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9641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4014/145046 (79%)
造訪人次 : 52049371      線上人數 : 67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6419


    題名: 土壤污染與土地利用政策之研究 : 以桃園縣蘆竹鄉鎘污染事件為例
    作者: 陳志仲
    Chen, Chih-Chung
    貢獻者: 徐世榮
    Hsu, Shih-Jung
    陳志仲
    Chen, Chih-Chung
    關鍵詞: 土壤污染
    土地利用政策
    蘆竹鄉鎘污染
    個案研究
    科技理性
    主流社會典範
    新環境典範
    市民運動
    後現代主義
    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
    日期: 1997
    上傳時間: 2016-05-11
    摘要: 本研究主要以土壤污染問題為探討對象,並採用Milbrath「新環境典範」(new environmental paradigm)之概念,以及Jacobs「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的土地利用計畫概念作為理論基礎,對土壤污染的形成原因;政府、污染者(廠商)及民眾之間在土壤污染事件的互動情形;以及土壤遭受污染後,其土地應如何再利用等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辯及探討。
    為瞭解上述各項問題,本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乃採取個案研究法,選擇桃園縣蘆竹鄉鎘污染事件為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經由對蘆竹鄉個案的深入研究,本研究有著如下發現及主張:首先,在政策層面上,本研究發現政府及專家們仍然習於環境問題化約為科技問題,往往以科技指標為其解決環保問題及土地利用問題的最佳憑藉。故而,本研究認為,政府此種基於主流社典範的思考模式,是造成蘆竹鄉的鎘污染問題遲遲無法解決之主因,必須予以揚棄,而試著納入新環境典範中之各項重要概念。
    其次,本研究發現鎘污染的元凶「基力化工公司」乃以極為不負責任的態度來面對無辜的受害民眾,對於已發生的污染,並未設法加以補救,以致於鎘污染範圍一再擴大,其間僅象徵性的給與農民微薄的賠償及補貼金,並在民國77年停工後,完全跳脫其任何賠償責任。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工業界不負責任的本質,也可以因此理解此等市場運動的可貴處與不得不然,因為法律與政策所保護的竟是污染性的工廠,在此等情況下,唯有藉由民眾的直接抗爭方足以使得生存環境不再惡化。
    最後,在土地利用政策上,本研究認為政府及各界不應再奉科學方法為圭臬,並且純然的由科技專家來掌控,在新環境典範及後現代主義的階段,土地利用政策的決策權力應適度下放至地方及社區,並讓地方民眾的意見進入政策制訂過程之中,並且,土地利用政策也應該是一個政治及社會辯論的重要場域,服膺「民主」、 「公平」及「正義」等社會上的重要價值。
    基於上述研究發現,本研究乃提出下列的政策建議:
    一、在蘆竹鄉個案問題的解決上:環保署及政府其他單位應對蘆竹鄉當地農民將鎘污染土地予以變更使用之期盼予以回應。至於,變更之方法應採區段徵收、市地重劃、新編都市計畫等何種手段,可以與當地民眾充分進行溝通後決定。
    二、在土壤污染的防治上:政府相關應該加強台灣島肉工業污染的防治,讓生產者負擔起其應負的責任與環保改善成本,不再允許其任意污染島內珍貴的環境資源。而且,不應再以科技方法,作為解決土壤污染問題的唯一手段。
    三、在土地利用政策上
    (一)政府應將權利適度下放:政府應拋棄「由上而下」的政策制訂模式,改以「由下而上」的方式,將權利下放適度至地方及社區,聽取地戶及民眾對土地利用政策上之意見,並可提供辯論的空間,尋求最符合民眾利益之政策走向。
    (二)政策規畫者應追求社會價值:政策規畫者在參與政策制訂過程時,應是帶有價值的,應試圖將民主、公平、正義等社會價值納入政策之中,而非僅一味盲從於科技及專家之意見。
    (三)專家應調整社會定位:專家們應積極涉入土地利用政策之政策制訂過程,並其中教育民眾,幫助民眾瞭解政策制訂上之問題,而非用高深的理論,將民眾意見完全排除於決策之外。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 臺八十環字第25533 號,民國80年7月31日。
    「環境保護年鑑」 84年版,民國85年a。
    「中華民國臺灣地區環境資訊」 84年版,民國85年b。
    「中華民國臺灣地區環境保護統計年報」 民國85年c。
    吳文娟,台灣地區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現況與策略方向, 「能源、資源與環境」第6 卷,第3期:頁4 - 8,民國82年8月。
    吳瑞蘭, 「 政策制定與民眾參與之研究--蘭嶼核能廢料儲存場個案分析」 `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民國78年。
    李文菲,訪倪世標--談土壤污染防治政策「 能源、資源與環境」第6 卷第3期:頁34-40 `民國82年8月。
    李鴻毅「 土地法論」修訂二十一版,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5年。
    車明道,土壤復育技術介紹及有效性評估「 能源、資源與環境」第6 卷第3期:頁41-46,民國82年8月。
    林俊義「 科技中立的神話」一版三則,台北:自立報系,民國80年。
    林浩潭,土壤污染與防治「 環保資訊」第63期:頁18-20,民國77年11月。
    邱聰智,土壤污染防治法芻議「 輔仁法學」第8期:頁107-141,民國78年a。
    日本土壤污染防治法之研究「 法學叢刊」第134期:頁40-54,民國78年b。
    徐世榮,試論科技在地方環保抗爭運動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後勁反五輕抗爭為例,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8期:頁125-152,民國84年2月。
    陳志仲,土壤污染與土地利用政策--以桃園縣蘆竹鄉鎘污染事件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第十五屆測量學術及應用研討會論文集」 頁21-30,民國85年。
    徐世勳,農業土壤污染之現況及防治對策之研究「 環境保護與產業政策」初版,頁331-357,台北:前衛出版社,民國83年。
    桃園縣環境保護局委託佳境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桃園縣蘆竹鄉鎘污染區土地再利用方案研究」 民國80年。
    委託國立中央大學環境研究中心, 「 桃園縣蘆竹鄉中福地區土壤污染改善處理
    細部規劃」期中報告,民國85年。
    高承恕「 理性化與資本主義--韋伯與韋伯之外」初版二刷,台北:聯經,民國78
    年。
    許松根&莊朝榮,我國工業用地政策之探討,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現代經濟探討叢書」 民國80年。
    郭一勤「 科技災害的社會心理衝擊--以民生別墅住宅輻射鋼筋污染事件為例」 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民國84年。
    陳慧珍「 政策執行過程中機關問協調之研究一鎘米事件個案分析」 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民國79年。
    陸雲,農業污染問題之檢討「台灣經濟預測與政策」 頁33-58,民國79年4月。
    曾明遜,尋回土地生命力--從土壤污染問題談起(上), 「人與地」第142期:頁18-24 ,民國84年10月。
    尋回土地生命力--從土壤污染問題談起(下), 「人與地」第146期:頁25-32 民國85年2月。
    黃宗煌,產業發展與土壤污染, 「環境保護與產業政策」初版,頁374-398,台北: 前衛出版社,民國83年。
    經濟部工業局, 「工業區開發管理」八十五年度年報,民國85年。
    蔡平里,鎘污染, 「興農雜誌」第233期:頁8-13 ,民國76年11月。
    鄭欽龍,美國超級基金法之立法、修正與執行,「美國月刊」第6卷第4期:頁100-113 , 民國80年4月。
    蕭代基,土壤環境保護政策之檢討, 「農業金融論叢」第25輯:頁299--308,民國 80年。
    蕭新煌, 「社會力--臺灣向前看」一版二刷,台北:自主晚報社,民國81年。
    二、報紙
    中央日報,民國83年8月12日、民國83年8月26日、民國85年1月7日。
    中國時報,「鎘地、鎘米、鎘菜何時鎘除系列」,民國83年8月14日至16日。
    民國77年9月12日至25日、民國78年2月19日、民國82年7月25日 至29日、民國83年1月10日、民國83年8月11日至13日、民國84年3月10日、民國84年7月12日、民國85年9月7日。
    台灣新聞報,民國77年9月16日至30日。
    民生報,民國83年12月1日o
    自立早報,民國83年11月18日至19日、民國84年1月13日o
    聯合報,民國73年2月10日、民國75年7月23日至26日、民國82年11月2日、民國83年8月11日至20日、民國83年9月9日至11日、民國85年1月7日。

    三、英文部份
    Bello, W. & Rosenfeld, S. 1992. Dragons in distress: Asia`s miracle economies in crisis, San Francisco: The Institute for Food and Development Policy.
    Edestein, M.R. 1986/1987 . "Disabling community: The impact of regulatory proceeding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ystems, 16(2):87-96.
    Forester, J. 1996 . "Learning from practice stories: The priority of practical judgement,"Campbell S. & Fainstein S.S. ,eds. Reading in Planning Theory, Cambrige ,MA :Blackwell Publishers Inc,505-528.
    Freudenberg, N. & Steinsapir, C. 1992 . "Not In our backyards: The grassroots environmental movement," Dunlap, R.E.& Mertig, A.G. , eds .American environmentalism: The U.S. environmental movement.1970-1990, Philadiephia: Taylor & Francis,27-37.
    Friedmann, J. 1993 . `Toward a non-Euclidean mode of planning,"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59(Autumn):482-485.
    --------. 1994 . "The utility of non-Euclidean planning,"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 60(Summer):482-485.
    Goldsteen, R. L. & Schorr, J. K. 1991 . Demanding democracy after Three Mile Island,
    Gaineville : University of Florida Press.
    Hofrichter, R. ed. 1993 . Toxic struggle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nvironmental
    justice, Philadelphia: New Society Publishers.
    Jocobs, H.M. 1995 . "Planning the use of land for the 21st century," Steined J. M .ed,
    Classic readings in urban planning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McGrawHilllnc,158-164.
    Kuhn, T.S. 1970 .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2nd ed.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ke, R.W. 1993 . "Rethinki.ng NIMB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59( Winter) : 87-93.
    McDermott, J. 1990 . "Technology: The opiate of the intellectuals," Teich A.H., ed.,
    Technology and the future,sixth edition,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89-107.
    Milbrath ,L.W. 1984 . Environmentalists Vanguard for a new society,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Mumford, L. 1934 . Technics and civilization,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Co.
    --------. 1961. "A close-up of coketown, " The city in history: Its origins, its transformations
    and its prospect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Jovanovich Inc, 469-474.
    ------. 1964. "Authoritarian and democratic technics," Technology and culture,v.5:1-8.
    Vig, N.j. 1988. "Technology, philosophy, and the state: An overview," Kraft, M.E .& Vig , N. J. eds. , Technology and politics,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1-32.
    Winner, L. 1988. "Do artifacts have politics," Kraft ,M .E. and Vig,N. J. , eds. Technology and politics,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33-53.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地政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91NCCV0242012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地政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2296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