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56/144643 (79%)
Visitors : 51723120      Online Users : 69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6481


    Title: 冷戰後中共「大國外交」之研究-理論與實踐的分析
    Authors: 張登及
    Contributors: 邱坤玄
    張登及
    Date: 2002
    Issue Date: 2016-05-11
    Abstract: 
    Reference: 一、 中文書籍
    人民日報社編,中國人民不可侮。北京:人民日報社,1999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周恩來年譜(上、下)。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
    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編,列寧選集(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編,馬克思恩格思選集(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中共研究雜誌社編,劉少奇問題資料專輯。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1971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與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外交文選。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4年。
    ───,周恩來外交文選。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0年。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軍事文摘。北京: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出版社,1983年。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繁體一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
    王 杰編,大國手中的權杖─聯合國行使否決權紀實。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1998年。
    王 寧、薛曉源編,全球化與後殖民批評。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
    王正毅,世界體系論與中國。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王瑤瑛,國際貨幣基金的組織與功能。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王緝思編,文明與國際政治。上海:上海人民,1995年。
    ───編,高處不勝寒─冷戰後美國的全球戰略和世界地位。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9年。
    王逸舟,環球視點。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1999年。
    ───,全球化時代的國際安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西方國際政治學:歷史與理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當代國際政治析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編,單極世界的陰霾─科索沃危機的警示。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
    王泰平編,鄧小平外交思想研究論文集。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6年。
    王興成、秦麟征編,全球學研究與展望。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88年。
    王曉德,美國文化與外交。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0年。
    尹慶耀,中共的統戰外交。台北:幼獅,1988年。
    ───,中共外交與對外關係。台北:國際關係研究所,1973年。
    田弘茂編,後冷戰時期亞太集體安全。台北:業強,1996年。
    石之瑜,文明衝突與中國。台北:五南,2000年。
    ───,大陸問題研究。台北:三民,1995年。
    ───,後現代的國家認同。台北:世界,1995年。
    ───,近代中國對外關係新論。台北:五南,1995年。
    ───,中共外交的理論與實踐。台北:三民,1994年。
    石原忠浩,中共與日本關係之間的台灣因素。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7月。
    世界經濟與中國編輯組編,世界經濟與中國。天津:經濟科學出版社,1996年。
    白思利(W. G. Beasley)著;葉延燊譯,現代日本的崛起。台北:金禾,1992年。
    白魯洵(Lucian W. Pye)著;胡祖慶譯,中國政治的變與常。台北:五南,1988年。
    任光初編,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關係。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1997年。
    曲 星,中國外交50年。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
    朱雲漢等,中共對台智庫角色研究。台北:行政院陸委會委託專案報告,1997年。
    米振波編,周恩來與大國關係的變動。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0年。
    何 方,論和平與發展時代。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0年。
    何兆武,歷史與歷史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年。
    何茂春,中國外交通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呂亞力,政治學方法論。 台北:三民,1987年。
    克里克(James Cleick)著;張淑譽譯,渾沌─開創新科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8年。
    克萊恩(Ray S. Cline)著;紐先鐘譯,世界各國國力評估。台北:黎明,1976年。
    宋 強、張藏藏、喬 邊等,中國可以說不。北京:中國工商聯合出版社,1996年。
    宋新寧、陳岳,國際政治學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
    ───,國際政治經濟學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
    沈 默,地緣政治。台北:文和,1967年。
    沈玄池、洪德欽編,歐洲聯盟:理論與政策。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所,1998年。
    沈驥如,中國不當不先生─當代中國的國際戰略問題。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1998年。
    李世濤編,知識分子立場─民族主義與轉形期中國的命運。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1999年。
    李明軒等,WTO與兩岸競合。台北:天下,2001 年。
    李明偉編,大國方略─著名學者訪談錄。北京:紅旗出版社,1996年。
    李希光、劉 康等,妖魔化中國的背後。台北:捷幼,1997年。
    李善同等,WTO:中國與世界。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0年。
    李景治編,世紀之交的中國與世界─國際政治文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99年。
    李登輝、中島嶺雄著,駱文森、楊明珠譯,亞洲の智略。台北:遠流,2000年。
    李慎明、王逸舟編,2001年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余昌淼、李 偉編,十五大以後的中國。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辛 旗,百年的沉思─回顧二十世紀主導人類發展的文化觀念。北京:華藝出版社,2000年。
    周 煦編,冷戰時期亞太地區之和平安定。台北:政治大學外交學系,1993年。
    房 寧、王小東、宋強,全球化陰影下的中國之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金沖及編,周恩來傳(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
    季羨霖等編,大國方略─著名學者訪談錄。北京:紅旗出版社,1996年。
    法務部調查局,中共對台工作組織體系概論。台北:法務部調查局,1996年。
    俞正梁等,大國戰略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
    南開大學編輯組,世界經濟與中國。北京:經濟出版社,1996年。
    哈柏瑪斯(Jugen Habermas)等著;王學東、柴方國譯,全球化與政治。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0年。
    胡鞍鋼、楊帆等,大國戰略─中國利益與使命。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0年。
    韋伯(Max Weber)著;康樂、簡惠美譯,宗教與世界:韋伯選集(II)。台北:遠流,1989年。
    凌志軍、馬立誠,呼喊當今中國的五種聲音。廣州:廣州出版社,1999年。
    夏仲成,亞非雄風─團結合作的亞非會議。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年。
    孫隆基,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台北:唐山,1990年。
    席來旺,廿一世紀中國戰略策劃。北京:紅旗出版社,1996年。
    唐德剛,晚清七十年─中國社會文化轉型綜論。台北:遠流,1998年。
    徐遵慈、劉復國編,我國參與亞太區域合作策略之研究。台北:政大國關中心,2000年。
    秦亞青,霸權體系與國際衝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索默斐爾 (Mary A. Sommerville)等著;楊連仲譯,藍色地平線:美日中共三角關係。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8年。
    翁杰明、張西明、張彌、曲克敏(編),與總書記談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郝雨凡、張燕冬,無形的手─與美國中國問題專家點評中美關係。北京:新華出版社,1999年。
    馬立誠、凌志軍,交鋒─當代中國三次思想解放實錄。北京:今日中國出版,1998年。
    馬克思(Karl Marx)著;伊海宇譯,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台北:時報,1990年。
    馬庫色(Hebert Marcuse)著;劉繼譯,單向度的人。台北:桂冠,1990年。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亞太安全譯文彙編。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9年。
    康德(Immanuel Kant)著;何兆武譯,歷史理性批判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年。
    張亞中,兩岸統合論。台北:生智,2000年。
    張召忠,下一個目標是誰。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0年。
    張曉霞,中國高層智囊。北京:京華出版社,2000年。
    張海濤,何處是美利堅帝國的邊界─一九四六年以來美國對華戰略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張國城,後冷戰時期中共擴張海權之研究。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張登及,中共的世界觀與對外政策的演變─歷史的詮釋與理念型的說明。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張靜如,中國共產黨思想史。青島:青島出版社,1991年。
    張錫昌、周劍卿,戰後法國外交史:1944-1992。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3年。
    張蘊嶺編,合作還是對抗─冷戰後的中國、美國和日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曹 英編,神祕之門─共和國外交實錄。北京:團結出版社,1993年。
    梁守德、洪銀嫻,國際政治學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編,走向新世紀的歐洲與大國關係。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9年。
    盛 洪,為萬世開太平。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荷謨斯(Kim R. Holmes)與普里思塔(James Przystup)編;張林宏等譯,外交與威懾─美國對華戰略。北京:新華出版社,1998年。
    許志嘉,中共外交決策模式研究─鄧小平時期的檢證分析。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
    郭華倫,中共問題論集。台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76年。
    郭秋慶,歐洲聯盟概論。台北:五南,1999年。
    陳小功編,軍備控制與國際安全手冊。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7年。
    陳世民,中共核武戰略的形成與轉變。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陳志奇,中國近代外交史。台北:南天出版社,1993年。
    陳秀容、江宜樺編,政治社群。台北:中研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5年。
    陳峰君,當代亞太政治與經濟析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陳樂民編,西方外交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陳樂民、周弘,歐洲文明擴張史。上海:東方出版社,1999年。
    陸 浩編,以「三個代表」為綱領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2000年。
    陸建人編,亞太經合組織與中國。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7年。
    喬 良、王湘穗,超限戰─對全球化時代戰爭與戰法的想定。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98年。
    喬根森(Danny L. Jorgensen)著;王昭正、朱瑞淵譯,參與觀察法。台北:弘智文化,1999年。
    溫特(Alexander E. Wendt)著;秦亞青譯,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黃枝連,亞洲的華夏秩序:中國與亞洲國家關係型態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
    黃碩風,綜合國力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大較量─國力、球力論。長沙:湖南出版社,1992年。
    彭 明,第四座豐碑─廿一世紀中國新版圖。台北:商智文化,1999年。
    傅建中編,季辛吉秘錄。台北:時報出版社,1999年。
    葉自成編,地緣政治與中國外交。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
    楊玉聖,中國人的美國觀。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
    楊奎松,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重印版。
    賈慶國,未實現的和解:冷戰初期的中美關係內部─中國不僅僅說不。北京: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1996年。
    資中筠編,冷眼向洋(上、下)。北京:三聯出版社,2000年。
    ───編,國際政治理論探索在中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鄒讜(Tsou Tang)著,王寧、周先進譯,美國在中國的失敗─1941-195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裴堅章編,毛澤東外交思想研究。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4年。
    裴默農,周恩來外交學。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7年。
    趙全勝,解讀中國外交政策。台北:月旦,1999年。
    摩爾(Barrington Moore)著,蕭純美譯,民主與獨裁的社會起源I。台北:遠流,1992年。
    編寫組,以「三個代表」為綱領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2000年。
    劉 山、薛君度編,中國外交新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7年。
    劉 杰,國際人權體制:歷史的邏輯與比較。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劉小楓,現代性社會理論緒論:現代性與現代中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年。
    劉志峰編,道德中國:當代中國道德倫理的深重憂思。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劉軍寧編,民主與民主化。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蔡 拓等,當代全球問題。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
    蔣建華、馮婉蓁、季弘編,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料手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
    魯 毅等編,新時期中國國際關係理論研究。北京:時事出版社,1999年。
    黎 虎,漢唐外交制度史。蘭州:蘭州大學,1998年。
    鄧 鵬、李小兵、劉國力,剪不斷 理還亂─美國外交與美中關係。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一卷)。香港:三聯書店,1983年。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鄧修倫,聯合國體系下女性議題發展之探討。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鄧啟榮、李鐵城,聯合國大事編年。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8年。
    歷史研究委員會編,東英譯,大東亞戰爭の總結。北京:新華出版社,1997年。
    錢理群,拒絕遺忘─錢理群文選。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1999年。
    霍布斯(Thomas Hobbes)著,朱敏章譯,利維坦。台北:商務印書館,1985年。
    薛君度編,當代中國外交。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
    薛君度、陸南泉編,新俄羅斯─政治、經濟、外交。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薛龍根編,當代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關係。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1996年。
    謝慶奎編,當代中國政府。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1年。
    謝益顯編,中國外交史1949-1979。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閻學通,美國霸權與中國安全。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
    ───,中國崛起─國家利益評估。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中國國家利益分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等,中國與亞太安全。北京:時事出版社,1999年。
    叢鳳輝編,鄧小平國際戰略思想。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1996年。
    韓念龍、錢其琛等編,當代中國外交。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
    羅 鋼、劉象愚編,後殖民主義文化理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蘇 起,論中蘇共關係正常化(1979-1989)。台北:三民書局,1992年。
    蘇 格,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年。
    蘇長和,全球公共問題與國際合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龔德宏、李秋發、高民政,鄧小平外交戰略思想。北京:藍天出版社,1998年。
    二、中文期刊、報紙專論、會議論文、網際網路線上文獻*
    丁永康,「中共推動國際新秩序在非洲的實踐」。中國大陸研究,43卷11期(2000年11月),頁77-95。
    丁奎松,「亞太大國關係對地區安全合作的影響」。現代國際關係,2001年1-2期(2001年2月),頁88-90。
    丁樹範,「中國下一世紀的亞太戰略」。發表於台北,民主進步黨主辦,「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研討會」論文集。1999年11月6日。
    于有惠,「中共的大國外交」。中國大陸研究,42卷3期(1999年3月)。頁45-62。
    毛壽龍,「中國要有大國定位」。環球時報。2000年8月18日,版7。
    王志軍,「『後領土時代』與地緣戰略的嬗變」。現代國際關係,2000年第5期(2000年5月)。頁32-35。
    王逸舟,「國際關係領域的若干研究動態及問題」,學術界,2001年第1期(2001年1月),頁251-257。
    ───,「面對世界我們應有的態度」。環球時報,2000年12月1日,版7。
    ───,「中國:一步步認知全球化」。環球時報,2000年5月26日,版7。
    ───,「市民社會與中國外交」。中國社會科學(雙月刊),2000年第3期(2000年3月),頁28-38。
    ───,「面向廿一世紀的中國外交:三種需求的尋求及其平衡」。戰略與管理,1999年第6期(1999年12月),頁18-27。
    ───,「多極化不等於反美」。環球時報,1999年8月6日,版14。
    王緝思,「國際關係理論與中國外交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第2期(1993年2月),頁83-93。
    王義桅、倪世雄,「均勢與國際秩序:後冷戰時代的思索」。世界經濟與政治,2001年第2期(2001年2月),頁15-20。
    田文林,「國際政治視野中的文化因素」。現代國際關係,1999年第9期(1999年9月),頁22-25。
    申相振,「中共的世界觀與三個世界論的探討」。問題與研究,27卷11期(1988年8月),頁69-75。
    石 沙,「多極化體系裡的中共外交」。中央日報,1998年12月2日,版8。
    石 碌,「中共的大國外交與對台策略」。中央日報,1998年9月21日,版9。
    石之瑜,「論台灣政治的移民性質」。二十一世紀,總68期(2001年12月),頁66-75。
    ───,「鑿開霸權: 普世主義與相對主義之外關於民主的知識」。中國大陸研究,44卷3期(2001年3月),頁1-15。
    ───,「回應中國:『反國家』論述對『東方主義』的欲拒還迎─以周恩來為例」。共黨問題研究,26卷12期(2000年12月),頁6-20。
    ───,「誰來解讀中共的『大國外交』─兼論現實主義之外的兩岸關係論述」,發表於台北,國史館主辦,台灣與中國大陸關係史討論會。2000年11月4日。
    ───,「現實主義國際政治學的知識脈絡」。問題與研究,39卷7期(2000年7月),頁37-52。
    ───,「美國女性主義對國際政治的省思」。美國月刊,9卷4期(1994年4月),頁88-107。
    ───,「中共第三世界外交原則之述評」。問題與研究,32卷7期(1993年7月),頁69-80。
    向敏知,「中共左派反對資本家入黨動向」。開放,2001年8月號(2001年8月),頁20-21。
    江憶恩(Alastair Iain Johnston)著;王鳴鳴譯,「中國參與國際體制的若干思考」。世界經濟與政治,1999年7期(1999年7月),頁4-10。
    朱馬杰,「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中的文化因素」。中國評論,2000年8月號(2000年8月),頁64-67。
    何家棟,「二十一世紀中國國家利益與國家安全─兼駁國家主義意識型態」,中國社會科學季刊,2000年春季號(2000年4月),頁103-109。
    吳東野,「北約全球化戰略走向對台海情勢發展之意義與影響」。遠景季刊,1卷4期(2000年10月),頁25-57。
    吳玲君,「中共APEC策略與腳色的轉變:新現實主義的解析」。問題與研究,40卷3期(2001年5月)。頁1-20。
    呂新國,「大國關係與中國外交」。現代國際關係,1998年1期(1998年1月),頁41-42。
    李 明,「朝鮮半島能源開發組織(KEDO)之運作和限制」。發表於台北,政大外交系主辦,「全球治理與國際關係研討會」,2001年6月2日。
    李 揚,「冒險的遷徙:後現代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世紀中國,http:// www.cc.org.cn;轉載自http://intermargins.ncu.edu.tw/intermargins/ TCulturalWorkshop/academia/intellectual%20field/postmodernism%20in%20China.htm.
    李少軍,「以包容的文化融入世界」。環球時報,2000年6月30日,版7。
    李登科,「冷戰後中共大國外交策略之研究」。國際關係學報,15期(2000年12月),頁33-67。
    李慎之,「全球化與中國文化」。中社網─文粹周刊,http://www.csdn.net. cn/page/china/ wencui/zhoukan/0821adaa02.htm.
    李義虎,「日美新防衛合作指針評析」。國際政治研究,2000年2期(2000年5月)。頁1-5。
    汪 暉,「當代中國思想狀況與現代性問題」。大陸網站「天涯」,http: //www.tianya.com.cn/cgi.bin/tyzs/content.asp?no=A200009150002。另見全文轉載,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7期(2000年3月),頁1-43。
    沈驥如,「國際治理之我見」,發表於台北,政治大學外交系主辦,全球治理與國際關係學術研討會,2001年6月2日。
    吳玲君,「亞太經濟合作會議:日本的角色」。發表於台北,政大外交系主辦,全球治理與國際關係研討會,2001年6月2日。
    ───,「以APEC為基點發展亞太安全共同體的構想與理想」。中華台北APEC通訊,第3期(1999年1月),頁60-66。
    林宗達,「中俄關係之改善對中共軍事現代化的助力分析」。共黨問題研究,27卷8期(2001年8月),頁58-76。
    周方銀,「對當前國際格局的聚類分析」。現代國際關係(2000年12月)
    邱坤玄,「冷戰後中共與朝鮮半島的權力平衡」。中國事務,第4期(2001年4月),頁90-102。
    ───,「中共大國外交與獨立自主外交」。共黨問題研究,26卷1期(2000年11月),頁5-8。
    ───,「霸權穩定論與冷戰後中(共)美權力關係」。東亞季刊,31卷3期(2000年7月),頁1-14。
    ───,「結構現實主義與中共大國外交格局」。東亞季刊,30卷3期(1999年7月),頁23-38。
    季志業,「大國關係初步到位、良性互動始見成效」。現代國際關係,1999年1-2期(1999年2月),頁84-87。
    門洪華,「國際機制與中國的戰略選擇」。中國社會科學,2001年2期(2001年3月),頁178-187。
    俞正梁,「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新世紀世界格局」,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1期(2000年2月),頁1-6。
    美國國防部,「中國軍事實力2000年度報告」。未來中國(遠景基金會網站),http://www.future-china.org/fcn/ideas/fci200091501.htm,2000年9月15日。
    柯偉林(William Kirby)著,「中國的國際化─民國時代的對外關係」。二十一世紀,第44期(1997年12月),頁38-45。
    施子中,「中共推動大國外交與建構夥伴關係之研析」。戰略與國際研究,1卷3期(1999年7月),頁1-42。
    胡志強,「中共『大國外交』及我國因應之道」。政策月刊,50期(1999年9月),頁29-36。
    孫 津,「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世界意義」。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1998年第1期(1998年2月),頁78-79。
    唐家璇,「新中國外交五十年」。中國外交,2000年第1期(2000年1月),頁3-7。
    徐濟明,「中國國家利益與對非政策」。西亞非洲,2001年1期(2001年2月),頁50-54。
    徐斯儉,「全球化─中國大陸學者的觀點」。中國大陸研究,43卷4期(2000年4月) ,頁1-28。
    時殷弘,「風物長宜放眼量─二十一世紀前期中國國際態度、外交哲學和根本的戰略思考」,戰略與管理,2001年第1期(2001年2月),頁1-19。
    ───,「國際關係的基本哲理範式」,中國社會科學,2000年第5期(2000年10月),頁177-187。
    ───,「安全兩難與東亞區域安全體制的必要」。戰略與管理,2000年4期(2000年8月),頁86-91。
    ───,「跳出『安全兩難』怪圈」。環球時報,2000年8月4日,版7。
    ───,「放平心態看美日」。環球時報,2000年6月23日,版7。
    ───,「論二十世紀國際規範體系」,國際論壇,2000年3期(2000年6月),頁2-10。
    ───,「關於台灣的幾項必須正視的大戰略問題」。戰略與管理,總39期(2000年3月),頁27-32。
    ───,「體現大陸外交的政治眼光」。兩岸雙贏,第13期(2000年2月),頁20-22。
    ───,「現代國際社會共同價值觀念─從基督教國際社會到當代全球國際社會」。國際論壇(北京),2000年第1期(2000年2月),頁4-9。
    畢英賢,「論中俄戰略協做夥伴關係」。問題與研究,35卷12期(1996年12月),頁19-64。
    秦 俊,「全球化背景下之中共外交」。共黨問題研究,27卷8期(2001年8月),頁23-28。
    秦亞青,「中國國際關係研究現狀」。中國大陸研究教學通訊,35期(1999年11月),頁11-14。
    袁 易,「對於Alexander Wendt有關國家身分與利益分析之批判:以國際防擴散建制為例」。美歐季刊,15卷2期(2001年夏季),頁265-291。
    ───,「安全典制與美中關係:一個認知社群論的分析」。發表於台北:台大政治學系主辦,兩岸關係理論研討會。1998年11月7日。
    殷天爵,「中共大國外交與夥伴關係之研析」。共黨問題研究,25卷3期(1999年3月),頁82-93。
    張 寧,「德里達的中國行」。二十一世紀,總68期(2001年12月),頁77-84。
    張敏謙,「全球化與美國的戰略」。現代國際關係,2000年第6期(2000年6月),頁28-31。
    張登及,「中共『大國外交』構思下兩岸關係的發展─思辯模型試擬」。中國事務,第4期(2001年4月),頁131-135。
    ───,「中共建政後歷屆黨代表大會『政治報告』涉外言論的內容分析」。東亞季刊,32卷1期(2001年1月),頁53-82。
    ───,「發展中的中共「大國外交」新構思─兼論對兩岸關係形成的挑戰與契機」。中國事務季刊,第3期(2001年1月),頁34-65。
    ───,「1979年中共懲越戰爭的歷史結構分析─武力使用的解釋」。東亞季刊,31卷1期(2000年1月),頁91-114。
    ───,「毛澤東涉外言論與中共外交」。共黨問題研究,24卷9期(1998年9月),頁41-48。
    張雅君,「上海五國安全合作與中共的角色」。中國大陸研究,44卷4期(2001年4月),頁33-54。
    ───,「中共與俄羅斯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發展的基礎、阻力與動力」。中國大陸研究,43卷3期(2000年3月),頁1-26。
    張睿壯,「重估中國外交所處的國際環境─和平與發展並非當代世界主題」。戰略與管理,2001年1期(2001年2月),頁20-29。
    ───,「也談美國新保守主義的外交思想及其對美國對華政策的影響」。國際問題研究,2000年第2期(2000年3月),頁44-51。
    ───,「中國應選擇什麼樣的外交哲學?」戰略與管理,1999年第1期(1999年2月),頁54-66。
    梁守德,「國際格局多極化中的美國霸權」。國際政治研究。總74期(1999年11月),頁10-14。
    許志嘉,「鄧小平時期的中共外交政策」。中國大陸研究,36卷7期(1997年7月),頁35-58。
    郭震遠,「二十一世紀中國的國際機遇與挑戰」。中國評論,2000年1月號(2000年1月),頁20-24。
    陳一新,「布希政府亞太戰略的構想與部署」。遠景季刊,第2卷第4期(2001年10月),頁1-27。
    陳永生,「外國直接投資與中國大陸經濟發展」。中國大陸研究,44卷3期(2001年3月),頁17-43。
    陳佩堯,「中國應該怎樣研究制定對外戰略」。中國評論,2000年7月號(2000年7月),頁37-41。
    陳鴻瑜,「中共進佔西沙、南沙群島及其南海政策」。發表於台北,亞太安全合作理事會中華民國委員會(CSCAP)與台灣綜合研究院主辦,「台灣安全戰略與南海問題研討會」,2000年3月4日。
    陳墇津,「大陸的環境外交」。中國大陸研究,40卷8期(1997年8月),頁29-47。
    莫大華,「國際關係理論大辯論研究的評析」。問題與研究,39卷12期(2000年12月) ,頁65-90。
    ───,「論國際關係理論中的建構主義」。問題與研究,38卷9期(1999年9月),頁93-108。
    陸建華,「大陸民間組織的興起:對北京三個綠色民間組織的個案分析」。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總32期(2000年冬季),頁117-131。
    -喻希來、吳紫辰,「新興世界大國的成長之旅:光榮與夢想」。戰略與管理。1999年6期 (1999年12月),頁1-17。
    ───,「外交哲學中的人類道德─答張睿壯先生」。戰略與管理,1999年第2期(1999年4月),頁94-102。
    ───,「世界新秩序與新興大國的歷史抉擇」。戰略與管理,1998年第2期(1998年4月),頁1-13。
    游美惠,「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第8期(2000年8月),頁5-42。
    黃俊傑,「論政治學研究與中國人文傳統之關係」。發表於政治學與文化研究研討會,台北:國科會社科中心跨科際政治學議題小組、台大政治系、中國政治學會主辦,2001年5月11日。
    黃旻華,「評『國際關係理論中的建構主義』」。問題與研究,39卷11期(2000年11月),頁72-100。。
    董立文,「兩岸關係與亞太安全」。中華歐亞教育基金會網站,http:// www.curasian.org.tw/monthly/m-main.htm#1。
    ───,「論中共的『大國』意義及其問題」。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6卷2期(1998年12月),頁65-76。
    楊 帆,「神州新興思潮剖析─論中國社會轉型時期五種政治思潮」。明報月刊,1996年1月號(1996年1月),頁23-27。
    楊 闖,「中國在世界重新定位─中國不能選擇當全球性大國」。中國評論,1998年10月號(1998年10月),頁16-18。
    楊潔勉,「後冷戰時期美國學術界在對華決策中的作用」。外交學院學報,1998年第4期(1998年12月),頁51-55。
    楊志恆,「中共外交的策略與原則」。中國大陸研究,42卷10期(1999年10月),頁29-43。
    ───,「中共對外軍事交流對台海安全之影響」。發表於台北:中華民國高等政策研究協會主辦,新世紀中共解放軍與台海安全學術研討會,2000年1月14日。
    楊成緒、薛謀宏、王緝思、賈慶國、閻學通、楚樹龍(等),「中國在世界的位置」。環球時報,2000年8月25日,版7。
    葉自成,「中國外交戰略下的兩岸關係」。兩岸雙贏,第17期(2000年6月),頁22-27。
    ───,「中國:多種角色選擇」。環球時報,2000年3月7日,版4。
    ───,「廿一世紀初的新形勢與中國大國外交戰略新概念」。國際政治研究,2000年1期(2000年2月),頁24-36。
    ───,「中國實行大國外交戰略勢在必行」。世界經濟與政治,2000年1月號(2000年1月),頁6-11。
    ───,「中國反霸思想中的矛盾及其超越」。太平洋學報,總21期(1999年12月),頁66-73。
    葉自成、李穎,「構建大國外交之魂:正常心、自信心、樂觀心」。中國外交,2001年9月號,頁2-5。
    葉伯棠,「中共對非洲政策的演變(下)」。共黨問題研究,9卷6期(1984年6月),頁75-77。
    楚樹龍,「美國對華戰略及美中關係走向」,和平與發展,2001年第2期(2001年夏季),頁39-43。
    ───,「美國對華『接觸』、『防範』雙重戰略與中美關係」。明日報,2000年11月13日,http://www.times.com.tw/mainland-taiwan/ tribune/main.htm 。
    ───,「中國的國家利益、國家力量和國家戰略」。戰略與管理,1999年第4期(1999年8月),頁13-18。
    ───,「關於國際形勢和我國對外戰略若干重大問題的思考」。現代國際關係。1999年第8期(1999年8月),頁1-6。
    楚樹龍、王在邦,「關於國際形勢和我國對外戰略若干重大問題的思考」。現代國際關係,1999年第8期(1999年8月),頁1-6。
    資中筠,「『全球化』與中國」。中社網─文粹周刊,2000年,http://www. csdn.net.cn/page/china/wencui/zhoukan/0822adaa02.htm.
    ───,「為了民族的最高利益,為了人民的長遠福祉」。太平洋學報,1999年第4期(1999年12月),頁10-15。
    ───,「愛國的座標」。撰於1994年,轉載自http://china-pla.hypermart. net/board/messages/2488.html.
    趙 梅,「通向自由和繁榮之路」。美國研究,2000年第3期(2000年9月),頁132-141。
    趙春山,「從中共的『矛盾論』看華府與北京的『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理論與政策,12卷1期(1998年3月),頁1-11。
    趙穗生,「科學地認識中國大陸政治」。中國大陸問題研究,33卷1期(1990年1月),頁66-79。
    趙黎青,「關於中國非政府組織建設的幾個問題」。江蘇社會科學,2000年第4期(2000年8月),頁73-78。
    蔡 瑋,「中共的大國外交戰略與兩岸關係」。共黨問題研究,26卷2期(2000年2月),頁66-71。
    鄭宇碩,「文革後期的中國外交政策」。中國社會科學季刊,32期(2000年冬季),頁35-44。
    鄭世平,「中國國際關係研究的現況和困境」。中國大陸研究教學通訊,35期(1999年11月),頁1-3。
    鄭端耀,「國際建制與國際不擴散的關係─理論分析架構的探討」。美歐季刊,第13卷第2期(1999 年夏季),頁107-136。
    ───,「國際關係『新自由制度主義』理論之評析」。問題與研究,第36卷第12期(1997年12月),頁1-22。
    劉宇凡,「大陸知識界的大混戰及其現實意義」。左翼,第14號(2000年12月),頁23-35。
    劉忠智,「新世紀中國應有宏偉方略」。中國評論,2000年4月號(2000年4月),頁38-41。
    閻學通,「歷史的繼續─冷戰後的主要國際政治矛盾」。大公報(香港),2000年7月19日,版A3。
    ───,「新世紀中國安全環境的變化趨向」。中國評論,2000年5月號(2000年5月),頁,35-39。
    蕭功秦,「後全能體制與21世紀中國的政治發展」。戰略與管理,2000年第6期(2000年12月),頁1-8。
    龍舒甲,「古阿姆五國論壇發展研析」。問題與研究,40卷2期,2001年3月,頁67-82。
    韓勝東,「日本新歷史教科書」。韓同胞21,總322號(2000年8月);十月評論轉載,28卷3期(2001年9月),頁12-14。
    韓德強,「『落後就要挨打』語意解析」。上海紅旗網站, 1999年5月30日,http://redflagsh.myetang.com/redsee/aida.htm.
    蘇 格,「國際安全新格局與合作機制」。中國評論,1999年1月號。
    蘇長和,「經濟相互依賴及其政治後果」。歐洲,1998年第4期(1998年8月),頁34-39。
    三、西文書籍
    Alker, Hayward R. Rediscoveries and Reformulations─Humanistic Methodologies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Armstrong, J. D. Revolutionary Diplomacy: Chinese Foreign Policy and the United Front Doctrin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7.
    Baldwin, David A. ed. 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The Contemporary Debat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Baylis, John and Steve Smith ed.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Politics: An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Best, Steven and Douglas Kellner. Postmodern Theory: Critical Interrogations.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1991.
    Brzezinski Zbigniew. The Grand Chessboard: American Primacy and Its Geostrategic Imperatives. New York: BasicBooks Press, 1997.
    ───. Out of Control: Global Turmoil on the Eve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New York: Macmillan Press, 1993.
    Bernstein, Richard and Ross H. Munro. 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 New York: Alfread A. Knopf Press, 1997.
    Burger, Thomas. Max Weber’s Theory of Concept Formation.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76.
    Buzan, Barry & Charles Jones & Richard Little. The Logic of Anarchy─Neorealism to Structural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Carr, E. H. The Twenty Years Crisis. New York: Haper & Row Press, 1964.
    Christopher, Warren. In the Stream of History: Shaping Foreign Policy for a new Er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Clinton, William J. A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Engagement and Enlargement.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February 1995.
    Courteny, Brown. Chaos and Catastrophe Theories. Iowa: University of Iowa Press, 1995.
    Cox, Robert W. ed. Approaches to World Ord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 ed. The New Realism: Perspectives on Multilateralism and World Order. Tokyo: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Press, 1997.
    Dittmer, Lowell. China Under Reform.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4.
    ─── and Samuel S. Kim ed. China’s Quest for National Identit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3.
    Economy, Elizabeth and Michel Oksenberg ed. China Joins the World: Progress and Prospects. New York: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Press, 1999.
    Eichengree, Barry. Globalizing Capital: A His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6.
    Faust, John R. and Judith F. Kornberg. China in World Politics. London: Lynne Press, 1995.
    Friedman, George and Meredith LeBard. The Coming War with Japan.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1.
    Fukuyama, Francis. 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 London: Hamish Hamilton Press, 1992.
    Gilpin, Robert.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7.
    Goldstein, Judith and Robert O. Keohane ed. Ideas and Foreign Policy: Beliefs, Institutions and Political Change.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3.
    Gong, Gerrit W. and Bih-jaw Lin. Sino-American Relations at a Time of Change. Washington D.C.: CSIS Press, 1994.
    Goodman, David S. G. and Gerald Segal ed. China Rising: Nationalism and Interdependence. London: Routledge Press, 1997.
    Grant, Richard ed. The European Union and China: A European Strategy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London: the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Press, 1995.
    Groom, A. J. R. and Margot Light ed.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 Guild to Theory. London: St. Martin’s Press, 1994.
    Guzzini, Stefano. Realis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London: Routledge, 1998.
    Haass, Richard N. The Reluctant Sheriff: The United State After the Cold War. New York: 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Press, 1997.
    Harding, Harry. A Fragile Relationship: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Since 1972.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d Institution Press, 1992.
    ─── ed. China’s Foreign Relation in the 1980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4.
    Hasenclever, Andreas, Peter Mayer and Volker Rittberger.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gim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Held, David, Anthony G. McGrew, David Goldblatt, and Jonathan Perraton. Global Transformation: 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 Oxford: Polity Press, 1999.
    Holmes, Kim R. and James Przystup ed. Between Diplomacy and Deterrence: Strategies for U.S. Relations with China. Washington D.C.: the Heritage Foundation Press, 1997.
    Holsti, K.J. International Politics─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5th ed. N.J.: Prentice-Hall Press, 1992.
    Hout, Wil. Capitalism and the Third World. Brookfield: Edward Elgar Press, 1993.
    Hulsman, John C. A Paradigm for the New World Order: A School-of-Thought Analysis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in the Post-Cold Era. London: Macmillan Press, 1997.
    Hunt, Michael. The Genesis of Chinese Communist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6.
    Huntington, Samuel P.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Press, 1996.
    Iriye, Akira. Across the Pacific-An Inner History of American-East Asia Relations. Chicago: Imprint Press, 1967.
    Isaak, Alan C. Scope and Methods of Politics Science, 3rd ed. Illinois: The Dorsey Press, 1981.
    Johnston, Alastair Iain. Cultural Realism-Strategic Culture and Grand Strategy in Chinese History. N.J.: Princeton Press, 1995.
    Johnston, Alastair Iain and Robert S. Ross ed. Engaging China: The Management of an Emerging Power. London: Routledge Press, 1999.
    Kapstein, Ethan B. and Michael Mastanduno ed. Unipolar Politics: Realism and State Strategies after the Cold War.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Katzenstein, Peter J. ed. 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 Norms and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6.
    Kegley, Charles W. ed. Controversie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Realism and the Neoliberal Challenge. New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5.
    Keohane, Robert O. ed. Neorealism and Its Critic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6.
    ───. After Hegemony─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 ed.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tate Power: Essay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89.
    Keohane, Robert O. and Helen Milner ed.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Domestic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Press, 1996.
    Keohane, Robert O and Joseph S. Nye.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2nd ed. HarperCollins Press, 1989.
    Krasner, Stephen D. Structural Conflict: The Third World against Global Liberalis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 International Regime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3.
    Kim, Samuel S. ed. China and the World. Bolder: Westview Press, 1994.
    Lampton, David M. Same Bed, Different Dreams: Managing U.S.-China Relations, 1989-200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 ed. The Making of Chinese and Security Policy in the Era of Reform, 1978-2000.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Lapid, Yosef and Friedrich Kratochwil ed. The Return of Culture and Identity in IR Theory. Boulder: Lynne Rienner Press, 1996.
    Lardy, Nicholas R. China in the World Economy. Washington D. C.: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Press, 1994.
    ───. China’s Unfinished Economic Revolution. Washington D. C.: the Brookings Institute Press, 1998.
    Lu, Ning. The Dynamics of Foreign-Policy Decisionmaking in China.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7.
    Machiavelli, Niccolo. The Prince, edited by Quentin Skinn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Macridis, Roy C. ed. Foreign Policy in World Politics, 5th ed. N. J.: Englewood Cliff Press, 1976.
    Mancall, Mark. China at the Center-300 Years of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Free Press, 1984.
    Mann, James H. About Face: A History of America’s Curious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from Nixon to Clinton.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Press, 1999.
    Marsh, David and Gerry Stoker ed. Theory and Methods in Political Science. New York: Palgrave Press, 1995.
    Marx, Karl and Friedrich Engels. The Communist Manifesto.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1998.
    McMurtry, John. The Structure of Marx’s World-View.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8.
    Morgenthau, Hans J. Politics among Nations─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5th ed.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Press, 1973.
    Muravchik, Joshua. Exporting Democracy: Fulfilling America’s Destiny. Washington D.C.: The AELP Press, 1991.
    Nathan, Andrew J. and Robert S. Ross. The Great Wall and the Empty Fortress: Chins’s Search for Security.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Press, 1997.
    Neumann, Iver B. and Ole Waever ed. The Futur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ondon: Routledge Press, 1997.
    North, Douglass C.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 New York: W.W.Norton and Company Press, 1981.
    Oksenberg, Michel, Yoichi Funabashi and Heinrich Weiss. An Emerging China in a World of Interdependence. New York: the Trilateral Commission Press, 1994.
    Overholt, William. The Rise of China: How Economic Reform is Creating a New Superpower. New York : W.W. Norton & Company Press,1993.
    Oye, Kenneth A. ed. Cooperation under Anarchy. N.J: Princeton Press, 1986.
    Perry, William J. and Ashton B. Carter. Preventive Defense: A New Security Strategy for America.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e Press, 1999.
    Pettman, Jan Jindy. Worlding Women: A Feminist International Politics. Sydney: Allen & Unwin Press, 1996.
    Robinson, Thomas W. and David Shambaugh e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Theory and Practice. Oxford: Claredon Press, 1994.
    Rosenau, James N. e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Free Press, 1969.
    Roth, Guenther and Wolfgang Schluchter. Max Weber’s Vision of History: Ethics and Method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9.
    Ruggie, John Gerard ed. Multilateralism Matter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Segal, Gerald. Defending China.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Shambaugh, David. Beautiful Imperialist: China Perceives America 1972-1990.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Shih, Chih-Yu. China’s Just World─The Morality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Boulder: Lynne Rienner Press, 1993.
    Sjolander, Claire Turenne and Wayne S. Cox ed. Beyond Positivism: Critical Reflections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oulder: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1994.
    Skocpol, Theda ed. Vision and Method in Historical Sociology. London: Cambridge Press, 1984.
    Smith, Martin A. and Graham Timmins ed. Uncertain Europe: Building a New European Security Order? London: Routledge Press, 2001.
    Smith, Steve, Ken Booth and Marysia Zalewski ed. International Theory: Positivism and Beyon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Solinger, D. J. ed. Three Visions of Chinese Socialism.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84.
    Sven, Steinmo, Thelen Kathleen and Longstreth Frank ed. Structuring Politics: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Analysis. New York: Cambridge Press, 1992.
    Swaine, Michael D. and Ashley J. Tellis. Interpreting China’s Grand Strateg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Rand MR1121-AF2000, 2000.
    Sylvester, Christine. Feminist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a Postmodern Era. Cambridge: Cambridge Press, 1994.
    Tsou, Tang. American’s Failure in China, 1941-1950.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63.
    Viotti, Paul R. and Mark Kauppi,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Realism, Plu-ralism, Globalism. NewYork: Macmillan Press, 1993.
    Vogel, Ezra F. ed. Living with China: U.S.-China Relation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New York: W.W. Norton Press, 1997.
    Walker, R. B. J. Inside/Outsid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s Political The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Waltz, Kenneth N.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London: Addison-Wesley Press, 1979.
    ───. Man, the State and War.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59.
    Weber, Max.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Edward Shils and Henry Finch translated and edited.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Wendt, Alexander E.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Williams, Phil, Donald M. Goldstein and Jay M. Shafritz ed. Classic Reading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elmont: Wadsworth Press, 1994.
    Yahuda, Michael. Toward the End of Isolationism: China’s Foreign Policy after Mao. London: Macmillan Press, 1983.
    Zalewski, Marysia and Jane Parpart ed. The “Man” Questi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8.
    四、西文期刊論文與報紙專論
    Ashley, Richard K. “The Geopolitics of Geopolitical Space: Toward a Critical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lternatives, Vol. 12, No. 4(Winter 1987), pp. 403-434.
    Christensen, Thomas J. “Posing Problems without Catching up: China’s Rise and Challenges for U.S. Security Polic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5, No. 4(Spring 2001), pp.5-40.
    Clemens, Walter C. Jr. “How to Lose Friends and Inspire Enemies,” Washington Post, May 20, 2001, p. B2.
    Dessler, David. “What is at Stake in the Agent-Structure Debat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43, No. 3 (Summer 1989), pp. 441-473.
    Doyle, Michael W. “Kant, Liberal Legacies, and Foreign Affairs,”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Vol. 12(December 1983), pp. 205-235.
    Haas, Peter M. “Introduction: Epistemic Communities and International Policy Coordina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46 No. 1(Winter 1992) , pp. 1-35.
    Haass, Richard N. “Paradigm Lost,” Foreign Affairs, Vol. 74, No.1 (January/February 1995), pp.43-58.
    Holsti, Ole R. “Model of International and Foreign Policy,” Diplomatic History, Vol. 13, No. 1(Winter 1989), pp. 15-43.
    Hopf, Ted. “The Promise of Constructivis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3, No. 1(Summer 1998), pp. 171-200.
    Huntington, Samuel P. “The Lonely Superpower,” Foreign Affairs. Vol.78, No.2 (March/April 1999), pp. 35-49.
    ───. “The Coming Clash of Civilizations or, the West Against the Rest,” The New York Times, June 6, 1993, p. E19.
    ───.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Foreign Affairs, Vol. 72, No. 3(Summer 1993), pp. 22-49.
    Katzenstein, Peter J.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omestic Structure: Foreign Economic Policies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tat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30, No.7 (July 1976), pp. 1-45.
    Kristol William and Robert Kagan, “Toward a Neo-Reaganite Foreign Policy,” Foreign Affairs, Vol. 75, No. 4(July/August 1996), pp. 18-32.
    Lake, David A., “Powerful Pacifists: Democratic States and War,”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86, No. 1(March 1992), pp. 24-37.
    Maos, Zeev and Bruce Rusett. “Normative and Structural Cause of Democratic Peac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87, No. 3(September 1993), pp. 624-638.
    Milner, Helen V.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Beyond Hegemonic Stability,” Foreign Policy, No. 10(Spring 1998), pp. 112-123.
    Modelski, George. “Is World Politics Evolutionary Learning?”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44, No. 1(Winter 1994), pp. 1-24.
    Nye, Joseph S. Jr. “Golobalization’s Democratic Deficit,” Foreign Affairs, Vol. 80, No. 4(July/August 2001), pp. 2-6.
    ─── and William A. Owen. “America’s Information Edge,” Foreign Affairs, Vol. 75, No. 2 (March/ April 1996), pp. 20-36
    Neufeld, Mark. “Interpretation and the ‘Scienc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 19, No. 1 (January 1993), pp. 39-61.
    Ng-Quinn, Michael. “Effects of Bipolarity o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Survey. Vol.26, No.2 (Spring 1982), pp. 102-130.
    Ross, Robert S. “Beijing as a Conservative Power,” Foreign Affairs, Vol. 76, No. 2(March/April 1997) pp. 33-44.
    Segal, Gerald. “Does China Matters?” Foreign Affairs, Vol. 78, No. 5 (September/October 1998), pp. 24-36.
    Shambough, David. “Facing Reality in China Policy,” Foreign Affairs, Vol. 80, No. 1(January/February 2001), p. 50-64.
    ───. “Containment or Engagement of China? Calculating Beijing’s Response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1, No. 2(Fall 1996), pp.180-209.
    Shih, Chih-Yu. “A Postcolonial Reading of the State Question in China,”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7, No.7 (July 1998), pp.125-139..
    Wallerstein, Immanuel. “The World-System After the Cold War,”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Vol. 30., No. 1.(February 1993), pp.1-6.
    Waltz, Kenneth N. “NATO Expansion: A Realist’s View,” Contemporary Security Policy, Vol. 21, No. 2(August 2000), pp. 23-38.
    ───. “Structural Realism after the Cold Wa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5. No. 1(Summer 2000), pp. 5-41.
    ───. “The Emerging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8, No. 2, (Fall 1993), pp. 44-79.
    Wattenberg, Ben J. “Neo-Manifest Destinarianism,” The National Interest, Vol. 21(Fall 1990), pp. 51-54.
    Wendt, Alexander E. “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ower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6, No.2 (June 1992), pp. 391-425.
    ───. “The Agent-Structure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41, No. 3 (Summer 1987), pp. 335-370.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1000005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東亞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