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考文獻: | 一、中文部分:
1. 王政堂,我國積體電路相關產業間之共生型態與演化動力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7。
2. 王瓊慧,國內消費性積體電路產業價值鏈分析之應用──以個案公司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6。
3. 沈文義,消費性IC設計公司的成長策略──以凌陽科技為例,國立交通大學高階主管管理學程碩士論文,民90。
4. 李輝鈞,台灣積體電路競爭優勢及創新政策分析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9。
5. 李罕衷,Intel在全球個人電腦CPU產業之競爭策略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6。
6. 邱雅芬,我國主機板業網路關係之探討,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民90。
7. 吳宛婕,半導體產業一元化代工服務(Turn Key Service)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碩士論文,民90。
8. 柯顯仁,宏碁集團動態策略研究之研究-策略本質觀點,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所碩士論文,民85。
9. 許正芳,我國IC設計產業分析及競爭力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民90。
10. 唐群惠,國內積體電路產業之產業價值鏈分析,國立臺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0。
11. 曹冠和,台灣IDM公司產品技術策略研究及未來發展《以華邦為例》,國立交通大學高階主管管理學程碩士論文,民90。
12. 陳世輝,我國IC設計業競爭因素分析,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論文,民89。
13. 陳俊吉,台灣半導體產業競爭優勢分析──以晶圓代工與DRAM製造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8。
14. 陳麗君,晶圓代工業之進入及移動障礙,國立臺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8。
15. 陳建宏,建構臺灣半導體產業動態模式──以晶圓代工業為例,交通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6。
16. 曾瑜玉,技術知識商品的交易市場研究──以SIP(矽智產)產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0。
17. 曾雪卿,提昇我國積體電路產業競爭優勢之關鍵因素,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8。
18. 湯錦泓,產品架構創新、策略聯盟與競合策略之研究──以系統晶片設計公司為個案,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0。
19. 張君君,以策略性成本管理方法分析晶圓代工業之價值鏈──以台積電與聯電為例,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民90。
20. 鄭金翰,明碁電通公司之動態策略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所碩士論文,民90。
21. 劉炳慶,台灣半導體產業競爭之研究──Porter鑽石理論模型之驗證,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9。
22. 賴威龍,組織知識流通之研究-以台灣資訊硬體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所論文,87年。
23. 賴建男,台灣IC設計業中技術知識特質與組織動態能耐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6年。
24. 蔡博文,台灣IC設計業與Fab廠間技術知識連結關係之研究──以系統單晶片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0。
25. 蔡芳旭,台灣桌上型個人電腦晶片組設計業的產業特性與策略發展之研究,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民88。
26. 謝甄珮,產業合作網路與知識流通之研究──以IC製造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7。
27. 羅美珍,台灣半導體產業競爭優勢──積體電路製造商經營策略探討,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7。
28. 簡政祈,合作網路管理-以台灣半導體產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7。
29. 蘇俊榮,產業組合與創新政策之分析──以台灣半導體產業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7。
30. 嚴仁鴻,綜合交易成本理論與網絡理論分析專業晶圓代工策略──以台灣積體電路公司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7。
31. T公司公開說明書及年報。
32. 司徒達賢,策略管理,遠流出版,1995。
33. 李田樹譯,杜拉克精選,管理篇,天下文化,2001年。
34. 李筠,脈動速度下的決策者,大塊文化,2000。
35. 吳思華,策略九說,臉譜,2000年。
36. 周旭華譯,變革-建立公司願景,哈佛商業評論,天下文化,2000年。
37. 徐康沛等,2001年全球PC市場,電子時報出版,2001。
38. 徐康沛等,半導體趨勢圖示,電子時報出版,2000。
39. 許梅芳譯,超優勢競爭,遠流,1998。
40. 郭進隆譯,第五項修練,天下文化,1999。
41. 盛逢時譯,明日引擎,時報,2001。
42. 陳正平,龍捲風暴,麥田出版社,1996。
43. 虞有澄,我看英代爾,天下,1995。
44. 蔡淑梨、溫肇東譯,領導優勢,遠流,1994。
45. 2000半導體工業年鑑,工業技術研究院電子工業研究所出版。
46. 阮世昌,晶圓代工業現況分析,太平洋證券定期刊物,民國87年8月。
47. 司徒達賢,策略矩陣分析法基礎,管理評論,1-22頁,民國83年7月。
48. 馬維揚,論晶圓代工產業之進入障礙,產業金融,98期,頁34-37,民國87年3月
49. 郭秋鈴,2000年IC設計產業回顧與展望,零組件雜誌,66-70頁,民國90年1月。
50. 郭秋鈴,台灣IC設計產業者發展動向,新電子科技雜誌,48-54頁,民國89年10月。
51. 郭秋鈴,台灣IC設計產業發展觀察,新電子科技雜誌,60-68頁,民國90年3月。
52. 郭秋鈴,全球IC設計產業發展動向檢視,零組件雜誌,19-30頁,民國89年9月。
53. 游啟聰,我國半導體產業國際競爭力分析,工研院電子所ITIS計畫,民國89年。
54. 蔡美柔,面對產業變革的台灣IC設計業,新電子雜誌全文檢索資料庫,民國88年6月。
55. 蔡美柔,我國IC設計業發展現況,新電子雜誌全文檢索資料庫,民國87年10月。
56. 黃逸平,IC產業的未來小小IP大大影響,電子時報,民國87年7月。
57. 鄭東尼譯,邁向System-on-a-Chip的新時代,新電子雜誌全文檢索資料庫,民國87年9月。
58. 蘇高毅,桌上型電腦晶片組市場現況,新電子科技雜誌,58-68頁,民國89年11月。
二、英文部分
1. Aaker, D.A.(1984),Developing Business Strategy,John Wiley & Sons, pp.4-5
2. Andrews, K.R.,(1971),The Concept of Corporate Strategy,Dow Jones-Irwin
3. Ansoff, H.I.,(1965),Corporate Strategy,N.Y. McGraw-Hill
4. Christensen, C.M. and J.L.Bower(1996),Customer Power, Strategic Investment, and the Failure of Leading Firm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7(3),197-218
5. Doz, Y.L.(1996),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in Strategic Alliances: Initial Conditions or Learning Processe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7, Summer special issue,55-83
6. Foss,N.J.(1996),Research in Strategy, Economics, and Michael Porter,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33(1):1-24
7. Geoffrey Moore, Inside The Tornado,1998
8. Gilbert, X., and Strebel, P.(1991),Develop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9. Hofer, C.W. and D. Schendel,(1978),Strategy Formulation: Analytical Concepts,West Publishing Co.,
10. Hung,S.-C., and Whittington,R.(1997),Strategy and Institutions: A Pluralistic Account of Strategies in the Taiwanese Computer Industry,Organization Studies,18(4):551-575
11. K.R.Harrigan, ,Formulating Vertical Integration Strategies,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Oct.1984,pp.639
12. Porter,M.E.(1973),Retailer Power, Manufacturing Strategy and Performance in Consumer Goods Industries,Ph.D. Disser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13. Porter,M.E.(1980) ,Competitive Strategy: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New York: Free Press
14. Porter,M.E. (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New York: Free Press.
15. Porter, M.E.(1990),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London: Macmillan.
16. Prahalad C.K. and Hamel G. (1990),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in Burgelman R.A., Maidique M.A. and Wheelwright S.C(eds)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2nd edition) IRWIN press
17. Prahalad C.K. and Hamel G. (1994),Competing for the Future,HBSP press
18. Tushman M. L. and Rosenkopf L.(1992),Organizational Determinant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Toward a Sociology of Technological Evolution,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4:311-347
三、網站檢索
1. ITIS產業技術資訊服務網 http://www.itis.org.tw/
2. 經濟部工業局 http://www.moeaidb.gov.tw/
3. 中華經濟研究院 http://www.cier.edu.tw/
4. 工研院 http://www.itri.org.tw/
5. 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 http://mic.iii.org.tw/
6. 台灣經濟研究院 http://www.tier.org.tw/
7. 電子時報 http://www.digitimes.com.tw
8. 中時電子報 http://www.chinatimes.com.tw
9. 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 http://www.moea.gov.tw/~ecobook/season/sa0.htm
10. 貿協資訊網 http://member.cetra.org.tw/mycetra/chinese/index.asp
11. 天下雜誌 http://www.cw.com.tw
12. 台灣積體電路 http://www.tsmc.com.tw
13. IDC http://www.idc.com
14. Gartner Research http://www3.gartner.com |