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205/145239 (79%)
Visitors : 52583255      Online Users : 84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7110


    Title: 張大復的疾病敘事研究
    The Study of the Narrtive of Ailing of Zhang Da-fu
    Authors: 薛明貞
    Contributors: 陳逢源
    Chen, Feng Yuan
    薛明貞
    Keywords: 張大復
    疾病敘事
    療癒
    轉化
    想望
    Zhang Da-Fu
    Narrative of ailing
    Curing,
    Transformation
    Fancifulness
    Date: 2016
    Issue Date: 2016-06-01 13:52:47 (UTC+8)
    Abstract: 張大復(1554—1630),字元長,晚年自號「病居士」,一云息菴老人,為晚明崑山地區的一介落魄文人。在中國文學史上,一直被學術界所忽視;將近四百年的歲月,他安安靜靜的退居文壇黯淡的角落;如今,研究晚明小品雖早已蔚為風氣,探討張大復的人卻仍屈指可數。
    張大復透過對自身病體的凝視,刺激他返向在內在精神上的追求,對生活所表現的複雜形態也有較清醒的認識,疾病在張大復的筆下,成了「批判庸俗社會的隱喻」。而張大復《筆談》的著書意趣不只在生活之美的單純擁抱,不只在個人病體的輾轉情傷,他的疾病書寫,不啻是採用一種身體性術語,表達了個人和社會的痛苦,形成一種獨特的異端論述。
    其所描繪出之十一種疾病纏身的自我,或是隱喻了其個人生命經驗的檢討,與社會的沉疴的反思;或是將自身的病體與腐敗、黑暗的晚明國體相結合,寫出了對悲劇現實的關切熱情、狂悖憂郁與苦悶憤慨;或是與世對立的抗爭過程中,在屢屢挫折感的衝擊下,逐步喪失對現實社會的熱情,沉耽於特殊癖嗜的成癮病態。在病態與自傲之間,間接的針對現實社會進行了批判與省思。疾病在張大復的小品中,其自身不再只是簡單的生理事件,而是已然負載了沉重的傳統文化意義與價值判斷,也真實的表達了張大復在晚明世變前夕所感受之強烈的精神苦悶與焦灼感。借由對張大復在這個角度的認識,恰恰亦彰顯出晚明士人獨特的理想人生觀與美學觀。
    借由張大復小品文中的疾病敘事,我們看到了張大復隱藏在壓抑、扭曲且孤獨的肉身之病與非病之病中所欲諷喻託寓的多重的指向性,及其自借病體的隱遁而獲致的超脫與成就;更重要的是,透過對張大復的研究,在充斥著:癡、癖、顛、懶、憨、愚、迂、狂、狷、奇……等炫奇百態的士人風姿,及充滿狂言放誕、文風誇飾的晚明文壇,沉潛於社會底層的張大復之狷者身影,或者可以借筆者本篇論作,得以復現。
      Zhang Da-Fu, Yuan Chang by name, self titled late in life as Ailing Hermit, or as the Rest Hut Elderly, being a castaway scholar of Kunshan locality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had long been disregarded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For nearly three hundred years had he hidden in the shady nook of the literary world. Although study of the anthology of late Ming Dynasty has currently become the prevailing hot issue , yet so few have been taken notice of Zhang Da-Fu’s works .
      As a result of contemplating his own ailing body, Zhang Da-Fu was spurred to return to the pursuit of the spirit, and became possessed of a sober awareness of the ostensible complexity of life.
    In his works ailing had since turned out to be a metaphor of the criticism of the vulgar society. And the aim of his anthology Plum Blossom Cottage Essay is not only to embrace the beauty of life, or to mourn metaphorically, confronting his ailing, but also to complain of the miserable of both oneself and the society by means of a physical enigmatic language ending up to transcend the secular fashion and to get closer to the human nature, revealing the inconspicuous truth of life, while establishing a peculiar and heterodox discourse.
    The ego of the body haunted with eleven ailments, as he portrayed, has either implied the reflections of both his life experiences and the morbidness of the society; or compared his body of ailing to the state of darkness of the late Ming Dynasty, elaborating the passion for the concern about the tragical reality, his defiant gloominess, and agonizing indignation, or the gradually vanishing passion for the reality at the result of frustration brought about by his fight against the world, ending up with the addicted morbidity of the indulgence in his peculiar mania.
    The according presentation of morbidity and conceitedness had proceeded the criticism against and reflection on the reality. In his works ailing was no longer a physiological phenomenon, it had already carried the heavy burden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meaning and value judgment, revealing the harsh mental anguish and anxiety he perceived before the fall of the Ming Dynasty. Through the understanding of Zhang Da-Fu in this direction we can manifest the unusual ideal view of life and aesthetics.
    Through the narrative of ailing in Zhang Da-Fu’s essays we ‘ve realized his multi-intension of sarcasm and implication through the manifestation of sickness and non-corporeal ailing hidden behind the constrained, distorted, and solitary flesh body, and the detachment and achievement accomplished by means of retirement due to the ailing body. And more importantly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Zhang Da-fu, his figure of self-restrain hidden in the bottom of the society might be revealed, in the literary circles packed with thousands of peculiar scholars’ bearings of infatuation, mania, craziness, indolence, ingenuousness, fatuity, witlessness, passion, deliberation, peculiarity , ext, and preposterous ravings and extravagant atmosphere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
    Reference: 一、 張大復著作
    張大復,《梅花草堂筆談》上海:上海雜誌公司,1935 年。
    張大復,《梅花草堂筆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張大復,《聞雁齋筆談》,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冊104。
    張大復,《梅花草堂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冊1380)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02年。
    張大復,《崑山人物傳》收入明代傳記資料叢刊第12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 版社,2008年。

    二、 古籍
    〔漢〕司馬遷,《史記三家注》台北:七略出版社,1991年。
    〔漢〕王充撰,〔清〕惠棟批校,《論衡》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 會,1977 年。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 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5 年。
    〔漢〕范瞱,《後漢書》台北:鼎文出版社,1981年。
    〔漢〕劉向,《淮南子》臺北:世界出版社,1974 年10 月。
    〔東晉〕袁行霈箋注,陶淵明著,《陶淵明集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東晉〕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大正藏》第14冊。
    〔南朝•梁〕江淹著,〔明〕胡之驥注,《江文通集滙注》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昭明文選》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隋〕巢元方撰,《諸病源候論》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6年。
    ﹝唐﹞朱金城箋校,白居易编著,《白居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年。
    ﹝唐﹞呂洞賓,《太乙金華宗旨》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
    ﹝唐﹞杜甫著,〔清〕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年。
    [唐]柳宗元撰,《柳宗元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 年。
    [唐]房玄齡等著,《晉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唐]孫思邈,《千金方》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年。
    [唐]陸龜蒙著,宋景昌、王立群校注,《甫里先生文集》開封:河南大學出 版社,1996年。
    [北宋]張伯端,《玉清金笥青華祕文金寶內煉丹訣》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北宋﹞王文浩輯注,孔凡禮點校,蘇軾,《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北宋]歐陽修,《歐陽修全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
    [北宋]孔凡禮點校,蘇軾,《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南宋﹞陳言《三因極──病証方論》,收入《陳無擇醫學全書》北京:中國 中醫藥出版社,2005年。
    〔明〕方孝儒,《遜志齋集》寧波,寧波出版社,1996年。
    〔明〕王陽明,《傳習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明﹞李贄撰,《焚書》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 年。
    ﹝明﹞張建業主編,李贄著,《李贄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明〕李樂,《見聞雜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明]李豫亨,《推篷寤語》,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5年10月。
    [明]黃承昊,《折肱漫錄》,收入[清]程永培編纂,《六醴齋醫書》美國哈佛燕京圖書館[Harvard-Yenching Library]藏修敬堂藏版。
    [明]袁宏道著,錢伯城箋校,《袁宏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明]袁宏道,《袁中郎隨筆》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年。
    [明]袁中道著,錢伯城點校,《珂雪齋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明]徐渭,《徐渭集》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明]馮夢禎,《快雪堂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冊164
    [明]陳繼儒,《晚香堂小品》東京:高橋情報會社,1991年,據日本內閣文庫藏明崇禎間刊本影印。
    [明]陳繼儒,《巖栖幽事》台北:商務印書館,1965年。
    [明]湯顯祖著,徐朔方箋校,《湯顯祖全集》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8年。
    [明]黃省曾,《五岳山人集》影印明嘉靖間刻本,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
    ﹝明﹞錢希言,《荊南詩》臺北:漢學研究中心景照明萬曆二十八年刊本。
    ﹝明﹞歸莊,《歸莊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明]繆希雍,《神農本草經疏》,收入《繆希雍醫學全書》北京:中國醫藥出 版社,1999年。
    [明]錢謙益,《牧齋初學集》,收入《四部叢刊初編本》上海:商務印書館, 1936年。
    [明]錢謙益著,錢曾箋注,錢仲聯標校,《牧齋有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
    [明]董斯張,《靜歗齋存草》,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冊1381。
    [明]顧炎武,《顧亭林詩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明〕顧炎武,《日知錄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5年版。
    〔明〕龔廷賢,《壽世保元》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年。
    〔明〕殷雲霄,《石川文稿》影印明嘉靖十年胡用信刻本,濟南:齊魯書社,1997 年。
    [清]汪堃、朱成熙纂,金吳瀾等修《崑新兩縣續修合志》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8年。
    〔清〕龔自珍,《龔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清〕沈金鰲,《雜病源流犀燭》,收入《沈金鰲醫學全書》北京:中國醫藥出版社,1999年。
    〔清〕俞震纂輯,《古今醫案按》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年。
    〔清〕徐士鑾,《醫方叢話》〈清光緒津門徐氏蜨園刻本〉北京:中國中醫藥出 版社,2015年。
    〔清〕徐大椿,《醫學源流論》,收入《徐靈胎醫書全集》臺北:五洲出版社, 1998年。
    〔清〕黃之雋等編纂,趙宏恩監修,《江南通志》揚州:廣陵書社,2010年。
    ﹝清﹞張岱,《陶庵夢憶》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年。
    ﹝清﹞夏咸淳點校,張岱著,《張岱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民國﹞王國維撰,馬美信疏證,《宋元戲曲史疏證》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4年。

    三、 近人著作
    尹恭弘,《小品高潮與晚明文化──晚明小品73家》北京:華文出版社,2001 年5月。
    文潔華主編,《朱光潛與中國當代美學》香港:中華書局,1998年。
    朱光潛,《朱光潛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
    吳承學,《晚明小品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7月。
    杜聯喆,《明人自傳文鈔》臺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
    周荷初,《晚明小品與現代散文》長沙: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
    林宜蓉,〈中晚明文藝場域「狂士」身分之研究〉,收入曾永義教授主編《古典文學研究輯刊.初編》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9月。
    范家偉,《中古時期的醫者與病者》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
    許地山,《道教史》臺北:牧童出版社,1976年。
    許地山,《扶箕的迷信》台北:商務印書館,1999年。
    陳寶良,《明代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3月。
    陳萬益,《晚明小品與明季文人生活》台北:大安出版社,1997年10月。
    陳萬益,《性靈之聲──明清小品》海南:中國三環出版社,1992年。
    陳少棠,《晚明小品論析》香港:波文書局,1981年2月。
    程章燦,《石刻刻工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張建德,《晚明山人文學研究》長沙:湖南出版社,2005年。
    張璉,《明人文集與明人研究》臺北:中國明代研究學會,2001年。
    葉朗,《中國美術史大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1993年。
    費振鐘著,《墮落時代――明代文人的集體墮落》臺北:立緒文化,2002年。
    趙伯陶,《明清小品‧個性天趣的顯現》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蔡篤堅,《人文、醫學、與疾病 敘事》臺北:記憶工程與唐山出版社,2007年。
    鄭文惠,《文學與圖像的文化美學――想像共同體的樂園論述》(臺北:里仁書 局,2005年。
    錢鍾書,《寫在人生邊上》北京:三聯書局,2002年。
    錢茂偉,《國家、科舉與社會》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
    關文發,《明代政治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四、 期刊與學位論文
    丁學敏,《張大復小品文研究》內蒙古自治區:內蒙古大學碩士論文,2013 年5 月。
    王汎森,〈日譜與明末清初思想家──以顏李學派為主的討論〉,收入《晚明清初思想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王汎森,〈明末清初的人譜與省過會〉,收入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第六十三本,第三分,1993年7月。
    王鴻泰,〈明清士人的生活經營與雅俗的辯證〉,2002年10月,美國哥倫比亞 大學學東亞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及蔣經國中心合辦之國際學術研討會。
    王鴻泰,〈美人相伴 ――明清文人的美色品賞與情藝生活的經營〉,《新史學》二十四卷二期,2013年6月。
    王鴻泰,〈倭刀與俠士――明代倭亂衝擊下江南士人的武俠風尚〉,《漢學研究》第三十卷第二 期,2013年6月。
    王志楣,〈《維摩詰經》與中國文人、文學、藝術〉,《中華佛學學報出版》第五期,1992年07月。
    王幼華,〈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創傷敘事」〉,《中原華語文學報》第一期(2008年)
    王學玲,〈不可侵犯之懺語──明清之際自敘傳文的諧謔與悔愧〉,《淡江大學中文學報》第13期,2005年12月。
    毛文芳,〈自我認同的困惑─明清文人自題像贊初探〉,收入彰化師大國文系主 編《「中國詩學會議」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萬卷樓,2002年12月。
    毛文芳,〈觀看自我:明人的畫像自贊〉,收入彰化師大國文系主編《「中國詩學 會議」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萬卷樓,2002年12月。
    毛文芳,〈晚明「狂禪」探論〉,《漢學研究》第19卷第2期,2001年12月。
    朱迺欣,〈腳氣病的三國演義〉,《杏林隨筆》第53卷10期,2010年。
    李宇宙,〈疾病的敘述與書寫〉,《中外文學》第31卷,第十二期 ,2003年5月。
    李豐楙,〈《道藏》所收早期道書的瘟疫觀〉,《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 期,1993年。
    呂嘉健,〈論藝術的雅化──「月能移世界」〉(《文藝研究》,1993年3期。
    周淑媚,〈文化診斷中的病痛隱喻〉《通識教育學報》第15期,2010年6月。
    林素玟,〈《紅樓夢》的病/罪書寫與療愈〉《華梵人文學報》第16 期,2011 年 7 月。
    林富士,〈「祝由」釋義:以《黃帝內經‧素問》為核心文本的討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八十三本‧第四分,2012年12月。
    林宜蓉,〈不入城之旅:明清之際遺民徐枋的身分認同與生命安頓〉,《明代研究》第二十期,2013年6月。
    林金樹,〈明代中後期農村的貧富兩極分化〉,《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6期。
    吳承學,〈論張大復的散文小品〉《中山大學學報》,1996年,2期。
    吳承學、李光摩,〈晚明心態與晚明習氣〉《文學遺產》,1996年六期。
    吳伯曜,〈晚明心學對晚明《四書》學的影響〉,《湖南大學學報》第二十卷第二期,2006年03月。
    邱德亮,〈癖嗜文化:論晚明文人詭態的美學形象〉,《文化研究》第8期 ,2009年春季。
    胡曉真,〈世變之亟──由中研院文哲所「世變中的文學世界」主題計畫談晚 明晚清研究〉《漢學研究通訊》20卷第2期(總78 期),2001年5月。
    祝平一,〈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明、清的醫療市場、醫學知識與醫病關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68期,2001 年6 月。
    姜彩燕,〈疾病的隱喻與中國現代文學〉,《西北大學學報》第37卷第4期,2007 年7月。
    涂豐恩,〈擇醫與擇病──明清醫病間的權力、責任與信任〉,《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11卷,2010年8月。
    耿湘沅,〈眉公巖棲幽事所反映之處世態度〉《中華學苑》,1996年第48期。
    殷光熹,〈美的光輝美的境界-張大復「月能移世界」賞析〉(《新聞戰線》,1988年04期。
    郭培貴,〈明代科舉各級考試的規模及其錄取率〉,《史學月刊》,2006年第12期。
    陳秀芬,〈當病人見到鬼:試論明清醫者對於「邪祟」的態度〉,《政大歷史學報》第30期,2008年12月。
    陳江,〈退隱與抗憤•晚明江南士人的生存困境及其應對〉,《史林》2007卷4期,2007年8月。
    陳益,〈獨坐息庵的思想者〉,《群方天地》,2009年第8期。
    陳益,〈失明的文化觀察者──張大復與崑曲〉,《蘇州雜誌》,2006年第5期。
    彭峰,〈高利貸葬送明帝國〉,《新世紀周刊》第38期,2008年月。
    黃惠菁,〈覓死與聊生的自我掙扎──晚明士人「自悼文學」所反映的世情文 化〉《國文天地》第28卷第10期,2013年3月。
    楊玉成,〈病人絮語──晚明張大復的疾病與書寫〉「2011 明清研究前瞻國際學 術研討會」會議論文,(臺北: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主辦, 2011年。
    楊儒賓,〈死生與義理──劉宗周與高攀龍的承諾〉,收入鍾彩鈞主編《劉蕺山學術思想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籌備處,1998年。
    張蜀蕙,〈馴化與觀看──唐、宋文人南方經驗中的疾病經驗與國族論述〉,《東 華人文學報》,第7期,2005年7月。
    張嘉鳳,〈愛身念重──《折肱漫錄》(1635)中文人之疾與養〉《臺大歷史學報》第51 期,2013年6月。
    張忠良,〈 晚明文人的嗜癖言行〉《臺南女院學報》第二十三期,2004年10月。
    張家瑋,《從時空審美論「梅花草堂筆談」》之書寫》屏東:屏東教育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
    廖本蘭,〈翻譯與創作:邁向佛經翻譯問題的省思〉,《中國文史研究通訊》22卷1期
    鄭毓瑜,〈歸反的回音 地理論述與家國想像〉,收於《性別與家國──漢晉辭賦的楚騷論述》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
    鄭毓榆,〈從病體到個體──「體氣」與早期抒情說〉,收入楊儒賓、祝平次編 《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鄭文惠〈後遺民時間 / 地理政治學:溥心畬台灣風物之文化敘事〉,《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13期,2013年2月。
    鄭曉江,〈「真人不死」與「出離生死」──李卓吾生死智慧探微〉,《中州學刊》第4期,2008年7月。
    鄭培凱,〈名賢與自我:張大復筆下的理想人生〉,收入《明人文集與明人研究》臺北:中國明代研究學會,2001年。
    鄭幸雅,〈論袁宏道的自適〉《文學新鑰》第2期,2004年7月。
    潘小慧,〈儒家哲學中的「勇德」思想〉,《哲學與文化》392期,2007年1月。
    劉紹穎,〈略論「文殊問疾」與唐詩〉,《文學教育》,2014年04月。
    閻雪,《清末民初小說中的女性形象研究(1898-1917)》江蘇:蘇州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5月。
    戴麗琴,《「世說新語」與佛教》武漢: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蕭慧媛,〈「養生」一明代文人的休閒生活〉,《南亞學報》第31期,2011年12 月。

    蘇娟,《中晚明自傳文研究》上海:復旦大學,2012年。
    王雪,《分化與墮落:型世言中的晚明文人》雲南:雲南大學,2011年5月。
    李明儒,《「不必顯微,但務闡幽」—張大復的傳記書寫》(臺北:臺大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李振識,《荊軻形象論》(桂林:廣西民族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周虹,《蚌病成書寄幽情──張大復小品文集《梅花草堂筆談》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5月。
    林佩珊,《詩體與病體:台灣現代詩疾病書寫研究》臺中:中興大學文學所碩士 論文,2010年。
    林聆慈,《東坡詩詞月意象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吳青松,《辛亥革命時期傳奇雜劇研究》廣西:廣西師範學院碩士論文,2012年 6月。
    胡林,《明清文人審美心態世俗化研究》長沙:湖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許若菱,《異境/藝境:徐渭詩文中的疾病與自我》南投,暨南國際大學碩士 論文,2011 年。
    陳暉莉,《明清文人扶乩之研究》泉州:福建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黃繼立,《身體與工夫:明代儒學身體觀類型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 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年。
    游麗萍,《晚明人文思潮視野下的『水滸』魯莽英雄形象評點》泉州:福建師 範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張晶,《文人身份的重構與晚明文學新變》武漢: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4月。
    趙雲杰,《淺析明末社會巨變與士風特徵》石家莊市:河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五、 外文論著
    川合康三著,蔡毅譯,《中國的自傳文學》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年。Michele L.Crossley著,朱儀羚、康萃婷、柯禧慧、蔡欣志、吳芝儀譯,吳芝儀校 閱,《敘事心理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構》(Introducing narrative Psychology— self, trauma, con-struction of meaning)嘉義:濤石文化事 業公司,2004年8月。
    凱洛琳‧格蘭(Caroline Garland)等著,許育光等譯,《創傷治療:精神分析取向》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凱博文著,郭金華譯,《苦痛和疾病的社會根源:現代中國的抑鬱、神經衰弱和病痛》上海:三聯書店,2008。
    圖姆斯(S. K. Toombs)著,邱鴻鐘、陳蓉霞、李劍譯,《生病的意義:從現象學來說明醫生和病人的不同觀點》青島:青島出版社,2000年。
    廚川白村著,魯迅譯,《苦悶的象徵》臺北:志文出版社,1979年。

    六、 網路資源
    李欣倫,〈詩意的文本──《紅樓夢》之身體及疾病隱喻〉參考自醫療與身體經驗研究群http://idv.sinica.edu.tw/yusd5644/rading/reading.html , 2011 年7 月15 日。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10191202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91202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202301.pdf4578KbAdobe PDF21169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