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erence:  | 中文
 呂木琳(民87)。教學視導-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李希楊(民87)。學校本位管理之淺析。教育資料文摘,42(4),163-164。
 李珀(民89)。教學視導。臺北:五南。
 阮靜雯(民89)。國民小學學校本位教學視導與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春雄、陳雅莉、王欣華、胡峻毫、詹婷姬與許允麗譯,呂木琳校訂(民84)(Acheson Keith A. & Gall Meredith Damien著)。教師臨床視導的技巧。臺北:五南。
 邱錦昌(民90)。教育視導制度與中等學校效能之研究。臺北:元照。
 邱錦昌、黃國彥、江文雄、湯志民、陳添球、楊慶麟與阮靜雯(民87)。我國教育視導制度改進之研究。臺北︰教育部委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研究專案。
 邱錦昌(民84)。教育視導之理論與實際(二版)。臺北:五南。
 邱錦昌(民83)。美國教育視導趨向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17,116-117。
 邱錦昌(民77)。台灣地區國民中學教學視導工作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清山、林天祐(民89a)。臨床視導。教育資料與研究,32,74。
 吳清山、林天祐(民89b)。教學視導。教育資料與研究,32,75。
 徐綺穗(民90)。教學評鑑制度之探討。初等教育學報,14,188-212。
 陳金進(民65)。國中校長的教學任務。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葉振學(民85)。國民小學校長教學視導方式與教師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煥淦(民89)。台灣地區縣市督學基本能力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燦金(民85)。美國學校本位管理及其在我國國民小學實施可行性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宗憲(民87)。學校本位在教學視導模式上初探。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46,39-44。
 張弘勳(民86)。國民中小學實施學校本位管裡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素貞(民87)。學校本位管理在小學之實施。教育資料與研究,22,16—18。
 張德銳、李俊達(民88)。推動學校本位的教學視導與評鑑。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52,2-6。
 褚希雯(民85)。國小校長與教師對校長教學視導行為知覺之比較。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百世(民78)。國民小學校長教學視導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振昇(民87)。邁向二十一世紀我國教育視導制度之反省與展望。教育政策論壇,1(2),81-114。
 潘扶德(民89)。地方督學在九年一貫課程發展中的角色。花師院刊,34,28-30。
 簡良珍(民85)。學校中心成員發展之研究-以美國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簡紅珠(民77)。臨床教學輔導。國教世紀,23(6),40-43。
 簡毓玲(民90)。國民小學校長教學視導對教師教學效能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羅清水(民88)。學校教育的核心發展-落實學校本位經營。師友,382,18—21。
 韓文
 朱三煥(1990)。視導與校長論。漢城:文音社。
 任漢燮(1996)。學校本位教學視導之改善方案。韓國明知大學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允植(2001)。視導論。漢城:教育科學社。
 李延倫(1993)。校內教學視導之活性化方案。韓國朝鮮大學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金貞姬(1998)。國民小學教學視導之現況研究。韓國暻園大學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姜永三(1997)。視導論。漢城:世英社。
 Ahn Jong Bock (2000)。有關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視導實施以及改善之研究。韓國中央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Kim Man Soo (2000)教師對於教學視導之認知研究。韓國大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英文
 Beach, D. M. and Reinhartz, J. (1989). Supervision: Focus on instruction. New York:Harper & Row.
 Cogan, M. L.(1973). Clinical supervision. Boston, Mass : Houghton Mifflin.
 Glatthorn, A. A. (1987), Cooperativ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eer-centered options for teacher growth.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5, 3, 31-35.
 Glickman, C. D. Stephen P. G. and Jovita M. Ross-Gordon (1995). Spervision of instruction : A developmental approach. Boston: Allyn and Bacon.
 Goldhammer, R., Anderson, R. H. and Krajewski, R. J. (1980), Clinical supervision: Special methods for the supervision of teachers(2nd ed.). New York: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
 Harris, Ben M. (1975). Supervisory behavior in education( 2n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Lya, Kremer-hayon (1993). Teacher self-evaluation:Teachers in their own mirror. Boston : Kluwer Academic.
 Netzer, L.A. (1971). Supervision of instruction.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Oliva, Peter F. (1976) . Supervision for today’s schools. New York: Harper & Row, Inc.
 Pfeiffer, I. L. and Dunlap, J. B. (1982). Supervision of teachers:A guide to improving instruction. Phoenix: Oryx Press.
 Sergiovanni, T. J. and Starratt, R. J. (1983). Supervision:Human perspectives(3r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Wiles, J. and Bondi, J. (1986). Supervision a guide to practice( 2nd ed.) .Columbus, Ohio: Charles E. Merrill.
 Wiles, K. and Lovell, J. T. (1975). Supervision for better schools(4th ed.). New York: Prentice- Hall, In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