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205/145239 (79%)
Visitors : 52586025      Online Users : 92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8529


    Title: 戰後臺灣飲食的文化移植與現代生活想像(1950-1970)
    Cultural Transplantation and the Imagination of Modern Life about Post-war Cuisine in Taiwan, 1950-1970
    Authors: 熊培伶
    Hsiung, Pei Ling
    Contributors: 朱立
    Chu, Li
    熊培伶
    Hsiung, Pei Ling
    Keywords: 飲食
    鄉愁
    食譜
    廚房
    衛生
    cuisine
    nostalgia
    food book
    kitchen
    hygiene
    Date: 2016
    Issue Date: 2016-07-01 14:53:20 (UTC+8)
    Abstract: 本論文聚焦戰後臺灣飲食論述開展的文化移植與現代生活想像,思考從再現
    中國到想像西方的飲食景觀轉變,並運用權力機構、知識生產、吃的規訓三者交
    互建構成戰後臺灣日常生活飲食。是故本文視飲食為論述建構,以系譜學方式研
    究1950-­‐1970 年飲食相關史料,包含對特定食物與飲食空間的管控、推廣飲食
    的官方與民間協會、飲品與性、食譜與烹飪教學、鄉愁與家鄉味、節慶食品、營
    養與健康、醫藥食補、電化廚房與現代家庭、現代女性與烹飪教學、軍隊餐食、
    學校營養午餐,從家庭餐桌、聚會筵席到豪奢盛宴等飲食景觀,以探究戰後臺灣
    的日常生活飲食裡被置入、改變、重塑、認可的幽微權力,與日常飲食又如何吸
    收、抵抗、涵納、轉化、拼接與提出對應的力量,以及這之中生產的知識與規訓,
    如何併置為強化中國意識與追求西方現代化生活的戰後臺灣社會。
    「文化移植」與「現代生活想像」是思考主軸,前者可指百萬外省族群遷移來
    台後,落地生根的思想、閱歷與生活方式,相對也帶給本省族群文化沖擊與交融,
    而美援與經濟建設將臺灣帶入國際舞台,進而以美國為主的西方文化也挪移至臺
    灣社會,交會出中國化與國際化的中西方飲食;後者指現代性概念與現代化科技
    的飲食運用,包含衛生與營養的科學知識建構以及科技方式生產保存與烹調食物。
    而這兩個主軸構成本論文的思考旨趣與發問基礎:怎樣看待日常飲食在國府遷台
    之際與國際冷戰格局裡的角色,更進一步就是探究戰後臺灣的飲食論述如何再現
    中國與想像西方。
    飲食成為召喚記憶與想像的靈媒,標誌各省的菜餚轉化為集體記憶的故土,
    中國菜成為國府復興中華文化的旗手,移植中國與國際的大宴小酌交匯出感官的
    色香味;飲食也成為西方具有文明理性、美好生活、豐沛經濟,具備科學論證的
    想像載體,展演高級優雅及禮儀教化的品味區辨,呈現電化的廚房烹飪用具、明
    亮通風的廚房設計、有利職業婦女的省時便利烹飪、兼顧營養知識與衛生常識的
    主婦,科學飲食帶來現代化生活的美好想像與強國強種的嚮往。承上所述,戰後
    臺灣日常生活的飲食政治也隨之有「中西交會的日常飲食」、「中秋月餅與鄉愁製
    造」、「女性、食譜與科技廚房」、「衛生、營養與健康」等主題。
    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reconstruct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food communication in terms of cultural transplantation and imagination of modernity on food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from 1950 to 1970, a period of crises for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newly located from Nanjing to Taipei as it struggled to feed the rapidly increased population, legitimize its rule and pursue its anti-communist politics. It used as sources government and KMT decrees or instructions, news reports of the Central Daily News and United Daily News, advertisements the Independent Evening Post as well as the Feng Nian (Harvest) targeted at the Taiwanese farming population.
    The research investigates the interactive impact of politics, identity (nostalgia) and modernity imagination on food communication and food consumption. Four major discourse themes were analyzed: daily food consumption; moon cake as reconstructed nostalgia; women’s menu and modern kitchen; as well as hygiene, health and nutrition. Its major finding is that impacts or roles of each source of power, i.e, government, nostalgia, and modernity imaginations, varied at different times and no one single factor could monopolize the process. The dissertation uses predominantly major publications in Taipei, a highly modernized city in Taiwan’s North. Future research may want to consider publications targeted at the more rural areas and focused interviews to examine food communication and food consumption as well as other cultural artifacts or forms, such as plays or literature, religious festival rituals for different periods.
    From a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 it appears clear that on the societal level, no simple factor, not even the ruling party can ensure the whole communication process as planned or expected. Such unpredictability explains why change, though strategy-demanding and time-consuming, is always possible even in the most tightly controlled society.
    Reference: 一、 中文文獻

    [清]袁枚,別曦注(譯),《隨園食單》,西安:三泰,2005。
    〈臺灣省特種營業家數=Special Business (1946、1951-1970)〉,《臺灣省統計要
    覽,民35 - 66年》,臺北:臺灣省政府主計處,1971,頁486-487。
    一欣,〈家庭食品:豆沙〉,《聯合報》,1965年9月9日,7版。
    一剛,〈圓環夜市,龍山寺夜市〉,《臺北文物》,6.4,臺北:臺北市文獻委
    員會,1958.6,頁28。
    大原惠子,《惠子老師的日本家庭料理:100道日本家庭餐桌上的溫暖好味》,
    台北:橘子,2015。
    山內昶,丁怡、翔昕(譯),《筷子刀叉匙(食具)》,臺北:藍鯨,2002。
    山根勇藏,《臺灣民俗風物雜記》,臺北:武陵,1989。
    川,〈家庭電化〉,《中央日報》,1970年11月7日,7版。
    川上文代,賴庭筠(譯),《和食教科書(イチバン親切な和食の教科書)》,新
    北市:遠足文化,2012。
    牛哥,〈小阿飛〉,《自立晚報》,1958年9月27日,4版。
    中國災胞救助總會編,《谷正綱先生與救總》,臺北:中國災胞救助總會,1990。
    中國時報(編印),《購物指南》,臺北:編者,1971。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婦女工作會(編),《婦女黨員組訓技術》,臺北:編者,
    1954。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婦女工作會(編),《婦女工作幹部手冊》,臺北:編者,
    1956。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婦女工作會(編),《婦女工作幹部手冊》,臺北:編者,
    1958。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婦女工作會(編),《耕耘:婦女工作實錄》,臺北:編者,
    1981。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四組(編),《宣傳工作手冊》,臺北:編者,1969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陳布雷先生文集》,臺北:編者,1984。
    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編),《學校衛生講義》,臺北: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
    員會、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53。
    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成立十週年紀念特刊,《農建十年》,臺北:編者,1958。
    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編),《學校衛生講義》,臺北: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
    員會、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53,頁37-38。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委員會(編),《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紀要》,臺北市:編者,
    1981。
    尹良瑩,〈如何推廣麵食大眾化〉,《中央日報》,1962年2月20日,5版。
    文壽,〈電視機前〉,《聯合報》,1969年7月24日,10 版。
    方正,〈評「唐明皇遊月宮」〉,《聯合報》,1956年9月27日,6 版。
    方村,〈提倡麵食〉,《中央日報》,1962年12月5日,6版。
    方梓,《采采卷耳》,臺北:麥田,2001。
    王仁湘,《往古的滋味—中國飲食的歷史與文化》,濟南:山東畫報,2006。
    王先鎔,〈吃月餅的往事〉,《中央日報》,1955年9月20日,第6版
    王甫昌,《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2003。
    王怡修,〈人力資本投資與勞動市場發展〉,載於章英華(編),《中華民國發展史
    6 經濟發展(下冊)》,臺北:聯經,2011,頁448。
    王明珂,《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 : 根基歷史的文本與情境》,臺北:允晨,2006。
    ---------,《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1999。
    王芬男(主編),《傅培梅新電視食譜》,臺北:臺視文化,1990。
    王振寰、翟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臺北:巨流,2003。
    王榮峯,〈「西門町」憶舊〉,《臺北文物》,6.4,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1958.6,頁117-118。
    王榮峯,〈「西門町」憶舊〉,《臺北文物》6:4(1958.6),頁117-118。
    王德威,《後移民寫作》臺北:麥田,2007。
    ---------,《臺灣:從文學看歷史》,臺北:麥田,2005。
    白丁,〈望明月、思故鄉〉,《中央日報》,1954年9月11日,第6版
    白先勇,《第六隻手指》,臺北:爾雅,1995 。
    石毛直道,連雪雅(譯),《日本的餐桌( ニッポンの食卓: 東飲西食)》,臺北:
    遠足文化,2013。
    吉見俊哉,邱振瑞(譯),《親美與反美—戰後日本的政治無意識》,臺北:群學,
    2013。
    交通部觀光局,《中華民國觀光事業紀實》,臺北:編者,1981。
    交通部觀光事業研究委員會(編),《觀光事業研究手冊》,臺北:編者,1969。
    安德森(Anderson , Benedict),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臺北:時報文化,1999。
    朱信,〈採菱〉,《中央日報》,1956年9月21日,第6版
    江影,〈吃的藝術 海鮮烹調一得〉,《經濟日報》,1970年6月7日,8版
    池田敏雄,〈臺灣吃的習俗資料—出於台北艋舺〉,《民俗台灣第七集》,臺北:武
    陵,1991,頁181-204。
    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 尉遲秀(譯),《無知(L`Ignorance)》,臺北:皇
    冠,2003。
    何凡,〈分期付款〉,《聯合報》,1954年8月10日,6版。
    ------,〈論淫風(上)〉,《聯合報》,1955年7月11日,6版。
    ------,〈談淫風(下)〉,《聯合報》,1955年7月12日,6版。
    ------,〈秋節〉,《聯合報》,1956年9月19日,6 版。
    ------,〈吃中國飯〉,《聯合報》,1957年8月12日,7版。
    ------,〈提供自助餐〉,《聯合報》,1957年9月5日,6版。
    ------,〈談取締黑店〉,《聯合報》,1959年10月2日,6版。
    -----,〈維持風化戰〉,《聯合報》,1966年1月13日,7版。
    -----,〈注意衛生〉,《中央日報》,1968年3月25日,9版。
    何貽謨,《臺灣電視風雲錄》,臺北:臺灣商務,2002。
    汪公紀,〈說「觀光」〉,《中外雜誌》,4.4(1968.10):12。
    余思宙,〈圓山大飯店〉,《中央日報》,1978年5月19日,11版。
    吳仁麟,〈買不到春天 喪失了尊嚴 臺灣所扮演的角色,從‘被侵略者’轉型到‘侵
    略者〉,《聯合晚報》,1992年10月18日,15版。
    吳依潔,〈臺灣西餐史:從咖哩飯到燒烤牛肉 回味80年〉,《聯合報》,2009年
    11月24日,10版。
    吳東權,〈故都果子市〉,《中央日報》,1956年9月19日,第6版
    吳鄭重,《廚房之舞:身體和空間的日常生活地理學考察》,臺北:聯經,2010。
    呂金花,《現代家庭手冊》,臺北:大眾時代,1962。
    呂掓,〈麵食有益〉,《中央日報》,1962年3月9日,7版。
    宋玉雯,〈酒家小姐的記憶與身份轉換〉,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2008。
    李何,〈莫斯科”中華人民共和國工農業展覽會“巡禮〉,《人民日報》,1953年7
    月14日,4版。
    李尚仁,〈醫學、帝國主義與現代性:專題導言〉,《臺灣社會研究季刊》54 (2004):
    1-16。
    李美麗編,《教育部審定護理課課本 高級中等學校女生適用》,臺北:幼獅書店,
    1960。
    李國修,〈生活在臺北的那個年代〉,《臺北記憶》,臺北:臺北新聞處,1997,
    頁72-76。
    李國鼎(口述);劉素芬(撰),《李國鼎:我的臺灣經驗-李國鼎談臺灣財經
    決策的制定與思考》,臺北:遠流,2005。
    李貽鴻,《觀光學導論》,臺北:五南,2008,53。
    李維史佗(Claude Lévi-Strauss),周昌忠(譯),《神話學:生食與熟食
    (Mythologiques - Le Cru Et Le Cuit)》,臺北:時報文化,1992。
    ---------,周昌忠(譯),《神話學:餐桌禮儀的起源
    (Mythologiques: L`Origine des Manieres de Table)》,臺北:時報文化,
    1998。
    辛永清,劉姿君(譯),《府城的美味時光:台南安閑園的飯桌》,臺北:聯經,
    2012。
    依波,〈葛店月餅〉,《中央日報》,1952年9月24日,第6版
    周琇環(編),《臺灣光復後美援史料 第一冊 軍協計劃(一)》,臺北:國史館,
    1995。
    林正盛,《青春正盛》,臺北:聯合文學,2006。
    林怡種,〈又是單日晚上──崗上聽濤隨筆之八〉,《正氣副刊》,1978年8月
    21日。
    林果顯,〈1950年代反攻大陸宣傳體制的形成〉,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博
    士論文2009。
    林桶法,《1949大撤退》,臺北:聯經,2009。
    林淇瀁,《書寫與拼圖 : 臺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臺北:麥田,2001。
    林衡道(口述),邱秀堂(撰文),《戀戀臺灣風情:走過日治時期的這些人那些
    事》,臺北:塞尚圖文,2014。
    希施費爾德(Hirschfelder, Gunther),吳裕康(譯),《歐洲飲食文化史:
    從石器時代至今的營養史( Europäische Esskultur)》,桂林:廣西師範大
    學,2006。
    邵銘煌(主編),《中國國民黨黨務發展史料:中央改造委員會資料彙編(下)》,
    臺北:近代中國,2001。
    阿爾貝(Albert, Jean-Marc)著,《權力的餐桌:從古希臘宴會到愛麗舍宮( Aux
    tables du pouvoir: des banquets gress a I`Elysee)》(劉可有、劉惠杰譯)
    ,北京:三聯書店,2012。
    政工幹校學校訓導處,《標語彙編》,臺北:編者,1957。
    柏克(Burke, Peter),許綬南(譯),《製作路易十四(The fabrication of Louis
    XIV)》,臺北:麥田,2005。
    紅菱,〈「炊飯」並非易事〉,《臺灣民聲日報》,1957年2月13日,6版。
    胡正之,〈梨〉,《中央日報》,1956年9月21日,6版。
    埃利亞斯(Norbert Elias) ,王佩莉(譯),《文明的進程:文明的社會起源和心
    理起源的研究》,北京:三聯書店,1998。
    若虛,〈中光茶室 軍人之家〉,《自立晚報》,1950年2月12日,3版。
    音,〈賢妻良母需要智慧〉,《中央日報》,1952年1月17日,4版。
    原田信男,劉洋(譯),《和食與日本文化—日本料理的社會史(和食と日本文化
    日本料理の社会史)》,香港:三聯書店,2011。
    唐辛,〈明月思鄉〉,《中央日報》,1959年9月17日,第7版
    唐魯孫,《什錦拼盤》(臺北市:大地,1982),136。
    ---------,《什錦拼盤》,臺北:大地,1982。
    ---------,《故園情》,臺北:時報文化,1984。
    埃利亞斯(Norbert Elias) ,王佩莉譯,《文明的進程:文明的社會起源和心理起
    源的研究(Über den Prozeß der Zivilisation: Soziogenetische und
    psychogenetische Untersuchungen)》,北京:三聯書店,1998。
    孫祖玉,〈美援時期(1951~1965)之臺灣漫畫類型調査研究〉,《藝術與
    設計學報》,2(2015,12),頁99-116。
    孫琳鳳,〈戰後台灣社會變遷對民眾飲食習慣之影響:廣告觀點〉,臺北:國立政
    治大學廣告學碩士論文,2011。
    宮崎正勝,陳心慧(譯),《你不可不知的日本飲食史(知っておきたい"食"の日
    本史)》,臺北:遠足文化,2012。
    徐耀焜,〈舌尖與筆尖的對話─臺灣當代飲食書寫研究(1949-2004)〉,彰化:彰
    化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2005。
    殷寶寧,《情慾、國族、後殖民—誰的中山北路?》,臺北:左岸文化,2006。
    海鷗,〈談舞 中秋節看「唐明皇遊月宮」〉,《聯合報》,1956年9月20日,6 版。
    真下醫學士,〈衛生小言〉,《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1906年11月23日,4版。
    祝萍、陳國祥,《臺灣報業演進40年》,臺北:自立晚報,1987。
    秦先玉,〈打開鍋蓋說亮話—從日本電氣釜到臺灣電鍋〉,《科學發展》,
    484(2013.4):89-138。
    馬均權,〈秋節的餐點〉,《中央日報》,1964年9月7日,5版。
    ---------,〈紅燒烤麩與四川糖醋白菜〉,《中央日報》,1964年5月4日,5版。
    高成鳶,《飲食之道:中國飲食文化的理路思考》,濟南:山東畫報,2008。
    高淑貴、廖婉羽,《家政推廣》,臺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1997。
    國立編譯館主編,《國民中學家事科教科書第四冊》,臺北:編者,1970。
    張茂桂等,《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業強,1993。
    張淑卿,〈國家與兒童健康:1950-60年代臺灣國民學校的衛生教育〉,《國史館
    館刊》,24(2010.6):103-114。
    張碧純,〈逯耀東飲食散文研究〉,桃園:中央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2011。
    張巍騰〈台灣當代飲食散文的流變(1949-2008)〉,台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
    碩士論文,2009。
    梁中銘,〈兩個世界〉,《中央日報》,1954年9月19日,3版。
    梁正居,《啊~美麗的寶島》,臺北:遠流,2003。
    梁實秋,〈序〉,載於黃媛珊,《媛珊食譜二集》,台北市:三民書局,1957,1-4。
    ---------,《雅舍談吃》臺北:九歌,1988
    郭麗兒,〈學烹飪—女性烹飪知識與性別身份的建構〉,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碩
    士論文,2009。
    陳玉箴,〈日本化的西洋味:日治時期臺灣的西洋料理及臺人的消費實踐〉,《臺
    灣史研究》,20:1(2013.3),頁79-125。
    --------,〈政權轉移下的消費空間轉型:戰後初期的公共食堂與酒家
    (1945-1962)〉,《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39(2013.5),頁183-230。
    --------,〈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階級與文化展演:日治與戰後初期的「臺灣菜」〉,
    《臺灣史研究》,15:3(2008.9),頁139-186。
    陳柔縉,《臺灣西方文明初體驗》,臺北:麥田,2011。
    ---------,《囍事臺灣》,臺北:東觀,2007。
    陳皇靜,〈焦桐飲食書寫研究〉,台南:台南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2011。
    陳茂榜,《經營漫談》,臺北:聲寶雜誌社,1976。
    陳煒翰,《日本皇族的臺灣行旅:蓬萊仙島菊花香》,臺北:玉山社,2014。
    陳肇男,〈三階段的人口變遷〉,載於章英華(編),《中華民國發展史7 社會發
    展(上冊)》,臺北:聯經,2011,頁37。
    陳靜宜,《臺味:從番薯糜到紅蟳米糕》,臺北:聯經,2011。
    陶希聖,《八十自序》,出版地不詳:作者,1973。
    陶蓬仙,〈臺北竹枝詞〉,《臺北文物》創刊號,臺北:臺北文獻委員會,1952,
    頁62-63。
    傅柯(Michel Foucault),錢瀚(譯)。《不正常的人(Les Anormaux)》,上海:上
    海人民出版社,2003。
    -----,嚴鋒譯。《權力的眼睛—傅柯訪談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傅培梅,《培梅食譜》,臺北:著者,1969。
    ---------,《電視食譜》,臺北:電視周刊社,1972。
    ---------,(編著),《傅培梅名菜精選第一冊》,臺北:編著,1995。
    ---------,(編著),《傅培梅名菜精選第二冊》,臺北:編著,1997。
    ---------,《傅培梅好菜800》,臺北:臺視文化,1998。
    媛珊,〈翻毛月餅〉,《中央日報》,1955年9月28日,第8版
    景樵,〈閒話肥桃〉,《中央日報》,1954年9月11日,第6版
    曾亞雯,〈媽媽的味道?食物口味、飲食時間與家庭關係〉,台北:世新大學社會
    發展研究碩士論文,2009。
    曾品滄〈戰時生活體制與民眾飲食生活的發展(1947-1960s)〉,《戰後初期的
    臺灣(1945-1960s)》,臺北:國史館,2015,頁585-626。
    曾璽白,〈月到中秋分外明〉,《中央日報》,1950年9月26日,1 版。
    焦桐,《完全壯陽食譜》,臺北:二魚文化,2004。
    ------,《味道福爾摩沙》,臺北:二魚文化,2015。
    程川康,〈臺北的夜色〉,《經濟日報》,1969年11月6日,9版。
    童世瑋,〈開會諸形相 續五〉,《聯合報》,1955年7月18日,6版。
    舒國治,〈十項最具臺北性格的吃食〉,《2008 臺灣飲食文選》,臺北:二魚
    文化,2008,頁116-117。
    華生,〈軟香兒〉,《中央日報》,1956年9月23日,第6版
    費南德茲-阿梅斯托(Felipe Fernandez-Armesto),韓良憶(譯),《食物的歷
    史 : 透視人類的飲食與文明(Food: A History)》,臺北縣新店市 : 左岸文
    化,2005。
    逯耀東,《出門訪古早》,臺北:東大,2012。
    ---------,《肚大能容—中國飲食文化散記》,臺北:東大,2014。
    ---------,《那年初一》,臺北:東大,2000。
    馮鳴九,〈我與麵食3〉,《中央日報》,1970年11月5日,7版。
    黃仁達,《中國顏色》,臺北:聯經,2011 。
    黃年(主編),《聯合報四十年 : 中華民國40年至80年》,臺北:聯經,1991。
    黃俊傑,《農復會與臺灣經驗》,臺北:三民書局,1991。
    黃美鳳,〈林文月散文飲膳經驗之探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
    2008。
    黃素修,〈農家廚房兩大改善工作:鋪設水泥地和建造沼氣池〉,《豐年》,17.1
    (臺北:1967.7):24-25。
    黃媛珊,《媛珊食譜》,臺北:三民書局,1954。
    ---------,〈中菜五特色〉,《中央日報》,1954年5月4日,5版。
    ---------,《媛珊食譜二集》,臺北:三民書局,1957。
    ---------,《媛珊西餐譜》,臺北:三民書局,1960。
    游鑑明,〈走出自我:民國百年婦女四部曲〉,載於章英華(編),《中華民國發展
    史7 社會發展(上冊)》,臺北:聯經,2011,頁275-307。
    楊百元,《三民主義與婦女》,臺北:國父遺教研究會編印,1980。
    楊明珊,〈中秋話童年〉,《中央日報》,1958年9月27日,第3版
    楊癸齡,〈飲食敘事與認同建構─以「古早味」之懷舊書寫為例〉,台北:政治大
    學新聞系碩士論文,2012。
    楊惠琴,〈台灣當代飲食散文的食物意象研究〉,嘉義:嘉義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
    2012。
    楊蔚,〈小飯館〉,《中央日報》,1959年11月7日,7版。
    愛波(Rima D. Apple)著,楊智明、薛桂文(譯),《健康的騙局:一部以健康、
    財富、權力寫成的維他命史(Vitamania: Vitamins in American)》,臺北:時報
    文化,2002。
    萬建中,《飲食與中國文化》,南昌市:江西高校,1995。
    葉建麗,〈茶室人語〉,《中央日報》,1954年1月25日,4版。
    葛兆光,《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臺北:聯經,2011。
    葛雨琴,《救總六十年》,(臺北:中國災胞救助總會,2010),
    雷祥麟,〈衛生為何不是保衛生命?民國時期另類的衛生、自我、與疾病〉。《臺
    灣社會研究季刊》。54(2004,6):39-42。
    ---------,〈衛生、身體史與身份認同:以民國時期的肺結核與衛生餐檯為例〉。載
    於祝平一(編)《健康與社會:華人衛生新史》,臺北:聯經:2013,頁
    119-144。
    廖炳惠,《吃的後現代》,臺北:二魚文化,2004。
    熊培伶,〈飲食、記憶與戰時生活:台灣一九五0年代外省人鄉愁再現分析〉,
    《2011中華青年傳播學者論壇論文》,香港:城市大學,2011。
    --------,〈誰的古早味?媒體再現的飲食文化分析〉,《2008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
    文》,臺北:淡江大學,2008。
    管明,〈中秋豬的啓示〉,《聯合報》,1953年9月25日,6 版。
    ------,〈麵粉月餅節約〉,《聯合報》,1953年9月5日,6 版。
    維薩(Margaret Visser)著,《一切取決於晚餐(Much Depends on Dinner: The
    Extraordinary History and Mythology, Allure and Obsessions, Perils and
    Taboos of an Ordinary Meal)》(劉曉媛譯)(台北市:博雅書屋,2010)
    臺北文獻委員會編印,《臺北市志稿. 經濟志 農林漁鑛篇 工業篇 商業篇 》,臺
    北:編者,1958。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編印,《臺北市志稿. 經濟志 農林漁鑛篇 工業篇 商業篇 》,
    臺北市:編者,1958。
    臺北政府新聞處(編),《臺北改制10年》,臺北:編者,1977。
    臺灣省政府新聞處(編印),《臺灣光復三十年》,臺中市:編者,1975。
    臺灣省教育廳食物營養教育委員會編,《食物與營養》,臺北:中國農村復興聯合
    委員會,1956。
    臺灣經濟研究院(編撰),〈臺灣觀光產業發展與中國大陸旅遊法因應策略〉,《兩
    岸經濟統計月報》,258(2014,10),頁3-3。
    趙慕嵩,〈彩色天地 夜市滄桑〉,《中央日報》,1971年11月2日,9版。
    齊如山,〈中國筵席的規矩〉,載於《媛珊食譜二集》,臺北:三民書局,1957,
    頁5-9。
    齊如山,〈齊如山先生序〉,載於《媛珊食譜》,臺北:三民書局,1954,頁13-18。
    齊邦媛,《霧漸漸散的時候 : 臺灣文學五十年》,臺北:九歌,1998。
    齊家,〈飯廳的佈置〉,《中央日報》,1970年5月1日,7版。
    劉士永,〈「清潔」、「衛生」與「保健」—日治時期臺灣社會公共衛生觀念之轉變〉,
    載於李尚仁(編),《帝國與現代醫學》(臺北:聯經,2008),308-313。
    劉志偉,〈國際農糧體制與國民飲食:戰後台灣麵食的政治經濟學〉,《Journal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7:1(2009.1),頁1-60。
    --------,〈國際農糧體制與糧食依賴:戰後台灣養豬業的歷史考察〉,《臺灣史研
    究》,16:2(2009.6),頁105-160。
    --------,《美援時代的鳥事並不如煙》,臺北:啓動文化,2012。
    劉惠敏,《營養聖戰40年》,臺北:天下文化,2014。
    劉憲,〈美食店 海鮮、肉排〉,《經濟日報》,1968年5月14日,8版。
    德拉諾瓦(Delannoi, Gil)著,《民族與民族主義:理論基礎與經驗(Sociologie
    de La Nation)》(鄭文彬、洪暉譯)(北京:三聯書店,2005)
    蔡策,〈正視一個怪現象 色情咖啡館的管理問題〉,《中央日報》,1960年12月
    13日,4版。
    鄭再興,〈一年容易又中秋!怎樣選購月餅?〉,《經濟日報》,1967年9月3日,
    7版。
    鄭林鐘,〈柴米油鹽醬醋茶—家食〉,《台灣世紀回味:生活長巷》,臺北:遠流,
    2011,頁94。
    蕭新煌,〈深刻的「現代」想像〉,載於泰勒(Taylor, Charles),李尚遠(譯)《現
    代性中的社會想像(Modern Social Imaginaries)》,臺北:商周,2008,
    頁8-10。
    賴孟潔,〈唐魯孫飲食散文研究〉桃園:中央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6。
    賴怡潔,〈書寫、經驗與身體感─以當代飲食書寫為考查核心〉。臺北:政治大學
    新聞系碩士論文,2011。
    錢劍秋,《致婦工同志的六十封信 經驗的歷程》,台北市: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
    會婦女工作會編印,1962。
    錢劍秋,〈三十年來的婦女運動〉,載於臺灣省政府新聞處(編印),《臺灣光復
    三十年》,臺中市:編者,1975,頁肆—11—5至肆—11—18。ˋ
    霍布斯邦(Hobsbawm, Eric J.),李金梅(譯),《民族與民族主義(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Programme, Myth, Reality)》,台北:麥田,1997。
    戴華山,《心戰與新聞問題》,臺北:中央委員會第四組,1969。
    謝如欽,〈國家危機管理之研究—1954-1999台海危機探討〉,臺北:國立政治大
    學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2004。
    韓良露,〈美味之戀〉,《聯合報》,2001年5月26日,37版。
    ---------,〈聯副2005時代記憶:別來滄海專輯5台灣在地滋味〉,《聯合報》,2005
    年1月20日,E7版。
    韓非寒,〈談節〉,《中央日報》,1950年9月26日,8 版。
    藍戈壁,〈大陸中秋月下人〉,《中央日報》,1954年9月11日,6版。
    顏昆陽,《月是故鄉明》,臺北:新自然主義,2000。
    簡錦錐(口述),謝祝芬(撰文),《明星咖啡館》,新北市:INK印刻文學,2015。
    薩依德 ( Edward W. Said ),王志弘、王淑燕、郭莞玲、莊雅仲、游美惠、游常
    山(譯),《東方主義(Orientalism)》,臺北:立緒文化,1999。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 ; 許薔薔、許綺玲(譯),《神話學(Mythologies)》,
    臺北:桂冠,1998。
    嚴長壽,《我所看見的未來》,臺北:天下遠見,2010。
    蘇鵲翹,〈台灣當代飲食文學研究:以後現代與後殖民為論述場域〉,桃園:中央
    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2007。

    二、政府公報

    〈中央執委會函送關於厲行節約運動一案決議辦法分飭遵辦具報由〈附錄原
    案〉〉,《國民政府公報》(南京),428:178(1930年3月26日),
    頁9-10。
    〈內政部函知農曆端午、中秋及除夕三節,均為放假1天,公民營廠礦自應適
    用〉,《臺灣省政府公報》,64:秋:76(1975年9月27日),頁2。
    〈公布制定「臺北市飲食業衛生優良甲等卡發給辦法」〉,《台北市政府公報》,
    59:258(1970年4月25日),頁2-3。
    〈令各縣市政府(局)為禁止飲食店售賣狗肉,希遵照〉,《臺灣省政府公報》,
    49:秋:16(1960年7月19日),頁243+254。
    〈令臺灣省所屬各機關、通知各級人民團體為發動中秋節「不送禮不收禮不設宴
    不赴宴」運動,各界首長應率先倡導並飭所屬推行,希知照〉,《臺灣省
    政府公報》,41:秋:77(1952年9月27日),頁982。
    〈抄發「印製品加印反共抗俄宣傳標語暫行辦法」暨有關標語,希遵照〉,《臺灣
    省政府公報》,41:秋:55(1952年9月6日)。頁726-728。
    〈表復屏東縣政府為規定國校學生衛生教育成績併入計分科目,希查照〉,《臺灣
    省政府公報》,43:夏:6(1954年4月7日),頁76。
    〈制定「臺灣省各級學校衛生教育實施辦法」〉,《臺灣省政府公報》,53:冬:6
    (1964年10月7)日,頁2-3。
    〈制定「臺灣省國民學校衛生教育工作輔導考核辦法」〉,《臺灣省政府公報》,55:
    秋:18(1966年7月21日),頁 2。
    〈「臺灣省各縣市衛生機關辦理衛生教育宣傳工作綱要」修正為「臺灣省衛生教
    育實施辦法」〉,《臺灣省政府公報》,56:秋:50(1967年8月28日),頁
    2-3。
    〈制定「臺灣省學校傳染病預防規則」〉,《臺灣省政府公報》,36:冬:65(1947年
    12月17日),頁1023-1024。
    〈制定「發展觀光條例」〉,《總統府公報》,2084(1969年8月1日),頁1-2。
    〈修正「兵役法」〉,《總統府公報》,327(1952年1月1日),327卷,頁1-3。
    〈修正「臺灣省學校傳染病預防規則」第1條、第5條條文、「臺灣省種痘規則」
    第2條至6條及第8條至第10條條文、「臺灣省痲瘋病預防規則施行細
    則」第6條第6款、第9條第2款條文〉,《臺灣省政府公報》,45:夏:19
    (1956年4月23日),頁198-199。
    〈制定「獎勵投資條例施行細則」〉,《總統府公報》,1192(1961年1月13日),
    頁3-15。
    〈補充規定「學校合作社(或福利社)飲食部衛生應行改進要項」〉,《臺灣省政
    府公報》,56:冬:16(1967年10月20日),頁13。
    〈電各縣市政府為訂頒「臺灣省酒樓茶室改設公共食堂公共茶室實施辦法」,希
    遵辦具報〉,《臺灣省政府公報》,38:冬:19(1949年10月22日),頁
    226-227+236。
    〈電各縣市政府為規定「臺灣省各縣市商民開設經濟食堂應行注意事項」,希飭
    屬遵照〉,《臺灣省政府公報》,37:冬:39(1948年11月17日),頁580-581。
    〈電各縣市警察局所為奉內政部電規定「旅舘、公共食堂、茶室、理髮店等從業
    員工健康檢查要點」一案,轉希遵辦具報〉,《臺灣省政府公報》,40:冬:62
    (1951年12月13日),頁703-704。
    〈臺灣省特定營業管理規則〉 ,《臺灣省政府公報》,4549:8492 (1962年4月
    17日),頁1186-1194。
    〈厲行節約消費辦法綱要〉,《國民政府公報》(南京),2907:916(1947年8
    月19日),頁4-5。
    〈廢止「筵席消費節約實施辦法」;制定「飲食消費節約辦法」〉,《總統府公報》
    (南京),175:54941(1948年12月11日),頁3。
    〈獎勵投資條例〉,《總統府公報》,1157(1960年9月13日),頁1-6。


    三、報章雜誌

    〈「酒」字下面〉,《聯合報》,1967年7月26日,3版。
    〈一切為前線!〉,《中央日報》,1951年9月15日,4版。
    〈一戶一友運動 派三輪車接送〉,《聯合報》,1956年9月18日,第3版。
    〈一塊餅乾的故事〉,《中央日報》,1961年2月2日,4版。
    〈七日談〉,《中央日報》,1958年9月23日,3 版。
    〈九家觀光旅館 分別趕工興建 客房總數一千五百間〉,《聯合報》,1962年6
    月22日,2版。
    〈十萬個月餅 今送到軍中 各地駐軍慶祝佳節〉,《聯合報》,1952年10月2 日,
    第3版。
    〈十萬個月餅 今送到軍中 各地駐軍慶祝佳節〉,《聯合報》,1952年10月2日,
    3版。
    〈上半年勞軍款 一千六百多萬〉,《聯合報》,1964年4月4日,第2版。
    〈千家萬戶待明月,勿忘糕餅先敬軍。軍友總社函各界同胞,請踴躍響應秋節勞
    軍〉,《中央日報》,1953年9月18 日,4版。
    〈大台北瓦斯公司 設立烹飪班〉,《經濟日報》,1968年8月8日,4版。
    〈大同公司去年營業額 達十四億四千餘萬元 成長率近六成〉,《經濟日報》,
    1970年6月1日,5版。
    〈大同新型電鍋 即將應市〉,《經濟日報》,1969年4月1日,5版。
    〈大同電鍋 陸續外銷〉,《聯合報》,1961年4月15日,5版。
    〈大同電鍋〉,《豐年》,10.13(臺北:1960.7):30。
    〈大同電鍋銷美〉,《聯合報》,1966年7月12日,5版。
    〈大批中秋月餅 飄送大陸同胞〉,《中央日報》,1969年9月24日,
    〈大批秋節禮品 從金門海空 送大陸同胞 明停止反炮擊一天〉,《聯合報》,1967
    年9月17日,2版。
    〈女人的禁地〉,《聯合報》,1969年2月27日,3版。
    〈女孩學炊飯 惹災禍臨身〉,《臺灣民聲日報》,1957年1月7日,4版。
    〈工業界輝煌的成果 機器工業產品展覽巡禮〉,《聯合報》,1954年11月14日,
    4版。
    〈不知道的傅培梅〉,《聯合報》,2004年9月17日,A6版。
    〈中山北路百世紀 腳踏車時代 它是一條「外交街」〉,《聯合報》,2002年10
    月9日,18版。
    〈中華商場三部曲 棚屋 商場 地下街〉,《中央日報》,1992年10月21日,
    3版
    〈中華商場的示範作用〉,《中央日報》,1961年4月11日,6版
    〈中廣舉辦月光晚會 明日登記〉,《聯合報》,1953年9月18日,3 版。
    〈什麼叫做營養?〉,《豐年》, 513.13(臺北,1955.5):29。
    〈反糧食「統購統銷」 希望國民黨回來〉,《宣傳週報》,11:11(1958年3月14
    日),頁88。
    〈今夕好天氣 賞月最相宜 金風吹拂將有涼意 提早候車以免擁擠〉,《聯合報》,
    1966年9月29日,3 版。
    〈今日公司食品部 椰子餅乾 免費品嚐三天〉,《經濟日報》,1969年1月2日,
    5版。
    〈今日百貨公司開業〉,《經濟日報》,1968年12月9日,5版。
    〈今日育樂中心百貨公司十月初揭幕 萬企公司八月一日遷新廈辦公積極籌備〉,《經濟日報》,1968年7月28日,4版。
    〈今晚圓山一帶 局部交通管制 市民外出賞月 勿忘留人看家〉,《聯合報》,1967
    年9月18日,8 版。
    〈介紹中央衛生實驗院的「營養自助餐」—公共社團生活方式改進的模範〉,《科
    學周刊》(南京),1946年10月9日,7版。
    〈公共服務 本報舉行 賞月旅行〉,《聯合報》,1968年10月3日,3 版。
    〈公共食堂茶室 可以設置樂隊 省議會昨通過議案 廢除已頒有關條文〉,《中央
    日報》,1954年8月20日,3版。
    〈公共食堂茶室,係流氓溫床 南縣議會籲當局,及盡量減少許可〉,《民聲日報》,
    1959年12月20日,5版。
    〈六萬包救災口糧袋 已由空軍投送大陸 英勇空軍執行空投任務 曾飛臨平津及
    南京等地〉,《中央日報》,1961年6月27日,1版。
    〈月到中秋分外明 台北幾乎是空城 郊遊踏月 歌舞昇平〉,《聯合報》,1964年
    9月21日,3 版。
    〈月餅何價 戰時生活會決定〉,《中央日報》,1950年9月9日,5版。
    〈月餅身價〉,《聯合報》,1964年9月11日,2 版。
    〈北市人口 已近百萬〉,《中央日報》,1963年4月25日,3版。
    〈北市月餅 合乎衛生〉,《聯合報》,1960年10月1日,3版。
    〈北市烹飪工會 通過節約守則 先作示範轉移社會風氣〉,《中央日報》,1955
    年1月30日,3版。
    〈台北市人口總數 逾一百六十萬者〉,《中央日報》,1969年3月20日,6版。
    〈台北速簡餐廳 下月中旬開幕〉,《聯合報》,1962年5月26日,2版
    〈台省兩年內廿萬學童 將獲供應營養午餐 中美代表昨簽訂學童營養午餐計劃
    李國鼎白慎士分別發表談話〉,《聯合報》,1964年7月31日,2版。
    〈台省綜合輕重工業巨擘 大同製鋼機械公司 『廚房電化』電鍋產銷破六十萬台
    並推出溫烤煎三用爐〉,《經濟日報》,1967年6月5日,4版。
    〈台省學童健康進步 身高體重 均有增加〉,《聯合報》,1964年7月31日,2
    版。
    〈台旅舉行 旅行賞月〉,《聯合報》,1953年8月31日,3 版。
    〈台幣億元回籠〉,《聯合報》,1956年9月29日,4 版。
    〈市府希外省人,完成繳稅義務〉,《民報》,1946年5月21日,第223號。
    〈市府定期檢查 食堂茶室員工 需備職業許可及健檢查證 全市有一萬餘人受
    檢〉,《中央日報》,1959年11月5日,4版。
    〈本月份公教品 配售種類決定〉,《臺灣民聲日報》,1961年10月15日,3版。
    〈各地秋節勞軍委員會 函國軍健兒致敬 攜手並肩完成反攻復國大業〉,《中央日
    報》,1951年9月15日,4版。
    〈各界勞軍月餅 已超出百萬個 送前線禮品今啟運〉,《中央日報》,1953年9月
    17日,4版。
    〈向大陸同胞賀節 金門施放帆船 贈送秋節禮品〉,《中央日報》,1966年9月
    30日,3版。
    〈多吃麵少吃米 尹仲容著文重申前論 節省食米賺取外匯〉,《中央日報》,1958
    年1月17日,3版。
    〈自五十三學年度起 二十萬名學童 可獲營養午餐〉,《中央日報》,1964年6
    月9日,4版。
    〈西門棚屋小史 地處鬧區身價彌高 夕陽雖好惜近黃昏〉,《聯合報》,1958
    年1月6日,3版。
    〈改善臺省國民營養 食米應加入維他命B1B2 董大成昨發表演說〉,《中央日
    報》,1958年2月9日,3版。
    〈防止風化案件發生 政府加強管理茶室及咖啡廳〉,《中央日報》,1970年4月
    11日,3版。
    〈亞洲公司近期開幕 經營百貨〉,《經濟日報》,1969年5月15日,6版。
    〈亞蒙等遊頤和園,景福閣上用中餐,參觀博物院紫禁城,平圖書館茶會歡迎〉,《中
    央日報》(南京),1947年10月16日,2版。
    〈佳節懷念匪區苦難同胞 國防部暨救災總會 以大量精美月餅投送給大陸同
    胞〉,《中央日報》,1960年10月1日,1版。
    〈供應20萬學童營養午餐 今晨舉行開辦典禮 黃主席將蒞龜山鄉龍壽國校 主
    持接受美援贈與物資儀式〉,《中央日報》,1964年10月16日,3版。
    〈供應二十萬學童午餐 九月開始實施 學校午餐計劃協定中美雙方簽字 美贈我
    五百萬美援食物〉,《中央日報》,1964年7月7日,3版。
    〈供應學童營養午餐 北縣試辦順利 今秋擴大實施 每月收費十五至四十元〉,
    《聯合報》,1963年1月7日,6版。
    〈兔肉營養細嫩好吃〉,《豐年》,24.17(臺北:1952.2):46。
    〈兩千人申請 學習製麵食 內有美籍婦女〉,《中央日報》,1963年1月13日,
    5版。
    〈欣賞中秋美景 今晚去處多 猜謎‧遊覽‧觀測‧看戲 各適其式可盡其樂〉,《聯
    合報》,1960
    〈炊飯燒屋 婦人被罰〉,《臺灣民聲日報》,1957年2月9日,4版。
    〈物資局即日起 配電扇縫機 採分期付款辦法 公教人員為對象〉,《聯合報》,
    1955年3月29日,4版。
    〈物資局供應自助餐 速簡餐廳十八揭幕 每餐分三至九元四種 並擬推廣至其他
    都市〉,《中央日報》,1962年6月13日,5版。
    〈社會風氣軟兮兮 朝野上下憂戚戚〉,《聯合報》,1968年6月18日,3版
    〈迎接觀光客 建局加強宣傳 希望中餐廳用中式茶具〉,《中央日報》,1958年9
    月23日,6版。
    〈南市烹飪公會 評定稅額有失平允 小攤販請求追查〉,《聯合報》,1952年4
    月5日,5版。
    〈南遊瞥見(五)打狗滯在(下の二)〉,《臺灣日日新報》,1899年10月21日,
    2版。
    〈南縣鹿田村火警,十三戶被焚,盲嫗炊飯 不慎成災〉,《臺灣民聲日報》,1958
    年2月6日,3版。
    〈既可賺外匯又有益健康 糧食局決推行 農村麵食計畫〉,《中央日報》,1967年
    7月11日,7版。
    〈昨日中秋佳節 各地軍民同歡 人人皆獻餅與戰士共團圓〉,《聯合報》,1953年
    9月22日,4版。
    〈看它樓起 看它樓拆 彩虹 即將消失〉,《聯合報》,1994年2月19日,32版。
    〈秋節消費 宰豬三千七百頭 食魚廿一萬公斤〉,《聯合報》,1957年9月9日,
    2 版。
    〈秋節勞軍熱 捐募月餅忙〉,《聯合報》,1952年9月22 日,第4版。
    〈秋節禮品 空飄大陸 匪砲濫射金門市區〉,《中央日報》,1969年9月27日,3
    版。
    〈美軍酒吧文化 催生混血兒社福〉,《中國時報》,2011年5月2日,C1版。
    〈美軍顧問團 駐台60週年 尋找山姆大叔足跡〉,《中國時報》,2011年5月
    2日,C1版。
    〈美食篇:J字牛排 理查餐廳名菜〉,《經濟日報》,1968年4月2日,8版。
    〈美報稱譽台北 極具觀光價值〉,《聯合報》,1958年4月23日,3版。
    〈美援鹹魚由糧食局廉價配售全省農民〉,《豐年》,2.3(臺北:1952.2):3。
    〈美醫藥援華會協助 改進衛生教育 分兩部分進行 經費預定兩萬美元〉,《聯合
    報》,1952年10月4日,3版。
    〈食米外銷與麵食推廣〉,《中央日報》,1968年5月30日,7版。
    〈美食店 法式豬排 葡國雞〉,《經濟日報》,1968年4月2日,8版。
    〈家庭て出來る支那料理三百種〉,《臺灣日日新報》,1933年10月26日,3版。
    〈家庭示範展覽 設計華麗精緻 今起在新公園開始舉行〉,《聯合報》,1960年1
    月12日,2版。
    〈家庭麵食製作表演大會 作法給人看 製品請客吃〉,《中央日報》,1963年1
    月11日,5版。
    〈展覽〉,《聯合報》,1959年9月28日,2版。
    〈旅行社舉辦 秋節賞月團〉,《聯合報》,1958年9月21日,6 版。
    〈旅社似餐廳、食堂如旅館,都稱飯店,涇渭難分,觀光協會商討正名,相沿成
    習難獲結論〉,《中央日報》,1961年9月11日,3版。
    〈柴米油鹽一無著落 鍋碗瓢匙全部共產〉,《宣傳週報》,12:21(1958年11月
    21日),頁170。
    〈桃太郎餐廳 正宗料理 古典情調〉,《經濟日報》,1968年2月9日,1版。
    〈殷勤服務為將士酒女義賣敬軍花〉,《聯合報》,1956年2月8日,3版。
    〈海外采風錄 西風「食道樂」〉,《聯合報》,1951年11月20日,8版。
    〈祖國月餅香 投奔自由的女演員伍秀芳 吃月餅甜在嘴裡樂在心裡〉,《中央日
    報》,1966年9月30日,3 版。
    〈祖國月餅香 投奔自由的女演員伍秀芳 吃月餅甜在嘴裡樂在心裡〉,《中央日
    報》,1966年9月30日,3版。
    〈紐約時報特寫報導 我歡度中秋 吃喝慶豐收〉,《中央日報》,1962年9月17
    日,4 版。
    〈配合供應學童午餐 自動製麵包機運達〉,《聯合報》,1963年9月9日,6版。
    〈家常話 如何從煩重的家事中解救出來〉,《聯合報》,1956年9月2日,6版。
    〈酒與咖啡〉,《聯合報》,1962年2月26日,3版。
    〈酒樓改食堂 不得有名無實〉,《中央日報》,1949年10月28日,2版。
    〈副議長連番破財 打賭‧被騙‧請客 黑美人酒家宴開兩席 北市議會會外輕鬆
    面〉,《聯合報》,1967年6月15日,2版。
    〈國民體育委員會昨集會 建議教部分期推行 學童營養午餐計劃 督促北市興建
    體育館〉,《中央日報》,1961年5月7日,4版。
    〈國防部頒發 官兵歡度中秋辦法〉,《聯合報》,1952年9月26日,1版。
    〈國防部暨救災總會 以大量精美月餅 投送給大陸同胞〉,《中央日報》,1960年
    10月1日,1版。
    〈國防部精製月餅 投送大陸同胞〉,《中央日報》,1959年9月14日,1版。
    〈國防部激勵三軍,擴大歡度中秋節。訂定辦法分發軍事單位實施,藉以舒疲養
    氣團結抗暴精神〉,《中央日報》,1951年9月15日,4版。
    〈國際聞名兩位大師傅的故事 他門將在世界酒店先推出四道大菜,那就是「百
    鳥歸巢」、「蟹黃珍珠筍」、「明爐烤乳豬」和「什錦鳳凰球」〉,《經
    濟日報》,1968年10月25日,8版。
    〈婦女之家衛生展覽〉,《聯合報》,1956年4月4日,3版。
    〈婦聯會環境衛生週開始 七工作隊今晨出發 分至軍卷區平民區訪問 廣播車整
    日巡迴市區播講〉,《聯合報》,1955年11月3日,3版。
    〈推廣營養麵粉 節約食米消費 由糧食局收購供應 每月暫供50公噸〉,《中央
    日報》,1958年2月9日,3版。
    〈救總以十萬口糧袋 空頭大陸救濟災胞 內裝多種食物經精心設既可保存三個
    月 古正綱認為輿論與正義的力量 可迫使共匪開放港口接受救濟〉,《中
    央日報》,1961年2月12日,1版。
    〈望月懷遠〉,《聯合報》,1964年9月20日,3 版。
    〈欲嚐歐洲名菜更上層樓 臺北最高的餐廳〉,《經濟日報》,1967年10月4日,
    7版。
    〈淨化飲茶室 北市議會要求廢止 公共茶室茶娘陪客〉,《中央日報》,1953年
    11月15日,3版。
    〈第一飯店 今日開幕〉,《聯合報》,1962年10月31日,5版。
    〈設立大百貨公司 經濟發展所必需 第一公司昨開幕典禮 經長李國鼎發表談
    話〉,《聯合報》,1965年10月6日,5版。
    〈勞軍•節約•思親 中秋前夜二三事〉,《中央日報》,1951年9月15日,4版。
    〈減低小麥進口關稅 政院咨送立法院〉,《聯合報》,1963年6月1日,5版。
    〈電視問「鼎」傅培梅左右為難〉,《聯合報》,1973年1月6日,8版。
    〈報導消費情況 擴大消費對象 飲宴在藍天 消費有高亦有低〉,《經濟日報》,
    1968年10月16日,6版。
    〈報導消費情況 擴大消費對象 飲宴在藍天 消費有高亦有低〉,《經濟日報》,
    1968年10月16日,6版。
    〈報導登陸月球發展 臺視明上午 決提前開播〉,《中央日報》,1969年7月20
    日,3 版。
    〈提倡麵食是最好,將來糧食免煩惱〉,《豐年》,13.4(臺北:1963.2),頁12-13。
    〈替臺灣洗去奢侈的汙點〉,《中央日報》,1949年8月12日,2版。
    〈無標題〉,《申報》,1984年6月6日,4003號(上海版),1版。
    〈華僑百貨公司 今在臺北開幕〉,《聯合報》,1967年10月5日,8版。
    〈開張大吉 速簡餐廳門庭若市 顧客大排長龍〉,《聯合報》,1962年6月19
    日,2版。
    〈減低小麥進口關稅 政院咨送立法院〉,《聯合報》,1963年6月1日,5版。
    〈黃季陸昨答立委質詢稱 為保持下一代自尊 不應舉辦營養午餐〉,《聯合報》,
    1963年3月16日,6版。
    〈敬軍花義賣將延期結束 定期舉行晚會鶯燕歌舞勞軍 花魁將有加冕儀式〉,《聯
    合報》,1956年2月24日,3版。
    〈聘請名廚師 教做中西菜 省婦女會烹飪班 太太小姐擠滿堂〉,《聯合報》,1962
    年1月20日,3版。
    〈對中秋節應有的宣傳〉,《宣傳週報》,2:12(1953年9月18日):2。
    〈萬國百貨公司下月開業附設超級市場〉,《經濟日報》,1968年9月21日,4
    版。
    〈試辦學童營養午餐 太平國校初獲成效 食譜均照學童身體需要配置〉,《中央日
    報》,1957年2月27日,3版。
    〈節關逼人 胃納疲弱 中秋禮品告滯銷 求現過節食米充斥 月餅雖廉仍不如去
    年〉,《聯合報》,1954年9月11日,5版。
    〈農民每餐吃一飯團 食不果腹 體力衰弱〉,《宣傳週報》,14:8(1959年8月21
    日):64。
    〈農復會10年來的貢獻〉,《豐年》,8.19(臺北:1958.10):7。
    〈農曆元旦起義賣敬軍花軍友社今向海女授花〉,《聯合報》,1956年2月11日,
    3版。
    〈違反營業規定 兩家西餐廳 罰停業七日〉,《中央日報》,1968年7月5日,3
    版。
    〈嘉莉「黑茶室」 警局註銷執照〉,《中央日報》,1960年12月18日,4版。
    〈對中秋節應有的宣傳〉,《宣傳週報》,1953年9月18日,2。
    〈漢堡 奶昔古早味 勾起美國人回憶〉,《聯合報》,2009年4月17日,D11版。
    〈漫談主婦的責任〉,《豐年》,7.14(臺北:1957.7):24-25。
    〈福利公司趕製月餅〉,《經濟日報》,1968年9月27日,4版。
    〈精神武裝 生活節約〉,《中央日報》,1954年10月2日,2版。
    〈臺灣光復50年 音樂咖啡西餐廳 譜出時代的情調〉,《聯合報》,1995年10
    月6日,34版。
    〈臺灣光復50年 音樂咖啡西餐廳 譜出時代的情調〉,《聯合報》,1995年10
    月6日,34版。
    〈臺灣光復50年 音樂咖啡西餐廳 譜出時代的情調〉,《聯合報》,1995年10
    月6日,34版。
    〈臺灣西餐史 從咖哩飯到燒烤牛肉 回味80年〉,《聯合報》,1957年3月16
    日,2版。
    〈臺灣經濟成長迅速 國民所得增兩倍多 挪威記者羅伊撰文表示 親目所賭確信
    傳言不虛〉,《中央日報》,1969年4月24日,7版。
    〈遠東各地的觀光情趣〉,《聯合報》,1960年11月21日,7版。
    〈遠東百貨公司 14日開幕〉,《聯合報》,1967年10月11日,8版。
    〈遠東最大的麵包工廠 麵食中心下月完工 每月生產麵包一萬六千多磅〉,《中央
    日報》,1965年5月27日,5版。
    〈增製豆腐〉,《聯合報》,1968年3月15日,4版。
    〈廚房的設備與佈置〉,《中央日報》,1969年12月28日,7版。
    〈衛生習慣:飲食〉,《豐年》,15.13(臺北:1955.7):19。
    〈談茶室管理〉,《中央日報》,1961年1月29日,3版。
    〈適應公教需要 物資局配電鍋〉,《臺灣民聲日報》,1961年4月25日,3版。
    〈駐越美軍的「休息復元」〉,《聯合報》,1967年12月27日,3版。
    〈學童營養午餐 北縣五國校 下學期開始〉,《聯合報》,1962年12月23日,2
    版。
    〈閻振興廳長昨告議會 供應學生營養午餐 定六年內推及全省 第一期在150所
    學校實施 以山地及貧困地區為優先對象〉,《中央日報》,1963年1月9
    日,3版。
    〈霍亂影響月餅身價 臨時店攤斂跡 便宜老牌商號〉,《中央日報》,1962年9
    月10日,5版。
    〈餐廳女茶房 不應視為陪酒女伺 筵席稅捐減半〉,《中央日報》,1956年9月
    19日,3版。
    〈營業餐館筵席稅月收八十五萬元〉,《中央日報》,1953年1月9日,4版。
    〈豐年菜單〉,《豐年》,14.12(臺北:1952.2):39。
    〈獲供營養午餐學童 9月起增至20萬 省議會教育質詢昨結束〉,《中央日報》,
    1964年2月5日,3版。
    〈總政治部婦聯會 昨赴鶯歌慰勞榮軍〉,《中央日報》,1951年9月15日,4版。
    〈總統犒賞月餅 昨日運金轉發 防區今起飄送秋節禮品 慰問大陸同胞〉,《正氣
    中華》,1963年9月29日,4版。
    〈總統犒賞月餅 首批運抵金門〉,《聯合報》,1959年9月13日,第1版。
    〈總統犒賞月餅 昨日運金轉發 防區今起飄送秋節禮品 慰問大陸同胞〉,《正氣
    中華》,1963年9月29日,4版。
    〈舉頭望明月 遊艇賞風光 中秋賞月節目繁多 集團旅行每人十元〉,《聯合報》,
    1955年9月26日,3 版。
    〈懷念大陸苦難同胞 各界飄送秋節禮品 並促請奮起討毛推翻匪偽政權〉,《中央
    日報》,1968年10月6日,1版。
    〈警局令所屬 取締「酒吧旅館」〉,《聯合報》,1968年2月15日,3版。
    〈麵食推廣迅速〉,《中央日報》,1968年2月25日,7版。
    〈麵粉消費日增 生產力遠倍於需要〉,《中央日報》,1958年1月17日,3版。
    〈鐵路局將舉辦 中秋賞月旅行〉,《聯合報》,1969年9月21日,3 版。
    〈歡迎?不歡迎? 樓臺煙雨中 旅館業各有一本經〉,《聯合報》,1965年11月
    3日,13版。
    〈歡度中秋佳節 前線停止砲擊〉,《中央日報》,1969年9月25日,3 版。
    〈饕餮會〉,《聯合報》,1958年2月1日,3版。

    四、英文文獻

    Anderson, Eugene. N. The Food of China.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8.
    Appadurai, Arjun. “How to Make a National Cuisine: Cookbooks in Contemporary
    India.”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30.1(1988 ):3-24.
    Ashley, Bob. Hollows, Joanne. Jones, Steve.and Taylor, Ben. Food and Cultural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2004.
    Bell, David and Valentine, Gill. Consuming Geographies: We Are Where We Eat.
    London: Routledge, 1997.
    Beushausen, Wiebke. Brüske, Anne. Commichau, Ana-Sofia. Helber, Patrick and
    Kloß, Sinah. (eds.)Caribbean Food Cultures:Culinary Practices and
    Consumption in the Caribbean and Its Diaspora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4.
    Boym, Svetlana. The Future of Nostalgia.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1.
    Cairns, Kate. Johnston, Josée. and Baumann, Shyon. “Caring About Food: Doing
    Gender in the Foodie Kitchen.” Gender & Society 24.5.(2010): 591-615.
    Chao, Phebe Shin.“TV Cook Shows Gendered Cooking.” Jump Cut 42.(1998):
    19-27.
    Chang, Kwang-Chih. Food in Chinese Culture: Anthropologic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7.
    Child, Julia. Beck, Simone. and Bertholle, Louisette. Mastering the Art of French
    Cooking, Volume 1. New York: Knopf, 1983.
    Child, Julia. The French Chef Cookbook. New York: Knopf, 2002.
    Clark, Priscilla P. “Thoughts for Food, I: French Cuisine and French Culture.” The
    French Review 49.1 (1975): 32-41.
    Clark, Priscilla P. Thoughts for Food, I: French Cuisine and French Culture. The
    French Review 49. 1 (1975), 33.
    Cottle, Simon. Mediatized conflict: Developments in media and conflict studies.
    Maidenhead: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6.
    Cwiertka, Katarzyna J. Modern Japanese Cuisine : Food, Power and National
    Identity. London: Reaktion Books, 2006.
    Davis, Fred. Yearning for Yesterday: A Sociology of Nostalgia. New York: Free
    Press,1979.
    Durand, Rodolphe.Rao, Hayagreeva.and Monin, Philippe. “Code and Conduct
    in French Cuisine: Impact of Code Changes on External Evaluation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8. 5 ( 2007):455-472.
    Freeman, Michael.“Sung.” in Chang, K. C.(ed.), Food in Chinese Culture:
    Anthropologic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143–151.
    Goody, Jack. Cooking, Cuisine and Class: A Study in Comparative Sociolog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Halbwachs, Maurice. On Collective Memor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Harris,Patricia. Lyon, David and McLaughlin, Sue. The Meaning of Food. Guilford,
    CT: Globe Pequot, 2005.
    Hobsbawm, Eric. and Ranger, Terence O.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
    Mintz, Sindy W. Tasting Food, Tasting Freedom: Excursions into Eating, Culture,
    and the Past. Boston: Beacon Press, 1996.
    Mintz, Sindy W. Sweetness and Power: The Place of Sugar in Modern History. (New
    York:Penguin Books, 1986.
    Montanari, Massimo. Brombert, Beth A,trans. Italian Identity in the Kitchen, or
    Food and the Na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3.
    Lai,Tien-Chang. At The Chinese Table.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Press, 1984.
    Parkhurst Ferguson, Priscilla.“Writing Out of the Kitchen: Carêême and the
    Invention of French Cuisine. ” Gastronomica: The Journal of Critical Food
    Studies 3.3, (2003):40-51.
    -------“Culinary Nationalism.” Gastronomica: The Journal of Critical Food
    Studies 10.1 (2010):102-109.
    Rebora,Giovanni. Sonnenfeld, Albert, trans. Culture of the Fork: A Brief History
    of Everyday Food and Haute Cuisine in Europ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1.
    Rogaski, Ruth. Hygienic Modernity: Meanings of Health and Disease in Treaty-Port
    China. Berkeley, Calif.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2004.
    Sahins, Marshall. Culture and practical reason.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6.
    Siegel, Nancy. “Cooking Up American Politics.” Gastronomica: The Journal of
    Critical Food Studies 8. 3 (2008) :53-61.
    Swislocki, Mark. Culinary Nostalgia: Regional Food Culture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 in Shanghai.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Thompson, Paul. The voice of the past : oral history.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Wang, Shumei. “Becoming Taiwanese: Everyday Practices and Identity
    Transformation.” Diss. University of Lancaster, 2008.
    Wilk, Richard R. “Real Belizean Food: Building Local Identity in the Transnational
    Caribbean.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01. 2 (1999):244-255.
    Williams, Raymond. Marxism and Literatur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五、資料庫

    Taipei Air Station http://taipeiairstation.blogspot.tw/
    中央通訊社影像空間https://photo.cna.com.tw/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http://nrch.culture.tw/
    金門根本文采工作室http://www.kinmen.info/
    雷震研究中心http://leichen.nccu.edu.tw:1688/index.html
    臺北西餐商業同業工會http://www.twr.hi88.com.tw/
    臺北餐飲職業工會網站http://www.chtda.org.tw/brief.aspx
    臺灣日記知識庫http://taco.ith.sinica.edu.tw/tdk/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學系
    9645150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6451502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Journalism]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502301.pdf31915KbAdobe PDF24967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