯書社,2005
    明‧許學夷著,杜維沫校點:《詩學辯體》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
    明‧陳 沂:《拘虛詩談》,周維德集校:《全明詩話》濟南:齊魯書社,2005
    明‧陸時雍:《唐詩鏡》臺北:臺灣商務,1976,四庫全書珍本
    明‧陸時雍:《詩鏡總論》,周維德集校:《全明詩話》濟南:齊魯書社,2005
    明‧馮復京:《說詩補遺》,周維德集校:《全明詩話》濟南:齊魯書社,2005
    明‧謝 榛:《四溟詩話》,周維德集校:《全明詩話》濟南:齊魯書社,2005
    明‧謝肇淛:《小草齋詩話》,周維德集校:《全明詩話》濟南:齊魯書社,2005
    明‧鍾惺、譚元春:《唐詩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1997
    明‧譚 浚:《說詩》,周維德集校:《全明詩話》濟南:齊魯書社,2005
    清‧方世舉:《蘭叢詩話》,郭紹虞編選,富壽蓀校點:《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清‧方東樹著,汪紹楹校點:《昭昧詹言》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
    清‧毛先舒:《詩辯坻》,郭紹虞編選,富壽蓀校點:《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清‧王士禛等著:《師友詩傳錄》,丁福保編:《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清‧王士禛選,清‧聞人倓箋:《古詩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清‧王夫之:《薑齋詩話》,丁福保編:《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清‧田 雯:《古歡堂雜著》,郭紹虞編選,富壽蓀校點:《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清‧朱庭珍:《筱園詩話》,郭紹虞編選,富壽蓀校點:《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清‧何世璂:《然鐙記聞》,丁福保編選:《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清‧吳 喬:《圍爐詩話》,郭紹虞編選,富壽蓀校點:《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清‧吳 喬:《答萬季埜詩問》,丁福保編選:《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清‧宋 犖:《漫堂說詩》,丁福保編選:《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清‧李少白:《竹溪詩話》,張寅彭選輯,吴忱、楊焄點校:《清詩話三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清‧李重華:《貞一齋詩說》,丁福保編:《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清‧李慈銘:《越縵堂詩話》,杜松柏主編:《清詩話訪佚初編》,臺北:新文豐,1987
    清‧李慈銘著,張寅彭、周容編校:《越縵堂日記說詩全編》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
    清‧李調元:《雨村詩話》,郭紹虞編選,富壽蓀校點:《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清‧沈德潛:《古詩源》北京:中華書局,1963
    清‧沈德潛:《唐詩別裁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清‧沈德潛著,霍松林校注:《說詩晬語》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清‧延君壽:《老生常談》,郭紹虞編選,富壽蓀校點:《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清‧姚 鼐:《五七言今體詩鈔》臺北:廣文書局,1962
    清‧姚 鼐:《惜抱軒文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79
    清‧施補華:《峴傭說詩》,丁福保編選:《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清‧翁方綱:《石洲詩話》,郭紹虞編選,富壽蓀校點:《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清‧乾隆御定,梁詩正等奉敕:《御選唐宋詩醇》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
    清‧張 潛:《詩法醒言》,《四庫未收書輯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清‧張謙宜:《絸齋詩談》,郭紹虞編選,富壽蓀校點:《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清‧喬 億:《劍谿說詩》,郭紹虞編選,富壽蓀校點:《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清‧費錫璜:《漢詩總說》,丁福保編選:《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清‧賀 裳:《載酒園詩話》,郭紹虞編選、富壽蓀校點:《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清‧賀 裳:《載酒園詩話又編》,郭紹虞編選、富壽蓀校點:《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清‧馮 班:《鈍吟雜錄》,丁福保編選:《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清‧黃子雲:《野鴻詩的》,丁福保編選:《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清‧黃 生:《唐詩矩》,諸偉奇主編:《黃生全集》冊4,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9
    清‧黃 生:《詩麈》,諸偉奇主編:《黃生全集》冊4,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9
    清‧葉燮著,蔣寅箋注:《原詩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清‧董文煥:《聲調四譜》臺北:廣文書局,1974
    清‧管世銘:《讀雪山房唐詩序例》,郭紹虞編選、富壽蓀校點:《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清‧翟 翬:《聲調譜拾遺》,丁福保編選:《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清‧趙翼著,江守義、李成玉校注:《甌北詩話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
    清‧劉大勤編:《師友詩傳續錄》,丁福保編選:《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清‧劉熙載:《詩概》,郭紹虞編選、富壽蓀校點:《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清‧潘德輿:《養一齋李杜詩話》,郭紹虞編選,富壽蓀校點:《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清‧錢木菴:《唐音審體》,丁福保編選:《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清‧錢 泳:《履園譚詩》,丁福保編選:《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清‧鍾 秀:《觀我生齋詩話》,張寅彭選輯,吴忱、楊焄點校:《清詩話三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清‧龐 塏:《詩義固說》,郭紹虞編選,富壽蓀校點:《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張 健:《元代詩法校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張伯偉:《全唐五代詩格彙考》南京:鳳凰出版社,2002
    四、現當代研究專書
    于年湖:《杜詩語言藝術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7
    仇小屏:《文章章法論》臺北:萬卷樓,1998
    方 瑜:《杜甫夔州詩析論》臺北:幼獅文化,1985
    方東美:《中國人的人生觀》臺北:幼獅文化,1980再版
    方東美:《生生之德》臺北:黎明出版社,1985五版
    毛文芳:《圖成行樂:明清文人畫像題詠析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
    毛連塭:《資優教育——課程與教學》臺北:五南,1995
    王 力:《古代漢語》臺北:藍燈文化,1989
    王 力:《漢語詩律學》香港:中華書局,1999年再版
    王俊彥:《王廷相與明代氣學》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6
    王錫九:《唐代的七言古詩》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1
    成復旺:《中國古代的人學與美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
    羊列榮:《20世紀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史‧詩歌卷》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
    何懷碩:《大師的心靈》臺北:立緒文化出版社,1998
    余光中:《聽聽那冷雨》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74
    吳中勝:《杜甫批評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
    吳宏一:《清代文學批評論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98
    吳淑玲:《杜詩詳注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11
    吳懷東:《詩史運動與作家創造:杜甫與六朝詩歌關係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李世英、陳水雲:《清代詩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李澤厚、劉綱紀編:《中國美學史》臺北:里仁書局,1986
    辛曉娟:《杜甫歌行藝術研究》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林淑貞:《中國詠物詩「託物言志」析論》臺北:萬卷樓,2002
    林淑貞:《對蹠與融攝:唐人生命情調與審美風尚》,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6
    林順夫:《透過夢之窗口》新竹:清大出版社,2009
    姚一葦:《美的範疇論》臺北:開明書店,1982年二版
    胡可先:《杜甫詩學引論》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3
    侯雅文:《李夢陽的詩學與和同文化思想》臺北:大安出版社,2009
    胡家祥:《志情理——藝術的基元》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5
    孫力平:《中國古典詩歌句法流變史略》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
    孫學堂:《明代詩學與唐詩》濟南:齊魯書社,2012
    徐國能:《清代詩論與杜詩批評——以神韻、格調、肌理、性靈為論述中心》臺北:里仁書局,2009
    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五版
    涂光社:《原創在氣》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1
    袁震宇、劉明今:《中國文學批評通史——明代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
    張 健:《知識與抒情:宋代詩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張 暉:《中國「詩史」傳統》北京:三聯書店,2012
    張一平:《中國古詩話創作論》合肥:黃山書社,2010
    張高評:《宋詩之傳承與開拓》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
    張高評:《宋詩之新雄與代變》臺北:洪葉文化,1995
    張隆溪:《同工異曲:跨文化閱讀的啟示》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
    曹順慶、王南:《雄渾與沉鬱》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1
    符理迅、李碧霞著:《華人課堂中的教與學:照顧個別學習需要》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3
    陳 靜:《唐宋律詩流變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9
    陳文新:《明代詩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陳伯海主編:《唐詩學史稿》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
    陳國球:《明代復古派唐詩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陳順智:《魏晉南北朝詩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曾春海:《兩漢魏晉哲學史》臺北:五南出版社,2004
    賀蘭國:《遼金元杜詩學》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
    黃永武:《字句鍛鍊法》臺北:洪範書店,2002年增訂二版
    黃俊仁:《蘇東坡的創造力與靜坐》臺北:文津出版社,2006
    黃奕珍:《杜甫自秦入蜀詩歌析評》臺北:里仁書局,2005
    楊 牧:《一首詩的完成》臺北:洪範書店,1989
    楊文雄:《李白詩歌接受史》臺北:五南,2000
    楊松年:《杜甫〈戲為六絕句〉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
    葉嘉瑩:《杜甫秋興八首集說》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葉嘉瑩:《迦陵論詩叢稿(下)》臺北:桂冠圖書,2000
    葛兆光:《漢字的魔方——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學札記》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葛景春:《李杜之變與唐代文化轉型》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
    葛曉音:《先秦漢魏六朝詩歌體式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葛曉音:《詩國高潮與盛唐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賈奮然:《六朝文體批評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鄔國平、王鎮遠:《中國文學批評通史——清代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廖可斌:《明代文學復古運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廖美玉:《回車:中古詩人的生命印記》臺北:里仁書局,2007
    廖啟宏:《「李杜論題」批評典範之研究》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
    褚斌杰:《中國古代文體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
    趙 謙:《唐七律藝術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
    劉又銘:《理在氣中:羅欽順‧王廷相‧顧炎武‧戴震氣本論研究》臺北:五南,2000
    劉文剛:《杜甫學史》成都:巴蜀書社,2012
    蔡 瑜:《高棅詩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0
    蔡振念:《杜詩唐宋接受史》臺北:五南,2002
    蔣 寅:《學術的年輪》南京:鳳凰出版社,2000
    鄧新躍:《明代前中期詩學辨體理論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薛天緯:《唐代歌行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
    謝佩芬:《北宋詩學中「寫意」課題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8
    簡政珍:《詩心與詩學》臺北:書林出版社,1999
    簡恩定:《清初杜詩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
    顏崑陽:《六朝文學觀念叢論》臺北:正中書局,1993
    譚永祥:《漢語修辭美學》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2
    龔鵬程:《才》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
    五、創造力相關論著
    〔美〕哈華德‧賈德納(Howard Gardner)著,林佩芝譯:《創造心靈:七位大師的創造力剖析》臺北:牛頓出版社,1997
    〔美〕哈華德‧賈德納(Howard Gardner)著,蕭富元譯:《超凡心智:大師如何成為大師》臺北:天下遠見,2000
    〔美〕約翰‧郝金斯(John Howkins)著,李璞良譯:《創意經濟——好點子變成好生意》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03
    〔美〕理查‧佛羅里達(Richard Florida)著,鄒應瑗譯:《創意新貴》臺北:寶鼎出版社,2003
    〔美〕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Mihaly Csikszentmihalyi)著,杜明城譯:《創造力》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2006
    Mary Ann Collins,Teresa M.Amabile:〈動機與創造力〉,Robert J.Sternberg主編,李乙明、李淑貞譯:《創造力Ⅱ‧應用》臺北:五南出版社,2005
    Mihaly Csikszentmihalyi:〈以系統觀點談創造力研究〉,Robert J.Sternberg主編,李乙明、李淑貞譯:《創造力Ⅱ‧應用》臺北:五南出版社,2005
    Richadr E.Mayer:〈創造力研究五十年〉,Robert J.Sternberg主編,李乙明、李淑貞譯:《創造力Ⅱ‧應用》臺北:五南出版社,2005
    Robert J.Sternberg & Todd I.Lubart:〈創造力概念面面觀及其典範〉,Robert J.Sternberg主編,李乙明、李淑貞譯:《創造力Ⅰ‧理論》臺北:五南出版社,2005
    Robert S.Albert,Mark A.Runco:〈一部創造力的研究史〉,Robert J.Sternberg主編,李乙明、李淑貞譯:《創造力Ⅰ‧理論》臺北:五南出版社,2005
    Robert W. Weisberg:〈創造力與知識:一項理論上的挑戰〉,Robert J.Sternberg主編,李乙明、李淑貞譯:《創造力Ⅱ‧應用》臺北:五南出版社,2005
    Thomas B. Ward、Steven M. Smith&Ronald A. Finke:〈創造性認知〉,Robert J. Sternberg主編,李乙明、 李淑貞譯:《創造力Ⅱ‧應用》臺北:五南出版社,2005
    Teresa M. Amabile,” Motivating Creativity in Organizations : On Doing What You Love and Loving What You Do,”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40:1(1997)
    Teresa M. Amabile, Creativity in Context : update to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Boulder, Colo. : Westview Press,1996
    J.P. Guilford ,Intelligence,Creativity and Their Educatioal Implications,San Diego, Calif. : Robert. R. Knapp, 1968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創造力研究》臺北:心理出版社,2000
    陳英豪等編:《創造思考與情意的教學》高雄:復文,1982
    陳龍安:《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心理出版社,2006第六版
    六、翻譯著作與外文文獻
    〔日〕川合康三著,劉維治、張劍、蔣寅譯:《終南山的變容——中唐文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日〕吉川幸次郎著,孫昌武譯:〈杜甫的詩論與詩〉,《唐代文學論叢第七輯》
    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6
    〔日〕松浦友久著,孫昌武、鄭天剛譯:《中國詩歌原理》臺北:洪葉文化,1993
    〔美〕宇文所安著,賈晉華譯:《盛唐詩》北京:三聯書店,2014
    〔美〕安奈特.西蒙斯(Annette Simmons)著,陳智文譯:《說故事的力量:激勵、影響與說服的最佳工具》臺北:臉譜出版社,2004
    〔美〕艾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著,彭淮棟譯:《論晚期風格——反常合道的音樂與文學》臺北:麥田出版,2010
    〔英〕艾德蒙‧柏克(Edmund Burke)著,林盛彬譯:《崇高與美之源起》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11
    〔德〕約瑟夫‧拉辛格(Joseph Kardinal Ratzinger)著,靜也譯:《基督教導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2
    〔希臘〕朗吉努斯(Longinus)著,錢學熙譯:〈論崇高〉,伍蠡甫,胡經之主編:《西方文藝理論名著選編(上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
    孫康宜、宇文所安主編,劉倩等譯:《劍橋中國文學史‧下卷,1375-1949》北京:三聯書店,2013
    孫康宜著,鍾振振譯:《抒情與描寫:六朝詩歌概論》臺北:允晨文化,2001
    Wystan H. Auden, Nineteenth-century British Minor Poets ,New York : Dell,1966

    七、期刊暨論文集論文
    王冠懿:〈民族英雄之外的身影:文天祥〈六歌〉擬作杜甫〈同谷七歌〉書寫痛苦的意涵與價值〉,《靜宜中文學報》第5期(2014.6)
    王燕飛:〈論明代杜詩選注和評點的特色〉,《杜甫研究學刊》第1期(2012)
    王順貴:〈格調論視閾中的杜詩「正變」論——兼及對明清格調論思維模式的考察〉,《學術論壇》第212期(2008)
    朱我芯:〈唐代新樂府之發展關鍵——李白開創之功與杜甫、元結之雙線開展〉,《政大中文學報》第7期(2007.6)
    何寄澎:〈悲秋——中國文學傳統中時空意識的一種典型〉,《臺大中文學報》第7期(1995.4)
    吳彩娥:〈理論不在?——李慈銘的批評與詩學述論〉,東海大學中文系編:《中國古典詩學新境界論文集》臺中:東海中文系,2011
    吳翊良:〈鍾惺、譚元春《唐詩歸》選評杜甫詩研究——以杜詩各體為觀察核心〉,《南臺學報》第34卷第2期(2009.9)
    谷曙光:〈論歐陽修對韓愈詩歌的接受與宋詩的奠基〉,《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2005)
    周興陸:〈從《滄浪詩話》「於詩用健字不得」考辨嚴羽論杜甫〉,徐中玉、郭豫適編:《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二十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岳 進:〈與復古派對抗視閾下的杜甫——論明竟陵派對杜甫的接受〉,《杜甫研究學刊》第2期(2010)
    胡 菡:〈初唐宮廷宴集詩歌探析〉,《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2013)
    徐國能:〈元代詩法作品中的杜詩觀〉,《文與哲》第22期(2013.6)
    徐國能:〈方回《瀛奎律髓》杜甫七律選評析辨〉,《東海中文學報》第26期(2013.12)
    徐國能:〈杜甫詩歌理論初探〉,《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學報》第15期(2009.12)
    徐國能:〈杜甫歌行詩後世模擬析論——以〈觀打魚歌〉、〈又觀打魚〉為例〉,《文與哲》第26期(2015.6)
    徐國能:〈桐城詩派杜詩學析探——以姚鼐、方東樹為中心〉,《中國學術年刊》第30期(2008.3)
    秦佳妮:〈論《二十四詩品》之《沉著》〉,《四川教育學院學報》第26卷第10期(2010.10)
    馬承五:〈樂府詩的體式嬗變與創格——杜甫「新題樂府」論形式篇〉,《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第2期(1996)
    崔成宗:〈杜詩與書法〉,陳文華編:《杜甫與唐宋詩學:杜甫誕生一千二百九十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2003
    張 菊:〈朱庭珍《筱園詩話》「尊唐祧宋」的詩學觀〉,《黃岡師範學院學報》第33卷第4期(2013.8)
    張高評:〈杜甫題畫詩與詩學典範——從《苕溪漁隱詩話》論杜甫畫山水詩切入〉,《淡江中文學報》第25期(2011.12)
    張高評:〈胡仔詩學與宋詩宋調——《苕溪漁隱叢話》杜甫詩述評〉,《文與哲》第19期(2011.12)
    張高評:〈評《詩人玉屑》述詩家造語——以創意之詩思為核心〉,《文與哲》第17期(2010.12)
    張高評:〈蘇軾題畫詩與意境之拓展〉,《成大中文學報》第22期(2008.10)
    張夢機:〈杜甫變體七絕的特色〉,呂正惠編:《唐詩論文選集》臺北:長安出版社,1985
    陳美朱:〈論明清詩話對唐七古的正變之爭〉,《中國文化月刊》第232期(1999.7)
    陳美朱:〈鍾、譚評點與錢箋對清初杜詩闡釋的開啟〉,《東華人文學報》第9期(2007.1)
    陸德海:〈「子美集開詩世界」新解〉,《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第1期(2006.3)
    曾守正:〈《舊唐書.文苑傳》的文學思想〉,《淡江大學中文學報》第12期(2005.6)
    曾守正:〈歷史圖像與文學評價的疊合——兩《唐書》文學類傳「時變」思想的落差〉,《政大中文學報》第4期(2005.12),
    童慶炳:〈《文心雕龍》「循體成勢」說〉,《河北學刊》第28卷第3期(2008.5)
    黃自鴻:〈杜甫「詩史」定義的繁衍現象〉,《漢學研究》第25卷第1期(2007.6)
    楊海健:〈王嗣奭《杜臆》版本考〉,《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第6期(2008)
    楊淑華:〈中國傳統詩選集的典律交替——以《古詩選》為探討核心〉,《台中師院學報》第17卷第2期(2003.12)
    葉玉珠、吳靜吉、鄭英耀:〈影響科技與資訊產業人員創意發展的因素之量表編製〉,《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第45卷第2期(2000)
    葛曉音:〈杜甫五律的「獨造」與「勝場」〉,《文學遺產》第4期(2015)
    葛曉音:〈論杜甫七律「變格」的原理和意義——從明詩論的七言律取向之爭說起〉,《北京大學學報》第6期(2011)
    詹志禹:〈創造力從何而來〉,《科學人》第45期(2005.11)
    廖宏昌:〈清代詩壇的折中思維與其創意論述〉,《文學新鑰》第7期(2008.6)
    廖美玉:〈東京與兩川——王安石、黃庭堅學杜的兩種視角〉,《傳統中國研究輯刊》第六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綦 維:〈明代注杜概說〉,蔡芳定編:《兩岸韻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四屆:創作與格律》,臺北:世新大學,2012
    劉占召:〈以古為律」與杜甫七律藝術的創新〉,《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2014)
    劉明華:〈完善與破棄——對杜甫「拗體」的思考〉,《杜甫研究學刊》第2期(1997)
    歐麗娟:〈杜甫詩中的親子關係與教育觀——兼論詩史之開拓與創新〉,《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8期(2003.5)
    蔣 寅:〈家數‧名家‧大家——有關古代詩歌品第的一個考察〉,《東華漢學》第15期(2012.6)
    蔣 寅:〈張謙宜《絸齋詩談》與清初格調詩學的承傳〉,香港大學中文書院主編:《東方詩話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七屆》臺中:文听閣圖書,2012
    盧雪梅:〈創造性的人格特質〉,《創造思考教育》第2期(1990.6)
    賴景昌、林國仕:〈知識經濟〉,《科學發展》第377期(2004.5)
    錢志熙:〈唐人樂府學述要〉,《中國社會科學》第8期(2013)
    錢志熙:〈論李白樂府詩的創作思想、體制與方法〉,《文學遺產》第2期(2012)
    韓成武:〈試論七律的定型與成熟〉,《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1期(1997.3)
    顏崑陽:〈文學創作在文體規範下的經緯結構歷程關係〉,《文與哲》第22期(2013.6)
    魏祖欽:〈論盛唐七古對七言古詩詩型完善的貢獻〉,《西北詩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4卷第4期(2007.7)
    八、學位論文
    王 哲:《清代詩話中的杜甫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王冠懿:《唐宋「詩史」說研究——以杜詩詮釋為考察基點》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吳彩娥:《清代宋詩學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
    李 鑫:《唐代律詩詩體風格研究》開封:河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2
    李加凱:《楊倫及其《杜詩鏡銓》研究》西安:西北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10
    李宗倫:《個人創造力歷程之研究——動機理論之整合觀點》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林文川:《創造力與創造性思考教學之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教師在職進修教學及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2
    金 凱:《初唐文人樂府詩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張俐盈:《清代「李詩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4
    陳英傑:《宋元明詩學發展中的「盛唐」觀念析論》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2
    陳英傑:《宋代「詩學盛唐」觀念的形成與內涵》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廖美玉:《杜甫連章詩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
    蕭麗華:《論杜詩沉鬱頓挫之風格》臺北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
    九、網站
    中華民國文化部網站:http://www.moc.gov.tw/
    房慧真:〈鍾永豐:龐克樂手杜甫穿越過來了〉,出處:報導者The Reporter,https://www.twreporter.org/a/petrochemical-poet-zhong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9615150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15150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50301.pdf4881KbAdobe PDF22057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