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98617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4014/145046 (79%)
造訪人次 : 52030935      線上人數 : 43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8617


    題名: 林燿德詩中標點符號之研究
    The Study of Punctuation Marks In LIN,YAO-DE`s Poetry
    作者: 黃彥昇
    貢獻者: 楊小濱
    黃彥昇
    關鍵詞: 林燿德
    現代詩
    後現代
    標點符號
    日期: 2016
    上傳時間: 2016-07-01 15:12:53 (UTC+8)
    摘要: 林燿德為台灣文學史上的重要人物,向來被視為「後現代」的里程碑與代表人物,而其現代詩的藝術成就向來被學界關注。而現代詩則是各類文體中,對於標點符號的使用與否擁有特權。本研究以林燿德的現代詩為主要討論範圍,以其他詩人文本相互參照。第二章先敘述標點符號在台灣的發展、流變,再以林燿德的成長及創作背景切入。

      第三章開始以「音樂性」、「圖像性」、「語義性」為出發點,解讀標點符號在林燿德詩作中的所展現的功能性,是以「性質」為出發點。四、五章則是以「標點符號」本身為探討對象,討論各個標點符號在詩人作品中的展現方式,主要是以教育部現行的《重訂標點符號手冊》修訂版為主逐一比對,楊遠、林穗芳二位學者的專書為輔,列出標點符號在詩人作品中的藝術價值。第六章則與第二章相呼應,探討林燿德的「繼承」、「轉向」、「突破」。

      林燿德是台灣文壇「後現代」的開路先鋒,但對於前輩們的成就並不否定,反而是有所繼承,更有所突破,「後現代」只是手段、「突破」是目的。而標點符號在林燿德筆下,除了基本的斷句、標記作用外,還創造出屬於自我的風格,而林燿德現代詩的新穎題材,更是讓他異於前人的的最大後盾。

      標點符號發展至此,已非原本單純的工具,筆者希望能盡量以各種角度去解讀林燿德詩作中標點符號的各種可能性,讓林燿德相關研究有另一種切入點。
    參考文獻: 一、 文本

    (一) 林燿德著作
    林燿德,《銀碗盛雪》(台北:洪範出版社,1987年)。
    林燿德,《都市終端機》(台北:書林出版社,1988年)。
    林燿德,《妳不了解我的哀愁是怎樣一回事》(台北:光復出版社,1988年)。
    林燿德,《都市之薨》(台北:漢光出版社,1989年)。
    林燿德,《一九九○》(台北:尚書出版社,1990年)。
    林燿德,《不要驚動不要喚醒我所親愛》(台北:文鶴出版社,1996年)。
    林燿德等五人,《日出金色──四度空間五人集》(台北:文鏡出版社,1986年)。
    林燿德,《一九四九以後─台灣新世代詩人初探》(台北:爾雅出版社,1986
    年)。
    林燿德,《不安海域──台灣新世代詩人新探》(台北:師大書苑,1988年)。
    林燿德,《羅門論》(台北:詩大書苑,1991年)。
    林燿德,《世紀末現代詩論集》(台北:羚傑出版社,1995年)。
    林燿德,《觀念對話》(台北:漢光出版社,1989年)。
    林燿德,《一座城市的身世》(台北:時報文化,1987年)。
    楊宗翰編,《林燿德佚文選III──黑鍵與白鍵》(台北:天行社,2001年)。

    (二) 其他作家著作
    莫渝編,《詹冰詩全集》(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2001年12月)。
    林亨泰,《跨不過的歷史》(台北:尚書出版社,1990年)。
    呂興昌編,《林亨泰全集》(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
    蕭蕭,《悲涼》(台北:爾雅出版社,1982年)。
    戴文鋒編,《葉笛全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7年)。
    杜十三,《嘆息筆記──杜十三詩選》(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0年12月)。
    劉克襄,《最美麗的時候》(台北:大田出版公司,2001年3月)。
    顏艾琳,《骨皮肉》(台北:時報出版社,1997年6月)。
    唐捐,《暗中》(台北:1997年,文史哲出版社)。
    阮美慧編,《錦連全集》(台南:台灣文學館,2010年)。
    溫瑞安,《天下有敵》(台北:獅鷲文化,2000年11月)。


    二、 專書

    丁旭輝,《台灣圖像詩技巧研究》(高雄:春暉,2000年)。
    林穗芳,《標點符號學習與應用》(臺北:五南,2002年)。
    楊遠,《標點符號研究》(台北:東大出版社,2010年)。
    蘭賓漢,《標點符號運用藝術》(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袁暉,《標點符號辭典》(山西:書海出版社,2000年)。
    文則明,《最新標點符號使用法》(台南:成功書局,1965年)。
    老月、洪元編著,《學生實用標點符號規範手冊》(北京:海洋,1992年)。
    吳邦駒,《最新標點符號用法》(北京:華藝,1991)。
    邵敬敏,《標點符號要訣》(香港:商務印書館,1999年)。
    馬國英編,《新式標點使用法》(上海:中華書局1947年)。
    劉樹芝、李鵬旺,《標點符號用法》(北京:對外貿易教育,1990年)。
    黃麗玟,《標點符號,原來如此》(台北:捷徑文化,2007年)。
    鄭如玲,《小朋友快樂寫作文》(台北縣:三思堂,2000年)。
    羅秋昭,《國小語文教材教法》(台北:五南出版社,1999)年。
    孫晴峰,《炒一盤作文的好菜》(台北:台灣東方出版社,1992年)。
    杜淑貞,《小學生文學原理與技巧》(高雄:高雄復文出版社,1998)。
    杜淑貞,《小學作文探究》(台北:文津,2001年)。
    孟樊,《論文寫作方法與格式》(新北市:威士曼文化,2012年)。
    丁旭輝,《淺出深入話新詩》(台北:爾雅,2006年)。
    仇小屏,《放歌星輝下──中學生新詩閱讀指引》(台北:三民,2002年)。
    張錯,《西洋文學術語手冊》(台北:書林,2005年)。
    劉紀蕙,《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台北:立緒,2000年5月)。
    羅青,《什麼是後現代主義〉,(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年10月)。
    鄭明娳編,《當代台灣都市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5年11月)。
    向明,《新詩五十問》(台北:爾雅出版社,1997年)。
    孟樊,《台灣後現代詩的理論與實際》(台北:揚智出版社,2003年)。
    王浩威,《林燿德與新世代作家文學論》(台北:文建會,1997年)。
    王文仁,《光與火──林燿德詩論》(台北:秀威,2010年)。
    楊宗翰編,《林燿德佚文選III──黑鍵與白鍵》(台北:天行社,2001年)。
    林燿德,《一九四九以後─台灣新世代詩人初探》(台北:爾雅出版社,1986年)。
    林燿德,《不安海域──台灣新世代詩人新探》(台北:師大書苑,1988年)。
    林燿德,《羅門論》(台北:詩大書苑,1991年)。
    林燿德,《世紀末現代詩論集》(台北:羚傑出版社,1995年)。
    林燿德,《觀念對話》(台北:漢光出版社,1989年)。
    袁暉、管錫華、岳方遂,《漢語標點符號流變史》(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陳望道,《陳望道語言學論集》(臺北:商務印書館,2009年)。
    林燿德、孟樊合編《世紀末偏航─八○年代台灣文學論》(台北:時報,1990年)。
    王德威,《閱讀當代小說》(台北:遠流,1991年)。
    封德屏,《台灣現代詩史論: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台北:文訊,1996年)。
    李喬,《台灣文學造型》(高雄:派色文化出版社,1992年7月)。
    楊昌年,《現代詩的創作與欣賞》(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9年)。
    蕭蕭,《現代詩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6年7月)。
    白萩,《現代詩散論》(台北:三民書局,1972年5月)。
    蕭蕭編,《林亨泰的天地──林亨泰新詩研究》(台北:2009年,晨星出版社)。
    簡政珍,《台灣現代詩美學》(台北:揚智文化出版社,2004年7月)。
    《解嚴以來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萬卷樓,2000年)。
    《詩人之燈》(台北:東大,1992年)。
    羅門,《羅門創作大系》(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
    林燿德,《迷宮零件》(台北:聯合文學,1993年)。
    孟樊,《台灣文學輕批評》(台北:揚智,1994年)。
    張誦聖,《文化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2001年)。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2011年)。

    三、 單篇期刊

    丁旭輝,〈現代詩標點符號之圖像效果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第20期(台北:國家出版社,2000年12月),p.541-560。
    吳承明,〈新詩的標點與分行〉,《國立編譯館通訊》,第43期(台北:國立編譯館,1999年4月),p.34-35。許俊雅,〈新詩教學──談新詩的標點符號與分行〉,《國立編譯館通訊》,第44期(台北:國立編譯館,1999年7月),p.14-24。
    丁旭輝,〈標點符號在現代詩中的圖像與情意暗示〉,《國文天地》,第198期(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2001年10月),p.69-74。
    丁旭輝,〈標點符號在現代詩中的意義與節奏功能〉,《國文天地》,第197期(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2001年10月),.74-77。
    仇小屏,〈新詩藝術論之五──從分行、圖像與標點符號切入〉,《國文天地》,第221期(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2003年10月),p.93-96。
    鄭明俐,〈蒐集林燿德〉,《文訊》,第188期(台北:文訊,2001年6月),p.12-15。
    林于弘、林佳均,〈九年一貫國語教科書標點符號教材內容分析比較〉,《教科書研究》第一卷第一期(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2008年6月),p.105-121。
    焦桐,〈八○年代台灣詩社的考察〉,收錄於《台灣詩學季刊》第3期(台北:台灣詩學季刊雜誌社,1993年6月)p.95-118。
    向陽,〈八○年代台灣現代詩風潮試論〉,收錄於《台灣史料研究》第9期(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7),p.98-99。
    羅青,〈台灣地區後現代狀況及年表初編(上)、(中)、(下)〉,連載於《台北評論》第4期─第6期(台北:台北評論雜誌社,1988年3月─8月)。
    廖炳惠,〈比較文學與現代詩篇:試論台灣的「後現代詩」〉,《中外文學》第二十四卷第2期(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1995年),p.69。
    林燿德,〈刺蝟學狐狸的寓言──羅門V.S.後現代〉,《幼獅文藝》第八十卷第三期(台北:幼獅文藝,1994年),p.55-56。

    四、 學位論文
    陳正佳,《一套中文語法分析的研究與設計》(國立台灣大學資訊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顏世傑,《帶標點符號的中文句子前後關係分析》(國立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林孝璘,《台灣華文逗句號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葉至程,《利用標點之雙語句子對應研究》(國立台灣清華大學資訊工程研究碩士論文,2003年)。
    張隆勳,《國語廣播新聞語音基本變認系統之建立》(國立交通大學電信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葛窈君,《《大亨小傳》六種中譯本之比較與評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黃淑貞,《標點符號的裡論與應用》(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6年)。
    莊智超,《英語童書構圖策略教學對國小學生寫作前其應與造句能力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李桂媚,《台灣新詩標點符號運用──以彰化詩人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胡萩梣,《戰後跨語一代詩人作品之標點符號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文系研究所2012年)。
    陳尹茹,《標點符號轉化為視覺設計表現元素之運用》(朝陽科技大學設計所碩士論文,2009年)。
    嚴忠政,《場域與書寫──新世代詩人書寫走向之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年),。
    廖悅琳,《語言‧意象‧詩美學──簡政珍現代詩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5年)。
    李友煌,《異質的存在──錦連詩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年)。
    陳思嫻,《台灣現代圖像詩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阮美慧,《笠詩社跨越語言一代詩人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柯夌伶,《笠詩社跨越語言一代詩人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趙佳筠,《林燿德詩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等教師進修班碩士論文,2011年)。
    王文仁《光與火──林燿德詩論》(南華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2年)。
    周盈秀《林燿德《銀碗盛雪》研究》(國立嘉義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8年)。

    五、 其他資料

    《重訂標點符號手冊》(修訂版),網址: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網站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m0001/hau/haushou.htm#suo,檢索時間2012年10月30日。
    台灣文學作家系列──林燿德,中央廣播電台網站,網址:http://cn.rti.org.tw/ajax/recommend/Literator_content.aspx?id=119,檢索時間2013年5月12日。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9915901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159011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臺灣文學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